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什麼是歷史主義思想

什麼是歷史主義思想

發布時間:2022-09-12 13:11:33

『壹』 什麼叫古典歷史主義什麼叫新歷史主義

古典歷史主義是從歷史的聯系和變化發展中考察對象的原則和方法。
歷史主義的原則可以溯源到古代哲學家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在近代歐洲哲學史上提出和主張這一原則的有G.B.維科、伏爾泰、G.W.F.黑格爾等。其中黑格爾在唯心主義形式下明確地系統地闡述了這一原則,他試圖把人類歷史說成是具有某種必然性的過程。真正科學地闡明並應用歷史主義原則和方法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建立在唯物史觀的理論基礎之上,它的基本要求是:①尊重歷史的實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都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對它們的分析和評價也要從那些具體的歷史條件出發。②注意歷史的演變。對歷史現象的分析,必須著眼於發展和變化。從歷史的演變中把握歷史的來龍去脈、發展趨勢。例如對私有制和階級的分析,就要既看到它們的出現符合社會的發展趨勢,是一個進步;又要看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即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時候,它們的消滅同樣是歷史的必然。③在私有制和階級存在的條件下,要把握歷史的潮流和趨勢就必須弄清哪一個階級是該時代的中心,並對當時各個階級的歷史地位作出恰當的估計。在馬克思主義中,歷史主義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是統一的。
新歷史主義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學界,它在70年代末已經初露端倪,即在文藝復興研究領域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批評方法,而且這種闡釋文學文本歷史內涵的獨特方法日益得到西方文論界的認可。其中較引人注目的有:格林布拉特,海登·懷特,多利莫爾,蒙托斯,維勒等。

『貳』 新歷史主義的歷史觀是怎麼樣的

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的出現,標志著當代西方學術思想的一次重要轉向。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理論是「互文性」理論。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等後現代主義特徵,強調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改寫。新歷史主義的出現是對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它突破了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具有既消解又補充歷史唯物主義的雙重性。

『叄』 歷史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

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亦稱唯物史觀,是哲學中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唯物主義:它是哲學中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套理論。為德國哲學家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他們稱它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主義歷史觀」。俄國哲學家列寧評價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社會學」。

歷史唯物主義指出:歷史的所有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資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等。

唯物史觀為人們提供了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思想路線,它揭示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一觀點提供了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滅亡的科學依據。

(3)什麼是歷史主義思想擴展閱讀:

歷史唯物主義用以觀察社會歷史的方法與以前一切歷史理論不同。它承認歷史的主體是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但歷史唯物主義所說的人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和離群索居狀態的抽象的人,而是處於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的活生生的人。

歷史唯物主義指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系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觀察人及其活動,能准確的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

『肆』 歷史主義的方法是什麼

歷史主義的方法是在遵從歷史主義基本觀念的前提下,堅持實事求是、兼指得失;史學批評聯系歷史背景、社會環境以及相關的客觀條件予以分析;並且評論一部史學著述、一種史學思想、一類史學觀點,要將之置於思想、文化、學術及一般歷史進程中分析和定位。正確地貫徹歷史主義方法,有助於保證史學批評的學術宗旨。
歷史主義是20世紀50年代末產生的一種科學哲學思潮,60年代後逐漸開始流行。歷史主義的產生被認為是科學哲學發展中的一場「革命」,在許多問題上,它都與邏輯經驗主義背道而馳。歷史主義以描述科學實際如何,科學家如何做為目的,結果使得其科學哲學失去規范意義。圖爾明、庫恩、費耶阿本德、漢森等是歷史主義的代表人物。

『伍』 歷史主義方法基本要求和意義

在歷史研究與史學批評中,歷史主義應當與唯物辯證法相結合,令思維方式具備深刻、准確的邏輯性,唯物辯證法還具有從客觀實際出發,主張事物發展的前進性、階段性,事物發展的對立統一法則等等思想原則,從而使歷史主義具備完整的歷史觀、方法論和鮮明的立場。在史學領域,歷史主義是研究方法的主線,作為最高邏輯思維方式的唯物辯證法,則補充、強化了歷史主義,被納入歷史主義的框架內。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史學界,曾經強調歷史主義必須與階級觀點相結合,這是不允當的。階級觀點不過是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法則在一些具體歷史問題上的觀念,不具備方法論上的普遍性,將之作為普遍的歷史學原則會導致謬誤,濫用於史學批評更是禍患無窮。例如戚本禹《必須把史學革命進行到底》(《紅旗》雜志1966年第3期)一文,論述自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時期史學陣地的所謂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未點名地「批判」翦伯贊等人在解放前為「左翼史學家」,學術思想具有一定的進步性,但解放後沒有接受脫胎換骨的思想改造,成為資產階級右翼和「史學革命」的絆腳石。這種史學批評具有極「左」的階級觀點並且結合了強烈的歷史主義形式,足夠我們永遠引為警戒。

