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漢服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1] 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2] ;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3] 。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4] ,源自黃帝制冕服[5]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6] 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7] ,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8] ,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9-10] 。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② 漢服起源於哪個朝代 如今有數千年的歷史
漢服的起源
神話及傳說起源 --- 中華始祖,傳說中的上古帝王軒轅氏 黃帝 統一華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進步,國勢強盛,有很多的發明和創作,如文字,農業,音樂,歷法等。黃帝的正妃 嫘祖,傳說中就是她首創養蠶制絲織絹,從而發明了漢服。嫘祖衣被天下,絲美中華,西周以來,奉為中華母祖,尊為先蠶
實際起源 --- 遠古時期,生產力極端低下,對人類來說,服飾的起源是出於實用。石器時代後,人們掌握了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發明了骨錐和骨針.從而創造了原始服裝。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的生活日趨穩定,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中國漢服文化--商朝漢服(前17世紀初--前11世紀)簡介
③ 中國漢服的歷史演變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據《史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
清朝初年,滿族統治者執行「剃發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蓄長發。從此漢服漸漸從人民生活中消失。由於清廷「十從十不從」政策,漢服並沒有完全消失,人們仍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侶服飾就保留了下來。
漢服歷史悠久、款式眾多,歷朝歷代皆有自己的特點,但主要特徵不變,以「交領右衽」、「褒衣寬袖」、「系帶隱扣」等獨特服飾結構而聞名,帶著濃郁的民族文化風格。大家都知道漢服衣冠華美,但是否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呢?下面記錄的是從秦漢時期到明末時期漢服的演變圖。
上古時期
中國傳統古籍的觀點一般認為,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或黃帝時期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
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制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遺址中還發現了薴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薴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
夏商西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系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一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與交領、右衽、系帶的上衣相配的下裝是「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
秦漢時期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仍然以深衣為主,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男女均可穿著。
秦漢時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其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由於漢代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秦漢·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漢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榮、強大,漢族由此而得名。此時期的服飾禮儀制度也極大完備,並由此出現了一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遺俗漢朝,但由於當時的風氣漢服的風格變得瀟灑飄逸。魏晉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衣,並不穿中衣,此衣式僅見於這一時代,款式參見《北齊校書圖》。
