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人民公園有多少年的歷史

人民公園有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9-11 19:30:56

A. 人民公園的歷史沿革

園址為原上海跑馬廳的北半部。上海開埠以後,上海跑馬場曾兩廢三建。第三跑馬場(後稱跑馬廳)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總面積為35.1萬平方米,初期實際僅使用沿周邊的跑馬道以及北部看台、管理用房的地基,場中央大片土地荒廢不用,許多墳墓未遷。後來,跑馬廳的產權所有者上海娛樂場基金會將場中央的部分土地租給馬市公司作養馬的場所。
光緒十八年(1892年),公共租界游泳總會在跑馬廳東北部闢建上海第一個游泳池。光緒二十年六月(1894年7月),公共租界工部局與上海娛樂場基金會協商,租用跑馬廳跑道中央的26.83萬平方米土地,用來建設一個體育公園性質的場地,以供外國人游樂。雙方很快達成協議,從是年九月初一(1894年9月29日)起,工部局以600兩規銀的年租租用這塊土地。協議規定:工部局可以在場地內修建各種運動設施,栽花種草,但不得種植高大樹木和建築房屋,以免影響觀看賽馬的視野;每逢賽馬日,各項體育和游覽活動必須停止。工部局把這片地塊定名為上海公共娛樂場,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2月25日)公布《上海公共娛樂場規則》,正式對外國人開放。在公共娛樂場內,曾建過多個網球場、板球場,還有壘球場、足球場、高爾夫球場、馬球場和自行車跑道,並在場內鋪設了大量草皮,種植了一些灌木,建設了一些花壇、花境,安放了幾十把長椅。民國3年(1914年),雙方協議年租金增至規銀1200兩。這時虹口娛樂場(今魯迅公園)、極司非而公園(今中山公園)、顧家宅公園(今復興公園)都已先後建成開放,從而使這個位於跑馬廳中央的公共娛樂場逐漸減少了公園的色彩,成為單純的體育運動場所。
解放後,上海市人民政府於1950年3月6日發文,明確規定跑馬廳為綠地范圍,不準建造有礙於綠化的任何建築。1950年8月27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命令收回跑馬廳產權。同年9月7日市人民政府決定將跑馬廳的南部闢建為人民廣場,北部改建為人民公園。1952年1月20日,上海市工務局下達建設人民公園工程計劃任務書,公園面積為18.85萬平方米,建設投資為26萬元。建園工程由上海市工務局園場管理處程世撫為主,吳振千協助作總體規劃,主要設計人員呂光祺、徐景猷等。按照經濟、美觀、實用的原則,採取自然風景園的形式,山環水繞、高低掩映。為求節約,建築多採用竹木結構,造型為傳統的形式。園內保留了原跑馬廳的一些遺跡,如游泳池、看台、球場以及一根高38米、底部直徑50厘米的旗桿等。
建園工程於1952年6月3日開始,改造地形工程由市失業工人救濟委員會承接,道路、橋梁、下水道等由市工務局中區工務所負責施工。開工不久即進入梅雨季節,雨日達27天,之後又經歷了三次台風的侵襲。工人和技術人員為向國慶獻禮,堅持小雨天不停工,終於保證工程於當年9月25日全部完成。在施工中,共出工4.92萬人次。完成了土方工程4.64萬立方米,挖掘深3~5米、寬12米的河道1200米,平整土地4500平方米,鋪設道路2.56萬平方米,架橋5座,鋪植草皮7.37萬平方米,種植樹木1.34萬株。建園所用的248噸假山石,多是市民捐獻的。不少機關、團體和個人向公園贈送名貴樹木,總數達兩千餘株。由於施工人員認真負責,在炎熱氣候移植的樹木成活率達到96%。
建成後的公園,東北為兒童活動區,西南為成人活動區,北、中部為休息游覽區。園北、中部丘陵起伏,小河縈回曲折,有5座小橋與園路相連。園內有竹茅亭8隻、水榭1座、長廊2座、棚架1座。站在園中央大草坪上,可一覽園外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上海博物館(後改為上海圖書館)、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等近代優秀建築,成為公園良好的借景。園中有茶室、點心部,兒童活動的設施也較多。公園初建時有8個出入口,園南開向人民廣場有2處園門,園東開向西藏中路有2處園門,在園北開向南京西路有4座園門,主園門在園東北角(4號門)。
1952年10月1日,公園對外開放,陳毅市長題寫了園名。 公園免費對外開放後因遊人擠擁而改為團體游覽。同月26日又重新對所有遊人開放,當天遊人量達40.7萬人次,27~29日平均日遊人量也有14.2萬人次,此後直至1953年秋季,始終保持較高的遊人量。為更好地滿足遊人的需要,市工務局投資21.7萬元,於1953年底開始整修和改建公園,除修復被損壞的綠地和調整植物布局以外,新建一座觀魚台和兩座小橋,在園南部建荷花池和安裝噴水裝置,同時改善了道路和下水道等設施。1954年5月1日公園重新開放,從次年元旦起改為售票入園。
1956年,公園南部1.07萬平方米土地劃給市體育運動委員會建造體育宮。次年4月在公園西南開辟釣魚區,垂釣者最多一天達947人次。1958年,利用廢鋼渣在園南堆了一座高13米、佔地250平方米的小山,上置菊花1500盆、一串紅100多盆。是年開始,在小河中備木製手劃小艇供遊人租用。1962年為建造人民廣場檢閱台大樓(址在今人民大廈),先後從公園劃出5.72萬平方米土地,土丘削去一大部分,並填沒了荷花池。
「文化大革命」中,人民公園小橋流水的景觀被認為是封建園林設計思想的產物,遂於1967年初平山填河,砍掉了大批花灌木和花卉,在園中央開辟了一條南北向的寬15米、長200米的主幹道,在園東部從1號門到4號門闢建兩條次幹道,道路兩側均栽植懸鈴木等高大喬木。這項改建工程的規劃由市園林管理處設計科負責,當年年底竣工後,公園原有景觀盡失。1970年初又決定在公園構築地下防空工程。4月26日開始全面施工,公園被迫停止開放。1971年初部分防空工程竣工,2月先在園北恢復綠化種植,重新挖荷花池,並在大草坪西側建立張思德塑像,以後又利用防空工程出土,在園南堆東、西兩山。1971年8月1日,公園邊開放邊修建。1975年3月防空工程全部竣工後,公園大體分為三個區域進行整頓改建,中區設有文化宣傳設施;西區以風景游覽休息為主;東區為青少年活動設施區。此後,又在園西建造水榭和攝影長廊,園中部擴建畫廊,園東整修兒童活動設施等。
1978年後,對樹種、數量作全面調查,並調整了綠化布局;在4號門和7號門增設圓形花壇、扇形花壇和中央大道的組合花壇;整修了風光樓、茶室、展覽廳、露天劇場;新建桔廊、紫藤廊架及花園酒家(今肯德基快餐廳)。1988年春,東部一號門東側因地鐵施工,挖掉1.5萬平方米綠地。1995年3月地鐵一號線工程竣工,歸還綠地1.2萬平方米,仍借用綠地3000平方米;歸還的綠地已全部種植樹木和設置花壇。

