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郭子瑜與哪個歷史事件有關

郭子瑜與哪個歷史事件有關

發布時間:2022-09-11 16:40:38

1. 三國十大謀士排行和詳細介紹

1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安邦定國之術,當之無愧的NO1。
2 司馬懿:和諸葛亮抗恨多年,又智奪大權,為西晉建立和統一三國開創了基業。
3.賈栩:就謀士地位來說,可為第一。
4.郭嘉:曹操最器重和痛惜的謀士,極其多智。
5.龐統:老諸和其並稱 卧龍 鳳雛,自然不俗。
6.陸遜:可謂東吳第一高人,呂蒙死後中流砥柱。
7.徐庶:老諸的朋友,可西屈事曹操,不得其志。
8. 程昱:此人雖然名氣不大,可智略不低。
9. 荀彧:曹操重要謀士,多智。
10.周瑜:東吳名將,可惜碰上老諸。
11. 姜維:諸的接班人,奈何獨木難支。
12.鄧艾:姜的有力對手,可嘆功成身死。
13.田豐:袁紹手下第一謀士,然不為袁重用。
14.魯肅:大智若愚,周瑜之後東吳砥柱。
15.荀攸:曹操的重要謀士。
16.鍾會:和鄧並為北方的才俊,可憐貪心不足。
17.馬良:有才智,比其弟強多了。
18.諸葛恪:可謂神童,然聰明顯於外,被滅全家。
19.楊修:機智,但耍小聰明,終被玩死。
20.陳宮:多謀之士,然未得明主。

諸葛亮,生於公元一八一年,死於公元二三 四年。三國時蜀國政治家、軍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東省沂南)人,號「卧龍 」先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幼年喪父母,隨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劉備三顧茅蘆的誠意感動,出任劉備軍師,並幫助劉備佔領荊州、益州、漢中,是赤壁大戰的主要指揮者之一。劉備在成都稱帝後任他為丞相,劉禪繼位後封為武鄉 侯,任益州牧,領軍平定南蠻,七擒孟獲,並北伐曹操,一生打了無數勝仗。製造「連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運輸糧草的 「木牛流馬」。建興十二年在與司馬懿軍相拒時,病死於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南)軍中,葬於定軍山(今陝西省漢中勉縣定軍山)。

司 馬懿,生於公元一七九年,死於公元二五 一年,三國時魏國大將。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熟悉兵法,多智謀,善於玩弄權術。曾多次出師與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時,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遺詔輔政,後乘曹爽出城游 獵時,發動政變,殺了曹爽,代為丞相,封晉王,執掌國政。死後被孫子司馬炎追尊為晉宜帝。

田豐,河北名士,袁紹的謀士。多謀善斷, 曾為袁紹出過不少奇謀,但袁紹不用。官渡之戰前,他勸袁紹不要攻曹操,袁紹反將其關入監獄。袁紹戰敗後殺害了他。

王 允,生於公元一三七年,死於公元一九二 年。東漢末年大臣。字子師,太原祁(今山西省祁縣)人。少年時有大志,勤於學習練武。後任豫州刺史,時值大將軍何進准備誅殺張讓等宦官,而參與謀事。歷任從事中郎、河南尹、太僕、 尚書令、司徒。曾用連環計與呂布誅殺董卓,後被董卓部將李 、郭汜所殺。

何進,生年不詳,死於公 元一八九年。東漢 大臣。字遂高,南陽宛(今河南省南陽)人。因妹妹被選入宮中,後來做了太後,才由一個殺豬的屠夫變成了大將軍。漢靈帝死後,將妹妹何太後生的兒子劉辯扶為皇帝,把持朝政。光熹元年 (公元一八九年)與袁紹、曹操密謀誅殺宦官,後被宦官張讓等十常侍殺死。

法正,生於公元一七六 年,死於公元二二○ 年,劉備的謀士。字孝直,右扶風(今陝西省眉縣)人。建安初年,他與同鄉人孟達入川投效劉 璋。後獻計勸劉備攻取蜀中,立下大功,被任命為蜀郡太守,再獻計勸劉備攻取漢中,幫助黃忠用計斬了曹操名將夏侯淵,劉備立他為漢中王、尚書令、護軍將軍。

闞澤,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四三年,吳國 大臣。字德潤,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小時好學,因家窮無錢上學,便替人抄書。孫權稱帝時,任尚書、中書令、侍中。公元二四二年任太子太傅兼中書令,極有口才。赤壁交戰前,替黃忠前去曹營獻詐降書,騙過曹操。

顧雍,生於公元一六八年,死於公元二三四 年,吳國大臣。字元嘆,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孫權任會稽太守時,為左司馬,後任太常 、丞相。在吳國執政十九年。

馬良,生於公元一八七年,死於二二二年, 蜀國名士,劉備的謀士。字季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劉備領荊州時任從事,劉備稱帝後為侍中。在劉備東征討伐東吳時,隨軍參謀,劉備兵敗,他也遇害。

徐 庶,字元直,潁州(今河南許昌)人。天 下奇才,早年與諸葛亮,龐統同為好友。曾投劉表,後投劉備任軍師,幫助劉備接連打敗了曹操。後曹操的另一謀士程昱用計騙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騙自殺,而痛恨曹操,終生 沒有為曹操設一條計策。徐庶臨別劉備時,推薦了諸葛亮。

龐統,生於公元一七九年,死於公元二 一四 年,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江湖人送綽號「鳳雛」先生,與諸葛亮齊名。劉備領荊州時,任龐統為耒陽縣令,在縣官位上不理縣事,後經諸葛亮、魯肅再三推薦,被劉備任為副 軍師中良將。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與劉備進取川中時,在卉縣(今四川省廣漢北)落 鳳坡被劉璋手下名將張任用伏兵亂箭射死,死後追爵為關內侯。

郭嘉,生於公元一七○年,死於公元二○七 年,曹操的重要謀士。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縣)人。最初投於袁紹,見袁紹不重用而離去,經荀 (Yu)推薦為曹操所用。多謀善斷,為曹操打敗袁紹、袁譚、袁尚,出了許多奇計,封洧 陽亭侯。隨軍征討烏桓時,因病死於大漠,年方三十八歲。

張昭,生於公元一五六年,死於公元二三六 年,三國時吳國大臣。字子布,鼓城(今江蘇徐州)人。孫策創業時,封為長史,撫軍中郎將, 極受信任。後任孫權的軍師綏遠將軍,封由拳侯。孫權稱帝後任輔吳將,封婁侯。

譙周,生於公元二○一年,死於公元二七○ 年,蜀國大臣。劉禪在位時任散中大夫、光祿大夫。通曉天文,善寫書文。鄧艾兵至成都時,竭力勸劉禪投降魏國。後被司馬昭封為陽城亭侯,在晉國任騎都尉、散騎常侍。

蔣琬,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四六年,蜀國 大臣。字公琰,零陵湘鄉(今湖南省湘鄉)人。劉備自任漢中王時,他為尚書郎。後在諸葛亮丞 相府任長史,諸葛亮死後代其執政,為益州刺史、大將軍、尚書,封字亭侯,大司馬。

許攸,袁紹的謀士。官渡之戰中曾幾次向袁 紹獻計,袁紹不聽,反認為許攸與曹操私通。許攸無奈投降了曹操,獻計讓曹操襲擊袁紹糧庫烏 巢,使袁紹兵大敗。後因言語張狂被曹操大將許褚所殺。

審配,袁紹謀士。會用兵,善打仗,曾協助 袁紹軍多次打敗曹操。袁紹死後,幫助袁紹兒子袁尚守冀州城,曹操幾次破城都無功而還。後城 破誓死不降曹操,被曹操所殺。

荀攸,生於公元一五七年,死於公元二一四 年。為曹操的謀士。字公達,潁川潁陽(今河南省許昌)人,出身士族家庭。先任汝南太守,後 為曹操參贊軍事。曾向曹操獻計打敗呂布、袁紹等。後任尚書令。隨曹操攻孫權時,病死途中。

諸葛恪,生於公元二○三年,死於公元二五 三年。字元遜,諸葛瑾的兒子,從小就因聰明而知名。孫權很器重,曾任丹陽太守,封都鄉侯。 孫權死後由他輔立孫亮,任大將軍,太子太傅。後因領兵攻魏失敗,被孫峻所殺。

荀彧,生於公元一六三年,死於公元二一二 年。字文若,荀攸的叔父。先為袁紹謀士,後投效曹操,參與軍國決策,貢獻頗大。後因反對曹 操稱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殺身亡。

程昱,字仲德,兗州東阿(今山東兗州)人 。為人多計謀,懂兵法。官渡之戰曹操大破袁紹後,程昱又獻十面埋伏之計,大敗袁軍。曾用計 將徐庶從蜀國騙來曹魏。赤壁之戰時曾提醒曹操防東吳火攻,曹操不聽,終致大敗。

費一,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五三年,三國 時蜀國大臣。字文偉,江夏胝(今河南省羅山)人。劉禪即位時,任黃門侍郎、侍中。諸葛亮出 師北伐曹魏時任參軍、中護軍、司馬。諸葛亮死後任軍師,不久代蔣琬任尚書令、大將軍、尚書。後被降魏的郭循刺死。

諸葛瑾,生於公元一七四年,死於公元二一 四年,吳國大臣。字子瑜,諸葛亮的哥哥,孫權的主要謀士之一。曾多次前往蜀國為使,向劉備 索討荊州。孫權稱帝後拜為大將軍,領豫州牧。

賈 詡,三國時魏國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 臧(今甘肅武威)人。善用計謀,先在李 、郭汜帳中任謀士,後又成為張綉的謀士。張綉曾在 宛城用他的計策打敗了曹操,張綉兵敗後他則歸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戰袁紹、潼關破西涼馬超、韓遂,都用他的奇計。曹丕稱帝後,官封太尉、魏壽亭侯。死時七十七歲。

2. 東漢的品題人物!

