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祝姓最早來至哪裡
祝(Zhù)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為黃帝之裔。據《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相關書籍《祝姓淵源》
等所載,黃帝之後,周武王封其於祝(故城在今山東省長清東北祝阿故城),後來就有了祝國,子孫以地為氏。 2、出自己姓,祝融之後。據《元和姓纂》所載,祝融之後有以官職命姓者。遠古時候有位火神叫祝融,是一位氏族首領。 3、以官職為姓。據《姓譜》、《路史》所載,古有巫史祝祀之官,其子孫以官為氏。又遠古時,巫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官職很高,稱為巫史,或者稱為祝史。遠古時以官職為姓的習慣,祝史的後代,往往繼承官職,並世代姓祝。 4、出自他族改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北魏叱盧(吐缶)氏之後有祝姓;清朝滿洲八旗姓愛新覺羅氏、喜塔喇氏等之後均有改姓祝者;傈僳族以竹為圖騰的麻打息氏族漢姓為祝;今滿、瑤、彝、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軒轅。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即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有熊國君少典氏之子,又稱有熊氏,因長居姬水,改姓姬。初為軒轅氏部落首領,在坂泉(在河北涿鹿東南)一戰,打敗炎帝,遂合二為一。經並肩協力,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之野擊敗九黎族,擒殺蚩尤,被推為炎黃部落聯盟首領。因其子孫在周武王時封於祝,遂產生祝姓,又因祝融之後有祝姓,而祝融亦為黃帝後裔,故祝姓尊黃帝為祝姓始祖。 遷徙分布 祝姓發源於今山東長清,西周、東周兩代祝姓除繁衍於其發源地外,因仕宦等原因,逐漸進入今陝西、河南等省。周有大夫祝跪,因叛亂未果而逃奔溫邑(今河南溫縣)。春秋時,鄭有大臣祝聃、祝款,衛有大臣祝佗。表明鄭(今河南新鄭)、衛(河北南部至河南北部間地)兩地已有祝姓人。西漢時有齊(今山東)人祝午,漢中南鄭(今屬陝西)人祝龜,九江(今屬江西)人祝生。表明此際已有祝姓人徙居江南。東漢時祝姓名人有尚書令祝諷,侍御史祝王晉,九真太守、長沙臨湘人祝良,光祿大夫、中山盧奴(今河北定州)人祝恬。這些史實說明,此際之祝姓已成為北方名門著姓之一,並且已有祝姓落籍湖南。魏晉南北朝時期,河南、太原兩地之祝姓繁衍昌盛,人丁興旺。故後世祝姓有以河南、太原為其郡望堂號的。當然,此際的社會動盪,亦造成大量祝姓徙奔今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此際出了位婦孺皆知的祝英台,她是今浙江上虞人。唐中期以後,特別是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之後,造成今中原一帶十室九空,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陝西越秦嶺進入四川。在此際,雍州始平(今陝西興平)人祝欽明入朝為相。是祝姓歷史上唯一一位宰相。兩宋時期,祝姓在北方趨於沉寂,而南方之祝姓卻日熾日昌起來。其中祝諮丘由單州城武(今山東成武)徙居滑州韋城(今河南長垣),祝穆由歙州(今安徽歙縣)徙居建寧崇安(今屬福建),祝象器由江陵(今屬湖北)遷居歙州。此際之祝姓除已落籍福建外,已有定居今廣東者。明初,山西祝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山東、陝西、湖北、湖南等地。明中葉以後,有沿海之祝姓赴台謀生。清初,兩湖之祝姓伴隨湖廣填四川的風潮入遷四川。如今,祝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安徽、四川等省多此姓,兩省之祝姓約佔全國漢族祝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祝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七。 安微太和縣西北部有祝姓村莊48個,系明朝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桐縣大槐樹下遷來的5兄弟繁衍開來的。
❷ 祝性的發源地在哪裡
祝」源出
祝(Zhù)姓源出有四:1、出自姬姓,為黃帝之裔。據《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相關書籍《祝姓淵源》等所載,黃帝之後,周武王封其於祝(故城在今山東省長清東北祝阿故城),後來就有了祝國,子孫以地為氏。2、出自己姓,祝融之後。據《元和姓纂》所載,祝融之後有以官職命姓者。遠古時候有位火神叫祝融,是一位氏族首領。3、以官職為姓。據《姓譜》、《路史》所載,古有巫史祝祀之官,其子孫以官為氏。4、出自他族改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北魏叱盧(吐缶)氏之後有祝姓;清朝滿洲八旗姓愛新覺羅氏、喜塔喇氏等之後均有改姓祝者;傈僳族以竹為圖騰的麻打息氏族漢姓為祝;今滿、瑤、彝、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軒轅。
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即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有熊國君少典氏之子,又稱有熊氏,因長居姬水,改姓姬。初為軒轅氏部落首領,在坂泉(在河北涿鹿東南)一戰,打敗炎帝,遂合二為一。經並肩協力,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之野擊敗九黎族,擒殺蚩尤,被推為炎黃部落聯盟首領。因其子孫在周武王時封於祝,遂產生祝姓,又因祝融之後有祝姓,而祝融亦為黃帝後裔,故祝姓尊黃帝為祝姓始祖。
遷徙分布
祝姓發源於今山東長清,西周、東周兩代祝姓除繁衍於其發源地外,因仕宦等原因,逐漸進入今陝西、河南等省。周有大夫祝跪,因叛亂未果而逃奔溫邑(今河南溫縣)。春秋時,鄭有大臣祝聃、祝款,衛有大臣祝佗。表明鄭(今河南新鄭)、衛(河北南部至河南北部間地)兩地已有祝姓人。西漢時有齊(今山東)人祝午,漢中南鄭(今屬陝西)人祝龜,九江(今屬江西)人祝生。表明此際已有祝姓人徙居江南。東漢時祝姓名人有尚書令祝諷,侍御史祝王晉,九真太守、長沙臨湘人祝良,光祿大夫、中山盧奴(今河北定州)人祝恬。這些史實說明,此際之祝姓已成為北方名門著姓之一,並且已有祝姓落籍湖南。魏晉南北朝時期,河南、太原兩地之祝姓繁衍昌盛,人丁興旺。故後世祝姓有以河南、太原為其郡望堂號的。當然,此際的社會動盪,亦造成大量祝姓徙奔今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此際出了位婦孺皆知的祝英台,她是今浙江上虞人。唐中期以後,特別是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之後,造成今中原一帶十室九空,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陝西越秦嶺進入四川。在此際,雍州始平(今陝西興平)人祝欽明入朝為相。是祝姓歷史上唯一一位宰相。兩宋時期,祝姓在北方趨於沉寂,而南方之祝姓卻日熾日昌起來。其中祝諮丘由單州城武(今山東成武)徙居滑州韋城(今河南長垣),祝穆由歙州(今安徽歙縣)徙居建寧崇安(今屬福建),祝象器由江陵(今屬湖北)遷居歙州。此際之祝姓除已落籍福建外,已有定居今廣東者。明初,山西祝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山東、陝西、湖北、湖南等地。明中葉以後,有沿海之祝姓赴台謀生。清初,兩湖之祝姓伴隨湖廣填四川的風潮入遷四川。如今,祝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安徽、四川等省多此姓,兩省之祝姓約佔全國漢族祝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祝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七。安微太和縣西北部有祝姓村莊48個,系明朝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桐縣大槐樹下遷來的5兄弟繁衍開來的。
❸ 廊坊十月一前被紀檢委查處的案子,有結案的嗎
北京市
北京市通報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潘家園派出所民警楊金剛違規接受吃請等問題。2013年3月,楊金剛接受他人請托,通過其他民警干預某案件處理情況,事後接受請託人吃請及襯衫一件(價值人民幣600餘元)。2014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給予楊金剛行政警告處分。
2.北京市門頭溝區王平鎮東石古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向傑違反財經紀律問題。2012年春,張向傑虛報本村養蜂人數,從鎮政府冒領養蜂專項補貼款人民幣2400元,後個人決定將該款發放給外村村民高某。2014年3月,門頭溝區王平鎮黨委給予張向傑黨內警告處分。
