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美國歷史上與中國關系如何處理

美國歷史上與中國關系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2-09-14 20:56:02

❶ 解放戰爭時期美國對中國的態度

解放戰爭時期,美國對華實行"扶蔣反共"政策,也就是扶持蔣介石反共產黨。

日本投降後,美國政府不間斷地派遣駐華大使訪華,了解中國國內環境,繼而不斷調整對華政策以幫助蔣介石搶奪人民抗戰勝利果實,並以"調處"為名,積極援助蔣介石部署內戰,然後公開大規模地出錢出槍出顧問幫助蔣介石進行反革命內戰,妄圖消滅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以控制全中國。

"扶蔣反共"政策實質上是美國霸權主義政策,把中國變成美國的半殖民地或附庸國,將中國作為美國支配亞洲進而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美國支持的蔣介石政權進行了四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有效地限制了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范圍和程度,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趕出中國大陸,使戰後美國的侵華政策宣告徹底破產。

遏美滲華的戰略策略

美國介入中國內戰主要是依靠美援進行。據統計,僅國共談判的1946年上半年,美國政府就向國民黨政府提供了價值13.5億美元的各種物資。在全面內戰爆發後,美國政府又向國民黨軍移交艦艇131艘。從日本投降到1946年6月,由美國海、空軍幫助輸送到內戰前線的國民黨軍隊達54萬人。

但是,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和國民黨軍隊的虛弱,使杜魯門政府援蔣政策遭到美國國內輿論的廣泛指責。

於是,美國政府放慢了援助國民黨政府的步伐,開始改變對華政策。一方面,美國繼續履行《援華法案》,每周仍以400萬美元的價值向國民黨政府提供軍火。另一方面,美國拒絕了蔣介石的一些請求,企圖另找出路。

1949年1月2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停止訓練國民黨軍隊,並召回美國駐華聯合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1月27日,宣布撤回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美國政府認為,蔣介石已不是理想的工具,對於美國在華利益已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因此,希望中途換馬,以便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和談。美國直接與李宗仁接觸,最終促使蔣介石引退、李宗仁上台。遺憾的是,李宗仁在美國的扶持下,並沒有放棄國民黨的獨裁政治,而蔣介石也沒有真正隱退,最終導致和談徹底破裂。

美國在「失去」中國後,匆匆發表白皮書推卸責任,色厲內荏,表明了不會介入中國內戰的態度,我們遏制美國介入中國內戰的戰略策略取得了歷史性勝利。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網-解放戰爭時期遏美滲華的戰略策略

以上內容參考:知網-解放戰爭時期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

❷ 中國和美國的歷史關系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美國對中國:19世紀的侵略者,二戰時期的盟友,50年代建國後的敵人,70年代的朋友,90年代制裁中國的帶頭人,21世紀是中國的競爭對手也是合作夥伴

❸ 中國與美國在歷史上的關系是什麼

有過「蜜月期」也有過「冷戰期」,總體上來說,美國既需要這塊肥沃的市場,但也忌憚飛速發展的中國,而中國的中庸之道一直秉持著以和為貴的立場。

❹ 淺談歷史上的中美關系

1989年1月,老布希就任美國總統。僅僅一個月後,他的第一次出訪就是到中國,這在美國總統中是前所未有的。1970年代當駐華聯絡處主任那段經歷使他對中國懷有特殊感情。所以他擔任總統後親自主持對華政策,而不是由國務院或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

一些美國的中國學家說他就像是「國務院中國處的主管」。黨內的保守派反對他一上任就訪問中國,剛好日本天皇去世,他就利用這機會在參加葬禮後到了中國。鄧對中美關系感到滿意,又說戈爾巴喬夫將於5月訪華,談得好的話中蘇關系也可以正常化,但不可能恢復到1950年代,也就是說中蘇不會結盟。

老布希放心了,向鄧保證說,「在我4年任期結束時,中美關系一定比現在更牢固、更好。」在此之前,中美關系盡管時有波動起伏,總體上比較平穩。尼克松因「水門事件」下台之後,他的後繼者繼續尋求對華關系正常化。

1978年12月16日(北京時間)中美發表了《建交公報》,兩天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開幕。這並不是偶然的巧合。在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大戰略中,與美國關系的正常化是重要的一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訪問美國。