B. 人民公園的歷史

人民公園位於市區腹地,佔地22.2公頃,始建於一九八八年四月,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初步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公園因系人民捐助建造,並供人民游樂而得名。國家建設部副部長,書法家葉如棠親筆題寫園名。江蘇省園林專家言伯泉義務提供設計藍圖,並經江西省建設廳委派園林專家湯偉忠、樊守榮審定。

C. 人民公園的介紹

人民公園始建於1953年。那時候,在今天的公園大門和移動公司一帶,是凸凹不平的黃土丘,其間雜草叢生,也稀疏雜亂地生長著一些樹木。解放前,那裡建有一些破破爛爛的小平房,是地痞、流氓和妓女們的活動場所,一個藏污納垢的地方。而在靠近市委家屬院—帶。則是喀什城南叫作「阿克麻扎」的一個大墓葬群。這些陵墓一般都修建得很氣派,許多都貼有綠色和藍色的琉璃磚。而陵墓周圍的其它地方,多是一些農田和水渠。1953年,喀什市決定發動群眾義務勞動,在這里修建喀什的第一個公園。各機關部門幹部、學校師生、城市居民、解放軍指戰員響應號召,聞風而動,立即掀起了勞動熱潮。他們填溝平地,挖渠引水,植樹種花,開挖澇壩,清理小路,昔日荒蕪的土地上,開始出現了生機。各族軍民群眾熱情高漲,工程進度很快,第二年就建成了公園的雛形。1955年開始大興上木,先後建成仿蘇聯式樣、佔地1582平方米的人民文化宮和露天俱樂部,同時也規劃道路、平整花圃,修建座椅,尤其是在幾個主要的路口旁的花池旁,建造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的石膏像。同時還開辟了一個露天舞池。又在今天緊靠市委家屬院的地方,開墾出了一個葡萄園。1957年,這個公園已經初具規模,還率先通上了電,安上了電燈和廣播,成為喀什各族群眾進行集會和娛樂活動的好去處。