「人物」一辭含義的變化意味深長。它揭示出了東漢以來人物品評衰落的又一原因。漢魏以來,某一家族在社會上的地位主要是取決於這個家族出了多少名士,而名士頭銜的獲得離不開士林的品評、承認。南朝恰好相反,當門閥理論確立以後,是家族地位決定著士人的地位。因此,對「人物」的關注,不再是對其業績的關注,而是對其血緣、婚宦的關注。與此相適應,選舉更多地要依賴於譜牒。《陳書》卷三○《陸瓊傳》:「遷吏部尚書,著作如故。瓊詳練譜牒,雅鑒人倫。」《南齊書》卷四二《王晏傳》:「上欲以高宗代晏領選,手敕問之。晏啟曰:『鸞清干有餘,然不諳百氏,恐不可居此職。』上乃止。」《金樓子·戒子篇》雲:「譜牒所以別貴賤,明是非,尤亦留意。或復中表親疏,或復通塞升降,百世衣冠,不可不悉。」士人的地位既然只能由家族的地位來決定,而不可能在士林的品評中獲得,人物品評的風氣以及與之相伴的、詳載士人事跡的雜傳自然會因其無用而日趨衰微。從雜傳到譜牒,從活躍的人物品評到凝固的門閥制度,歷史兩端形成了有趣的對比。東漢以來士人群體在政治上、社會上的顯著發展本是以後門閥士族形成的歷史起點,但門閥士族一旦發展到凝固的階段,沒有強大家族背景的普通士人反而不受重視了。

綜上所述,東漢以來人物品評風氣的出現是雜傳大量涌現的歷史原因。這一風氣的漸衰主要不在於中正制度,也不在於士人對抽象理論的探討,而是在於南朝皇權的振興與門閥士族的凝固化。人物品評風氣的衰落最終導致了雜傳的減少。雜傳既然是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所以不能將其理解為史學學術發展過程中必定要出現的、合乎邏輯的一章。但是,這些書也並不是沒有在史學史上留下痕跡。譬如家傳,就給正史以明顯的影響。南朝何法盛著《晉中興書》, 徑以家族為單位,如《琅邪王氏錄》、《潁川庾氏錄》等,唐初李延壽修《南史》、《北史》也採取了類似的編纂方式。不過從長過程看,這並非史學發展的方向。
三國時代是一個俊才雲蒸的時代。為了在鼎足之際增強國力,拓展疆土,各國統治者竭力網羅人才。選拔人才的實際需要,促使人物品藻的風氣更加盛行。

(一)吳國與蜀國的人物品藻

吳國長於人倫識鑒的名士有很多。顧劭與孫和都是這方面的專家。《三國志》卷五二《顧劭傳》說顧劭「博覽書傳,好樂人倫」,卷五九《吳主五子傳·孫和》裴松之注引《吳書》說孫和「精識聰敏,尊敬師傅,愛好人物」,「講校經義,綜察是非,及訪咨朝臣,考績行能,以知優劣,各有條貫」。在當時人看來,「愛好人物」是一件美事,唯大雅君子方能為之。《三國志》卷四八《三嗣主傳·孫休》裴松之注引《襄陽記》:

(李)衡字叔平,本襄陽卒家子也,漢末入吳為武昌庶民。聞羊衜有人物之鑒,往干之,衜曰:「多事之世,尚書劇曹郎才也。」……

同書卷五二《步騭傳》裴松之注引《吳書》:

(李肅)少以才聞,善論議,臧否得中,甄奇錄異,薦述後進,題目品藻,曲有條貫,眾人以此服之。(孫)權擢以為[選曹尚書],選舉號為得才。

可見李肅也是以善於題目和品鑒人才升任選官的。同書卷五七《虞翻傳》裴松之注引《會稽典錄》:

……(虞忠)貞固幹事,好識人物,造吳郡陸機於童齓之年,稱上虞魏遷於無名之初,終皆遠致,為著聞之士。……

當時留意人才者還有謝淵,他「舉孝廉,稍遷至建武將軍,雖在戎旅,猶垂意人物」;經過他的品評,使遭受「門庭之謗」的駱秀「終為顯士」(《三國志》卷五八《陸遜傳》裴松之注引《會稽典錄》)。時人品藻既多,則須形諸文字。魏黃初二年(221),孫權立孫登為皇太子,以諸葛恪為左輔,張休為右弼,顧譚為輔正,陳表為翼正都尉,此即所謂「四友」,而羊衜等皆為賓客。於是東宮號為多士。有一位名叫胡綜的侍中,撰寫了《賓友目》。《三國志》卷五九《吳主五子傳·孫登》裴松之注引《江表傳》:

登使侍中胡綜作《賓友目》曰:「英才卓越,超逾倫匹,則諸葛恪。精識時機,達幽究微,則顧譚。凝辨宏達,言能釋結,則謝景。究學甄微,游、夏同科,則范慎。」……

此目品評了四位人物,多有溢美之辭。於是,「(羊)衜乃私駁綜曰:『元遜才而疏,子嘿精而狠,叔發辨而浮,孝敬深而狹。』所言皆有指趣。而衜卒以此言見咎,不為恪等所親。後四人皆敗,吳人謂衜之言有徵。」(同上)胡綜只說四人之美,而不言其缺點,羊衜則美、丑並論,而且十分准確,所以終能見稱於人。像胡綜《賓友目》一類的品藻文章,當時肯定有很多,可惜我們現在很少能看到了。

三國時代的江東,清議之風猶存。如沈友即以清議峻厲聞名。《三國志》卷四七《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錄》:

……(孫)權以禮聘,(沈友)既至,論王霸之略,當時之務,權斂容敬焉。陳荊州宜並之計,納之。正色立朝,清議峻厲,為庸臣所譖,誣以謀反。……

同書卷四八《三嗣主傳·孫皓》裴松之注亦引《吳錄》曰:

(張)悌少知名,及處大任,希合時趣,將護左右,清論譏之。

張悌以不合時人的趣味受到清議者的譏刺。當時有一個名叫暨艷的人好為清議。《三國志》卷五七《張溫傳》:

艷字子休,亦吳郡人也,溫引致之,以為選曹郎,至尚書。艷性狷厲,好為清議,見時郎署混濁淆雜,多非其人,欲臧否區別,賢愚異貫。彈射百僚,核選三署,率皆貶高就下,降損數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貪鄙,志節污卑者,皆以為軍吏,置營府以處之。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

可見暨艷是東吳比較突出的清議者。但總的說來,江東的清議之風已歸於寢跡,清議所取得的社會效果也並不理想,清議家的結局也大都很悲慘(如暨艷最後自殺,關於此事,可參看田余慶先生《暨艷案及相關問題》一文)。

值得注意的是虞翻和朱育二人對古今人物的評論。「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也,太守王朗命為功曹」(《三國志·虞翻傳》)。傳下裴松之注引《會稽典錄》:
孫亮時,有山陰朱育,……。仕郡門下書佐。太守濮陽興正旦宴見掾吏,言次,問:「太守昔聞朱潁川問士於鄭召公,韓吳郡問士於劉聖博,王景興問士於虞仲翔,嘗見鄭、劉二答而未睹仲翔對也。欽聞國賢,思睹盛美有日矣,書佐寧志之乎?」朱育對曰:「往過習之。昔初平末年,王府君以淵妙之才,超遷臨郡,思賢嘉善,樂采名俊,……

「初平」為漢獻帝劉協年號(190~193),「初平末年」是指公元193年,王府君即是會稽太守王朗。「往過習之」一語,說明朱育對王朗和虞翻的問對非常熟悉,當時可能有關於此事的文字記錄。下面是朱育的追述:

(王府君)問功曹虞翻曰:「聞玉出崑山,珠生南海,遠方異域,各生珍寶。且曾聞士人嘆美貴邦,舊多英俊,徒以遠於京畿,含香未越耳。功曹雅好博古,寧識其人邪?」翻對曰:「夫會稽上應牽牛之宿,下當少陽之位,東漸巨海,西通五湖,南暢無垠,北渚浙江,南山攸居,實為州鎮,昔禹會群臣,因以命之。山有金木鳥獸之殷,水有魚鹽珠蚌之饒,海岳精液,善生俊異,是以忠臣繼踵,孝子連閭,下及賢女,靡不育焉。」

虞翻描述了會稽一帶的山川形勝、土地物產以及地理位置,言辭優美動聽。然後,虞翻又評論了二十一位漢代人物,詳述其足以為故鄉增輝的昭昭業跡:

王府君笑曰:「地勢然矣,士女之名可悉聞乎?」翻對曰:「不敢及遠,略言其近者耳。往者孝子句章董黯,盡心色養,喪致其哀,單身林野,鳥獸歸懷,怨親之辱,白日報讎,海內聞名,昭然光著。太中大夫山陰陳囂,漁則化盜,居則讓鄰,感侵退藩,遂成義里,攝養車嫗,行足厲俗,自揚子雲等上書薦之,粲然傳世。太尉山陰鄭公,清亮質直,不畏強御。魯相山陰鍾離意,稟殊特之姿,孝家忠朝,宰縣相國,所在遺惠,故取養有君子之謩,魯國有丹書之信。及陳宮、費齊皆上契天心,功德治狀,記在漢籍。有道山陰趙曄,徵士上虞王充,各洪才淵懿,學究道源,著書垂藻,絡繹百篇,釋經傳之宿疑,解當世之盤結,或上窮陰陽之奧秘,下攄人情之歸極。交阯刺史上虞綦毋俊,拔濟一郡,讓爵土之封。決曹掾上虞孟英,三世死義。主簿句章梁宏,功曹史餘姚駟勛,主簿句章鄭雲,皆敦終始之義,引罪免居。門下督盜賊餘姚伍隆,鄮主簿任光,章安小吏黃他,身當白刃,濟君於難。揚州從事句章王修,委身授命,垂聲來世。河內太守上虞魏少英,遭世屯蹇,忘家憂國,列在八俊,為世英彥。尚書烏傷楊喬,桓帝妻以公主,辭疾不納。近故太尉上虞朱公,天姿聰亮,欽明神武,策無失謨,征無疑慮,是以天下義兵,思以為首。上虞女子曹娥,父溺江流,投水而死,立石碑紀,炳然著顯。」

此後,虞翻又舉出家鄉上世的四位賢人,以為他們勝過巢父和許由這兩位傳說中的高士:

王府君曰:「是既然矣,潁川有巢、許之逸軌,吳有太伯之三讓,貴郡雖士人紛紜,於此足矣。」翻對曰:「故先言其近者耳,若乃引上世之事,及抗節之士,亦有其人。昔趙王翳讓位,逃於巫山之穴,越人薰而出之,斯非太伯之儔邪?且太伯外來之君,非其地人也。若以外來言之,則大禹亦巡於此而葬之矣。鄞大里黃公,挈己暴秦之世,高祖即阼,不能一致,惠帝恭讓,出則濟難。徵士餘姚嚴遵,王莽數聘,抗節不行,光武中興,然後俯就,矯手不拜,志陵雲日。皆著於傳籍,較然彰明,豈如巢、許,流俗遺譚,不見經傳者哉?」王府君笑曰:「善哉話言也!賢矣,非君不著。太守未之前聞也。」

最後,朱育評論了本朝的十四位人物:

濮陽府君曰:「御史(子燁案:指虞翻)所雲,既聞其人,亞斯已下,書佐寧識之乎? 」育曰:「瞻仰景行,敢不識之?近者太守上虞陳業,挈身清行,志懷霜雪,貞亮之信,同操柳下,遭漢中微,委官棄祿,遁跡黟歙,以求其志,高邈妙蹤,天下所聞,故[桓文林]遺之尺牘之書,比竟三高。其聰明大略,忠直謇諤,則侍御史餘姚虞翻、偏將軍烏傷駱統。其淵懿純德,則太子少傅山陰闞澤,學通行茂,作帝師儒。其雄姿武毅,立功當世,則後將軍賀齊,勛成績著。其探極秘術,言合神明,則太史令上虞吳范。其文章之士,立言粲盛,則御史中丞句章任奕,鄱陽太守章安虞翔,各馳文檄,曄若春榮。處士[鄮]盧敘,弟犯公憲,自殺乞代。吳寧斯敦、山陰祁庚、上虞樊正,咸代父死罪。其女則松陽柳朱、永寧[翟素],或一醮守節,喪身不顧,或遭寇劫賊,死不虧行。皆近世之事,尚在耳目。」府君曰:「皆海內之英也。……。」……
像這樣比較集中的規模比較大的人物品評,在漢末、三國時期非常罕見。從虞翻到朱育,顯示了江東地區品評人物的文化傳統。這一傳統是與當時士人的地望意識和家鄉觀念密切相關的。認識這種傳統,無疑有助於我們對當時的文化進行地方性與區域性的考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三國時代人才的殿堂,是由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傑地靈共同構建的。

