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歷史上橋梁的發展歷史
橋梁是道路的組成部分。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看,橋梁發展可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時期。
人類在原始時代,跨越水道和峽谷,是利用自然倒下來的樹木,自然形成的石樑或石拱,溪澗突出的石塊,谷岸生長的藤蘿等。人類有目的地伐木為橋或堆石、架石為橋始於何時,已難以考證。古巴比倫王國在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9世紀)就建造了多跨的木橋。
據史料記載,中國在周代(公元前11世紀~前256年)已建有梁橋和木浮橋,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橋。,橋長達183米。古羅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橋,在公元前 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峽的浮船橋。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公元前 4世紀時建起挑出石拱橋(拱腹為台階式)。
古代橋梁在17世紀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並按建橋材料把橋分為石橋和木橋。
石橋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橋。據考證,中國在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就出現石拱橋,如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刻有拱橋圖形。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於公元605~617年,凈跨徑為37米,首創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中國古代石拱橋拱圈和墩一般都比較薄,比較輕巧,如建於公元816~819年的寶帶橋,全長317米,薄墩扁拱,結構精巧。
羅馬時代,歐洲建造拱橋較多,早在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間就在羅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橋,其中建於公元前62年的法布里西奧石拱橋,橋有2孔,各孔跨徑為24.4米。
公元98年西班牙建造了阿爾橋,高達52米。此外,出現了許多石拱水道橋,如現存於法國的加爾德引水橋,建於公元前1世紀,橋分為3層,最下層為7孔,跨徑為16~24米。羅馬時代拱橋多為半圓拱,跨徑小於25米,墩很寬,約為拱跨的三分之一。
羅馬帝國滅亡後數百年,歐洲橋梁建築進展不大。11世紀以後,尖拱技術由中東和埃及傳到歐洲,歐洲開始出現尖拱橋,如法國在公元1178~1188年建成的阿維尼翁橋,為20孔跨徑達34米尖拱橋。英國在公元1176~1209年建成的泰晤士河橋為19孔跨徑約 7米尖拱橋。
西班牙在13世紀建了不少拱橋,如托萊多的聖瑪丁橋。拱橋除圓拱、割圓拱外,還有橢圓拱和坦拱。公元1542~1632年法國建造的皮埃爾橋為七孔不等跨橢圓拱,最大跨徑約32米。當時橢圓拱曾盛行一時。
1567~1569在佛羅倫薩的聖特里尼塔建了三跨坦拱橋,其矢高同跨度比為1∶7。11~17世紀建造的橋,有的在橋面兩側設商店,如義大利威尼斯的里亞爾托橋。
石樑橋是石橋的又一形式。中國陝西省西安附近的灞橋原為石樑橋,建於漢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公元11~12世紀南宋泉州地區先後建造了幾十座較大型石樑橋,其中有洛陽橋、安平橋。安平橋(五里橋)原長2500米,362孔,現長2070米,332孔。英國達特穆爾現存的石板橋,有的已有2000多年。
木橋早期木橋多為梁橋,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橋,即為多跨梁式橋。木樑橋跨徑不大,伸臂木橋可以加大跨徑。中國 3世紀在甘肅安西與新疆吐魯番交界處建有伸臂木橋,「長一百五十步」。公元405~418年在甘肅臨夏附近河寬達40丈處建懸臂木橋,橋高達50丈。
八字撐木橋和拱式撐架木橋亦可以加大跨徑。16世紀義大利的巴薩諾橋為八字撐木橋。
木拱橋出現較早,公元104年在匈牙利多瑙河建成的特拉楊木拱橋,共有21孔,每孔跨徑為36米。中國在河南開封修建的虹橋,凈跨約為20米,亦為木拱橋,建於公元1032年。日本在岩國錦川河修建的錦帶橋為五孔木拱橋,建於公元300年左右,是中國僧戴曼公獨立禪師幫助修建的。
中國西南地區有用竹篾纜造的竹索橋。著名的竹索橋是四川灌縣珠浦橋,橋為8孔,最大跨徑約60米,總長330餘米,建於宋代以前。
古代橋梁基礎,在羅馬時代開始採用圍堰法施工,即打木板樁成圍堰,抽水後在其中修築橋梁基礎和橋墩。1209年建成的英國泰晤士河拱橋,其基礎就是用圍堰法修築,但是,那時只能用人工打樁和抽水,基礎較淺。中國11世紀初,著名的洛陽橋在橋址江中先遍拋石塊,其上養殖牡蠣二三年後膠固而成筏形基礎,是一個創舉。
(1)長安橋大歷史是什麼擴展閱讀:
我國的橋梁,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以西周、春秋為主,包括此前的歷史時代,這是古代橋梁的創始時期。此時的橋梁除原始的獨木橋和汀步橋外,主要有梁橋和浮橋兩種形式。
