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知道對方要什麼的歷史故事

知道對方要什麼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2-09-11 14:27:15

A. 歷史典故大全(簡短)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無數的歷史故事,這些故事裡的人物、事件大家耳熟能詳,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人們稱這樣的歷史故事為“歷史典故”。

口若懸河

晉朝有一位很有學問的大學問家,名叫郭象。他年紀還小的時候,就展現出很高的才華,十幾歲的時候,不但已經讀完《老子》、《莊子》等古書,而且還能一口氣背誦出來。

郭象的名聲愈來愈大,朝廷派人請他做官,他推辭不掉只好答應,於是就當上了黃門侍郎。因為他平時讀了很多書,知識非常豐富,而且他喜歡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里,所以提出的見解往往比別人深刻,而且能夠將各種道理說得很清楚,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推崇。郭象口才很好,講起話來滔滔不絕、有聲有色,大家都聽得很入神。其中有個太尉叫王衍,聽完他的議論後感慨地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看到瀑布流瀉下來的水,滔滔不絕,好像永遠不會停止。”

夜以繼日

周公旦是西周初傑出的政治家。他在哥哥姬發領導的攻伐殷商的事業中,起了很大作用。擔起輔助朝政的重任後,他忠於職守,為鞏固周王朝的統治嘔心瀝血。周武王死後,由周公旦輔助成王執政。有些貴族猜忌他,在成王面前造謠,說他有篡位的野心,有的兄弟還和紂王的兒子武庚勾結起來,發動武裝叛亂。此外,東方的夷族也乘機作亂。但周公堅韌不拔,遵照武王的遺志辦事,他消除了成王的誤解,擊敗了武庚的叛亂和夷族的反抗,制定了禮法和刑律,繼續分封諸侯,並建築洛邑(今河南洛陽),設立了東都成周。

由於為國操勞過度,周公在東都建立後不久就去世了。臨死前,他還諄諄告誡大臣們,一定要幫助天子管好中原的事;自己死後要葬在成周,以表示雖死不忘王命。

孟子贊揚他說:“周公想兼學夏、商、周三代開國君主的賢德,來把周朝治理好,如果有不適合於當時情況的,他就抬起頭來想,夜以繼日地想,等想出了好的辦法,便坐著等待天明,馬上去施行。”

歷史典故浩如煙海,舉不勝舉,我們只有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處處留心,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掌握。

B. 歷史故事有哪些

1、楚莊王與成語「一鳴驚人」的來歷

原來,楚國是我國南方一個古老的大國,曾是商代的同盟國,後又是周王通過封賞,使其服從周統治的國家。

楚國地大物豐,春秋初年國力迅速發展,楚國君主早有與周王奪天下之勢。楚莊王登位前,楚國國勢雖大,但是實權卻掌握在宗法大貴族若敖氏手中,朝廷群臣很多是若敖氏的黨羽。

楚莊王在登位的最初三年,整日在宮中飲酒游樂,不理國政。楚國有些大臣勸他,他置之不理,後來於脆下令:「凡是敢來勸諫者,律處死不赦。」

這樣一來,很多大臣不敢進諫了。有一天申無宇進去勸諫,見庄王在一片音樂、歌舞聲中喝得大醉,便上前說:「我想給大王猜個謎語」,「有隻大鳥,高居於山岡之上,一連三年不飛不叫,您說這是什麼鳥?」

庄王說:「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這是只不平常的鳥。」然後庄王停了一會又說「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事過之後,庄王仍然過著奢侈淫樂的生活。

大夫蘇從覺得單靠勸諫打比喻不成了,於是冒死進宮求見庄王,庄王說「你難道不怕死來勸諫嗎?」蘇從說:「我不怕死,如果大王殺了我,我為楚國而死,是楚國忠臣,死也值得。」

庄王聽後猛地站起來說:「好,我們從此以後好好乾吧!」他從此結束了淫樂生活,親自聽政。並且任用申無宇、蘇從管理國政,殺掉了專橫跋扈、為害楚國的大小官員幾百人,提拔了一批出身低賤而有才能的人來管理國事,改革了政治,特別是啟用了一位久負盛名,有才能但不願作官的隱士孫叔敖為令尹(即宰相),協助自己改革內政,訓練軍隊,使楚國更加強大了。

