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存貨按歷史成本計價體現什麼要求

存貨按歷史成本計價體現什麼要求

發布時間:2022-09-12 00:53:53

㈠ 怎樣理解存貨核算基礎原則:以權責發生制為記賬原則.以歷史成本為計價原則..

(1)權責發生制是會計的記賬基本原材料,就是根據實際發生的情況進行記賬,相當是什麼時候進行記賬;
(2)以歷史成本為計價原則:存貨的成本是根據購入時的實際金額來記賬的,歷史成本屬於計量方法,相對於歷史成本的還有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這里強調使用是取得時的成本進行計價,比如說把東西買了,怎麼確認成本呢,是按照買價確認的,不是按照其他4種方法計算的。

㈡ 存貨的核算方法

存貨領用、發出的計量
企業對於各項存貨的日常收、發,必須根據有關收、發憑證,在既有數量、又有金額的明細賬內,逐項逐筆進行登記。企業進行存貨的日常核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一種是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核算。
(一)實際成本法
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的,一般適用於規模較小、存貨品種簡單、采購業務不多的企業(主要指未採用電子計算機處理日常核算業務的企業,下同)。由於各種存貨是分次購入或分批生產形成的,所以同一項目的存貨,其單價或單位成本往往不同。要核算領用、發出存貨的價值,就要選擇一定的計量方法,只有正確地計算領用、發出存貨的價值,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進而正確地確定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領用或發出存貨,按照實際成本核算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後進先出法等確定其實際成本。這五種方法都有自身的特點,企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商品流通企業的商品存貨的日常核算,對批發商品來說,一般應採用進價計算。各批進價不同時,售出或發出的商品進價,也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後進先出法等方法中選用一種進行核算。
(二)計劃成本法
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方法的,一般適用於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如大中型企業中的各種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自製半成品、產成品品種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別核算其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的,也可採用計劃成本核算。
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企業,其基本方法簡介如下:
1.企業應先制定各種原材料的計劃成本目錄。規定原材料的分類、各種原材料的名稱、規格、編號、計量單位和計劃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在年度內一般不作調整。
2.平時收到原材料時,應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出收入原材料的計劃成本填入收料單內,並將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額,作為材料成本差異分類登記。
3.平時領用、發出的原材料,都按計劃成本計算,月份終了再將當月發出原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進行分攤,隨同當月發出原材料的計劃成本記入有關賬戶,將發出原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必須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託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異率計算外,都應使用當月的實際差異率;如果上月的成本差異率與當月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任意變動。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公式如下: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當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當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對存貨日常核算採用何種方法,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但要遵守前後一致的原則。在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時,對於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的計算方法,以及在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核算時,對於成本差異手分攤方法,一經確定之後一般不應變更。
期末存貨的計價
(一)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
長期以來,存貨是按照歷史成本計價的,所謂歷史成本是指存貨按取得的實際成本登記入賬。企業採用歷史成本計價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過去我國是計劃經濟,商品的價格是穩定的,一般不會出現跌價現象;二是歷史成本計價提供的數據是客觀的,可查實的,且易於確定。但市場經濟,存貨的價格由市場決定,而不再是一成不變。特別是科技的發展,使得產品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企業的許多存貨面臨跌價。如果仍以歷史成本計價,顯然不利於企業資金周轉,不符合會計謹慎原則。因為謹慎原則要求估計可能發生的風險和損失。對存貨計提跌價准備,不但解決這些問題,還可以有效督促企業關注市場、以銷定產、產銷對路。從實際情況看,由於市場價格的變動、市場供需情況的變化等原因,企業存貨的價值如果仍然按成本計價可能不能反映其實所擁有的價值。會計期末,為了客觀、真實、准確地反映企業期末存貨的實際價值,企業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要確定期末存貨的價值。企業期末存貨的價值通常是以歷史成本來確定。但是,由於存貨市價的下跌、存貨陳舊、過時、毀損等原因,導致存貨的價值減少,採用歷史成本不能真實地反映存貨的價值,因此,基於謹慎性原則,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存貨採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來計價。採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主要是使存貨符合資產的定義。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下跌至成本以下時,由此所形成的損失已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因而應將這部分損失從存貨價值中扣除,計入當期損益。否則,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於其成本價值時,如果仍然以其歷史成本計價,就會出現虛誇資產的現象,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在期末對存貨進行全面清查,如由於存貨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值低於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高於可變現凈值的,應按可變現凈值低於存貨成本部分,計提存貨跌價准備。所謂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是指對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中較低者計價的方法。即當成本低於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成本計價;當可變現凈值低於成本時,存貨按可變現凈值計價。這里所講的成本,是指存貨的歷史成本。可變現凈值是指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預計完工成本及銷售所必需的預計費用後的價值,並不是指存貨的現行售價。預計可變現凈值應以當期取得的最可靠的證據為基礎預計,如果在期末時預計與價格與成本有關的期後事件可能會發生,則在預計時必須考慮與期後事件相關的價格與成本的波動。在預計可變現凈值時,還應考慮持有存貨的其他因素,例如,有合同約定的存貨,通常按合同作為計算基礎,如果公司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數量,存貨超出部分的可變現凈值應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一般地,對於外觀完好無損、保持原有的使用價值並處於適銷對路狀態的存貨,可按存貨市場銷售人生為確定;對於外觀完好無損、保持原有的使用價值,但樣式過時或質量降低的存貨,在前一種情況確定的單位可變現的基礎上,再適當給予折扣來確定;對於外觀完好無損、且需改變原有使用價值但仍可以用於出售或生產的存貨,應按其存貨新的用途或使用價值來確定。可變現凈值=預計售價-至完工尚須投入的製造成本-銷售所必需的預計費用存貨跌價准備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量,如果某些存貨具有類似用途並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且實際上難以將其與該產品系列的其他項目區別開來進行估價的存貨,可以合並計量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對於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存貨類別計量成本與可變現凈值。
