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的昌邑市在春秋戰國時期叫什麼
昌邑縣,始於公元前221年,秦朝始置。春秋時期,齊滅紀後,所置有鄑、密、邶殿、都昌和棠鄉。
昌邑故城
位於山東巨野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昌邑集,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昌邑,春秋戰國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時期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劃國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乞討山陽郡為昌邑國,封期子劉骰為昌邑王.劉骰在位十一年,死後其子劉賀繼位.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位,在位僅27天,昏庸淫亂,被大將軍堆光廢為海昏候。
⑵ 以前的萊州府昌邑縣是現在的是什麼地方
秦置昌邑縣 (縣治在今山東巨野縣南29公里昌邑集)。
漢景帝中6年(公元前144年)置山陽國,治昌邑縣。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仍治昌邑縣,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昌邑國復改為山陽郡。王莽時改山陽郡為巨野郡。東漢復名山陽郡,仍以昌邑縣為郡治。
三國魏因之。
西晉改山陽郡為高平國,仍治昌邑縣。
南朝宋廢昌邑縣。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析北海唐安鄉置昌邑縣,初屬北海軍,乾德三年,軍升為京東東路濰州,昌邑仍屬之。
金代,昌邑屬山東東路益都府濰州。
元代昌邑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總管府濰州。
明初,昌邑屬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屬萊州府。洪武十年五月,並昌邑入濰縣。洪武二十二年正月,復置昌邑縣,改屬萊州府平度州。
清朝沿襲明制,屬山東布政使司萊州府平度州。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昌邑隸屬山東省膠東道。1925年,改屬萊膠道。1927年撤道,直屬山東省。1938年2月,先後屬山東省第八行政區、第十三行政區、第十七行政區。1941年1月,昌邑縣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先後屬膠東區西海專區,清河區清東專區。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分置昌邑、昌南兩縣,屬膠東區西海專區。
1950年4月昌邑改屬昌濰專區。1956年4月1日,昌南縣歸並昌邑縣,隸屬不變。1967年,昌濰專區更名為昌濰地區,1981年改為濰坊地區,1983年改為濰坊市,昌邑從屬不變。1994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昌邑縣,設立昌邑市(縣級)。昌邑市由省直轄,由濰坊市代管。
⑶ 昌邑怎麼讀 昌邑的簡介
1、昌邑拼音:[chāng yì]。
2、昌邑國,西漢時期封國,都城昌邑。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封劉定為山陽王,分梁地置山陽國,治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城南昌邑村)。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陽國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封其子劉髆(bó)為昌邑王。
3、歷史上昌邑國經濟昌盛,秦漢時期為中原軍事重地,人才輩出,昌邑王劉賀,即漢廢帝,西漢第九位皇帝。漢宣帝皇後昌邑人許平君,是漢宣帝第一位皇後,其子劉奭是西漢第十一位皇帝。東漢名儒楊震辭金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昌邑。
4、昌邑故城已經發掘。1992年,昌邑故城遺址被公布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⑷ 昌邑的歷史
昌邑,春秋戰國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時期為郡治。