一般而言,具體的史學批評大多僅涉及學術認識的問題,很少需要提到階級斗爭、政治斗爭的角度。在史學批評中貫徹歷史主義方法,就是要在遵從歷史主義基本觀念的前提下,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實事求是、兼指得失,是史學批評的基本出發點,歷史主義要求尊重歷史的實際情況,而唯物辯證法的根本原則是從客觀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反對主觀主義的無根據議論。對於一部歷史著述、一種史學思想、一類史學觀點的批評,並非絕對排除基本否定或基本肯定的評價,那些炒作、抄纂甚至剽竊之作,完全應當予以嚴肅的批評,但批評者在未細致研究批評對象之前,不應預設基本否定或基本肯定的意圖,而只能從實事求是、兼指得失的宗旨出發。

第二,史學批評聯系歷史背景、社會環境以及相關的客觀條件予以分析,是歷史主義方法的主要特徵之一,即將事件置於一定的歷史范圍內考察,可以加強認識的准確性與深刻性。例如對於《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恢宏氣度,批評其誇張、渲染的內容和文字,都應該聯系西漢武帝時期強盛的政治背景,好大務博的事功追求,哲學、文學上弘博視野與虛構、誇飾風格來分析,而不是止於贊揚司馬遷的創新精神和批評其史學的局限性;批評王夫之絕對排斥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思想,應該聯系明清之際的政治大變動與民族矛盾的歷史環境,而不是過度地譴責其認識的偏激;對於當代史學界浮躁風氣及某些學術腐敗現象的批評,應該聯系歷史研究整體結構的缺陷、學術管理及評價機制的不完善來予以分析,而不是僅僅限於學術道德方面的褒貶。

將事件置於一定的歷史范圍內考察,必須避免脫離實際的穿鑿附會,結論要謹慎,評價重實據,否則最容易出現似是而非的偏差。如20世紀40年代出現的「戰國策派」史學觀點,存在學術認識的謬誤和政治見解的幼稚,應當予以批判,但被判定為「法西斯主義史學流派」,則缺乏有力的實據,乃是不恰當地聯系當時的國際形勢和歷史背景所造成的偏激性論點。近來一些史學批評,對某些老一輩的史學家的部分見解和議論橫加指責,而實際上,當時乃是因為史料不足才造成學術的疏誤,是社會的大環境促成的議論失當,這對於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諒解的,不顧那些史學家的總體成就而肆意貶斥,不是歷史主義的正確態度。而又有一些史學批評,將過去受到過火批判與遭受政治打擊的史家,描述為完美的學術大師,千方百計為其學術認識中的謬誤加以辯護,這也是非歷史主義的態度,遠離了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

第三,評論一部史學著述、一種史學思想、一類史學觀點,要將之置於思想、文化、學 術及一般歷史進程中分析和定位,看其究竟比前人提出哪些新的見解?新的啟示?價值如何?影響多大?產生了什麼問題?出現了什麼失誤?這是史學批評所面臨的比較復雜的任務 ,往往需要多層次發掘、反復研究和廣泛討論,以努力避免發掘研究不足與輕下虛美 贊譽的兩種傾向。例如「古史辨派」在史學上的疑古考證,對舊的歷史文化傳統具有強 力 沖擊作用,史學思想與方法上皆開新立異,應予以充分肯定,對其中的訛誤和偏頗, 雖然應當批評,但不佔主要地位。而史學界時下流行的「栽花」、捧場式的書評,雖未 必 全然空洞無物,但其虛美、浮誇之風是應當受到抵制的。

正確地貫徹歷史主義方法,有助於保證史學批評的學術宗旨,史學批評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史學界的學術認識問題,這就需要從事史學批評的學者扎扎實實地進行史學研究,培養自己的學術底蘊。史學批評者應當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較豐富的歷史知識,還應當有較深的史學史造詣,否則難以將評論對象在史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給與恰當的定位。說到史學批評的學術宗旨,涉及學術與政治的關系。筆者認為:政治與學術之間也是辯證的、歷史性的關系。帶有政治宗旨的史學批評也可以取得重大的學術突破,但這主要表現於重大的宏觀性問題,如梁啟超《新史學》對封建舊史學的批判。即使如此,太強的政治目的仍不免導致某種偏激的議論,梁啟超把「二十四史」都說成帝王的家譜就是一例。