當時由於生產力水平落後,多數只能建在地勢平坦,河身不寬、水流平緩的地段,橋梁也只能是寫木樑式小橋,技術問題較易解決。而在水面較寬、水流較急的河道上,則多採用浮橋。
第二階段以秦、漢為主,包括戰國和三國,是古代橋梁的創建發展時期。秦漢是我國建築史上一個璀璨奪目的發展階段,這時不僅發明了人造建築材料的磚,而且還創造了以磚石結構體系為主題的拱券結構,從而為後來拱橋的出現創造了先決條件。
戰國時鐵器的出現,也促進了建築方面對石料的多方面利用,從而使橋梁在原木構梁橋的基礎上,增添了石柱、石樑、石橋面等新構件。不僅如此,它的重大意義,還在於由此而使石拱橋應運而生。
因此,秦漢建築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術的出現,實際上是橋梁建築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從一些文獻和考古資料來看,約莫在東漢時,梁橋、浮橋、索橋和拱橋這四大基本橋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階段是以唐宋為主,兩晉、南北朝和隋、五代為輔的時期,這是古代橋梁發展的鼎盛時期。隋唐國力較之秦漢更為強盛,唐宋兩代又取得了較長時間的安定統一,工商業、運輸交通業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等十分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
這些橋在世界橋梁史上都享有盛譽,尤其是趙州橋,類似的橋在世界別的國家中,晚了七個世紀方才出現。縱觀中國橋梁史,幾乎所有的重大發明和成就,以及能爭世界第一的橋梁,都是此時創建的。
第四階段為元、明、清三朝,這是橋梁發展的飽和期,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創造和技術突破。這時的主要成就是對一些古橋進行了修繕和改造,並留下了許多修建橋梁的施工說明文獻,為後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資料。
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萬年橋、貴州的盤江橋等艱巨工程。同時,在川滇地區興建了不少索橋,索橋建造技術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隨著我國第一條鐵路的通車,迎來了我國橋梁史上的又一次技術大革命。
歷史和現狀上看,絕大多數橋梁均架設在水面上,只有閣道橋和現代城市的行人天橋和行車天橋,是架設於高樓崇閣之間或通衢大道之上。
從對天生橋的利用到人工造橋,這是一個歷史的飛躍過程。從簡單的獨木橋到今天的鋼鐵大橋;從單一的梁橋到浮橋、索橋、拱橋、園林橋、棧道橋、纖道橋等;建橋的材料從以木料為主,到以石料為主,再到以鋼鐵和鋼筋混凝土為主,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發展過程。然而,中國橋梁建築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著名的科學技術史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 J. Needham )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中國橋梁「在宋代有一個驚人的發展,造了一系列巨大的板梁橋」。到了當代中國,所建造的武漢、南京長江大橋等,更受到世人稱贊。
可見,中國的橋梁,經過了一個從童年、少年、青年到壯年的發展過程,愈趨成熟。中國在發展橋梁方面於 14 世紀以前處於領先地位,今天,她依然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橋梁大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橋梁
❷ 長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長安在歷史的上發生過什麼
長安(拼音:Cháng ān;英文:Chang'an;韋氏拼音:Ch'ang-an;關中古音:Cháng nǎn)[6]意為「長治久安」,與羅馬、開羅、雅典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中華文明史及東方文明史上最負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
自從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隋時,隋文帝在「大興縣」營建新都(長安縣東),命名為「大興城」。唐朝時,以中軸線重新劃分長安縣與大興縣,並更名「大興縣」為萬年縣,取意「萬年長安」,重新恢復「長安」之名。元代,「長安」喪失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來。但「長安城」仍稱「長安」,歸長安縣管轄,「長安」之名並未廢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將「長安城」剝離「長安縣」獨立設立「西安市」為止,「長安」之名廢止。
❸ 誰知道有關長安的故事傳說之類的關於地理的呀,關於鍾鼓樓的,盡量詳細,越多越好!!
1 折柳贈別與長安灞橋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採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
2 初建雁塔五層高 塔名來歷有故事
坐落在慈恩寺的大雁塔,現高約64米,總共有7層。塔到底是誰設計?原塔是否就是如此?