其實,楚莊王並非酒色之徒。他確實想「一鳴驚人」,使楚國成為霸主,但是,當時國家實權掌握在若敖氏手中,楚莊王登位之初,故意整天飲酒作樂,裝作一個庸庸碌碌的酒色之徒,好讓若敖氏一黨不注意他,以便暗中觀察他們的行動,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群臣中哪些人是忠臣真正擁護自己。這就是楚莊王「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用意。

2、毛遂自薦顯才智的故事

據《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記載,戰國時,秦國出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都邯鄲,情況十分危急,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國,請求援救。平原君打算在其門下食客挑選出二十個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挑選出十九個,剩下的都不符合條件。這時,有一個名叫毛遂的人,主動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請求加入前往楚國的行列。

平原君問:"你在我門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說:「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錐子一樣,立刻就會顯露出鋒利的錐尖。而你在我門下三年了,我卻沒聽說過你有什麼表現,你還是留下吧!」毛遂說:「我現在自我推薦,就是請求你把我放進袋子里,如果早點有這樣的機會,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錐尖而已,而是早就顯露出才能,鋒芒畢露了!」

平原君覺得毛遂說得有道理,就答應讓他一同前往。到了楚國,平原君和楚王會談,從早上到中午,都還沒有結果。毛遂於是持劍走到楚王面前,極力說明趙、楚聯合抗秦的利害關系。楚王終於被說服,答應趙國願意出兵援救。

於是兩國當場歃血為盟,誓守聯合抗秦的盟約。毛遂這次不僅幫平原君完成任務,也為國家立下了功勞,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平原君因此待他為上賓。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毛遂自薦」這個成語,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

3、周公輔成王的故事

周公原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建立周王朝兩年病死後,輔佐周成王,從成王十三歲到二十歲,代理天子職權,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內憂,征外患,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並給「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礎。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後,過了兩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王。那時候,周成王才十三歲,再說,剛建立的周王朝還不大穩固。於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歷史上通常不稱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4、趙氏孤兒的故事

春秋晉景公時,奸臣屠岸賈把持朝政,屠岸氏為壯大其勢力,常在景公面前誣蔑忠臣趙盾生前殺了先帝靈公,招勇士藏兵器,圖謀造反。景公偏聽偏信,下令殺害趙氏一家300餘口。而趙盾的兒子趙朔之妻是景公之姑母,當時臨近產期,在朝臣韓厥、門客程嬰、公孫杵臼相助下,進宮隱藏。屠岸賈上奏景公欲斬草除根,景公念姑侄之情未允。

程嬰想用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換下趙氏孤兒,由公孫杵臼撫養成人。公孫杵臼認為自己己風燭殘年,無力扶孤,願捨去老命,救養忠良後代。二人遂議下了救孤之計。屠岸賈搜不出趙氏孤兒,便向全國發出公告,如有報告孤兒下落者重賞,否則就將全晉與孤兒同庚之嬰,全部殺絕。為保護孤兒和全國無辜之嬰,程嬰按與公孫杵臼3商議之計,向屠岸賈報告了「趙氏孤兒」的下落。

屠岸賈下令殺害了公孫杵臼與假孤兒。程嬰忍辱負重,又讓孤兒認屠岸賈為義父,屠岸賈讓程嬰夫婦帶孤兒到溫縣三家莊撫養。10年後,韓厥向晉景公訴說了趙家的深冤,述說了屠岸賈的罪惡。景公正擔心屠岸賈權勢太大危及社稷,便下令處斬了屠岸賈及其一家,召回趙氏孤兒趙武,重賞程嬰以彰其忠,厚葬公孫杵臼以褒其烈。

5、五月端午掛艾蒿習俗的故事

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在門上掛艾蒿,傳說這是用來紀念一個老太太的。

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神仙下凡來看人間的生活情況。他裝扮成一個窮老頭,走到一對年輕夫婦家裡,這一家男的已吃過飯睡了,女的還在吃雞鴨鵝肉。老神仙便裝著可憐令兮的樣子說:「好心的大嫂打發點剩飯剩菜給我吃吧!」婦人說:「我的剩菜剩飯是喂狗的。」說著喚了一聲狗,那狗跳出來向老頭撲去。

神仙生氣了,用手輕輕一點,狗就定在地上一動不動了。他又指著房子說:「五月初五,天火呼呼;大火過後,此村焦土。」等婦人轉過身來,那個老頭已不見這事傳開後,鄉親們都收拾好東西四處逃命。