歷史學對社會的審視具有綜合性、總結性,但同時也有滯後性,即總要在現實事物過去一段時間後再予以總結,史學批評就更滯後一步。但所有社會活動的最後的審判,將是歷史學的學術性研究,不同史學觀點的審判,將取決於史學批評,因此,輕視史學和史學批評的思想,無疑是文化視野的狹窄與短視。

『陸』 什麼叫古典歷史主義

古典歷史主義 17世紀流行在西歐、特別是法國的一種文學思潮。這一潮流是特定歷史時期產物,因它在文藝理論和創作實踐上以古希臘、羅馬文學為典範和樣板而被稱為「古典主義」。作為一種文藝思潮,古典主義在歐洲流行了兩個世紀,直到19世紀初浪漫主義文藝興起才結束。它在17世紀的法國最為盛行,發展也最為完備。法國古典主義的政治基礎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哲學基礎是笛卡兒的唯理主義理論。古典主義在創作理論上強調模仿古代,主張用民族規范語言,按照規定的創作原則(如戲劇的三一律)進行創作,追求藝術完美。

古典歷史主義具有三個特徵:
(1)為王權服務的鮮明傾向;
(2)理性至上(主要表現為以理性克制情慾);
古典歷史主義是在當時流行於整個西歐的唯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形成的。唯理主義以 笛卡爾( 1596-1650)為代表,他主張一切以合乎情理為原則,主張拋棄傳統偏見,反對中世紀的神學世界觀,反對盲目信仰宗教權威和 經院哲學 ,把理性看成是知識的唯一源泉。

唯理主義認為感性材料會欺騙人們,只有通過理性才能認識世界。這種唯理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它在古典主義中起了指導作用。因此,古典歷史主義也可稱為藝術上的唯理主義。
(3)奉古希臘、羅馬文學為典範。借古喻今。

————祝你事事順心、學習進步、開心每一天!————

—————希望可以幫到您!覺得好就請點採納答案吧,你的採納是我的動力,謝謝—————

『柒』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由馬克思提出的關於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

中文名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又名
唯物史觀
創立者
馬克思
定義
關於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其主要思想有以下一些內容[1] 。
人與自然的關系
1 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2 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
3 社會與人的關系是「社會生產人」與「人生產社會」,「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4 「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
5 人類社會與自然界是對立統一的。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1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反過來對生產關系又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2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1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和性質,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可以起促進作用,也可以起阻礙作用。
2 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狀況。
3 歷史時代是現實社會形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的具體統一。
階級、國家、革命
1 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產階級社會的過渡。
2 國家是階級斗爭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
3 「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 革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象,是整個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根本變革,從舊的社會形態向新的社會形態的轉變總是通過社會革命實現的。
4 人類社會從無階級、無國家發展到有階級、有國家,再到無階級、無國家。
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起反作用。