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
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陽國為山陽郡。
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封期子劉髆[bó]為昌邑王。
劉髆在位十一年,死後其子劉賀繼位。
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僅在位僅27天,因昏庸淫亂,被大將軍霍光所廢,霍光親自送劉賀回巨野繼續做昌邑王,其後劉賀被貶為海昏侯。
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至東漢,改為兗州刺史部。
1980年、1982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該城址進行了兩次調查勘探,探清古在平面略呈方形,檔城牆長1215米,西城牆長1377米,北城牆長1585米,南城牆長1720米。城牆分段板築,土質為摻有石灰的粘性黑土,夯層9、10、11厘米不等。
《山東通志》載:此城「縱橫皆六里」,「外城周長三十餘里」。
昌邑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秦二世二年的楚漢之戰;漢景帝三年的七國之亂平叛之戰等都曾發生在這里。昌邑又是藏龍卧虎之地,孕育出許多曠世梟雄。西漢初,梁王彭越從這里揭竿;東漢末,費亭侯曹操任兗州牧於此。戰國至魏晉,是昌邑的鼎盛時期。當時,這一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造貿易中心。西漢時,昌邑城內已有了自己的冶鐵業和專門管理冶鐵的鐵官,是當時全國49處從事鐵器生產的官辦工業之一。據《漢書》記載,當時昌邑從事冶鐵生產的工役就有280人。從繁榮昌盛逐漸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黃河幾次決口,厚厚的泥沙把這座古城湮沒在黃土之下,僅留下城廓殘垣隱約可現。
據《巨野縣志》記載,明清時期,每當陰雨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看到城闕形,這就是著名的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煙雨。後人作憶秦娥昌邑懷古贊日:煙雨歇,漠漠故城雄關堞。雄關堞,殘陽晚照,漢家陵闕。楚漢交兵流碧血,酈商沖鋒泣壯烈。泣壯烈,彭王略地,千古英傑。
昌邑古城處在一個盛產五穀的富庶地區的中心,因此就成了當時的經濟都會。北方的牛馬牲畜,南方的絲茶竹器,東方的魚鹽海產,西方的皮革紋族,都可以在昌邑買到,商業貿易發達,全國各地的特產都齊聚此地,形成了貿易特資集聚地。
從1977年出土的1056件文物的禹梁山漢墓隨葬物品中可以看出,當時昌邑不僅桑麻遍野,盛產五穀,而且有了比較先進的冶鐵工廠。據查證,古城內外,地上地下的丈物古跡極為豐富,除已在禹梁山發掘了漢昌邑王劉骨尊之墓外,還有梁王彭越墓、漢荊州刺史李剛墓、漢御史大夫卜式墓、西侯樓文化遺址、兗州刺史楊叔恭碑等。東漢時,城內建有一佛塔,名昌邑塔,為全國少有的古塔之一。由於以後幾次大的黃河決口,這座雄偉的古城便長眠於地下了,但每遇陰雨煙霧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這座古城的城門、城垛、垣牆、宮殿,這就是著名的巨野八景之一一「昌城煙雨」。
昌邑還是東漢名儒楊震辭金之所。清代,在昌邑立了楊震辭金碑,碑陽刻「楊震卻金處」五個大字,碑陰刻有楊震的生平和政績。西漢、東漢、三國、兩晉、隋唐均在此建都設郡,一度成為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交流中心。
⑸ 昌邑區的歷史沿革
昌邑區以境內過去的昌邑屯得名。
清乾隆九年(1744年),山東省昌邑縣李家郜、西營庄、徐家官莊飢民逃荒來吉林城東五里許(今維昌街道境內)落戶,從而形成屯落,按原籍取名昌邑屯,昌邑屯屬奉天府永吉州所轄。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永吉州改為吉林廳,昌邑屯隸屬吉林廳。
清光緒八年(1882年),設立吉林分巡道,吉林廳改為吉林府,昌邑屯歸屬吉林分巡道吉林府所轄。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將軍衙門該立行省,昌邑屯歸屬吉林省吉林府管轄。
民國二年(1913年),吉林府改吉林縣。昌邑屯為吉林省吉林縣所屬。
民國四年(1915年)3月,吉林省城警察廳改為省會警察廳,昌邑屯劃歸省會警察廳第三警察區所屬。
民國十八年(1929年),吉林市政籌備處成立,警察區改為行政區,昌邑屯又為吉林市第三行政區所轄。
