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盤古在哪裡
編輯本段【盤古(元始天尊)的由來】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生於太無之先,稟自然之氣,初稱元始天王。東晉葛洪的《枕中書》稱,「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 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元始天王,開天闢地,治世成功以後,蛻去軀殼,一靈不昧,遊行空中,見聖女太元,喜其貞潔,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聖女懷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間,言語行動常有彩雲護體。因其前身是盤古、元始天王,就稱為元始天尊。《歷世神仙體道通鑒》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此氣化為開辟世界之人,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
居天最高: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神靈所居之處是「玉清三元宮」,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
,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內,有紫雲之閣,碧霞為城。眾神仙按
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
秘道度仙:《隋書經籍志》稱元始天尊以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即授以秘道,開劫度人。「所度皆諸天
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諸仙官」。
道教關於元始天尊與盤古的演化過程:太上老君一共81化,老子是第十七化~ 老君生於天地之先, 空洞之中. 所謂空洞, 便是真一之氣, 此一氣生後, 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 而生上三氣, 每氣又各相去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 三氣相合, 生無上, 也就是虛皇天尊(元始天尊的真寂不動之身, "真靈位業圖" 第一中位 "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 便是次義) 無上生後, 又經過如上的歲數, 生中三氣, 每氣又各相去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 三氣相合, 生玄老, 也就是元始天尊. 玄老生後, 又經過如上的歲數, 生下三氣, 三合成德, 生太上, 也就是太上玉晨大道君.道君生後,八十一萬億八十一萬歲, 而生前三氣, 每氣又各相去八十一萬億八十一萬歲, 三氣相合, 生太上老君.老君生後, 才有太易, 太初,太始,太素,太極這五運的天地變化. 這是第一化. 第二化: 空洞之中, 又生太無, 太無之內生玄元始三氣, 三氣混沌, 凝結變化, 化生玄妙玉女, 也就是無上元君. 老君於是化作五色彈丸, 流入玉女口中,積八十一年而生, 不過此時, 還是天地未分. 老君生後, 便分辟三氣, 其中輕氣上升為天, 重氣下沉為地. 中氣化為水氣, 化生萬物. 第三化: 太虛之氣 往來亂射,經百億萬氣之後.其氣才慢慢的往來流行, 又號彌羅萬梵之氣。又經過了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億氣之後。結吉祥之氣。成一聖人。自號元始天王( 這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同時生五老(五行之主) , 立年號龍漢。又經如上氣數。化生太上道君, 立年號赤明。同時生九老。分為九天。又經如上氣數。再生太上老君, 立年號上皇, 時生八公. 老君又結陰陽二氣,分布天地,萬物才齊備
編輯本段「盤古廟」的由來和歷史
「盤古廟」的由來和發展
1、《三五歷紀》記載:大禹同伯益民治水,在開挖徙駭河時建立殿堂,紀念盤古。
2、《元史?本紀?世族七》記:世祖十五年夏四月乙卯,修會川縣「盤古王祠」祀之。
3、明永樂四年重修,成化元年知縣劉素再修,(二十年後倒塌)。弘治十四年知縣周忠,易小以大,易甓 以石,易塗泥而金鐵之,歷時四年而工成。
4、清康熙二十七年因河水汴刷廟毀,故南遷河西,並有傳「盤古墓在水中,又石棺,鐵鎖系之」之記。但是新建的盤古廟規模縮小了很多。
5、中華民國五年盤古毀於天火。主持僧本信信苦形(用兩根鐵絲穿在腳後跟的筋骨之間,用一條鐵鏈再連在一起,以示自己有罪帶鐐),徙步去天津齋化。得津沽巨商寧世福等八家施捨,遂於民國八年重修,歷時十年。不僅殿堂比以前又小了不少,而且因資金不足,有些工序未能如願便草草收工。
1937年9月18日,幾名日軍佔領盤古殿頂,向百姓開槍,後進駐偽軍,建立據點。在1946年秋,青縣人民武裝攻克盤古據點,盤古整個盤古廟毀於一旦。可謂「建於戰亂,毀於戰亂。」
6、1987年秋盤古人自發成立「盤古廟籌建委員會」。借村民一處,權作「盤古廟堂」。92年重修盤古墓,建了盤古墓碑亭。2005年再度粉刷、修整。
(建國後盤古廟的三大殿被拆除將木材用於了建設縣政府劇院。所剩房社成為新成立的盤古人民公社的辦公所在地。2008年在道路闊寬過程中,所剩房社也被拆除。)