蜀國龐統和司馬徽比較善於品論人物。《三國志》卷三七《龐統傳》: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朴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人之冠冕,由是漸顯。後郡命為功曹。

從這段記載來看,司馬徽的資格顯然更老一些,因為龐統是經他品評之後方顯名於世的。司馬徽評論龐統,時在東漢末年(參見本書頁75),但因龐統後來服務於西蜀,所以我們放在這里對他進行討論。《三國志》本傳又雲:

……吳將周瑜助先主取荊州,因領南郡太守。瑜卒,統送喪至吳,吳人多聞其名。及當西還,並會昌門,陸績、顧劭、全琮皆往。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謂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

在對陸、顧二人的評論中,龐統以「駑馬」、「駑牛」這兩個喻詞來稱揚他們,其含意不甚明了,所以當時的人便發出了疑問。在此文之下,裴松之注引張勃《吳錄》曰:

或問統曰:「如所目,陸子為勝乎? 」統曰:「駑馬雖精,所致一人耳。駑牛一日行三十里,所致豈一人之重哉! 」

顯然,他認為顧劭更勝一籌,其著眼點還是在於實用的價值。《吳錄》又雲:「劭就統宿,語,因問:『卿名知人,吾與卿孰愈?』統曰:『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吾不及卿;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劭安其言而親之。」龐統本長於人物品鑒,但他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特長,他認為自己在政治方面的才能較為突出。事實也的確如此。

顧劭和許靖也以「好樂人倫」聞名。《世說新語·品藻》三劉孝標注引《吳志》曰:

劭好樂人倫,自州郡庶幾及四方人事,往來相見,或諷議而去,或結友而別,風聲流聞,遠近稱之。

又《三國志·許靖傳》:

靖雖年逾七十,愛樂人物,誘納後進,清談不倦。丞相諸葛亮皆為之拜。

可見當時位望高者皆樂於以人倫鑒識自任。

(二)曹魏的人物品藻

魏國品評人物的風氣很盛,這也主要是由於選拔人才的實際需要。在人物品藻方面,漢人推重道德。《三國志》卷一《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司馬彪《續漢書》曰:

(曹)騰父節,字元偉,素以仁厚稱。鄰人有亡豕者,與節豕相類,詣門認之,節不與爭;後所亡豕自還其家,豕主人大慚,送所認豕,並辭謝節,節笑而受之。由是鄉黨貴嘆焉。

這說明漢時鄉黨之毀譽,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品行。漢末天下大亂,軍伐混戰,各霸一方,為爭取人才以為己用,則不得不對傳統的擇士標准加以變通。建安十九年(214)十二月,曹操發布《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三國志》卷一《武帝紀》)

而類似的《求賢令》曹操曾經發布多次。所以,荀彧「取士不以一揆,戲志才、郭嘉等有負俗之譏,杜畿簡傲少文,皆以智策舉之,終各顯名」(《三國志》卷一0《荀彧傳》裴松之注引《彧別傳》),深受曹操的褒獎。而至曹丕稱帝,魏國建立,其時對人才之急需並不亞於乃父之時,但因大局已定,急需治理國家的人才,所以對士人的品行問題又開始重視起來,於是立九品官人之法。《三國志》卷二二《陳群傳》:

文帝在東宮,深敬器焉,待以交友之禮,常嘆曰:「自吾有回,門人日以親。」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據此,九品官人法是由陳群制定,經魏文帝批准後實行的。案《晉書》卷四六《李重傳》:

……後為始平王文學,上疏陳九品曰:「先王議制,以時因革,因革之理,唯變所適。九品始於喪亂,軍中之政,誠非經國不刊之法也。……」

據此,可知九品官人法本來由曹操草創於軍中,不過是一種臨時性的選官取士方法,陳群可能對此進行了一番改造。這種選官方法,主要依據大、小中正對人物的評價來確定其品位的高下,而中正們引為定品依據的,主要是鄉間豪紳對人物的品行和道德方面的意見。因之,品行問題受到了當權者的重視。曹丕說「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三國志》卷二二《盧毓傳》),這說明他看到了漢代察舉制度的弊端。因此,「毓於人及選舉,先舉性行,而後言才」,認為「才所以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同上)。夏侯玄也認為:「夫孝行著於家門,豈不忠恪於在官乎?仁恕稱於九族,豈不達於為政乎?義斷行於鄉黨,豈不堪於事任乎?三者之類,取於中正,雖不處其官名,斯任官可知矣。」(《三國志》卷九《夏侯尚傳》附《夏侯玄傳》)這樣,曹丕時代由魏武帝之輕德重才又轉為先德後才,從而回歸到漢人取士的標准上去了。

曹魏時代長於品評人物者極多。曹植論說古來聖賢之差異,可視為班固《漢書·古今人表》之餘緒。《三國志·王粲傳》裴松之注引《魏略》:

……(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區別之意,然後論羲皇以來賢聖名臣烈士優劣之差,……

子建慷慨磊落,意氣奔涌,縱論古代聖賢、名臣、烈士的差別,實際上就是班固九品論人之意。或許他的論述和評價更為細致,可惜我們今天無從得知了。廣陵太守陳登也長於論士。《三國志》卷二二《陳矯傳》:

太守陳登請為功曹,使矯詣許,謂曰:「許下論議,待吾不足;足下相為觀察,還以見誨。」矯還曰:「聞遠近之論,頗謂明府驕而自矜。」登曰:「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兄弟;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清修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所敬如此,何驕之有!餘子瑣瑣,亦焉足錄哉?」……

陳登既有知人之鑒,又有自知之明,所論頗為確當。當時著名的占卜學家管輅亦長於識人,雖不無神秘色彩,卻往往切中要害。《三國志》卷二九《方技傳·管輅》裴松之注引《輅別傳》曰:

舅夏大夫問輅:「前見何、鄧之日,為已有凶氣未也?」輅言:「與禍人共會,然後知神明交錯;與吉人相近,又知聖賢求精之妙。夫鄧之行步,則筋不束骨,脈不制肉,起立傾倚,若無手足,謂之鬼躁。何之視候,則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故鬼躁者為風所收,鬼幽者為火所燒,自然之符,不可以蔽也。」輅後因得休,裴使君問:「何平叔一代才名,其實何如?」輅曰:「其才若盆盎之水,所見者清,所不見者濁。神在廣博,志不務學,弗能成才。欲以盆盎之水,求一山之形,形不可得,則智由此惑。故說老、庄則巧而多華,說《易》生義則美而多偽;華則道浮,偽則神虛;得上才則淺而流絕,得中才則游精而獨出,輅以為少功之才也。」

管輅確實發現了何晏、鄧颺這兩位大名士的本質特點,他的看法都被後來發生的事件證實了。其實何晏也喜歡品人論士,但自視甚高,常常以為別人不如自己。《三國志》卷九《曹爽傳》附《何晏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於時,司馬景王亦豫焉。晏嘗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聞其語,未見其人。」蓋欲以神況諸己也。

何晏的這段品人之辭來自《周易大傳·系辭上》:「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管輅不為浮名所惑,也不趨炎附勢,而是以獨到的眼光洞察人物的精神世界,故所論者深,所見者遠。
崔琰也很善於觀察和品鑒人物。《三國志》卷一二本傳:

始琰與司馬朗善,晉宣王方壯,琰謂朗曰:「子之弟,聰哲明允,剛斷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朗以為不然,而琰每秉此論。琰從弟林,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涿郡孫禮、盧毓始入軍府,琰又名之曰:「孫疏亮亢烈,剛簡能斷,盧清警明理,百煉不消,皆公才也。」後林、禮、毓咸至鼎輔。……

傅巽亦長於鑒別人才。《三國志》卷六《劉表傳》裴松之注引《傅子》曰:

巽字公悌,瑰偉博達,有知人鑒。辟公府,拜尚書郎……文帝時為侍中,太和中卒。巽在荊州,目龐統為半英雄,證裴潛終以清行顯;統遂附劉備,見待次於諸葛亮,潛位至尚書令,並有名德。及在魏朝,魏諷以才智聞,巽謂之必反,卒如其言。

李豐和楊俊也是識鑒人才的專家。《三國志》卷九《夏侯玄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曰:

(李豐)始為白衣時,年十七八,在鄴下名為清白,識別人物,海內翕然,莫不注意。

同書卷二三《楊俊傳》:

俊自少及長,以人倫自任。同郡審固、陳留衛恂本皆出自兵伍,俊資拔獎致,咸作佳士;後固歷位郡守,恂歷御史、縣令,其明鑒行義多此類也。

曹魏時代之士林,曾經進行過一次關於汝、潁人物的討論。其領袖人物是「建安七子」中的孔融。孔融素好人倫。《三國志·荀彧傳》裴松之注引其與韋康父韋端書曰:「前日元將(子燁案:韋康字元將)來,淵才亮茂,雅度弘毅,偉世之器也。昨日仲將(韋誕)又來,懿性貞實,文敏篤誠,保家之主也。不意雙珠,近出老蚌,甚珍貴之。」而所謂汝、潁者,汝謂汝南,潁指潁川,並為群彥汪洋之地。《三國志》卷一0《荀彧傳》裴松之注在徵引《荀氏家傳》之後雲:

陳群與孔融論汝、潁人物,群曰:「荀文若、公達、休若、友若、仲豫,當今並無對。」

陳群認為潁川人物勝過汝南人物,曹操屬於騎牆派,認為兩方人物孰優孰劣難以定論,但汝、潁固多奇士,則是當時的公論。《三國志》卷一四《郭嘉傳》: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也。……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 」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來自潁川的郭嘉為曹操所倚重,屢建奇功。孔融則認為汝南士人遠勝於潁川士人,其《汝潁優劣論》是這次討論的重要文獻。文章寫道:

融以汝南士勝潁川士。陳長文(群)難曰:「頗有蕪菁,唐突人參也。」融答之曰:「汝南戴子高,親止千乘萬騎,與光武皇帝共揖於道中,潁川士雖抗節,未有頡頏天子者也。汝南許子伯,與其友人共說世俗將壞,因夜起舉聲號哭,潁川士雖頗憂時,未有能哭世者也。汝南許掾,教太守鄧晨圖開稻陂,灌數萬頃,累世獲其功,夜有火光之瑞,韓元長雖好地理,未有成功見效如許掾者也。汝南張元伯,身死之後,見夢范巨卿,潁川士雖有奇異,未有鬼神能靈者也。汝南應世叔,讀書五行俱下,潁川士雖多聰明,未有能離婁並照者也。汝南李洪為太尉掾,弟殺人當死,洪自劾詣閣,乞代弟命,便飲酖而死,弟用得全,潁川士雖尚節義,未有能殺身成仁如洪者也。汝南翟文仲為東郡太守,始舉義兵,以討王莽,潁川士雖疾惡,未有能破家為國者也。汝南袁公著為甲科郎中,上書欲治梁冀,潁川士雖慕忠讜,未有能投命直言者也。」(《全後漢文》卷八三)

孔融從八個方面論證汝南人物勝於潁川人物,所論未必確切,但足見當時在人物品藻方面對士人地望的重視。案《裴啟語林》七八:

祖士言與鍾雅相調,鍾語祖曰:「我汝、潁之士利如錐,卿燕代之士鈍如槌。」祖曰:「以我鈍槌,打爾利錐。」鍾曰:「自有神錐,不可得打。」祖曰:「既有神錐,必有神槌。」鍾遂屈。

在祖、鍾二人關於地望優劣的討論中,汝、潁是作為一個地望單元出現的,似乎是汝、潁無別,但孔融《汝潁優劣論》透露給我們的信息則是汝、潁有異。大概汝、潁地域相近,所以人們在通常的情況下是用同樣的眼光來看待的。但無論如何,汝、潁士人確實很了不起,他們在中古時期的政治、軍事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樹。名士之邦,鍾靈毓秀,其斯之謂乎!

