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的池州建德縣是現在的哪裡
東至縣。
建制沿革:
三國時屬吳國彭澤、丹陽、鄱陽三郡地。晉分屬豫章郡彭澤縣、鄱陽郡鄱陽縣、宣城郡石城縣地。南朝宋、齊,分屬揚州宣城郡石城、歷陵縣地和江州鄱陽郡鄱陽、潯陽郡彭澤縣地,梁、陳二代在今縣境設南太原郡,置和城(今東流鎮)、晉陽(今張溪一帶)兩縣,屬南豫州。
唐至德二年(757),分秋浦、鄱陽兩縣地在梅城置至德縣,以年號為縣名,屬江南西道潯陽郡。乾元元年(758)屬饒州,永泰元年(765)改屬池州。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東流場為東流縣,屬江州。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改屬池州池陽郡,並割貴池之晉陽鄉益東流。兩宋時東流、建德兩縣均屬江南東路池州池陽郡。元初屬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1284)改屬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屬江浙行省池州路。
明和清初屬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為九華府、華陽府,後仍改為池州府,直隸南京。清順治二年(1645)屬江南省,康熙十五年(1676)屬安徽省。雍正元年(1723)隸兩江總督,雍正十一年屬安徽省寧池太道。
民國元年(1912)東流、建德兩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元月,建德縣因與浙江省建德縣重名改為秋浦縣,民國三年(1914)6月至民國十七年(1928)8月底屬安徽省蕪湖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兩縣仍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1953年2月24日改屬安徽省安慶專區,1959年5月15日,兩縣合並為東至縣,以堯渡鎮為縣城,仍屬安慶專區,1965年7月14日東至縣改屬池州專區,1971年3月29日專區改地區,隸屬不變,1980年元月29日改屬安慶行署,1988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復,東至縣復屬池州行署。
(1)如今的池州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唐設縣以來,先後沿用至德、建德、秋浦、東流、東至5個縣名,上述縣名的來歷、含義考述如下。
至德:始建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 太平寰宇記》雲:「以年號為名」。
譯文:用年號來明明
建德:《方輿紀要》:五代楊吳順義二年(922)「改至德為建德縣」。其含義,據《建德縣志》載:「益其地勢物象與浙東相類也」(即同浙江省建德縣山水面貌相似),故名。
秋浦:民國三年(1914)因建德與浙江省建德縣同名,隨以境內秋浦河定名,改建德縣為秋浦縣。
東流: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取大江東流之意。北宋黃庭堅《丙申泊東流》詩雲:「滄江百折來,及此時東流」。《明一統治》:東流縣,以大江自湓城而下,透迤東注,故名」。
譯文:滄江回環百轉,到了此地才開始向東流。
譯文:東流縣,以大江在盆地向下二流,流向東邊,因此叫東流。
東至:建於1959年,縣名由東流、至德兩縣合並各取首字合成。
Ⅱ 池州市在安徽省什麼地方
池州市在安徽省西南部。
池州是安徽省轄市,是長江南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池州北臨浩盪長江,南接雄奇黃山,是長江南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區域。
池州市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生態經濟示範區,北臨長江,南接黃山,西望廬山,東與蕪湖相接。截至2014年3月,轄貴池區、東至縣、石台縣和青陽縣,池州市總面積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萬。
(2)如今的池州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池州市地處東經116°38′至108°05′,北緯29°33′至30°51′,位於安徽省西南部。
東接銅陵,南鄰黃山北與安慶市隔江相望,南接黃山市,西望廬山,與江西九江、景德鎮、上饒市毗鄰。截至2016年末,轄貴池區、東至縣、石台縣和青陽縣,總面積82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3萬人。
池州是長江南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所在地。
Ⅲ 安徽池州有多少年的歷史
秦漢時期,這里的冶鐵、造船、鑄造等手工業比較發達。古石城是當時江南經濟較為繁榮的城鎮之一,同時也是水陸交通要道,地勢險峻,是歷代屯兵之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池州,治石城(此前為秋浦縣治,今屬貴池區殷匯鎮),隸秋浦、南陵兩縣。貞觀元年(627年)撤池州,所轄縣還隸宣州。永泰元年(765年),在池口河(今稱秋浦河)和清溪河兩條河流的入江口之間的貴口復建池州,並將縣治原在石城(今貴池殷匯鎮石城村)的秋浦縣遷來附郭,池州隸屬於宣州觀察使,治貴口(今市城區),隸秋浦、青陽、石埭、至德四縣。元和(806—820)年間改池州為池陽郡。