端午掛艾蒿習俗

五月初五那天早晨,神仙又扮成一個窮老頭來到人間,身上還揣著水、火、電三個神瓶。他看見一個老太太背著大孩子,牽著小孩子很艱難地行走,便上前問:「為什麼背大的牽小的呢?」老太太嘆了一口氣說道:「老大爺哪,你不曉得,五月初五我們這里要遭火災。我背的娃兒是隔壁鄰居的,牽的娃兒是我的孫兒。

親生的不要緊,不能讓別人的娃兒吃苦受累啊!」神仙看著眼前的老太太和兩個娃兒,摸著自已懷里的神瓶為難了。這位老太太多麼善良,怎麼能燒她的房子呢?神仙想了一會兒說「老太太,帶著孩子回去吧!只要你在門上掛些艾蒿,你家便可免災殃。」

老太太聽後,眼睛亮起來,知道遇到神仙了。這時忽然刮來一陣風,把老太太和兩個孩子送回了村子。老太太想的不只是自己的家,還有整個村莊。她拿起鐮刀就去割艾蒿,割回來就綸各家各戶掛在門上,連村頭那個媳婦家也掛上了。

中午,老遠都能看到團火球飛到村子上空,一眨眼,大火球變成了無數小火球向村子落下來。可是,村子裡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著艾嵩天火也就變成大火球向天空飛轉去了。村裡人都感謝老太太使他們免去了一場災難。宜到現在,五月初五家家戶戶仍掛艾嵩,用來紀念那個好心的老太太。

C. 小學四年級歷史故事有哪些100字

小學四年級歷史故事有以下幾個:

1、孟姜女哭倒長城

孟姜女為陝西人,年十六,一天在家後園洗澡,被逃進園中躲避抓夫修長城的范杞看到,於是孟姜女就嫁給了范杞,在他們成婚之際被官府發現,於是將范杞抓到山海關修長城。這一去就是三年,杳無音信。北方冬天寒冷,孟姜女就做好棉衣,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山海關尋夫。

可是她的丈夫已經因修長城累死,埋在長城下面。孟姜女悲痛至極,哭聲震天動地,終於將修到海邊的長城哭倒,孟姜女尋到丈夫的屍骨埋葬地,自己投海自盡。於是在浩瀚無邊的大海中出現了孟姜女墳——即今綏中縣西南四塊露出海面的黑色礁石。

2、伍子胥一夜白頭的故事

伍子胥攜楚太子建之子勝逃奔他國,被楚兵一路追殺。然而,昭關被右司馬遠越領兵把守,很難過關。扁鵲的弟子東皋公就住在山中,他從懸賞令上的圖中認出了伍子胥,決定幫助他。東皋公把二人帶進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連七日,卻不談過關之事。伍子胥實在熬不住,急切地對皋公說「我有大仇要報,度日如年,這幾天耽擱在此,就好像死去一樣,先生還有什麼辦法呢」。

東皋公說「我已經為你們籌劃了可行的計策,只是要等一個人來才行。」伍子胥猶豫不決,翻來覆去,不覺捱到天亮。東皋公一見他,大驚道「你怎麼一夜之間,頭發全白了?」伍子胥一照鏡子,果然全白了頭,不由暗暗叫苦。皋公反而大笑道我的計策成了,幾日前,我已派人請我的朋友皇甫訥來,他跟你長得像,我想讓他與你換位,以矇混過關。

你今天頭發白了,不用化妝,別人也認不出你來,就更容易過關了。當天,皇甫訥如期到達。皋公把皇甫訥扮成伍子胥模樣,四人一路前往昭關。守關吏遠遠看見皇甫訥,以為是伍子胥來了,傳令所有官兵全力緝拿之。伍子胥二人趁亂過了昭關,待官兵最後追拿到皇甫訥時,才發現抓錯了。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英雄,他生活在離我們很早很早以前的宋朝,隔我們有好幾百年的時間。

3、岳飛的出生

那是在一個冬天的下午,外面吹著寒風,突然在一個農居的小房子里傳出一陣又一陣嬰兒的哭聲,岳飛就在這天下午出生了。

岳飛在媽媽懷里不停地哭著,小臉漲得通紅,岳飛的爸爸在旁邊來回走著不停地拍著腦門,哎,該給這孩子取個什麼名字呢?正好這時候,小房的上面正好有一隻大鳥嘴裡哇哇叫著飛了過去,岳飛的爸爸臉上露出了微笑:對,就把這孩子叫做岳飛吧。希望他以後能象大鳥一樣展翅高飛。

