『壹』 春天來啦!北京的哪些地方春景最美、花香最濃
過完春節,天氣變暖了,冰融化了,樹上慢慢長出了嫩芽,花兒也想露頭了,真正意義上的春天來啦!
在這個萬物蘇醒的季節里,邀三五好友一起去戶外活動活動筋骨,鍛煉鍛煉身體,激活一下渾身藏著的力量,為一年的工作加加油,是再好不過的了。
北京的春天到處都青草鮮花的味道,小編為大家推薦了些不錯的踏青去處,希望大家能夠走出去,去呼吸一下戶外的新鮮空氣。
1、北京園博園
頤和園坐落於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總面積約290公頃,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全園分3個區域: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以玉瀾堂、樂壽堂為主體的帝後生活區;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風景旅遊區。全園以西山群峰為背景,加之建築群與園內山湖形勢融為一體,使景色變幻無窮。1998年12月2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貳』 《北京的春天》主要內容是什麼
《北京的春天》的主要內容: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臘八節,過小年,除夕、初一、初六、元宵節、殘燈末廟等時間人們的活動和習俗。
這篇散文以時間為順序,從臘八到二十三,從除夕到元旦再到新年的高潮元宵節,寫出了古老北京的民風民俗。像吃臘八粥,買年畫,做新衣,逛廟會,看花燈,看煙火,這正像老舍先生說的:「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在過去,春節和迷信是分不開的。人們在神靈和鬼魂的祝福下慶祝春節。現在,春節是為了獎勵一年的辛苦工作,提倡我們應該過一個快樂的春節。今天的社會日新月異,進步越來越多。在保持舊傳統的同時,我們應該注入新的思想,快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2)北京的春天歷史積淀美在哪裡擴展閱讀:
《北京的春天》的賞析: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朴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里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叄』 求《北京的春天》的主要內容
《北京的春天》的主要內容: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臘八節,過小年,除夕、初一、初六、元宵節、殘燈末廟等時間人們的活動和習俗。
這篇散文以時間為順序,從臘八到二十三,從除夕到元旦再到新年的高潮元宵節,寫出了古老北京的民風民俗。像吃臘八粥,買年畫,做新衣,逛廟會,看花燈,看煙火,這正像老舍先生說的:「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以前過年是與迷信分不開的,人們過年是托神鬼的庇佑,而現在過年,是為了酬勞一年的辛苦,提倡大家應當快樂的過年。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更加進步。在保留古老傳統的同時,應當注入全新的理念,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
作者簡介: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朴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1966年8月24日,中國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暴力批鬥,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盡。1978年初,老捨得到平反,恢復了「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肆』 北京的春天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什麼
《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作者用充滿北京味兒的朴實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喜愛之情。
『伍』 北京的春天這篇文章語言很簡單,卻讓人讀起來很有趣,奧妙在哪裡呀
《北京的春天》的主要內容: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臘八節,過小年,除夕、初一、初六、元宵節、殘燈末廟等時間人們的活動和習俗。這篇散文以時間為順序,從臘八到二十三,從除夕到元旦再到新年的高潮元宵節,寫出了古老北京的民風民俗。像吃臘八粥,買年畫,做新衣,逛廟會,看花燈,看煙火,這正像老舍先生說的:「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陸』 北京的春天怎麼樣
北京的春天一定要做完這幾件事,這個春天才算完美!
一年之計在於春,老人家兒常說:北京「春脖子」短,殊不知北京的春天有多短,就美得有多驚艷,所以我們要抓緊一切時間,踏青、游春、賞花,方不負這大好春光~從今天起到夏天來臨之前,我要做完所有春事!