眾所周知,孔子評論門人,曾經從學習知識的角度區分四等,總括三品,同時作出了細致的評語。從上述情況看,後漢、三國之際的人物品藻,既是對班固《古今人表》的繼承(關於《漢書·古今人表》在人物品藻方面的重要意義,可參看拙著《<世說新語>研究》,頁28~31),亦可視為儒家品評人物之精神的重光。這兩方面結合起來,遂成為彼時完美的人物品藻。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中國人才學的寶鑒《人物誌》就誕生了。

3. 郭子儀善用語言技巧,藉助回紇將領之間的友誼,化不利為神奇,結果如何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掌握語言的魅力是至關重要的,這種規律在人與人交往中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懂得如何去說,往往能夠將不利的情況轉換為對自己有利的局面。很多人了解郭子儀都是從他在戰場上的優秀表現入手的,但事實上他還是一個語言高手,善於運用語言的技巧,成功打動人心。

郭子儀其實早已經猜透了葯葛羅的心思,便對他說,吐蕃人也確實是太過分了,竟然敢慫恿他前來攻打朝廷,指出對方只一箭雙雕的毒計,讓回紇和唐朝互相廝殺,他從中漁翁得利,必須要好好教訓吐蕃一翻。郭子儀提議他們聯合一起去攻打吐蕃,截取他們的物資,這樣對回紇與唐朝都是有利的經過郭子儀的一番話,葯葛羅這周同意他們聯合起來,吐蕃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准備連夜撤兵,但是,郭子儀與葯葛羅聯合起來發起攻擊,把吐蕃殺得慘敗連天。

總結

郭子儀無疑是十分聰明的,他不僅藉助於與回紇將領之間的友誼說服對方,並且巧妙的運用計謀,讓他們與自己聯合,不僅化解了一場大戰,同時還消除了邊境的危機,甚至還借機對吐蕃打擊。

參考文獻:

《舊唐書》

4. 高一歷史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1.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2.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後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並未給太子講過課。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梁懷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死後都被迫贈太傅。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再如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和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訓儉示康》「參政魯公為諫官」,「魯公」指宋真宗時的魯宗道。《譚嗣同》「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譚嗣同》「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

【軍機章京】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譚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政。」

【御史】本為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御史前書曰」,「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再如《記王忠肅公翱事》「公為都御史,與太監某守遼寧」,王翱當時任都察院長官。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宋歐陽修曾任樞密副使。《<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文天祥當時掌管軍事要務。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屈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為上大夫。」當時藺相如比上卿廉頗官位要低。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如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認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閶大夫歟?」屈原擔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的長官。《<指南錄>後序》:「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師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者,則群聚而笑之。」《石鍾山記》:「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訓儉示康》:「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記》:「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司馬遷做過太史令。《張衡傳》:「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文起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稱太史。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如李斯曾任長史,相當於丞相的秘書長。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出師表》:「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長史」指張裔。《赤壁之戰》:「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為孫權長史。」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詳見「三省六部」條)。韓愈曾先後任過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袁世凱為兵部侍郎。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出師表》提到的郭攸之、費禕即是侍中。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如《荊軻刺秦王》:「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此指宮廷侍衛。《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如《出師表》所說的參軍蔣琬。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如陶淵明曾任鎮軍參軍,《後漢書》著者范曄曾任劉裕第四子劉義康的參軍。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如杜甫曾任右衛率府胄曹參軍、華州司功曹參軍,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戶曹參軍。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如《屈原列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明清時指縣長,如《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並受促織恩蔭。」

【尹】參見「令尹」條。戰國時楚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鴻門宴》「楚左尹項伯者」,左尹地位略高於右尹。又為古代官的通稱,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縣尹等。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
(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並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如《梅花嶺記》「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後曾任七省經略,駐扎江寧。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參見「刺史」條。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范曄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孔雀東南飛》:「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戰》:「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

【都督】參見「經略使」條。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於節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嶺記》:「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劉肇基是駐地方衛所的軍事長官。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台」、「撫軍」。如《五人墓碑記》:「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撫吳,即擔任吳地的巡撫。

【撫軍】參見「巡撫」條。《促織》:「乃賞成,獻諸撫軍。」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又稱作「撫臣」,如「詔賜撫臣名馬衣緞」。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如《赤壁之戰》:「以魯肅為贊軍校尉。」魯肅當時擔任協助主帥周瑜規劃軍事的副將。唐以後地位漸低。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赤壁之戰》:「晶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登泰山記》:「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孔雀東南飛》:「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如《促織》:「令以責之里正。」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促織》:「里胥狡黠,假此科斂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官職簡介
遠古堯時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築的官員
後稷——掌管農業的官員
工師——掌管製做器物的官員
虞——掌管山澤的官員
典樂——掌管教育、音樂的官員


郎中令——掌管宮殿門戶(秦)
督道倉吏——管理官倉內糧食的官員(秦)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員(秦)

漢、三國時期
太史令——職掌文史、星歷的官員
大農丞——管領鹽鐵事務的官員
中郎將——統領皇帝侍從的官員
典屬國——掌管少數民族各部的事務的官員
大長秋——皇後的近侍,用來宣達皇後的旨意以及管理宮中事務的官員
武騎常侍——皇帝的侍從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軍事,官階略低於太守,秩比二千石
騎郎將——統帥騎兵的將官,秩比千石
驍騎都尉——禁衛軍將官
未央衛尉——未央宮禁衛軍長官
長樂衛尉——長樂宮禁衛軍長官
前、後、左、右將軍——職位僅次於上卿
輕車將軍——漢時雜號將軍之
驃騎將軍——官位僅低於大將軍
長史——大將軍的秘書
建章監——監督建章宮羽林軍的長官
騎都尉——羽林軍長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員,漢制,侍中是在原官職上特加的榮銜
國相——相當於太守
常侍——皇帝的侍從近臣,東漢光武帝後都用宦官充任
典軍校尉——武官,統領皇帝宿衛兵的長官,漢靈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設置了西園八校尉,。典軍校尉是其中之
御使中丞——漢代掌管宮廷藏書之處的官員
蘭台令史——在藏書之處典校圖籍,管理劾奏等文書檔案
太守——專門治理一個郡,掌握生殺大權


觀察使——管理一道或幾個州的地方行政、監察長官
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中央禁衛軍之神策軍的最高將領
禮部侍郎——掌貢舉、禮儀的行政長官
京兆尹——長安地區最高行政長官
防禦使——負責一州或數州軍事的地方長官
招討草賊使——專為鎮壓農民起義或討伐逆叛而設置的軍事長官
監軍判官——監軍使下的副職
行營都統——為鎮壓和討伐而設置的出徵兵統帥
侍御史——負責糾察的官員
右衛將軍——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左神武大將軍——中央禁衛軍之軍事長官
校書郎——太子東宮所屬學館中校勘典籍的官員
尚書右僕射——中央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的長官
率府率——太子東宮侍衛長官
金吾大將軍——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尚書左右僕射——全面負責行政事務的長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折沖都尉——一府之軍事長官。統兵兩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一團之軍事長官。有兵三百
隊正——一隊之軍事長官。有兵五十
車駕檢校官——負責皇帝車駕並開路後保駕安全的安員
轉運租庸鹽鐵使——設置造船廠,保證漕運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祿卿——主管膳食事務的長官
將作大匠——負責營造建築事務的長官
兵部尚書——主管全國軍事政務長官
司農卿——主管農業事務的最高長官
鴻臚卿——負責接待來賓事務的長官
虞部郎中——負責山林綠化的官員
民部尚書——主管財政的最高政務長官
吏部尚書——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務長官
尚輦奉御——專管御用車輛的長官
中郎將——正四品
郎將——從五品,地方府兵將領
子將——從五品下
中書令——即內史,最高輔政官
右拾遺——咨詢建議官員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務的官員
右補闕——咨詢建議官員
前鋒游弈使——前哨巡邏官
左散騎常侍——議政官之一

