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歷屆中進士的名單
封建時代,讀書人中凡中進士,無異已入官籍,所謂躍登龍門,就因為他們都屬天子門生,身價百倍。嘉興地區的進士,據統計共有1947人,各縣進士數據下表。
這些進士除少數出身寒門外,大多屬望族子弟。所謂望族是指有聲望的世家大族,他們是書香門第、簪纓世家,常常是名人輩出,聲聞遠近。如陸氏就有「江南無二陸」之稱,全區之中其一族就有進士80人。潘光旦《明清兩代嘉興望族》就記有90餘家,其他如海寧查氏、陳氏,海鹽趙氏、崇德莫氏等均皆聞名遐邇。進士之家如唐朝嘉興陸齊望家連續七代,其中陸贄祖父兄弟8人為進士;宋朝寶慶二年海鹽趙姓一族有25人同科中舉;崇德莫家自政和二年至淳佑十年有20人進士及第。明清兩代,海寧陳家有進士32人;清朝嘉興錢陳群家連續五代題名金榜。海寧查家更有一族或一家之中出過進士或連續幾代有進士還不算稀罕,難得的是兄弟三人以上均獲進士,甚至有父子、叔侄、兄弟同科者。今據不完全統計兄弟三人以上先後為進士者有:
【唐】嘉興人陸泌、陸瀍、陸澗、陸淮、陸灞、陸滻、陸渭、陸灃(按:以上八人系陸齊望之子,陸贄之祖父輩。齊望於玄宗開元年間由吳縣徙居嘉興府治前西南寶花倉址,今斜東街原橡膠廠內。因其原系吳縣人,吳縣屬蘇州,嘉興在唐初一度也屬蘇州。泌等八人號稱蘇州八貂,世有八貂坊,蓋出於此)。
【宋】嘉興人呂諤、呂詢、呂評。
柳廷俊、柳廷傑、柳約。
崇德人陳之綱、陳之純、陳之經。
衛涇、衛漢、衛洙。
莫若晦、莫元忠、莫似之。
莫濟、莫汲、莫沖。
趙彥琇、趙彥珖、趙彥玩。
海鹽人趙彥深、趙彥清、趙彥濟、趙彥滄。
【明】嘉興人岳元聲、岳和聲、岳駿聲。
卜大同、卜大有、卜大順。
海寧人陳世俊、陳世仁、陳世倌、陳世侃。
【清】嘉興人錢豫章、錢開仕、錢福胙。
汪如藻、汪如洋、汪如淵。
海寧人查嗣韓、查嗣瑮、查嗣璉、查嗣珣、查嗣庭。
父子同科者有:
宋熙寧六年(1073)海鹽梅灝、梅貢。
隆興二年(1164)崇德趙汝愚、趙學憲。
淳熙十四年(1187)崇德莫及、莫光朝。
嘉定十年(1217)海鹽趙汝(王並)、趙崇穡。
清乾隆十九年(1754)嘉善周翼洙、周升桓。
兄弟同科者有:
唐天寶五年(746)嘉興陸泌、陸灞。
至德二年(757)嘉興陸滻、陸灃。
宋政和五年(1115)崇德黃鎮、黃瑗。
紹興五年(1135)嘉興任質言、任盡言。
海鹽魯訔、魯察。
紹興二十七年(1157)嘉興聞人符、聞人阜氏。
淳熙二年(1175)海寧趙善欣、趙善稼。
淳熙八年(1181)崇德陳之綱、陳之純。
十一年(1184)崇德衛涇、衛漢。
崇德俞建、俞運。
寶慶二年(1226)嘉興趙垞夫、趙?夫。
端平二年(1235)崇德趙若炳、趙若輝和趙時榟、趙時樒。
咸淳元年(1265)海鹽趙孟保、趙孟華。
元成宗年間(1295—1307)海寧馬絅、馬秩。
明宏治三年(1490)秀水陶煦、陶照。
嘉靖三十二年(1553)秀水呂程、呂穆。
萬曆四十一年(1612)海寧陳元暉、陳祖苞。
清道光十三年(1833)海寧許楣、許槤。
㈡ 古時候,進士一次招多少個
明清時期進士一次可取三百名進士,根據時代不同,取進士數量也不同,但都是需要通過殿試方可稱為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