東北淪陷後,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月1日,偽市公署成立。以昌邑屯為中心,將全市劃為5個行政區。區以昌邑屯命名,設昌邑區事物所。團山子屯、八家子屯、東大灘、向陽屯為吉林市屬昌邑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廢保、甲制,設東旭、同昌、護昌、東局子、東大灘、維昌町會。管界,西起吉林火車站場東牆外和市制材廠鐵路專用線,東至嫩江接街和農安街,北起鐵路三角線,南至松花江沿,面積2.65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日偽當局為強化統治,將全市劃為10個區,廢町公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改町會為町公所),成立分區。昌邑區事務所下屬向陽、同昌、維昌、護昌、康祥、永安、瑞昌、靖安八個分區。管界,北延至巴虎屯,東、南兩側均延至江沿,面積增加到11.24平方千米。
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16日建立昌邑區民主政府。同年5月28日,國民黨政府占據吉林市期間設立昌邑區,置區公所,下設向陽等21個保,轄786甲,甲下5戶為一組。在區、保之間設有聯保,昌邑區設向陽等8個聯保。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同年4月29日將全市劃為城內五區,城外五區,廢區公所建制,置區人民政府。昌邑區為城內五區之一,設振昌等八個閭,下為鄰。8月13日,廢閭、鄰制,建立維昌等8個街政府,下為居民組。
1949年1月12日,按市人民政府決定,昌邑區增設錢家屯、江灣路、振昌三個街政府。同年7月16日,昌邑區政府改制為昌邑區公所,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
1951年8月23日,恢復區政權,昌邑區改稱第一區人民政府。
1953年4月25日,撤銷第二區(朝陽區)人民政府,將其所轄的怡春里、文廟街公所全部及民主路、車站街公所大部劃歸本區、增建怡春里、文廟、民主路、車站4個街公所。共計領屬九個街公所。管界,東、南兩面至松花江,西面則以重慶街、陽春、東寧胡同、民主路(吉林大街北段)分界,與第二區(原三區,即通天區)接壤,北止吉沈鐵路線與第八區(哈達灣區)毗鄰。面積由11.24平方千米增至15.91平方千米。
1954年1月12日,第一區領屬的維昌等10個街公所分別易制街道居民委員會。
1955年4月19日,第一區改稱昌邑區。同時,東大灘等九個街道居民委員會分別改為街道辦事處。
1956年5月30日,昌邑區人民政府改稱昌邑區人民委員會。
1959年1月12日,昌邑區劃分為昌邑、鐵路兩個人民公社。昌邑人民公社管轄巴虎屯等10個管理區,面積9.09平方千米。撤銷通天區所屬五個管理區,劃歸昌邑人民公社。共轄15個管理區,總面積11.86平方千米。
1960年8月1日,原15個管理區合並為東市場(怡春里、車站、桃原路3個管理區),文廟、大東門、巴虎屯、東局子、民主路、南馬路分社。
1962年3月28日,撤銷城市人民公社建制,恢復昌邑區人民委員會。昌邑、鐵路兩個人民公社所屬的分社並歸昌邑區,並調整為東市場(怡春里)等12個街道辦事處。管轄區,東起松花江岸,西止琿春街,南起江灣路,北止蓮花泡山麓,計15.32平方千米。
1968年3月21日,昌邑區人民委員會易制為昌邑區革命委員會。
⑹ 昌邑鄉的歷史沿革
昌邑鄉歷史文化淀積蘊厚,歷代文人騷客多有題詠,另有紅山文化新石器遣址、五代十國的鹿苑寺。昌邑因遺存史卷的西漢「昌邑王」劉賀修築的游塘城而得名,游塘村有昌邑王的墓葬及昌邑王古城遺址。
1958年屬聯圩公社,1960年改昌邑公社,1984年建鄉。1997年,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窯頭街居委會及昌南、團結、游塘、窯河、窯西、良坪、高周、昌北、曹會9個行政村。1999年3月4日,撤銷昌良鄉,劃歸昌邑鄉(贛民字[1999]52號批復)。
昌良鄉位於長堎鎮東北,地處濱湖平原。樂(化)昌(邑)公路經昌邑大橋可直達南昌。1953年為國營昌邑墾殖場,1964年分出並更名昌邑水稻良種示範繁殖場,1970年並入聯圩公社,1974年恢復昌邑良種場,1984年改建昌良鄉。1997年,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伍喻行政村、草湖分場。鄉政府駐昌邑街,距市區中心60千米。1999年撤銷昌良鄉,劃歸昌邑鄉。
⑺ 古代的昌邑是如今的山東省昌邑市么
在巨野縣昌邑鄉方圓三十餘里的地下,有一座古城遺址。經地縣考古工作者發掘考證,它就是歷史悠久的昌邑古城。這里埋藏著地下王宮和豐富多彩的古代文化,已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的注意。
