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順應歷史的潮流是什麼

順應歷史的潮流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14 01:33:22

㈠ 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是什麼意思 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意思是什麼

1、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即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時代因素是政治理論中常用的因素。

2、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是經濟發展全球化,金融貿易速度化,信息交流網路化,文化交流自由化,平等,自由,博愛骸人類一直追求的。時代的特點是經濟和文化差異性的相互滲透與同化,如何保證自己的特色和吸收別人的優點是我們應該做的。

㈡ 什麼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政治課本上的一句話,第四單元

順應民意,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社會發展趨勢

㈢ 歷史的潮流是什麼意思

歷史的潮流即歷史(或者說社會)的發展趨勢,比如在封建帝制漸趨衰微,資本主義加速發展的時候,這便是歷史的潮流,要順應其發展,改革圖新。如果倒行逆施,違背歷史的潮流,會引起社會的混亂,可以以十八、九世紀的中國為例。同時在辛亥革命後,資本主義思想盛行,適合社會的發展,但是袁世凱推行「尊孔復古」逆流,張勛復辟也是逆流,違背了中國在進步思想指導下發展的趨勢性。
總體來說,歷史的潮流是進步的,中間會出現一些逆流,但是那都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產物。

㈣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順應歷史潮流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開宗明義指出:「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這擲地有聲的兩句話,前一句說的是我們黨要執政、執政的合理性,後一句說的是我們黨如何執政、提高執政能力的緊迫性。兩句話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堅定信念,理直氣壯地、毫不動搖地確保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長期執政。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確實存在一個何去何從的問題。是向著逐步淡化、削弱黨的領導地位和慢慢向西方民主政治制度靠攏的方向走,還是向著不斷加強、鞏固和堅持中國自己特色的方向走?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所作出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由此造成的後果也是截然相反的。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特別是崇拜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以及境內外敵視共產黨的人,他們心裡明白,靠其它辦法是不可能使強大的中國共產黨屈服的,唯一的、最有可能的、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鼓吹和灌輸西方的民主、自由,推行他們心目中的「政治體制改革」,使越來越多的黨員領導幹部、專家學者、知識分子認可並大力推進這種「政改」,去建立所謂的「不世之功」,最終使我們強大的黨象喝下慢性毒葯的人一樣,不知不覺地、一點一滴地跨掉直至死亡。這就是「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深刻道理。
然而,一切真正和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一切真正和堅定的共產黨人、廣大的黨員幹部和群眾又是怎樣看待和回答這個問題的呢?他們不希望、也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們真誠希望中國共產黨越來越強大,真誠希望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使我們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歸根結底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
一、共產黨、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及其進步的意義
19世紀中葉,一個「幽靈」在歐洲誕生了,世界范圍內第一次出現了共產黨的組織,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組織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列寧,用犀利的筆鋒,撰寫了大量歌頌馬克思、恩格斯和宣傳、推廣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他堅決抨擊一切假馬克思主義、修正主義,捍衛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時,他又從本國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使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在俄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建立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社會主義超出了俄國一國范圍,在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一系列國家取得勝利,形成了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體系。當時的15個社會主義國家,約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國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世界范圍內共產黨、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決不是偶然的,它是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產物,是適應人類社會不斷走向進步、正義和美好未來的產物,是順應歷史潮流的產物。正如列寧當時所說:「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要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這個結論,馬克思完全是從現代社會的經濟的運動規律得出的。勞動社會化通過無數種形式日益迅速向前發展……,這就是社會主義必然到來的主要物質基礎。這個轉變的思想上精神上的推動者和實際上的執行者,就是資本主義培養的無產階級。」世界范圍內共產黨、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第一,適應並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社會從一種較低級的社會形態邁向一種更高級的社會形態。第二,減少和消滅人剝削人、人欺負人、人壓迫人的現象,為一步步實現人人自由、民主、平等、富裕、幸福、和諧的美好理想創造了條件。共產黨、社會主義的出現,使社會主義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面貌煥然一新。第三,爭取了民族的解放和獨立,抑制了世界的強權和霸道,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秩序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因此,面對共產黨、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面對當時風起雲涌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全世界受壓迫的國家、受壓迫的民族、受壓迫的階級和受壓迫的人民,無不為之歡欣鼓舞、拍手稱快。相反,那些壓迫者、帝國主義者、資產階級分子,則無不對此咬牙切齒、恨之入骨。世界范圍內共產黨和資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大較量從此拉開了序幕。
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這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上一個很大的亮點。由於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先進的社會力量和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的代表,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雙重壓迫的正義的化身,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所在,因此,它一登上歷史舞台,立即顯示出強大的戰鬥力和強大的生命力。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完成了艱苦卓絕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實現了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使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極大地支持和推進了世界社會主義事業;我們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中國實現了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我們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團結。這是一個具有多麼巨大進步意義的大事件啊!試問,除了中國共產黨,還有哪一個黨派能夠做得到?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我們應該感到無尚的光榮和無比的自豪。江澤民同志深刻指出:「中國能從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是縱觀中國近代歷史得出的重要的歷史性結論。