3.北京市昌平區延壽鎮望寶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高小龍收受禮金問題。2013年5月,高小龍接受監控器械代理商在營銷推廣過程中給予的禮金人民幣4萬元。調查期間,高小龍主動退出違紀款項。2014年3月,昌平區紀委給予高小龍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4.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審判員李書林違反工作紀律問題。2011年7月,因某被告對一審判決不滿,李書林約被告之父吃飯並向其解釋判決情況,談話被全程錄音。李書林違背司法中立要求,私自以不當方式會見案件關系人並發表不當言論,造成不良社會影響。2014年4月,大興區人民法院給予李書林行政記過處分。
5.北京市密雲縣溪翁庄鎮黑山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煒違反財經紀律問題。2013年6月至10月間,王煒先後收取黨員活動經費贊助款和部分樹木補償款共計人民幣3萬元,個人決定不列入村集體賬目,直接用於村委會支出及發放慰問款等。2014年4月,密雲縣溪翁庄鎮黨委給予王煒黨內警告處分。
6.北京市密雲縣巨各庄鎮金山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趙福斌違反廉潔自律問題。2011年9月,趙福斌在負責村民佔地補償款發放過程中,未經村兩委成員集體研究,違規向親屬鄭某等人額外發放補償款人民幣6萬元。2014年4月,密雲縣紀委給予趙福斌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並將違紀所得予以收繳。(北京市紀委)
天津市
天津市通報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天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所屬汽車服務中心司機祁金虎「五一」期間違規使用外租車輛問題。給予司機祁金虎行政記過處分,當天用車費用300元由個人負擔,在全系統通報。
2.天津市西青區國土資源分局土地監察所科員謝劍夫違反工作紀律問題。謝劍夫工作時間玩電腦游戲。給予謝劍夫行政警告處分。
3.天津市檢察院第二分院二審監督處副處級檢察員王建宇公車私用問題。給予王建宇行政記過處分。(天津市紀委)
河北省
河北省通報12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李軍,唐山市遷西縣政府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兼礦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違規隱瞞截留公款,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收繳違紀資金。
2.申懷平,邯鄲市涉縣司法局原局長,因貪污、受賄等問題,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已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3.張書勛,衡水市商務綜合執法監督局法人代表,因強令他人履行非法定義務、私設「小金庫」、濫用職權等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過處分,收繳違紀資金16369.64元。
4.劉永傑,張家口市蔚縣城第二中學校長,因學校亂收費問題,受到行政記過處分,並將違規收取的試卷費、補課費予以退還。
5.李國祥,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逸夫實驗小學校長,違規組織學生購買點讀機和課外閱讀圖書,受到行政記過處分。
6.謝賀龍,廊坊市固安縣渠溝鄉南黃垡三村黨支部書記;吳景坡,廊坊市固安縣渠溝鄉南黃垡三村黨支部委員;張永新,廊坊市固安縣渠溝鄉南黃垡三村黨支部委員。因虛報冒領糧食直補款,謝賀龍、吳景坡分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張永新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所得資金全部予以收繳。
7.張久紅,秦皇島市盧龍縣蛤泊鄉中學校長,為其子大操大辦婚宴,違規收取禮金70000元,其中,收取管理對象禮金6000元,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資金予以收繳。
8.韓厚群,邢台市廣宗縣葫蘆中學校長,挪用專項資金用於發放教師福利,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挪用補助金予以收回並用於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
9.李國強,定州市大鹿庄鄉北祝村黨支部書記,弄虛作假、騙取國家合作醫療補償款,私自收取村民辦理低保費用,受到留黨察看二年處分,違紀所得資金予以收繳退還。
10.田炳強,石家莊市裕華區東風路社區居委會黨委副書記、代主任,故意刁難群眾,受到行政撤職處分。
11.黃元峰,保定市新市區民政局科員,工作時間上網玩游戲,在單位造成了不良影響,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12.楊存奇,辛集市前營鄉沙河村衛生室醫生,騙取新農合補償資金7652.59元,全部用於個人生活開支,調查中其主動退出違紀所得,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河北省紀委)
山西省
山西省通報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樊有貴,男,山西省展覽館副館長,公車私用,2014年4月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2.陳家富,男,山西省晉城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輝,男,山西省晉城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直屬一大隊大隊長。因違規印製宣傳台歷,2014年4月分別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3.劉金寶,男,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友宰鎮紀委書記,違反工作紀律,2014年4月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4.劉連柱,男,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示範小學副校長,大辦婚喪喜慶,2014年4月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山西省紀委)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通報2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馮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林業局職工,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違反工作紀律,長期不上班,在呼和浩特市承攬校安工程,受到行政記過處分。
2.張樹輝,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住建局局長,2013年12月29日和2014年1月2日,張樹輝分批次在阿榮旗某飯店和某商務會館為兒子舉辦結婚喜宴,違規收受禮金35600元,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收繳違規禮金35600元。(內蒙古自治區紀委)
遼寧省
遼寧省通報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撫順市群眾藝術館違規發放福利,館長朱連義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免去撫順市群眾藝術館館長職務。
2.撫順市群眾藝術館違規發放福利,副館長趙進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3.鞍山市岫岩縣牧牛鎮政府婦聯主席、計生辦主任田淑萍操辦喬遷慶典,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紀款予以收繳,並被免去鎮婦聯主席、計生辦主任職務。(遼寧省紀委)
吉林省
吉林省通報9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扶余市價格監督檢查局原局長劉廷有公款送禮,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和免職處理。
