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共青團的發展史
中國共青團的發展史:
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由俞秀松、施存統等8人正式發起建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派出了許多黨員去加強對各地團的早期組織的領導工作。
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開幕,中國共青團正式成立。
1925年1月26日至3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發表了《大會宣言》,並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根據2019年5月官網顯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下設12個中央機構及21個直屬單位,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共有共青團員8124.6萬名。
其中學生團員5795.1萬名,共有基層團組織357.9萬個,其中,基層團委20.4萬個,基層團工委1.6萬個,團總支16.5萬個,團支部319.4萬個。
(1)青團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1983年9月13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短文提到:團徽的設計者李國靖,1987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人物專訪《自己動手裝點前進的里程碑——訪十三大代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文中介紹到常沙娜的事跡時說,還有共青團員胸前的團徽,也是由她設計的。
在團中央書記處委託下,1994年1月5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組成調查組,開始了一場跨度40年、涉及海內外的艱難調查。
最後,團徽設計者的問題逐漸清晰了1956年4月,團中央向各級團組織徵集團徽的設計圖樣和詞曲作品,同時還通過當時的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鍾靈在部分專業美術工作者中開展徵集工作。
當時作為中央美院實用藝術系的青年教師常沙娜參與並負責該院校內的團徽圖樣的設計徵集工作,1957年5月9日團的二屆五中全會和5月下旬舉行的團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曾將所徵集的設計圖樣展出以徵求與會者意見,但與會者均認為沒有令人滿意的作品。
1958年的一天,團中央書記處提出由《中國青年》雜志社的美術編輯綜合幾個設計圖樣的長處。當天,美術編輯李國靖擔負這一任務,並很快交了3幅設計圖。這3幅設計圖經團中央書記處討論後,決定刊發於1958年第8期《中國青年》雜志封底,向全團進一步徵求意見。
1959年初,李國靖又根據要求將三幅設計合並成標准圖,把第二圖樣上寫有中國共青團5個字的綬帶放到第一圖樣中去,而團旗則參照第三圖樣的方案進行修改,使團旗有飄動感。
❷ 超市賣的青團需要蒸嗎
超市賣的青團不需要蒸。
超市賣的青團本身就是已經蒸熟了的。而且青團是清明節、寒食節的特色食品,本身就是可以冷食的食物,所以是不需要加熱後再食用的。
青團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每逢清明幾乎都要蒸青團,古時候人們做青團主要用作祭祀,雖然青團流傳千百年,外形一直沒有變化,但現在它作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時令性很強的小吃。
❸ 青團的來歷
青團的來歷:傳說有一年的清明節,太平天國李秀成的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一位農民幫忙把陳太平化裝成了一位農民和他一起耕地。清兵沒有抓到陳太平便在村裡添兵設崗,每一位出村人都要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食物。 回家後,那位農民思索給陳太平帶什麼食物,走出門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時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色。他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團。然後把青色的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了村口的哨兵。 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很好吃。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安全返回。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
❹ 青團的由來和寓意是什麼
由來:青團是清朝年間農民為了救李秀成用艾草做成的食物。
寓意:青團是江南人家在清明節吃的一道傳統點心,具有紀念先人、團圓的寓意。
據考證青團之稱大約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每逢清明幾乎都要蒸青團,古時候人們做青團主要用作祭祀,雖然青團流傳千百年,外形一直沒有變化。
青團的特點
青團最早是用作祭祀食品,雖說現在很多人將其用作小吃進行食用。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綠色的健康小吃,一般正宗的青團是由新鮮艾草的青汁製成的,現在人們製作青團的方式越來越多,有的採用漿麥草、有用其他綠葉蔬菜汁,並不只是用艾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