據介紹,玄奘西域取經歸來後,唐高宗為安置所取佛經,勒令在慈恩寺內興建「藏經塔」。玄奘原打算建造高90米的石塔,但因工程太大,建造頗有難度,唐高宗建議改建磚塔。玄奘隨即聽取了建議,建造了5層高約60米的寶塔,風格完全依照古印度建築。當時,年過半百的玄奘還參加施工,親自搬運土石。
但玄奘設計的佛塔,建成30年後不幸坍塌。當時在位的武則天和王公貴族集資,重新修建該塔,將5層佛塔變成了10層。五代時期的後唐王朝,對大雁塔進行了改建,塔高被降成了7層。明朝萬曆三十二年,大雁塔最後的大規模修建,對其進行了維修加固,在外表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層。這就是現在的7層閣樓式磚塔,通高64米多。
塔名來歷有故事
大雁塔為何稱作大雁塔,如今仍有多種傳說,最常被人提起的有三個。一是古印度迦藍佛曾「穿石山做塔五層,最下面一層作雁形,謂之雁塔」。玄奘最初設計建造的塔就採用了這種形制;二是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小乘寺院和尚買不到肉,天空一群大雁飛過,和尚仰面語:「今日僧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今天是什麼日子。」話音未落,一隻大雁折翅墜地,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領悟出這大雁分明是菩薩化身,他們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從此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雁塔。
三是當年玄奘取經途中曾困於沙漠,後來得到大雁引領,才找到水源,得以生還,建造這座佛塔是為報答菩薩化身指點迷津的大雁之恩。其實玄奘建成大雁塔後,從沒提過塔叫什麼名字,只說是慈恩寺西院的塔,或稱其為慈恩寺西院浮屠。但玄奘所建的塔是模仿曾見過的「亘娑塔」,「亘娑」譯成中文就是「大雁」,人們就把建成的塔叫大雁塔。武則天時重修佛塔後,便正式命名其為「大雁塔」,該塔名一直沿用至今。
大雁塔內藏舍利 進士及第留墨寶
玄奘成功取得真經,返回大唐故土的時候,除了帶回大量經書外,還帶有不少舍利、佛像。潛心翻譯佛經的同時,他擔心帶回的物品遭遇火災,這種情況下才建造了大雁塔。可在玄奘圓寂之後,大雁塔又有了其他的「用途」。
唐中宗神龍年間,進士張莒游慈恩寺,一時興起,將名字題在大雁塔下。此舉得文人紛紛效仿,尤其是新科進士更把雁塔題名視為莫大的榮耀。他們在曲江宴飲後,集體來到大雁塔下,推舉善書者將他們的姓名、籍貫和及第的時間用墨筆題在牆壁上,若有人日後做到了卿相,還要將姓名改為朱筆書寫。
在雁塔題名的人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歲一舉中第,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盡管新科進士們詩興不減,但牆壁畢竟空間有限,不久白牆便成「花牆」。但這些題名現已看不到了,其原因據說是,唐武宗時的宰相不是進士出身,下令將題名全數除去。
————————————————————
3 寇準種香米 故叫香米園
四府街因明秦王四子得名
提起香米園的具體位置,80歲的譚大爺脫口而出:「就在蓮湖路西段南側,為何叫這個名字,我確
實不清楚。」不過譚大爺倒是分析,西安許多街道的名字,都是沿用古代的名稱,那時候給街道起名字,都和街道用途有關。說不定這是古代的糧倉,或者曾有許多賣米的店鋪。
其實,香米園這個名稱的來歷,不僅和北宋宰相有關,和香米也是有關系的。香米園東起灑金橋,西到北馬道巷,長712米、寬5米,北出香米園有東、北、西三條支巷。據元《類編長安志》記載,北宋宰相寇準的花園,曾位於香米園西段。因軒門上刻有「香墨園」,又傳寇準曾在此種植香米,後演變為「香米園」。清末曾用名「香苜蓿園」。1966年改為繁榮巷,1972年恢復為香米園。
—————————————————————
4 鍾樓「搬遷」的故事
歷史上,確有一段傳奇故事是有關鍾樓遷址的。明萬曆年間關中發生大地震,一位叫高承之的道士斷言,災禍是一巨鰲在地下作怪所致,於是知府將鍾樓遷到現址,鎮住妖孽作祟的穴口,西安才得以太平。「鍾號景雲鳴采鳳,樓雄川口鎖金鰲」,現如今鍾樓北面的這副楹聯就印證了這段傳說。但史實究竟是怎樣的呢?西安市鍾鼓樓保管所的工作人員揭開了謎底,鍾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西大街廣濟街迎祥觀,是城中心之所在。後因擴建西安城,隨著城中心的東移,鍾樓才於明萬曆十年(1582)遷建到了現在的地方。
——————————————————
5 西安老地名詳解
下馬陵街
位於和平門內西側,西至柏樹林南口。因街東口北側有漢名儒董仲舒祠亦名下馬陵而得名。唐人韋述兩京記曰『蛤蟆陵本董仲舒墓』。又曰『漢武帝至墓前下馬,故曰下馬陵』。究竟是蛤蟆陵雅化為下馬陵,還是下馬陵訛傳為蛤蟆陵,至今無定論。明正德年間由胭脂坡遷來在此建董子祠,人稱下馬陵。董仲舒為西漢著名學者,哲學家。武帝時獻舉賢良三策。此街中段曲折處可看出唐城和明城銜接處,明代由此向東擴建了西安城。
安居巷