或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響,中原男子在這一時代也開始流行上衣和褲裝。絝、褲互稱。由於南方濕熱氣候,高齒木屐開始流行。袿衣(雜裾)是魏晉女服中的禮服。魏晉時期衣冠承於東漢,一秉東漢追求繁華、奢麗的風格,袿衣即是衣兩側有尖角的款式,魏晉時,人們將尖角家常,敝屣旁邊加以垂飾飄帶。服裝看起來一場飄逸,這便是彼時辭賦中的「華袿飛髾」。
魏晉·公元220年至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
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至589年
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漢服開始高端創新發展,但不脫離漢服基本特徵。隋唐婦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統一。女性當中十分流行齊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貴婦當中,也穿鈿釵禮衣。漢服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顏色大膽。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唐代男子服飾,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無太大變化。
④ 漢服歷史
1.商 (直裾袍)
形制:上衣下裳,袖口較窄,沒有扣子,腰部束腰帶,腰帶以下身體正前方有一條蔽膝,用來遮蔽膝蓋
特徵:交領右衽為主,窄袖,服裝穿著便於日常勞作
2.周 (冕服)
統治者把服飾作為禮的內容,形成了古代的衣冠制度,服飾的功能:遮羞、蔽體、保暖外,另加分貴賤、別等威
衣冠制度:通過服裝的顏色及其款式,區分各個社會階層
例如周朝的統治者用服裝的顏色區分等級,五行對應的五色(青赤黃白黑)為正色,象徵高貴,用於禮服
其他的例如紺色(紅青色)、淺紅色、縹色(淡青色)、紫色、騮黃等為間色,象徵卑微,多用於便服
周朝最能體現等級制度的就是冕服,周朝立國之初,就參考夏商遺留的冕服制度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上至天子下至士階層的貴族冕服體系,冕服最為當時統治者的最高禮服十分講究,一套冕服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羅大帶、蔽膝、素紗中單、玉組佩、赤xi構成,僅冕服種類就有六種,《周禮》中集中反映了先秦的冕服資料
周朝的其他服飾:玄端、深衣、袍、襦、裘以及一些軍戎服飾
用玉佩做配飾
在西周的高檔服裝上,出現了織錦、刺綉
周朝的衣服樣式比商代略為寬松,衣袖有大、小兩種,領子多為交領右衽,一般不適用紐扣,腰間系帶,有的在腰間佩戴玉制的飾物,裙或褲的長度短的及膝,長的及地
周朝建立的禮樂制度、衣冠制度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3.秦 (袀玄)
秦朝主要承襲前朝影響,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
秦始皇廢除了先秦以來的冕服制度,取而代之的秦朝法服為袀玄,也就是一種純黑色的袍子
秦以堅兵利甲奪得天下,秦朝的軍戎服飾在秦朝服飾研究中占據重要位置,從秦兵馬俑可以看出,秦朝軍隊的服飾均為窄袖,交領右衽,衣服的長度在膝蓋左右,非常便於行軍打仗,服飾外層一般還罩有鎧甲,這些鎧甲不僅對將士們起到了很好的防護作用,還是研究戰爭史的重要而珍貴的資料
4.漢 (曲裾袍、上襦下裙)
進入西漢時期後,服飾繼承了秦朝的制度,又具有楚風特色,服飾兼有二者的特徵,比如西漢的袀玄就繼承了秦朝制度,而其長冠又有楚風特色
另外漢朝有直裾袍,還有襜褕、諸於等,據考證,襜褕是衣裳連制比較短的直裾袍服,襜褕在漢代的史料中出鏡率很高,不過襜褕不屬於正裝,漢朝人經常會說「衣襜褕入宮,不敬」、「若婦人表」,可見女性穿著襜褕的情況比男性普遍的多
西漢最具代表性的女裝為曲裾袍,這是西漢承襲楚風的又一特色,西漢時期的人們,大多穿著開襠的袴,因此為防止走光,將衣裙一層一層纏繞起來,即成為曲裾
除了曲裾袍,西漢也比較流行前朝的直裾袍服
東漢永平二年後,逐漸恢復了先秦以來的冕服制度,冕服制度對中國封建王朝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復辟帝制的洪憲(袁世凱所創的中華帝國年號)
另外,從出土的漢代陶俑上看,漢代士兵的服飾與秦兵馬俑相比都是穿著較短的衣袍,而下面的褲裝看起來更為明顯,從服飾的實用效果上看便於騎射型戰爭
漢代女子穿的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到了東海時期已經非常常見,東漢時期的裙襦樣式一般是上襦較短,而裙子很長,甚至下垂到地,襦裙是中國傳統女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至明朝前後2000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會有變化,但其基本形制始終保持這最初的樣式
5.魏晉南北朝 (寬衫大袖)