D. 人民公園的歷史

1960年,人民公園又擴建了果園,栽種了10多種果樹。1965年修建了2座古典式的涼亭,建成了兒童游樂園,在此前後又建立了動物園。1994年,人民公園投資24萬元,同時組織義務勞動,進行規劃,完成了道路、水池、大門等配套工程,成為佔地360畝,栽植樹木50多種260325株,栽植花卉39科786個品種,附有6000平方米的兒童游藝場,飼養禽獸620餘頭(只),是南疆首屈一指的頗具規模的城市園林。
在20世紀50、60年代,人民公園一直是喀什市的一處名勝。蘇聯、印度、阿富汗、捷克斯洛伐克等許多外國客人曾經前來參觀。一些外國文藝團體多次在公園文化宮和露天俱樂部進行慰問演出。我國的領導人還在這里接見過各族群眾。1958年8月19日,敬愛的朱德委員長來喀什視察,曾經在人民公園受到各族群眾的熱烈歡迎。1965年7月2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在人民公園接見各族群眾時,幼兒園的各族小朋友齊聲高呼!「周爺爺好!周爺爺好!」周總理親切地揮手說:「小朋友好!小朋友好!」此情此景,令許許多多的喀什人至今難以忘懷。
目前是喀什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公園北大門造型典雅,有12根挺拔的柱子,托起波浪式屋蓋,在綠樹映襯下, 顯得格外壯觀。西大門為維吾爾風格石膏花飾的建築。公園佔地24公頃,呈不規則四邊形,園內種植有50餘種樹木,共計26萬余株,栽植花卉40餘種,800多個品種,全園花木覆蓋率達96%。園內曲徑小道總長4000餘米,自然環境優美,是各族群眾休息游樂的主要場所。進北大門,迎面是建築面積1582平方米的具有維吾爾族建築特色的文化宮;公園東北隅大面積葡萄園,是接待國內外賓客的地方;公園西大門兩側是老年人娛樂中心和旱冰場;東面有動物園,北面有兒童樂園和哈哈鏡館。公園中部有古典式八角亭和民族式長方形涼亭各一座。園內還辟有果園、苗圃、育花溫室、人工湖等園景。

E. 濰坊人民公園的歷史沿革

山東省濰坊人民公園始建於1951年,原為以觀賞動植物為主、封閉式管理的市級公園。為適應城市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品質,2004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對人民公園進行改造。改造工程本著利用原有生態資源、運用現代造園手法、突出生態性、人本性,突出體現濰坊歷史文化底蘊、突出人與自然和諧與融合的原則、自2004年9月始,至2005年5月,除兩個園中園(中式園與西式園)尚未竣工外,主體改造內容基本完成,於2005年「六一」試開園。
人民公園由於建園早,南門假山自解放以來一直就是黃土一堆,雜草叢生。1992年投資12萬元建成了一座主峰高聳、側峰奔趨、高低錯落、巍峨壯觀的石頭山,使人耳目一新,為公園增加了一大景觀。近幾年來,人民公園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在提高三個效益上做文章,從公園管理上要效益,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年收入由八十年代的十幾萬元增加到180萬元。公園全體幹部職工正以新的姿態,優質的服務,良好的環境迎接廣大遊客的光臨。

F. 滄州市人民公園始建於什麼時間

時間:於1973年5月1日正式開園
門票:免費
是滄州市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公園。因滄州古時地形似男子佩戴的襆頭,故人民公園又名"襆園"。2005年12月被評為河北省三星級公園;人民公園總面積45公頃,其中山體佔地面積2公頃,湖面面積12.8公頃。到目前為止,人民公園綠化總面積28.9公頃,綠地率達到84.7%,園內共種植綠化素材100餘種34.6萬株。

G. 人民公園的歷史

人民公園位於市中心,原名川西北第一公園,始建於民國19年(1930年)。公園佔地0.15畝。解放後,隨著城市建設的開展,公園佔地面積曾作過幾次大的調整,園內設施進行過多次維修,但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卻遭到嚴重破壞。進入80年代後,按照城市建設的統一布局對公園重新進行規劃和建修,挖湖、堆山、鑿洞、開河、建橋、修路、植樹、種花及建築樓、台、亭、閣、新修動物園、兒童游樂場及公園外規模宏大的文化廣場。綿陽人民公園已建成市內中心的園林綠化集中區域,市民業余休憩的主要場所。1994年,綿陽市人民政府在公園里樹立了我國曾在綿陽留下足跡的兩彈元勛鄧稼先的銅像,以供遊客瞻仰。

H. 天津人民公園的歷史

人民公園的前身是津門富豪大鹽商李春城的私家別墅,名為「榮園」,天津人習慣稱之為「李善人花園」。

始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解放後,李氏裔李歧美把榮園獻給國家。

人民政府對該園進行了全面規劃改造,1951年7月1日正式開放,更名為人民公園。1954年,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園名,這是毛主席為我國公園的惟一題字。

(8)人民公園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天津人民公園位於河西區東北部,東起廈門路,西鄰廣東路,南自瓊州道,北達徽州道,公園總面積14.21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3公頃,是一個以有游藝娛樂為主的綜合性公園。

主要景點有藏經閣、歡樂飛船、歡樂飛椅、腳踏車、水陸大戰、太空球戰、騰春園、轉馬。

人民公園的規劃布局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區,以園中一條環形河將五個區域自然分開,大小形狀不一,貌似獨立又相互聯系,各區域情趣各異,協調自然,錯落有致。主要景點有藏經閣、歡樂飛船、歡樂飛椅、腳踏車、水陸大戰、太空球戰、騰春園、轉馬。

閱讀全文

與人民公園有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