2.樺甸市第六中學違規收費發放教師加班補助,第六中學校長李守華受到行政記過處分。
3.遼源市龍山區壽山鎮永治村主任蔣衛陽違規操辦女兒喬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4.圖們市月晴鎮安山村黨支部書記劉相起違規操辦女兒婚宴,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5.長春市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違規購買處置車輛,投資項目評審中心主任婁俊城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6.通榆縣住建局規劃辦副主任楊春富公車私用,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住建局局長劉寶輝被誡勉談話、住建局規劃辦主任侯永生被通報批評。
7.遼源市財政局調研員徐傑私自駕駛公務用車到殯儀館參加葬禮。遼源市紀委常委會討論決定,給予徐傑黨內警告處分。
8.公主嶺市卡倫水庫灌區管委會黨支部書記王玉祥上班時間打麻將。公主嶺市水利局黨委會議研究決定,給予王玉祥記過處分,免去其卡倫水庫灌區管委會黨支部書記職務。
9.磐石市寶山林場公益林監管員吳利忠借喬遷之機大操大辦。磐石市紀委常委會討論決定,給予吳利忠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吉林省紀委)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通報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李德方,男,黑龍江省望奎縣火箭鎮正蘭三村村委會副主任,違規核銷招待費,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2.李興義,男,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四合村黨支部書記,大辦婚喪喜慶事宜,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3.閻繼承,男,黑龍江省伊春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所長,違反工作紀律,給予黨內警告處分。(黑龍江省紀委)
上海市
上海市通報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間,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以會務費等名義虛列支出,用於接待和購買購物卡等,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給予局黨組書記、局長施海寧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2.2013年11月,上海市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違反財經紀律,組織公款旅遊並發放現金,給予中心主任范玉林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過處分,給予主持黨委工作的黨委副書記曹美琴黨內警告、行政警告處分。
3.2014年1月8日,閔行區農委召開培訓會議,會後違反規定安排與會人員用餐並發放食品,區農委黨委書記劉明、黨委副書記沈德駒、紀委書記顧海生被誡勉談話並承擔相關費用。(上海市紀委)
江蘇省
江蘇省通報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
1.宿遷市泗陽縣衛生監督所黨支部書記林其勝公款送禮問題。2013年中秋節期間,泗陽縣衛生監督所黨支部書記林其勝用公款購買價值4000餘元禮品送禮。泗陽縣紀委給予林其勝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免去其黨支部書記職務。
2.宿遷市泗陽縣國稅局個別工作人員向企業亂攤派問題。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宿遷市泗陽縣國稅局第二分局稅源管理二股股長胡勇、稽查局科員庄召正,向企業亂攤派。泗陽縣紀委給予胡勇、庄召正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3.宿遷市沭陽縣地稅局個別工作人員向企業亂攤派問題。2013年4月,宿遷市沭陽縣地稅局科員錢奎,向企業亂攤派,並收取回扣。沭陽縣地稅局給予錢奎行政降級處分,並調離原崗位。
4.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副鎮長許爾鈞工作失職問題。2012年至2013年,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副鎮長許爾鈞工作失職,造成14戶業主入住近一年卻無電使用。宿城區紀委給予許爾鈞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江蘇省紀委)
還有好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❹ 河北保定傳統文化元素
1、保定老調
老調又名老調梆子、老生調,從元代時尚小令「河西調」變化而來。保定老調是河北省古老地方劇種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戲曲聲腔劇種。早期老調行當以生、凈為主,而生、凈兩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調,故稱老調,為區別於河北梆子,故名老調梆子,即老調劇種。
2、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是流傳於保北涿州、定興等地的「皮影戲」。演出時使用的文場伴奏樂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揚琴、小三弦等,隨之就有了伴奏音樂和過門。
武樂還有大鑔、大鐃等。音樂結構屬於板腔、曲牌綜合體,主要板式有頭板、二板、琴腔、垛板、還魂調、悲調,曲牌有「三趕七」等。行當分生、旦、凈、丑,各行當都有自己獨特的唱腔。
3、滿城寸蹺
寸蹺發源於滿城縣東於河村,據說由宮庭舞演變而來,已有200餘年的歷史。20世紀九十年代初,滿城縣文化館組織人員深入鄉村對該瀕臨滅絕的古文化遺產進行發掘整理,並將其搬上舞台映屏。在1991年正月初一,由該縣編排的寸蹺舞《小羊倌》在中央電視台多次播放。
4、高洛古樂
淶水縣義安鎮高洛村古名「高樂」。「高樂」是一種古老的、原生態的民間音樂,其中的祭祀音樂相傳是華夏音樂始祖伶倫4800年前所創的「黃帝家廟」祭祀音樂的變存。「高洛音樂會」是高洛村民自願參加、義務排練、義務演出的民間器樂演奏花會。2006年,冀中笙管樂(高洛音樂會)被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雄縣趙崗古樂
保定趙崗音樂會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傳承的樂曲內涵和譜式可追溯到唐朝晚期。由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組成,表現形式有唱誦和器樂演奏,使用的樂器和傳承演奏的方式仍以傳統方式進行,吹奏樂有管子、笙、笛子、雲鑼,打擊樂有鼓、鐃、鈸、鐺子。
(4)定州市北祝村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特色節慶
1、順平桃花節
保定順平縣桃樹面積達14萬畝,每年仲春四月,該縣淺紅、深紅的桃花會開放。2000年起,順平開始舉辦桃花節,至2014年8月,累計接待遊客逾330萬人次。順平桃花節也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節慶中華」協作體首批70家成員單位之一。
2、敬老健身節
保定有「長壽之城」之稱,自古以來,居民就有強身健體的習慣,並成為一種社會時尚,由於這一特殊原因,其平均壽命明顯高於全國,一年一度的中國保定敬老健身節是保定獨有的節日,自1991年開始舉辦。
3、空竹藝術節
保定市自2008年開始舉辦國際空竹藝術節,節上主要舉行空竹技藝展 涿州花燈節 示、空竹論壇、空竹文化長廊展示、空竹藝術節攝影大獎賽、空竹博覽會等活動。使空竹這項傳統民間體育活動得到了推廣和普及。
4、白洋淀荷花節
白洋淀荷花節是保定安新縣為塑造白洋淀旅遊品牌形象,提升白洋淀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自1991年開始舉辦的文化旅遊節。
5、涿州花燈節
涿州花燈節始於漢,興於唐,盛於明清,因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間的「通會樓」而得名,清末民初時列為涿州八景之一,稱作「通會燈市」,是保定市傳統文化活動之一,主要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舉行。
6、安國國際葯材節
安國古稱「祁州」,素有「千年葯都」之譽,自明朝起,就有「春五秋七」年年舉辦葯王廟會的習俗,改革開放後逐漸沿襲成為每年一屆的安國國際葯材節和醫葯保健品交流會。
