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康熙對中國歷史的貢獻
康熙一生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概括說來,共有八點:
第一,削平三藩,鞏固統一。三藩是指三個降清的明將:平西王吳三桂,鎮雲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鎮廣東;靖南王耿繼茂(父仲明、子精忠),鎮福建。三藩占據要地,擁兵自重,成為清初的三個地方割據勢力,其中以吳三桂實力最強。從順治朝開始,軍費開支浩大,每年入不敷出。以順治十七年(1660年)為例,國家正賦收入銀875萬兩,而雲南一省就要支出銀900多萬兩。竭全國之財力,尚不足一藩之需求。到了康熙初年,財政困難局面仍舊未見好轉。國家錢糧,大半耗於三藩。三藩在自己的獨立王國里,設立稅卡,私行鑄錢,圈佔土地,掠賣人口。平西王吳三桂還自行選派官員,稱為「西選」。康熙帝除鰲拜後,三藩成為他最大的心病。他要削平三藩,強化皇權。
當時,朝廷上主張不可撤藩的占絕大多數,支持撤藩的只有兵部尚書明珠、戶部尚書米思翰等少數官員。20歲的康熙帝力排眾議,他認為:「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yōng)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於是,下令撤藩!
第二,統一台灣,開府設縣。明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侵佔台灣。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奉南明正朔(即承認南明的正統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抓住鄭經死後,其子鄭克塽年幼、部屬內訌、台灣政局不穩的時機,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率軍統一了台灣。設台灣府,隸屬於福建。台灣府下設三縣——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派總兵官一員、率官兵八千,駐防颱灣。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台灣的管轄,促進了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第三,抵禦外侵,締結和約。黑龍江地域在皇太極時已經歸屬清朝。清軍入關後,沙俄東進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地區,佔領雅克薩(今阿爾巴津)、尼布楚(今涅爾琴斯克)、呼瑪爾(今呼瑪)等城。康熙統一台灣後,調派軍隊進行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國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從法律上劃定了以額爾古納河、格爾畢齊河和外興安嶺為界,整個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都是中國的領土。這是中國歷史上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表明康熙帝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
第四,親征朔漠,善治蒙古。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解決了漠南蒙古問題,康熙則進一步解決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問題。從秦漢匈奴到明朝蒙古的民族難題,到康熙時才算得解。康熙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蒙古成為清朝北部堅固的長城。
第五,重農治河,興修水利。清軍入關後,最大的弊政莫過於圈佔土地,跑馬占田,任意圈奪。順治帝曾諭令禁止圈地,但禁而不止。康熙帝頒令,停止圈地,招徠墾荒,恢復生產。
為促進農業生產,康熙帝六次南巡,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永定河,並興修水利,取得很大成績。
第六,移天縮地,興建園林。康熙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乾隆又大興「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萬壽山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和圓明園等,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峰。
第七,興文重教,編纂典籍。他重視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鑒》、《皇輿全覽圖》等,總計60餘種,2萬余卷。
B. 康熙帝在位期間有哪些貢獻
1662年,康熙帝8歲即位。在位期間,平定了「三藩之亂」,平定台灣鄭氏政權,設立台灣府,使台灣回歸祖國懷抱。他還在1685年和1686年,命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雅克薩的俄軍,遏制了沙俄對華侵略的野心;1689年,他派代表與沙俄代表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部邊界線。此外,還平定了回疆、准格爾等反動貴族的叛亂。康熙帝鞏固和加強了祖國的統一。
自康熙時期至19世紀中期,我國在北起外興安嶺,南至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高原,東抵鄂霍次克海、庫頁島和台灣廣大而神聖的領土內,實現鞏固了全國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當時世界上強大的國家。
康熙帝注意恢復和發展生產,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措施。1669年,康熙下令廢除圈地令,以後永遠停止圈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旗主的經濟擴張,有利於自耕農民。
康熙還下令將明朝藩王的莊田改為「更名田」。康熙鼓勵墾荒,從1671年起,陸續放寬墾荒起科年限,並規定墾荒有成績,據開墾多少,給予不同官職,這促進了墾荒的積極性,到康熙末年,全國荒地基本上得到開辟。康熙適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進行一系列統一戰爭,使局勢趨向穩定,清政府大為鞏固,又通過一系列的文治,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使人民過上了和平生活。
康熙
C. 康熙皇帝一生有哪些重大的成就
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位皇帝,他一生取得了很多重大成就,尤其是在他的統治時期,基本劃定了今天中國大部分的版圖。
康熙帝最重大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了他的武功方面,他的主要武功有五大項:
康熙帝在經濟上最重大的舉措就是『永不加賦』。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正式頒旨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數作為徵收丁稅的固定數,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廢除了新生人口的人頭稅。這一舉措成為了雍正朝實行攤丁入畝制度的開端,康熙帝其後的一系列舉措,也為攤丁入畝在雍正朝得以實行創造了先決條件。
攤丁入畝實際上就是康熙皇帝在他統治的最後十年間,為清朝定下的國策,雍正皇帝繼位後完成了這一國策,實現了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讓清朝的稅收比之前朝倍增!