① 去菖蒲河公園
賞城市河道美景
菖蒲河公園與天安門僅為一牆之隔,它一直是紫禁城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風景十分優美,富於天然野趣,因兩岸菖蒲叢生而得名,改造後的菖蒲河變成了優美的濱河風景綠地,遊人可穿梭河道與柳蔭之間,可戲水觀魚,體驗豐富的河道景觀和歷史文化
② 去西長安街
欣賞提前綻放的玉蘭花
玉蘭花與迎春花,最早給這座城市帶來春天的氣息,吸引著很多中外遊人觀賞、拍照、寫生,每年春天來臨的時候,所有的玉蘭花一齊開放,與藍天、紅牆、黃色的琉璃瓦,共同組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無論白天晚上,紅牆映襯著白花,透出一種肅穆的美麗,而且這里也是難得的免費欣賞玉蘭的地方,長安街的玉蘭花,地處背風向陽的小氣候,所以是北京地區開放最早的玉蘭花,在溫暖燦爛的陽光中,藍天下的玉蘭花多多綻放,飽滿動人,此景只應天上有~
③ 去香山公園
登高爬山賞花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香山公園,地勢險峻,蒼翠連綿,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景區內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是北京市民喜聞樂見的登山場所,人氣值很高,每年春季杏花開放,清香四溢。來往的遊客絡繹不絕~
而在香山公園的北側,有一處秘境名為見心齋,是香山著名的園中之園,它造型別致,環境幽靜,極富江南水庭的情調,很有意境,見心齋不在香山登山主要道路上,一般遊客很少到此,這個季節想出來走走,又不想人擠人的小夥伴兒,來這里是個不錯的選擇~
④ 去念壇公園
散步放風箏
念壇公園面積很大,花草樹木親水樓台應有盡有,環境優美,彷彿一個小頤和園~到了春天,這里就會變身為美麗的天堂,桃花柳樹小溪,一應俱全,一邊賞景一邊散步十分愜意~喜歡放風箏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這里,每到風和日麗的時候,這里會有很多很多風箏,成為了漂亮的城市一景~
⑤ 去榆樹庄公園
欣賞蘇式園林美景
榆樹庄公園是一個小眾的旅遊地,但是園內景色卻不輸著名景點,在這兒你可以感受到蘇州園林的典雅別致,加上湖泊的點綴,彷彿身臨江南小鎮~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花鳥魚蟲,一步一景,美不勝收,假如穿上漢服來拍照,簡直不要太美~
『柒』 北京的春天作文400冷
北風吹,黃葉落.
又到了一年的冬天,一場場風又與我們不期而遇.很多人不喜歡冬天有風的日子,尤其是南國之人,時常覺得它太猛烈了,太沒有人情味兒了.可是我卻不然.我喜歡冬風的迅猛,冬風的聲響,更喜歡冬風的氣息,並在冬風中迎來新的一年.
北京的冬天,風真的是很大,呼啦啦的,猛烈無比,有著一份難以琢磨的豪放氣概.在美麗的三秋過後,它就來了,來的是如此之快,讓人還未緩過神兒來.陶然的蘆花,香山的紅葉,郊野的蟲鳴,在尚未被遊人品得夠的時候,都被冬風吹跑了,吹得無影無蹤,不留下一些痕跡.的確,冬風的迅猛宛如那達慕大會上比試摔跤的蒙族小伙,一眨眼的功夫,就讓你知道它的威力了.
不過,北京冬天的風所擁有的不光是迅猛,它還有聲響. 「嗚」的一聲,北風起.那樹上搖曳著的枯葉,彷彿聽話的孩子似的,簌簌地掉落下來,踩上去『吱吱』作響,如果你常到釣魚台附近的銀杏大道走走,你定會有這種感受的.
風的聲響,除了帶來「吱吱」作響的天籟之音,還帶來了古老的吆喝聲.日近年關,這種聲音會更加地濃烈.每當你行走在大街小巷,便會聽到「賣關東糖嘞……」「賣豆腐腦嘞……」的叫賣聲這種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這些小商小販為了一年的生計,做出了最後的沖刺.他們的叫賣聲與冬天風的聲響交替發出,形成了一首難得一聞的交響樂.
說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南國的冬風.風在那裡不僅颳得沒有力度,還給人一種乍暖還寒的感覺,一種寂寥落寞之情.怪不得文人輩出的江南,寫冬的文章少之又少呢!