位於東木頭市中段南側。南至三學街西口。明代設錢局於此,稱錢局巷,後演化為今名。現碑林門外銅獅就系這里所鑄,獅身附貼銅幣千餘枚。巷東故城河溝內解放前後尚有鑄造業者,後聯為東方紅鐵廠。
東倉門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據咸寧長安兩縣續志曰『敬祿倉在通化坊,俗稱為東倉』。敬祿倉是專為供給滿人貴族糧餉費用的實物倉庫。此街因在倉門前而得名。
索羅巷
位於東關南部,北起長樂坊,西至更新街。唐代位於興慶宮內,相傳以唐天寶年間興慶宮內有一娑羅樹園而得名。明代稱娑羅巷,清末改為今名。
景龍池
位於東關北部。北起長樂坊,南至索羅巷。唐時位於興慶宮中部偏北。唐景龍年間,這里為九王子府第,玄宗李隆基幼年居於此。當時地下水湧出成湖數畝,得名景龍池。李隆基作太子後,利用這件事說他的住所有龍氣。登基後在此建立興慶宮,景龍池既宮中龍池,亦稱九龍池。這地名可反映出唐時因引數條河流入長安,地下水位抬升的情況。
古跡嶺
位於東關南街東側,東至曹家巷。唐代稱狗脊嶺,是龍首山的一部分,在東市北沿。狗脊是生長在黃土中的一種小灌木,即野枸杞,後演變成今名。唐代狗脊嶺為行刑之地。
南廣濟街
位於西大街中段南側。北對北廣濟街,南至南院門西口。為唐長安城承天門街的一段。宋長安志有『承天門街東西廣百步,南出皇城之朱雀門』曾是長安最寬的大街。元代稱葯市街,為中葯集散地。明清時,北段稱南廣濟街,南端稱五味十字,以中葯配方重視酸甘苦辛咸五味而得名。民國初年為銀號錢庄集中地。
書院門 位於南門內東側,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明萬曆七年間,學者馮從吾,今長安縣人,因與閹黨斗爭失利,辭官歸里,在寶慶寺講學。後辟新址,在街北側建立關中書院,學生常至千人,為著名學府。後為閹黨所迫,書院毀馮從吾在此坐兩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規模修建。現為西安師范學校,遺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書院門前而得名。於佑任曾住32號。西口有唐寶慶寺華塔。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風格建為文化旅遊街。
三學街
位於文昌門內西側之南。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唐代這一帶為太廟,唐末太學遷至此。前院為孔廟,門前數株古槐為當時所栽。宋金時唐太學改為京兆府學,此街名南城巷。元代府學和管理考試的機構貢院及管理人事的機構提舉司相鄰,表明府學明確的目地性。縣學是縣級學府,始於宋金。明代前長安縣學在西關,明洪武三年移往西大街縣衙西側,萬曆九年移於府學西側,今縣坡巷,明成化七年移府學東側。後來門前形成三條南北小街,稱為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此街因北側有此三學,改稱三學街。唐代的孔廟即現在的碑林。
馬廠子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南至東縣門接東倉門。唐代,京兆驛站是全國最大的公文郵件和官旅護送機構。街南端所對市第八中學院內,尚有唐代所刻青石馬槽。唐代以後至明清,經千餘年,京兆驛名稱不改,仍為中國西部最大驛站。此街兩側為驛站喂馬處,故稱馬廠子
東廳門
位於東大街西段之南。東接東縣門,西連東木頭市。明以前,此街在唐皇城東外側,城河遺址因有六處積水處,得名六海坊。明朝陝西行都司署,俗稱兵馬指揮司,設於今西安高中院內俗稱軍廳。清初改為清軍同知署即清軍廳,乾隆32年改稱庫廳,同治年改北大街另設軍廳,此街遂改東廳門。1902年庫廳改西安府考院及咸長考院,附關中大學堂。民國初年為西北大學創立會及預科,1914年改陝西政法專門學校,1923年改西北大學。1927年改中山學院,鄧小平等黨的領導曾在此講課。後為西北水利專科學校。1930年改西安高級中學。
飲馬池
位於東縣門北側,西北至菊花園。唐時位於唐長安皇城東城外側護城河。此段城河留下的地名還有菜市東坑,新城南壕等。唐護城河稱漕河,是多功能城建設施,與城牆組成多功能防禦工事,南通子午曹村的漕渠,北通清渠。後因京兆驛馬匹在此飲水故名飲馬池。
端履門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南至木頭市接柏樹林,長371米。明初建秦王府後,在今東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王府蕭牆。當時在此街北口蕭牆開一門叫端履門。此門是僚臣晉見秦王等候傳喻的地方,端履意示行止檢點之意。門東側有官員侯喻堂址,後稱朝賀巷。
柏樹林
位於文昌門內,北接端履門。南端西側是碑林。明正統年間,西安知府孫仁益拓建此街並在兩側廣植柏樹而得名柏樹林。
東大街