盤古的現在和被毀之前
現在的盤古可以用一首詩簡單的描述:
盤古深潭
王家彥 青縣城人
曲徑孤村古廟殘,下臨潭水擁湍瀾。
濤驚不見黿鼉窟,崖峭那尋鴛鴦灘。
漠漠斷碑橫草底,蒼蒼老樹入雲端。
煙波日暮漁人去,明月一灣萬丈寒。
現在的盤古廟由一兩個村民看守著,當朝拜者步入萬有之祖「盤古」祠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盤古聖像。拜畢,方見神龕兩側的對聯,即
上聯: 日(ri) 日日(zhao) 晶(jing) 日日日日(hua) 朝 天 地
下聯: 月 (yue)朋(peng) 月月月(suo)月月月月(luo) 明 乾 坤
此聯為邑人戴紹惠老先輩所撰。其含義還要從盤古說起。相傳,盤古辟開混沌,為使宇宙光明永固,便置十日十月於太空,日為陽,月為陰,即是陰陽,也是夫妻。上聯的「朝」字即含此義,讓它們輪流值日,日出為晝,月出為夜,十日一輪。到了夏仲康時,十日並出,灼熱難當,草木枯焦,這時有窮國9在今山東德州以南)君「後羿」,射落了九個太陽,解救了火熱中的黎民。這就是神話傳說中的「後羿射日」。天上喪夫的九個月亮,自然閉門不出,不再為容了。只剩下一個日,一個月。
盤古被毀之前:
被毀前的盤古廟,狀似北京故宮三大殿,石、磚、木結構,黃色琉璃瓦封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二十里外清晰可見。
前殿為盤古殿亦稱大殿,建在青石砌起的高台上,圍以漢白玉欄桿,佔地一田三分,台階十八級,為十八層地獄之說,殿高三丈六尺,象徵三百六十周天,飛檐椽子一百零八根,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布,從廟的前後左右四方數,每天才椽二十八根。每根椽頭吊銅鈴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微風搖鈴天動樂」之美譽。殿頂黃瓦有「光灑殿頂地生輝」之稱。四條斜脊置彩龍、鳳、獅子、河馬等動物,形神各有千秋。四角拱斗懸挑,若雛燕臨空,似天宮瓊閣墜落凡塵,常呈騰反之勢。
殿內,盤古坐像,高一丈零八寸(為盤古萬八千歲之說),鐵質塗金,額角披葉(項葉十片為天干,腰圍十二片為地支)手托日月。龍眉虎目,皂白分明,隆準海口,大耳有輪,望之儼然,細瞻,既傳開拓者之神威,又現祥慈之淑氣。胸闊能容天地,乳豐潤育生靈,可謂形神盡善,妙絕塵寰。
另據《皇朝通志》載:康熙三十六年為盤古廟立御碑一座。上註:明鐵鑄塗金盤古像,為弘治年所造歷四百七十年,其形外表絲毫無損,內無半點銹跡。
中殿,亦稱接引殿。青磚藍瓦,古樸莊重。殿內正面供奉:「釋迦牟尼」貼金泥塑像,兩側十八羅漢,神形妙趣橫生,壁繪玉宇瓊閣,若陰若現於雲霧之中。佛祖身後立一板牆,斷一殿為兩宮,後宮塑背南面北股坐蓮盆,普渡眾生的觀音菩薩,代替了煉石補天的女媧,但同為女性,唯增玉女金童。
後殿,亦稱:「三教殿」。青磚灰瓦,古樸典雅。殿內改禹為龍王,增孔子、老子,老君居中,左龍王,右孔聖。
三殿中的配祭安排,融會了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為一體,又反映了原始的純真。
三教殿前,合歡樹兩株,干粗盈圍。花期朵朵朱櫻映日,新葉如蔥,晝展夜合。殿後懸鍾古槐枝繁葉茂。三大殿兩側為參天松柏,參差碑林占據。禪房、經房、庫房亦在東側。
盤古廟群體佔地一十八畝,圍紅牆,高九尺。山門對聯:
(上) 開天闢地,位列三才而立已。
(下) 育世長民,首出萬物以為君。
山門照壁,高一丈八尺,彩瓷上繪制八仙過海的圖畫,栩栩如生。
盤古廟會每年兩次,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兩次舉行,(始於三國魏)廟會正期四天延期或十晌或半月不定又有唱戲的、說書的、馬戲雜耍等助興。期間善男信女、寺院僧道、商賈遊客車馬舟楫雲集於此。
五、盤古迷哦重修計劃和面臨的問題
無論過去如何輝煌,但是現在展現在人們眼前的都只是一片廢墟和一座由單獨的房間組成的小廟。這很讓里人傷感和愧疚。重修盤古廟,為盤古再造金身的呼聲一直在民間傳響。
值得高興的是在各方的努力下,青縣人民政府通過了《以「精神投資」為先導,啟動青縣經濟騰飛》的重修盤古廟振興盤古文化的決議。
盤古重修藍圖:
主體工程佔地270畝,以九尺紅牆圍之。首為「盤古祠」(近代被毀前規格),次第「媧皇宮」、「禹王殿」、「靈宵殿」、「封神閣」、「道院」、「儒院」、「觀音殿」最後是「盤古文院」。並建立「茶香齋」、「妙語齋」、「潑墨亭」、「太始宮」。
山門增加一對對聯:
上聯: 大凡生靈皆有本、生之本乎,靈之本乎,合二為一。
下聯: 萬有之源始欲斯,天始於斯,地始於新,一分為二。
重修「盤古墓」再鑿「盤古潭」,築「四季陽春」之山,開「幽園信步」之地,興一年兩度的盤古廟會。
田中角榮與盤古廟
1940年秋,根據報告有個日本軍官到盤古廟燒香,活動在盤古廟附近的游擊隊接到要活捉的通知。於是展開了行動,一切都很順利,但是追到大廟時有一個叫田中的軍官找不到了,原來盤古鐵像是中空的,田中藏在了盤古的肚子中得以倖免。
後來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向周總理提出要到河北青縣的盤古廟降香還願。此後在田中角榮去世後其女兒繼承田中遺願要重修盤古廟,在九十年代左右曾經出巨資給青縣政府要求重修盤古廟,但是青縣政府挪用了這筆錢,最後只在縣城修建了一個盤古市場(後更名青縣蔬菜批發市場),修盤古廟的事情被一直擱置了下來。
現在向盤古村的老人提到此事時,盤古的老人們會很高興的給你將,並推測在正式修盤古廟時田中角榮的後代一定還會出資相助。
盤古碑記
明弘治諫議大夫左長史翰林檢討馬政撰文。