7、滿城紅葉柿子節
保定市滿城縣是「中國磨盤柿之鄉」,幾萬畝柿樹森林分布於滿城神星柿子溝內的6個村莊周圍,從2002年開始,該縣每年在「十一」旅遊黃金周到來前舉辦「金秋紅葉柿子節」,期間會有民俗文化表演、文人采風、柿子採摘、柿樹領養、柿王評比等特色活動。
❺ 我想了解下韓國或者朝鮮半島的歷史。請推薦我這方面的書籍。
朝鮮半島歷史
一、遠古時代的朝鮮半島
1、概述
通古斯族群最初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後來一部分南遷到朝鮮半島南部,以人數優勢同化了當地的原始土著南島民族,成為朝鮮半島新土著。現在的朝鮮族是以南部的諸韓土著為主體融合北部的少部分高句麗土著(穢、良夷)形成的。
漢四郡的土地包括半島的絕大部分,只有東南角名曰HAN的地方部落尚獨立。東漢時期,HAN族部落逐漸發展為三個小國----馬韓、辰韓、弁韓,史稱三韓。HAN是「大」的意思,當時三韓還沒有漢字,後來漢字傳入朝鮮,「HAN」被寫作「韓」字。
後馬韓發展為百濟,辰韓發展為新羅;弁韓發展為以金官伽耶為主的六伽耶聯盟(現朝鮮族還有一種名為伽耶琴的樂器),後並入新羅。
百濟王族來源於貊人扶余,而貊人屬於東夷,原居住於河北東北至遼河一帶,商朝發源地亦在此。
6、魏晉時期
漢朝並不真有力量穩固管理偏遠的少數民族,前82年漢朝罷真番郡、前75年又罷臨屯郡,同時把玄菟郡從圖們江南的舊地移至鴨綠江北、遼東郡東,其治所在渾河上游、遼寧新賓附近,僅領三縣(其中高句驪縣在今新賓縣永陵鎮西南,土著居民是高句驪人),從此樂浪郡便成為朝鮮半島上的主要漢郡。西漢時樂浪郡領縣25、東漢時減至18。
漢末,公孫康據有遼東,割樂浪郡之一部分置帶方郡,領縣再次減少。238年魏國司馬懿滅公孫淵,魏國控制朝鮮半島中北部。自樂浪始置郡,至為高句麗所並,前後凡四百餘年(前108~公元313)在這樣長的時間內,漢文化大量輸入朝鮮。當然同時,朝鮮古文化也輸入到了遼東、遼西及幽州各郡。
二、三足鼎立時期的朝鮮半島
313年,高句麗趁西晉的混亂和衰落,吞並了帶方、樂浪,成為朝鮮半島最強大的國家。過了三年,西晉滅亡。337年,慕容光在遼寧建立前燕,首都義縣,352年滅掉漢族冉魏政權,370年被前秦滅亡。384年,慕容垂在定州建立後燕,398年慕容寶被北魏戰敗,逃到老家義縣,407年,後燕高句麗族大將高雲處死慕容熙建立北燕,後來漢族人馮跋成了北燕皇帝,統治著整個遼寧省。就這么一個小政權,高句麗居然怕他,大概是仰慕漢族文化,高句麗對北燕稱臣。 439年,鮮卑族的北魏滅掉漢族的北燕,統一中國北方。亡國的北燕皇帝馮弘跑到高句麗居然繼續在高句麗國王面前作威作福,被高句麗幹掉。
六世紀上半葉,以平壤為中心的高句麗乘北魏內亂,佔領中國領土(今遼寧省和河北北部);加上扶余祖籍和韓王族祖籍又都在此,所以現在的韓國人聲稱「遼寧和河北省都是韓國領土」。
高句麗在東北亞崛起,回紇等善戰的游牧民族都已為其所用,就連強大的突厥汗國也已和高句麗結盟,中國河北一帶的地方軍閥(北齊貴族)勾結高句麗對抗中央;向南,高句麗越來越頻繁地進攻新羅、百濟,新羅、百濟被迫請求中國援助。相對於國家發展僅是雛形、極不穩定的突厥,高句麗威脅更大
隋唐王朝對肆意擴張、不聽勸解,進而向遼西拓地的高句麗,多次傾全國之師進行征討,高句麗國終於在668年被唐與新羅聯軍所破滅。唐朝在平壤建立安東都護府,朝鮮半島僅剩下新羅和唐朝勢力。
高句驪國亡後,高句驪族隨之解體。唐共收69.7萬戶,為其境內的總戶數,其中包括不少非高句驪族,估計其時高句驪族總戶數不會超過15萬戶。去向有四:被遷居中原、歸入新羅、散投靺鞨、散投突厥。
遷居中原的戶數,645年,唐太宗拔玄菟等10城後,徙遼、蓋、岩三州凡7萬人入中原。669年,唐高宗移高句驪主幹部分3.83萬戶近20萬人於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諸州空曠之地」。
歸人新羅的,分三種情況:一是投奔新羅,668年,高句驪爭權內訌,唐應請發兵征討,貴臣淵凈土率民3500多往投。669年,鉗牟岑率眾叛唐,立安舜為王,唐發兵討之,舜殺鉗牟岑後,率4000餘戶投新羅。二是在唐與新羅聯軍攻高句驪時,被新羅俘掠去的,668年新羅文武王班師時,就隨帶「所虜高句麗人七千入京」。三是居住大同江流域的高句驪人,在國亡後,居地後劃歸新羅管理。歸入新羅的高句驪人,250年後在王建領導下於918年建高麗國,後奪取新羅權柄,又滅後百濟,三族融合成為朝鮮族。
投奔靺鞨、投奔突厥的高句驪人,主要是留居安東都護府管轄下那一部分。
672年,唐授原高句驪國王高藏為遼東都督,封之為朝鮮王,放回遼東「以安余民」。藏返回後,暗與靺鞨聯絡「謀叛」,唐發覺,高藏被召迴流放四川省邛崍縣,一部分高句驪人被遷往河南、隴右(今甘肅省隴山、六盤山以西和黃河以東一帶)諸州;未被遷走的,散投突厥及靺鞨。投奔靺鞨的,698年前後大多先後聚集到大祚榮的旗幟下,成了渤海國的成員,遂與粟末靺鞨等融合為渤海人。
高句麗一位名叫高士桂的戰士,在被唐朝俘虜後參加了唐軍。他的兒子高仙芝在唐朝軍事上屢建功勛,於8世紀中葉征服了塔什干,並將造成紙技術傳給了阿拉伯國家。
百濟(Paekche)亦扶余之別種,統治朝鮮半島西南部。北境先與漢樂浪郡、後與高句麗接壤,東與新羅為鄰。 百濟原為馬韓54個部落之一,來自於扶余王族。公元前1世紀百濟部落統一其他馬韓部落形成國家,在慰禮(今漢城附近)定都稱王。後遷都至漢江南岸的漢山城(京畿道)。196~220年,公孫康置帶方郡後,百濟王迎公孫康之女為妃,得到公孫氏遼東割據政權的協助,逐漸強盛。古爾王在位期間,初步建成較為完備的國家體制。313年,高句麗占據樂浪郡後,形成半島上三國對峙的局面。
391年,臨津江流域被高句麗攻佔。475年,王都漢山城又被高句麗攻陷,被迫遷都熊津(今公州)。百濟為圖中興,於538年再遷都到有廣闊平原、交通便利的泗批(今扶余),改國號為南扶余,開始重新強盛。 百濟於551年收復漢江下游地區,但旋於553年被新羅攻佔。百濟為奪回失地,又聯合高句麗,頻繁進攻新羅,取四十餘城,發兵守之。又謀取棠項城,絕貢道。新羅處境危急,吁請唐朝出兵干預。唐朝乃詔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率海軍赴援,艦隊從成山(山東榮成)出發,在百濟王國熊津江(錦江)江口,強行登陸,唐朝在新羅的配合下,百濟戰敗, 660年首都泅批城陷落,亡國。唐朝乃以其地分置熊津、馬韓、東明等五都督府,各統州縣,立其酋渠為都督、刺史及縣令。蘇定方不久率軍回國,命右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留大將張仁願總兵以鎮之。蘇定方剛走,百濟的高僧道琛和百濟王的從子福信,就迎接當時在日本的太子扶余豐回國,繼承王位,其西部、北部並翻城應之。包圍泅批城中國駐屯軍。661年,中國大將帶方州刺史劉仁軌增援,也在熊津江口登陸,百濟軍迎戰,大敗,泅批城之圍解除,百濟退保周留城(韓國韓山)。劉仁軌所率的兵力不多,不能進攻,只能幫助張仁願堅守泗批,僵持兩年之久。663年,倭國大軍入援百濟,中國再派大將孫仁師渡海增兵,另一位大將劉仁軌率海軍從熊津江進入白江(韓國錦江),准備跟孫仁師會合後進攻周留城。想不到就在白江口,與日本入援的海軍艦隊相遇,遂行決戰,日本艦隊全軍覆沒。這是中國跟日本第一次戰爭。扶余豐放棄周留城,向北逃往高句麗王國。百濟王國立國681年而亡。仁願、仁軌回國後,百濟領土被新羅佔領。
百濟使用漢字,4世紀時建立儒學教育制度。日本首先由百濟傳入中國文化:百濟學者王仁曾給日本皇太子講授《論語》。384年,佛教自南朝傳入百濟。
新羅(Silla)由三韓的辰韓斯盧部公元4世紀所建。斯盧部本是弁韓之苗裔,公元前後,以金城為中心,聯合六部組成部落聯盟,酋長由朴、昔、金三氏擔任。4世紀中葉起,朴、昔二姓不再擔任首領,王位由金姓世襲,王權逐漸得到加強。4世紀末新羅經常受倭軍侵擾。402年,高句麗驅逐倭軍,將新羅置於自己的庇護之下。505年,新羅實行州、郡、縣制。520年,始定有尊卑差別的百官服色,朝服尚白。532~562年,新羅先後統一本加耶(今金海地區)和大加耶(今高靈地區)弁韓人加耶部落,完全佔有洛東江流域。唐太宗時期,為與高句麗爭雄,新羅與百濟結盟。於551年佔領漢江上游地區,並於553年又攻佔百濟的漢江下游地區,遂乘勢沿東海岸北上,將其勢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鏡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羅的擴張招致高句麗和百濟的不斷進攻。新羅處境危急,吁請唐朝出兵干預。高句麗在北方失地喪師,對南方新羅的侵略只好停止,但百濟王國侵略卻不停止。66O年,百濟與高麗、靺鞨率兵侵其北界,攻陷三十餘城,新羅再向中國告急。唐朝在新羅的配合下,滅百濟,再於668年滅高句麗。現在,朝鮮半島3/4的土地入於中國,新羅王國局促在半島東南角1/4的土地上。不過中國統治的時間只有九年,新羅王國對中國並吞了那麼多土地而竟沒有分給它一點,深為不滿,開始暗中向龐然大物的中國挑戰,到處發動民變,促使平壤孤立。676年,中國駐屯軍實在不能支持,只好撤退,把設在平壤的安東都護府治遷到遼東(遼寧遼陽)。新羅王國之後並沒有繼續跟中國對抗,非常明智地採取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十分恭順。這個政策獲得完美的效果,從此中國和朝鮮之間,再沒有戰爭,為手足般的兄弟之邦。
百濟、高句麗滅亡後,新羅新羅王國遂統一朝鮮半島的中部和南部,隔著浿水,跟中國為鄰,大同江以北直到遼東則歸唐朝管轄。自是新羅漸有高麗、百濟之地。至此,原三韓部落地域完全統一於新羅,並在北界略有擴展。