女子的服裝承襲著秦漢的遺俗,並吸收了異族的服飾特色,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變,一般上身著衫、襖、襦,下身穿裙子,腰部用絲帛扎系,尤其是貴族服裝款式,多以上儉朴下豐,以寬博為主,其特點為交領或對領,束腰,衣袖寬大,並在袖口衣襟下擺除綴有不同顏色的紋飾,其下穿長裙,衣身部分合體包裹,而袖口寬肥,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在整體視覺效果上達到俊秀飄逸的灑脫之美,加上豐盛的手勢,反映了奢靡華麗之風
傳統的深衣制在女裝方面發生了變化,女子的深衣下部加襳髾(先燒),古人謂之蜚襳、垂髾,襳是指腰部以下垂為飾的纖纖長帶,髾是指衣服下擺相連接的三角形飾物,襳髾通常以絲織物製成,由於飄帶拖得比較長,走起路來,飄逸的絲綢,助長了人們動姿的靈動之美,如燕飛舞
魏晉時期的貴族男子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時尚,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衫的袖口寬敞,不受約束,成為一時風尚,漢族士大夫這種褒衣博帶的服飾也影響了鮮卑族,例如歷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鮮卑族的漢化運動)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連年戰爭,出現了一種有趣的褲褶服,其基本款是為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褲和短上衣合稱襦褲,但自古以來,封建貴族必須在襦褲外加穿袍或裳,貴族是不得穿短衣或褲外出的,到了晉代,這種習慣才有所改變,南北朝時期的褲有大口褲和小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便,因此用棉帶在膝蓋部位將庫管縛住,又稱縛褲,這種服裝特別像黃梅戲《天仙配》里董永穿的那種服裝
6.隋 (冕服)
經歷了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的戰爭動盪年代,至隋唐再度走向大一統,也再度進入了盛世,隋朝雖然只經歷了兩代帝王,雖說時間很短,但其承前啟後的影響非常大
隋朝為了宣揚皇帝的威儀,恢復了秦漢的章服制度,自隋煬帝開始,又重新把日月星辰放回到了冕服上,從此肩挑日月、背負星辰就成了後世帝王冕服的規定款式
隋代女子裝束以緊窄為美,其服飾風格一直影響了初唐
7.唐 (鈿釵禮衣、圓領袍)
唐朝在將近300年的漫長歷史里,並不都是以寬衣廣裙為時尚審美標準的,尤其周武時期一度流行「尚危側,笑寬緩」這樣的審美標准,也就是崇尚梳著例如單刀半翻髻這種高聳而搖搖欲墜的發型,衣袖緊窄,寬大的衣服穿在身上一般會被視為不合身而嘲笑,這跟後來流行寬廣肥大的衣裙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總體的美學風貌呈現從窄小纖細到寬松肥大的演變過程
唐代貴族女子在朝參、辭見、昏會時會穿鈿釵禮衣為禮服盛裝
唐代男子服裝在冕服、祭服、朝服等大禮服上嚴格遵循古法,依舊是廣袖博帶的漢官威儀,唐朝男子日常的服裝喜歡穿圓領袍,可謂是唐代的時裝,在唐代的四個時期里,圓領袍的長度越發加長,袖子也越發加寬
據說早期是受了粟特服飾等胡服的影響,為了便於騎馬射箭,日常生活中穿著也非常方便,安史之亂以後,圓領袍越發漢化,越發寬大
與圓領袍相搭配的襆頭也由最早的包頭巾幘而發展成了有帽身骨架和伸展角的完美造型
唐代的圓領袍與襆頭最終成為了中原衣冠體系中的公服、常服等官方正裝,也成為了漢服衣冠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宋明
8.五代 (素雅)
到了五代,經歷了安史之亂,人們歷經戰亂,又恢復了比較苗條的身材,大禮服上雖然依舊承襲了晚唐寬大華麗的遺風,但日常服裝則已偏向於素雅的美感,從傳世的一些五代時期的名畫上可以看出五代文人的日常服裝,比如現在藏於故宮博物院的《韓熙載夜宴圖》,可以說五代雖然是個戰亂不斷的動盪年代,卻有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9.宋 (頭巾)
到了宋代,農業、制船、紡織和造紙業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宋代的美學崇尚雅正,於上尊周承唐,於下啟元明之盛,宋代的服飾總體上可分為官方服飾與民間服飾兩大類
宋代官方服飾分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時服、戎服和喪服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們除了在正式的朝祭場合要戴冠及展角襆頭等,平時非常喜歡戴巾,這在五代時期就已經非常常見了
例如韓熙載先生佩戴的巾就稱為韓軍輕格
到了宋代,這種高裝巾子更是受到了文人們的廣泛喜愛,出現了例如東坡巾、程子巾、山谷巾、高士巾等樣式,文人以褒衣博帶為雅
作為平明百姓的一般庶人,則由花頂頭巾、幅巾發展到逍遙巾
宋代男子的一般服飾有袍、衫、襕衫、襖、短褐、褲等
在北宋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宋代普通百姓與文人們的日常裝束
宋代女子的裝束也分為官方的和民間日常的,宋代命婦隨男子的官府而厘分等級,皇後、妃子及內外命婦有褘衣、翟、鞠衣、朱衣、釵鈿禮衣和常服,出了皇後受冊這種大事時,穿褘衣這樣的大禮服,宋代貴族女子平時並不會穿的非常隆重
例如內外命婦平時就會穿真紅大袖衣為常服
另外宋朝期間,漢人和周邊其他民族通過戰爭、貿易、朝參等方式與遼國契丹人、西夏黨項人、金國女真人、蒙古人經常會打交道,文化、經濟、服飾等方面有著相互的影響
10.元