科舉制度形成於隋唐,比以前的用人制度是一大進步,明清科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即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即省試),中試者稱為舉人;再把全國的舉人集中到京城裡舉行「會試」,中試者在宮殿舉行「殿試」,根據成績高低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幹人,賜進士出身;其次為三甲,同進士出身。科舉考試一般每三年進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舉人參加,取三百名進士。
(2)歷史上從隨朝到清朝共有多少個進士擴展閱讀:
晉武帝親自詔問阮種,親自審閱試卷提名第一是殿試的雛形,科舉史上的殿試是由唐高宗首創的。顯慶四年(659年),唐高宗親自在大殿上開科取士,由皇帝親自監考選拔人才就是後世說到的「殿試」。通過朝廷殿試者為進士。
宋開寶六年(973年),翰林學士李仿知貢舉,主持在東京貢院進行的全國會試。經過各場會試,共錄取進士、各科及第者38人。其中有2人在召對時因「材質最陋,對問失次「而被黜落。落第進士徐士廉擊登聞鼓,控告李仿「用情取捨「,要求殿試,以求公道。宋太祖下詔從落第者中選出195人和已中的36人,在講武殿進行復試,由宋太祖親自主持,結果又有127人及第,而原錄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選。張榜後,朝野大嘩,李仿降職。這次科舉案,不僅成為殿試的發端,而且自此確立了封建社會的三級考試制度。
㈢ 由古至今一共有多少進士
中國封建王朝自隋代起,開始了設科考試選拔官吏的科舉制度。隋文帝廢除了為世族壟斷的九品中正制,於開皇七年(587)設立「志行修謹」及「清平干濟」兩科,至煬帝時始置進士科。唐代的科舉項目甚多,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制科、孝廉、道舉等,而進士科為主要項目。凡天下貢舉,中進士者先經吏部復試,然後送尚書省、中書省審核,再分別任官。據載,唐武則天載初元年(689),首次策貢士於洛陽殿,榜名居首者名狀頭,亦稱狀元。中狀元者曰大魁天下,為科名中之最高榮譽。宋代科舉,大體承襲唐代,以進士科為最重,殿試之後即行授官。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又將進士分為五甲。元順帝時,規定進士分三甲,第一甲限三人。明清因之,以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頭名通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頭名通稱傳臚。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無疑,進士是封建社會中,民眾由讀書應舉從而步人仕途的最重要階梯之一。
常熟為先賢言偃故里,素稱學道名邦,自漢以降,以文仕進者代有人傑。漢有襄城令言子十六世孫言成大,三國有僕射徐真,晉有宣城太守邴臻,南齊有郴州牧倪德光,梁有侍御史陸孝本等。隋唐設科取士後,言子三十八世孫言大章首領風騷,開常熟進士之先河。稍後,有陸器大魁天下。兩宋的進士數量遠超唐代,提高了常熟文學之鄉的知名度。但元代時,雖曾有科舉,由於統治者實行等級劃分及民族歧視政策,漢人、南人考進士者萬人僅得中一二,致常熟無人問第。而迨明清,常熟則榜名高懸,盛況空前,涌現了一大批舉人和進士,譜寫了吳地科舉史上的輝煌一頁。