五代十國楊吳順義二年(922)改至德為建德、六年改秋浦為貴池,舊志載楊吳曾升青陽為勝遠軍。南唐升元二年(938)升池州為唐化軍,治貴口(今市城區),隸貴池、建德、石埭三縣;青陽縣在南唐時復縣,但屬升州。
1949年設池州專區,屬皖南行署區。池州專署駐貴池縣,轄大通市及貴池、至德、東流、青陽、石埭、太平、銅陵等7縣。
1950年撤銷大通市;原蕪當專區所屬繁昌縣劃入池州專區。轄8縣。
1952年撤銷池州專區。將貴池、銅陵、青陽、至德、東流5縣劃歸安慶專區;太平、石埭2縣劃歸徽州專區;繁昌縣劃歸蕪湖專區。
1959年東流、至德二縣合並成立東至縣;1965年7月由原石埭縣(1959年與太平縣合並)的部分縣域並入貴池縣西南劃出的二區、八鄉置石台縣。
1965年復設池州專區,專署駐貴池縣。原屬安慶專區的貴池(駐池州鎮)、青陽(駐蓉城鎮)、東至(駐堯度街)、銅陵4縣劃入池州專區。由太平、貴池2縣析置石台縣(駐七里鎮)。轄5縣。
1970年池州專區改稱池州地區,地區駐貴池縣。轄貴池(駐池州鎮)、銅陵、青陽(駐蓉城鎮)、石台(駐七里鎮)、東至(駐堯度街)等5縣。
1974年將銅陵縣劃歸銅陵市領導;原屬徽州專區的太平縣劃入池州地區。轄5縣。
1980年1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池州地區,所屬的貴池、東至兩縣劃歸安慶地區;青陽縣劃歸宣城地區(1983年青陽縣劃歸蕪湖市);石台、太平兩縣劃歸徽州地區。
1988年8月17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池州地區,轄蕪湖市的青陽縣,原安慶地區的東至縣、石台縣、貴池市。共有14個區公所,13個鎮、94個鄉。
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池州地區和縣級貴池市,設立地級池州市
Ⅳ 池州屬於哪裡哪個市
池州屬於安徽省轄地級市。池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東接黃山,南鄰江西,西沿長江,北連銅陵,轄貴池區、東至縣、石台縣、青陽縣和九華山風景區以及國家級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8272平方公里,人口156萬。池州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皖江城市帶、長江經濟帶,是安徽兩山兩湖旅遊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池州市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北與安慶市隔江相望,南接黃山市,西南與江西省九江市為鄰,東和東北分別與蕪湖市、銅陵市、宣城市接壤。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所在地。
池州素有千載詩人地之譽,歷代名人李白、杜牧、陶淵明、蘇軾、岳飛等都曾駐足池州,並留下寶貴的文化珍品。同時還有中國戲劇活化石貴池儺戲、京劇鼻祖青陽腔和東至花燈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源遠流長的佛文化、茶文,又素以生態聞名,有天然大氧吧之稱,市域內森林覆蓋率近60%,大氣環境質量穩居安徽省前列,主要河流水質均在優、良以上,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是國家標準的35倍,2013年,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2019年,榮獲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Ⅳ 安徽池州歷史
中國·安徽·池州市 China AnHui Chizhou
http://www.chizhou.net
池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的長江南岸,面積8271平方公里,轄貴池市、東至縣、青陽縣、石台縣和九華山管理處,行署駐貴池市,人口152萬。
池州作為州府建制,始於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令已有1377年。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後任池州刺史、知府,陶淵明、李白、蘇軾、岳飛、朱熹、司馬光、王安石、陸游等眾多歷史名人都在池州留下足跡。杜牧的千古絕唱《清明》詩更使池州名播青史。隨著歷史的變遷,池州行政區劃已多次變動。建國以後,池州地區歷經兩撤三建,現地區復建於1988年9月。
池州地處皖南,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為54%,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薈萃。池州境內有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佛教名山九華山,九華山系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山勢雄偉,佛教鼎盛,森林覆蓋率達64%以上;二是國家級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牯牛降,這里野生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譽為天然龐大的動植物基因庫;三是國家級水禽濕地保護——升金湖,每年有近70餘種約10萬只候鳥前來越冬竭息。境內還有方圓近百里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齊山——秋浦仙境,以及各具特色、瑰麗多姿的溶洞群。
