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古到今燈的變化(圖)
在中國燈的歷史十分久遠,如圖,這是燈文化博物館收藏的舊石器時代的石鑿燈。
自此以後,日常生活上的燈具雖然歷經朝代更迭、審美需求變化,但燈具的技術性發展卻可謂極少,大概這也是燈具逐漸從神話中走向世俗,從宮廷中步入人間的切實表現。常見的一些裝飾,也不過僅僅是在釉面上畫一些飛禽走獸、吉祥圖案,但對於特異造型卻日益減少。往往每一次造型的變化,更多的是基於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即便是此時的宮燈,也多受民間影響為主。
㈡ 無骨花燈的介紹
無骨花燈又稱仙居皤灘花燈,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起源於唐朝,據當地宗氏堂薄記載,明朝萬曆年間,皤灘民間就有盛大的鬧花燈活動。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詔每年進貢仙居「皤灘花燈」十對,曰:「十全十美」。唐之後的宋、元、明、清(至同治)各以十對花燈為數進貢皇上。仙居皤灘花燈造型別致,工藝獨特,製作精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更奇的是,燈身沒有骨架,全由用綉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且輕巧能飛。
㈢ 無骨花燈的傳承
在仙居無骨花燈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中,王汝蘭年紀最大,2015年79歲了。王汝蘭30多歲學做花燈,鑽研圖案。2004年,杭州宋城召開全國絕藝大賽,王汝蘭拿了個金獎。2006年,王汝蘭回到皤灘,她帶了許多徒弟。
在皤灘古街,還有一位老藝人叫李湘滿,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1984年,他見民間手藝針刺無骨花燈零散,便成立了針刺無骨花燈協會,後來又促成建立仙居針刺無骨花燈博物館,就設在皤灘古街上。
仙居縣皤灘鄉中心學校將針刺無骨花燈文化挖掘出來,編寫了《古街古燈》校本教材,配有專門的針刺無骨花燈教師。2009年,仙居職業中專也開設了針刺無骨花燈選修課程,授課老師陳建偉還專門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向王汝蘭學習製作花燈。
㈣ 無骨花燈的發展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自挖掘與公眾亮相以來,先後多次獲獎、與外界交流,近年深度挖掘出27個傳統品種、52個分支品種,造型小巧、美觀。1996年,仙居針刺無骨花燈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作品金獎」、「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2000年,仙居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針刺無骨花燈)」。
2006年3月,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6月被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作品龍鳳燈被國家郵政總局入選為「中國燈彩」特種郵票。2011年、2012年元宵期間,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赴美國展出,2014年2月赴寶島台灣參加元宵燈展。2014年8月,仙居針刺無骨花燈榮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評審的「2014世界傑出手工藝品徽章」。
㈤ 台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台州亂彈
台州亂彈,起源於明末清初。1955年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全國318個地方劇種之一。台州亂彈的唱腔以亂彈為主,兼唱崑曲、高腔、徽調、詞調、灘簧等。僅亂彈唱腔就有慢亂彈、緊亂彈、緊中慢、二煥、上字、和原、玉麒和三吊環等曲調。其舞台語言以中原語音結合「台州官話」,充滿民語鄉韻,通俗易懂,獨具特色。
2、黃沙獅子