300年,日本大和國(倭)建立。百濟和中國南朝通好,又和倭結盟。而高句麗與中國北方政權關系密切。369年,倭侵佔弁韓(今韓國釜山),建立任那地方,設「日本府」統治之。百濟也成為倭的朝貢國。384年,佛教由東晉僧侶傳入百濟。391年,倭渡海大破百濟、新羅。396年高句麗好太王征伐百濟,百濟臣服。但是,399年,百濟又勾結倭,進攻新羅,倭軍一時遍布新羅。400年高句麗派兵支援新羅,追至任那和加羅。404年,倭軍侵入帶方,又被高句麗打敗。 420年,南朝宋順帝為了牽制強大的高句麗,策封百濟王和倭王,但新羅與南朝宋沒有聯系。
479年,倭出兵新羅,蝦夷族士兵起義,不戰自亂。512年,百濟要求倭割讓任那四郡,倭被迫答應。562年,任那政權被新羅所滅亡。
600年,倭為恢復在任那的統治,遠征新羅,雖然取勝,但沒有達到目的。618年,高句麗派使者到倭聯絡通好。
660年,百濟受新羅和唐朝的夾攻,首都陷落,國王被俘,百濟遺臣鬼室福信向倭求救,倭乘機出兵朝鮮。663年,新羅和唐朝在白江村(今朝鮮錦江)大敗倭軍隊,滅了百濟。
三、統一的古代朝鮮半島
公元671年,新羅開始自身反抗中國統治,攻下了安東都護府,恢復了全部百濟領土。盡管如此,中國軍隊仍不放棄對原來百濟和高句麗領土的要求,直至公元735年,才承認大同江以南的領土屬於新羅。於是,新羅成為擁有韓半島大部領土和原來三國的大部分人民的單一國家。
新羅據有西海岸的仁川灣,便於直航中國。從4世紀末起,新羅先後與中國的前秦、南齊、梁、北齊、陳、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國文化。新羅使用漢字但並不普及,薛聰用方言(朝鮮語)解讀九經,並整理了比較混亂的吏讀文字(借用漢字標記朝鮮語的一種文字)使之系統化。682年,新羅設立國學,讀《論語》、《禮記》等書。
新羅後期,王族間因爭奪王位,戰亂頻繁,民不堪命,紛紛起義。896年,赤褲軍曾攻打到王都西部。在這一形勢下,新羅王族弓裔、軍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義軍中,並攫取了領導權。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全州)建後百濟,901年,弓裔在松岳(今開城)建後高句麗,又名泰封國,形成後三國分立的局面。
最後一個造反領袖、貴族家庭子弟王建成了弓裔的首席大臣。王建於公元918年以弓裔行為不軌和濫用權力而推翻了後高句麗。公元935年王建接受了後百濟的自動投降,翌年,王建又接受新羅景順王的遜位。 王建建立了王氏朝鮮,把自己王朝的國號定為「高麗KOREA」。
高麗建國後,乘靺鞨族渤海國衰落之機向北擴張,把疆界延伸到鴨綠江下游南岸。高麗自建國後,先後接受過唐、後晉、後周、宋、遼、金、元的冊封。後周使員雙翼956年到高麗被挽留,任主考官知貢舉,以詩賦頌策取進士。
契丹於公元926年征服了渤海國,渤海國的沒有被靺鞨族同化的扶餘人、穢貊人逃到高麗北部。為爭奪鴨綠江以南的渤海國故地,高麗同契丹進行了3次較大規模的戰爭。993年,遼派東京留守蕭恆德進兵伐高麗,次年攻佔蓬山郡,高麗請和,將女直國鴨綠江東數百里地割讓。1010年,高麗開京留守康肇殺穆宗王誦,擅立誦之從兄王詢,遼聖宗親率大軍問罪,康肇被擒,王詢棄其西京開城而逃,遼焚開京後還師。1013年,遼派耶律資忠向高麗索興化、通卅等六城被拒,此後遼連年對高麗用兵但不能使之降服。1018年,遼聖宗派東平郡王蕭排押率兵征伐,被高麗大將姜邯贊大敗而歸。1020年,高麗顯宗王詢請和,自此直至遼亡未再與高麗發生大戰事,高麗歲時向遼遣使修貢。天祚乾統十年,遼國亡。
高麗境內本就有女真先人生活,保持其自有的生活方式、語言及部落組織。完顏部始祖函普原居高麗,女直雖舊屬高麗,不復相通者久矣。12世紀初,在遼勢微、金建朝前,高麗欲趁勢向鴨綠江方向擴張,在現中國東北與鄰近的女真人進行了長達數年的磨擦戰爭,但最後損兵折將,無功而返。遼道宗時女真組成統一的部落聯盟,以完顏部制定的法律約束各部。勢力擴大到東南乙離骨嶺(今朝鮮摩天嶺)至東北五國部的廣大地區。及金滅遼,高麗以事遼舊禮稱臣於金。1116年,高麗國王王楷派使慶賀金軍勝利,金太祖以遼侵高麗所置保州(今朝鮮新義州)賜之(其實遼末高麗已復占)。
高麗王朝重文輕武,文武大臣之間矛盾很深,武人備受壓抑。至毅宗時斗爭激化,1170年終於發生了以鄭仲夫為首的武臣之亂,放逐毅宗,殺戮文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不少有才能的文人被趕出政治舞台。他們組織起一些文人小團體,詩酒酬唱,發泄不滿,作消極反抗,「海左七賢」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他們的作品主要是詩歌,以李仁老、林椿、吳世才最有名。金與高麗關系良好,常互派使臣賀祝,也很少干涉其內政。後來,金宣宗遷汴,遼東道路不通,自是不復通問。
公元1126年,由於仁宗王的岳父縱火焚燒宮廷建築,王家藏書樓和國家研究院的數萬部藏書,全部化為灰燼。高麗損失了這批藏書,而且無法從宋朝獲得書藉,用木版印書既費用高昂又十分費時,於是產生了用金屬鑄字印刷的想法,開始用澆鑄銅錢的同樣技術來鑄銅版。
宋朝用焦炭煉鐵的新技術被蒙古人利用來生產武器。蒙古人用這種新武器征服了金,並把死不臣服的遼國難民追趕到高麗境內。在那以後,高麗便接連地遭到蒙古人的入侵。1258年,高麗國王王皞hào降服蒙古,許蒙古置京、府、縣達魯花赤72人監。次年,皞即盡殺達魯花赤以叛,率王京及諸州縣民竄海島躲避。自定宗二年至憲宗八年,元四次命將征高麗,拔其14城。忽必烈即位後緊張情況改變了,把皇女忽都魯揭里迷失遣嫁當時尚為高麗嗣王的王愖chén, 高麗完復舊疆。元朝在高麗屢建征東行省(為一種軍事性臨時機構),設「達魯花赤」監督國政,以高麗王為丞相,但又仍保留其原有政權機構和制度結構。高麗還是有一定程度獨立地位,不同於行省,蒙古對朝鮮人比對漢人要優待一些。而高麗其實也陰奉陽違,曾私立三公官職,設資政院,山呼萬歲,後改千秋,追奉先皇。
高麗權臣林衍作亂,擅廢禃立其弟安慶公淐。元朝前樞密院經歷馬希驥建議將高麗分而制之,所以元朝並未全力以赴平亂。高麗都統領崔坦等因為林衍作亂,攜西京五十餘城入附,元朝接受西京內屬,改東寧府,畫慈悲嶺為界。林衍亂黨很快平定,忽必烈乃送禃回國復位。
1274年,元朝強征高麗2.5萬人進攻日本,但是失敗了。
元順帝曾娶高麗女子奇氏為皇後,高麗人在華學習、在元做官不少,奇氏之弟老的沙、同鄉朴不花均成為元之權臣。高麗未期當權者政治上腐敗無能,態度更加親元而自甘喪失氣節,白蓮教韓宋起義軍攻陷遼陽進入高麗,高麗投降。可是,這批部隊軍紀敗壞,引起高麗痛恨。高麗使用美人計劃將其大部分殺死,只剩下萬餘人輾轉脫險,逃回中國,又被等待他們的蒙古人一網打盡。
元末明初,高麗武備廢弛、王權式微,恭愍王王顓zhuān為權相李仁人所弒。王顓無子,以寵臣辛肫之子禑xú為子,貢使金義殺明朝使蔡斌,明朝高麗關系已達很危險的地步。1388年,辛禑忽然想起來向中國索取鴨綠江北岸鐵嶺之南的事,在四世紀末,那是被高句麗王國佔領的一片土地,其後曾被渤海、遼、金、元反復占之。他以為中國大亂未定,可趁火打劫了,於是動員全國軍隊,分道並進。當軍隊發現是進攻中國時,大為驚恐。左軍都統使李成桂反對辛禑和都軍相崔瑩進攻中國遼東,以糧不繼退師,李成桂兒子被殺,李成桂便從鴨綠江口的威化島回軍京師,發動政變,廢辛禑,放逐崔瑩,控制高麗軍政大權,自立為王,1392年向中國上奏章謝罪,請求冊封,請更國號。明太祖朱元璋命其國名為古號朝鮮,准其為朝鮮國王,高麗王朝遂亡。
李氏朝鮮尊明朝為永世的父國和天朝,直到甲午戰爭後朝鮮「獨立」為止。
李氏朝鮮首都初在開京(今開城),1394年遷都漢城。漢城(Seoul)始建於公元前18年,稱慰禮城。公元11世紀高麗國王建夏宮,後稱南京(漢陽府),並築城。此後,商業漸興。1392年後稱漢城府。
李成桂一方面加強防倭,一方面謀求與倭官方發展關系。倭政府滿足了朝鮮的要求,命令禁絕賊船。1401年,倭派使者到朝鮮,但是倭寇沒有得到根治。於是朝鮮決定以武力解決倭寇問題,1419年,朝鮮發動已亥東征,大舉進攻日本的對馬,清剿倭寇。倭國朝野震動,但朝倭關系仍然保持友好,1433年倭接見朝鮮使者。1481年,倭向朝鮮求《大藏經》。
朝鮮王朝的第四位國王世宗於1418-1450在位。他創立了韓文字母,韓文字母由11個母音和28個輔音組成,具有幾何圖形美、簡單、科學精確的特點,但官方書面語言仍然是中文,就象拉丁文在歐洲那樣。在對外關繫上,世宗對女真部落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東北邊疆地區的領土被收復。
1592年,豐臣秀吉派軍入侵朝鮮,史稱「壬辰倭亂」。倭陸軍節節進逼。1592年,倭將小西行長攻陷朝鮮京城。但是倭水軍卻沒有取得什麼成果。明朝應朝鮮的要求,派出援朝軍。1596年,倭軍戰敗。1597年,豐臣秀吉再度入侵朝鮮,史稱「丁酉倭亂」。中朝兩軍並肩作戰,倭軍全無鬥志,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倭很快失敗了,退出朝鮮。 後來朝鮮和倭都模仿中國,實行閉關守國政策。
四、半殖民地時期的朝鮮半島
1871年,美國佔領朝鮮江華島,率先打開朝鮮門戶,1876年《江華條約》簽定。美國以後,英法等國勢力相繼滲透到朝鮮半島,其中英國的勢力一度最強大,但是俄羅斯和日本,才是朝鮮歷史上的最大災難。
1860年,俄羅斯從中國取得烏蘇里江以東土地後,成為朝鮮的鄰居,勢力逐步滲入朝鮮,和世界霸主英國矛盾加劇。而日本在1868年就出現了「征韓論」。日本這一計劃,得到美國的支持。由於美國在1899年前在亞洲沒有任何殖民地,迫切需要日本為它作開路先鋒;英國也認為,削弱中國有利於英國。