常熟自唐至清,共有多少進士?查清代前邑志,雖大多列有選舉一門,卻詳簡不一,難窺全貌。如以現存最早的邑志元《重修琴川志》,查唐宋進士,當嫌不足。明志及鄉邦文獻中,輯錄較細的要數萬曆間管一德《常熟文獻志》,共記錄了明初至萬曆三十八年(1600)歷科進士172人,後科闕如。清《虞陽科名錄》是輯清朝科名的專著,但至同治而止。此外,《蘇州府志》、《江南通志》等志亦收有常熟的進士名錄。然而,不論上述邑志、文獻、府志、通志等,凡較早成志的,記載均甚粗略。後編的往往並非成於一朝斷代,前後兩志至少相隔數十年,存在中間缺環。府志、通志又常有因地理上的混淆而誤記之事。此外,許多常熟籍人士,作為朝廷命官眷屬,出生或落戶在外讀書和工作;或因其他行政變遷以及服役於軍隊衛所等原因,致以他籍應試。這些,都給編纂統計帶來了一定的混亂和難度。
在所有資料中,當推民國間丁祖蔭主修的《重修常昭合志》最為詳盡。此志在借鑒歷代典籍、方誌及金石墓誌等材料的基礎上,廣為搜羅考訂,綜合成選舉志一卷,並分列三表,表一輯歷代選舉目,表二輯歷代武科目,表三輯學堂考試出身者。其在表一部分計列出唐進士陸器1人,宋進士自咸平三年庚子科許式起至咸淳四年楊伯麟止,另加年次未詳1人,附錄1人共82人。明進士自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科施顯起至崇禎十六年癸未科王曰瑜止共213人。清進士自順治四年丁亥科錢祖壽起至光緒三十年甲辰科張鴻止共150人。表二部分,列宋武進士慶元二年丙辰科周虎1人,明武進士自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任賢起至年次未詳許彥達止共15人。清武進士自順治三年丙戌科徐定國起至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譚紹隆止共6人。表三部分,列清光緒三十三年停止科舉後,以學堂畢業給予進士出身者自光緒三十三年嵇苓生起至宣統三年殷祖恩止共3人。總數有唐進士1人,宋進士83人(含武進士1人),明進士228人(含武進士15人),清進士159人(含武進士6人)。以上進士數總計為471人。丁志的統計,不但用功極勤,且考訂甚精。如與明管氏文獻志對照,管志首列明洪武三年張著、唐溥、鄒立誠、黃著為進士,丁志則以洪武三年開科取士,四年方有殿試進士,而查張著等4人系三年舉人,未參加會試即授職,故不入。又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陸子高考中探花,因忤權貴而遭除榜,丁氏為其正名等。此外,自洪武四年至萬曆三十八年間,管志漏載的進士竟達22人之多,丁志均一一補其所佚。再者,對有些資料所載的常熟進士原籍,亦加以註明,因而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其志的嚴謹和可信程度,所載進士當最為全面和完善。
誠然,由於前述原因,我們也不應苛求丁志絕對無誤或毫無遺漏。數年前筆者因參與籌建常熟名人館,征編資料,參考了各種邑志、舊籍及市博物館所藏歷代墓誌、家譜等,詳加考證,又增補自唐至清進士13人。其依次為,據楊載江先生著《言子春秋》查《言氏家譜》增唐咸亨間言大章及唐末言克常2人。據《唐故李讓墓誌銘》拓片增唐中期李濟1人。據筆者1976年在滸浦二大隊角墩灣抄錄《宋宜興少府季公世良壙志》及《宋季了翁妻宋氏墓誌》增宋淳佑間季了翁1人。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增鄉貫常熟者:明正德九年唐符、嘉靖八年郟鼎、三十五年王道充、萬曆四十一年繆昌期、四十四年李應升及崇禎十年吳繼善6人。據1990年11月出土《明故陸季榮室龔孺人墓誌銘》增明正德間陸隆恩1人。據《碑錄》增康熙五十一年蔣泂、乾隆二十二年陳銓2人。此外與丁志對照,筆者對其表一所列宋華仲其人,查《鎮江縣志》,載為丹徒人,嘉定元年進士,官終常熟丞,當以所宦地而誤。此南宋范成大《吳郡志·進士題名》,清代前邑志亦均不載,故予除外。因此,實比丁志增12人。常熟自唐至清代的進士數,應有483人。
