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講述魏晉南北朝歷史的書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名為講演錄,實為框架書,言簡意賅的歷史分析框架,還原了階層變遷、民族融合、文化匯流的歷史片段。魏晉南北朝時期發生了民族大融合,西域文化和漢族文化、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這本書算是集合了陳寅恪先生著作中的大部分關於魏晉南北朝歷史的觀點,如金明館叢稿初編二編中關於魏晉時期的名文都可以在書中看到對應的論述。非常的全面,值得一看。
㈡ 推薦幾本講兩晉南北朝歷史的書
以下三書皆是歷史專家所作,後都做過修訂,內容今人或有不同意見,但都是經典的斷代史著作,不可錯過: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本書初刊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內容非現代白話文,如有理解問題,慎選。
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本書編於1940-1941年,採用口語文體,相對明白易懂。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初修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文字易讀。
㈢ 有沒有兩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的歷史書籍推薦的
1、《細說兩晉南北朝》
本書是「細說中國歷史叢書」的一種,以講史形式闡述了自西晉建立至隋文帝統一南北朝之間的歷史。作者系著名通俗歷史讀物作家,熟諳史實,文筆優美,全書沿襲了黎東方「講史「筆法,可讀性極強。
台北大學歷史系主任馬先醒教授評說「細說體」是讓讀者以看《三國演義》的輕松心情,獲得的卻是勝於《三國志》的歷史知識。已出五種「細說「已受到讀者歡迎,如今一次將自秦漢至民國的九冊「細說」整套推出,估計影響會更大。
2、《東晉門閥政治》
本書以豐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證分析,對中國中古歷史中的門閥政治問題作了再探索,認為中外學者習稱的魏晉南北朝門閥政治,實際上只存在於東晉一朝;門閥政治是皇權政治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出現的變態,具有暫時性和過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門閥士族與皇權的共治。
本書不落以婚宦論門閥士族的窠臼,對中國中古政治史中的這一重要問題提供了精闢的見解,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3、《隋唐五代史》
已故著名歷史學家王仲犖先生繼《魏晉南北朝史》之後又一部經典力作。全書分上下兩冊,共百餘萬字。
對隋唐五代時期我國封建社會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對外交流、民族交融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盛況作了詳盡的闡述,並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尤以較多篇幅敘述了隋唐時代空前繁榮的文化思想和文學藝術,為同類著作所不及。充分反映了國內隋唐五代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4、《魏晉南北朝史》
《魏晉南北朝史:分裂與融合的時代》全書四篇,講述了從三國時期至南北朝時期的方方面面。前三篇以時間為線索,分別梳理三國時期魏、蜀、吳的興衰,西晉、東晉與十六國的發展與征戰,南北朝政權的興亡與融合。
5、《縱橫十六國》
《縱橫十六國》是一段漢人與胡人對峙的歷史,一個血與火交織的時代,一部號角伴鍾聲共鳴的詩篇,這一切是如何開始,又是如何收場的呢?遷入塞內的南匈奴各部,如何乘中原皇族大亂,開創胡人皇朝?
㈣ 百家講壇哪個節目講過晉朝歷史
清史:閻崇年《清十二帝疑案》《康熙大帝》;紀連海《多爾袞》《和珅》《紀曉嵐》《劉墉》《李蓮英》《吳三桂》《鰲拜》;喻大華《道光與鴉片戰爭》《評說嘉慶王朝》;隋麗君《慈禧》;王曉秋《甲午風雲》;曾仕強《胡雪岩的啟示》
清史中我推薦閻崇年和隋麗娟的節目
明史: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孫丹林《唐伯虎》;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
在明史方面百家講壇比較欠缺,毛佩琦的《明十七帝疑案》關於明朝前期的講座很不錯
宋史沒有,只有關於宋朝幾位詞人的講座,有康震《李清照》《蘇軾》《陸游》,不過在今年百家講壇會推出袁騰飛主講的《兩宋風雲》
唐朝:蒙曼《武則天》《太平公主》;孟憲實《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唐高宗真相》
孟憲實的《貞觀之治》《玄武門之變》不錯,蒙曼一般
兩晉南北朝和隋朝沒有講座
三國:《易中天品三國》;周國平《魯肅》《關羽》等
漢朝:易中天《漢代風雲人物》;王立群《呂後》《項羽》《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
先秦和秦朝:王立群《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孫立群《呂不韋》《李斯》《范蠡》;易中天《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這些節目我首推《王立群讀史記》系列
㈤ 有什麼介紹兩晉南北朝歷史的電視劇值得推薦
我覺得《錦綉未央》就是一部特別好的可以介紹。魏晉兩朝時期事情的電視劇,雖然有一些事情,它有一些誇大,但是總的來說它還是挺貼合實際的。
㈥ 兩晉的歷史
晉朝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朝代之一,分為西晉(265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兩個時期。263年司馬昭發兵攻蜀後,魏帝以並州等十郡封其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265年其子司馬炎自立為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共傳四帝五十二年。五胡亂華,晉室南渡,琅邪王司馬睿在建業重建東晉,共傳十一帝一百零四年,兩晉總歷時一百五十六年。
▪ 晉宣帝 ( 司馬懿 ) ▪ 晉景帝 ( 司馬師 ) ▪ 晉文帝 ( 司馬昭 )
▪ 晉武帝 ( 司馬炎 266—290年 )▪ 晉惠帝 ( 司馬衷 290—307年 )▪ 晉懷帝 ( 司馬熾 307—313年 )
▪ 晉愍帝 ( 司馬鄴 313—317年 )▪ 晉元帝 ( 司馬睿 317—323年 )▪ 晉明帝 ( 司馬紹 323—325年 )
▪ 晉成帝 ( 司馬衍 325—342年 )▪ 晉康帝 ( 司馬岳 342—344年 )▪ 晉穆帝 ( 司馬聃 344—361年 )
▪ 晉哀帝 ( 司馬丕 361—365年 )▪ 晉廢帝 ( 司馬奕 365—371年 )▪ 晉簡文帝 ( 司馬昱 371—372年 )
▪ 晉孝武帝 ( 司馬曜 372—396年 )▪ 晉安帝 ( 司馬德宗 396—418年 )▪ 晉恭帝 ( 司馬德文 418—420年
西晉為晉武帝司馬炎所建立,建都洛陽;東晉為晉元帝司馬睿所建立,建都建康。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晉朝的三省制,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礎。司馬氏原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變後掌握魏國大權。司馬炎建立晉朝後統一中國,施行的政策雖然造就了太康盛世的短暫和平繁榮,但沒有徹底解決浮華奢侈的社會問題及貪污腐敗的政治風氣。由於施行解除軍備的政策,以及諸王和統治階級內部相互爭權,發生了八王之亂;西晉於元氣大傷後,內遷的諸民族分裂貴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人民紛紛南渡,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東晉統治階級主要由世族掌權,由於軍權外重內輕,不少方鎮心懷野心,造成如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及桓溫專政。此時雖然陸續有北伐以收復失土,因為內部矛盾而始終未能重建鞏固的全國統一政權。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這是成立以來最團結的一次。淝水決戰後前秦崩解,謝安、謝玄等人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然而,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篡位。由於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孫恩、盧循之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最後劉裕崛起,平定諸亂,並奪得皇位,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東晉初期,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以穩定局勢。東晉的庄園經濟的程度比西晉更重。由於農業技術提升等因素,在僑姓世族與吳姓世族密集開發下,江南獲得全面開發而繁榮興盛,中國的經濟中心也逐漸南移,使得後來有大運河的出現。此外,在手工業和商業方面也有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