『捌』 請教:「歷史主義」的經典與系統的定義或解釋

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的出現,標志著當代西方學術思想的一次重要轉向。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理論是「互文性」理論。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等後現代主義特徵,強調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改寫。新歷史主義的出現是對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它突破了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具有既消解又補充歷史唯物主義的雙重性。
[關鍵詞] 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對比分析
新歷史主義的問世,是伴隨著當代西方學術界的「文化轉向」而出現的「歷史轉向」。新歷史主義作為一種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社會文化思潮,對傳統的歷史觀和歷史題材的創作理念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這種復雜的社會文化思潮進行宏觀辯證的綜合分析。
一、一次重要的學術思想轉向
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特徵顯示出對所謂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新歷史主義到現在還是一個沒有共同理論綱領的學術流派,是一個還沒有得到公認的尚不確定的概念。正因為這樣,對新歷史主義的解釋很不相同。從國別來說,美國學派與英國學派存在著差異。英國學派宣揚的「文化唯物論」雖然處於邊緣,但表現出比較強烈的政治文化色彩。美國學派注重對社會文化領域的重建,新歷史主義作為後現代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式微之後的新理論和新批評,表現出強勁的勢頭。由於不同學者所持歷史觀念的多樣,對新歷史主義的解讀更是人言人殊。有人認為,「歷史」表現為占統治地位的權力關系和權力斗爭的敘述。有人主張「歷史」是由各種聲音講述的包括處於邊緣的勢力和人物的權力故事。有人把歷史理解為文學文本與社會存在的內部和外部的復雜關系。還有人對新歷史主義表示非議和反感,譏諷那些傾心「文化批評垃圾」的「追新族」們妄圖通過顛覆偉大的文學經典,藉助文學來改造社會,只能是一種「文明的野蠻人」的幻想。
新歷史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1982年,他在《文類》雜志的一期專刊的前言中,打出「新歷史主義」的旗號。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學術夥伴,還有路易斯?蒙特洛斯、喬納森?多利莫爾、海登?懷特及查理?勒翰與卡瑞?利伯特等人,他們的理論既有自身的獨特性,又具有共同性。海登?懷特通過賦予歷史一種想像的詩性結構,從而把歷史事實和對歷史事實的語言表述混為一談。他的著作《元歷史》、《話語轉喻學》、《形式之內容》都越來越明顯地把歷史詩學化,認為歷史是一種語詞建構起來的文本,是一種「文學虛構的歷史文本」,是一種具有文學性的歷史文本,是一種「敘事」的「話語」文本,從而把「史學」變成了「詩學」。後現代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學本質上是一種歷史詩學,是一種「語言的虛構」,從根本上否定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規律性和科學性。隨著20世紀80年代「解構批評」向各種解釋學的轉移,各種解釋學的闡釋模式,特別是對文學與歷史的接受反應理論和闡釋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融進新歷史主義的文化思潮之中。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轉折。西方文論的主流不再把文學限定在文本自律的狹小圈子裡,而是一反過去對政治的厭惡,向歷史、政治、種族、性別和意識形態傾斜。形式主義掩蓋了理論的社會功能與政治功能,忽略了民族權力和婦女權力問題,遮蓋了各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新歷史主義文學研究的興趣開始從對文學的「內部」研究轉向對文學的「外部」研究,恢復和重新確立文學的歷史和社會背景。
較之於形式主義而言,新歷史主義表現出很強的學理優勢。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開始被突破,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原先那種只局限於封閉的文本研究的文學觀念開始向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倫理學、人類學、民族學、精神分析學開放,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文學理論的各種跨學科聯系互滲、互融、互釋、互動,形成闡釋的通約性和連貫性。文學自身的審美特性和特殊規律的研究受到冷落,甚至表現出用文化研究排斥文學研究的傾向。文學理論發展的整體趨勢走向廣義的文化研究和新歷史主義文化詩學。
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文學理論轉向和側重文化研究,更加關注意識形態、權力斗爭、民族問題、文化特性,從政治視角對被視為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及其政治思想體系和原則進行批判。新歷史主義的文化批判運動帶有正負兩面性,既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誕和異化現象,同時又抹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的歷史作用,只強調被壓抑形成的「單面人」的痛苦,不承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雙重性。
新歷史主義具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形態性。新歷史主義通過批評運動激發、調動和利用文學和文化研究的消解性和顛覆性,向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抗爭和挑戰,從語言層面達到重寫歷史、文化史和文學史的目的。但這種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往往不尊重歷史的客觀實在性和客觀規律性,從語言文字層面對歷史文本的改寫同樣帶有明顯的正負兩面性,有的把被誤讀和漏讀了的歷史正過來和補上去,有的則把本來是正讀和正寫了的歷史隨意加以歪曲和顛倒。
新歷史主義通過建立文本與歷史的整體聯系,從文化研究的視域對歷史進行整體審視。新歷史主義打破語言符號和形式結構的牢籠,克服文本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非歷史化的傾向,重新探討文學與歷史的關系。但是這種整體透視往往流於表層化和平面化,忽略、遮蔽或消解了主要的社會歷史結構中的基本的、首要的和主導的方面和過程。新歷史主義面對歷史語境,重新解讀文學作品的意義,作為對文本中心主義文論學理系統的反撥和矯正,成為一種既不同於傳統的歷史主義,也不同於形式主義的新的文學觀念和批評方法。正因為如此,新歷史主義往往遭到來自各式各樣的歷史主義文論學理系統和各式各樣的形式主義文論學理系統的雙向夾擊。