受惠於康熙的這一制度,今天中國依舊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總之,康熙皇帝是一位對中國歷史進程有重大貢獻的皇帝。
D. 康熙的功績是什麼
平藩收土彌邊患 康乾盛世千秋傳 康熙,是我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具響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君臨天下六十一載,勵精圖治,勤奮不懈,建樹頗多,對於當時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對於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是中國會代帝王中屈指可數的姣姣者之一。 康熙帝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代皇帝順治帝的第三子。公元1661牛順治帝去世。他臨終前留下遺詔,傳位於皇三子玄燁,廟號為聖祖,年號為康熙。用康熙作年號,是因為這兩個字滿文的意思是「安定太平」。後來人們為實現安定太平這個願望,就將康熙作為皇帝來稱呼了。 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三月十八日,康熙降生。按照清代宮廷的規定,皇子生下以後,即由保姆、乳母等撫養,親生母子不得同居一宮,所以康熙從小很少得到母愛。順治帝對他的母親佟氏感情冷漠,也直接影響到對她生下的皇三子康熙的感情。真誠地鍾愛康熙帝的是他的祖母孝庄皇太後。特令自己的侍女蘇麻喇姑悉心照看。自康熙懂事起祖母就按帝王的標准嚴格訓練孫兒。如「儼然端坐」一項,是皇帝舉止修養最基本的功夫。據史書記載,康熙帝六歲時和兄弟一起向順治帝請安,順治帝問起每人志向,皇二子福全只說:「願為賢王。」康熙卻說:「願效法父皇」。使順治帝深為驚奇,產生了讓皇三子玄燁將來接替帝位的想法。 康熙八歲登皇帝位,朝中有人提出請孝庄太後垂簾聽政,被太後拒絕。但祖母為了扶持孫子,確實耗費了很大的心血。孝庄太後通過順治帝遺詔,確立了四大臣輔政的政治體制。這四大臣是索尼(正黃)、蘇克薩哈(正白)、遏必隆(鑲黃)、鰲拜(鑲黃)。四大臣中索尼年老,遏必隆軟弱,蘇克薩哈勢力弱小,而以鰲拜武功最多,把持大權,眼裡根本沒有這個小皇帝。 康熙6年(公元1667年)宣布親政,但有名無實,大權仍掌握在鰲拜手中。要想奮發圖治,首先就要整肅朝綱,搬開這塊阻礙國務正常進行的大絆腳石。於是康熙把自己裝成一個好玩的青年,經常在宮中與一些同自己年齡相近的侍衛練摔跤取樂。康熙8年(公元1669年)5月16日,鰲拜入宮,見康熙和往常一樣與那些少年侍衛練習摔跤,心中毫不介意,行至跟前,不料康熙一聲令下,一個年歲稍大的小侍衛,把鰲拜打倒在地,小侍衛們隨即一擁而上,把他捆綁起來。接著康熙又下令逮捕鰲拜的黨羽,並命康親王傑書主持審訊。宣布鰲拜30條罪狀,軟禁終身。鰲拜的黨羽也都受到了不同的懲處。 康熙帝清除了專擅朝政的鰲拜集團,親自執掌了最高統治權力。從此,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康熙清除鰲拜勢力後,十分重視國家的統一和權力集中。西南和南方的「三藩」(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擁兵自重,故處理「三藩」是當時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康熙正在尋找解決三藩的機會時,尚可喜上疏表示願歸老遼東,以子尚之信襲爵。接著吳三桂、耿精忠也作出同樣的表示,來試探朝旨。康熙便抓住這個機會,立刻作出決定:三藩俱撤,並且不準尚之信襲爵。這一來吳三桂首先揭起叛旗,耿精忠繼而響應,尚之信要挾其父也反了,其他與吳素有聯系的將領也紛紛而起,一時戰火燃遍長江以南半個中國。引發了長達8年的平叛戰爭。康熙當時20歲,面臨此事,毫不驚慌,派兵遣將,從容應付,最後獲得勝利。平「三藩」是康熙鞏固和加強中國統一的重大業績。 三藩平定,康熙就著手解決台灣問題。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了侵佔台灣的荷蘭殖民勢力,把台灣建設成抗清復明的基地。但隨著南明政權的逐個覆亡,和清朝滿漢地主階級聯合統治的建立,也隨著鄭成功去世後鄭氏家族政策上的變化,到康熙時,台灣已由抗清基地變成了事實上的割據勢力。