1882年,日本發動壬午事變,強迫朝鮮簽定不平等的《濟物浦(仁川)條約》,開始侵略了朝鮮的歷史。 1894年,朝鮮南部的全羅道爆發農民起義,當朝鮮邀請清朝出兵鎮壓時,日本乘機也出兵朝鮮。但是很快起義平息。這時清軍在牙山,而日軍卻已駐守在仁川及朝鮮內地,清朝建議同時撤兵,日本卻拒絕撤軍。清朝只好先撤軍。日軍沖進中國駐朝鮮使館,撤下國旗。
1894年7月下旬,日本海軍向清朝運輸船進攻,甲午戰爭在黃海爆發。日本陸軍隨後向在朝鮮的清軍進攻,清軍不戰而敗,逃回中國,戰火燒到中國境內,日本很快佔領遼東,在旅順屠殺了2萬多中國人。同時,由於北洋水師躲在威海衛避戰,遭日軍襲擊,全軍覆沒。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簽定,中國承認朝鮮「獨立」,並且割地賠款。
俄羅斯認為日本在朝鮮的擴張影響自己的利益,1895年,俄羅斯和朝鮮閔妃集團勾結,策動驅逐親日分子的政變。日本不甘示弱,唆使日本警察和浪人殺死閔妃,建立親日內閣,促使朝鮮國王倒向俄羅斯。1896年,國王逃亡俄羅斯使館,導致親日內閣垮台。日本決定和英國結盟對付俄國。1897年,獨立後的朝鮮成立「大韓帝國」,朝鮮改稱韓國。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俄戰爭一爆發,日本強迫韓國簽定《日韓議定書》,規定韓國必須為日本戰爭提供各種便利。6月,日本天皇批准對韓國的行動綱領,成為以後吞並韓國的藍圖。8月《日韓保護協定》,將韓國的財政和外交事務置於日本的監督之下。
次年俄羅斯戰敗。1905年9月俄國承認韓國為日本的「保護國」。1905年11月,《第二次日韓保護協定》日本確立對韓國的保護權,並於1906年設統監府,伊藤博文成為首任韓國統
❻ 太和洪山的歷史故事
太和洪山鎮祝樓村一帶居住著近萬祝姓人家,其近世先祖系宋戶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祝維岳。其四個兒子全部為進士出身,第四子祝諮後裔祝玢、祝岳於明洪武三年遷徙太和洪山,至今已有540多年歷史。
始遷祖源山東成武
1993年太和洪山祝氏與山東成武祝氏聯合續修的《祝氏族譜》載:《成武縣志》載,宋鄉賢祝維岳,顯達官戶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正一品)。四個兒子也相繼中了進士,長子祝諫,屯田員外郎;次子祝誥,官蔡州縣令;三子祝許,知並州軍事觀察推官;四子祝諮,官太常寺少卿,世稱「父子五進士」。此父子事跡成武縣西北十五里白店有墓碑可考。
目前在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集鎮白店村西黃樓村南現存宋熙寧七年(1074)所立惟岳公墓神道碑一座。碑堂內存有清雍正四年(1726)所立維岳公墓碑一座,另有民國十四年(1925)所立諫公、誥公、許公、諮公墓碑。維岳公墓神道碑記載:祝維岳,字同甫,成武縣伯樂集鎮白店村人,宋景德二年中明法科進士,出任陵州司理參軍,後任秦州觀察推官,大理寺丞知河中府龍門縣,為一代名吏。去世後被皇帝贈封為銀青光祿大夫、戶部尚書。祝維岳後裔分別居住於山東省成武縣、定陶縣、曹縣、單縣、東明縣、滕縣、魚台縣、微山縣,河南省商丘、民權縣、蘭考縣、虞城縣、太康縣、永城縣,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沛縣、銅山縣、阜寧縣,安徽省太和縣、界首、宿縣、淮北、碭山等地。
成武縣以祝維岳為始祖,以下祝諫為長門、祝誥為二門、祝許為三門、祝諮為四門。一、二、三門在本地都有延續,唯四門祝諮之後一直沒有聯系。一說「祝諮丘由單州城武(今山東成武)徙居滑州韋城(今河南長垣),」一說徙居河南固始等地,一說徙居安徽太和。這里的祝諮丘就是祝諮。從現有資料看祝諮的後代應在南宋時期以後歷代遷徙出去的。
自宋帝十八世徽欽時金人南侵,南北混戰,國無寧土,祝氏有隨黃帝南遷者,有避兵亂逃亡四方者,大江南北黃河兩岸,江蘇豐沛、河南固始、民權,安徽太和、山東省曹縣滕州邑縣巨多。祝維岳後裔自山東成武乘馬車到潁州太邑北七十里祝老家園,聚族而居。生五子,分別為金、銀、銅、鐵、錫。祝金居界首大橋集祝樓,祝銅居洪山祝樓,祝銀、祝鐵、祝錫居祝瓦房祝老莊。
居住祝樓的祝先森介紹,1992年9月10日山東省成武縣族人祝以佛、祝兆森二人來太和縣聯絡祝氏,經查考世別,翻閱清光緒十八年壬辰太和《祝氏族譜·序》(2010年清光緒《祝氏族譜》失竊),方知太和祝氏這一支系實成武近世始祖祝維岳第四子祝諮之後裔。
山東成武縣東十八里苟村集近世一世始祖祝維岳;二世祖祝諫、祝誥、祝許、祝諮,成武縣西北樂村白家店故里,庄西里許先祖墳塋在焉,尚有墓碑可考。昔經金元之亂,譜毀於兵燹自三世祖以下失傳者八世,至元代只有祝彥昭遷居大雙固集世系始可紀。
十一世祖祝彥昭,敕贈奉直大夫;十二世祖祝守貞,敕贈奉直大夫;十三世祖祝語,明工部都水清吏司,員外郎,誥封奉直大夫,南城兵馬指揮司副指揮。苟村集西里許仍有墳瑩墓碑可考。碑文字有:「天順二年歲次戍寅秋七月,奉旦大夫工部都水清吏司員外郎祝語」。
十四世祖祝執和祝同,祝執也名祝壽,明深州通判。祝同,明進士遷居定陶城東祝樓。十五世祖祝芹,衢州罕知事;十六世祖祝永孝,庠生入孝子祠;十七世祖祝繼先和祝景先,祝繼先監生,祝景先儒生誥封中議大夫;十八世祖祝康(官中書舍人)、祝瑞、祝肅;十九世祖祝尚禮、祝尚智(無嗣)、祝尚信。
二十世祖祝方明和祝方元。祝方明生五子,長子祝爾奉,次子祝爾祿,三子祝巽南,四子祝爾公,五子祝爾侯。祝方元六房夫人,大夫人生子祝爾福;二夫人生子三子:祝熾、祝昌、祝壽,三夫人無子嗣(養祝而壽次子祝朋為嗣孫),四夫人生二子:祝爾承,養子祝爾艾(系外甥),五夫人生一子祝爾猷;六夫人生一子祝爾興。山東成武縣祝氏至二十一世至今,世系派別清晰,不再贅述。
太和祝氏宗譜曾於清代修譜,因黃水泛濫,老譜失沒,兵荒馬亂,祝金、祝銀、祝鐵、祝錫四門老譜無存,僅有始遷二世祖祝銅一門老譜尚存。1992年由山東祝氏族人聯絡聚會,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十餘縣城的族人匯集成武縣,於1992年8月至1993年3月完成《祝氏族譜》十一卷修譜任務。
我們由祝氏家譜史料可知,太和始遷祖祝玢、祝岳二兄弟系山東成武縣近世一世祖祝維岳第四子祝諮之後裔。祝諮為近世二世始祖,其後裔祝玢、祝岳因家譜失傳八世,如按失傳八世輩份推算,則約為近世十世祖,也即太和縣洪山鎮祝樓祝氏的始遷祖。
祝樓始遷祖玢、岳兄弟
明洪武三年(1470年),祝玢,祝岳兄弟二人自山東成武遷至潁州太邑(今太和)北七十里。據祝氏老家譜記載兄弟二人共五子,分別為金、銀、銅、鐵、錫。後來長子祝金遷界首定居;二子祝銀居太和洪山鎮油坊庄;三子祝銅居洪山鎮祝樓村;四子祝鐵,五子祝錫僅知也居洪山鎮油坊庄,但老家譜丟失後,後裔世系無法理清。
如今祝玢、祝岳兩位始遷祖後人居住分布在太和的祝老莊、祝瓦坊庄、祝油坊、前祝油坊庄、後祝油坊庄、祝坊庄、文銅寺、小祝庄、祝鹼場、三里橋、祝計庄、編筐庄、祝樓、祝西樓村、祝庄、北祝庄、原牆鎮祝庄,以及界首大橋集祝樓、馬提橋口等等。界首有部分族親寄居河南鹿邑等地。太和祝氏輩分目前可知的為:「堯、九、應、從、立、祖、 先、本、尚、陪、儒、世、心」。洪山祝樓祝氏堂號為「勤貽堂」。
今天的太和縣洪山鎮油坊行政村祝玢(芬)這一支系目前可考者:十九世祝文明,二十世祝承璉,二十一世,祝鳳閣、祝鳳台。二十二世祝治德、祝治巳;二十三世祝潔、祝顯、祝凱;二十四世祝堯奇、祝堯松、祝堯智、祝堯相、祝堯鳳、祝堯太;二十五世祝九朋、祝九增、祝九善、祝九惠、祝司臣;二十六世祝應才、祝應雙、祝應運、祝應有、祝應志、祝應緒、祝從冉、祝從富、祝從憲等等。二十七世至今已至三十三世,世系派別譜載基本清晰。但因為是20紀90年代修譜倉促,加之一些過去劃定為地主成分的家族人士擔心害怕,而沒能入譜。
祝樓村75歲的祝立然老人告訴記者,他高祖爺祝應郎,曾祖祝賢武,祖父祝慶址,父親祝從起。他說,祝氏從明代遷徙至太和後建有有祝樓,非常高大宏偉。
走近祝樓村
8月23日,市直幹部祝祖良陪同我一起坐車前往太和洪山鎮祝樓村。洪山鎮南與倪邱鎮接壤,北鄰河南鄲城,離太和城區七十里。
祝樓村位於黑茨河北岸,太和洪山鎮管轄,因古時候有多處樓房院落而得名,全村有300多戶人家,均同族同姓。
祝立然老人回憶,樓院始建於明代中期,距今約有500多年的歷史。蓋祝樓院落用的大青磚都是用秫秸(高梁桿)燒的,磚燒好後幾百個人排成隊,從一公里外的窯後陳庄南地的窯場傳過來的。樓院主人家的祖墳在二里外的倪邱鎮文銅寺一帶,可知見當時樓院主人的良田之多和富有。
祝樓建築原先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處院落,東南院、西北院及南牌坊早年毀壞。西南院落於1948年因一場大火而倒塌。東北院落文革時期雖然遭到破壞,部分建築構件被拆掉,但整體完好。1957年因建洪山大禮堂及祝樓村中學用磚,把三間兩層、二進院落,兩邊各有廂房的祝樓拆除,前客廳因當時有人居住未被拆掉。遺憾的是,20世紀80年代初,因兩家房主人翻蓋新房拆除了前客廳,部分磚雕、木雕等建築構件用在了新建築上被留存了下來,一塊堂匾用在了門板上。現殘存牆體一段,為大青磚壘砌,牆厚約六七十公分,縫隙為糯米飯滲草木灰澆灌,中間為鬆散夾層,應為保溫防潮之用。
記者看到,村內青灰色碎磚爛瓦隨處可見,明清時代特徵明顯。幾個散落在草叢里的青石鼓不同於常見的扁石鼓,而是石礎,即固定在大木柱子下面的石頭,也稱柱石。一堵青磚殘牆掩沒在荒草叢中,祝樓村民院中隨處散落著各種帶有花紋圖案的殘磚碎瓦塊。村內還有早已乾涸的兩口老古井,遺址還能看到。村裡上年紀的老人都說,祝姓是明代從山東遷到這里,原村名為李瓦坊,後蓋起了院樓才改名為祝樓。