在岳飛出生只有二十八天的時候,這天早上岳飛爸爸要到鎮上去辦事,突然黃河發了好大好大的洪水,那洪水就象一個張著大嘴的魔鬼,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呼嘯而來,吞沒了一個又一個村莊。當洪水來到岳飛的家門口時,岳飛的媽媽急中生智,抱著岳飛跳進了一個大大的水缸,就這樣,洪水就載著這只水缶不停地漂啊漂,周圍已經不見了村莊,全是黃黃的洪水。

終於,幾天過去了,大水也退去了,岳飛和媽媽也漂到了一個小鎮上。岳飛和媽媽便無家可歸了,於是他們就在這個小鎮上安家落戶了。岳飛小時候家裡非常貧窮,所以他很早就跟隨媽媽到田裡勞動,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小岳飛的身上,可是小岳習卻一點都不怕,因為他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孩子。

岳飛還非常喜歡看書,喜歡學習。他常常看書到深夜。岳飛從書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比如說要尊老愛幼,要懂禮貌。他還非常喜愛看打仗的書,他想長大以後做一個大將軍,率領一支軍隊去保家衛國,去幫助國家不受到別人欺負。

4、戚繼光斬子的故事

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浙江抗擊倭寇,幾次大的戰役都連戰連捷,打得倭寇是聞風喪膽。有一次,戚繼光率領軍隊在台州府圍剿一股倭寇,倭寇與戚家軍接戰之後,很快大敗,有一股殘敵想繞道城北的大石退守仙居。為了徹底消滅這股倭寇,戚繼光立即命自己的兒子戚印為先鋒,率領軍隊抄近路在白水洋常風嶺一帶伏擊。

臨行前戚繼光一再交代戚印,與倭寇接戰之後,不要急於求勝,要佯裝失敗,將敵人誘至仙居城外再予以反擊,以迫使城中的倭寇出援,一舉殲滅。違反軍令者要按軍法處置。戚印率軍到達常風嶺之後,將軍隊埋伏在山道兩旁的樹叢中,此時,倭寇的隊伍也沿著這條山道開了過來,前面還押著一些搶掠來的婦女和牛羊等,戚小將見後,氣憤萬分。

再也沉不住氣,馬上下令軍隊展開總攻,一時間矢石齊飛,刀槍猛舞,喊聲震天。戚印只顧了奮勇殺敵,竟然忘記了父親臨行前交代的只許敗不許勝的交待。霎時就將敵人全殲在山道之上。後來戚印率軍回營,將士們都言戚印作戰勇敢,殺敵有功。但戚繼光卻在在聽完兒子稟報之後,勃然大怒。說他違反軍紀,不服從指揮,應該以軍法處置,便命將校將其綁出轅門外正法。

諸將雖然苦苦求情,說戚印雖然是觸犯了軍令,但其大敗倭寇,也是有功之臣,可將功抵罪。但戚繼光卻認為戚印明令故犯,貽誤軍機,不容不誅!若是不殺則軍紀難以嚴明如初。最終,還是斬了兒子。

5、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人,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D. 古代經典歷史故事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完備的國家之一,其對歷史的記錄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精確詳細,每一個 歷史 故事 都是一個時代的標識,對於當時的環境來時是很重要的,對於歷史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古代經典歷史故事,歡迎查閱。

古代經典歷史故事1

戰國末年,陳軫和張儀同時擔任秦惠王手下的大臣。張儀非常嫉妒陳軫的才能,想要除掉陳軫,於是,他就在秦惠王面前說陳軫的壞話:「陳軫這個人經常出使楚國,這原本是為了發展秦楚兩國的友好關系。可是現在,楚國對我們秦國並不友好,而對陳輇個人卻異常友好,依我所見,這恰恰表明了陳軫這個人為楚國利益考慮得多,而為秦國利益考慮得少啊!我沒有辦法同如此不忠大王之人共事,懇清大王將他轟走。如果他表示要到楚國去,還請大王把他殺掉。」