在冬風中,我們還能嗅到一種特殊的氣息,那是土味,是滋潤養育世間萬物的味道!它不同於春天的花香沁人心脾,不同於夏天的水汽令人窒息,更不同於秋天的果香寓意收獲,它所蘊含的是一種能量的孕育與開始.
在冬風的氣息里,我們還能聞出烤白薯的香氣,烤羊肉串和煎油餅的香味,彷彿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過去,回到了那美好的年代.
『捌』 北國的春風北京的春天有什麼特點
北京春季的氣候特點
很多人往往習慣把陽歷的3月~5月作為春季,6~8月作為夏季,9~10作為秋季,12月~2月作為冬季。這樣劃分季節比較簡單易行。而氣候學季節劃分的標準是以5天為一侯的侯平均氣溫為標準的,當候平均氣溫<10℃為冬季,>22℃為夏季,10~22℃為春秋季。按照這個標准,北京大部地區一般在4月上旬的3~5號進入春季,北部山區晚一些,在4月10號前後,最晚的要屬延慶縣的佛爺頂要到5月上晚末才遲遲邁進春天的門檻兒。北京的春天是短促的,城近郊平原地區的春天僅有50多天,只有在山區春天才較長。
北京春季的氣候特點是氣溫變化快,常常大起大落。特別是早春季節,時而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白天最高氣溫可以竄升到20多度,讓人換下冬裝穿上單衣;時而又冷風襲人,依然要穿棉衣,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受涼生病。而且氣溫的日較差大,也就是一天之內夜晚的最低氣溫和午間的最高氣溫之差增大,一般日較差都在10度以上,最大的可差到20多度,根據這種早晚涼,午間暖的天氣變化特點,人們應該適時增減衣服,防止感冒發生。
除了氣溫多變外,降雨少,乾燥多風是北京春季的第二個顯著特點。北京春季(3~5月)多年的平均降雨量為45~80毫米,僅佔全年降雨量的10%左右,可是蒸發量卻要佔全年蒸發量的30~32%,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很小,很乾燥,故有「十年九春旱之說」。一年中北京平原地區春季風速最大,大風日數最多。北京春季的風沙給經歷過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大風天,天是黃的,地是灰的,甚至有時下的雨也是黃泥點,空氣中還充滿著土腥味,造成嚴懲的空氣污染。
造成這種天氣特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北京具有顯著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春季原控制著北方的大陸乾冷空氣,雖然越來越減弱,但仍還有一定勢呼,此時來自南方的暖濕空氣也在逐漸加強活躍,冷暖空氣頻繁地交替影響,就造成了北京春季短促多變的天氣特點。
春季乾燥多風,是火險的高發期,當人們外出踏青旅遊時,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明火,不要亂丟煙頭,防止火災的發生。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正是植樹造林綠化首都的好時候,植樹不僅能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成片的樹林還能使風力減小,減輕風沙的危害,同時樹木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粉塵,起到減輕城市大氣污染的功能,樹葉的光和作用放出氧氣,這正是人類生存必須的。樹木還有遮陰降溫和增濕的作用,樹木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可以改造和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春天到了,讓我們一起種樹吧!