5. 「四世三公,門多故吏,虎聚冀州之地」指的是誰

引言:三國亂世,謀士如林,猛將如雲,英雄豪傑同台競技,忠義賢良各領風騷。三國,是人才的溫床,是英雄的天堂。從十常侍之亂到魏蜀吳鼎力,涌現出一大批秉性各異,智謀超群的名士,有機巧善辨的「說客」,有放浪不羈的「狂士」,有招賢納士的「獵頭」,有品評人物的「評論家」,可謂群星璀璨,光耀史冊。
一、三大說客:諸葛亮、魯肅、蔣干
TOP1 最成功的說客:諸葛亮
諸葛亮不但有鴻鵠之志,更有王佐之才。他腹藏良謀,口吐機鋒,一篇《隆中對》把天下大勢講得透徹,也把劉皇叔的心裡講得亮堂。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曹操親率大軍南下,皇叔大敗於當陽,荊州和江陵不戰而降,形勢岌岌可危,為了聯吳抗曹,諸葛亮自薦到採桑作說客,在孫權殿前,諸葛亮舌戰群儒,曉明大義,直陳利害,把張昭、虞翻、步騭、陸績等投降派駁斥得體無完膚。在諸葛亮的嘴裡,實力強大的曹操被說得不堪一擊,遭受重創的劉備被說得別有良圖,諸葛亮這張嘴,用「巧舌如簧」來形容一點不過分。隨後諸葛亮為吳主孫權詳細分析了敵我態勢,並採用「激將法」以堅其心,遂使孫權決定聯劉抗曹,與曹操一決雌雄。
當時東吳朝野懾於曹操軍威,除周瑜、魯肅、程普等少數「主戰派」外,都認為戰必亡國,力勸孫權投降,孫權不願斷送父兄基業,但又懼曹軍勢大,所以猶豫不決。正是諸葛亮的一番高論,讓孫權打消了疑慮!縱蘇秦、張儀之輩,未必及也。經過一番較量,周瑜嘆服諸葛亮的才能,便派諸葛瑾前去游說,想說服諸葛亮投奔孫權。
諸葛瑾為此做了精心准備,以「伯夷叔齊寧願餓死,兄弟亦不分離」的故事,勸說諸葛亮念及手足之情「棄暗投明」,面對這番說辭,諸葛亮不為所動,並「反客為主」,正言兄弟皆為漢人,當同事劉皇叔,骨肉相聚,情義兩全。差點就把諸葛瑾套進去了,諸葛瑾只得灰溜溜地跑了。
TOP2 最仗義的說客:魯肅
魯肅性格豪爽,仗義疏財,深得孫權倚重。劉表病死後,魯肅深謀遠慮,以吊喪為名,前往荊州慰問劉表的兒子,並勸說劉備安撫劉表部眾,與吳同心,共抗曹操。魯肅剛到夏口,聞報曹操已兵發荊州,劉琮獻城投降,劉備在當陽慘敗,魯肅當機立斷,找到劉備。與其論天下形勢,並了解劉備的去向,劉備表示要去投奔蒼梧太守吳巨。魯肅直言吳巨乃平庸之輩,不值得依附。接著魯肅分析了江東的情況和實力,勸劉備振作起來,與孫權聯合,大事可定。劉備聽了魯肅的分析,深以為然,隨即率部進駐夏口。
在孫權國內「是戰是降」的爭論中,魯肅起初一言不發,待到孫權如廁時,才以「臣降不失高官厚祿,主降愧對江東父老」為由力勸孫權摒棄庸愚之言,堅定信心與曹賊決一死戰,孫權大喜過望。
劉備霸著荊州不還,並派關羽鎮守,與吳軍多次發生摩擦,在呂蒙攻取長沙、桂陽二郡後,劉備親自引兵五萬,並令關羽率軍三萬,意欲奪回失地,孫權見狀急率大軍與劉關對峙,大戰一觸即發。為了顧全孫劉聯盟的大局,魯肅邀請關羽「單刀赴會」,並嚴辭指責關羽出爾反爾,貪得無厭。周倉在一旁狡辯:「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哪能是你東吳獨占?」魯肅當即臉色大變,予以嚴厲地駁斥。關羽操刀而起,正待發作,但自知理虧,趕緊示意周倉退下。
在這場「單刀赴會」中,魯肅不懼關羽虎威,為了東吳國家利益義正辭嚴地斥責關羽,其膽略和正氣讓對手膽寒。劉備迫於形勢,也怕兩敗俱傷,只得派人與孫權講和,雙方議定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
TOP3 最失敗的說客:蔣干
蔣干是曹操手下謀士,人長得帥,又以才辯論見稱,江淮之間,少有人能與之對。赤壁大戰前夕,曹操率百萬大軍,意欲橫渡長江,直下東吳。曹操派蔣干充當說客,企圖勸說周瑜降曹。
蔣干自恃與周瑜有同窗之誼,又兼大軍壓境,東吳震動,對說服周瑜頗有自信。孰料周瑜對蔣干來意心知肚明,未等蔣干開口,周瑜便先聲奪人:「"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蔣干非常尷尬,連忙解釋,讓周瑜別誤會,稱只為一敘舊情而來。周瑜不再戳破謊言,隨後邀蔣干同食同寢,參觀軍營,還公開展示孫權贈予自己的服飾珍玩,慷慨言曰:「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能移乎?」
蔣干嘿嘿乾笑著,羞愧無言,只得悻悻而歸,在曹操面前盛贊周瑜:氣度寬宏,情致高雅,要他投降,別妄想了。
二、三大狂士:禰衡、孔融、彭漾
TOP1 三國最狂的狂士:禰衡
禰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縣人,能言善辯,恃才傲物,為三國第一狂士。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禰衡到許都游學,身上揣張名片,卻始終無人賞識。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投奔陳群、司馬朗,禰衡說:「我怎麼能和殺豬賣肉的人結交呢!」又有人問:「荀彧、趙融是曹操手下紅人,為什麼不投奔?」禰衡卻狂言道:荀彧就靠臉生得好看,可以借去吊喪用,趙融腦滿腸肥,只配去當伙夫長。
大家都厭惡禰衡,只有同樣性格的孔融和楊修與他交好,但禰衡嘴不饒人:「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其餘的人平平庸庸,不值一提」。孔融不但容納他這種臭脾氣,還多次向獻帝和曹操推薦禰衡。曹操也聽說他的名氣,就傳令召見他,但禰衡卻污衊曹操,自稱狂病,拒不應召,曹操深恨之。
後來曹操任命禰衡為鼓吏,意為羞辱。一日曹操大宴賓客,檢閱鼓曲,輪到禰衡上場,他鼓敲得不錯,但著裝怪異,當他邊演奏邊走近曹操時,侍從斥責他未著鼓吏裝,是為大不敬。禰衡受此一激,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慢慢脫光衣服,再慢慢換上鼓吏裝,旁若無人地繼續擊鼓。曹操被當眾羞辱,欲殺之而後快。幸得孔融說清,佯稱其有狂病,將登門謝罪,曹操這才息怒。但禰衡不但姍姍來遲,還著單衣裹頭巾,坐在大營門口,拿著一根竹杖捶地,大罵曹操不止,曹操大怒,卻不屑殺之,將其轉送劉表。
劉表慕其文采,用其所長,禮待有加。但禰衡屢屢侮辱、輕慢劉表,劉表惱之,又將其轉送給大將黃祖,狂放不羈的禰衡,終死於黃祖之手,時年二十六歲。
TOP2 株連全家的狂士:孔融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孔融是禰衡的好友,故而秉性相投。但孔融不像禰衡一般的荒誕,他自負才氣,喜結賓客,抨議時政,且言辭激烈。董卓專權時,欲廢少帝,大臣或阿附,或明哲保身,但孔融不避斧鉞,與董卓當庭爭論,嚴辭激辯,董卓懷恨在心,將他貶到黃巾最猖獗的北海為相。
曹操攻取鄴城以後,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被曹氏父子霸佔,曹丕更是強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致信曹操:「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暗諷曹氏父子。後來曹操遠征烏桓,孔融又公開譏諷其窮兵黷武,禍國殃民。針對曹操頒布的禁酒令,孔融也強烈反對(孔融好飲),且對曹操傲慢無禮。孔融日益看清曹操的奸雄面目,不願同流合污,以自己的名望屢屢觸犯曹操,且毫不收斂,從而為自己埋下了禍根。
在曹操的指使下,有大臣羅織罪名,枉奏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朝廷於是下令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可憐一代名士,死於非命。
TOP3 造反獲罪的狂士:彭羕
彭羕是四川廣漢人,身材魁梧,素有才名,但其性格孤傲,輕視他人。最初彭羕在劉璋手下做書佐類的小官,由於狂傲惹惱眾人,被聯名毀謗,以「髡鉗」之刑剃掉頭發胡須,貶為奴隸。劉備入蜀後,彭羕想投奔劉備。先去拜訪龐統,且表現得狂放不羈,龐統也不計較,與之徹夜暢談,甚為欣賞。
後來龐統和法正將其推薦給劉備,漸得劉備賞識。但彭羕恃寵而嬌,變得囂張自矜,惹得諸葛亮多次向劉備密奏,說彭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劉備逐漸疏遠之,將其外調江陽太守。彭羕對此耿耿於懷,恰逢劉備密謀孟達,彭羕為其通風報信,被馬超截獲,馬超於是不動聲色地試探彭羕,先對彭羕好一番恭維,釋其戒心,接著幾杯酒下肚,彭羕忘乎所以起來,竟然口出狂言,大罵劉備:「這個老兵痞子,荒唐無理,還有什麼可說!」又鼓動馬超:「您為外官,我作內應,還有平定不了天下的?!」
馬超聽聞此言,驚駭萬分,不敢隱瞞,即刻向劉備匯報,彭羕遂以謀反罪被打入死牢。在獄中,彭羕致信諸葛亮,不吝崇拜之詞,對馬超告密隱有怨言,但也坦誠自己一時狂妄,自尋絕路,自作自受。
彭羕臨死,似有醒悟,但悔之晚矣,終被處死,時年三十七歲。
三、三大獵頭:荀彧、孫權、司馬徽
TOP1 三國第一獵頭:荀彧
三國第一獵頭,非荀彧莫屬。
荀彧出身名門望族,長相俊美,少負才名,被稱為「王佐之才」,初平二年(191年),28歲的荀彧棄袁投曹,深受重用,他為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軍事藍圖,並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成為曹操統一北方的主要軍事參謀,被曹操盛贊為「吾之子房」。荀彧在獻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是曹操稱霸群雄的「內當家」,有他居中持重,曹操征戰四方才免除了後顧之憂。
荀彧在識人、舉人方面眼光尤其獨到,他先後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杜畿、戲志才、郭嘉、司馬懿、嚴象、韋康等大量人才,都得到了曹操重用,成為曹魏肱股之臣。
其中鍾繇、陳群位列三公,荀攸、杜襲、杜畿都官居尚書令,司馬懿更是成為一代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者。
TOP2 東吳獵頭兼BOSS:孫權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在內憂外患中能夠雄霸一方,靠的就是高超的識人、馭人權術。
孫權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喜歡蓄養賢才,建安五年(200年)繼位時,孫權年方十八。此時地方士民及賓旅寄寓之士仍存異心,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東吳局勢動盪不安,孫權一方面倚重前朝老臣,如張昭、周瑜、程普,另一方面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騭、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人悉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之心,逐漸穩定了江南局勢。
孫權既有識人之明,還有養人之道,馭人之術。胡綜、朱然是孫權在吳郡讀書的同學,一個文采飛揚,一個膽略過人,孫權頗為欣賞,並與二人感情甚篤,繼位後分別委以重任。
呂蒙原為低級軍官,孫權在接掌江東大權後,准備裁撤一些平庸的低級將領,呂蒙趕緊整頓軍容,操練戰法,孫權在檢閱後對其大加贊賞,認為其治軍有方,遂提拔任用。呂蒙常以軍務繁忙為由荒廢學習,孫權勸呂蒙學習經典,研習歷史,於是呂蒙便潛心博覽群書,並以《易經》為主要學習對象,後來魯肅與之議事,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陸遜初為低級幕僚,無人問津,孫權慧眼識人,通過陸遜的一系列軍政舉措,漸識其謀略才幹,遂將孫策的女兒許配於陸遜,並經常找他商討治國大策,對其著意培養,正是依靠孫權的「發掘」,陸遜的軍事才華才得到充分發揮,成為東吳第一任大都督,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統領吳國軍政二十餘年。
東吳名將周泰、全琮、呂岱、朱據、潘璋等,都是孫權「發掘」並悉心培養的赫赫戰將,孫權為了拉攏他們,除了感情投資和錢物賞賜外,還採用聯姻等手段穩固關系,提升臣下忠誠度,如孫權分別把女兒孫魯班許配給全琮,把孫魯育許配給朱據。
TOP3 西蜀第一獵頭:司馬徽
水鏡先生司馬徽,是東漢末年的大隱士。為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有知人論世、鑒別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興平二年(195年),14歲的諸葛亮與16歲龐統一起進入劉表開設的「學業堂」讀書,得到司馬徽的教導和賞識,司馬徽精通奇門、兵法、經學。卧龍鳳雛的軍法謀略均得益於司馬徽的傾囊相授。
司馬徽及荊州名士龐德公,與流寓到襄陽的徐庶、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等人均有交往,關系甚密。司馬徽先後向劉備舉薦了徐庶、諸葛亮和龐統等大才。另外蜀漢太中大夫尹黙、丞相長史向朗,曹魏侍中劉廙都是司馬徽的學生。
諸葛亮後來成為蜀國丞相,為興漢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了漢民族智慧和忠誠的化身,毫不誇張地說,司馬徽是蜀國最大的獵頭。
四、三大評論家:許靖兄弟、龐統、陳群
TOP1 最專業的評論家:許靖、許劭兄弟
許靖、許邵兄弟,汝南平輿人,東漢末年著名評論家。許靖與其從弟許邵俱以品評人物而聞名於世,兄弟倆共創「月旦評」,每月都要對當時人物進行一次品評,能受其好評的人物,往往聲名鵲起,仕途得意,如樊子昭、虞永賢、李淑才、郭子瑜等,都是當時微末之流,經過許邵點評後,竟能出仕為官,所以朝野士人唯恐交攀不及,對「月旦評」極力吹捧。
許邵對於潁川「荀氏八龍」中的荀爽(字慈明)、荀靖(字叔慈)的評價:「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內潤。」許邵評價劉曄有佐世之才,劉曄由此聞名天下,後來投奔曹操,成為其重要謀士。就連英明神武的曹操在發跡之前都要求其一「評」。
橋玄謂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操乃造子將,問曰:「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許氏兄弟在三國時期堪稱專業評論家。
TOP2 最厚道的評論家:龐統
龐統不但智謀超群,還特別喜歡品評人物,但他對人物的評價不似許劭帶有「偏見」,品評中肯厚道。
龐統評論人物注重培養別人的名聲,所以被他評價的人,都往往超過該人實際的才能。人們對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去問龐統,龐統說:「方今天下大亂,正義之道逐漸衰退,善人少而惡人多,我想興起這樣的風俗以達到助長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揚好的榜樣,改善世風,如果不這樣做,善人會越來越少。十個人當中如果可以改善五個人,就可以將此事完成一半,進而達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勵自己,這樣難道不行嗎?
周瑜准備進攻西川,卻突然暴病而亡。龐統時為周瑜功曹,送喪至吳郡,將返回時,陸績、顧劭、全琮一起去送他,龐統知道他們為求「一評」,於是告訴他們說:「陸績可以說是一匹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劭可以說是一隻駑牛能負重遠行。」對全琮說:「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雖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時佳人。」陸績、顧劭對龐統說:「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評四海之內的名士。」
顧劭往見龐統,問曰:「您有善於知人之名,你說說,我和您相比,誰好一些?」龐統說:「講到陶冶世俗,綜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論給帝王出謀劃策,我可就比您強一點了。」顧劭認為龐統的話很有道理,遂與統深交。
TOP3 最大牌的評論家:陳群
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陳群歷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為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陳群喜歡評論人物,舉薦賢才,他與另一評論家許靖常有書信往來,相互交換看法,甚為交心。
孔融向來恃才倨傲,卻與陳群交好,陳群曾經與孔融談論汝、潁之間人物的優劣,陳群評價說:「荀彧、荀攸、荀衍、荀友若、 荀悅,當今無雙」。陳、孔二人常品評人物,甚相交心。
陳群對隱賢管寧評價很高,曾積極上言舉薦,並評價曰:「伏見徵士北海管寧,行為世表,學任人師,清儉足以激濁,貞正足以矯時」。
陳群與御史中丞崔林一同評論冀州的士人,崔林稱其從兄崔琰為第一。陳群以才智不足以保護自身來貶低崔琰。崔林說:"大丈夫只看有沒有機會遇到明主罷了,如果像諸位一樣,就算高貴了嗎?」後崔琰果然出言不遜,坐罪下獄,為曹操所賜死,足見陳群看人之准。
陳群鯁直清嚴,多次向曹操檢舉寵臣郭嘉:「為人不治行檢」,並當庭指責。曹操雖囑郭嘉不必在意,但認為陳群能秉持公正,為之歡悅。郭嘉最後英年早逝,與其放縱不羈有很大關系。
陳群與華歆交深,常嘆華歆為「可謂通而不泰,清而不介者」。在曹丕受禪登基時,群臣歡悅,獨陳群與華歆臉色不豫,曹丕問其故,陳群以漢臣應重義理以對,曹丕聽後大悅,方知其意。
開卷知天下,掩卷論古今。
透過歷史的重重迷霧,讓我們齊品三國人物,傳揚千古英雄。
謝謝賞閱!

