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台灣歷史教科書對「五胡亂華」的描述是怎樣
比較起來,大陸對少數民族較尊重,在教科書中不見(漢人沙文主義〕,課文中找不到到戎、蠻、夷、狄等形容詞,也沒有五胡"亂"華,"靖康恥"寫成"靖康之變",孝文帝"漢化"寫成"改革"等,研究大陸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師大歷史系教授廖隆盛認為,"比台灣平實許多。"
隨著兩岸的交流越多,兩岸對歷史的看法也有些部分建立了共議。王壽南指出,像"五胡亂華",在新的教本里,已不再強調是隋唐的"對外武功"了,
『貳』 台灣教科書是怎樣描寫近代史的
1949年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至台北市。至此台灣再次陷入與中國大陸的分離狀態之中。
國民政府將台灣設置為中國的一省,省會定於台北,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軍的投降,並正式宣告:「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
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蔣中正(蔣介石)率部分國民黨軍政人員退踞台灣,5月19日頒布《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號》,宣布台灣處於戰時動員狀況,封閉全省,限制出入境國民黨遷台後進行大規模黨務改造運動,建立起蔣氏父子對國民黨的絕對控制權,經濟上進行財政整頓,改革幣制,穩定物價,實行土地制度改革,恢復與發展農業生產。
(2)台灣教科書如何描寫歷史擴展閱讀:
台灣的相關內容:
1、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談話,進一步闡明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政策。表示「國家實現統一後,台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並建議由兩岸執政的國共兩黨舉行對等談判。
2、1982年1月11日,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就葉劍英的上述談話指出: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國家實現統一的大前提下,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進一步發揮了關於實現台灣與大陸和平統一的構想,指出,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他還就兩岸統一和設置台灣特別行政區問題,闡明了中國政府的政策。
『叄』 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和大陸一樣嗎
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古代史由於較少牽涉當下,雙方的敘述都有一種輕松感,甚至豪邁感。但「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從敘述歷史的角度可以揣摩出雙方的政治生態。
大陸和台灣在敘述中國史最大的不同可以說是在農民起義的評價上。台灣對於農民起義有種特別的敏感,基本上評價都是負面的,而大陸對此往往高唱凱歌。例如對於陳勝、吳廣的起義,台灣版只是簡單地用幾個字敘述,而大陸版對它非常贊頌,花了較多的篇幅來敘述此事,充分突出農民起義的偉大意義,「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統治,沉重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陳勝吳廣的首創精神,為歷代農民樹立了榜樣。」1851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在台灣的歷史書中是這樣評價的,「其政治制度為文武合一,極端專制,形成歷史上罕見的恐怖統治。」而大陸版對太平天國運動極其推崇,不僅肯定它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而且下面還詳細分析了它的五點意義。
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在台灣叫做「義和團之亂」。台灣版對它的看法較為負面,認為它怪力亂神、經常對外人滋事,故又稱為「庚子拳亂」。大陸則沒有談及義和團的局限性,主要篇章描述義和團的勇猛和無助。
對於農民起義的原因,兩岸在解讀上也存在大分歧,大陸版強調多是官方原因,例如由於官吏摧租逼稅、統治殘暴等原因造成,而台灣灣則多以流寇、飢民、破壞等負面的詞語相稱,似乎農民鬧事是下層人的自主行為,與統治階級關系不大。