二、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理論

怎樣理解歷史,怎樣理解歷史與當代的關系?研究歷史不是最終目的。人們多半不是為了研究歷史而研究歷史,總是想通過研究歷史而有助於當代歷史的正常的健康的發展。歷史只不過是今天的過去時,而今天只不過是歷史的現在時。當代只不過是歷史的延續、活化和不斷生成。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黑格爾指出,一切歷史都具有當代性。久遠而厚重的歷史積淀著豐富而寶貴的人類的族群經驗和集體智慧。人們為了求得現實的詩意的生存和祈盼美好的未來,總會以史為師,向歷史老人請教,或以古鑒今,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諷今。為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重大的社會問題和人生問題,人們往往發掘歷史資源,利用古人的思想、服裝和語言,演出當代歷史的新活劇。人們對歷史的理解歷來是帶有雙重性的,或者說成是歷史事實,或者說成是歷史故事。被稱為歷史學之父的古希臘的希羅多德認為,歷史是指真實發生的故事,從追求歷史真實出發,形成歷史科學;從敘述歷史故事出發,可以訴諸文學的虛構和想像。從根源上說,靠文學的虛構、想像和敘述的歷史故事,實質上是從真實發生的歷史事實中派生和演繹出來的,不應當隨心所欲地用文學的虛構、想像和敘述遮蓋、改變和取代真實發生的歷史事實。這里產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即歷史的思性和詩性、歷史的科學性與文學性、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系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西方學者提出了一種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理論。俄國學者巴赫金的詩學所提出的復調理論、對話理論已經包含有互文性的因子。比較系統地倡導互文性理論的,當推法國女權主義批評家朱麗婭?克里斯蒂娃。她的《符號學》論述了文本與文本之間的通約性,認為不同的文本都可以作為對方的鏡子,相互嵌入和相互映照,彼此相互吸收、相互轉化,形成一個從歷時態和共時態兩個維度向文本不斷生成的開放網路。互文性理論開始主要表現為一種關於文學文本的闡釋理論。值得注意的是,當這種互文性理論滲透到文化研究領域,特別是進入到新歷史主義批評中,已經從文學文本與文學文本之間的互文性轉換為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之間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論向歷史領域的進軍,雖然為文學和文化研究打開了更加宏闊的學術視野,但由於新歷史主義文化批評中把互文性理論的重心轉移到文學文本與歷史背景和文化語境的關繫上,這種超越使互文性理論不可避免地產生文學和歷史的界限的混淆,引發出新歷史主義的一句名言:「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1]。新歷史主義強調著眼於當代視野,泛用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和歷史語境之間的互文性的雙向指涉,來解釋過去的歷史文本,進而將文學文本重構為歷史客體。以海登?懷特為代表的新歷史主義者隨意把文學性的概念加以泛化和強化,把「文學性」從狹義的文學的「文學性」,包容和放大為歷史的「文學性」,使賦予文學性的歷史敘事變成了對歷史的文本建構,靠語言層面的虛構和想像發揮建構功能,實現歷史領域中的自我塑造。
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文本歷史主義,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是一種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特徵的後現代主義的歷史主義。某些新歷史主義者認為,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和規律性是不存在的。所謂歷史的「本來面目」只不過是作者的歷史觀念的自我塑造的產物,只不過是意識形態對塵封的僵死的史料進行選擇、編織、闡釋和重塑的結果。正像海登?懷特所認為的那樣,所有的歷史不過都是「關於歷史的文本」,而所有的歷史文本不過都是一種「修辭想像」。歷史只存在於具有文學性的歷史文本之中。「歷史是一個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壓縮的歷史。歷史和文本構成生活世界的一個隱喻。文本是歷史的文本,也是歷時與共時統一的文本。」[2]後結構主義的領軍人物德里達斷言:「文本之外無他物。」詹姆遜認為,「歷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們,換言之,我們只有通過預先的文本才能接近歷史」。[3]全部社會歷史不是存在於文本之外,相反,全部社會歷史都內置於文本的結構中。福柯作為一個反歷史的歷史學家公然宣稱,他書寫歷史(文本)正是為了消滅歷史(存在)。以威廉斯為代表的「文化唯物論」(cultural materialism)強調應當優先考慮社會結構的文化層面,為了反對文本自律論,提出必須修正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福山關於「歷史的終結」的理論,使人們陷入迷茫的困惑與哀思。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論文《歷史主義的貧困》公然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決定論。他認為歷史是開放的,從來沒有什麼必然的結果。這位哲學家對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相互糾結、交互作用的闡釋對我們理解歷史存在和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極端的復雜性和出乎意料的曲折性、歧義性、偶然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啟示,但他拒斥歷史發展的總體規律,反對歸根結底意義上的歷史決定作用,顯然是不正確的。有人據此把歷史唯物主義簡化為線性的發展觀,這同樣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的精神實質和本來意義的。
新歷史主義作為對形式主義文論的反叛,同時又吸取和利用了形式主義文論所重視的語言符號的編碼功能,從總的思想意向上強調文本與歷史的互文性聯系,使文學重返歷史,拓展和開掘了語言結構和歷史結構的想像性和虛構性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本的歷史精神。新歷史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研究、文化批評相結合,表現出比較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宣揚文學的解構功能和批判精神,客觀上有助於啟發人們從政治視域觀察歷史和現實,有助於培育大眾對不合理的體制和思想的批判精神和變革意識。但是,新歷史主義的各種觀念存在著共同的理論誤區。