『玖』 老舍:「北京的春天」的背景資料
6 北京的春節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本文作者——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准備。緊接著,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朴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里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一是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引發了解民風民俗的慾望,激起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二是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本課的教學難點: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農業展覽會」指臘八粥里的米、豆、乾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達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北京春節熬臘八粥這一民俗特點。
②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從第一句話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熱鬧」。透過「萬不得已」「必定」等詞語,可以體驗到人們多麼重視除夕夜「吃團圓飯」,這里飽含著濃濃親情,浸潤著傳統美德。按照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這叫「守歲」。「守歲」有兩重意義:歲數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品讀這些句子,不僅了解北京的春節習俗,還要深入領悟傳統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③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
此處元宵如同南方的「湯圓」。「除夕真熱鬧」,這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初一拜年、逛廟會,雖「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樣熱鬧,這是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集市上賣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這是春節的第三個高潮。一個「又」字,表現出作者在結構文章、統籌內容上的匠心獨運。
④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這句話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殘燈:花燈逐漸少了、熄滅了;末廟:廟會的最後一天。從正月初一人們就開始逛廟會,正月初五又到處張燈結綵鬧花燈,到了正月十九,花燈逐漸少了、熄了,廟會也到了最後一天,隆重、熱鬧的春節結束了。十九天「美好快樂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過去了,作者戀戀不舍的心緒躍然句中。這個句子還與課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2)對詞語的理解。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後的幾天。俗稱「過年」。
臘月:農歷十二月。
臘八粥:臘八即臘月初八。在臘八這一天,用米、豆等穀物和棗、栗、蓮子等乾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製作,中空,能發出響聲的一種傳統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個十天,也稱「上旬」。
小年:農歷中的節日。在臘月二十三日,舊俗在這天祭灶。
除夕:農歷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後的一天。
廟會:設在寺廟里邊或附近的集市,在節日或規定的日子舉行。
嫻熟:熟練。
元宵:農歷正月十五日夜晚。因為這一天叫上元節,故晚上叫元宵。課文中指元宵節(又稱燈節)的一種應時食品,南方稱「湯圓」。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本課指除夕夜的「鬧」與正月初一的「靜」形成鮮明對比。
萬象更新: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更:變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
二、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翡翠、萬象更新、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張燈結綵、有聲有光、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要求學生查閱有關書籍或上網查找資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寫春節的文章、詩詞、童謠、春聯等;學生學習本單元時,春節剛過不久,也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談一談自己是怎麼過春節的。
2.整體把握內容,理清寫作思路。本文時間跨度大、內容多,從臘月初寫到正月十九,列舉了一系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所以,理清寫作思路是學好本課的關鍵。文章按時間順序安排內容,可分5個時間段來把握:①1—6自然段(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開始);②7自然段(除夕);③8—10自然段(正月初一);④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節);⑤13自然段(正月十九結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時間的詞開頭,構成各段的總起句、中心句,緊接著圍繞中心句列舉事例。在教學過程中,初讀課文後,可先讓學生談談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的整體印象,再引導學生體會這種結構安排自然流暢、脈絡清晰的特點。
初讀課文後可填寫以下表格:
時間
風俗習慣
3.體會詳略得當的表達效果。課文先寫北京春節的開始,比較簡略地介紹了人們做了哪些過春節的准備。有的民俗習慣只一句話帶過。如,「必須大掃除一次」「店鋪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緊接著詳細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個春節高潮。最後簡略交代春節結束。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教學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自讀自悟時間,老師適時點撥,達成這一教學目標。
4.品讀語句,想像畫面,領悟表達方法。老舍先生曾說,「我不論寫什麼,總希望能夠信賴大白話;即使是說明比較高深一點的道理,我也不接二連三地用術語與名詞,我還保持著我的『俗』與『白』」。老舍先生的語言風格樸素自然,流暢通達,清淺俗白,雅俗共賞,耐人尋味。這種語言風格在文中處處可見,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綵排』」。教學過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指導學生抓住自己對課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潛心品讀,把培養語感落到實處。