盤古氏,人祖也。生於混沌之初,鴻蒙未判之先。穴居而野處,草衣而木食,污尊而抔飲。當此之時也,無三光五嶽之名,無三皇五帝之作,無三墳五典之書,列於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說也。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故曰:一氣未分道在天地,兩儀既判,道在聖人,盤古氏以之,自是而有卦畫,而有結繩,而有網罟人制,何者不自盤古氏肇邪?自是而有耒耜 ,而有衣裳,而有律呂之音,何者不自盤古氏來耶。史弁 三皇,書冠五帝,古今上下知有三皇五帝,而不知有盤古氏,豈荒遠在所略耶!側聞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不有我祖,何開我人。豈可使古今上下知有我人而不知有我祖也!茫茫堪輿,俯仰無垠,知者蓋寡,誰其貌 之。青實故虛也,在邑南十有五里,邃 故跡可尋,第恐庄列之言涉於虛,史傳之紀淪於妄,夷考其實,有廟在里,有墓在溝,突兀如昔;自有國有家而即有也。皆青人之所見聞者,矧可繹思 。走童而謁,尚記陳容古貌,精爽逼人。土僧傳說:楊仆等建造,弘治戊申劉侯視篆,得陳景春氏作俑,而一新之,猶未備也。訖周侯下車,得孫克暉作倡而大新之。易小以大,易甓 以石,易塗泥而金鐵之,使萬古不易之基,一旦而改觀。祝之而雨,禱之而晴,報應如響,誰之績歟?謂可無記,以垂永久,昭後來也。記歟,敢從而銘之,銘曰;盤古有廟,青人瞻眺;盤古有像,青人仰望;盤古有溝,青人夷游;盤古有墓,青人慨慕;盤古有門,青人見聞;盤古有里,青人振起;盤古有名,青人勒銘。
弘治十七年歲在甲子春正月丁丑立石。
編輯本段【盤古文化的根源地】
河南省桐柏縣被成為盤古文化的根源地。當地的「盤古廟會」被確定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8年,桐柏還啟動了「盤古創世神話傳說群」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2005年3月,桐柏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盤古文化之鄉」。2006年10月30日,桐柏舉辦了「全球華人首次祭祀盤古大典」,並將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定為祭祀盤古日。為此,中國民協、河南省民協與桐柏縣人民政府將於今年10月7日農歷九月初九在桐柏縣共同舉辦中國·桐柏盤古文化論壇暨中國淮河源民俗博物館掛牌儀式。
支撐「萬代盤古根源桐柏」論點的五個標準是:一是圖騰標准。古籍中盤古神話說「盤古氏龍首……」顯然,古代先民崇拜的是龍,認為祖先盤古就是龍的後代,所以,盤古子孫就以龍為圖騰標示,千古傳承。有關盤古和龍的傳說也很多。桐柏山盤古塑像的頭部有兩只龍角,與「盤古氏龍首」之說如出一轍,而其它的盤古神話流傳區別是鳳圖騰,鳥、雞圖騰,與龍圖騰格格不入。具有龍圖騰特徵的桐柏盤古神話則比較正宗。二是地理標准。古籍中關於盤古神話的記載最早莫過於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歷紀》、《五運歷年記》,其中涉及地名的只有一處,為「盤古死後……血為淮瀆……」明顯將盤古與淮河發源地相聯系。明代學者李夢陽撰文《大復山賦》時,將桐柏山水簾洞以西的一道酷似人形的山脈稱為盤古,「昔盤古氏作茲焉,用宅……」清代學者貢愈淳作《桐柏山賦》曰:「盤古開天而首出……」明確指出桐柏山是陰陽未分、大水茫茫的混沌之時盤古首出開天的地方。唐朝、宋朝編修的《元豐九域志》曰:「桐柏山,淮水所出。淮瀆廟,盤古廟。」縱觀千古典籍,遍查全國盤古神話流傳區的方誌,唯有桐柏山、淮河源、水簾洞的地理名詞與盤古神話密切關聯。同時,桐柏山盤古躺卧處還存有一座盤古廟,許多地方還保留著盤古山、盤古洞、盤古斧、盤古井等與盤古神話密切相關的實景地名。三是民俗標准。桐柏民間流傳著許多習俗,可以說是原始盤古神話的遺存。如神話傳說中,說人類之初是兩條魚變成了兩只猿,這兩只猿就是「陰陽之始」的盤古夫婦。盤古崇敬祖先,就有了盤古抱二魚以示崇敬之說。後來,盤古抱魚之說就形象地演化成了太極圖。人們效仿祖先,就形成了民間掛太極圖之俗。桐柏民間現在還習慣在門頭上、窗戶上、院落影壁牆上掛太極圖,以示吉利,並有希冀祖先庇佑以辟邪之意。桐柏民俗中嫁女送竹竿、玩獅子吞小孩、玩青龍火龍救眾生等都包含著耐人尋味的盤古神話故事元素。四是敬祖標准。在神話流傳區,人們對神話人物崇敬程度的高低是判斷神話產生根源地是與否的標准之一。在桐柏,人們對祖先盤古的崇敬程度達到了頂點。如桐柏民間傳說中正月初一是盤古的生日,這一天祖先盤古要回來過年,需要清靜,所以在桐柏初一到初十是不能進行鬧新春的游藝活動的,直到正月初十以後才能開始,否則是犯了大忌的。另外,走遍全國盤古神話流傳區,民間稱盤古為王、為帝的多,唯有桐柏山居民稱盤古爺和盤古奶,這也反映了桐柏山居民敬祖之意的親切和深刻。五是活化石標准。現在還掛在人們口頭上的神話,被專家稱為「活化石」。它的數量多少反映出當地人們對盤古神話的知曉度,這也是判斷盤古神話傳說根源地的依據之一。經過開展民間文學普查工作,桐柏縣搜集出上百種盤古神話。在桐柏的大街小巷、村村莊庄,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不論是幹部、工人還是農民,都能講上一段,說上幾句盤古神話,都是盤古開天闢地、捏泥造人、滾磨成親、造衣服、馴牛、降龍、治水、造酒、造農具等,以桐柏山為中心方圓幾百里的區域成為盤古神話「活化石」的豐富蘊藏地。這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就是盤古文化根源地的特徵。
② 盤古的盤古廟宇
1、《三五歷紀》記載:大禹同伯益民治水,在開挖徙駭河時建立殿堂,紀念盤古。