公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建立了版圖空前的蒙古帝國,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南宋政權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推翻,蒙古統治期間,沒有像清朝那樣強制實行剃發易服,漢人的服飾保留了宋代以來的中原漢人服飾的特徵,相對顯得比較寬松,一般的服裝便於農耕或者讀書等生活方式,而蒙古服飾有著鮮明的草原游牧民族的服飾特徵,如《元世祖狩獵圖》,服裝顯得相對比較緊窄,一般的服飾便於騎射,游獵等生活方式,元朝蒙古人的裝束多為頭戴帽笠、身穿質孫服或者開叉的短袖長袍,以便於騎射
而元朝漢人的裝束顯得寬緩從容、便於耕讀的服裝特徵,尤其是在文人服飾及僧道服飾中,依然保留了漢族貴族那種寬衣博帶的服飾風格
可以看出中原農耕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在服飾上的差異
11.明 (衣冠禽獸、蟒服、飛魚服)
明代的服飾儀態端莊、氣度宏美,當今戲曲服裝的款式、紋彩多采自明代服飾,明朝建國以後,非常重視傳統的服飾制度,明太祖欲集華夏歷代服飾於大成,上采周漢,下取唐宋,盡可能的恢復華夏的服飾特徵,然而,由於當時考古技術的局限,以及經過蒙古游牧民族將近一百年的統治,明代的服裝除了承襲唐宋以來的漢家衣冠制度
例如冕服、朝祭之服、公服等,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蒙古服飾的影響
具體例如曳撒,明代貴族所穿的曳撒也就是把蒙古的質孫服衣身放鬆、加長改制而來的衣服
明代的織綉技術,例如緙絲、妝花、織金、孔雀羽線等精加工技術已經邁向高峰,面料的色彩鮮艷華麗,使得明代的章服顯得更加豪奢
據考古推測,明代為小冰河時期,當時的天氣較為寒冷,冬天穿的襦襖夾層會顯得比較厚,上衣穿與裙內,會顯得比較臃腫
於是明代的女子將上襖穿於裙外,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襖裙,襖裙分為長襖和短襖兩種,有交領和圓領之分,圓領多為命婦冠服
此外明代的衣服領子都比較高,也比較寬,而且為了便於清洗,明代的領子上多有護領
明代還有一種非常有特色的裙子,馬面裙,其前後有四個裙門,兩兩重疊,裙門重疊形成的光面大概有五寸到七寸左右,俗稱馬面,馬面裙作為漢族女子的裝束一直沿襲到了清代
明代亦有褙子,而明代的時候多稱其為披風,比起宋朝的褙子明朝的披風袖口更加寬大,並在衣緣上有了更多的裝束,而且在領子上,有時也會用到金屬扣
明代女子外面穿披風、下面穿馬面裙這種裝束,也就成為了戲曲藝術中閨門旦的代表性服飾
明代在重大禮儀場合,依舊採用漢晉唐宋以來的衣裳制大禮服
皇帝、親王在重大禮儀場合穿著冕服、通天冠服、皮弁服
而文武官員在重大場合上,服飾上有朝服、祭服
明代的衣冠制度還深深影響到了鄰國朝鮮,朝鮮的祭服明顯是受到了大明祭服的影響,只是顏色和款式稍有不同,顯得比較短而已
明代官員的公服、常服多為承襲唐宋以來的圓領袍,也成為盤領袍,官員戴烏紗帽、襆頭,圓領袍這種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飾,不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以穿著,只是在顏色上有所區別,平明百姓所穿的盤領袍,必須避開玄色、紫色、綠色、柳黃、姜黃、明黃等顏色,其他如藍色、赭色等無等級限制,俗稱雜色盤領衣
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後,朝廷對官員常服做了新的規定,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前胸和後背加一方補子,文官用飛禽,武官用走獸,以示區別,這就是我們說的衣冠禽獸,這是明代官服中非常有特色的裝束
明代還有賜服,就是皇帝賞賜給建功立業的官員們的一種服飾,比如蟒服、飛魚服等
另外直身、直裰、道袍是明代男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三種形制較為相似,故放在一起說明比較,三種形制皆為交領、右衽、兩側開裾
區別在於:直身有擺,且擺在外部,道袍也有擺,但擺在內部,直裰兩側開裾,但是沒有擺
12.清
到了清代,滿洲統治者入主中原,為了通知需要,強制推行剃發易服令,並規定了十從十不從等政策,例如儒從而釋道不從,即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在家人必須穿旗人的服飾,並剃發留辮,出家人可以不變,仍然可以穿著明朝漢式服裝,娼從而優伶不從,娼妓穿著清廷所要求的服裝,演員扮演古人時則不受服飾限制,依然可穿著明代的衣冠,男從女不從,男子剃頭留辮穿滿服,女子依舊可以梳原來的發髻,穿漢人的服飾
清代早期的漢族女子服飾基本承明,但是到了後期,和旗人的服飾越發相似,但漢族女子依然保留了傳統漢族女裝上襖下裙的基本款式,也就是我們一般常說的秀禾裝,以區別於旗人女子從肩至腳的長旗袍,並且漢族的女子裹腳,而滿洲的女子不會裹腳
清代各項工藝製作,可以說盡百工之能事,其工藝趨於繁復細膩,服飾工藝上出現了例如十八鑲,也就是一件衣服上鑲十八道花邊這種勞心費力的衣服
⑤ 漢服文化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演變歷程
伴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漢服這一傳統服飾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如今,大街小巷間,歷史景點隨處可見身著漢服的年輕人,她們自信地走在街頭巷尾,一行一動均恪守著中華禮儀。在行人或贊嘆或驚訝或不屑的目光,她們淡然處之,展現出漢服的美麗。
