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蘇州地處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2020年平均氣溫17.9℃,降水量1569.6毫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然條件優越。蘇州屬於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溫15.7℃,1月均溫2.5℃。7月均溫28℃。
B. 蘇州這座城市有多少年歷史了
摘要 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吳:西周闔閭大城。吳都,吳王闔閭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陸雙棋盤格局的城池,自此,蘇州的地理位置沿革至今。(前514年)
C. 中國江蘇蘇州有多少年的歷史
約2500年
建置
吳:西周 闔閭大城 吳都(公元前514年)
吳:越滅吳 徙都 吳為越都 (公元前379年)
吳:春申君黃歇受封於吳 為都邑 (公元前248年)
吳縣:秦嬴政二十五年 會稽郡治所(公元前222年)
泰德:王莽篡漢,復古改名,仍為會稽郡治所(公元8年)
吳縣:漢永建四年 吳會分治,為吳郡治所 (公元129年)
吳縣:漢建安元年(196年)至212年,為東吳孫氏政權首都。
吳州:南朝 陳禎明元年(公元587年)
蘇州: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
蘇州:唐太宗貞觀元年,江南道治所(公元627年)
蘇州: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為江南東道治所(公元733年)
中吳:後唐同光二年(924年)
平江府: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
平江達魯花赤總管府:元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
隆平府:元 至正十六年(1356年)
蘇州府:明 應天巡撫駐地 屬中書省1367年
蘇州府:清康熙六年,江蘇省會 江蘇巡撫,布政使駐。(1667年)
蘇州市:1949年
蘇州市(省轄)、蘇州專區:1953年
蘇州市(地級):1983年
D. 蘇州簡介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也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始建於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
蘇州是一個園林之城。市內古典園林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集中體現了東方造園藝術的精華。現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有60餘處,中國四大名園中,就有拙政園、留園兩個。
拙政園、留園、環秀山莊、網師園、獅子林、藝圃、耦園、滄浪亭、退思園9個古典園林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蘇州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文壇賢能輩出,繪畫、書法、篆刻、詩文流派紛呈。評彈、崑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崑曲是「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4)蘇州已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蘇州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5%,蘇州分別隸屬於兩個一級的自然地理區: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區和太湖平原地區,分屬於4個二級自然區:沿江平原沙洲區、蘇錫平原區、太湖及湖濱丘陵區、陽澄淀泖低地區。
地貌特徵以平緩平原為上,全市的地勢低平,自西向東緩慢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陽澄湖和吳江一帶僅2米左右。
1983年3月1日,江蘇省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撤銷蘇州地區,將原屬蘇州地區的江陰、無錫二縣劃歸無錫市,吳縣、吳江、崑山、太倉、沙洲、常熟劃歸蘇州市。蘇州市領五縣一市。
1983年,撤銷常熟縣,改設常熟市。
1986年,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 1989年,撤銷崑山縣,改設崑山市。
1992年,撤銷吳江縣,設立吳江市。1993年,撤銷太倉縣,設立太倉市。
1995年,撤銷吳縣,設立吳縣市。
2001年,蘇州市郊區更名為虎丘區;同年,撤銷吳縣市,分設吳中區、相城區。
2012年,撤銷蘇州市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合並設立蘇州市姑蘇區;撤銷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州
E. 蘇州有多少年的建城史
2524年,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
F. 蘇州的簡史
蘇州,古代各稱有句吳、吳、會稽、吳州、吳郡、平江等,隋置蘇州,延稱之今。蘇州別稱有吳都、吳會、吳門、東吳、吳中、吳下、姑蘇、長洲、茂苑等。夏商有干族建於干國。太伯奔吳,建句吳國,是天之始。越王勾踐來吳後,曾置國都於吳五年,至越王翳,又遷都於吳,直至越國滅亡。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以東陽、鄣、會稽三郡五十三縣置荊國,國治蘇州,錢miao封吳越王,國治蘇州。元末,張士誠自稱吳王、改平江府為隆平府,都治蘇州。歷史上的蘇州,一度為省會所在地:唐時的江南東道、浙江西道,元時的江淮行中書省,明時的應天巡撫署,清時的江寧巡撫署、江蘇巡撫署、江蘇布政使,太平天國的蘇福省省會,民國時期的江蘇都督行署,日偽時期的江蘇省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蘇南蘇州行政專員公署等。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署會稽郡,領縣26,吳居諸縣之首。漢高祖五年定會稽,領縣:吳、無錫、曲阿、毗陵、婁、陽羨、烏程、由拳、餘杭、富春、全唐、海鹽、余稽、山陰、諸暨、餘姚、上虞、剡、太末、句章、鄮、烏傷。由於經濟繁榮,人口增多,蘇州領縣逐漸減少,地域亦隨之減縮。至2001年 2月28日撤銷吳縣,建吳中、相城兩區,今蘇州領滄浪、平江、金閶、工業園區、高新區(虎丘)、吳中、相城七區及常熟、張家港、吳江、崑山、太倉五縣市。區域面積為8488.42平方公里,人口為573萬;市區面積為1730平方公里,人口為205.9萬。