6. 求《三國演義》人物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性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它的影響事實上已深入到中國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裡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後來還有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一、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擁劉反曹

1、 擁劉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現;

2、 擁劉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的,羅貫中繼承並將它熔鑄到了作品中,毛宗岡在修改時又加強了它;

3、 擁劉反曹的內涵:反映了人們對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對暴政的意願;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統思想的反映。

二、劉備、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詐、殘忍、虛偽;雄才大略、遠見卓識;——這是一個復雜的形象,羅貫中即寫其短,也寫其長,又不影響他的傾向性。

2、 劉備: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時又有統治階級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虛偽一面。

三、戰爭描寫。

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

相似處:都是以弱對強、都用了火功、結局都是弱者勝。

不同的特點:斗爭雙方的特點不同、面臨的情況不同等,使之寫來絕不雷同。

學習內容

一、講史文學之源流

宋代說話技藝十分發達。說話的演出地點不限於勾欄瓦肆,一般村野寺廟也有演出。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藝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而尹常賣以說五代史見稱,二人都是講史好手。

說話人無論是否高手,都需要講稿。當時有專門編寫講稿的「書會」。書會中人既要編寫故事,就不能不具備較為深厚的文藝修養和廣博的歷史知識。說話人的稿本經過不斷潤色增刪,就有可能演變成為篇幅越來越長的小說。

宋代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錄說話四家:

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撲刀桿棒,及發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

其中第四家為「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戰爭之事。」說三國故事應屬於這一類。

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直接或間接匯集了唐宋流傳的三國故事,特別是小說者所講「一朝一代故事」之講稿材料,是經過無數次增飾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話三國志》雖是元代產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說話人的手稿。

說話材料如何成為話本小說?大概說話人起初靠口耳相傳,不靠文本,但口耳相傳,容易忘記,故事越增飾,則內容越繁復,越不易記憶,唯有利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免講說時遺漏。文字記錄不斷整理,則篇幅越來越大。這里有兩個小問題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會較為簡單粗糙,後來的整理增訂本可能較為繁富復雜,但刪節本卻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鈔寫流傳出去,因為由不同的藝人或文人各自潤色演繹,同一故事稍後可能出現眾多不同的版本。這里舉一兩個例子說明。現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間(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一般簡稱《三國志平話》,原作者姓名已佚,學術界認為是元代講史藝人說話的底本。這個本子現藏日本東京內閣文庫,有一百三十八頁,每頁上下兩欄,左右兩頁合起來,上面為一圖,下面為文字。說話人拿著這個本子,看圖覽字,可以口沫橫飛,隨機敷衍。這不一定是說話人的初稿,卻是一個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較為簡單粗糙的特點。另外一個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題為《三國志故事》,上圖下文,三卷,不題撰人,也屬建安書坊刻本。雖然上、中卷首行題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學術界大多認為並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書商故弄玄虛,實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間之產物。因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後一頁或二頁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頁故事,但頁碼卻連接而無中斷,明顯是書商偷工減料,為欺騙顧客而做的手腳。刪節本通常都是為了減省成本而印製的。

魯迅稱宋之說話人多高手,而不聞有著作;現存講史平話多為元人作品(1982,127頁)。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備《三國演義》的主要情節,是其雛形。

總括這一小節內容:中國講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說書人尤其喜歡講史。北宋時已有霍三究以說三分著名。但三國故事的零星片段流傳甚早,於唐代已有記載。宋人致力增飾鋪張,因而內容更豐富,情節更精彩。現存《全相平話三國志》是元人作品,應該是《三國志演義》的胚胎。

二、《三國演義》的作者、成書年代和版本

這一節「作者、版本和成書年代」提供的資料,其中涉及爭論的問題甚多,建議不要死記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長的專制帝王統治時代,很奇怪的是,中國小說和戲劇一直遭受正統文士的忽略和歧視,以致這類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現。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總是難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遺憾。我們這個課程選講的幾部巨著,其作者無一不有類似的情況。

《三國演義》的作者,一般說是羅貫中。有關其籍貫、生平事跡的記載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簡略。

關於羅貫中的籍貫主要有四說: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東原(山東東平)人,四是廬陵人。數十年來,以前兩種說法為多,但迄無定論。今人劉知漸、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東原說。從現有資料看,以東原說較為可信。

—、太原說

明佚名《錄鬼簿續編》雲:「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

二、杭州說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三雲:「《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本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卷二十五「委巷叢談」雲:「錢塘羅貫中本者,南宋時人,編撰小說數十種。」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經籍考·傳記」類雲:「《水滸傳》羅貫著。貫字本中,杭州人。」

三、東原(東平)說

明庸愚子(蔣大器)《三國志通俗演義·序》雲:「若東原羅貫中,以平陽陳壽傳,考諸國史,自漢靈帝中平元年,終於晉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損益,目之曰《三國志通俗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

王利器《羅貫中與〈三國志通俗演義〉》(1983,240-265頁)從元代趙偕(字子永,慈溪人)《 趙寶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門人祭寶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門人中找到羅本和高克柔二人,認為羅本即羅貫中。這涉及《水滸傳》的作者,《水滸傳》中唯一的好官是東平太守陳文昭,何以如此?原來慈溪縣令陳文昭向邑人趙寶峰執經請業,行弟子禮,寶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編《宋元學案》就將陳文昭也列為寶峰先生門人,於是不難解釋《水滸傳》唯一好官是陳文昭之謎。《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羅貫中分明是羅本,東平是其父母之邦。把這個好官說成是東平太守,王利器認為是「羅貫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關於羅貫中生平的新史料》(譚洛非編,1992,119-130頁)也從《 趙寶峰 先生集》和《宋元學案》找尋資料,認為羅貫中原來名本,字彥直,東平人。元亡後投奔居於浙江慈溪的兄長羅拱字彥威,羅拱為宋宗室後裔趙寶峰的門人,所以羅本也師事趙寶峰。貫中恐是別號。

至於羅貫中的生平,有以為是南宋人。有以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為元未明初人這說法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動亂的經歷和作家的政治抱負對《三國演義》的創作有實質的影響。以下引述周邨、馮其庸、章培恆、周楞伽等人的說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書元人所見羅貫中〈水滸傳〉和王實甫〈西廂記〉》(1985,76-82頁)一文,認為「羅貫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間人。」其說可約略參考前面「講史文學之源流」一節我們所引周邨的意見。

二、約生於 1295年前後(馮其庸、章培恆)

馮其庸《論羅貫中的時代》(1991,80-93頁),認為既然羅貫中與葛可久並提,葛是元人,羅當然也是元人。從《錄鬼簿續編》的記載推算,羅貫中大約生於元貞元年(1295年)前後,死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後,大約活了八十五歲。