國內的漢服復興如火如荼之時,一部分旅居海外的留學生藉助互聯網的快捷,採用快閃這一新興方式與漢服這一傳統服飾結合,在海外唱響對故鄉的贊歌。總而言之,從專家學者到大學生再到普通民眾,他們均在自覺或者無意識地推進漢服文化的復興。
漢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之一,它不只指漢代時期的衣飾,而是整個漢族的衣冠發飾,它歷史流長悠久,隨著時代的發展展現出不同的特點。
《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而《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則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周公制禮作樂穩定社會秩序,禮節在中國古代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著重要的地位,漢服也不例外,衣冠發飾中都蘊含著禮儀文化,因此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稱。
在我看來,漢服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應該被傳承發展。我們在談論漢服時,其實就是在談論我們的文化,當我們身著漢服時,其實就是在展現我們的文化。「漢服熱」的升溫,它本身就是我們民族對於自身文化的自覺和自信,它完全可以成為我們重建民族自尊和弘揚中華文明的一種重要手段。
漢服的繁雜有可能確實是不適應當今的社會生活。但是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我們發現,每個時代的漢服都有其特定的發展和創新,因此在現代,我們也可以對漢服作出改造和創新。比如改良版的簡易漢服就省去了很多繁瑣,穿著方便。同時,漢元素也被積極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穿搭,很受各個年齡段的歡迎。除此之外,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引導,在政府,學術領域,設計力量和民間四者形成合力的基礎之上,再充分發掘民族文化內涵,方能形成優秀且具有示範性的漢服創意產品。
漢服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當你身穿漢服走在大街小巷甚至是異國他鄉,那一刻我相信,你的心中肯定充滿了民族自豪感。五千年的歷史厚重通過你身上的漢服穿過層層時光迷霧來到現代,帶著抵達人心的力量,讓人們領略到漢服的美、領略到我們華夏民族之美。
⑥ 漢服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漢服,即漢民族傳統服飾,,正式名稱為華夏衣冠,古又稱漢裝、華服、漢衣冠等。漢服起源於華夏文明肇始的炎黃時代,定型於春秋戰國,漢民族在漢朝正式形成後遂有漢服之名。此後,歷朝歷代均有沿革,但其基本特點從未改變。漢服大體上可分為周漢漢服、魏晉南北朝漢服、隋唐漢服、宋明漢服四個發展階段,周漢風格古樸凝重,魏晉風格瀟灑飄逸,隋唐風格雍容華貴, 宋明兩朝為漢服的集大成時代, 古樸、典雅、華貴、明快等多種風格並存,百花齊放,形成了蔚為大觀的漢服體系。滿清入關後,漢服在滿清政府「削發易服」的民族壓迫政策下被人為禁止。此後,代表中國文化的正統華夏衣冠——漢服,從中華大地基本消失。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隱扣束帶、寬袍大袖,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禮服制式嚴謹,為正式場合穿的服飾;常服一般去掉大袖,適合百姓日常起居。以衣冠(漢服)、禮儀(漢禮)為表徵的中國,被鄰國評為衣冠之國、禮儀之邦。 漢服運動是旨在以復興漢民族傳統服飾為媒介,引導人們增強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思考,尋回失落的華夏情節,由物質的漢服導向精神的文明,並最終實現傳統中華文化向現代轉型的社會文化復興運動。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與華夏衣冠(漢服)相應的禮不是形式,而是民族歷史之積淀,民族之根脈,漢服之美更須禮儀之大的依託。禮的卑己尊人、長幼有序、嚴密規范詮釋著華夏社會的理想,而莊重、純正、質朴的周禮更充分的發揮了禮的內涵。 漢服屬廣義的禮的范疇,通過禮儀的形式,指向華夏文明的內涵,因此漢服是禮與仁的統一。
⑦ 漢服的起源變遷幾千年,到底經過了哪些變化
漢服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幾千年,從開始的蔽體保暖,慢慢兼具審美的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變遷當中來看看漢服的變化。
《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但這時的服裝樣式沒有文字記載。
也有人認為,漢服應該是起源於殷商時期。商朝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考古發現:這一時期的漢服基本樣式已經完全成型。
從這個時期開始,漢服消亡了。清朝政府實行「剃發易服」。如果你穿漢服,束發,就會治罪。清朝政府強制要求所有人必須穿滿族服裝。漢服由此漸漸消失了。
⑧ 漢服的歷史發展知識
漢服的歷史發展知識
漢服,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那麼,在這其中,漢服有哪些屬於它的文化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來了解下吧!