正因為這個分歧,於是帶來了對另一撥人的評價有不同,大陸版對於鎮丶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曾國藩等人給予較多負面的評價,在課文小字中說到曾國藩因受太平軍重創,曾三次投水自殺,以及曾國藩的門生李鴻章組織地主武裝淮軍,在外國侵略者幫助下從安慶運到上海,進攻太平軍。而台灣版對曾國藩等則較多正面敘述,「曾國藩,湖南湘鄉人,深受儒家傳統的熏陶,為一位講求義理、崇尚經世濟用的學者與官員」。文中還稱贊曾國藩鎮丶壓太平天國後,使漢人的政治地位大為提高,地方督撫的權力也隨之增強。
由於國丶民黨退據台灣後,採取加強中國歷史思想文化,去除日本殖民地影響的教育方針政策,尤其重視歷史教育,把它作為形塑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環節。所以對於古代史,除了在評價上雙方稍有點差異外,其餘差別不大。但有一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台灣和大陸每講到一個時代結束時,都會有專門的一章節講述經濟文化發展。台灣更傾向於追尋中國歷史的制度演變,而大陸比較多地沉浸於老祖宗哪些技藝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譬如台灣版歷史書在講文化的時候,必定提到一個時期的官制、兵制、賦稅、科舉的沿襲流變,似乎他們在這里可以找到某種治國方略。而大陸一般是強調經濟繁榮、文化領先,對政治制度的變革不太著力。
提起抗戰,台灣反而不厚道
想必讀者最感興趣的就是雙方對抗戰的描述,因為這段歷史成了雙方力量消長的關鍵時期。筆者仔仔細細地進行了對比,在「八年抗戰」這章中台灣版教科書比較簡單地講述了上海、忻口、徐州、武漢四大會戰,但著墨非常少(四大會戰在大陸版里分別為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
除了這幾次重大的戰役外,台灣版在提及抗戰將領時,除了「偉大的蔣委員長」外,只提到吉星文、佟麟閣、趙登禹、謝晉元,其他將領再無涉及,甚至連台兒庄戰役中的李宗仁也隻字不提。而大陸不但詳細提及,前些年版本的歷史書中還放了李宗仁在台兒庄車站的照片。倒是台灣版在抗戰中特別提到了一個反面典型,在忻口會戰中「守軍將領韓復榘不戰而走。蔣委員長下令拏辦,處以極刑,軍威大振」。
原本費力氣找台灣地區的歷史教科書對共丶產黨抗戰是如何描寫的,可看了之後發現對國軍抗戰描寫都如此之少,那更別指望能對共丶產黨抗戰有什麼描寫了,沒有平型關大捷,沒有百團大戰,沒有游擊戰,也沒有反「掃盪」。書中把共丶產黨的敵後抗戰完全抹殺,貫穿其教科書的主題是:中丶共擾亂抗戰。
有一段比較詳細的描述:是「竄往陝北的殘共,為求生存,一再向政丶府表示輸誠。政丶府為團結抗日,允其所請,將陝北之殘共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旋改稱第十八集團軍);潛伏江南之殘共,編為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表面服從政丶府,暗中擴張勢力。羽毛既豐,故態復萌,竊據地盤,襲擊國軍。」
這個主題延伸到到皖南事變,整個就黑白顛倒了,說是「民國二十九年十月,軍事委員會命令新四軍調往江北,不惟不理,反而襲擊國軍」。在1944年豫湘桂戰役國軍大潰敗之際,教科書中還特地點了一筆,「我國經此一役,損失至大,造成中丶共得利的機會。」
反觀大陸歷史教科書,則對抗戰這一大事,事實重於感情,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國丶民黨的正面戰場抗戰反而是較多的客觀描述。大陸的教科書按照時間順序,對於抗戰正面戰場上大部分主要會戰都有描述。當然作為中學階段的歷史教科書,畢竟是普及教育為主,所以如果要強求將正面戰場的所有會戰加以記載和詳述,也不太現實。
對於為國捐軀的國丶民黨將士,書中有不少詳細描寫,其筆墨明顯多於對八路軍、新四軍的描寫。書中不僅提到了國丶民黨高級將領如馬佔山、蔡廷鍇、馮玉祥、李宗仁、張自忠、池峰城,還有中級軍官謝晉元,其中對於張自忠將軍為國捐軀有詳細描寫。
看過台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對台灣刻畫抗戰的功力還存在聯想,沒想到在教科書這等事上,台灣不太厚道,不僅對自己的抗戰不太細處著筆,對共丶產黨的敵後戰場則全部抹殺或者迴避,甚至做反面解讀。 各省市的地理都有介紹,例如:從北京到廣州要坐什麼鐵路?還有各省市的農產品,北方產麥、南方產米,哪個省市產甜菜…等等,或是什麼省市有什麼礦產?風景、特色,主要是以省做為單位來介紹,例如:四川的攀枝花鐵礦,貴州的果樹瀑布
『肆』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的課本里,是怎樣的一番描述呢
如果問的是中國,則台灣與中國有歷史淵源,這點不容否認,但樓主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又不一樣了,基本上台灣人民對這個政'權沒有什麼好感。
兩蔣是漢'賊'不'兩立,覺得中'共'政'權'是賊,民不聊生。
現在則是當另一個國家在看待,別批我,我實話實說而已,畢竟它真的是一個與台灣無關的政'權。
『伍』 台灣如何書寫歷史
建議看一下連橫先生的《台灣通史》。代表了台灣文人的歷史觀。