2、《元史·本紀·世族七》記:世祖十五年夏四月乙卯,修會川縣「盤古王祠」祀之。
3、明永樂四年重修,成化元年知縣劉素再修,(二十年後倒塌)。弘治十四年知縣周忠,易小以大,易甓以石,易塗泥而金鐵之,歷時四年而工成。
4、清康熙二十七年因河水汴刷廟毀,故南遷河西,並有傳「盤古墓在水中,又石棺,鐵鎖系之」之記。但是新建的盤古廟規模縮小了很多。
5、中華民國五年盤古毀於天火。主持僧本信信苦形(用兩根鐵絲穿在腳後跟的筋骨之間,用一條鐵鏈再連在一起,以示自己有罪帶鐐),徙步去天津齋化。得津沽巨商寧世福等八家施捨,遂於民國八年重修,歷時十年。不僅殿堂比以前又小了不少,而且因資金不足,有些工序未能如願便草草收工。1937年9月18日,幾名日軍佔領盤古殿頂,向百姓開槍,後進駐偽軍,建立據點。在1946年秋,青縣人民武裝攻克盤古據點,盤古整個盤古廟毀於一旦。可謂「建於戰亂,毀於戰亂。」
6、1987年秋盤古人自發成立「盤古廟籌建委員會」。借村民一處,權作「盤古廟堂」。92年重修盤古墓,建了盤古墓碑亭。2005年再度粉刷、修整。
建國後盤古廟的三大殿被拆除將木材用於了建設縣政府劇院。所剩房社成為新成立的盤古人民公社的辦公所在地。2008年在道路闊寬過程中,所剩房社也被拆除。
盤古廟會每年兩次,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兩次舉行,(始於三國魏)廟會正期四天延期或十晌或半月不定又有唱戲的、說書的、馬戲雜耍等助興。期間善男信女、寺院僧道、商賈遊客車馬舟楫雲集於此。 盤古廟重修計劃和面臨的問題:無論過去如何輝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展現在人們眼前的都只是一片廢墟和一座由單獨的房間組成的小廟。這很讓里人傷感和愧疚。重修盤古廟,為盤古再造金身的呼聲一直在民間傳響。
青縣人民政府通過了《以「精神投資」為先導,啟動青縣經濟騰飛》的重修盤古廟振興盤古文化的決議。
主體工程佔地270畝,以九尺紅牆圍之。首為「盤古祠」(近代被毀前規格),次第「媧皇宮」、「禹王殿」、「靈宵殿」、「封神閣」、「道院」、「儒院」、「觀音殿」最後是「盤古文院」。並建立「茶香齋」、「妙語齋」、「潑墨亭」、「太始宮」。
③ 盤古寺的歷史沿革
傳說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時,發現盤古墓,故立盤古祠供祭拜;公元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擴建盤古祠,冠以「王」字,稱為「盤古王祠」,敕建至今730多年,期間經過14次復(擴)建,其中在明代擴建時達到頂峰,為中國建築規格最高的建築之一;1947年毀於戰火,現存檔古廟於1991年在舊址東北處修建。為配合盤古文化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盤古文化,打造盤古文化產業鏈條,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青縣政府於2010年籌資4000餘萬元,在康熙二十七年遺址上重建盤古寺,並於2012年落成。
④ 耒陽有那些好玩的地方
1、蔡倫竹海 AAA
推薦1
蔡倫竹海
蔡倫竹海旅遊風景區位於耒陽市黃市鎮和大義鄉境內,規劃區面積近10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達66平方公里,按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進行規劃建設。蔡倫竹海景區面積廣闊,連片竹林面積達16萬畝,是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竹海,有著「亞洲大竹海」、「天然大氧吧」的美譽;生態景觀獨特,耒水悠悠、竹海茫茫,可輕舟賞竹翠,曲徑聞竹香,憑窗聽竹語,登高觀竹瀾;交通優勢明顯,京珠高速公路、武廣高速鐵路等並轡而過,107國道、320省道和京廣鐵路交織成網。這里鍾靈毓秀,有沉睡千年的睡美人、瑰麗多姿的天然溶洞、明朝建寺的紫霞禪寺和景象壯觀的大河灘噴泉;這里人文薈萃,蔡倫曾在此首傳造紙技術,韓愈曾來此拜謁揮毫,徐霞客曾到此探險考察;這里風雲際會,有漢相歸隱之張良洞、周瑜後裔之周家大院、曾國藩之徵兵籌餉處;這里休閑詩意,有泉水灣休閑度假村和水上游樂區。蔡倫竹海,「竹」報平安;蔡倫竹海,「竹」福天下!
2、盤古廟風景區
推薦2
盤古廟風景區
盤古廟風景區位於耒陽市郊三公里處的三架鄉上嶺村與七嶺村交界處107國道傍。相傳神農年間,神農發明了「耜」,耕地省工省力。秋收後,神農感恩上蒼給自己的智慧,拿著「耜」放在香案上祭祀天地,口中念念有詞:「盤古劈開天,清水供青天,苦難靠一邊。」正念著,突然狂風大作,閃電雷鳴,一塊巨石從天而降,神農靠前仔細一瞧,巨石似人非人,手中緊握的板斧似斧非斧,恰如盤古神威,神農腦海立刻感知,盤古公公來也!於是拜跪巨石。之後,號召部族男女老幼伐樹鑿石,建廟宇供奉巨石於內,並親筆提寫「盤古廟」三個大字,廟里一直香火不斷……其實盤古廟始建於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相傳盤古靈光多次閃耀,金光四射,逐建廟以祀。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重修,1944年被日軍炮火摧毀,1983年重建,1995年後由三寶弟子彭南和接手開發,建了盤古前殿、盤古中殿、天王殿、地下龍宮、念佛堂等景點。
3、新市古街
推薦3
新市古街
