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和人民如何選擇社會主義

歷史和人民如何選擇社會主義

發布時間:2022-09-13 03:40:06

⑴ 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中國共產黨一開始便旗幟鮮明地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觀點來觀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並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眾工作,
它作為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是
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根本對立的;它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為中國人民對於
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指出了一條基本線索,指明了走向勝利的道路。中國共產黨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為中國人民指示了明確的斗爭目標.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的全部活動都是為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是為他
們的解放事業服務的,它就敢於相信、發動和依靠群眾。中國共產黨採取群眾路線的革命方法,這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黨和政
治派別沒有也不可能採取的。它解決了其他黨派、團體所解決不了的中國革命的對象和動力問題,採取了其他黨派、團體所沒有採取
過的依靠群眾的革命辦法。這個情況表明,它能夠勝利地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責任。
選擇社會主義的必然性: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不適合中國國情,不符合中國人民的意志,不為中國人民所歡迎.也是是中國國內封
建勢力所不允許的。總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從根本上決定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政策及
其領導的中國革命的不斷勝利,促使民族資產階級放棄了「第三條道路」。資產階級的共和國讓位於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是近代中國
歷史發展的必然。
進步性: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最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能最大限度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
消滅了剝削,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⑵ 怎麼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從歷史上來說,封建制度已經腐朽不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背景下,先進的中國人開始了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而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說明了農民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失敗說明了中國在當時的環境下不可能走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而後來由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取得的勝利說明了,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的選擇。

⑶ 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世界歷史深入發展的結果。
一方面,落後國家跳躍性發展的可能來源於文明的相互借鑒和效仿。在前資本主義時期,由於交往的局限性,使每個民族都在走著自己孤立的發展道路。文明的創造在每個地方都是單獨進行的,因而盡管人們每天都在重新發明和發現,但創新往往是重復別人已經走過的艱辛之路。世界性的交往和競爭,不但使文明的成果得以普遍交流,而且也使各個民族或國家可以在科學技術、經濟生產、甚至政治制度上,直接借鑒已有的文明成果,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發展方式。這樣,在世界歷史形成之後,跳躍性發展就成為歷史的一個常規和普遍的現象。避免重復和少走彎路正是後起國家能夠很快趕上和超過先進國家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中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還同兩極性的世界分工密切相關。兩極性的世界分工也是世界歷史的產物,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發展的直接結果。

⑷ 如何理解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

理解如下:

1、鴉片戰爭以來,我國先後經歷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運動有太平天國起義、百日維新(這個不算反帝)、甲午戰爭、義和團、五四運動、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又先後經歷了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

2、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最終贏得了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國民黨退守台灣,這不是個人因素造成的,這是國內民眾的大氣候造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共產黨,而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

3、這也驗證了中國需要馬列主義來指導,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和期間的改革開放,是用馬列主義武裝起來的共產黨順應了這個時代潮流,順應了人民需求。所以,我們有理由說,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4、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發展迅速,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

(4)歷史和人民如何選擇社會主義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存在的必然性: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黨的性質決定的。

2、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⑸ 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壯闊進程中,歷史和人民為什麼做出"四個選擇

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壯闊進程中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正是由於這「四個選擇」實現了中國社會的三次歷史性轉變產生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兩大理論成果。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在20世紀的成立,被稱為「開天闢地的大事變」。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光輝歷史。這部史詩,記載著中國共產黨不懈的奮斗和探索,訴說著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利益作出的犧牲和貢獻。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解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指導思想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所以能夠始終保持其先進性,最根本的是因為她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的精髓是實事求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方法。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人民就在與眾多思想和理論的比較中認識到,這是能夠指導中國發展進步的科學理論。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之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堅信馬克思主義,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歷史總趨勢。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是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分析資本主義發展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共產黨宣言》發表後,席捲歐洲的1848年革命爆發。

馬克思恩格斯極為關注這場斗爭,認為這是可能為社會主義革命掃清道路和准備基礎的革命。然而,無產階級革命在歐洲並沒有很快發生。

馬克思恩格斯對此作了反思,認為「在這種普遍繁榮的情況下,即在資產階級社會的生產力正以在整個資產階級關系范圍內所能達到的速度蓬勃發展的時候,也就談不到什麼真正的革命。