為鍾樓至長樂門,長2150米。隋開皇二年建新都大興城,此街位於皇城東牆南門景風門內外兩側,名景風門街。景風門遺址在今炭市街南口東側。唐末,長安城毀,佑國軍節度使韓建縮建長安新城,新城東西兩側築萬年,長安兩個縣城,成為母子三城拱衛之形制,此街分為城內外兩段。城內至元代仍稱景風門街。城外為萬年縣城北門外橫街。因縣城有西北最大的驛站京兆驛,車馬過往,商賈雲集,宋金時期這一帶名大草市,明清時演化為大差市。明初擴大西安府城,拆景風門東移1300米建東門,始統名東門大街。利用元奉元城東北隅建秦王府,今為新城,又在此街南沿和今北大街中線築秦王府蕭牆,蕭牆內為王城,俗稱皇城,將此街包入王城內。清原王城改為八旗駐防城,俗稱滿城,此街又稱順城街。街西端即鍾樓東門洞,亦即滿城西南角門。辛亥革命,新軍即由大差市東薄弱處攻入滿城。民國二年九月,張鳳翔督陝,拆滿城,利用賑陝款對此街大加修築,取名中山大街。1953年部分拓寬,改名東大街。
南大街
鍾樓至永寧門,長670米,寬60米。最初為隋唐皇城安上門街。當時寬90米,兩側栽植槐樹,並砌水溝。因南端有皇城南牆東門安上門故名。路兩側有尚書省六部衙署,門內東側有斗雞場,今演化為大吉廠巷,宋之問有『日晚斗雞場,經過狹斜看』句。今大吉廠古樂社仍流傳著唐代的鼓樂。宋至元仍稱安上街。明初改築南門,朱元璋欽定永寧門,意為南方永遠安寧,為示不用出兵之心故今永寧門瓮城外牆無正門。此街也就稱南門大街。明清時是西安最繁華的大街之一。清中期每遇雨積水成河,人不能過,戲稱滴水河。民國初年改稱南大街
新城廣場
為於市中心偏北。原為唐長安皇城東北隅,宋為京兆府城東北隅。元為中央駐地方監察機構台察院,明改建為秦王府。明末為李自成的順王府。清出改為八旗校場。1926年慶祝西安解圍改稱紅城。1950年南部辟為廣場,延續至今。
案板街
元代稱南巷。清順治年間因有售案板店鋪而改名至今。
炭市街
清中葉西安生活供熱由南山薪木轉變為北山煤炭。當時只是一個堆放煤炭的無名小街。後因商而聲名大振並得名炭市街。1927年拓寬。解放前為乾果海味市場。現多為副食品。1989年建門牌樓。
南新街
明為秦王府南門端禮門至蕭牆南門端履門的大街。北端王府門兩側城牆尚存而左右原有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所鑄銅獅一對。明崇禎十六年李自成佔領西安此處為順王府前門。1645年清軍佔領西安將順王府拆毀。原秦藩故府貴妃太湖石移出,今在革命公園南門內,門前銅獅則移往城隍廟前,今碑林博物館,原府第毀為八旗校場。1927年因此街在新城以南改為今名。
後宰門
明代秦王府北門廣智門北。有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稱為後宰。此街東段與北新街相交十字稱為後宰門。清初滿城西牆北段新開一個城門名新城門,此街名新城門大街,後從習慣仍稱為後宰門。
通濟坊
1936年在西安擁有相當經濟實力的通濟信託公司在這里開拓街道,大量建房。臨北大街建成四層鋼骨水泥磚木混合結構樓房。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樓。1949年後為市百貨公司批發部。
韓森寨
因有韓森冢並為近郊最大的墳冢。相傳明代在冢旁駐軍而得名韓森寨。水經注圖。滻水篇曰,冢為悼皇帝冢和史良悌墓。漢武帝征和二年發生了歷史上罕有的冤獄治巫蠱獄。武帝夢見被木人圍打,以為有人在咒他。便派江沖之治巫蠱獄。由於江沖與太子劉據平日有隙,欲誣陷太子,在搜宮時太子被迫殺死江沖,起兵據守長安,血戰五日,後兵敗逃於湖縣而死。武帝孫劉進,即劉據之子也死於亂軍。武帝臨終前真相大白,此案平反,對死者起冢追葬。史稱劉進為皇孫,冢稱皇孫冢。公元前74年劉進之子劉病已繼位,是為宣帝,追封其父為悼皇帝,母為悼皇後。皇孫冢能見宣帝杜陵便是。
——————————————————————————
6 西安老城牆
從南門開始順時針方向介紹:
南 門:這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建於隋初(582年)。當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門中偏東的一座,叫安上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代改名永寧門。它也是現在西安城牆各門中復原得最完整的一座,只是原設計沒有箭 樓。現在南來北往的車輛行人均從甫門東西兩則另闢券洞內穿過,它本身已成為文物了。
朱雀門:朱雀門是唐長安皇城的正南門,門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時,皇帝常在這里舉行慶典活動。公元589年, 隋王朝統一中國,隋文帝曾在朱雀門城樓檢閱凱旋大軍。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這座城門被封閉。1985年修復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包裹在明城牆內的朱雀門遺址。它果然如隋唐文人描寫的那樣宏偉華麗,城門柱礎用大理石製成,青石製作的門坎上刻有線條優美神采飛揚的蔓草花紋,磨磚對縫的門洞隔牆厚實端正,殘垣斷壁處處流露出當年的華貴風采。現在的朱雀門位於遺址西側,是1986年開通的。
勿幕門:勿幕門俗稱小南門,開通於1939年,以此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孫中山創建的同盟會最早一批會員之一,陝西民主革命時期有重大影響的革命家,在1917年的護法運動中壯烈犧牲。