昌邑,古地名。春秋戰國為邑,秦為縣,西漢為郡(國)治,東漢兼屬兗州刺史部。城池始建於秦,成於漢,共約八百餘年的歷史。《山東通志》載:此城「縱橫皆六里」,「外城周長三十餘里」。《巨野縣志》載:「昌邑集,有故城,每當陰雨望之,猶隱隱有城頭形」。「巨野八景」之一的「昌邑煙雨」即由此而來。
⑻ 請教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的歷史沿革
歷史文化悠久 昌邑秦時設縣,宋朝定名,有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史稱鄑邑,北海,都昌。1994年7月撤縣設市。 古稱鄑邑、都昌。春秋時設城邑,本齊之都昌邑,漢因置都昌縣。唐朝時,稱北海。宋建隆三年(962年),稱昌邑,以邑在漢之都昌城,故名。1994年6月10日,撤銷昌邑縣,以原昌邑縣的行政區域設立縣級昌邑市。 1993年7月2日,撤銷昌邑縣龍池鄉,設立龍池鎮;撤銷青鄉鄉,設立青鄉鎮;撤銷卜庄鄉,設立卜庄鎮,撤銷倉街鄉,設立倉街鎮;撤銷丈嶺鄉,設立丈嶺鎮。 1995年,昌邑市轄13個鎮、9個鄉:都昌鎮、柳疃鎮、青鄉鎮、龍池鎮、卜庄鎮、倉街鎮、飲馬鎮、塔耳堡鎮、岞山鎮、石埠鎮、圍子鎮、下營鎮、丈嶺鎮、李家埠鄉、夏店鄉、東冢鄉、宋庄鄉、南逄鄉、流河鄉、雙台鄉、太保庄鄉、北孟鄉。 1996年12月27日,撤銷昌邑市北孟鄉、李家埠鄉,設立北孟鎮、李家埠鎮(魯政函民字[1996]62號)。 1997年7月4日,撤銷都昌鎮,分別設立奎聚、都昌兩個街道辦事處(註:以原都昌鎮北海路以東的行政區域設立奎聚街道辦事處,以原都昌鎮北海路以西的行政區域設立都昌街道辦事處),將雙台鄉的北褚、南褚、東褚、前埠、後埠5個行政村,南逄鄉的劉埠、王逄2個行政村,李家埠鎮的高家道照、長埠2個行政村劃歸都昌街道辦事處管轄(魯政函民字[1997]28號)。1997年7月9日,撤銷宋庄鄉,設立宋庄鎮(魯政函民字[1997]31號)。 2000年,昌邑市轄2個街道、15個鎮、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683182人,各鄉鎮人口: 奎聚街道 52339 都昌街道 37342 李家埠鎮 29325 柳疃鎮 30103 青鄉鎮 19711 龍池鎮 25526 下營鎮 7909 卜庄鎮 31930 圍子鎮 41922 倉街鎮 27408 宋庄鎮 30513 石埠鎮 30738 飲馬鎮 44560 北盂鎮 39933 昨山鎮 35531 丈嶺鎮 24907 塔耳堡鎮 32513 南逢鄉 22445 雙台鄉 31126 東冢鄉 18481 夏店鄉 20300 流河鄉 17850 太保庄鄉 30770 2001年,昌邑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李家埠鎮劃歸奎聚街道,青鄉鎮劃歸柳疃鎮,南逄鄉劃歸都昌街道,下營鎮和東冢鄉劃歸夏店鄉,倉街鎮劃歸圍子鎮,流河鄉劃歸石埠鎮,塔耳堡鎮劃歸丈嶺鎮。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總面積1812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11個鎮、2個鄉,818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68.0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54萬人。 2003年,全市總面積1812平方千米。轄15個鄉(鎮、辦事處),818個行政村(居委會) 。年底全市總人口67.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萬人。 2006年,昌邑市轄2個街道、11個鎮、2個鄉:奎聚街道、都昌街道、柳疃鎮、龍池鎮、夏店鎮、卜庄鎮、圍子鎮、宋庄鎮、石埠鎮、飲馬鎮、北孟鎮、岞山鎮、丈嶺鎮、雙台鄉、太保庄鄉。 2007年,昌邑市將2個街道、11個鎮、2個鄉調整為2個街道、6個鎮、1個鄉:撤銷雙台鄉,並入都昌街道;撤銷夏店鎮,並入卜庄鎮;撤銷宋庄鎮,並入圍子鎮;撤銷石埠鎮、岞山鎮,並入飲馬鎮;撤銷丈嶺鎮,將原丈嶺鎮的40個村(即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前原丈嶺鎮轄區)與太保庄鄉合並設立太保庄鎮,將原丈嶺鎮的45個村(即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前原塔耳堡鎮轄區)並入北孟鎮。 2007年,將太保庄鎮、岞山鎮、丈嶺鎮(連同峽山及峽山水庫)劃歸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還包括飲馬的幾個村)。 2008年,將部分村莊的歸屬鄉鎮做了調整。比如原屬於北孟的小營村劃分給飲馬鎮。