池州盛產水稻、棉花、油料、竹木、茶葉、蠶繭等農副產品,是國家的商品糧、優質棉、出口紅茶和速生豐產林基地;池州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已發現喬木1000餘種,陸生脊椎動物430餘種,中葯材1300多種;池州主要礦產有金、銀、銅、鉛、鋅、白雲石等40餘種,尤其非金屬礦產儲量極為豐富,而且大多分布在沿江一帶,便於開采和運輸;池州是皖南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映生輝,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同發達地區相比,池州目前經濟總量較小,還屬於欠發達地區,但從開發開放和經濟發展看,池州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池州地處長江經濟帶,長江「黃金水道」沿池州北緣橫貫東西,流經全區160公里,池州港是長江干線重點港口之一;318國道和206國道縱橫穿越境內;銅陵——池州——九江沿江鐵路即將開工建設;池州人口密度小,人口壓力輕;工業污染小,易於控制。地區組建以來,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區內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有了很大改善。這些有利因素決定了池州地區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池州地區正以兩個根本性轉變為主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特色經濟(生態經濟),建設生態經濟示範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和優化生態環境。不久的將來,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的生態經濟強區將會屹立在皖江之濱。
Ⅵ 池州是哪個省的城市
池州安徽省的一個市。池州市位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北臨浩盪長江,南接雄奇黃山,是長江南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簡介
池州,簡稱「池」,別名「秋浦」,安徽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轄1個區、3個縣:貴池區、東至縣、石台縣和青陽縣。總面積827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8.5萬人。
人口
截至2019年末,池州市戶籍人口162.3萬人,比上年增加0.1萬人。其中,男性83.0萬人,佔51.1%;女性79.3萬人,佔48.9%。常住人口148.5萬人,比上年增加1.1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16‰,比上年下降0.87個千分點;死亡率5.86‰,下降1.01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3.3‰,上升0.14個千分點。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4.9%,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Ⅶ 秦王未統六國時,安徽池州市屬於哪國
池州屬於古揚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范圍。
春秋時期,池州屬於吳國。吳滅,歸屬越國。
戰國時期隸屬楚國。
秦統一,實行郡縣制,池州為鄣郡所轄。
Ⅷ 池州是哪個省的城市
池州是安徽省的城市,池州位於安徽省南部,地處東經116°38′至108°05′,北緯29°33′至30°51′。東接銅陵,南鄰黃山,北與安慶隔江相望,西望廬山,與江西九江、景德鎮、上饒市毗鄰。
池州大地構造上位於揚子地台東北部,根據地層、構造、岩漿活動的差異,可分別歸屬於三個次級構造單元,即東至縣南部為江南台隆;貴池區和青陽縣以北為下揚子台坳;中部為皖南浙台坳。在地殼運動影響下形成一系列褶皺與斷裂,地層發育齊全。
(8)如今的池州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池州地處亞熱濕潤氣候,亞熱帶典型植物群落類型在這里都很齊全,且生長發育得很好,是常綠闊葉林向落葉林過渡地帶,常綠樹與落葉樹混生,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等,還有一些栽培的亞熱帶經濟林木。
池州是安徽重點林區,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是安徽省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區。境內有水生、陸生脊椎動物556種,占安徽省種類的88%,其中獸類83種,鳥類285種。兩棲爬行類78種,魚類110種。
Ⅸ 安徽池州古代隸屬於那個國家!
你說的古代總有個界限把?我就發一些上來看有你要的答案沒?