在常熟歷代進士中,共有狀元8人,即唐開成五年陸器、宋慶元二年周虎(武)、清順十五年孫承恩、康熙十八年歸允肅、三十九年汪繹、五十七年汪應銓、咸豐六年翁同和、同治二年翁曾源。有榜眼4人,即明嘉靖二十三年瞿景淳、萬曆十四年袁世宗(武)、清康熙三十六年嚴虞敦、咸豐三年楊泗孫。有探花5人,即明洪武二十七年陸子高、萬曆三十八年錢謙益、崇禎十年趙士春、清康熙十五年翁叔元、道光二十七年龐鍾璐。有傳臚4人,即清康熙四十二年倪廷標、雍正五年蔣溥、乾隆十六年沈拭、嘉慶六年席煜。
常熟歷代進士當仍不止此數,希有心的學者能繼續考訛補充,以使更臻完整。
㈣ 資興科舉狀元進士知多少
幾年前,一位當地友人問我,資興有史以來有多少狀元?進士?我順口回答,狀元有唐朝的王吉顯,元朝的曹一本,進士五十八名,舉人九十三名。他打破砂鍋問到底,讓我拿出證據,告訴他《興寧縣志》有記載,介紹和解說。回到家中細斟酌,資興歷朝歷代人才輩出,數目肯定有偏差和遺漏,於是走上了一條尋找資興歷代科舉仕子讀書表率的路。憑著家國天下,實事求事,尊重歷史的態度和原則,現將資興市從隋朝六0五年至清朝一九零五年科舉作個概括。
查閱歷史不難看出,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據不完全統計從隋朝大業元年(605)進士開科算起,到清末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科舉考試制度,文武狀元七百餘名,進士十一萬名,舉人,秀才更是多的無法精確統計。
翻開一八七五版《興寧縣志》第六十二頁坊表,科第坊,整個資興沒有狀元坊,王吉顯和曹一本這兩位狀元又由何處來的呢?先來看唐朝狀元王吉顯,王吉顯在縣志上確實提到此人,選舉志中,王吉顯登狀元及第。按道理應該從本地王氏族譜入手查找此人的豐功偉業,可是在郴州狀元錄中沒有這個人,省狀元錄查無此人,當然不排除武狀元及文稿遺漏現象,但是《湖南歷代狀元錄》中也無王吉顯的蛛絲馬跡,放棄查考,用四個字作總結,子虛烏有。
曹一本,字純叟,號如圭,1307年元朝大德八年狀元。這個版本出自《湖南歷代狀元錄》,湖南從隋至清(1905年)狀元十五至十七人,如果曹一本考取狀元年代屬實,元朝歷史從1234年/1318年是沒有科舉的。這個謊言出在那裡?出在曹一本堂弟曹一筵,曹一鑒身上?曹一筵,字如叟,號希銘,1307年二甲傳臚,傳臚是第四名,金榜狀元,榜眼,探花,杏榜第一,曹家祖墳不是冒青煙,是的!而是噴了火!!曹一鑒,字如珩,大德八年(1307年)進士,兩位進士考完回鄉,聲稱曹一本中了狀元,很可笑,立住了腳,這場火到誰身上才撲滅,曹一本,曹一筵,曹一鑒是伯叔兄弟。縣志,市志上會對一個狀元沒介紹?1229年有了漢寧,如此大事件當初的主薄官員會標注的清清楚楚。翻閱縣志後,讓人大失所望,除介紹學府和王坤在一篇短文中介紹觀瀾書院時夾帶了曹一本這一個人外,縣令耿念劬還提出了疑問,曹一本是不是狀元??待考。這個問號啟發性特別好,地區狀元榜上有,省里狀元榜單上有,待查到大德八年進士錄時,完全傻了眼,原來元朝從一二三四年斷考八十年確實未取士,一三一四年才開科舉,惘然,曹一本科舉狀元何來?資興在一千三百年科舉中,沒有狀元!肯定沒有!確實沒有!