康熙決心收復台灣,他重用主張收復台灣的姚啟聖為福建總督,又派出留在身邊13年作內大臣的施琅,到福建擔任水師提督,「規復台灣」。康熙22年(公元1683午)8月,由施琅率兵,經過澎湖一戰,清軍順利地開進台灣台灣回到祖國懷抱。這一事件中,充分證明康熙知人善任的才能和魄力,他能夠放手使姚、施二人都得以各展其長,各盡其能。 平定了南方的三藩叛亂和東南海疆,康熙便著手解決東北的沙俄入侵和西北喀爾丹分裂邊疆的問題。對沙俄的侵略活動,康熙親政以後就注意到了,等三藩和台灣問題一解決,就立即處理此事。康熙22年(公元1683年)即任命薩布素為黑龍江將軍,對俄羅斯進行軍事防禦。轉年俄人占據我國雅克薩、尼布楚二城。中國軍隊在康熙親自策劃和指揮下,集結八旗和蒙古騎兵、福建藤牌兵,以彭春為統帥,攻克了雅克薩城,救回來被擄走的索倫、達呼爾百餘戶人口。第二次作戰又獲勝,俄方提出願和的要求,康熙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於是在康熙27年7月24日(公元1688年8月27日)經雙方簽字締結了《尼布楚條約》,中國收回了雅克薩等長期被俄國霸佔的領土,作為讓步則同意把本屬中國的尼布楚劃歸俄國。 總的說來,康熙在位期間,在反對俄國侵略者的戰爭中取得了重大勝利。《條約》的簽定,緩和了中俄兩國間的緊張局勢。此後康熙集中力量平定準噶爾叛亂,進一步實現國家統一。 康熙在他幾十年的執政時期採取了很多措施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社會經濟政策同樣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他一面禁止滿族繼續沿用落後的生產方式,如圈佔房地、逮捕逃人、掠賣人口、霸佔市場等;一面積極恢復發展農業生產。其主要措施有治河、墾田等。康熙所推行的一系列社會經濟政策,對於恢復、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促進商業貿易的發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康熙帝是我國封建社會中一位傑出的皇帝,他的一生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諸多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他在位61年,是歷代皇帝當權最長的。在他統治時期,中國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堅強統一的封建國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使殖民者望而生畏,中國的封建經濟文化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康熙在長期的戰爭中,運籌帷幄,率兵親征。他那廣闊的政治視野、敏銳的戰略眼光和高明的作戰指揮藝術,不僅對當時的治國治軍和戰爭實踐起了積極作用,而且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影響。 康熙的主要貢獻,在於他能夠順應農民戰爭之後社會經濟文化需要恢復和發展,生產力需要獲得一個新的高漲的歷史要求,在於他能夠順應國家統一這一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從鞏固封建國家的統一,維護封建地主階級國家長遠統治的目的出發,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並把它堅決貫徹執行,從而對社會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康熙畢竟是封建制度的代表者。他的統治及各種策略,都必須是以維護地主階級利益為主要目的。所謂「盛世」是從整個歷史發展相對而言,即使在「康乾盛世」、最下層的勞動人民的處境也是悲慘的,地主階級嚴酷剝削農民也還是封建社會的基本現實。康熙的傑出之處和巨大貢獻,是能順應階級斗爭造成的局勢,使社會生產力逐漸發展,歷史不斷前進。而且在這些方面,他盡了最大努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績。