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玄奘17年走過5萬公里,歷史上的玄奘,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玄奘,原名陳褘,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小說《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玄奘出生於儒學世家,13歲時便在凈土寺出家,唐武德元年來到成都,向道基、寶暹等法師學習。翻譯領域在苻秦時代和隋朝已經建立,在唐朝由玄奘改進,在宋朝初期完成。當時,參與佛經翻譯的人員被細分為11項職能,即翻譯、校義、校文、評語、收筆、結字、參譯、編纂、潤文、范白、監審等。玄奘在主持翻譯論壇的同時,還培養了許多翻譯人才,制定了翻譯原則和理論,為中國的翻譯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玄奘游歷過印度各地,貞觀四年在爛陀寺拜戒賢為師,潛心研究翻譯各種經書,將《老子》等翻譯成梵文帶入印度,在當地是知名度很高的佛學家,還曾受到北印度的統治者戒日王的熱情款待。
貞觀十九年,玄奘結束了十七年的求法之旅,帶了大量經書、佛像歸國。唐太宗特派使臣前來迎接,長安百姓夾道歡迎,這位曾經偷渡出國的僧人如今也受到了他應得的禮遇。回國後,玄奘一直致力於佛教經論的翻譯,共譯佛經75部,為中國的佛教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貳』 歷史真實的唐玄奘是什麼樣的
在我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我們看到的唐僧是一個得道高僧的形象。他面貌英俊,手牽白馬,吃苦耐勞。跟著自己的四個徒弟一路歷盡艱難險阻,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回到大唐。而他自己也因為取經有功,立地成佛。當然這是傳說故事,歷史上真實的唐僧,可沒有無所不能的大徒弟孫悟空的幫助。而到最後,他也沒有立地成佛,而是屢次受到打壓排擠,遭到皇帝的軟禁。
玄奘出身極好,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父親陳惠也是潛心學問,博覽經書,曾做江陵的縣官。這樣出身的玄奘,自幼就熟讀儒家典籍,品行優秀。後來父親去世後,玄奘的哥哥出家,他就跟隨哥哥在寺廟開始學習經文。
老師出馬,皇帝自然要給面子,可是其實皇帝早就想趁機奪取這些舊臣的大權。他讓玄奘在宮廷上跟寫書的小官吏辯論。辯論賽自然玄奘獲勝,但是李治卻看清楚了玄奘和他背後的這些人。玄奘遇到問題首先想的不是跟皇帝解釋,而是找前朝舊臣!從那之後,李治百般打壓玄奘,而玄奘也只有處處賠小心,如履薄冰的繼續翻譯經文。就連他生病看醫生,李治也派人監視。
晚年的玄奘可謂非常的凄慘,但是他為了自己的事業,苦心堅持,終於完成了眾多經文的翻譯。而時間一長,皇帝也終於發現玄奘並無二心,也對他網開一面。
『叄』 歷史上的唐玄奘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做出了哪些貢獻
歷史上的唐玄奘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做出了哪些貢獻?