含光門:含光門是唐長安皇城南面的偏酉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封閉了它的中門洞和西門洞,保留了東門洞,北宋以後全部封閉。1984年整修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含光門遺址,發現花崗石製作的柱礎、刻花的門檻門道。現已決定把新建券洞城門置於遺址東側,對遺址作框架結構保護,外包城磚,使外觀與城牆一致,內部設置人工採光和空調系統,日後供遊客參觀。
西 門:酉安的西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門。
玉祥門:1926年,軍閥劉鎮華包圍酉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1928年開通的這座城門,為紀念馮將軍的歷史功績,取名玉祥門。
北 門:明代構築城牆時建造的北門,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城,這一帶戰爭激烈,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毀。1983年整修城牆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
尚德門:西安火車站西南側的尚德門開通於1986年,因直對尚德路而得名。
中山門:1927年初,在馮玉祥將軍倡議下開辟的中山門,以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得名.1927年5月1日,馮玉祥將軍率軍東征,就從中山門出城。中山門並列兩個門洞,馮分別為它們取名「東征門」和「凱旋門」。出師之日,馮將軍在城頭向各界歡送群眾講話,說等北伐勝利,再打開凱旋門歡迎他。但後來時局變化,馮將軍再未率師回西安。
東 門:東門在建造明城牆時構築,正式名稱叫長樂門。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由東門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對身邊將士說:「若讓皇帝長樂,百姓就要長苦了。」將士們一聽此言,群情激憤。點火燒毀了這座城樓,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將軍曾在東門城樓上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這一舊址已被修復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
建國門:1986年開通的建國門,以直對建國路而得名。
和平門:與西安火車站、大雁塔處於同一南北軸線上的和平門開通於1953年。為了表達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門。
文昌門:碑林博物館南側的文昌門,開通於1986年。這里的城牆上建有魁星樓,是西安城牆上唯一與軍事防禦無關的設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傳說是主宰文運興衰的神,被人們尊稱「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筆點中,就能妙筆生花,連中三元,成為狀元。所以,古代孔廟、學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樓。明清時的西安府學和孔廟建在城牆旁邊(今碑林博物館),魁星樓也順勢建在城牆之上。魁星樓在1986年修復。遊客們在這里可以看到嗜酒如命,不修邊幅,蓬頭虯髯,步履踉蹌,腰掛酒葫蘆,一手捧斗,一手執筆,似乎半醒半醉的文昌星尊容。魁星樓下這座新辟的城門,自然也就被命名文昌門了。
——————————————————
7 「西安」名稱起源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郡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在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
8 城牆的美麗傳說
西南城角保留風格
西安城牆四角各城樓叫「角樓」,如果能夠繞城牆走完一圈,就會發現惟獨城牆西南角是圓形的,其他三個城角則是方形的。這一點,相當一部分「老西安」都不知其原因,有人甚至將此與風水聯系,猜測如此建築結構是故意而為,可能為了祈求上天,保江山千秋萬代。
這些外形不同的城角,實為城牆轉角處突出牆體的實心台,准確的名稱應該為「角台」,其上的建築為角樓。城角外形不同出現在明朝,圓形的西南城角系唐朝韓建修的「新城」角台遺址。明代修繕唐代城牆時,朱元璋下令角台向外擴張1/3,惟獨沒有重修西南城角,保留了唐代城牆角台原貌。當然很多讀者又會問到,為何只有西南城角沒修繕,這裡面可是有兩段傳說。
據說,西南城角處於地震帶上,只要角台被人修成方形的,修一次就出現一次問題,最後沒辦法只能保留圓形。另一個傳說是,明代城牆修建之前,西安有位王姓老太太,遭受兒子和兒媳折磨,最終餓死在街頭。當地父母官得知此事後,在西安城牆西南角台附近,將老太太的兒子和兒媳問斬。大家認為二人無德不孝,方形代表著堂堂正正做人,因此未將此角樓改變形狀。