祝樓村周圍的地名也能佐證其歷史悠久和樓院的存在,南園頂、南牌坊、西庄戶、東西南北寨牆、寨海孜、寨門口、東敵樓等,全村老少人人皆知。祝樓因坐落在黑茨河北岸,古時候交通便利,水土肥沃,人們生活富裕。當時一個村莊有多處樓房院落,在皖北地區也很罕見。據說在明代有萬畝良田者,可得到皇帝題字嘉獎,祝樓村現存的「勤貽堂」牌匾出自何人之手,因字跡被毀無從知曉。
市直幹部祝祖良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在祝樓生活成長,對於祝樓的一草一木都產生了感情。尤其是對雕梁畫棟、巍峨宏偉的祝樓更是產生了深深的懷念。他說,祝樓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目前散落存在祝樓村周圍的各種石雕、磚雕、木雕,以及祝樓古建築遺址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考古價值,亟需歷史考古界進行挖掘和整理。
祝氏的得姓起源
綜合《竹書紀年》、《新唐書》、《姓譜》、《元和姓纂》、《中國姓氏起源》、《中國姓氏辭典》等載,祝氏起源有三:
一是以國為氏。出自有熊氏,為黃帝後裔。西周初,周武王分封先代遺民,把黃帝的後人封於祝地,其地望在今山東省濟南市,建立祝國。春秋時祝國亡於齊國,原祝國人則以國名為姓,成為祝姓。
二是以職官為氏。古時設有專門負責祭祀時致祝禱文辭和傳達神意的官職,稱作巫史,也叫祝史,故後有祝史氏,《姓譜》載「衛有祝史揮」。祝史官的後裔有的以職官第一字命姓,為祝姓。《元和姓纂》載:「古有巫、史、祝之官,其子孫因以為氏。」又有祝宗、祝丘、祝和氏,皆上古火帝祝融之後裔。祝基,出自子姓,是宋國君戴公之子公子其之後,祝其官大司寇,子孫用祖名命姓為祝其姓。見《路史》、《風俗通》。
三是出自他族改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北魏叱盧(吐缶)氏之後有祝姓;清朝滿洲八旗姓愛新覺羅氏、喜塔喇氏等之後均有改姓祝者;傈僳族以竹為圖騰的麻打息氏族漢姓為祝;今滿、瑤、彝、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太和洪山鎮祝樓祝氏尊山東成武縣北宋祝維岳為近世一世始祖,宋代以前先祖無考,無法攀附。山東成武縣二世祖祝諮後裔祝玢、祝岳二兄弟自明洪武三年遷徙至太和洪山建祝樓,為今天洪山祝樓祝氏的始遷祖。
❼ 什麼是魚頭酒
魚頭酒是一種風俗習慣,魚頭所指之人,一定要先喝魚頭酒。
喝魚頭酒一般是兩杯,兩懷亮底後,就可帶頭動筷吃魚了。有的人不能喝酒,卻又被魚頭所指,可以用筷夾片菜葉蓋上魚眼,這叫「一概(蓋)不論」,隨便大夥咋喝吧。
歷史傳說
魚頭所指之人,一定要先喝魚頭酒,關於這個風俗的來歷,傳說種種。
第一種說法是:康熙大帝微服私訪,由吳士友陪同在一偏僻小鎮上吃酒,店小二無意將魚盤放上,誰知魚頭正對康熙,康熙大怒,認為不吉,因古代箭身酷似魚的模樣,箭頭呈三角尖,箭尾又兩叉開,箭所指,命難逃……他正欲起身示意隨從拿下,吳士友忙按住說:「本人測個『魚』字,諸位請看,它是刀字頭,田字腰,火字尾。田,泛指種地的百姓,四點火,是打鐵的手藝人,這刀嘛,多系領兵打仗的將官。酒桌上凡魚頭所指之人,將來必成大業。小乙(康熙代名)今日被魚頭所指,定是吉相,來來來,先喝三杯,以示祝賀……」
本來一場禍事,讓吳士友幾句話給破解,既救了店小二的命,又遮掩了康熙大帝的身份。從此,一傳十,十傳百,魚頭所指之人,多是官相。
魚頭酒還有另一層意思:指長史。其源來於隋朝末年,李淵太子李建成與三弟李元吉串通一氣誹謗李世民,滿朝文武大臣都想勸李世民除去這兩個禍害,可誰也不敢輕易開口,因為他們是同胞兄弟。
程咬金想出一條妙計,派人做了一碗魚湯,親自端給李世民,李世民打開一看,只有一個魚頭,一條魚尾,頓感疑惑,搖頭嘆氣說:「這有什麼吃頭?」程咬金乘機發話,:「主公好糊塗,不吃掉這一頭一尾,你咋能太平?」
李世民猛然一驚,明白意思,於是下了決心。從那以後,故事流傳民間,演繹成年齡較長者應喝魚頭酒的民俗。
第三種傳說是,商朝第四代帝王太甲即位,大宴群臣,宴中,大臣伊尹為表心意,獻上陶制魚頭形佳釀一壇,高聲頌道:「魚頭酒,與王共享!」遂將佳釀分飲,舉坐皆喜。魚頭酒有榮譽方說。
❽ 「平安」是什麼意思
此處的「平安」是反語。正解為:1.[safe and sound;without mishap;well]沒有事故,沒有危險
平安無事
冒了險而未遭受損傷或損失的
經過艱難的歷程後平安到家
2.[quiet and stable]∶指心境平靜安定
心很平安
【出處】《詩·小雅·鹿鳴之什 常棣》「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常棣」是一個文學意象,它被賦予了兄弟情義的意義。「常棣」也寫作「棠棣」。這首詩表達了兄弟之間應該友愛的理念。後常以常棣代表兄弟。
《詩·小雅·鹿鳴之什 常棣》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譯文】
棠梨樹上花朵朵,
花草灼灼放光華。
試看如今世上人,
無人相親如兄弟。
死喪到來最可怕,
只有兄弟最關心。
原野堆土埋枯骨,
兄弟墳前尋求苦。
鵲鴻飛落原野上,
兄弟相救急難中。
雖有親朋和好友,
只會使人長感嘆。
兄弟在家要爭吵,
遇上外侮共抵抗。
雖有親朋和好友,
不會前來相幫助。
死喪禍亂平息後,
日子安樂又寧靜。
雖有親兄和親弟,
相親反不如朋友。
擺好碗盞和杯盤,
宴飲酒足飯吃飽。
兄弟親人全團聚,
融洽和樂相親近。
妻子兒女和睦處,
就像琴瑟聲和諧。
兄弟親人相團聚,
歡快和睦長相守。
你的家庭安排好,
妻子兒女樂陶陶。
仔細考慮認真想,
道理還真是這樣。 [編輯本段]【明初名將平安】 平安,滁人,小字保兒。父定,從太祖起兵,官濟寧衛指揮僉事。從常遇春下元都 ,戰沒。安初為太祖養子,驍勇善戰,力舉數百斤。襲父職,遷密雲指揮使,進右軍都督僉事。
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將從征。及李景隆代將,用安為先鋒。燕王將渡白溝河,安伏萬騎河側邀之。燕王曰:「平安 ,豎子耳。往歲從出塞,識我用兵,今當先破之。」及戰,不能挫安。時南軍六十萬,列陣河上。王帥將士馳入陣,戰至暝,互有殺傷。及夜深,乃各斂軍。燕王失道,從者僅三騎。下馬伏地視河流,辨東西,始知營壘所在。明日再戰,安擊敗燕蔣房寬、陳亨。燕王見事急,親冒矢石力戰。馬創矢竭,劍折不可擊。走登堤,佯舉鞭招後騎以疑敵。會高煦救至,乃得免。當是時,諸將中安戰最力,王幾為安槊所及。已而敗。語詳《成祖紀》。
燕兵圍濟南。安營單家橋,謀出御河奪燕餉舟。又選善水卒五千人渡河,將攻德州。圍乃解。安與吳傑進屯定州。明年,燕敗盛庸於夾河,回軍與安戰單家橋。安奮擊大破之 ,擒其將薛祿。無何,逸去。再戰滹沱河,又破之。安於陣中縛木為樓,高數丈,戰酣,輒登樓望,發強弩射燕軍,死者甚眾。忽大風起,發屋拔樹,聲如雷。都指揮鄧戩、陳鵬等陷敵中,安遂敗走真定。燕王與南軍數大戰,每親身陷陣,所向皆靡,惟安與庸二軍屢挫之。滹沱之戰,矢集王旗如�胃毛。王使人送旗北平,諭世子謹藏,以示後世。顧成已先被執在燕,見而泣曰:「臣自少從軍,今老矣,多歷戰陣,未嘗見若此也。」
逾月,燕師出大名。安與庸及吳傑等分兵擾其餉道。燕王患之,遣指揮武勝上書於朝,請撤安等息兵,為緩師計。帝不許。燕王亦決計南下。遣李遠等潛走沛縣 ,焚糧舟,掠彰德,破尾尖寨,諭降林縣。時安在真定,度北平空虛,帥萬騎直走北平。至平村,去城五十里而軍。燕王懼,遣劉江等馳還救。安戰不利,引還。時大同守將房昭引兵入紫荊關,據易州西水寨以窺北平,安自真定餉之。八月,燕兵北歸。安及燕將李彬戰於楊村,敗之。四年,燕兵復南下,破蕭縣。安引軍躡其後,至淝河。燕將白義、王真、劉江迎敵。安轉戰,斬真。真,驍將。燕王嘗曰:「諸將奮勇如王真,何事不成!」至是為安所殺。燕王乃身自迎戰,安部將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馬忽蹶,被擒。安稍引卻。已,復進至小河,張左右翼擊燕軍,斬其將陳文。已,復移軍齊眉山,與諸將列陣大戰。自午至酉,又敗之。燕諸將謀北還,圖後舉。王不聽。尋阻何福軍亦至,與安合。燕軍益大懼,王晝夜擐甲者數日。
福欲持久老燕師,移營靈璧,深塹高壘自固。而糧運為燕兵所陰,不得達。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騎遮安軍 ,分為二。福開壁來援,為高煦所敗。諸將謀移軍淮河就糧,夜令軍中聞三炮即走。翌日,燕軍猝薄壘,發三炮。軍中誤以為己號,爭趨門,遂大亂。燕兵乘之,人馬墜壕塹俱滿。福單騎走,安及陳暉、馬溥、徐真、孫成等三十七人皆被執。文臣宦官在軍被執者又百五十餘人,時四月辛已也。
安久駐真定,屢敗燕兵,斬驍將數人,燕將莫敢嬰其鋒。至是被擒,軍中歡呼動地 ,曰:「吾屬自此獲安矣!」爭請殺安。燕王惜其材勇,選銳卒衛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資等善視之。
王即帝位,以安為北平都指揮使。尋進行後府都督僉事。永樂七年三月,帝巡北京。將至,覽章奏見安名,謂左右曰:「平保兒尚在耶?」安聞之 ,遂自殺。命以指揮使祿給其子。 [編輯本段]基督教里的「平安」 平安一詞是有因果關系的一個詞,因是平,果是安。
平安是每一個基督徒的問候語,但我們對平安這個詞的真實意義有太多的誤解。平安不是自我利益的滿足;不是罪中的安舒;更不是悖逆神的罪人的安全保障。從本質上看,在罪中的平安,恰恰是得著基督里真平安的攔阻。
聖經中的平安一詞有多重意義:在舊約,平安一詞常作祝福問安語,平安也表示並沒有戰事,也指內心的平安;在新約,平安一詞是指身心靈全人安好,但更重要的是指與神和好。我們若身為罪人而不肯悔改,便是與神為仇為敵,何來平安?但我們藉信耶穌基督與神和好,不再是他的仇敵,反成為他的兒女,必有真實的平安。