新市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相傳為「神農創耒、斫木為耜」之地,自南北朝時陳朝(558-589)伊始、唐朝、元朝曾三度為新城市縣治所。自南北朝至清代,歷時1400餘年,歷來為水運碼頭,商貿重鎮,商業久盛不衰,發展成為城鎮內鄉村第一大集鎮。古衡洲郡也曾設郡於此,《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載:「新城市,在湖南衡陽東南百五里,西瀕耒水,南接耒陽縣界,清時有巡檢駐此,即故新城縣治也。」新市街為明、清代商品經濟發展初期耒水耒陽段四大口岸(新市街、灶頭市、黃泥江、大河灘)、和兩大碼頭之一,曾有過九街十三巷的記載。清末至民國初期,耒水支流敖河、淝江駛來的船隻多在新市街停泊,每晚達200隻以上,東湖、夏塘的茶油,馬水、安仁的糧食,及附近鄉村的木材、煤炭、豆類,皆以此地為集散口岸,糧食生意尤為興旺。
4、蔡倫紀念園
推薦4
蔡倫紀念園
湖南省耒陽市蔡倫紀念園是0耒陽市委、耒陽市人民政府修建的紀念偉大的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重要場所,位於耒陽市蔡侯路蔡子池畔,佔地116畝,投資1.4億元人民幣,於2001年8月28日重新對外開放,是國家重要的旅遊景點。紙和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東漢元興元年(105年),蔡倫利用廉價易得的樹皮、廢麻、舊布、破魚網作原料,造出了質輕、價廉,適於書寫的植物纖維紙,史稱「蔡侯紙「,取代了笨重的簡牘和昂貴的縑帛,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尊祟紀念。園內現存的蔡侯祠、蔡子池、石臼以及園內現存的蔡倫造紙作坊,是蔡倫總結前人經驗,發明造紙術和人們世代應用傳播造紙術的重要歷史見證物,是研究蔡倫和造紙工藝歷史的重要的實物資料。建國以來,蔡倫紀念園已成為弘揚科學、傳承文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受到中央領導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5、關王湖
推薦5
關王湖
關王湖水利風景區位於耒陽市亮源鄉境內,依託耒陽市三大水庫之一的關王塘水庫而建,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恢宏的水利工程而著稱,東臨安仁縣,經東至106國道,有二級省道直通境內,距耒陽市區60千米,始建於1958年11月。關王湖原名關王塘,相傳古時人們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和過往船隻的平安,在岸上建了一座關王廟,關王塘因此而得名。關王湖風景區,景色優美,青山奇偉俏麗、靈秀多姿;碧水悠悠如黛、瀲灧生輝。有道是:「山秀水美小徑幽,丹青一幅眼底收。世人雖羨太湖景,卻戀關王湖上游。」關王湖風景如畫,氣候宜人,碧水含春,山抱水合,毓秀靈鍾,物華天寶,是度假休閑、避暑療養的旅遊勝地。景區自身資源豐富:悠悠碧水、奇絕翠峰、靜謐島嶼、幽深洞穴、瀑布水潭、百年古剎、神秘石棺、民俗風采,美景繁多,錯落有致,趣味紛呈,是享受陽光、山水、健康游的絕佳去處,也是集吃、喝、玩、樂、住、游、行於一體的高品位綜合旅遊景區。
6、南京油茶示範基地
推薦6
南京油茶示範基地
南京油茶示範基地是湖南神農油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落實國家產業扶貧、精準扶貧、三農政策投資興建的集農業產業化發展、油茶生產與科研、生態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之一。該基地是2010年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召開地,國家級示範基地及耒陽首家油茶博物館。佔地面積達萬畝,涵蓋和收納了世界各地油茶品種100多種以及耒陽市最大的成片低改老茶林。基地以「高產油茶示範園」為示範,在全市大力推廣良種油茶種植;以「良種油茶種苗苗圃」為基礎,為市場提供優質、高產油茶種苗資源;以「油茶生物技術研究所」為後盾,為油茶品種創新和改良以及新品種試種提供技術保障,並為油茶種植戶提供良種油茶栽培和穩產高產技術咨詢服務;以「油茶文化博覽園」為場所,向林農及油茶文化愛好者傳播油茶科普文化;以「青年上山下鄉創業實踐園」 為基地,為有志創業青年提供創業實踐基地;
7、耒陽周家大院
推薦7
耒陽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坐落在耒陽市太義鄉東坪村八組。從陶洲圩逆河而上近八里路,在古樹茂密,風景如畫的耒河邊,便能看到一棟古樸沉靜的大宅子,那就是周家大院。整座大院渾然一體,每個房頂都是雕梁畫棟,從上依稀可以看到寶瓶、鏡子、時鍾、人物等圖案。房檐下寫著諸多情趣盎然的詩句。棟上雕刻有龍鳳蝙蝠、桃花、菊花、荷花、葵花等。大院始建於清光緒16年(公元1890年),距今已有119年歷史。大院坐東南朝西北,佔地面積78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80平方米,共有48根木柱,大小房屋51間,鼎盛時期居住著180多人。縱觀全院布局嚴謹,設計精巧,建築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斗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被譽為我國湘南地區清代民居建築中的一顆明珠。周家大院是汝南第周氏德埴和妻沈氏雲英率五子常桂、常樹、常槐、常材、常橋耗時三年建成,故又名「五美堂」。