連橫十三歲時,其父連永昌購買一部余文儀《重修台灣府志》給他說: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史。基於先人家教啟蒙與台灣為日本所佔的雙重動機,自1908年至1918年著手撰寫《台灣通史》,體裁仿效司馬遷《史記》體例而成,起自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終於割讓(1895年)。分為紀4、志24、傳60,共88篇,36卷,約有60萬字,另附表目101項。1920年由台灣通史社出版發行,這是台灣人第一次完成的第一部冠以台灣通史名稱的著作。不過連橫對於台灣民主國的記載,最初以獨立紀撰寫,後又改為過渡紀以避免爭議。
『陸』 台灣歷史教科書對「五胡亂華」的描述是怎樣的呢
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多個少數民族大規模南下而造成與漢族政權對峙的時期。又稱永嘉之亂。
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
五胡亂華的起因
漢朝以來,就有胡人不斷向中原內地遷徙,逐漸盤踞中國北部地區,勢力不斷壯大。到西晉時期,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渭二水流域,對晉都洛陽形成包圍之勢。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長期以來受到壓迫的胡人趁機起兵作亂,整個中原地區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長達130多年的分裂割據、互相混戰的動盪時期。
造成的影響
永嘉之亂以後,中國北方長期陷於戰亂,晉室政權流亡南方,建立了東晉。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農民、手工業者、商賈等也紛紛逃亡到南方,他們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使江南地區日漸富庶和繁華,最終取代中原而成為全國的重心。遷到南方的中原部族與當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種包含江南特質的新興文化;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權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漸漢化,胡族和漢族的隔閡逐漸消融。這一時期,是華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時期,作為在中原具有絕對文化統治地位的漢族同樣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為隋唐時期的高度繁榮,注入了文化基因。
『柒』 台灣歷史課本上是怎樣描述張學良的
西安事變舉國憤慨
殘共竄至陝北,覆減在即。蔣委員長調集大軍,作最後之剿滅。其中有張學良之東北軍及楊虎城之西北軍,亦參加剿共作戰。中共承共產國際【一】的指示,實行統戰,向東北軍宣傳「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官兵意志動搖,張學良亦受其惑,決與楊虎城聯合,停止剿共。蔣委員長為穩定軍心,不使剿共功虧一簣,親臨西安。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竟遭張、楊劫持,是為西安事變。
事變之日,張、楊領銜發出通電,要求改組政府,停止剿共。此一越軌行動,震驚中外,舉國憤慨,一致譴責張、楊叛逆行為。南京中央緊急應變,討撫並用,一面維護國家綱紀,一面予叛逆以自新之路。張亦深悟中央抗日確有準備,乃親送蔣委員長回京,願受國法制裁。
蔣委員長數日來准備抗日,秘密進行,不為國人所諒。今因西安事變而舉國精神趨於一致,使日本有所警覺,乃加速其侵略行動,致對日抗戰提前爆發。
『捌』 台灣的教科書是怎麼寫近代史的
這個就想當然了,總是以中國某些變態的想法去揣摩所有的正常人,當然會出問題。自己去網上看看台灣的語文,歷史,或者說叫國學課本和考試,不說一定比我們的語文歷史教育好,但至少還是比較正常的。
『玖』 台灣歷史教科書
近代史?? 是指清末開始嗎??
武昌起義
就鴉片戰爭
七七事變
國共內戰
就連中國的文革都有講到
大概就這樣
其實應該很客觀
因為台灣是一綱多本
也就是教育部給出大方向
其餘部分內容由各家出版社所訂定
而且歷史亂寫 一堆學者會馬上出來炮轟...
是不可能教育什麼 統--獨 思想的
通常只是描述歷史而已
60末70初 那已經是現在25-30歲的人了耶
現在支持統一的實在是很少很少好嗎
不然就是高齡老兵...
不過確實 我出生那一年台灣解嚴
我爸媽生活的環境還是經過洗腦的
不過台灣民主飛快....有些思想開始取決於他們接不接受
不過我們這一代 大概就都是很開放的了...
『拾』 台灣的教科書是怎樣講近代史的
1840年以來的近代史,包括鴉片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兩邊的內容並沒有多少不同。
有些地方的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抗日戰爭,對自己一方知道的情況多些,就講得多些。對進入台灣認為是戰略撤退......
在大陸的台灣商人、遊客那麼多,真看不出有什麼「可怕」,樓上不要這么緊張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