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吳文化。
千百年來,蘇州人文薈萃。在古代產生了以孫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顧炎武、蒯祥等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當代各個領域都涌現了一大批傑出人物。蘇州的繪畫、書法、篆刻流派紛呈,各有千秋;戲曲、醫學、建築自成流派,獨樹一幟。蘇州的刺綉、桃花塢木刻年畫等工藝品聞名中外。
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 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史跡名園」的獨特風貌。全市現有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87處, 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 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60餘處,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座園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虎丘、盤門、石湖、靈岩、天平、虞山等處,都是著名風景名勝。太湖絕大部分景點、景區分布在蘇州境內。崑山周庄、吳江同里、吳中直等千年古鎮,充滿江南水鄉風情。1998年,蘇州被評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G. 蘇州有多少年的歷史(具體的)
蘇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4000餘年,而官方認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長期為江南地區一級行政區的首府和經濟文化中心。早在東漢中期,就成為僅次於中國首都洛陽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時期,更成為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當時,蘇州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19世紀時受到西方列強的沖擊,上海開埠與之後太平天國的庚申之劫後,工商業衰敗,人口銳減外移,蘇州經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衰落時期。直到20世紀80年代左右,隨著蘇南模式(鄉鎮企業)的發展和眾多開發區的建立,蘇州經濟開始快速發展,1978-2013年年均經濟增長超過14%。據聯合國的報告,蘇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長6.5%,在全球超過五百萬人口的城市高居增長首位,也因此被認為是全球最具潛力的新興城市。
H. 蘇州建城有多長時間的歷史
蘇州,古稱吳、吳都、吳中、東吳、吳門,現簡稱蘇。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也是4個中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蘇州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是江蘇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經濟總量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希望幫到你,滿意請採納!
I. 蘇州園的歷史有多久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是一座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更是著名的園林城市,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美譽。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圃,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的辟疆園。中國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的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百多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J. 蘇州歷史是什麼
蘇州位於江蘇省的東南部,北依長江,西濱太湖,南接浙江省,東連上海市。京滬鐵路在城市北部通過。大運河由無錫北來,經城市西部 和南部流入浙江省。
蘇州遠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類聚居。據傳說夏禹治水分天下為九州,蘇州境屬古楊州。商末周初這里是吳國所在地、蘇州市滄稱吳, 即由此而來。春秋時蘇州是吳國的都城。當時吳國大將吳子胥得到吳王同意後在蘇州建城牆,還挖了運河作為護城河,來堅守蘇州城。吳國於周元王三年(前473),並歸越國,後又並於楚。秦和西漢置會稽郡,吳縣為會稽郡首邑。東漢時置吳郡。三國孫吳曾一度建都於此。東晉、南朝宋、齊置午郡,梁、陳置吳州。
隋廢吳郡,並改吳州為蘇州(以姑蘇山得名),這是蘇州得名的開始。在唐代,蘇州、吳郡兩名相同。唐天通元年(696),析吳縣另置長洲縣,兩縣同治於蘇州。五代時,一度叫吳洲,後為吳越國錢寥據地,宋升蘇州為平江府,轄吳縣、長洲、常熟、吳江、崑山五縣,府治設在 蘇州。從此,蘇州又稱為平江城。元朝改平江府為平江路。明初改平江路為平江府,領太倉州和吳縣、長洲、常熟、吳江、崑山、嘉定、崇明七縣。應天巡撫也駐在蘇州。清代沿稱蘇州府。雍正年間,分割長洲地置元和縣、崑山地置新陽縣、長熟地置昭文縣、吳江地置震澤縣、吳江東山等地置太湖同廳。時,蘇州是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駐所。太平天國進駐蘇州,建立蘇福省,蘇州為蘇福省的首府,以後恢復甦州府。民國成立,廢蘇州府,長洲、元和兩縣並入吳縣,蘇州則為吳縣縣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城鄉分治,建立蘇州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實行市帶縣的行政體制,蘇州市和蘇州地區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