8、耒水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級濕地公園
推薦8
耒水國家濕地公園
耒水國家濕地公園涵蓋耒水河流主體和周邊緩沖區域,南至蔡倫竹海旅遊風景區,北至耒水耒陽市與衡南交界處,規劃總面積3597公頃。耒水國家濕地公園具有生態系統典型性、濕地物種多樣性、人文景觀豐富性、科考價值顯著性等特點。目前,耒水國家濕地公園正按照「保護優先、適度恢復、科技先導、合理利用」的原則,分期進行規劃建設,力爭建成優質水源地、水禽棲息地、旅遊目的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濕地公園的核心保護區——耒陽永濟鎮大眾村、大河邊村的桐子山,堪稱「鳥的天堂」。這里棲息著百餘種、十萬余只鳥,其中以白鷺、池鷺等鷺科鳥類為主。飛時舞姿翩翩,棲時繁星點點,景象蔚為壯觀。湖南耒水國家濕地公園於2011年3月25日經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公園總面積3589公頃,主要包括耒水及周邊區域,由南向北呈狹長型廊道走向,南至黃市鎮蔡倫省級森林公園北界,北至耒水耒陽與衡南交界處。濕地公園南北垂直長約45公里,東西垂直寬約11公里。
9、寨下仙
推薦9
寨下仙
寨下仙也稱蔡下仙、寨下山,坐落於耒陽市境西北壇下鄉境內。是耒陽唯一的「丹霞地貌」景觀。山下古道是耒陽通往桂陽等地的必經要道,古道兩邊山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相傳,三國蜀將張飛曾率軍隊在「蔡下仙」的高山上安營紮寨,智退司馬懿,後人為紀念張飛的功績,遂在寨上築壇以祭祀之用,不而久之,人們習慣稱山下四周為「壇下」,現壇下鄉總面積64平方公里。寨下仙由紫色頁岩構成,山行暗紅色,形成壁立千仞的幾座險峰,氣勢壯觀雄偉,山間怪石聳立,似鷹頭、似人像,千奇百怪。石壁上花紋密布,猶如彩繪,線條優美,令人嘆為觀止。由於紫色頁岩易於風化,平坦之地多長植被,卻多經山火,草木不盛。山頂建有廟宇為寨下庵、祭壇亭等人文景觀。庵旁放置幾尊石臼,臼內輪廓圓滑,猶如浴缸,讓人產生許多聯想。寨下仙上還留下司馬懿與張飛駐兵對峙題寫的古文字。
⑤ 盤古時代離現代有多少年了
「盤古開天」最早見於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歷紀》。據民間神話傳說古時盤古生在黑暗團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漸使天空高遠,大地遼闊。他為不使天地會重新合並,繼續施展法術。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經過1.8萬多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變得厚實無比。盤古生前完成開天闢地的偉大業績,死後永遠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目錄簡介 成語解釋 盤古其人 神話故事 歷史記載 盤古開天闢地歌 盤古大陸 其他相關 盤古斧 盤古山 盤古廟 盤古歌謠相關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簡介成語解釋盤古其人神話故事歷史記載盤古開天闢地歌盤古大陸其他相關 盤古斧 盤古山 盤古廟 盤古歌謠相關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展開編輯本段簡介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闢地的神。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不詳撰成年代或雲亦徐整著)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編輯本段成語解釋【名稱】盤古開天地 【拼音】pán gǔ kāi tiān dì 【解釋】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 【出處】《明成化說唱詞話·花關索出身傳》:「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編輯本段盤古其人盤古是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闢地的神,是我國歷史傳說中開天闢地的祖先,他竭盡殫精,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為千秋萬代的後人景仰。盤古是自然大道的化身,在開天闢地的傳說中蘊含了極為豐富而深刻的文化、科學和哲學等內涵,是研究宇宙起源、創世說和人類起源的重要線索。而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更是人類精神的至高境界,歷來為仁人志士所效尤。千百年來,盤古文化在這片他以自己的生命所化的熱土上,流傳不息,不斷繁衍,延續古今,傳 盤古開天播中外,成為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廣博物志》卷九行《五運歷年紀》這樣記載:「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發為草木」。盤古最早見於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歷紀》。