漢服文化知識
漢服中交領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既人道,既方與正;而袖子,其實都是圓袂,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所以,領是交領(從一開始的方形的矩領演化過來)右衽;袖是圓袂收祛,都是像一種圖騰一樣體現了文化的。
漢服中最典型的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深衣是最能體現華夏文化精神的服飾。深衣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袖口寬
深衣
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里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所謂「漢人」的名字形成,直接與漢朝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被叫做「胡服」,漢人傳統服飾被稱之為「漢服」。所以,後來"漢服"這個詞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在漫長的歷史中"漢服"逐漸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徵。在唐代樊綽的書中就明確的稱大唐的服飾為"漢服".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執政者也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辟了一個「漢服」條。
漢服的服飾特點
漢族服飾博大精深,「上溯炎黃,下至宋明,以漢族(先秦時則為華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並在此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明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如此界定漢服—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主要基於三點性質的考慮:
第一:漢服的民族性,即漢服是漢民族的服飾。而中國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裝不能稱為漢服。民族是個整體的概念,所以一個漢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裝,也不能稱其為漢族的傳統服飾。
第二:漢服發展的傳統性,而傳統又必須分為兩方面,即傳承性與統一性。漢服的傳承性表現在:漢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國上古黃帝時期,並一直保留風格傳承而不斷的發展演化。漢服的統一性表現在從黃帝時期到宋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在歷時近五千年的時間跨度,和數百萬平方公里的空間廣度上,所有漢族人的服飾在其主流中擁有的共同特點。即以右衽、大袖、深衣為典型代表。
第三:漢服發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強制下,漢人自覺自願的'情況下,通常不易被人們明顯覺察到的自然的發展,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發展的常規規律。而漢服發展的自然性,更是一個民族傳統服裝的傳承性的基礎,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發展軌跡之下的正當發展演變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過一般的規律,向前追溯其源頭,也可以向後預測其發展方向。
以此界定下,中國古代,除了清裝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漢人所穿的服裝,不論樣式、地域、融合、分化、發展,都可稱為漢服,而現代古戲裝,除清戲裝以外,雖然與古代有所區別,是依照傳統風格合理改制而來,所以嚴格來講也不可以稱為漢服。而漢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將其與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包括滿裝、洋裝、現代裝)區分開的,現在這種漢服,又多被稱為「古裝(清裝除外)」。清朝的服飾,向前追溯,來源於滿族的服飾,向後觀察,也非漢服傳統。所以雖然是漢人所穿,但不符合漢族傳統服飾的「傳統性」要素,所以不能劃入漢服范疇;而漢人所穿的服裝,其源流主要是來自西方,「唐裝」馬褂、旗袍等主要源流來自滿族的傳統服裝,所以不能稱為:漢族的「傳統服裝」。即要分清,一個漢族人所穿的服裝和漢民族整體的傳統服裝之間的區別。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裝,是華夏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通過四書五經、二十四史輿服志千年不變。漢服的每一個特點都可以在四書五經、二十四史、經史子集里找到依據。每個民族都有屬於特色的民族服裝,漢服體現了漢族的民族特色。從黃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時間里,漢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漢服包括衣裳、首服、發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綉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漢服的歷史發展知識
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游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漢代秦之初,大體沿襲了秦制。至東漢明帝,參照三代和秦的服飾制度,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志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秦漢時期的男子,主要穿著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為曲裾袍和直裾袍兩類,除了祭祀和朝會以外,其他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實行配綬制度。漢代女子一般都將頭發向後梳掠,綰成一個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此外貴族女子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用巾裹頭。漢代女子的禮服是深衣,與戰國時不同。還有穿襦裙和褲的。漢代對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以自然灑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用巾帛包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籠冠」。這個時期的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收衣祛約束的衫。漢族女子的發飾也頗具特點,主要是假髻的風行。漢族女子的服裝,初承秦漢舊制,後有所變化。衣衫多為對襟,下著長裙、腰束帛帶。
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和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場合所著服飾,包括圓領袍衫、襆頭、革帶、長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著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復。還有在髻鬢上插金釵、犀牛梳篦的,貴族女子面部化妝成鵝黃、花鈿、妝靨等。唐代女服主要為裙、衫、帔。