聽了張儀的這番話話,秦惠王將信將疑,於是就派人召來陳軫。陳軫一到,秦惠王便問他是否有離開秦國而前往楚國的打算。

陳軫回答道:「如果大王不相信我而將我趕離秦國的話,我肯一定會去楚國。何是,我這么做是為了表明,我並不是私下投靠了楚國。現在,讓我給大王講一個故事吧。

「從前,有個楚國人娶了大小兩個老婆,他的鄰居有一個人十分好色,一天,他便調戲了這個楚國人的大老婆,結果,被這個大老婆罵得狗血淋頭。然後,這個人死不悔改,又去調戲那個楚國人的小老婆,結果那個小老婆仗著自己有幾分姿色卻反過來勾引他。過了沒多久,這兩個老婆的丈夫就生病去世了。這時候,便有人問那個調戲人妻的人,說:『現在那個楚國人已經死掉了,你想要娶誰做老婆呢?是那個年長的寡婦?還是娶那個有幾分姿色的小老婆?其他人原本以為這個人會說娶那個小老婆,豈料這個人卻回答說:『當然是娶那個年長的。』問話的人不解地問:『那個年齡大的寡婦不是曾經罵過你嗎?而年少的又有幾分姿色的不是曾經與你有過私情嗎?你為什麼要放棄那個年少的而娶那個年長的呢?』這個人說:『如果作為一個局外人的話,我當然希望她能夠來勾引我;但是如果是作為妻子的話,我當然希望她能夠拒絕並責罵前來調戲她的人。』」

「如今楚王乃是賢明的君主,昭陽是賢明的楚相。身為秦國的臣子,我如果胳膊時往外拐,為楚國考慮得多而為秦國考慮得少,楚王肯定不會收留我,昭陽也斷然不會和我共事。我又有什麼理由去投靠楚國呢?」

看到陳軫從宮中走出來後,張儀立刻就進宮拜見秦惠王,他問:「陳軫是否要說他即將去楚國呢?」

秦惠王答道的確如此。

張儀說:「假如陳軫之前沒有為楚國出力,站在楚國那一邊的話,楚王又為什麼要接納他?」

秦惠王說:「我之前也是這么想的,但是,如今聽r陳軫的話,我就茅塞頓開丫。伍子胥這個人忠心耿耿,忠於自己的君主,為此,天下所有的君主都爭著讓他成為自己的臣子;曾參孝順自己的父母,為此,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都願意曾參成為自己的兒子。被休棄的媳婦如果又嫁了本鄉本土的人家,那麼,她肯定是個好媳婦。陳軫身為秦國的臣子,如果他不忠於秦國,那麼,楚王又如何會收留不忠於自己國家的人做自己的臣子呢?」

從此以後,秦王都對陳軫十分信任,並給他優厚的待遇。

古代經典歷史故事2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後,過了兩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王。那時候,周成王才十三歲,再說,剛建立的周王朝還不大穩固。於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歷通常不稱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魯國,因為他要留在京城處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兒子伯禽長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魯國去做國君。

伯禽臨走的時候,問他父親有什麼囑咐。周公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當今天子的叔叔,你說我的地位怎麼樣?」

伯禽說:「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說:「對呀!我的地位確實很高,但是我每次洗頭發的時候,一碰到急事,就馬上停止洗發,把頭發握在手裡去辦事;每次吃飯的時候,聽說有人求見,我就把來不及咽下的飯菜吐出來,去接見那些求見的人。我這樣做,還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這兒來呢。你到了魯國,不過是個國君,可不能驕傲啊!」

伯禽連連點頭,表示一定記住父親的教導。

周公盡心盡意輔助成王,管理國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卻在外面造謠,說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奪王位啦!

紂王的兒子武庚雖然被封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監視,覺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發生內亂,重新恢復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氣,聯絡了一批殷商的舊貴族,還煽動東夷中幾個部落,鬧起叛亂來。

武庚和管叔等人製造的謠言,鬧得鎬京也沸沸揚揚,連召公奭聽了也懷疑起來。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鬧不清是真是假,對這位輔助他的叔父也有點信不過。

周公心裡很難過,他首先向召公奭披肝瀝膽地談了一次話,告訴召公奭,他決沒有野心,要他顧全大局,不要輕信謠言。召公奭被他這番誠懇的話感動,消除了誤會,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內部之後,毅然調動大軍,親自率領大軍東征。

這時候,東方有幾個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動。周公下命令給太公望,授權給他,各國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討。這樣,由太公望控制了東方,他自己全力對付武庚。