當存在以下一項或若干項情況時,應當將存貨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1.已霉爛變質的存貨;2.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3.生產中已不再需要,並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4.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當存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計提存貨跌價准備:
1.市價持續下跌,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2.企業使用該項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於產品的銷售價格;3.企業因產品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於其賬面成本;4.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逐漸下跌;5.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生減值的情形。
需要提請注意的是,所庫存貨應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價,是指期末存貨的計價而言,存貨取得時仍應按取得時發生的實際成本入賬。採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對期末存貨計價時,其成本與可變現凈值的比較有三種方法,即可按單個存貨、分類存貨或全部存貨作為比較的基礎。單項比較法,是指庫存中對每一種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逐項進行比較,每項存貨都取較低數字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分類比較法,是指按存貨類別的成本與相同類別的可變現凈值進行比較,每類存貨取其較低數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總額比較法,是指按全部存貨的總成本與全部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總額進行比較,比較低數作為期末全部存貨的價值。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存貨跌價准備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量,每項存貨都取較低數字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
(二)存貨採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價時的會計處理
期末存貨採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價時,如果成本低於可變現凈值時,則不計提跌價准備,如果可變現凈值低於成本時,應將成本降低至可變現凈值,同時對於可變現凈值部分低於成本的損失,在實務操作中有三種方法:一、二兩種處理方法都是直接沖減存貨,同時將跌價損失記入銷售成本或存貨跌價損失科目;第三種方法則不直接沖減存貨,而類似於提取壞賬准備的賬務處理,貸記一個備抵賬戶,即存貨跌價准備科目。企業會計制度採用第三種方法。期末,通過比較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算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然後與存貨跌價准備科目的余額進行比較,如果應提數大於已提數,應予補提,如果已提數大於應提數,則應予沖銷部分多提數。提取存貨跌價准備時,借記管理費用--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科目,貸記存貨跌價准備科目。沖回時作相反的分錄。
五、存貨的盤點和盤盈、盤虧及毀損的處理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存貨應當定期盤點,每年至少盤點一次。盤點結果如果與賬面記錄不符,應於期末前查明原因,並根據企業的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類似機構批准後,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存貨的盤點,工作量相當大,企業要做好年度的全面盤點工作,必須組織力量,並做好充分准備。平時能輪流盤點的,要在平時及時清點。年終盤點時要將已收已發的數量全部登記入賬。要事先准備盤點清冊,抄列各項存貨的編號、名稱、規格和存放的地點,盤點時,要在清冊上逐一記入賬內結存數量、實有數量及其差額。發現損壞、變質、陳舊、失效的存貨,要單獨註明,寫明盤點日期,並由盤點人簽章。從實際盤點日期到12月31日止這段時間內的收發數量和金額要單獨計算,並將實地盤點的各類存貨金額調整為年終應存的存貨金額。企業存貨發生盤盈、盤虧及毀損,一般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會計處理:盤盈的存貨,應沖減當期的管理費用;盤虧的存貨,在減去過失人或者保險公司等賠款和殘料價值之後,計入當期管理費用,屬於非常損失的,計入營業外支出。盤盈或盤虧的存貨,如在期末結賬前尚未批准,應在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時先按上述規定進行處理,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作出說明;如果其後批准處理的金額與已處理的金額不一致,應按其差額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
六、與行業會計制度比較
1.接受捐贈的存貨,其實際成本的確定有所不同。行業會計制度規定,接受捐贈的存貨,應按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憑據確定其實際成本;企業會計制度則區別不同的情況,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如發票、報關單、有關協議)的,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如下順序確定其實際成本:同類或類似存貨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存貨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同類或類似存貨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接受的存貨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實際成本。
2.企業會計制度增加了接受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存貨,以及以非貨幣交易換入存貨的內容。
3.盤盈的存貨,行業會計制度規定,按照估計價值作為其實際成本;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按照同類或類似存貨的市場價格作為其實際成本。
4.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存貨,行業會計制度規定,先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經過主管財政機關批准後才能處理,如果未經批准,就只能掛在賬上;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後,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如在期末結賬前尚未批準的,應在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時先進行處理,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作出說明,如果其後批准處理的金額與已處理的金額不一致,應按其差額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
5.存貨的期末計價,行業會計制度規定,按歷史成本計價;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價,並要計提存貨跌價准備;在資產負債表上,行業制度規定,按歷史成本反映;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存貨項目按照減去存貨跌價准備後的凈額反映。
6.從可操作性看,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更加詳細、具體。 7.與國際會計准則更加趨同