1?關於互文性的理論

新歷史主義的互文性理論從文學文本之間的互文性轉移到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之間的互文性,強調文學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學性。
首先需要指出,文學與文學之間、文學與歷史之間,不能完全概括為互文性的關系,不同形式的文本之間的關系除具有相似性和通約性外,還存在著差異性和矛盾性。況且,這種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性關系,只是想像性和虛構性的關系。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性關系,是以把歷史變成文字文本為前提的,換言之,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性關系所指涉的不是文學與客觀真實存在的歷史事實的關系,而是文學與以文本形式呈現出來的歷史的關系。新歷史主義所宣揚的互文性理論好像是一個魔毯,把歷史變成了文本,把史實變成了史書,把歷史內容變成了文本的語言結構,把歷史的客觀存在變成了歷史故事,變成了對歷史存在的主觀敘述,變成了從政治和意識形態視域通過對文字記載的歷史文本的解讀和闡釋,再對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人物和過程進行消解、改寫和重塑。這種通過語言結構和文本形式搭台上演的互文性的魔術製造了一種披著學術外衣的障眼法,掩蓋和遮蔽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歷史本身的客觀存在。不論怎樣施展文學的想像、虛構和語言符號的解構功能,都沒有進入文本之中或文本之外的作為第一性的歷史存在,不管新歷史主義者如何解讀、闡釋、改寫和重塑歷史的文本形式,並不意味著對真實存在的歷史事實、歷史過程和歷史規律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故意混淆歷史和文本的界限,用歷史的文本形式來冒充、取代和偷換歷史,正是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新歷史主義文本理論的症結所在。
所謂「文本之外無他物」的論斷,所謂「歷史只是一種修辭想像」的論斷,所謂「歷史是一個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壓縮的歷史」的論斷,所謂「歷史和文本構成生活世界的一個隱喻」的論斷,所謂「歷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們」的論斷,都是把活生生真實存在的歷史變成文學虛構、語言隱喻和修辭想像,再置放於文本中,創造出文本中的歷史。某些富有浪漫情懷的新歷史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學者們以為,通過重寫歷史文本,可以實現對歷史本身特別是對社會政治體制的改造。這只不過是天真的幻想。歷史學家可以篡改對歷史的文本記載和文本敘述,但歷史作為一種過去了的遺存,只能消失在學者們頭腦的思維中和想像里,客觀上是無法被消滅的。有的學者,如美國的理查?勒翰已經覺察到新歷史主義的「理論局限」。他清醒地意識到事實上要消解歷史是很困難的。因為「歷史模式」是人類了解事物、洞悉本質、閱讀文本所必不可少的思維向度,喪失了歷史意識,對外部的把握將陷入混亂和分裂狀態,從而喪失對歷史的清晰認識。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歷史的文本形式並不限於文字的文本形式,此外還有文物、器物的文本形式和制度、體制的文本形式。制度、體制的文本形式歷史地延續和積淀下來,不會憑借對歷史的文字文本的解讀而被輕松地加以消解和顛覆。至於通過歷史的文字文本對歷史的文物、器物文本的改寫幾乎是不可能的,相反,新文物和新器物的發現卻是重塑和改變歷史的文字文本形式的權威性依據。面對新的歷史發現,以往既定的對歷史的文字記載和語言敘述是蒼白無力的。事實勝於雄辯。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發現的歷史事實,更有資格充當改寫歷史文本的角色,而新歷史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文本游戲會陷入十分狼狽和尷尬的境地。

2?從歷史的客觀規律性和意識形態性的關系看

新歷史主義凸顯了歷史文本的意識形態性和政治傾向性。對這個問題的強調是有意義的。特別是官方的正史的書記官們往往受當權者的權力和利益的驅動,對歷史的人物、事件和過程往往進行偏私的甚至歪曲的描寫,使歷史的文本形式和歷史事實本身出現悖立和反差。權力和利益對左右人們的歷史行為的深層動機是不可低估的。馬克思曾說:「這種利益是如此強大有力,以至順利地征服了馬拉的筆、恐怖黨的斷頭台、拿破崙的劍,以及教會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純血統。」[4]因此,充分考慮到權力、利益、意識形態性和政治傾向性對書寫或改寫歷史的作用,對正確地對待歷史是頗有助益的。但是,無論個人和集團的歷史行為怎樣富有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訴求,至少不可能完全違背歷史發展的總體規律,相反,往往是由於他們的利益和願望大體上適應世道人心,才能獲得預期的目的。代表歷史發展方向的先進階級、勢力和集團的權力、利益、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往往表現出與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的統一性和一致性。