費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終於平定了武庚的叛亂,把帶頭叛亂的武庚殺了。管叔一看武庚失敗,自己覺得沒有面目見他的哥哥和侄兒,上吊自殺了。周公平定了叛亂,把霍叔革了職,對蔡叔辦了一個充軍的罪。

在周公東征的過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貴族成了俘虜。因為他們反抗周朝,所以叫他們是「頑民」。周公覺得讓這批人留在原來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時,又覺得鎬京在西邊,要控制東部的廣大中原地區很不方便,就在東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陽市),把殷朝的「頑民」都遷到那裡,派兵監視他們。

打那以後,周朝就有了兩座都城。西部是鎬京,又叫宗周;東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輔助成王執政了七年,總算把周王朝的統治鞏固下來,他還制訂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滿二十歲的時候,周公把政權交給成王管理。

從周成王到他的兒子康王兩代,前後約五十多年,是周朝強盛和統一的時期,歷叫做「成康之治」。

古代經典歷史故事3

以前,有個舉人叫劉蕡,他是個直言不諱之人。他為人正直,意見鮮明。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身邊的人都是這么看待他的。

唐文宗李昂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薦的舉人到京都應試。有一個舉人叫做劉蕡,在試卷里公開反對宦官掌權,認為要國家安定,應該排斥宦官,把政權交給宰相,把兵權交給將帥。

這份考卷落在幾個考官手裡,考官們傳來傳去地看,贊不絕口,覺得不但文採好,而且說理精闢,是篇難得的好 文章 。但是到了決定錄取的時候,誰也不敢表示態度,因為錄取了劉蕡,得罪了宦官,他們的位子也就保不住了。

結果,跟劉蕡一起來投考的二十二人都中了,劉蕡卻落了選。劉蕡是大家公認的傑出人才,這次因為說了些正直話落選,大家都覺得委屈了他。中選的舉人說:「劉蕡落選,我們倒中了榜,太叫人慚愧了。」

唐文宗在宦官操縱之下過日子,自己也很氣惱,他一心一意想除掉宦官。有一次,唐文宗生了一場病,急於找醫生。正好宦官頭子李守澄手下有個官員叫做鄭注,精通醫道。王守澄把他推薦給唐文宗治病。文宗服了他的葯,果然病一天天好了起來。唐文宗很高興,召見鄭注,發現鄭注口齒伶俐,像是個有才乾的人,就把他提拔為御史大人。

鄭注有個朋友李訓,原是個很不得志的小官員,聽到鄭注受到朝廷重用,就帶了一些禮物求見鄭注。鄭注正好想找個幫手,就請王守澄把李訓推薦給文宗。李訓也得到文宗的信任,後來,竟被提升為宰相。

李訓、鄭注兩人取得了唐文宗的信任,文宗把自己想除掉宦官的心事告訴他們。他們就跟文宗秘密商量,想法削弱王守澄的權。他們打聽到王守澄手下有個宦官仇士良,跟王守澄有矛盾,就請文宗封仇士良為左神策中尉,帶領一部分禁衛軍。

接著,李訓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權。王守澄失了兵權,就容易擺布了。最後,唐文宗給王守澄一杯毒酒,把他殺了。

去了王守澄,接下來就要除掉仇士良了。李訓經過一番策劃,聯絡了禁衛軍將軍韓約,決定動手。公元835年的一天,唐文宗上朝的時候,韓約上殿啟奏,說禁衛軍大廳後院的一棵石榴樹上,昨天夜裡降了甘露。

原來,封建王朝是最講迷信的,天降甘露被認為是好兆頭。李訓當即帶領文武百官向文宗慶賀,還請唐文宗親自到後院觀賞甘露。

唐文宗命令宰相李訓先去察看。李訓裝模作樣到院子里去兜了一轉回來說:「我去看了一下,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請陛下派人復查。」

唐文宗又命令仇士良帶領宦官去觀看。仇士良叫韓約陪著一起去。韓約走到門邊,神情緊張,臉色也發白了。仇士良發現這個情況,覺得奇怪,問韓約說:「韓將軍,您怎麼啦?」

正說著,一陣風吹來,吹動了門邊掛的布幕。仇士良發現布幕里埋伏了不少手拿明晃晃武器的兵士。

仇士良大吃一驚,連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裡。李訓看到仇士良逃走,立刻命令埋伏的衛士趕上去。哪知道仇士良和宦官們已經把文宗搶在手裡,把他拉進軟轎,抬起就走。