這項傳統表演藝術的最大特點是把民間精湛武藝與傳統舞獅表演巧妙地結合起來,舞武一體。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滾嬉戲,又能在高台上表演各種風趣的動作。表演時,演員在八仙桌上翻飛的同時,還兼耍「過堂」、「桌上筋斗」、「下爬點」、「疊羅漢」「懸桌腳」、等等翻桌動作。
3、濟公傳說
濟公傳說,是以南宋禪宗高僧道濟的故事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民間口頭文學。主要分布於浙江省以天台為中心的區域,並由此輻射全國,影響世界。濟公傳說內容涉及降龍羅漢投胎的濟公出世傳說、神童李修元的濟公傳說和諸多濟公癲狂濟世、懲惡揚善、扶危濟困、戲謔降魔的傳說。
4、仙居無骨花燈
仙居無骨花燈,具有近1300年的歷史,它的技藝十分獨特,燈面圖案均由刀鑿針刺成孔,經過透光留影而成,特別是造型方法在中國花燈中獨樹一幟,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質燈片折拼粘接而成;造型千變萬化,圖案豐富多姿。
5、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
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乾漆夾薴」工藝是天台民間傳統的手工技藝。它是為各種製品外表裝飾和保護的一種獨特的技術。「乾漆夾薴」工藝是用原始生漆、薴麻等材料,通過層層包粘,進行反復打磨,塗商硃砂等各種輔助材料,再貼上金箔等,再經工藝處理後完成作品。
㈥ 無骨花燈的歷史
「仙居皤灘花燈」起源於唐朝,據當地宗氏堂薄記載,明朝萬曆年間,皤灘民間就有盛大的鬧花燈活動。當時人們把花燈稱為「唐燈」,也有人叫它「神燈」。此燈造型別致,工藝獨特,製作精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更奇的是,燈身沒有骨架,全由用綉花針剌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且輕巧能飛。民國時期有一對「仙居皤灘花燈」在杭州展出時,外賓看後,贊不絕口。由於這種花燈沒有骨架,全燈由十幾片(最多的五十八片),刺有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所以,外賓又稱它為「神奇的無骨花燈」。民間製作這種花燈的工藝也比較復雜,要經過繪圖、粘貼、燙紙、剪樣、裝訂、鑿花、拷背、刺綉、豎燈、裝飾等十道主要工序。 96年10月份獲「96中國民間藝術作品展覽會」國際金獎。同年12月份又榮獲「96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品博覽會」金獎。97年12月份浙江省電視台在「文化時空」里,專題播放了「浙江一絕、皤灘花燈」。這種古花燈的式樣現己發展到20多種。
㈦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介紹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當地民間稱為「唐燈」。其工藝源自唐代,整個花燈不用一根骨架,只以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張黏貼接合,再蓋上全用綉花針刺出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經13道精細工序製作而成。2006年被列入國務院第一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自挖掘與公眾亮相以來,先後多次獲獎,曾榮獲「中國民間藝術品博覽會」金獎、「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等多項榮譽,素有「中華第一燈」之美稱。針刺無骨花燈發源於浙江仙居皤灘,此地明清時為浙東南的重要商埠。相傳無骨花燈源於唐代,俗稱「唐燈」。明清時技藝日趨精湛,民國初,發展到鼎盛,花色品種多達80餘種。截至2007年已搶救恢復27種。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技藝十分獨特。燈面圖案均由刀鑿針刺成孔,經過透光留影而成,特別是造型方法在中國花燈中獨樹一幟,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質燈片折拼粘接而成;造型的千變萬化和圖案的豐富多姿,形成了繁多的花色品種。1996年,仙居針刺無骨花燈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作品金獎」、「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2000年,仙居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針刺無骨花燈)」,後來,仙居針刺無骨花燈圖案入選「中國彩燈」系列郵票,並被浙江省博物館收藏。