其後,題為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不詳撰成年代或雲亦徐整著)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編輯本段神話故事傳說在天地還沒有開辟以前,有一個不知道為何物的東西,沒有七竅,它叫做帝江(也有人叫他混沌),他的樣子如同一個沒有洞的口袋一樣,它有兩個好友一個叫倏一個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為帝江鑿開七竅,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為帝江鑿開了七竅,但是帝江卻因為鑿七竅死了。 帝江死後,它的肚子里出現了一個人,名字叫盤古。帝江的精氣變成了以後的黃帝。 盤古在這個「大口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後醒來,發現周圍一團黑暗,當他睜開朦朧的睡眼時,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雞蛋」緊緊包裹著身子,他感到渾身燥熱不堪,呼吸非常困難。天哪!這該死的地方! 盤古不能想像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於是他拔下自己一顆牙齒,把它變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 「嘩啦啦啦……」一陣巨響過後,「雞蛋」中一股清新的氣體散發開來,飄飄揚揚升到高處,變成天空;另外一些渾濁的東西緩緩下沉,變成大地。從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變而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覺得神清氣爽。 盤古像盤古仍不罷休,繼續施展法術,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天終於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這時,盤古已耗盡全身力氣,他緩緩睜開雙眼,滿懷深情地望瞭望自己親手開辟的天地。 啊!太偉大了,自己竟然創造出這樣一個嶄新的世界!從此,天地間的萬物再也不會生活在黑暗中了。 盤古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慢慢地躺在地上,閉上沉重的眼皮,與世長辭了。 偉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遺體並沒有消失: 盤古臨死前,他嘴裡呼出的氣變成了春風和天空的雲霧;聲音變成了天空的雷霆;盤古的左眼變成太陽,照耀大地;右眼變成皎潔的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千萬縷頭發變成顆顆星星,點綴美麗的夜空;鮮血變成江河湖海,奔騰不息;肌肉變成千里沃野,供萬物生存;骨骼變成樹木花草,供人們欣賞;筋脈變成了道路;牙齒變成石頭和金屬,供人們使用;精髓變成明亮的珍珠,供人們收藏;汗水變成雨露,滋潤禾苗;盤古倒下時,他的頭化作了東岳泰山(在山東),他的腳化作了西嶽華山(在陝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嶽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嶽恆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嶽嵩山(在河南)。傳說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 「盤古開天」最早見於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歷紀》。據民間神話傳說古時盤古生在黑暗團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漸使天空高遠,大地遼闊。他為不使天地會重新合並,繼續施展法術。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經過1.8萬多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變得厚實無比。盤古生前完成開天闢地的偉大業績,死後永遠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目錄簡介 成語解釋 盤古其人 神話故事 歷史記載 盤古開天闢地歌 盤古大陸 其他相關 盤古斧 盤古山 盤古廟 盤古歌謠相關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簡介成語解釋盤古其人神話故事歷史記載盤古開天闢地歌盤古大陸其他相關 盤古斧 盤古山 盤古廟 盤古歌謠相關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展開編輯本段簡介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闢地的神。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不詳撰成年代或雲亦徐整著)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編輯本段成語解釋【名稱】盤古開天地 【拼音】pán gǔ kāi tiān dì 【解釋】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 【出處】《明成化說唱詞話·花關索出身傳》:「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編輯本段盤古其人盤古是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闢地的神,是我國歷史傳說中開天闢地的祖先,他竭盡殫精,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為千秋萬代的後人景仰。