玄武門已盪然無存
回首西安歷史,朝代頻繁更迭,有些歷史建築在變化中留存,有些建築卻永遠走出了人們的視線。張先生就對消亡的建築很感興趣,他半年前從河北省石家莊來陝西工作,從那時候就開始尋找長安玄武門。「很小就知道玄武門之變,就想看到底什麼樣子。到西安後問了許多當地人,得知玄武門已盪然無存。但遺址現在哪個地方,都不知道。」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領尉遲恭等人在玄武門,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見駕,門官傳話護衛留下隻身前往。李建成一聽調轉馬頭,李世民搭弓一箭將其射死。李元吉被尉遲恭一刀砍死。李淵在宮中等著三個兒子,不知宮外到底發生何事。此時尉遲恭稟報說,李建成、李元吉陰謀作亂被秦王殺了。李淵只好順勢應變,立李世民為太子,兩月後傳位給李世民,史稱唐太宗,此事件被稱為「玄武門之變」。
西安歷史上有兩處玄武門,大明宮北門也叫玄武門,但並非「玄武門之變」的玄武門。「玄武門之變」提到的玄武門是長安皇城的北大門,太極宮的正北門。由於唐朝末年,朱溫挾持唐昭宗東遷洛陽,留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出於軍事防守需要,放棄外郭城和宮城,把長安城縮小到皇城之內,玄武門在戰爭中遭到損毀。據考,其位置應在今環城北路外華強路西側一帶。
城牆馬面共有93座
東西南北四面城牆上,都有不少突出的部分,許多人都問它是什麼,古代到底有何功能?
城牆外側突出牆外的實心台叫敵台,也稱馬面、牆台。
之所以稱為馬面,據說是明代將城牆修築的這種結構,形象地認為是由98匹馬組成的軍陣,98座敵台猶如昂首挺立的駿馬,所以將馬頭的位置叫做「馬面」。據記載明西安城牆上共98座敵台,1982年實測只有91座,經修復現有敵台93座。每座敵台相距120米,寬度為15-24米之間,向城牆外突出7米。
敵台為增強城牆防守面,以利於守城而設置,使士兵作戰視野開闊,戰術運用靈活。敵台上面修建有敵樓,也稱卡房、鋪房。清乾隆年間重修敵樓90座,1982年實測時敵樓無一存在。1986年至1989年,西安重新修建12座敵樓,其中南城牆7座,東城牆5座,恢復了明代城牆上敵樓的建築形制。
❹ 請你介紹一下長安歷史的
西安,古稱長安;曾用名:大興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9大區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重要的航天工業中心、機械製造中心和紡織工業中心、中國重要的武器製造地、中國唯一的大飛機製造地。擁有較強的工業基礎,是中國西部地區科技實力最強,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城市之一。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曾經是陝甘寧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陝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九區、四縣。 198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❺ 長安的歷史
歷史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開始在渭河以南、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命蕭何建造了未央宮,同一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命名為長安城。漢惠帝元年(前194年)起修築城牆。惠帝三年春(前192年),修築達到高潮,先後征發了14萬人築牆,到五年秋(前190年)建成。漢武帝繼位後,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和明光宮,在城南開太學,在城西擴充了秦朝的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建章宮等。至此,經過近一百年的興建,漢長安城的規模始告齊備。
❻ 唐朝的都城長安為什麼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有哪些功能
地域廣、人口密集、文化交流好、經濟發展迅猛
歸根結底是統治者的領導方針好,比如對外開放,懷柔政策,還有統治者本身就比較重視音樂、文化的發展,對外開放又利於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所以長安才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較早的國際大都會。
❼ 長安的歷史