本文有較多的場景描述,有較強的畫面感,要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想像畫面,領悟表達方法。讓學生多聯系生活實際,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節不一樣的民風民俗,並引領學生理解本課所展示的民俗的內涵——春節代表的親情、鄉情、祝願、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徵和文化傳統。比如,「這些比賽並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熟技能。」這一畫面可以反映淳樸善良、崇尚勞動、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徵和文化傳統。
關於表達方法的領悟,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並著重指導學生領悟作者語言表達特點。比如,「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引用俗語說明北京的春節從一年裡最冷的時候開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將敘述和描寫融為一體誇贊臘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農業展覽會」,說明粥的材料豐富,表達對豐收的自豪和期盼。
5.生字可以重點指導易錯的字。例如,「醋」的左邊不要少一橫,「轎」左下是提不是橫。「栗」下面是「木」而不是「米」。
6.課後第一題除練習快速默讀外,意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全面了解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並能抓住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或細節談感受。在交流時,可引導學生聯系本地過春節的習俗,對比談感受。本題應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互動完成。
課後第二題旨在落實本年段的重點目標——「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領悟文章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本題宜在把握全文內容後進行,找出詳細描寫部分,有感情地朗讀,讀議結合,相互促進,切實體會詳略得當的好處。
課後第三題的練習意圖是聯系生活經驗,進一步了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感受傳統節日蘊涵著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激發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7.課後「閱讀鏈接」可在課內完成,也可在課外完成。目的一是擴展節日習俗信息;二是訓練瀏覽,提高瀏覽速度,培養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與課文相關部分比較,學習不同的寫法。比如《過年》,「我小時候並不特別喜歡過年」,「天天打掃剩菜」,守歲「困得低枝倒掛,哪有胃口去吃」,寫出了與課文不同的另一種感受。再如《除夕》,介紹了南方福建的過年習俗,可以讓學生和課文中的除夕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之處。
四、教學案例
第 一 課 時
一、了解單元內容,導入新課
1.了解單元導語。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了。請同學們讀一讀單元導語,看看這組課文安排了什麼內容?
(1)本組課文主要是講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
(2)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開展調查活動,去了解節日、服飾、飲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風民俗。
2.了解課文安排。我們再看看課文的題目,看看圍繞「民風民俗」,本組教材安排了哪些內容?
3.學生回憶過春節的情景。
可以讓學生先回憶:我們是怎麼過春節的?藉此引導學生感受春節是喜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解答疑問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北京的春節》,把自然段標出來,同時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會兒提出來。
1.整體感知。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懂了哪些地方?如:
臘月:農歷的十二月。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我們說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們說的過年。
初旬: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個月的開頭十天。
(2)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
空竹:可以看看錄像或圖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種類,玩法很多,還能發出哨聲,很好玩。
逛天橋:不是逛我們平常說的人行天橋。天橋是老北京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時有河也有橋,所以叫天橋。天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有很多民間藝人在賣藝,有很多北京小吃,還有很多說書的,還可以買賣各種東西等。
殘燈末廟:結合注釋,聯系課文內容,可以知道是指春節結束的時候。
三、默讀填表,了解春節的時間和風俗習慣
1.了解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後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默讀課文,合作填表。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老舍先生寫到的時間畫出來,填在表格的左邊;再看看在這些時間里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填在表格的右邊。填表的時候可以同桌合作,一會兒再向大家匯報。
時間〖〗風俗習慣
3.匯報交流,了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的習俗。
(1)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做上記號,等會兒一起討論討論。(「風俗習慣」一欄不強求填得全面細致,表格內容供參考。)
(2)根據表格的提示,同學們發現了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
四、自由朗讀,練習難讀的句段
1.自由練讀:通過閱讀填表,互相交流,我們對北京春節的習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現在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如果有覺得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讀好。
2.展示朗讀:剛才自己著重練讀了哪些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五、結束語與作業布置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北京春節的習俗,了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練習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詞,下課後請同學們認真抄寫,准備在下節課聽寫。
第 二 課 時
一、聽寫新詞,對照課文,檢查改錯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雙美、餃子、雜拌兒、榛子、栗子、鞭炮、風箏、截然、寺院、逛廟會、張燈結綵。
二、回顧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上節課填寫了表格,進行了匯報交流。現在回憶回憶,同桌互相說說:老舍先生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主要寫了什麼?