(5)歷史和人民如何選擇社會主義擴展閱讀:

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多方面的執政成就:

政治上,建立了各級人民民主政權。從新中國成立初新政權的建立過程看,新政權的建立一般經過三個步驟,先是建立軍事管制委員會,安定新解放地區的局勢。

第二步,協商產生臨時性政權;第三步,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正式的政權。政權的參與者來自方方面面,受到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擁護和支持。

經濟上,恢復了被多年戰亂破壞的國民經濟。1949年國民黨逃往台灣時,帶走了大陸多年積累的黃金、白銀、外匯和重要文物,留給共產黨的完全是一副爛攤子。有人等著看共產黨的笑話。這嚴重低估了共產黨人的能力。

我們黨內不光有經濟行家,更重要的是能用正確的政策調動各方面群眾的積極性。對農民,實行了土地制度改革,使三億多農民分得了七億畝土地;對工人,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起國營經濟,使他們感到政治和經濟上都得到了解放。

對民族工商業者,不光不沒收他們的資產,反而還通過加工訂貨等方式幫助他們恢復和發展生產。這些辦法,使國民經濟到1952年底就恢復到舊中國的最高水平,還迅速解決了國民黨留下的嚴重通貨膨脹問題。

外交上,盪滌了帝國主義的污泥濁水。新中國建立前夕,黨中央還在西柏坡的時候,毛澤東就提出了新中國的外交方針。其中一條是「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國防上,打贏了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武裝干預,戰火迅速燒到中朝邊境,嚴重威脅到新中國的安全。美軍還進入台灣海峽,直接干涉中國內政。

從1953年到1956年,中國共產黨又領導人民實現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為中國的進步和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保證了國家的經濟安全,能為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對於實現共同富裕有著重要作用,起碼使中國不會出現有的發展中國家的貧民窟現象。

改革開放使非公有制經濟得到很大發展,農村也全面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有人認為改革否定了當年的改造。這完全是誤解。當年改造建立起的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制度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改革是對原有基本制度的豐富和完善,絕不是要否定它。

新中國建立初期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也發揮著很大優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能使來自各方面的人大代表表達自己的訴求,實現真正的當家作主。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能使中國政治有穩定性連續性,避免多黨制國家無法避免的政治惡斗,協商民主能更好地凝聚全社會的共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使少數民族群眾體會到各民族的平等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中國共產黨還領導人民為建設國家做出巨大努力,建立了獨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打下了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基礎。

實現了「兩彈一星」等尖端科技的突破,奠定了中國真正的大國地位;中美關系接近導致整個西方世界同新中國關系改善,為後來的對外開放創造了前提條件;還培養了人才,積累了經驗,至今還在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歷史和人民為什麼選擇中國共產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主義

⑹ 歷史和人民為什麼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要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有其必然性決定的:
1、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統治者相互勾結,一步一步地把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尋找救國之路,先後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運動、辛亥革命,但最終都失敗了。這充分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這是因為,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封建勢力反對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農民階級及民族資產階級沒有能力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准確地把握了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深刻地分析了中國的特殊國情,找到了一條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即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奮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前途是社會主義。
(2)50年的巨變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50年來,新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實現了國家獨立,結束了任人宰割的歷史;人民當家做了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經濟建設、人民生活、綜合國力都上了一個大台階;依法治國已成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們將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最終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⑺ 怎麼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可從4個方面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1)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而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當然要素和必要條件。
(2)為了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必須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但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起飛的基礎。為了實現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
(3)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一個必要條件。
(4)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制度:
是相對於資本主義制度而言的政治經濟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實行公有制、計劃經濟、實現人民當家做主。是指社會主義國家機關在其法定的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創制、認可、修改和廢止法律,以及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⑻ 歷史和人民為什麼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其一,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契機。
其二,
近代中國所面臨的現實以及中國人的「雙重超越」理想為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
其三,馬克思主義的內在邏輯與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相類似。
其四,中國特色賦予馬克思主義以內在的生機與活力。
其五,
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
只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發展中
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隨著中國的發展,本土文化意識的回歸也越
來越強烈。