3?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看

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新歷史主義強調通過文學與歷史的互文性,主張主體向歷史的介入,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主體對歷史的改寫。這里表現出幾種情況:第一,對已經過去了的歷史事實來說,主體只能正視它的存在,對尚無認知、未曾相識的對象,根本無法尋覓和建構文學與歷史的互文性關系,也無從對對象施展主體的虛構能力和想像能力,進行隱喻性的指涉,從事闡釋、改寫和重塑;第二,對從事歷史活動的人們來說,只有主體的主觀能動性遵從和駕馭歷史的客觀規律性,才能達到自身的目的性;第三,書寫主體對歷史題材的描述,應當盡可能地忠於歷史真實,切忌隨意把歷史主體化、人性化、道德化、情感化和意志化;第四,面對用語言形式符號書寫的歷史文本來說,作為解讀和闡釋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表現為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再書寫和再創造,也一定會流露出自己的愛憎好惡的情感態度,關鍵在於是否採取嚴肅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價值標准。
4?從歷史和歷史文本的共時態和歷時態的關系看

時間和空間是事物存在的形式,無空間的時間和無時間的空間都是不可思議的。把空間時間化和把時間空間化也是不妥當的。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新歷史主義通過把時間空間化,忽略不同的國家、民族和地域在經濟、政治和文化諸多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性,隨意拼貼、編織和解構歷史,而不再注重歷史事實本身的多樣性和異質性,只注重作品所隱含的意義生發和意義結構,便於進行文本與文本之間的所謂「虛構的虛構」。這種文本主義的歷史觀通過強調結構的非中心範式和共時性觀念,消解歷史的深度和意義,注重文本的互相指涉的「互文性」關系,從而割斷歷史的連續性,將歷史轉化成一種共同的話語模式,生發出一種邏輯的普遍性意義。用共時性取代歷時性,用平面性取代深度感,用破碎感取代連續性,用隱喻性取代真實性,採取蒙太奇手法隨意虛構、編織和重塑歷史,令人無所適從。這種把時間空間化的歷史,使歷史變成了非歷史化的歷史。這種共時態的歷史,使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歷史事實的真正意義遭到顛覆和瓦解,引發出一種由主觀決定歷史意義的傾向。
歷史的時間是不能回溯和倒流的。真理是具體的。不考慮時間的歷史敘事,必然會導致對歷史文本和文學文本的解讀和闡釋的錯位與謬誤。歷史原則和歷史標準是權衡和評判文藝作品的重要尺度。任何事物都存在於特定的時代環境和歷史語境中。對敘述對象的認知判斷和價值評估只有放到具體的歷史條件下、歷史范圍內和歷史過程中,才能作出恰當的理解和把握。不能用過去的眼光解讀今天的創作,也不能用現在的視野評析歷史上的文學現象。
20世紀80~90年代掀起的「重寫文學史」的運動雖然從總體上看是有意義、有成果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的影響。由於歷史使命的不同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差異,對魯迅、茅盾和沈從文、林語堂的評價自然會呈現出較大的差別。20世紀初期,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民族民主解放運動風起雲涌,啟蒙救亡運動成為主流,魯迅和茅盾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和主將,倡導審美和休閑的沈從文和林語堂自然不可能位居顯赫。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變遷和歷史轉折,人們的審美趣味日趨豐富多樣。在這種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下,學界開始重視沈從文和林語堂,把他們以凸顯審美特性見長的作品作為一種文學樣式加以肯定和贊揚,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不應當通過抬高沈從文和林語堂而貶抑魯迅和茅盾,甚至譏諷魯迅和茅盾「落個死後寂寞」。這正是把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空間加以共時化所造成的誤識。

『玖』 什麼是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

歷史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歷史唯物主義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這一基本觀點,認為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合乎規律的自然歷史過程,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而生產力則是最終的決定力量;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歷史唯物主義對社會及其發展作出正確的說明,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是歷史觀中兩個根本對立的基本派別,超越這兩者之上的第三種獨立的歷史觀是不存在的.
歷史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把人們的思想動機主要是帝王將相和少數的英雄人物的意志看作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用主觀精神解釋社會的發展.客觀唯心主義則從社會外部尋找某種神秘的精神力量,把諸如上帝、神、「絕對觀念」等所謂客觀精神看作是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觀的共同點是:誇大社會意識在社會發展中的能動作用,否認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誇大個別人物的作用,否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從而歪曲了社會及其發展的本來面目.