1.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2.主要內容:主要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要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卻截然不同,到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三、分清詳略,練習朗讀
1.分清詳略: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
(1)默讀思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
(2)集體交流:明確作者詳寫的是「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個部分。
2.練習朗讀:朗讀詳寫的四個部分,注意讀得正確、流利。
(1)自由練讀。
(2)展示朗讀:你覺得自己哪部分讀得好,就讀哪個部分。在朗讀、評價、集體練習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目標。
四、深入詳寫片段,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註,准備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個交流過程要注意讀悟結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節的習俗的同時,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氛圍,體會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交流重點如:
1.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1)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著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也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
(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全都在慶祝除夕,當然熱鬧了。
(2)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3.正月初一。主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會。
(1)與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數鋪戶要到初六才開張。
(2)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販們在寺廟外邊擺攤,小孩子們則愛逛廟會,還有很多人參加賽馬賽駱駝的比賽呢!總之,每個人都沒閑著,或者走親訪友,或者逛街、比賽,可謂輕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過對燈的描寫來體會。
(1)勾畫出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
(2)談談自己的體會。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著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麼?
為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突出「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也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作者採用的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
五、回顧全文,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引導學生經過討論懂得:老舍在整體介紹春節習俗的同時,著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這四天,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也是詳略得當寫法的好處。
六、學習「閱讀鏈接」
引導學生體會到老舍爺爺在《北京的春節》里寫「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但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同時懂得,同樣寫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寫法。在以後的習作中,我們也要善於靈活運用不同的寫法,寫出個性,寫出特色。
五、相關鏈接
1.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後,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29年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後,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後,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他創作勤奮,解放後寫了20個劇本,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範。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2.老舍的語言風格
(1)北京韻味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話從事創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絕大多數作品以北京為背景,例如,《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正紅旗下》。這些作品的語言,都富有濃郁的北京特色,猶如魯迅的作品語言富有紹興特色,沈從文的作品語言富有湘西特色,趙樹理的作品語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樣。任何人讀老舍的作品,都會感到語言富有北京韻味。
老舍作品語言的北京韻味,有賴於老舍的作品取材於北京下層市民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為老舍運用北京語言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老舍一向注重從市民群眾的語言中汲取有益的營養。當然,老舍創作時並不是原封不動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語言,而是經過選擇提煉和加工改造,然後再恰如其分地運用到作品中去。
(2)通俗明白
老舍在語言運用上有著自己的一貫追求,他多次表述這種觀點:「我不論寫什麼,我總希望能夠信賴大白話;即使是說明比較高深一點的道理,我也不接二連三地用術語與名詞。」「我還保持著我的『俗』與『白』。」老舍致力於「俗白」,所謂「俗白」就是語言通俗淺易,朴實無華。自然,老舍的「俗白」並不是粗俗淺露,而是精練含蓄、耐人尋味。
比如,《北京的春節》一文,樸素自然,不事雕琢,流暢通達,明白如話,沒有難懂的字,沒有拗口的句子,沒有文雅的辭藻,也沒有歐化句式。讀起來,我們猶如在聽一位長者拉家常、講故事一樣親切有味。曹禺說得好:「他作品中的語言更有特色,沒有一句華麗的辭藻,但是感動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談的。」
(3)幽默詼諧
幽默詼諧是老舍語言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語言藝術區別於其他作家的語言藝術的一個突出標記。老舍說:「文字要生動有趣,必須利用幽默。乾燥,晦澀,無趣,是文藝的致命傷。」老舍對生活中的幽默極為敏感,並善於以機智與諷刺的形式來表現。作為語言鮮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還要藉助於其他修辭手法和語言要素的綜合運用,來達到預期的效果。老舍小說經常運用誇張、比擬、諷喻、反語、諧音、曲解等修辭手法來構成幽默的情境。可以這樣說,老舍是一個幽默的語言藝術家,他的幽默才華閃現在作品的字里行間,把「想得深」的思想內容,用「說得俏」的語言表達出來,含蓄雋永,充滿濃郁的幽默色彩。
3.北京春節童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拾』 北京的春天寫的這么詳細有什麼好處
北京的春天寫的這么詳細,當然是讓我們知道祖國的首都是多麼的美麗,多麼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