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但由於宋朝長年處於內憂外患交並之中,加上程朱理學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朴、嚴謹、含蓄。唐代的軟腳襆頭這時已經演變為了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襆頭帽子。皇帝和達官顯宦戴展腳襆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襆頭,儒生戴頭巾。宋代男子服裝仍以圓領跑為主,官員除祭祀朝會以外都穿袍衫,並以不同的顏色 區分等級。宋代女子的發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為貴,簪插花朵已成風習。宋代的女裙較唐代窄,而且有細褶;衫多為對襟,覆在裙外。
清入關之後,正式頒布剃發令的時間為順治二年農歷六月十五日(1645年7月8日),剃發令的正式頒布意味著清撕下了不強迫剃發的假面具,徹底強硬的執行起剃發令來,至此展開了江陰等其他各地人民反剃發的斗爭。死亡人數無法統計。清使漢族人的服裝面貌產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將延續了三千年的漢民族冠冕衣裳送進了墳墓。順治二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從此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從公文所到之日起,在十天內要將全體男子統統剃去頭發,改梳發辮,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人衣裳式樣。當時由於穿漢人衣裳而被捕殺的人不計其數。
漢族對清政府的命令極力抵制,反抗活動此起彼伏。長期的抵制斗爭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所謂「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僧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以及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服中的特點,但總體而言漢服仍在清朝統治者武力血腥 鎮壓與屠殺下逐漸消亡了。
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人通過考證服制、推廣漢服,恢復傳統節日,恢復傳統禮儀,祭祀先賢,推廣傳統學說,宣傳傳統樂器等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並稱之為漢服運動。
現代漢服
現代漢服是指立志於復興華夏文明的志願者,尊崇古代漢族人一脈相承的服飾特徵,傳承漢服數千年文化基因,從而復原的漢族傳統服飾。現代漢服須遵循的主要原則:第一,現代漢服必須具有鮮明的漢民族特色。第二,現代漢服必須是具有數千年來華夏(漢)民族一脈相承的服飾基因。第三,現代漢服要有嚴謹的著裝規范意識,體現漢族人禮義廉恥的文化要求。
現代漢服的基本定位:漢服是漢民族禮服。
現代漢服的實用要求:現代漢服一般實用於祭祀祭典、婚喪嫁娶、傳統節日、慶典、冠禮笄禮(成人禮)、傳統文體竟賽項目等。
現代漢服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濟南府學文廟春季祭孔大典中著漢服的參禮者
第一,現代漢服要注意不要把凡是古代漢人穿的一切服飾都拿來用於現代,不要古人怎麼穿現代漢服就一定要怎麼穿。特別要注意古代漢人流行的時裝或特定的時代裝飾不要強行用於現代。如唐翻領胡服、內衣內褲等。
第二,古代漢族人具有封建官職等級的服裝,如:軍服、官服,帝王服等等特徵的服裝等不宜用於現代漢服。
第三,漢服歷經數千年,漢服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自然會具有許多朝代特點,現代漢服不宜帶有朝代印記。數千年的漢服歷程里漢服有一脈相承不變的元素。提倡運用交領右衽的深衣和襦裙作為現代漢服的傳承款式。
第四,漢服作為漢族人自古以來的民族服飾,具有其實用性,但需
漢服祭禮(江陰抗清三公祭)
要注意不同場合漢服的穿著。例如,在正式活動中以穿深衣為宜,日常生活中以穿著裋褐、襦裙等常服為宜。
現代漢服現狀:漢服產業發展迅猛,漢服商家們根據不同的需求做出了不同款式、質量、價位的漢服以及相關配飾。在漢服復興的過程中,對於民族服飾不同層次的質量要求、款式選擇都是處於完善狀態的。
(1)每個人喜歡的款式不一樣是對的,但因為對漢服認識的加深以及生活上的需要,同袍們對漢服的認識會經歷一個從單純由「華麗、好看、吸引眼球」到「適應日常生活、環境氣候」等的思想上的轉變。
(3)漢服運動是由民間自發發起的,擁有其獨特的活力,而現有漢服的款式也是為復興的主體——普通同袍所自發選擇的,也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
;⑨ 漢服的歷史發展
漢服的歷史發展
漢服,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漢服的歷史發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周禮參考借鑒了夏商兩代的禮樂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
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
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游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
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除此之外,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為扎緊,有人還常戴鴟角帽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等下裳。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漢朝的禮儀制度由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依據夏商周三代禮儀制度所制定。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蟬衣內有中衣、深衣。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兩種,裁剪已經不同於戰國深衣。
西漢男子深衣外衣領口詹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方便活動,後襟自膝蓋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漢代女子勞動時喜歡上著斷襦,下著長裙,敝屣上面裝飾腰帶長垂;漢代男子勞動時上著斷襦,下著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士農工商皆可穿著。
至東漢明帝,參照三代和秦的服飾制度,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志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秦漢時期的男子,主要穿著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為曲裾袍和直裾袍兩類,除了祭祀和朝會以外,其他場合均可穿著。
漢代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實行配綬制度。漢代女子一般都將頭發向後梳掠,綰成一個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此外貴族女子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用巾裹頭。漢代女子的禮服是深衣,與戰國時不同。還有穿襦裙和褲的。漢代對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以自然灑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用巾帛包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籠冠”。