在中國,如果提起明代作家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恐怕連小孩子都知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陪著唐僧大師去西天取經的故事,讓人津津樂道。
在西天的路上,玄奘高深的佛法得到了認可,逐漸被稱為僧師。十五年後玄奘取經歸來,帶回的佛經補充了中國佛寺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佛經都是玄奘一個人翻譯的,工作量非常大。據記載,玄奘帶回了600多部佛經。可想而知,玄奘大師這15年的工作量是驚人的。唐朝統治者看到玄奘能力出眾,多次邀請玄奘參政,都被玄奘推走了。之後,玄奘法師潛心鑽研佛經,成為修法教主。公元664年,他體弱多病,翻譯完一篇文章就去世了。
『肆』 歷史上的唐玄奘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玄奘法師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佛教高僧之一,但是現在的影視作品對歷史的渲染太過於浮誇,導致了一提到唐玄奘就會想起《西遊記》中唯唯諾諾的徐少華,《大話西遊》中一直嘮嘮叨叨的羅家英。
事實上,如果單純從佛學上來看,玄奘無疑是偉大的佛經翻譯家和佛學家,尤其是佛教唯識學的集大成者。但是如果說到他對中國現實佛教的貢獻,不宜被過分誇大了。
從這可以看出,玄奘應該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海歸吧。
『伍』 玄奘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1.玄奘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聰明,果敢,學識淵博,精通佛法。與西遊記中的唐僧判若兩人,西遊記只是一本小說,並非歷史事實,不過玄奘西遊倒是確有其事,其西遊的經歷可以參看「大唐西域記」,這才是真正的歷史記實。
『陸』 歷史上玄奘的身世 玄奘是一個怎樣的人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贊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凈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3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凈土寺出家[8] 。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凈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 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為人欽慕。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世界和平使者 。
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跡。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柒』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唐僧是怎樣一個人物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唐僧是一個非常專業而且非常努力有為一件事情不打目的不達不罷休的精神,非常的讓人敬佩
『捌』 史上玄奘是什麼樣的嗎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禕(yī),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先潁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一說元年[1])經涼州出玉門關西行五萬里赴天竺,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後又游學天竺各地,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並與一些學者展開辯論,名震五竺[1]。公元645年玄奘歸來,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玄奘將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編寫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
『玖』 唐玄奘在真實的歷史上是什麼樣的人,真的西天取經了嗎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功德圓滿,普度眾生。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唐玄奘是怎樣的一個人?在取經途中,他究竟經歷了哪些磨難呢?
(《西遊記》劇照)
五是潛心修行,譽滿天竺。
經過數年的艱苦跋涉,玄奘行程13800餘里,終於抵達天竺國那爛陀寺,拜在高僧戒賢法師門下。經過5年的學習,玄奘成為了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被尊稱為「三藏法師」。
相傳,僧人順世外道不服玄奘的佛學成就,曾送給他50條疑難經義,揚言「只要玄奘能翻譯出其中任意一條,他就提頭來見」。
三天後,玄奘譯出了全部50條經義,並當場講解。順世外道很是佩服,欲舉刀自刎,玄奘制止了他。於是,順世外道心服口服的拜玄奘為師。
由此,玄奘名滿天竺。
四,功成回國,弘揚佛法。
貞觀十九,44歲的玄奘回到了長安。唐玄宗在洛陽親自召見了他,許以高官厚祿,勸其還俗,「帝又察法師堪公輔之寄,因勸罷道,助秉俗務」。但玄奘初心不改,立志以身事佛,弘揚佛法,上書玄宗「守戒緇門,闡揚遺法,此其願也」。
後來,玄宗用了近10年的時間,在長安的譯經院里,和弟子一道翻譯了《般若經》、《瑜伽論》等佛經,撰寫了《大唐西域記》等著作。
玄奘為追求理想,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激勵著無數後人。明朝作家吳承恩將他的故事改編成《西遊記》,使得玄奘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
『拾』 唐僧是一個怎樣的人
唐僧,又名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姓陳,本名禕,洛州緱氏人。他是《西遊記》裡面的主要人物,同時也是現實中存在的人。
在《西遊記》中,他是個空有慈悲之心,但卻沒有能力的人。雖然本性善良,但卻總是盲目相信別人,軟弱可欺。但他的精神卻是極為可貴,他一直堅持禮佛,是徒弟三人的精神領袖。
唐僧角色背景
提起《西遊記》里的唐僧,可謂是家喻戶曉。唐僧的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玄奘這位唐代高僧出生於河南洛陽。他13歲時跟隨二哥到洛陽凈土寺出家。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他遠游印度,精心鑽研佛教經典。
17年後回到長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書譯經。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記》《會宗論》《制惡見論》等,翻譯印度佛經75部,共1335卷,為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玄奘故里,到處都遍布著他的聖跡。
主要有玄奘故居、唐僧寺、唐僧墓、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恭陵、和陵等。當地人很少用法號稱呼他,通常都稱他為唐僧。走入偃師境內,求人問路若問唐僧的老家,要比問玄奘故里容易的多。人們習慣這樣稱呼,因為這樣既通俗易懂,又能表現出家鄉人的特殊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