㈧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歷史淵源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歷史悠久,在台州古代俗語中就有「臨海的城,仙居的燈,黃岩亂彈呀呀聲」之說,足見仙居花燈的歷史名聲和地位。它經歷了唐宋時代的孕育、初創期,元明清時代的成熟、豐富期,以及建國後至文革期間的衰落期和改革開放後的復甦期。 針刺無骨花燈據老藝人口述起源於唐朝,皤灘鎮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和物產的豐富,到了唐朝,商貿便優先發展,紙張供應方便,為花燈的產生提供了條件。相傳為一秀才夫婦所創,因造型別致,製作精美而廣泛流傳,始成雅俗。明朝,皤灘已形成重要的商埠,更加促進了花燈的發展、興盛。據說萬曆年間當地已經每年均要舉行盛大的鬧花燈活動,說明花燈已經相當的發展,已經和地方風俗水乳交融。 清代,燈的式樣、品種進一步發展增多,藝術也更臻完美,保留下來的1887年(清光緒13年)的古燈圖可以見證。花燈故事更加豐富,流傳廣泛。民間珍視花燈為具有鎮宅祛邪、消災除晦功用的吉祥物,當時皤灘古鎮的「大明堂」、「大學士」府建築上均雕有造型的雕刻。 建國後,由於「大躍進」和「文革破四舊」等原因,花燈幾乎失傳。1985年,經仙居縣文化局、皤灘鄉文化站重加挖掘,才使失傳多年的花燈重放異彩。
㈨ 仙居花燈的歷史淵源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起源於唐朝,又稱「唐燈」或「神燈」,明清時技藝趨於成熟。傳說唐開元年間,皤灘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盞「神燈」引路。此燈造型別致,製作精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燈身沒有骨架,全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秀才返家後,依樣畫葫蘆進行精工製作。製成後懸掛在自家門口,人見人愛、贊不絕口。「神燈」在秀才家落戶後,仙女即變作村姑與秀才結為夫婦,夜夜陪秀才誦讀詩文。大考之年,秀才得中狀元。後來人們就把這盞無骨花燈稱作「狀元燈」。隨後,狀元又把這種燈進獻到宮里,從此皇宮就有了「無骨小宮燈」。狀元夫人山姑逐漸把這種「神燈」的製作技術傳授給皤灘村的村民,從此,這種神燈的製作工藝就長期流傳在仙居民間。
據當地宗譜記載,明朝萬曆年間,仙居皤灘古鎮已有盛大的鬧花燈活動。家家掛上「狀元燈」,表示書香門弟,預祝狀元及第。現在皤灘古街的「大明堂」、「大學士府」的樑柱馬腿上就雕有這種「無骨花燈」。
清朝時期,燈的式樣、品種進一步發展增多。其中有一種叫「珠蘭燈」的花燈,燈周圍的花紋是由一種叫「水上浮」的綉花針刺成,是進獻皇帝的貢品。在杭州展出,外賓贊不絕口,稱之為「神奇的無骨花燈」。
解放後,由於「大躍進」、「文革破四舊」等種種歷史原因,仙居無骨花燈幾乎失傳。1984年春節,仙居皤灘古鎮舉辦了首次花燈會,盛況空前。但有一位古稀老人暗示可惜沒有無骨花燈,一句話點醒了文化站站長李相滿。他預感到,這是一種藝術遺產,將要失傳,自己作為一名文化幹部,有責任挖掘當地璀璨的古典文化,非立即搶救不可。他於是立即進行挖掘,歷經千辛萬苦,於1985年終於整理出七個花燈品種。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又對無骨花燈工藝進行了大膽修改設計和創新,先後整理出27個傳統品種,52種分枝品種,使失傳50多年的「仙居花燈」重放異彩。
㈩ 魅力四射的花燈有哪些
花燈,又名「彩燈」,起源自漢代懸掛在廳堂樑上的照明燈具。傳說,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為慶賀這一功業,在宮廷里張燈結綵,大擺宴席,盞盞宮燈,各呈艷姿。後來,宮燈的製作工藝傳人民間。「宮燈」之名,因此而生。隋煬帝大業元年(605)正月十五,在洛陽陳設百戲,遍布宮燈,飲宴暢游,全城張燈結綵,半月不息。到唐朝時因社會昇平,經濟富庶,花燈更是大放異彩,盛極一時,活動規模相當浩大。元宵佳節,華燈初上,男女老幼,傾城而出,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外出賞燈。數里長街,鼓樂齊鳴,燭火沖天,到處人山人海。唐以後花燈便成為元宵節的重要標志。