在打擊內部敵人的分裂叛亂,反對外來殖民勢力的侵略、顛覆,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繁榮昌盛,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國內各民族的團結、保衛祖國神聖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的獨立等重大問題上,康熙的歷史功績是應該給以充分肯定的。康熙本人雄才大略,遠見卓識、文武完備。不愧為一位對我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傑出皇帝。 參考資料 http://cache..com/c?word=%BF%B5%CE%F5%3B%B5%C4%3B%D6%F7%D2%AA%3B%C0%FA%CA%B7%3B%B9%A6%BC%A8%3B%CA%C7%3B%CA%B2%C3%B4&url=http%3A//www%2Ezgwww%2Ecom/BBS/archiver/%3Ftid%2D8946%2Ehtml&b=7&a=19&user=
E. 康熙皇帝的功績有哪些
功績:
戶籍改革
康熙七年(1668年),停編黃冊,改每年由各地造送丁口增減冊,三年編審一次。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皇帝覺得現有賦稅已夠,實行「盛世滋生人口,永不加賦」。這是一次重大轉折,戶籍第一次開始與賦稅完全脫鉤。到雍正年間,「攤丁入地(畝)」,針對人口流動,全部取消人頭稅,只收土地稅,使戶口徹底與土地分離。
剪除鰲拜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與近臣索額圖密謀,支開京城中鰲拜的親信(主要是軍隊將領與警備骨幹),隨後又安排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衛戍部隊的指揮權。在鰲拜入朝時,康熙密令庭前布庫少年們(布庫是滿族的一種摔跤游戲)將之生擒下獄,並宣布鰲拜三十條罪狀,本應處革職、斬立決,但康熙帝念其往日功勛,將其免死禁錮。隨著鰲拜的覆滅,鰲拜利益集團隨之覆滅,這一過程沒經過軍事流血,也未引發社會重大騷動,故而有人評論康熙處置鰲拜案說:「聲色不動而除巨惡,信難能也。」
繪制地圖
1680年,康熙組織西方專家學者,用了10年時間,繪制了當時全世界最好、科學水平最高的中國地圖———《皇輿全覽圖》,出版了自己的科學論文《御制三角形推演算法論》[2] 。
編纂書籍
組織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全唐文》、《康熙字典》、《律歷淵原》等書籍[2] 。親自撰寫科學文集《幾暇格物編》[2] 。
F. 康熙對中國歷史的貢獻
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台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
G. 康熙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一生都有哪些豐功偉績
康熙皇帝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皇帝,也是封建王朝歷史中,大家公認的明君。他一生的豐功偉績,有平定三藩、挫敗沙皇俄國,同時還有三征葛爾丹。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為後世子孫開辟盛世局面,奠定了一個良好基礎。
封建王朝歷史上,擁有眾多帝王,這些帝王中,既有昏庸無能皇帝,也有精明能幹,將國家治理很好皇帝。康熙皇帝就是清朝一位厲害帝王,他的豐功偉績,直到今天一直為人們稱頌。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於民生上也有很大發展;在他的治理下,國家一步步走向強盛,百姓也能夠安居樂業。
H. 康熙有什麼功績
1、功績
康熙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的漢族政權,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2、簡介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3、代表作
《御制道德經講義序》、《四書講疏義序》、《庭訓格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