1982年中美《八一七公報》發表,兩國關系進入了偶有小風波的蜜月期。根據蓋洛普民意調查,1989年初,70%的美國人對中國有好感或極有好感。



(4)美國歷史上與中國關系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中美兩國關系是趨於友好與合作的。但由於歷史原因、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有歧見和矛盾。總體是合作多於沖突,共同利益大於彼此分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得益蘇聯的影響和幫助更大,中美是兩個陣營的。後來中蘇分道揚鑣,毛澤東、尼克松高瞻遠矚改善了中美關系,實現了中美建交。

中國和美國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力爭成為一個富裕強大文明的國家,造福於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時堅持獨立自主外交,維護世界和平。美國的目標則致力於建設一個強大的美國,實現美國夢。

包括國民幸福,國家安全,以及建立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包括傳播自由民主人權等理念。因此,中國和美國的矛盾在兩個方面,意識形態上相互爭論,國家利益上不少沖突。因此不少人戲稱為「美中不足」。中美關系事關中國發展大局,對美國也十分重要。

❺ 概括美國在不同歷史時期採取的對華政策

二戰結束後,美國對華基本政策是扶蔣反共,力圖在中國大陸建立一個親美的政權,這一基本政策一直延續到國民黨集團退居台灣。

隨著國民政府喪失對大陸的控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美國對華政策出現第一次調整,即對中國大陸採取軍事上威脅,政治上打擊,外交上孤立,經濟上封鎖的遏制戰略。這一戰略持續了二十年。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國再次調整對華戰略。當時中蘇關系破裂已成定局,中國大陸的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美國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攻勢有些力不從心,又深陷越戰的泥潭,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和調整。以尼克松總統訪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為代表,中美關系解凍並迅速發展。美國聯華抗蘇的戰略確定。這一戰略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後達到頂峰。

80年代初里根上台,美國對華政策再度調整,出現一種兩面性。一方面,竭力拉攏中國,繼續維持聯華抗蘇的態勢;另一方面,則竭力發展與台灣的關系。中美關系在80年代初受到巨大沖擊,大有倒退之勢,之後逐漸緩和,但在1989年美國對華採取制裁,中美關系跌到谷底。

冷戰結束後,美國再度調整對華政策,基本採取了「接觸加防範」的策略,並延續至今。

❻ 在中國外交史上,美國始終和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嗎

不是的。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是採取敵對、打壓之勢的。還不惜糾集一眾他國組成所謂「聯合國軍」悍然發動朝鮮戰爭,最終目的是窺視中國。妄圖擾亂東亞地區安全,達到遏制新中國的惡毒之心。隨著美蘇冷戰的加劇,當中蘇關系出現矛盾、裂痕時,美國為打壓前蘇聯,採取拉攏政策,才主動與新中國建交。當中國的發展暫時沒有威脅到它的霸主地位時,它就與你和平相處。當中國發展強大了,它感覺自身的世界霸主地位不穩時就採取各種卑劣手段進行阻撓。包括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

❼ 中美歷史關系

中美兩國關系是趨於友好與合作的。但由於歷史原因、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有歧見和矛盾。總體講,是合作多於沖突,共同利益大於彼此分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得益蘇聯的影響和幫助更大,中美是兩個陣營的。後來中蘇分道揚鑣,毛澤東、尼克松高瞻遠矚改善了中美關系,實現了中美建交。

中國和美國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力爭成為一個富裕強大文明的國家,造福於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時堅持獨立自主外交,維護世界和平。美國的目標則致力於建設一個強大的美國,實現美國夢,包括國民幸福,國家安全,以及建立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包括傳播自由民主人權等理念。

因此,中國和美國的矛盾在兩個方面,意識形態上相互爭論,國家利益上不少沖突。因此不少人戲稱為「美中不足」。中美關系事關中國發展大局,對美國也十分重要;從中國的戰略利益出發,我們雙方要加強溝通,建立互信。

建交背景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同時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日益重要。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中蘇之間的裂痕加大。從美方來說,美國經過二十幾年對新中國的孤立政策,逐漸意識到外交政策的失敗,而當時美蘇爭霸中,美國處於劣勢,不得不考慮改善中美關系。中蘇關系的惡化為中美關系改善提供了契機。