⑼ 昌邑的介紹
昌邑古城:其治所位於山東省巨野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前昌邑村,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城址上現有前昌邑、後昌邑、侯花園、城角劉四個村莊,范圍內發現大量漢代遺物和少量的戰國遺物,有瓦,小鼻罐,淺盤細柄豆,壺,銅鏃,鐵柱,弩機,陶井圈等。還發現了石磨,石槽房屋基址,釀造窯址。另有部分唐、宋、金、元時期的遺物如:鐵釜、研究碗、盤等。大量的文化遺存,為我們研究古昌邑的歷史與興衰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⑽ 山東省昌邑縣在什麼地方
昌邑位於山東半島西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屬環渤海經濟圈。
截至2019年8月,市域總面積1627.5平方公里,轄6個鎮、3處街道,691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58萬。
昌邑交通發達,區位優越。處於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疊加區域,屬環渤海經濟圈、濰坊半小時經濟圈和青島1小時經濟圈,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空間優勢。
膠濟鐵路、大萊龍鐵路和規劃建設中的濟青高鐵、濰萊高鐵、濰煙高鐵,以及青銀高速、榮濰高速、榮烏高速、309國道、省道新海路等交通干線橫貫東西,省道下小路縱穿南北,濰萊高鐵昌邑南站正在規劃建設;
距離濰坊機場30公里、青島流亭國際機場70公里、濟南遙牆國際機場200公里,北部下營港與天津、大連等20多個港口通航,構建起「南有高鐵、北有港口,路網縱橫貫通」的大交通體系。
(10)昌邑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昌邑的歷史沿革:
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屬膠東道,設十個區。
民國十四年(1925年),屬膠萊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直屬山東省。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12日,日軍占據縣城後,國民黨縣政府遷移今流河鄉旗桿元家。1938年屬魯南道。1938年屬第十七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後,流亡平度、高密等地。屬第十三行政專員公署。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改屬萊濰道。抗日戰爭勝利後消亡。
民國三十年(1941年),縣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直轄縣境北部地區,屬膠東區西海專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7月,改屬清河區清東專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與濰北縣合並,名昌濰縣。屬渤海區第五專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6月復分,改屬膠東區西海專區。8月,原昌邑第十區劃入平度和高密,又分置該縣。轄今宋庄及其以南之地區。分出昌南縣後,轄今圍子鎮和南逄鄉以北地區,分設十二個區。1945年改屬第十七行政專員公署,縣政府與專員公署駐流河。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秋,政府機構由馬渠移駐縣城。屬西海專區。初為昌南行署,十月改建縣人民政府,先後駐西郭家莊子、北孟和飲馬。設十二個區,屬西海專區。
1950年,改屬昌濰專區。
1956年4月1日,昌南縣並入,設十四個區。
1958年2月,撤區並鄉,改建四鎮二十一鄉;同年9月,成立十五處人民公社。
1967年,昌濰專區改名昌濰地區。
1983年8月,公社改建鄉、鎮,有一鎮十九鄉。
1981年,為濰坊地區。
1983年,濰坊地區更名濰坊市,昌邑隸屬不變。
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直屬山東,暫時由濰坊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