㈤ 與商鞅變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順應了什麼歷史潮流兩次變法分別持怎樣的看法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歷史背景
1.有利的社會條件
2.改革的必要性——社會矛盾尖銳
3.個人因素
孝文帝改革的特點及成功的原因
(1)特點:是少數民族統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是影響深遠的封建化改革。
(2)原因:①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這是變法成功的根本原因。②內容全面,措施得力。③馮太後
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則及改革的堅定信心。④民族融合的適宜環境。
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漢化政策,如說漢化,寫漢字,穿漢服,改姓氏,提倡鮮卑與漢通婚,甚至遷都,都是對鮮卑族大大不利的,他使鮮卑族這樣一個游牧民族喪失與生俱來的戰鬥力和野性,加速了鮮卑族的滅亡。但從整個中華民族的角度來看,他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促進了中原地區與西北游牧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為現在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奠定了基礎。
二、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大變革時期,在這一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奴隸主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隨著新興地主階級的經濟實力的增長,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因此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商鞅變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這種社會變革、變法運動體現了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規律。
商鞅變法,雖然商鞅以死告終,但他的變法不能不說是成功的。他在當時使秦國更加強大,也促進了當時社會由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轉變。當今是一個法制社會,而商鞅就是一個開法制社會先河之人。他的一些理論思想對當今建設法治社會也起到了深遠影響。商鞅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
中國歷史的發展證明,只有不斷改革,堅持開放的政策,國家才會迅速發展。相反,如果什麼時期內統治者因循守舊、閉關鎖國,社會就會停滯不前,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

㈥ 什麼時候答歷史潮流必不可擋,什麼時候答要順應歷史潮流

歷史決定論,認為某事件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其存在亦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歷史是勝利者的專著,只有活下來的人才能去書寫歷史。因此他們在描繪、闡述和解釋歷史時,無論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本身如何,歷史決定論都是百試不爽的解釋,既可粉飾又能掩蓋,看上去無懈可擊又占據了解釋制高點。

㈦ 歷史上有什麼事是因為順應了歷史潮流而得以發展或勝利的

解放戰爭就是因為順應了歷史的潮流而得以發展,最終取得了勝利,中國人民站起來。

人民大眾是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違背人民意願就是逆歷史潮流。

但事實上自古以來人民大眾希望的都只是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小日子,革命啊戰爭阿都不是人民大眾希望的。


(7)順應歷史的潮流是什麼擴展閱讀:

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最後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後發起渡江。

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佔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江陰、鎮江等城市,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

㈧ 商鞅變法順應歷史潮流的原因(結合史論)

商鞅吸取了李悝、吳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國實行變法的經驗,結合秦國的具體情況,對法家政策作了進一步發展,後來居上,變法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他進一步破除
了井田制,擴大了畝制,重農抑商,獎勵一家一戶男耕女織的生產,鼓勵墾荒,這就促進了秦國小農經濟的發展。他普遍推行了縣制,制定了法律,統一了度量衡
制,建成了中央集權的君主政權。他禁止私鬥,獎勵軍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這有利於加強軍隊戰鬥力。他打擊反對變法的舊貴族,並且「燔《詩》《書》而明法
令」,使變法令得以貫徹執行。由於這一切,秦國很快富強起來,奠定了此後秦統一全中國的基礎。正如漢代王充所說的:「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論
衡·書解篇》)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為秦的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對此後秦國以及秦代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雲夢出土的《秦律》就是在這個變法的基礎上修訂、補充、累積而成。《秦律》也多處講到連坐法,例如戶籍登
記有隱匿或不實,不但鄉官要受罰,同「伍」的也要每戶罰一盾,「皆遷之」(即罰戍邊)。《秦律》也把鎮壓「盜賊」放在首要地位,並對輕罪用重刑。例如盜取
一錢到二百二十錢的要「遷之」,盜取二百二十錢以上和六百六十錢以上要分別罰作刑徒,盜牛者要罰作刑徒,盜羊或豬的也有相當的懲處,甚至偷采別人桑葉不滿
一錢的也要「貲徭三旬」(即罰處徭役三十天)。對五人以上的「群盜」則追捕處罰更嚴。同時《秦律》還有許多對各種逃亡者追捕處罰的規定。

㈨ 洋務運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主要依據是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洋務運動的客觀意義。洋務運動開辦的近代軍事和民用工業企業,體現了機器生產和工業化的發展趨勢,符合當時世界歷史的發展潮流。所以答案選C。
考點:經濟結構的變動·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洋務運動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順應歷史的潮流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