1966年2月12日,美國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威廉·邦迪(William Bundy)在一次講話中提出,美國應在堅持抵制亞洲共產主義擴張的同時,嘗試同中國接觸的可能性。 邦迪的講話標志著美國對華政策松動的開始。

自邦迪的講話起,美國官員改用「北京」來稱中國的首都,而在此之前他們一直沿用「北平」的稱呼。作為對這些變化的回應,中國政府於1966年春傳達給美國政府一個信息:如果美國不侵略中國和越南北方,而且不轟炸紅河河堤,中國將不直接介入越南戰爭。美國政府接受了這一條件。

❽ 美國和中國的關系

中國與美國的關系是復雜的、是大國之間基於競爭和共存而不得不發展的關系。因為是大國,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也無法去忽視對方的存在,也不可能不去考慮對方的存在對自己的影響。對於大國來說,國家利益是衡量外交政策得與失的最後標准。國家利益有現實的也有潛在的。對於中國與美國都是雄心勃勃的,力圖領導世界潮流的國家。因而在兩 國的關繫上必然是一種基於競爭而共存的一種關系,在涉及到自己 核心利益的時候,兩 個國家都會毫不猶豫的動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以進行維護。在這一點上兩個國家並沒有什麼不同。
不同之處在於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的領袖,是國際社會中既得利益國家的代表。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是國際社會弱勢群體的代言者之一,其本身也在為爭取自己在國際社會中更有利的地位而努力。
看待現實中的中國和美國的關系是無法割裂歷史的,作為建立了外交關系,實現國家關系正常化已經三十年的兩個國家,在歷史上除了兩 次沒有宣戰而打起來的戰爭以外,基本上共存和共利的。而這是兩次美國沒有取得完全勝利,甚至有一場是自己認為失敗的戰爭。中國與美國的第一次合作是二戰時以正式聯盟的形式對付日本帝國的擴張。很顯然,這一次合作的結果是以日本的完全失敗和中美等多國的勝利結束。這次合作給美國留下的財富,就是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是能夠在必要時給予美國以切實幫助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傳統上對外持溫和態度的國家。第二次合作,是以非正式聯盟對付當時蘇聯的擴張威脅,最終是使窮兵黷武的前蘇聯走上了解體的道路,其主要的繼承國俄羅斯至今天仍然沒有恢復昔日的榮耀。這一次合作,美國和中國都收到了現實的利益,中國贏得了和平發展的環境,美國贏得世界的領導權。因此,對美國而言,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問題是中國的強大到什麼程度,最符合美國的利益,是超越美國嗎?美國與中國外交所擔心的,所考慮也就是這一點。既然中國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那麼如何引導,使其最符合美國的利益顯然是對中國外交的軸心。
既不要孤立和放棄中國,又要中國服從美國的領導;既要中國的經濟開放而從中國獲得利益,又要防止中國的崛起而挑戰美國,這想必就是美國對華外交策略的重心吧。實際上,對奧巴馬政府來說,舊式的「圍堵戰略」不太現實,而柯林頓的「接觸戰略」又太理想。結果就是所謂的「第三條道路」(third way)的出台。這種理論的大致內容是:在努力推動中國和世界經濟體系的整合的同時不放棄使用政治甚至軍事的方法來遏制中國,避免中國對美國構成任何形式的威脅。結盟正在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重要手段。結盟至少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鞏固原有的聯盟,二是指建立新的同盟。結盟對美國的意義重大。第一,當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再僅僅是美國的御用工具時,美國就要考量另外的手段來擴張其影響。自捲入世界事務以來,美國一直起著一個重要的角色,許多國際組織是在美國直接的參與和領導下產生的。同時這些國際組織也一直是美國用來擴張其影響力的重要工具。但是,這種情況也在發生變化。漸漸地,這些國際組織內部的「異見」聲音越來越多,用這些組織來達到自己的目標並不象以往那樣得心應手了。盡管美國還不會放棄利用這些國際組織來擴展本身的影響力,但是在一些很關鍵的問題上,美國很顯然地向同盟政策傾斜,即通過和美國的盟友合作而非聯合國來達到其目標。第二,結盟是美國讓其盟國分擔新冷戰所需要費用的重要手段。對聯盟盟主的美國來說,能否維持這種聯盟,不僅取決於其是否有能力不斷提供費用來支持公共物品,而且在於其是否有能力讓其成員國來分擔維持公共物品所需要的費用。第三,結盟可以起到直接圍堵中國的目標。美國的做法是想和中國周邊所有的重要國家結盟(至少是改善關系),並且考慮把軍事重點從世界的其它地區特別是歐洲轉移到亞太地區。這種新同盟一旦形成,中國勢必成為美國的掌上之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已經確定了影響亞太地區安全的四個主要熱點,即台灣海峽、朝鮮半島、南中國海和南亞。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是直接的中國問題,而其他兩個熱點也直接和中國有關。要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保證該地區的和平和穩定,就要解決中國問題,這是美國各方面的共識。 美國和台灣的關系。鑒於中國的重要性,美國不會一邊倒向台灣。美國的最好政策是保持台灣海峽的現狀。只要台灣保