李訓趕上去,拉住文宗的轎子不放,一個宦官搶前一步,朝李訓劈胸一拳,把他,在地。仇士良趁機扶著文宗的軟轎,進內宮去了。

李訓預謀失敗,只好從小吏身上討了一件便衣,化裝逃走。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宮,大規模逮捕一些參加預謀的官員,把他們全都殺害。李訓東奔西逃,走投無路,在路上被殺。鄭注正從鳳翔帶兵進京,得到消息,想退回鳳翔,也被監軍的宦官殺死。

唐文宗和李訓、鄭注策劃的殺宦官的計謀徹底失敗,在這次事變後受株連被殺的一千多人。歷把這個事件稱為「甘露之變」。

從這個事件後,宦官把唐文宗嚴密監視起來,唐文宗的日子更不好過。過了五年得病死去。仇士良立文宗的兄弟李炎即位,這就是唐武宗。

古代經典歷史故事4

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想要征服東吳,孫權、劉備聯合抗曹。孫權手下有位大將叫周瑜,智勇雙全,可是心胸狹窄,很妒忌諸葛亮(字孔明)的才幹。因水中交戰需要箭,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負責趕造十萬支箭,哪知諸葛亮只要三天,還願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甘受處罰。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萬支箭,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來除掉諸葛亮。於是他一面叫軍匠們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備齊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魯肅去探聽諸葛亮的虛實。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這件事要請你幫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給我20隻船,每隻船上30個軍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兩邊。不過,這事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

魯肅答應了,並按諸葛亮的要求把東西准備齊全。兩天過去了,不見一點動靜,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請魯肅一起到船上去,說是一起去取箭。魯肅很納悶。

諸葛亮吩咐把船用繩索連起來向對岸開去。那天江上大霧迷漫,對面都看不見人。當船靠近曹軍水寨時,諸葛亮命船一字兒擺開,叫士兵擂鼓吶喊。曹操以為對方來進攻,又因霧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點般的箭紛紛射在草把子上。過了一會,諸葛亮又命船掉過頭來,讓另一面受箭。

太陽出來了,霧要散了,諸葛亮令船趕緊往回開。這時船的兩邊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每隻船上至少五、六千支,總共超過了十萬支。魯肅把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時,周瑜感嘆地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

古代經典歷史故事5

諸葛亮在推動孫劉聯盟的建立和運籌對曹軍作戰的方略中,所表現出的遠見卓識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狹小的周瑜妒火中燒。為解除諸葛亮對他的威脅,周瑜又設下置諸葛亮於死地的圈套。

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

諸葛亮說:「用弓箭。」

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

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

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

諸葛亮說:「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

接著,諸葛亮表示: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復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

不久,諸葛亮碰到了東吳的魯肅,對他說:先生,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教我如何救你?

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見到周瑜,也不談借船之事,只說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品。周瑜聽罷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麼辦!」

魯肅私自撥了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諸葛亮調度。

可是一連兩天諸葛亮卻毫無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裡四更時分,他才秘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魯肅問他:「你叫我來做什麼?」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裡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了就知道。」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著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當夜,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20隻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魯肅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坦然地告訴他:「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夜裡,曹操不敢貿然出戰。你我放心飲酒取樂,等大霧散盡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 射箭 ,不讓他們近前。」霎時間,箭飛蝗,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些時間,諸葛亮又令船隊頭東尾西,靠近水寨,並囑加勁地擂鼓吶喊。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著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駛出二十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

船隊返營後,共得箭10餘萬枝,為時不過3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商部落為營救商湯,不得不用美女和賄賂夏桀。商湯獲釋回到部落,決心,夏朝。他重用德才兼備的伊尹為師,暗結夏都中的反夏同盟祝融氏,起兵討伐夏桀。商軍與祝融里應外合,攻克夏都。夏桀帶美女沿潁河逃向東南,途中不禁奔波而死。商湯在夏都東側他的先王帝故都---毫(今偃師市)這個地方建立商都,開始了中國歷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的統治。


E. 求10篇簡短的歷史典故

1.鑿壁偷光:西漢時期,宰相匡衡從小因為家貧,沒有條件進學堂,他白天幫人幹活,晚上沒錢買燈油,就只好在家裡土牆上鑿一個洞,借隔壁的燈光來讀書,甚至到有書的人家去免費幫工換取書本,他刻苦學習終於在漢元帝時期當上太子少傅。