既然沒有狀元,資興進士狀況又如何呢?從1229年為乙丑,宋紹定二年,舊縣(器墟)遷徙興寧管子壕,已是六百年科舉考試,舊縣對科舉進士無實名考證,只能從資興姓氏宗族譜中挖掘,幾乎每個姓氏都有進士出生,真真假假,雲里霧里。科舉一千三百年共產生進士不到十一萬人,以明朝為例,全國一千一百個縣,平均分配下來剛好每個縣一百一十個進士,745場科舉,而湖南記錄在冊的只有2367名進士,到明朝湖南科舉進士人數倒數第三位,來源於《湖南教育簡史》。再則湖南十多個州府,一百二十多個縣,平均下來每個縣只有二十名進士左右,長沙,湘潭,常德,株州卻佔去了百分之七十,餘下六七百名進士,一百個縣分,平均三到四人,資興進士是否有三四人呢?!統計到此我們就清晰地看出科舉之難,難於上青天。
大量史料記載隋,唐,宋,元朝,基本與湖南無關,隋朝科舉開了歷史先河,唐宋以詩詞歌賦作為科舉;元朝一百三十多年歷史,只有十七次科舉;真真正正科舉到明朝才趨於完善,凡屬豬,虎,蛇,猴年考童生,屬鼠,兔,馬,雞年考舉人,屬牛,龍,羊,狗年考狀元;考試內容又以四書五經的朱熹老夫子為註解。資興的科舉進士大多出於元明朝,清朝一位(具體是誰?不清楚),1229年建漢寧,老縣城舉人坊幾座,會丟掉一位進士嗎?不可能發生這種事!假如真有其事,百年之後也會重樹這種光宗耀祖的榮譽,甚少是在唯有讀書高的年代。
翻閱《興寧縣志》1875版表坊,進士李端城內南正街,進士歐瑄城內正西街,進士袁瓊畫錦坊三都,進士黃坤社稷壇前,黃雷孫,黃師郯,黃坤奕世科名坊在清江,進士李端累世登科在潔隅,進士何仕全坊在台前,其它坊表屬舉人,孝子,貞,節,烈女坊等。從中不難看出資興進士五人,李端,歐瑄,袁瓊,黃坤,何仕全。鄉賢中又敘,黃觀象建炎進士,黃雷孫至治辛西進士,袁才輔永樂戊戌進士,焦起良永樂戊戌進士,袁玘天順甲申進士,曹隆景泰甲戊進士,當然還包括前面提到的五名進士,舉人,鄉薦貢士等。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進士是皇帝賜的恩典,感恩戴德,地方上接到恩賜要立旌表牌坊,象舉人,孝子,貞,節,烈女等坊是上奏批示,皇帝敕予才可立牌坊。按此索驥資興一千三百年科舉中進士的人數僅十一名,歷朝歷代資興一百位舉人還包括鄉薦的貢士,百分之十的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進士錄取百分之二三的比例,合乎資興科舉人數嗎?在1875年的縣志中,選舉志里進士約有三十五人之多,而大部分在宋元兩朝,走馬觀花地閱了一遍,很多屬當了某官後,自封或後人稱其為進士,在此也就不舉例說明。
現將十一位進士排列出來查找,《五嶺農耕博物博》內先從族譜,宗譜上介入,《隴西李氏族譜》找到了李端;《歐陽氏族譜》查到了歐瑄,《華祝堂袁氏》四續譜沒有袁瓊,袁才輔,袁玘的記載(新譜);《黃氏族譜》不見黃觀象,黃雷孫和黃坤足跡(新譜);何仕全,曹隆在他們的族譜也無蹤影(新譜);焦起良甚至焦姓族譜也沒有。
1,黃觀象,字示範,清江人,南宋建炎(高宗1129年)進士。《郴州總志》載。
2,何仕全,字子達,妻鍾氏,《郴州總志》載,台前人,州志列《死義傳》寶祐丙辰(宋理宗1256年)進士。
3,黃雷孫,清江人,《郴州總志》載,元至冶辛酉(1321年)進士。
4,袁才輔,永樂戊戌(1418年)進士,豐溪人(今黃草豐林),《郴州總志》載,授江西寧都知縣。
5,焦起良,永樂戊戌(1418年)進士,《郴州總志》載,高沖人,永樂丁酉鄉薦,授吏科給事中。
6,曹 隆,字邦盛,號澄溪。大坪人,《郴州總志》載,景泰甲戌(1454年)進士。授廣東纂修實錄,升江西右布政。
7,李 端,字宗正,號栗山,潔隅人,《郴州總志》載,景泰元年(1450年)鄉薦舉人,(1457年)順天府進士,任固始縣知府,官至河南廊坊按察史。
8,袁 玘,上里人,天順甲申(1464年)進士,官刑部郎中,《郴州總志》載。
9,黃 坤,清江人,據《郴州總志》載,景泰庚午鄉試舉人,甲戌進士,授戶部四川清史司。黃雷孫的孫子,黃師郯之子,奕世科名坊立於清江。