平安是主留給門徒的禮物,但這平安與世人所說的平安不同。世人的平安,要信賴外在的環境、自我的勢力等因素,那是假平安,不會持久。因為,這樣的平安要建構在世上沒有困苦、愁煩、戰爭、凶險、風浪等前提上,才能享有,而一旦有任何試煉來到,這種平安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基督的平安卻是完全不同,他是屬靈的平安。第一,那是與神和好的平安;第二,那是在信徒領受新生命的心靈和思想里的內在平安,因而即使外面有試煉有苦難,這種平安仍然在我們裡面;第三,基督的平安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只要聖靈在我們裡面,我們必有這種平安。也只有聖靈住在裡面,才有這種平安。
聖經讓我們看到:我們的平安在基督里,我們的煩惱是在世界上。但世上的煩惱不能破壞我們內心的平安,因為我們裡面是有得勝的主做主。所以耶穌才吩咐門徒,不要在世上尋找平安,而只能在他裡面有平安。神許可試煉臨到我們,也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在以色列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當猶太人屢屢悖逆神、遠離神、多行惡事、惹神發怒,神就興起環境破壞他們的「平安」。但他們不思悔改,不轉向真正的保障,卻變本加厲地向埃及、亞述、巴比倫尋求人為的虛假的「安全感」,來躲避真正愛他們神的管教。尋求在神以外的平安,是罪人滅亡之路。今天也一樣,若我們遠離神,我們就沒有基督的平安在心中作主。只有真實的在基督里,才有真正的平安,也只有領受了聖靈重生的新生命,才能使我們有真正永久的與神同在的平安。
平安和掛慮是相對的,平安臨到掛慮就消失。神所賜的平安是過於我們所能理解的,是出人意料的。按人的理解、按人的眼見,世上的事物總是會讓我們充滿掛慮,因為掛慮是撒但常常使用的武器。而神所賜的平安必保守人遠離各樣的掛慮,但這種平安必須是在基督里才能得到。若離開基督,聖靈若不在我們裡面,我們就不會有任何的平安。因為我們的舊我所思念的是世上的事,所專注的是自我、肉體、今生。主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在我裡面有平安。」
所以基督徒求平安,絕不是用包裝的宗教名詞來求滿足自我罪中之樂的平安;也不是求在神所許可臨到的苦難環境中,躲避十字架、不背十字架、不喝苦杯的平安。而是求在基督里的真平安,這平安是舍己跟從主,並靠主勝過苦難環境的真平安。
❾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向姓歷史名人】
向 寵:襄陽宜城人,三國時蜀國將領
向 秀:西晉玄學名士。司馬昭時授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為竹林七賢之一。
向 拱:懷州河內人,宋代大臣。
向 寶:江西省進賢人,明朝大臣
向 侃:字希顏,明朝巢縣人,永樂年間中舉,宣德中任靖寧州判官,後升任監察御史,一度又出為知府。他潔己愛民,不避艱苦,辦事公正,清約如寒士,名節很好。
向 榮:四川省大寧(今巫溪)人,清代將領
向海明:扶風(今陝西鳳翔)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
向敏中:開封(今屬河南省)人,北宋大臣。
向子諲:臨江軍清江人,字伯恭,號薌林居士,宋代大臣、詞人。
向子韶:宋朝開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間進士。子韶不屈而死,謚號忠毅。
向士璧:常州(今屬江蘇省)人,南宋將領。
向騰蛟:浙江慈溪人,清代將領、畫家。
向警予:湖南漵浦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先驅1928年在漢口英勇就義。
向忠發:湖北省漢川人,中共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書記。
向秀麗:廣東廣州人,當代女英雄。
向仲華中將
向仲華(1911-1981),原名向崇如,又名向鎮華,湖南省漵浦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軍部秘書,第四師政治部秘書長,第11團政治處主任,紅色中華報社社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中華報社社長,解放日報社編輯,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第13旅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六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68軍政治委員,兵團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廣州軍區政治委員。是第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1年5月21日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70歲。
向守志少將
向守志(1917-——),原名向守芝,四川省宜漢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9軍第76團副排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副連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太行軍區第10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1支隊副支隊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18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獨立第2旅旅長,晉冀魯豫、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26旅旅長,第二野戰軍15軍4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第15軍44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軍參謀長、第一副軍長、軍長。回國後,任炮兵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司令員,1977年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2年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同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
向守志上將
向孝書中將
向孝書(1925-2004),山東省榮成縣(今市)和鎮南卧龍村人。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膠東軍區連政治指導員。參加抗日反「掃盪」、堅守石家莊、膠東保衛戰等戰役、戰斗。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營長。參加了萊蕪、濟南、淮海、渡江、上海戰役等戰役、戰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團參謀長,參加了第二、五次戰役、金城防禦戰等戰役、戰斗。回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團長、副師長。1961年軍事學院畢業,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師長、副軍長,沈陽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旅大警備區副司令員。1985年任旅大警備區司令員。1990年4月退役。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校官軍銜。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2004年8月16日因病在大連逝世,終年79歲
❿ 中國還有沒有姓軒轅的呀
有啊,姓軒轅的主人叫軒轅耀,家住江蘇省淮陰市泗洪縣。
在《黃帝內經》發現之際,台灣著名史學家、台灣軒轅教會會長王寒生老先生還曾對他女兒預言,國內應有一家姓軒轅的,並應於1994年找到。這一預言還真地被應驗了。這家姓軒轅的主人叫軒轅耀,家住江蘇省淮陰市泗洪縣。1993年中華黃帝陵基金會成立時,他突然感到自己的姓很 "高貴",應該尋根間底弄個清楚,於是他將自己的姓氏情況寫信告訴了陝西省黃帝陵辦公室。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得到這一情況後很驚奇,因為他們從沒聽說過有姓軒轅的,經過深入調查,全國姓軒轅的只此一家。王寒生的女兒、台灣軒轅教會總幹事王麗霞聽到這一消息後,於1994年4月專程來到陝西黃帝陵與軒轅耀會面,並將她父親著作的有關黃帝姓氏的圖書贈給軒轅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