2.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
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3.三遷之教:戰國時期,孟子小時候非常聰明,經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擔心他荒廢學業就把
家搬到城裡,剛好旁邊是一個屠宰場,孟子很快就學會了殺豬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個學校附近,從此孟子就開始學習孔子的思想而成為一代思想家。

4.畫蛇添足:楚國有個專管祭祀的官員,春祭以後倒一杯酒給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夠分,就想出誰先畫好蛇就喝酒的辦法,有一個人第一個把蛇畫好了,見其他人還沒有畫完,就在已畫好的蛇上加了兩只腳,讓人啼笑皆非。

5.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6.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 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7.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8.東施效顰:美女西施因病而皺著眉頭,鄰居醜女見了覺得很美,就學西施也皺起眉頭,結果顯得更丑。後人稱這個醜女為東施。

9.守株待兔: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結果自然再無所獲!

10.濫竽充數: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宣王對此感到很高興,拿數百人的口糧來供養他。齊宣王去世。齊愍王繼承王位,他喜歡聽一個一個的演奏,南郭處士聽後便逃走了。

F. 歷史故事 簡短一點50字

歷史典故之金屋藏嬌
武帝幼時,他的姑姑館陶長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兒阿姣許配給他,便半開玩笑的去徵求他的意見,童稚的劉徹當場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長公主大悅,遂力勸景帝促成這了樁婚事。這就是「金屋藏嬌」一詞的來歷。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劉徹這次極到位的回答一方面使他從此贏得了長公主強有力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註定了西漢王朝未來幾十年的奢靡。

G. 歷史故事 簡短一點50字

1、姜太公釣魚

太公姓姜,名尚,西周時人,曾輔佐周武王滅了商朝。據民間傳說,太公在出仕之前,隱居於渭水(在今陝西省境內)之濱。

他常拿一根不帶魚餌的直鉤釣竿,在水面上憑空釣魚。一些樵夫看到他這樣釣魚都發笑。太公說:」我不是想釣真的魚,而是想釣一位賢明的君主。」

太公就這樣期待了幾十年,到他快八十歲的時候,周武王的父親周文王得知太公有治國才能,親自請他出來做了丞相。

2、味如雞肋

三國時期,曹操帶領軍隊攻打一個城市,很長時間沒有攻打下來。這時候,他感到進推兩難:撤退吧,就前功盡棄,實在可惜;繼續攻打下去吧,又實在沒有取勝的把握。一天他在吃雞的時候,感到這情形就像是吃雞肋:實在沒有多少肉可以吃,可是丟掉又捨不得。這時候有人來問他」今天晚上的口令是什麼?」他就隨口回答」雞肋。」

3、胸有成竹

宋朝有個畫家叫文興可,善於畫竹子。他在自己的住房周圍,栽了許多竹子,一年四季,常去觀察竹子的不同姿態與變化。因而對竹子的形象非常熟悉,所以他畫出的竹子生動逼真。《宋史·文同傳》里說:」當時人們紛紛請他畫竹子,送去的絹,堆了一大堆,他有時厭煩地把它們扔在地上。」

當時,文興可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兆補之寫了一首詩贊揚他的繪竹藝術,其中有兩句:」興可畫竹時,胸有成竹。」

4、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

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5、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

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H.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這反映了一個什麼歷史故事"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講的是伯牙和鍾子期之間兩人惺惺相惜,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兩人是知音的故事。

歷史故事:

伯牙是一個非常善於彈琴的人,他的琴彈的非常好,而鍾子期是個善於傾聽的人。當伯牙在彈琴的時候,心裏面想到了那巍峨的搭訕,此時鍾子期聽到了伯牙彈的琴,他說到真是彈的太好了,聽著琴聲好像那巍峨的大山就屹立在我面前一樣。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歷史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是人活在世上,遇到惺惺相惜、能夠對自己理解的朋友不容易。伯牙通過摔琴來懷念鍾子期,人們常常也用伯牙絕琴的故事來感嘆知音難尋,找到朋友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友誼實屬不易,遇到了這種真摯的純真友誼應該懂得珍惜。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也告訴人們真正的知音是就算你不言語,對方也能夠知道你的心思。

閱讀全文

與知道對方要什麼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