章培恆《關於羅貫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頁)堅持以書中今地名來考證一本書的成書年代,並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時間,他認為《三國演義》約成書於1329年前後,其時羅貫中當在三十歲以上。

三、約生於1330年(魯迅、周楞伽)

魯迅《史略》(129頁)認為是「元明間人」(約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說札記》(1981,第四期,76-82頁)同意魯迅的說法,認為羅貫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結合各家意見,大致是這樣:羅貫中東平人,原名羅本,字彥直,別號貫中,又號湖海散人。大約為元末明初時人,曾入張士誠幕府,後來隱居浙江慈溪,從事創作,明初去世。著有雜劇三種,今存《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又著小說六種《三國演義》、《小秦王詞話》、《隋唐志話》、《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一般相信,《水滸傳》這部小說也包含了羅貫中的心血。

成書年代

《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主要有四說: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葉。無論如何,因為不能否定羅貫中為《三國演義》的編撰者,則寫作年代就無法跳出羅貫中生活的時代,成書年代必須結合羅貫中的生卒歲月來看。

一、宋以前說

周邨主張《三國演義》成書於宋或北宋以前,我們前面已引述他的說法(見本單元,第3頁)

二、元代中期說

袁世碩《明嘉靖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乃元人羅貫中原作》(1991,94-108頁)一文認為該書用三百三十多首詩來品評人物,收束情節,與宋元間的平話很近似。且引用時或言唐賢,或言宋賢,不言「元賢」,實是元人口吻;書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個別幾個筆誤外,幾乎全與元代行政區名稱相符。因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為元天歷二年(1329年)以前的舊地名,因此將作注的時間斷在此年,再往後延伸十幾年,基本上可以確定書成於元中期,大約是十四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他並認為羅貫中生卒年約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視為羅貫中原作。

三、明初說

歐陽健《試論〈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成書年代》(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83,280-295頁)一文認為《三國演義》成書於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碩斷書中小注年代於天歷二年(1329年)以前,認為地名情況復雜。他認為羅貫中在明初開筆,第十二卷寫作不早於洪武三年(1370年),全書初稿完成於1371年以後。他還認為根據《門人祭寶峰先生文》以齒序排名,羅本處於第八位烏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間,生年約在1315年至1318年之間,卒年估計在1385年1388年之間。開筆時羅本貫中約五十餘歲。

四、明中葉說

張國光《〈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於明中葉辨》(1983,266-279頁)一文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以《三國志平話》為基礎寫成,而元刊《三國志平話》為新安虞氏至治年間(1321-1323)所刊五種平話之一,篇幅僅有八萬字,文筆粗糙簡陋,《三國志通俗演義》篇幅為其十倍,手法成熟,從發展過程看,必遠遠產生於平話之後。張國光因此認為,「此書的撰成,既不會是元代,也難以肯定是明初,其時當在明中葉。為此書寫序的庸愚子蔣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計由於蔣大器寫序後無錢刻書,過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張國光是拋開羅貫中作為《三國演義》作者來立論的,這樣就不必顧慮成書年代是否與羅貫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結合羅貫中生平來看,以第二和第三兩種說法較為接近事實。如果第四種說法合理,則明中葉是開始流傳的時間。

版本

—、嘉靖本

現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各則題目唯七字。書署名「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學者認為它是最接近羅貫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羅的原著,但現在懷疑者不少。

二、志傳本

現存有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刊刻的幾個版本,簡稱「萬曆諸本」。以劉龍田喬山堂刊本、余氏雙峰堂刊本較早。值得注意的是,內容與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較質朴。不少學者認為「志傳本」的祖本較嘉靖本早。

三、李評本

「 李卓吾 先生批評三國志」,系萬曆後、天啟間無錫人葉畫假李卓吾之名偽作評語刊行,故又稱「偽李評本」。將嘉靖本回目每兩則並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現存明建陽吳觀明刊本等幾種。清代毛宗崗據以刪削修訂為毛評本。

四、毛本(毛評本)

「毛宗崗評三國志演義」,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綸、毛宗崗父子假借金聖嘆名義評改「偽李評本」,全面修訂而成。魯迅說毛氏父子主要進行三項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餘小節則「一者整頓回目,二者修正文辭,三者削除論贊,四者增刪瑣事,五者改換詩文」而已。應該注意的是,李悔吾認為該書比以前的版本更強化封建正統思想,而在藝術加工方面則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這四個版本系統,總歸起來,實際只是三種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二是《三國志傳》系統,三是毛評本系統。至與「李評本」因為被毛宗崗修訂後已融入毛評本,跟毛評本應屬同一系統。目前書坊排印的本子,絕大多數是毛評本系統,不過在校勘時通常會參考嘉靖本的異文做些改動。

三、三國故事的形成經過

晉陳壽編撰《三國志》,劉宋時裴松之引書四百餘種為之注。我們知道魏晉六朝品評人物風氣盛行,品評人物總須根據具體事跡;後來《世說新語》更具載不少魏晉時期各種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評人物風氣流傳一段時間,影響所及,許多人對於當時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在談說過程中,一方面興趣濃厚不減,而口耳相傳之間又增添講者的主觀意見和個人色彩,對於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畫遂有越來越精彩的現象。

例如說兩晉南北朝記敘、描寫、歌詠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文獻有三十多種。這是現存文獻而言,實際一定不止此數。

唐代論述三國的詩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則有約八十篇。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當時出現而遺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詩文外,元雜劇以三國故事入戲的有六十多本。這更值得注意,一是當時三國故事個別片段巳發展得很成熟,才能編為戲本,二是戲比詩文流傳更廣泛,影響更大,與小說發展變作互為因果。而宋以來流傳的說三分,此時成為平話小說《三國志平話》和《三分事略》,更成為三國演義小說的基礎。

《三國演義》是長篇小說,但原來的故事卻是零星存在的。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終組織成長篇巨著,實是一個有趣的過程。這過程可說是年深月久。由於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則《三國志》成書後就無須再編撰甚麼《三國演義》了。當然《三國演義》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國志》的,也有間接取自《三國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獻的史料,更多的則是後世已敷演充實的(俗語「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戲劇作品,已將三國故事貫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綜論三國故事的形成經過,可以分為下述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陳壽《三國志》成書以前的記載,大部分是史料,包括歷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記錄和傳說。陳壽《三國志》錄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編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則遺留在文人筆下或民間。

第二個階段是《三國志》成書後初期,尤其是東晉、南北朝,因為去三國未遠,仍有大量文獻和民間傳說流行,但故事內容大約無可避免開始出現增添或轉變的情形。

第三個階段是唐,宋時代文人的歌詠和說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傳說走向理趣,後者則使零星故事組合成較長的單元。

第四個階段是元劇作品。元代許多劇作家都嘗試將三國故事敷寫成情節精彩的劇本。就以呂布和貂禪的故事為例,現存的劇本有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鄭光祖《虎牢關三戰呂布》,武漢臣《虎牢關三戰呂布》(殘缺),於伯淵有《白間斬呂布》。另外元南戲有《貂蟬女》(殘缺)。見微知著,可以估計元劇作家對全部三國故事發揚光大之貢獻。

第五個階段是羅貫中的成書。「三國志通俗演義」一書「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確是的論,尤其是博採各種典籍包括史注、筆記、傳說、平話、劇本、詩文等,共冶一爐,成為巨著。這當中實際上匯集了千千萬萬人的心血;在羅貫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節方面進行修改加工的無名作者,也同樣功不可沒。羅貫中可以說是後期一個集大成者。

四、《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

坊間流行的《三國演義》毛評本在書前有一篇《讀〈三國志〉法》。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賞《三國演義》的文章,包括內容和文學技巧的剖析。當中不是每一個觀點都正確,但卻是很有啟發性的,不可不讀。

主題思想

三國演義這部巨著大致上以陳壽《三國志》的歷史范圍為基礎,從文學角度再現了漢末黃巾起義到西晉統一這八九十年間的演變過程。因為歷史大事不便隨意纂改,但其中細節卻可盡情發揮,作者在編寫時可以融入個人的主觀成分,成為思想性較明顯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處處尊劉貶曹,與陳壽《三國志》以魏晉為正統有別,歷來視此為《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揚劉抑曹是《三國演義》的主調,尤其是現在流行的毛評本,說「強調正統」是該書主題,應該不會錯。而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觀念,也與作者所處元未明初的時代背景有些關系。

五、《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一、描寫戰爭: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結構藝術;四、語言特色。

描寫戰爭

第一點是戰爭的多樣化。書中描述了上百次戰爭,可以分為陸戰、水戰,或水陸混合戰,例如水淹七軍;又可分為攻戰、守戰;或分伏擊戰、偷襲戰;或分陣地戰,游擊戰;或主將比試,或兩軍混戰,形式多樣化。

第二點是軍事行動與政治策略相結合。如曹操南侵並非毫無目的,是為了完成統一大業,劉備聯吳抗曹是為了有立足之地,然後振興劉氏的漢室基業。諸葛亮南征是為了解決與南方少數民族的糾紛,穩定後方,以便全力對付勢力強大的曹魏。

第三點,戰爭的勝負系於智謀。關鍵在於運籌者的智能,能不能採納部下的善計良策,能不能正確判斷敵情,能不能客觀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靜處事。大小戰爭的勝負無不與鬥智用計拉上了關系。《漫稿》舉了許多例子,建議翻閱原書。

第四點,著重寫人,不著重寫戰爭過程。吸收《左傳》描寫戰爭的經驗而詳寫謀略,略寫戰斗過程;詳寫佔得上風者,略寫位處下風者;詳寫將勝者,略寫將敗者。通過幾場交鋒,逐步將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來。

塑造人物形象

由於魯迅在《史略》批評《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過去的評論家多受影響,不敢推翻其說,幾成定論。其實魯迅的看法是有偏頗的,《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觀意圖,但並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並非永無錯誤,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無優點。關羽忠義勇俱全,然而驕傲自用,不顧大局,屢屢如此。例如:要與馬超比試武功;謾罵孫權,拒不聯婚;恥與黃忠並列,不受五虎將印;四是輕視陸遜,因而招致失敗。

結構藝術

三國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吳三國興亡為縱線,以戰爭發展和人物活動為材料。九十多年的興亡史大約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即由黃巾之亂至赤壁之戰為第一階段;三國鼎立至諸葛亮病逝為第二階段:此後至晉統一天下為第三階段。其間穿插以魏、蜀、吳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紛爭,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文臣武將的奇謀險計逐一帶出,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故事。由於傳統章回小說的結構回合之間前後呼應,在緊隨主線發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貫,形成一個統一的小說系統。

但是,在處理長達九十七年的歷史事件中,由開始至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後面的四十六年,時間長度其實幾近一半,卻只用了十六回來概括歷史演變,其分量安排明顯並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為《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前五十年正是蜀漢由無至有,由弱至強,遂能聯吳抗曹,三分天下這些光輝事跡自然值得大書特書,但諸葛亮一死,形勢急轉直下,蜀漢開始面臨潰亡,時日無多,因而篇幅大為縮小。可見作者在結構方面,處理時間這一因素是有輕重之分的。