夏商王朝時期,區內政區設置無考。周朝按山川物產分天下為九州,池州屬揚州之域。秦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兩級政區制,區境大部屬揚州之鄣郡,西南境屬九江郡之鄱陽縣。
西漢時,區境大部初屬鄣郡。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為丹陽郡,今貴池市、青陽縣、石埭縣以及東至縣的大部地區均屬丹陽郡。區境西南部——今東至縣——部分,屬豫鄣郡鄱陽縣地。
東漢至三國時,池州屬吳國丹陽郡地。丹陽郡屬揚州。
西晉、東晉,池州屬揚州宣城郡、豫鄣郡地。西晉惠帝元康元年(291)豫鄣郡改屬江州,池州屬江州豫章郡地。
南朝(宋),先屬揚州宣城太守之域,後屬宣城郡、淮南郡地。
南齊,屬南豫州宣城郡地。
梁,屬揚州宣城郡、南陵郡地。
陳,屬南豫州宣城郡、北江州之地。
隋,隋開皇三年(583)罷郡,以州統縣;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復改州為郡,以郡統縣。隋代,池州先後屬宣州、宣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貞觀元年(627)撤,領地還隸宣州,池州屬宣州之地。
唐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原池州地稱秋浦郡。《通典》「秋浦郡」註:「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劉世珩《貴池縣沿革表》:「池州為秋浦郡,實唐天寶年間之稱」。
唐永泰元年(765)復立池州,隸屬宣州觀察使,州治從石城遷至魚貴口(今池州專署駐地)。
唐元和年間(806—820),改池州為池陽郡。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劉世珩《貴池縣沿革表》:「池州為池陽郡,宋《輿地廣記》、《太平寰宇記》皆言因唐之舊,不言始於唐何年」,「池陽郡名,必立於永泰、元和之間也。」
五代十國,池州之地先屬楊吳,後屬南唐。南唐升日元二年(938),改池州為康化軍。
宋,置池州池陽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陽郡,領縣六」。宋至道三年(997)池州池陽郡屬江南東路,紹興初年屬江南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池州為池州路,先後隸屬江浙行中書省。
明,池州先後為九華府、華陽府、池州府,直隸南京。
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後隸屬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
民國3年(1914),池州府裁撤,原池州府屬縣劃入蕪湖道。
民國17年廢蕪湖道,各縣直屬安徽省。
民國21年(1932)至38年,設立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貴池縣,直隸安徽省。1949年設池州專區,屬皖南行署區。池州專署駐貴池縣,轄大通市及貴池、至德、東流、青陽、石埭、太平、銅陵等7縣。
1950年撤銷大通市;原蕪當專區所屬繁昌縣劃入池州專區。轄8縣。
1952年撤銷池州專區。將貴池、銅陵、青陽、至德、東流5縣劃歸安慶專區;太平、石埭2縣劃歸徽州專區;繁昌縣劃歸蕪湖專區。
1959年東流、至德二縣合並成立東至縣;1965年7月由原石埭縣(1959年與太平縣合並)的部分縣域並入貴池縣西南劃出的二區、八鄉置石台縣。
1965年復設池州專區,專署駐貴池縣。原屬安慶專區的貴池(駐池州鎮)、青陽(駐蓉城鎮)、東至(駐堯度街)、銅陵4縣劃入池州專區。由太平、貴池2縣析置石台縣(駐七里鎮)。轄5縣。
1970年池州專區改稱池州地區,地區駐貴池縣。轄貴池(駐池州鎮)、銅陵、青陽(駐蓉城鎮)、石台(駐七里鎮)、東至(駐堯度街)等5縣。
1974年將銅陵縣劃歸銅陵市領導;原屬徽州專區的太平縣劃入池州地區。轄5縣。
1980年1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池州地區,所屬的貴池、東至兩縣劃歸安慶地區;青陽縣劃歸宣城地區(1983年青陽縣劃歸蕪湖市);石台、太平兩縣劃歸徽州地區。
1988年8月17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池州地區,轄蕪湖市的青陽縣,原安慶地區的東至縣、石台縣、貴池市。共有14個區公所,13個鎮、94個鄉。
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池州地區和縣級貴池市,設立地級池州市。
夠了么?
Ⅹ 池州在古代是蜀地嗎
池州在廬江下面,柴桑(九江)東邊,是孫權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