10,歐 瑄,字廷壁(1436~1508),明成化乙酉1465年鄉薦,壬辰(1470年)進士,官四川布政司右參議(從二品),生在資興廣渡寺上門(舊市送塘鍾家壠),弘治十二年(1499年)致仕(退休),從資興遷徙至郴州太和坊。
11,袁 瓊,除了三都畫錦坊,沒有找到任何資料。
科舉制度是帝制時期招賢納士的一個縮影,反映讀書人的艱辛,一個縣市會在任何一屆縣市志中,留下這種讀書人的榜樣,榜樣是一種力量,能散發出無限的正能量潛意識。我們不能忘記他們,也不會忘記他們,願他們的文風吹遍資興大地,永放光彩。
㈤ 隋煬帝時期科舉制度考進人數數據
清朝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作三級:一、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省城,由皇帝派的考官主持考試。考試分三場,一場三天,一共考九天。考的人很多,考中了,叫做舉人。舉人有名額的規定,各個省不一樣,大體上100人上下,舉人裡面的第一名叫做解元。鄉試的考試是在秋天,所以叫「秋闈」。鄉試考試的第二年,就舉行會試,所以一、鄉試,二、會試。
清朝112科進士,總共多少人呢?總共是26846人,平均大體上一年100人。道光以後,中國人口四萬萬,每年平均取一百個進士,可見考試之難。乾隆的時候有一個特別規定,就是台灣到北京來參加會試的,它有一個規定就是每十人取一人,是比較優惠的一個條件。
清朝的進士的考試最低的一次是81個人,最多的一次是399個人,就是每年數字不完全一樣,平均算起來大體上每一屆就是每一科,大體每一科300人上下,所以考進士是很難的。
㈥ 明朝清朝一共出了多少進士
根據不完全統計,大致得出了明朝大致有兩萬五千人左右考中了進士。其中,浙江,江西,江蘇,福建,山東,河南,河北的進士數量最多。
清朝大致有兩萬六千人左右考中了進士,按照人數排列,是江蘇,浙江,河北,江西,山東,河南最多。
㈦ 中國從隋朝開始科舉到清朝滅亡為止,共有多少位狀元
據史籍記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考取狀元503人;如加上遼、金兩代、張獻忠的大順朝廷以及太平天國狀元計48人,則中國歷代共有狀元551人(不包括武狀元及女狀元)。史料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為唐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狀元孫伏伽;最後一位狀元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科狀元劉春霖。
㈧ 一次科舉 產生多少舉人多少進士
清朝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作三級:一、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省城,由皇帝派的考官主持考試。考試分三場,一場三天,一共考九天。考的人很多,考中了,叫做舉人。舉人有名額的規定,各個省不一樣,大體上100人上下,舉人裡面的第一名叫做解元。鄉試的考試是在秋天,所以叫「秋闈」。鄉試考試的第二年,就舉行會試,所以一、鄉試,二、會試。
清朝112科進士,總共多少人呢?總共是26846人,平均大體上一年100人。道光以後,中國人口四萬萬,每年平均取一百個進士,可見考試之難。乾隆的時候有一個特別規定,就是台灣到北京來參加會試的,它有一個規定就是每十人取一人,是比較優惠的一個條件。
清朝的進士的考試最低的一次是81個人,最多的一次是399個人,就是每年數字不完全一樣,平均算起來大體上每一屆就是每一科,大體每一科300人上下,所以考進士是很難的。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0041228/1011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