㈢ 什麼是歷史成本,簡述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和負債的計量原則。

歷史成本又稱原始成本或實際成本,是指以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

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

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3)存貨按歷史成本計價體現什麼要求擴展閱讀:

遵循歷史成本原則有其合理性:

(1)歷史成本是場買賣雙方在市場上美德的結果,反映當時的市場價格,符合生原則;

(2)歷史成本有原始憑證作依據,具備可驗證法;

(3)歷史成本數據易於取得,簡便易行,並與實現原則相聯系;

(4)歷史成本計價無須經常調整賬目,可防止隨意改變會計記錄,維護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鑒於會計報表和會計核算所需要的可靠性和精確性,在會計報表和會計核算上的賬面價值都使用歷史成本觀進行計算,這是由市場價格評判不一所導致的。

㈣ 存貨以何種方式計價該計價方式有何優點

答:《企業會計制度》第二十條規定,存貨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入賬。企業按存貨的取得渠道不同分為外購存貨、自製存貨、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存貨、投資者投入的存貨、接受捐贈的存貨、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存貨、以應收債權換入的存貨、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存貨和盤盈的存貨。
存貨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入賬。這表明企業在持續經營的前提下,存貨入賬價值的基礎應採用歷史成本為計價原則。在理論上,存貨既可以採用歷史成本或重置成本,也可以採用售價或可變現凈值入賬,但通行的入賬基礎主要是歷史成本。採用歷史成本作為存貨入賬價值的基礎,有如下優點:
(1)用歷史成本計量存貨可以反映企業取得存貨時實際耗費的成本,企業活動本身並不增加存貨的價值;
(2)歷史成本是基於過去交易或事項而獲得的,具有客觀可靠性,可以進行驗證;
(3)在難以確定存貨的銷售價格時,歷史成本可以代替變現凈值;
(4)按歷史成本計量存貨的同時,對取得存貨而支付的貨幣資金或其他資產也採用了同樣計量屬性,便於維護核算的復式平衡。

㈤ 歷史成本原則是什麼

歷史成本原則又稱實標成本原則,是指企業的各種資產應當按取得或購建時發生的實際成本對價,而且即使物價變動,一般也不進行調整。

其主要內容是:企業取得的各種財產物資,應以其購進或建造時發生的原始成本即實際成本人賬,並以此作為分攤和轉作費用成本的依據。當物價變動時,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得調整其賬面價值。按實際成本計價,能防止隨意性,使會計信息真實可靠,便於了解和比較。

實際成本原則主要用以確定財產物資的入賬金額。

(5)存貨按歷史成本計價體現什麼要求擴展閱讀

會計上,企業資產價值通常以歷史成本為基礎,以公允價值為輔,這是真實、准確、完整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要求。

企業持有資產的價值,可能因為自然環境、技術革新、市場環境等因素而發生變化,比如企業持有的股票因股價上漲導致賬面值比取得成本高、亦或者持有的存貨因技術革新而無人問津,從而導致存貨可變現凈值小於成本......這些都可能導致資產的歷史成本和賬面價值出現差異。

實施條例從企業會計准則中引入了資產計稅基礎的概念:歷史成本為本。一般情況下不得調整計稅基礎,減少資產價值變動對所得稅的影響,以不變應萬變。考慮到實務中的需要,計稅基礎並非一成不變,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可以調整計稅基礎。

㈥ 關於歷史成本原則和謹慎性原則

因為你看的入門的書所以搞不懂啊,再看高級一點的<中級財務會計>(或高級).其實不難的.
上面三個問題用的計價原則是不同的.
(1)用歷史成本計價,但前年買的電腦,每年要提會計折舊,如:假設電腦使用壽命5年,沒殘值,那它就前二年底已提了4000的折舊(假設電腦是前年初買),現值為6000.
(2)存貨如果只是用來出售的,現價8000元,那就涉及謹慎性原則,要提減值准備2000.
如果不是出售用的,是用於生產的,那還要看生產的產品能否把這錢掙回來,如果可能的,就不用提減值.
(3)投資要看是短期投資還是長期投資,如果是短期,可以用謹慎性原則計提減值准備.
如果是長期投資,呵,那就更復雜了,
懸嘗分要加點,並確定給採納我的答案,才回答了.

㈦ 以下選項中,體現會計謹慎性信息質量要求是

B是體現了謹慎性信息要求.

A、存貨採用歷史成本計價 ——可靠性

C、當期銷售收入與費用配比——老准則中稱之為 配比性,2006新准則中一般認為是 體現 可靠性

D、無形資產攤銷——可靠性

閱讀全文

與存貨按歷史成本計價體現什麼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