這個時期的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收衣祛約束的衫。漢族女子的發飾也頗具特點,主要是假髻的風行。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和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場合所著服飾,包括圓領袍衫、襆頭、革帶、長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著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復。還有在髻鬢上插金釵、犀牛梳篦的,貴族女子面部化妝成鵝黃、花鈿、妝靨等。
唐代女服主要為裙、衫、帔。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但由於宋朝長年處於內憂外患交並之中,加上程朱理學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朴、嚴謹、含蓄。唐代的軟腳襆頭這時已經演變為了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襆頭帽子。皇帝和達官顯宦戴展腳襆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襆頭,儒生戴頭巾。
宋代男子服裝仍以圓領跑為主,官員除祭祀朝會以外都穿袍衫,並以不同的顏色區分等級。宋代女子的發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為貴,簪插花朵已成風習。宋代的女裙較唐代窄,而且有細褶;衫多為對襟,覆在裙外。
元朝時期長衣統稱為袍,其樣式南北方差異不大,但材料貴賤精粗,卻差距懸殊。漢族男性發式變化不多,但北方的漢族女性發式較前簡化。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圖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對漢服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貫徹執行。至洪武二十六年才開始確定了許多服制。
明朝時期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衣著材料有所改善。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用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普通百姓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襲了傳統服飾樣式,並且品種十分豐富。明朝時期,一般人所戴的帽,除了過去流傳下來的,朱元璋又親自製定了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即六合一統帽和四方平定巾。
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便於維護滿州的統治,實行“剃發易服”,服漢衣冠、束發者治重罪。滿族入關後,下令漢族剃發易服,“衣冠悉尊本朝制度”。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各處城堡著遣人持檄招撫……有雖稱歸順而不剃發者,是有狐疑觀望之意,宜核地方遠近,定為限期,屆期至京,酌量至京,酌量加恩,如過限不至,顯屬抗拒,定行問罪。”此後清廷多次就剃發易服頒發諭旨。
順治二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從此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再次頒布剃發令,要求“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所到之日,亦限旬日,盡行剃發”,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人衣裳式樣。
當時由於穿漢人衣裳而被捕殺的人不計其數。江陰人民奮起抵制,堅持抗戰三個月,城破,全民死戰,男女老幼無一投降。嘉定民眾也堅持了兩個多月的斗爭,受到清兵的殘酷屠殺,演成了中國歷史上空前殘暴的慘劇。當時中國廣大地區,由於明朝末年封建統治者對農業、手工業的摧殘,以及官軍對農尺.起義的進剿,已經造成許多地方千里無人煙,滿目瘡痍的景象。
隨著這種殘酷政策相繼而來的,便是改冠易服。清廷再次用政令強制漢族軍民一律改著滿族服裝。有些鄉間農民,因不知朝廷法令,偶爾穿著明代服裝進城,大多要被剝得全身精光,並且以能保全性命為幸。由此可見,改易冠服與剃發令一樣,都是通過強制辦法推行的。
漢族長期的抵制斗爭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所謂“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僧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以及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
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服中的特點,但總體而言漢服仍在清朝統治者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下逐漸消亡了。也致使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漢族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服為模式,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漢服本身雖然清朝剃發易服等統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為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沒有滅絕,直到現代漢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邊遠山民,還有國內許多少數民族都還保持著漢服的特徵,現代社會的一些重要祭祀、紀念活動、民俗節日等仍能看到漢服的部分元素。
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人通過考據漢服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復原了漢族傳統服飾,同時通過恢復傳統節日,恢復傳統禮儀,祭祀先賢,推廣傳統學說,宣傳傳統樂器等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並稱之為漢服運動。
;⑩ 漢服已有5000年歷史,為何還沒成為國服
我國有著上下5000多年的歷史,早在漢朝時期我國就有了自己的傳統服裝漢服。但是到了我們現在,穿漢服的人幾乎沒有,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場合,都穿的是禮服,西裝等西方國家的衣服。而漢服經過5000年的發展,至今沒有成為我們的國服,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第3個原因,漢服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現代社會人們穿衣服,更多偏向舒適,簡易,而真正的漢服非常考究,在各個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真正穿起來耗時費力並且沒有現在的衣服舒服,這是制約漢服發展最大的原因。而且人們現在生活節奏非常快,就連吃一個飯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很多人都吃外賣,快餐,如果穿漢服的話,不光穿衣服耗費時間,就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會增加很多,這對於時間緊張的現代人如何能忍,很多人不選擇漢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