我國歷代花燈的製作十分考究,種類繁多,名稱別致,有流蘇燈、霓虹燈、宮燈、蓮花燈、紗燈、吊燈,還有滿天星、俏媳婦、一朵花、蒺藜球、金鯉魚……千姿百態,五彩斑斕。從造型上看,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玩賞的走馬燈。中國的花燈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經彩扎、裱糊、編結、刺綉、雕刻,再配以剪紙,書畫、詩詞等裝飾製作而成。
宮燈
宮燈起源自宮廷,是中國彩燈獨具特色的手工藝品之一。它以雍容華貴、充滿宮廷氣息而聞名於世。因為長期為宮廷使用,除去照明外,還要配以精細復雜的裝飾,以體現帝王的富貴和奢華。正統的宮燈造型為八角、四角、六角形,各面花屏圖案內容多為龍風呈祥、福壽延年、吉祥如意等。宮燈用料特別考究,大多是紅木、紫檀木、花梨木、楠木等貴重木。
材,甚至以昂貴的金銀裝飾,製作要求精細,雕、鏤、刻、畫缺一不可。
宮燈種類繁多,主要有吊燈、座燈、壁燈、提燈幾大類。
走馬燈
走馬燈又稱跑馬燈、串馬燈。外形呈宮燈狀。在走馬燈內中主軸上端裝一風火輪。風輪周圍或貼人物故事,或用線吊起騎馬之類的剪紙。當燈籠內燈燭點燃後,熱氣上升,形成氣流,因而推動葉輪旋轉,於是剪紙隨輪軸旋轉。它們的影子投射到燈籠紙罩上,燈屏上便出現人馬追逐、物換景移的影像,故名走馬燈。
走馬燈雖是個玩具,但與近代燃氣輪機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是中國古人的一項重要發明。
無骨花燈
無骨花燈起源於唐朝,當時人稱無骨花燈為「唐燈」,也叫「神燈」。
相傳,唐開元年間,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了路,被一仙女所救,並贈他「神燈」一盞。此燈造型另0致,工藝獨特,製作精美,小巧玲瓏。更神奇的是,燈身沒有骨架,全部是用一種「水上漂」的綉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且輕巧能飛。它引領秀才安全返家。秀才回家後,為了紀念這一奇遇,按「神燈」的模樣進行仿製,製成後懸掛在自家門前。人們見後都深感驚嘆,紛紛進行仿製。此後,這盞「神燈」的製作工藝便流傳於民間。
無骨燈是由刺有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因此製作時,首先要繪畫好底樣,然後在需要的紙片上針刺圖案,再把做好的紙片粘貼起來,最後用水質的顏料上色、裝飾。
龍燈
在我國城鄉,特別是南方地區,均有舞龍燈的習俗,為節日添加了喜慶氛圍。龍燈的形象各有特點,多用竹、木、布、紙等紮成。龍身每節長一米五左右,每一節稱一檔。組成龍身的節都是單數,如九節、十一節和十三節。表演的形式上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南方各地夜間舞龍燈,在每節上均點起燈,舞動時巨龍翻飛,氣勢不凡。
面燈
面燈,就是用面做的燈。正月十五前,家家用各種麵食製作燈彩,用豆面做的叫「銀燈」,用玉米面做的叫「金燈」,用蕎麥面做的叫「鐵燈」。
面燈凹處放油插捻點燃,節日過後吃掉。
面燈的形狀多種,有碗燈、龍燈、勺子燈、屬相燈、動物燈等。一般面燈要做成碗狀,稱為碗燈。勺子燈,是孩童們最喜歡的,是大人專門為孩子製作的燈。勺子燈的做法是把面捏成勺子的形狀,並捏一個小老鼠趴在勺子沿上,小老鼠的眼睛用花椒粒代替。到了晚上,在勺子里倒人植物油,用一根火柴梗纏上棉花,而後把棉花浸濕了油後點燃,寄託著長輩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殷切祝福。
常見的動物燈有狗、雞、魚、龍、豬等。按傳統習俗,它們被擺放在相應的地方。點亮的狗形面燈要放在家門口,使它保家護院;點亮的雞形面燈放在雞柵邊,祝願家雞們不生病、多下蛋;魚燈要放在水缸上,祝願合家幸福、財源順水來;豬燈被放在豬圈旁,祝願家畜興旺;龍燈要放在糧食囤上,祝願新的一年五穀豐登。
河燈
亦稱放水燈,是一種流傳於全國的習俗,大多在上元、中元和中秋進行,有超度亡魂、祈福娛樂等多重含義。河燈普遍做成荷花狀,固定在木板上,入夜在河中施放。每年農歷七月三十日晚,江蘇等地的群眾用各色彩紙做精巧玲瓏的船形燈,裝上蠟燭或少許豆油、燈草,由老者架小船燃放。河燈漂浮水面,隨波逐流,五光十色,十分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