『拾』 歷史主義的核心精神

歷史學作為一門現代學科,其基礎是在十九世紀奠立的,而這其中大部分功勞就應歸於德國人。從尼布爾、蘭克,到普魯士學派三大家,直至蒙森和蘭普勒希特,在幾代德國史家的努力和影響之下,一種建基在史料整理和批判工作上的歷史學,向成為獨立的人文學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並在整個學術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十九世紀甚至被稱為是「歷史學的世紀」(梯葉里語)。這個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用伊格爾斯的話說,1880年之後的歷史學,就成了「一門遵循蘭克學派原則的學科」,它確信它能夠排除所有妨礙講述那個「實在」,不偏不倚地達到「如實直書」(蘭克的名言)。

然而,史料批判方法和專注於事實的准確並不是蘭克甚或十九世紀的德國史家們所獨有的,更不是他們的全部。伊格爾斯最關心的,是構成這些歷史學家們方法論思考的哲學原則,換句話說,看上去似乎匠氣十足純粹機械的歷史學,其實遠非這么簡單。在開始這本書寫作之前,伊格爾斯就已經意識到,德國的歷史研究絕非德國的歷史學家們所聲稱的那樣科學和客觀,而是高度地意識形態化了的。對史料的批判性分析的強調,與一種遠非客觀的、而是試圖將一種特定的政治和社會現狀合法化的歷史哲學結合在一起。

這種歷史哲學,是和德國自由主義的悲劇性歷史相伴隨的,正是它使得德國民族主義中的反民主的特徵得到了合法化,伊格爾斯將其稱之為「歷史主義」(Historismus)。「歷史主義」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彙,在十九世紀的著作里它已經被頻繁地用到,並有很多種含義。那麼,伊格爾斯所說的,構成這本書最關鍵概念的「歷史主義」究竟是什麼呢?他作了這樣的界定:「歷史主義觀念的核心是假設在自然現象和歷史現象之間存在根本差異,由此在社會和文化科學中需要有一種與自然科學方法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歷史成為理解人類事務的唯一指南,不存在固定不變的人類特性,每個人的特點只是通過自身的發展才顯現出來的。」也就是說,這種歷史主義更多地強調了個體性和歷史性,於空間上,每一個個體都是真實而鮮活的,也是獨特的;於時間上,每一個時代都擁有其自身的結構和特點。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強調了恆常和理性,而它則是對啟蒙運動的反撥。

那麼,這種貌似單純的歷史主義觀,為什麼竟至產生這樣大的政治效力呢?伊格爾斯說,在這個歷史研究的民族傳統里,有三組觀念居於核心地位,他們都與歷史主義相關。其一是國家概念。德國歷史主義將「國家」視為一種歷史力量的產物,它是由自身生命原則控制的一種「個體」,它本身即是目的。德國的歷史學家們排斥那種功利主義的國家觀,即將國家視為體現民眾利益,謀求民眾幸福的一種工具,在他們看來,國家絕不僅僅是經驗的存在,而還體現了更高的精神原則。

第二是反規范,即一種拒絕以規范性術語進行思考的觀念。歷史主義認為任何個人和制度都不能以外在其產生環境的標准來評判,而只能依據其自身的內在價值,也就是說,根本不存在可以應用於各種不同人類制度的「理性」的價值標准。德國的民族史學始終把目光集中在自己國家的發展上,它缺乏超越國家和政治的觀念,甚至否認了人類普世價值的存在。

第三是反概念,即拒絕概念化的思考。從威廉?洪堡到狄爾泰,許多頂尖的學者都在試圖建立一種德國式的「精神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en),他們認為,在歷史學和精神科學里,概念和歸納的價值是很有限的,概念化的同時都等於清空了歷史事實里原來的鮮活特質。當然,這不等於說德國的歷史研究就排斥了所有理性,事實上,德國史家們從未使自己擺脫概念化的思考。但他們都強調,歷史理解需要有直覺認識的參與。

以這樣三組觀念為綱,伊格爾斯系統闡釋了德國歷史思想的綿長傳統。這個「歷史主義」的傳統開始於赫爾德,主要的理論奠基者是蘭克,而在普魯士史學派三大家??德羅伊森、西貝爾和特萊奇克那裡達到了最完全、最樂觀,民族情感最為強烈的頂峰。即使是像威廉?洪堡和梅尼克那樣以往被認為自由主義色彩相對較重的人物,也同樣被伊格爾斯列入了該傳統塑造者的行列,在他們的身上同樣有這些觀念的顯現。

進入二十世紀,在一戰之後的年代裡,德國思想界開始出現了「歷史主義的危機」,許多著名的哲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如文德爾班、李凱爾特和韋伯都或多或少地意識到了這一點,而這種危機在特勒爾奇和梅尼克兩個學者身上則表現的最為透徹和顯明。盡管如此,問題並沒有很好地解決,他們對於自己所抱的某些信念並沒有太多的懷疑,而更多的魏瑪時代史學家們,仍然堅定地恪守著歷史寫作的民族傳統。直到另一次大戰的來臨,一場更大更殘酷的浩劫之後,這個傳統里的某些觀念才真正被置於思想的法庭上加以審判。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歷史主義思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