盤古是自然大道的化身,在開天闢地的傳說中蘊含了極為豐富而深刻的文化、科學和哲學等內涵,是研究宇宙起源、創世說和人類起源的重要線索。而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更是人類精神的至高境界,歷來為仁人志士所效尤。千百年來,盤古文化在這片他以自己的生命所化的熱土上,流傳不息,不斷繁衍,延續古今,傳 盤古開天播中外,成為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廣博物志》卷九行《五運歷年紀》這樣記載:「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發為草木」。盤古最早見於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歷紀》。其後,題為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不詳撰成年代或雲亦徐整著)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編輯本段神話故事傳說在天地還沒有開辟以前,有一個不知道為何物的東西,沒有七竅,它叫做帝江(也有人叫他混沌),他的樣子如同一個沒有洞的口袋一樣,它有兩個好友一個叫倏一個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為帝江鑿開七竅,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為帝江鑿開了七竅,但是帝江卻因為鑿七竅死了。 帝江死後,它的肚子里出現了一個人,名字叫盤古。帝江的精氣變成了以後的黃帝。 盤古在這個「大口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後醒來,發現周圍一團黑暗,當他睜開朦朧的睡眼時,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雞蛋」緊緊包裹著身子,他感到渾身燥熱不堪,呼吸非常困難。天哪!這該死的地方! 盤古不能想像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於是他拔下自己一顆牙齒,把它變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 「嘩啦啦啦……」一陣巨響過後,「雞蛋」中一股清新的氣體散發開來,飄飄揚揚升到高處,變成天空;另外一些渾濁的東西緩緩下沉,變成大地。從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變而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覺得神清氣爽。 盤古像盤古仍不罷休,繼續施展法術,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天終於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這時,盤古已耗盡全身力氣,他緩緩睜開雙眼,滿懷深情地望瞭望自己親手開辟的天地。 啊!太偉大了,自己竟然創造出這樣一個嶄新的世界!從此,天地間的萬物再也不會生活在黑暗中了。 盤古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慢慢地躺在地上,閉上沉重的眼皮,與世長辭了。 偉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遺體並沒有消失: 盤古臨死前,他嘴裡呼出的氣變成了春風和天空的雲霧;聲音變成了天空的雷霆;盤古的左眼變成太陽,照耀大地;右眼變成皎潔的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千萬縷頭發變成顆顆星星,點綴美麗的夜空;鮮血變成江河湖海,奔騰不息;肌肉變成千里沃野,供萬物生存;骨骼變成樹木花草,供人們欣賞;筋脈變成了道路;牙齒變成石頭和金屬,供人們使用;精髓變成明亮的珍珠,供人們收藏;汗水變成雨露,滋潤禾苗;盤古倒下時,他的頭化作了東岳泰山(在山東),他的腳化作了西嶽華山(在陝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嶽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嶽恆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嶽嵩山(在河南)。傳說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所以,都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 目前,另有網路小說,名為《盤古開天》,作者為戰龍。所以,都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 目前,另有網路小說,名為《盤古開天》,作者為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