可以看出,中國的現代化不能沒有馬克思主義。缺了馬克思主義,
中國就少了現代化的標尺,就失去了現代化的目標和方向。同樣,中國的現代化也不能沒有本化。
拋棄本土文化,馬克思主義就失去了內在的生機和活力,中國的現代化也終將不可能實現。
至於二者孰主孰副,我們大可把視野放的長遠一些,歷史和人民會決定它的走向。

⑼ 怎麼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怎麼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可從4個方面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1)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
而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當然要素和必要條件。
(2)為了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必須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
但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起飛的基礎。
為了實現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
(3)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一個必要條件。
(4)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制度:
是相對於資本主義制度而言的政治經濟制度。
其基本要素是實行公有制、計劃經濟、實現人民當家做主。
是指社會主義國家機關在其法定的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創制、認可、修改和廢止法律,以及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⑽ 人民和歷史是怎樣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第一,從近代歷史演變來看。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種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才能獲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在中國,哪一種政治勢力能夠領導人民贏得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它就能夠取得引導中國走何種道路的主導權。1921年,中國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逐漸主導了中國革命的方向。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的前進方向有著清楚闡述: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領導,中國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了走向社會主義,第一步是實行新民主主義,第二步才是社會主義。

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敵後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一向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相號召,鼓舞著廣大人民。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悍然發動以消滅中國共產黨為目的的內戰,結果在內戰中徹底失敗。這個結局,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真正成為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主導力量,決定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的必然性。

第二,從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發展來看。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就有大同思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不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普通百姓的追求。大同理想較易與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

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演講時強調指出:「共產主義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義是共產的實行;所以兩種主義沒有什麼分別,要分別的還是在方法。」「三民主義之中的民生主義,大目的就是要眾人能夠共產」。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人民中是有影響的。這也在一定意義上形成了歷史選擇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

第三,從近代國際環境和民族危機的影響來看。1929年—1933年,由美國引起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深陷經濟、政治、信仰災難的恐慌之中,資本主義的吸引力在危機中不斷下降。

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輝煌成績,社會主義的影響力迅速彰顯。在經濟危機打擊下,資本主義國家加強了對華經濟掠奪,日本則悍然發動侵華戰爭。民族危機促使人們尋找新的出路。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中國知識分子大多對蘇聯社會主義表達了好感,他們把蘇聯的成功歸因於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和馬克思主義。知識界在對未來中國發展道路進行思索時,不少人表達了對社會主義的熱切追求,社會主義思想由此達到高潮。

第四,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態度來看。1944年國民黨軍隊在豫湘桂戰役中大潰敗,引起大後方知識界、工業界人士對國民黨政府執政能力的懷疑。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悍然撕毀「雙十協定」,拒絕組織聯合政府,發動內戰,使期望和平的人民和知識界更加堅定地站在了中國共產黨一邊。

民主黨派紛紛明確表態支持中共的政治、經濟主張。那時,就連主張第三條道路的知識分子也不反對在中國實施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得到了工農大眾的支持,得到了知識分子的理解,得到了民主黨派的擁護。

第五、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中國面臨著三種可供選擇的建國方案。

(1)、是主要由國民黨統治集團代表的,他們主張實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專政,使中國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2)、是由某些中間黨派的領袖人物或中間人士代表的,他們仍然主張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中國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3)、是由共產黨代表的,他們主張建立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使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這三種方案擺在中國人民的面前,由他們在長時期的政治實踐中去比較、檢驗,並作出選擇。其結果是:

第一種方案遭到了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它的代表者的統治也被推翻了;

第二種方案不僅沒有得到中國人民的贊同,就是原本持有這種主張的人,除極少數走向反動外,多數也在實際斗爭中同共產黨站在一條戰線之上,承認了共產黨領導的正確;

只有共產黨的方案,由於符合中國社會的實際和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由於黨在群眾中進行了艱苦細致的工作,最終贏得了全國人民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代表人物的真誠擁護。

總之,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使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歷史也已經證明,這一選擇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閱讀全文

與歷史和人民如何選擇社會主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