對魏、蜀、吳三國的描寫,蜀、魏之間有戰無和,蜀吳之間和多於戰,吳魏之間則戰多於和。然而重點始終放在蜀、魏這邊,對吳國描寫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研究三國人物者也有意無意間偏重於蜀、 魏 君臣方面。換句話說,作者在確定主次方面,也是頗用心思的。

由於《三國演義》是戰爭小說,描寫戰爭題材,從圍繞大小戰爭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節去觀察,也可以理出一個結構脈絡。鄭鐵生《三國演義藝術欣賞》就嘗試這樣去分析其結構,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彝陵之戰三大戰役為主線,中間夾雜一些較次要的輔助性戰役,貫串了全書,形成一個戰爭系統(1992,246-273頁)。冒忻和葉胥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以赤壁之戰為例:從起因到結束,共計八回,其間包括曹操下書,諸葛亮舌戰群儒,蔣干中計,黃蓋用苦肉計,孔明借箭,借東風,華容道釋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點組成了大重點,成為組織嚴謹的結構。

語言特色

《三國演義》是用淺白的文言寫成的,言簡意賅,語氣明快。這在封建時代一般稍能識字者,大約均可欣賞,有利於傳播。

《三國演義》一書,特別是毛評本,移用了古代文學家很多詩詞,與白話文比較,使用淺白文言文,更能夠使之與這些詩詞在語言風格上較為統一和諧。

《三國演義》一書創造了很多成語,引用或自造許多諺語,生動活潑,豐富了中華民族的語言。

六、《三國演義》對後世文學之影響

《三國演義》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有幾個方面,一是該書是歷史小說鼻祖,後世歷史小說不少以之為典範,模仿其體制結構;二是該書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戲劇家多從中取材改編為劇本;三是後世詩文作品取以為典故,或作為詠唱題材;四是《三國演義》語言精警,能豐富後世作家之用語。
參考資料:http://yangjiang.gdrtvu.e.cn/Ke%20Jian%20Zi%20Yuan/048/disici.htm

7. 本人喜得千金 11年4月18日(陽歷) 上午9.20分出生 花錢找了好多人給算名字 最後定義 叫郭子瑜

郭子瑜,性別,女,姓名評分:92
郭(guo) 子(zi) 瑜(yu)
農歷:2011年3月16日 時辰:巳(si)時
屬相:兔
星座:白羊座
四柱:辛卯年, 壬辰月, 癸卯日, 丁巳時
八字:辛卯 壬辰 癸卯 丁巳
五行:金木 水土 水木 火火
納音:松柏木 長流水 金泊金 沙中土
喜用神:五行什麼都不缺,無喜用神!
五格:天格16(土) 人格18(金) 地格17(金) 總格32(木) 外格15(土)
三才:天才6(土)→人才8(金)→地才7(金)
名字五行屬性:郭(木) 子(水) 瑜(金)
簡析:此八字五行齊全,什麼都不缺,五行木旺,日干屬水,須木助,忌火太多。八字本身不缺生助用神,郭字亦屬木,故可考慮採用水、金或水、土的漢字起名(水旺得土,方成池沼,木能克土,此八字木旺土弱)使五行更平衡。
總評及建議:郭子瑜這個名字起得非常好,數理特佳,五格三才全吉。此八字五行金弱,水多金沉,故用水(子)後再用金(瑜)平衡五行,只不過「瑜」字多用於男性起名(三國中周瑜曰:既生瑜何生亮),你家裡人還是不喜歡,感覺是對的,郭子瑜這個名字較為中性。

參考名:
郭飛羽 姓名評分:99.5
郭(guo) 飛(fei) 羽(yu)
毛羣內闐,飛羽上復。《文選•班固<西都賦>》
五格:天格16(土) 人格24(火) 地格15(土) 總格30(水) 外格7(金)
三才:天才6(土)→人才4(火)→地才5(土)
名字五行屬性:郭(木) 飛(水) 羽(土)
郭,筆畫15,屬木,吉
飛,筆畫9,屬水,吉
羽,筆畫6,屬土,吉,羽與於諧音

8. 長沙4名退伍大學生同考研,2人上北大,他們有哪些學習之道

從戰士到碩士!長沙理工大學王峰、張梁、蔣利楊、郭子瑜4名退伍大學生考研成功「上岸」,王峰、張梁考取了北京大學,蔣利楊考取了中國科學院大學,郭子瑜考取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無論是投筆從戎,還是退伍復學,身份在變,不變的是他們強國強軍的信念、報效祖國的志向。與其他學生不同的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退伍學生」。無論是投筆從戎,還是退伍復學,4人的身份在變,不變的是他們強國強軍的理想,報效祖國的志向。

蔣利楊、張梁、郭子瑜加入學校民兵連,連續兩年擔任新生軍訓教官,向學弟學妹們講述他們的軍營故事,以堅韌不拔的品質、團隊協作的精神激勵更多學生,傳遞愛國情懷。抗擊疫情期間,4人多次捐款捐物,並主動申請加入疫情防控突擊隊,奮斗在執勤一線。大學期間,4人共獲得獎學金、學科競賽、志願服務、優秀學生幹部等各類獎項200餘項。

9. 許邵評價曹操"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的具體由來

樓主,你可以參考下易中天老師在《百家講壇》中的一段話: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到,小時候的曹操鬼點子多,調皮搗蛋,不討人喜歡,也不被人重視。但曹操在青年時期卻受到當時最高軍事長官的另眼相看,而且還得到另一個著名人物的高度評價,這個評價竟然流傳千古。那麼,這個著名人物是誰?他到底是怎樣評價曹操的呢?

但是有一個人非常看重曹操,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太尉橋玄,太尉是什麼官?三軍總司令,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橋玄非常看重曹操,說曹操這個人是個難得的人才。所以橋玄找到曹操說,我們現在遇到的將是一個亂世,這個亂世非「命世之才」不可,我看你就是將來平定天下的人,我橋某已經老了,我把我的妻子和我的子孫就託付給你了。那時候曹操才二十歲啊,那麼橋玄為什麼這樣看重曹操呢?就是因為曹操雖然調皮搗蛋,不守規矩,胡作非為,但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紈絝子弟。第一,他才藝過人,文章寫得好,文筆非常之好,自己就是文學家;第二,武功好,據說曹操有一次行刺張讓的時候被人發現,他是用手武著戟,一邊武戟一邊往後退,全身而退。武藝好,而且好讀書。這點非常重要,好讀書,尤好兵書,跟據史書上的記載,曹操終其一生都是愛讀書的,即便是行軍打仗的時候也手不釋卷。那麼這樣一個文武全才,又很狡猾,那就是亂世當中平定天下的人。

而且橋玄不但自己賞識他,還介紹他去拜見許劭,許劭是什麼人呢?許劭是當時有名的鑒賞家。東漢末年有一個風氣,就是要進行人物鑒賞,或者叫人物品評,一個人要成為一個人物,要出人頭地,要進入上流社會,必須有著名的人物鑒賞家給他寫一個鑒定,這樣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許劭就是一個有名的鑒賞家,他在,每個月初的初一,要對當時的人物發表一次評論,就像我們現在開新聞發布會一樣,每月初一,所以叫月旦評。橋玄就跟曹操說,你曹操要進入上流社會,出人頭地,你一定要得到許劭的評語。那麼曹操就決定去找許劭,許劭拒絕發表意見,許劭為什麼拒絕發表意見呢現在我們不知道,也可能他是看不上曹操,也可能他覺得曹操這個人不好說,也可能有別的什麼考慮反正不知道什麼原因,許劭是死活都不肯講。但是我們現在也不知道曹操使了一個什麼手段,這個沒有任何記載,但是我估計曹操是使用了一點不正當的手段,逼著許劭發表意見,許劭逼得沒有辦法說了一句有名的話,他說你這個人啊,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那麼曹操聽到這句話後的反應是什麼,也就是說曹操是否認奸雄可這個評語?正史上的記載是這樣的,「太祖大笑」,就是曹操一聽許劭說你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就哈哈大笑,哈哈哈哈……這句話到了《三國演義》裡面做了改動,改成什麼呢,「操聞之大喜」。一個是大笑,一個是大喜,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別,表現了什麼呢,表現了小說的膚淺,《三國演義》這個小說他是要貶低曹操的,它為了貶低曹操他不惜把大笑改成大喜。「大喜」給人的感覺就是曹操這個人好像從小立志就要當一個奸雄,聽說我可以當個奸雄,他高興得不得了!這不是事實,它也不合邏輯,你說哪有一個人從小立志我就是要當個賊,我從小就下定決心要當個強盜,我從小就立下志向要當竊國大盜,不可能的,奸雄那是逼出來的,奸雄要碰到亂世嘛,碰到亂世他當能臣當不了,他只好去當奸雄了。所以改成大喜是很膚淺的。

我們來看許劭的這個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什麼意思?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你曹操如果身逢治世,那你能夠成為一個能臣;你如果身逢亂世,那你就是一個奸雄。那也就是說曹操是做能臣還是做奸雄,看什麼呢,看客觀條件,是不是,看你處於一個什麼時代。第二種解釋是你曹操如果治理天下,那你就是能臣;如果擾亂天下,那你就是奸雄。成為能臣還是成為奸雄看曹操的主觀願望,所以他這一句話是有兩種可能的,有兩種解釋的,而甚至可能許劭說的這兩層意思都有。

那麼曹操大笑就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我怎麼會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呢,太可笑了,呵呵太可笑了,大笑。第二種是,哦,我如果處在治世就是能臣,處在亂世就是奸雄,成為一個能臣「固所願也」,哎,打個折扣,成奸雄也不錯,哈哈哈哈哈大笑。第三種,哦,我要想成能臣我就能成能臣,我想做奸雄就能做奸雄,我想治理天下我就是能臣,想擾亂天下我就是奸雄,反正我什麼都能幹,哈哈哈哈,這太好了。那麼曹操完全有可能是這三種原因大笑,但是在我們看來曹操這個人可能是後兩種原因大笑,因為曹操這個人是一定要做一番事業的,這個是肯定的,我立志要做一番事業,我要轟轟烈烈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逢治世則造福一方,逢亂世我就稱霸一方,反正我不能碌碌無為地平平淡淡地了此一生。這就是我曹操,這話說到我心裡去了,哈哈哈哈——。至於給我一個什麼頭銜,是能臣的頭銜呢,還是奸雄的頭銜呢,無所謂。這種無所謂的精神正是一種大氣,是一種雄視天下、笑傲江湖的英雄氣。所以我們說曹操雖然被稱為奸雄,雖然很多人都關注到他的奸,但是我認為更本質的是雄,曹操一生都表現出了這種雄,我行我素,笑傲江湖。曹操是非常喜歡笑的,如果我們去讀歷史,我們會發現許多書上講到曹操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有笑這個字。當然曹操的笑有各種各樣的笑,有放聲大笑,也有自我調侃的苦笑,還有譏笑,還有冷笑,甚至是充滿殺機的冷笑,但是曹操始終在笑。

閱讀全文

與郭子瑜與哪個歷史事件有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