歷史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開始在渭河以南、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命蕭何建造了未央宮,同一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命名為長安城。漢惠帝元年(前194年)起修築城牆。惠帝三年春(前192年),修築達到高潮,先後征發了14萬人築牆,到五年秋(前190年)建成。漢武帝繼位後,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和明光宮,在城南開太學,在城西擴充了秦朝的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建章宮等。至此,經過近一百年的興建,漢長安城的規模始告齊備。
❽ 長干橋的歷史
長干橋位於南京城南,從中華門城堡出來,即邁上了凌空越阻的長干古橋。步上橋面,當覺寬闊開朗,氣度不凡,長干橋始建於南唐,為南唐宮毆御街直達城外長干里的必經之道。南宋年間,戶部尚書馬光祖重建,更名長安橋,為五拱石橋;明初復建,又名聚寶橋;清代歷次修之。古長干橋是水陸碼頭交會之處,它前臨長干里、雨花台,後倚南門、鎮淮橋,百雉紆遇,萬戶櫛比。
長干橋猶如古城金陵的門牙,曾屢遭戰火,橋因此而漸圮清代後期和民國時期皆修建過。1937年12月,為阻止日寇進攻,國民黨守軍炸毀了中間的大拱,後用木板鋼梁鋪搭以為交通。1951年,重建為鋼筋水泥橋,由劉伯承親書橋碑。隨著交通發展的需要,並且為了提高秦淮河排澇能力,1975年又進行了擴建。擴建後的長干橋長百米,寬約24米,共8跨。劉伯承題的長干橋」漢白玉碑鑲嵌在橋頭欄桿左右。
立橋望水,只見遠處帆檣順著占老、恢弘的城牆移動;橋下秦淮湍流,橋畔春風如絮,柳花似風雪;橋上整日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一派春意盎然的昇平景象。
❾ 長安鎮的歷史沿革
長安鎮起源於東晉,始建於北宋,有千年的歷史。
長安,古稱靖康。遠古時代的長安原是淺水灣。春秋時期,長安還是一片沙洲,至三國後期,遂成陸地,晉代開始才有人在這一帶活動。
據《靖康譜》記載:西晉惠帝(司馬衷)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已在此地建鹽場,為東官九都六圖屬地。宋太祖開寶五年(公元972年),長安稱靖康鹽場,西自雙崗瀝口、東接新安(今寶安)迤麗數十里。民以利漁、灶鹽、采莞草為生,逐漸形成村落。北宋天年起,由於金兵南侵,我們祖先經福建、江西等地流落到此,村落迅速擴大,並出現一些新的村落。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的《都邑檔棚》記載,當時的靖康仍為莞邑第九都第六圖。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靖康鹽場並入歸德鹽場,屬東莞第七都第五圖。清末,虎門太平(含長安)一帶的鄉紳設立蓮溪局(非官方組織),故長安又有蓮溪之稱。
長安明代有大井圩,清末建立萬和圩,民國時期歸虎門管轄,俗稱「下里」。民國三十年(1941年)鄉民在沙埔頭籌建新村,取名長安圩,以後就採用長安為正式鎮名。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長安歸虎門行政公署管轄。
民國十四年(1925年),東莞縣設置區級行政機構,長安與北楊、懷德等地屬東莞縣第一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稱東莞縣第五區,設聯鄉辦事處。辦事處所在地是霄邊甘素祖祠堂。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東寶行政督導處。東莞全縣分八個區。長安的沙頭、廈崗、烏沙,霄邊等,與懷德、北柵同屬新五區。區府設霄邊。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國民政府推行保甲制度,金區編為45保,4506灶戶,約16000人。全區分為北山、長邊兩大鄉。沙頭至北柵為北山鄉,烏沙至霄邊為長邊鄉。
1949年10月7日,東莞解放。縣人民政府成立後,將長安、虎門合編為第六區。區府設太平鎮。
1950年,長安從第六區劃出,稱第十區,區府設霄邊。
1955年9月,改數字序稱的區名為地名稱呼,稱長安區。
1957年夏,撤區改為聯鄉。長安劃分為沙崗,沙頭、烏沙、錦廈、霄邊五個聯鄉。五個聯鄉合稱長安大鄉。大鄉府設長安圩。
1958年10月,虎門、北柵、長安三個片共16個聯鄉,82個農業社,合並成立虎門人民公社。
1959年,長安從虎門公社劃出,成立長安公社。
1983年4月,改社為區,成立長安區公所。
1984年5月,大隊改為鄉。全區轄1鎮(鄉)級鎮11鄉。鄉以下仍稱生產隊。
1986年11月,長安區經廣東省正式批准為工業衛星鎮,1987年正式改為鎮,稱長安鎮人民政府。鄉改稱為管理區,全鎮劃分為13個管理區。管理區下設村(居)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全鎮共84個村(居)民小組。
2004年12月,各村民委員會改制為居委會。
2005年1月,全鎮13個村(居)委會全部改制為社區居委會,其中街口村改名為新安社區,長安居委會改名為長盛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