❾ 中國和美國在冷戰中的關系是怎樣的

冷戰是從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台到1991年蘇聯解體這段時間美蘇各自代表兩大陣營對峙。
中美關系:
1.1947-1949年美國支持蔣介石政權打內戰,與中共關系對立。
2.1949-1972年,中美是敵對關系,美國從政治上孤立中國,不承認新中國,經濟上封鎖中國,軍事上包圍中國。
3.1972年到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美關系正常化,因這時中蘇關系惡化,美國出於與蘇聯爭霸的需要改善了與中國的關系,中美關系正常化,1979年兩國正式建交。
4.20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到1991年中美關系時好時壞,因台灣問題、西藏問題等原因。
這些答案都是我自己根據歷史教材整理歸納,如要查資料則在網上搜索「中美關系」則可查到

❿ 中國和美國是怎麼結仇的 我想了解一下美中關系的歷史。謝謝

  1. 中美是洋務運動後,開始有往來的

歷史背景是中國結束太平天國運動,需要改革;美國結束內戰,走向世界

當時的清廷意識到落後,國家需要改革,和美國意識到經濟需要擴張,改變讓兩者相遇了,但雙方基本沒有仇恨,甚至還有合作,比如曾國藩贊助的留美學童

期間八國聯軍開始,也有過沖突,但美國只是參與者,不是主導者,規模小,影響也不深,而且在八國聯軍中,美國是最不主張殖民中國的,清末民初美國還主動歸還部分庚子賠款,支持中國的教育事業和醫療事業,比如燕京大學後面分為北大和清華,還有國內一流醫院,都是出於美帝之手,抗日時期直接對中國捐錢捐命捐武器,美國做的不錯哦,直到二戰結束,中美都是合作關系,無論北洋政府,南京政府,對美大體都處於合作關系。甚至當時的延安都跟美國有一定接觸,這里大概40年的時間里是這樣的。這段時間對中國後來的幫助非常大,接下來的新中國現代化建設方面影響之深遠,超過任何一個國家,蘇聯更多的培養軍事人才,現代化方面人才不是很多。60年代新中國的原子彈專家鄧稼先等,錢學森等火箭專家,以及醫學等各方面現代化人才,都是之前美帝給中國培養的,沒有國民黨在美國培養的現代化人才,新中國50-70年代各種國防建設和基礎建設都會大打折扣,盡管那時候我們都很仇恨他們。

---------

2. 但是從1946年開始,國共內戰美國支持國民黨,到內戰結束,大陸跟美國關系就緊張,但也不算很差

真正結仇是從1950年朝鮮戰爭開始,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中國出兵朝鮮,中美切底撕破臉,長達20多年的中斷和仇恨,出於某種需要,國內上下各種仇恨美帝,各種宣傳美帝如何如何邪惡,直到72年尼克松訪華

朝鮮戰爭,不是資源戰爭,是意識形態沖突,也正是如此,所以現在爭議比較大,但國內主流界還沒有公開反思過,也不允許反思,只是歷史和政治學術界內部在反思,因為這是沒有直接利益沖突的戰爭,是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沖突,這種仇恨是人為,帶來的影響非常深遠,期中更多的是異常沉重的災難,民族浩劫

-----------

3. 在1979年建交到2010年前後奧巴馬重返亞太之間的這段時間,中美合作相對也還可以,雖然中後期有96年台海危機,99年大使館事件,01年南海撞機事件,但總體還可以,合作大於沖突。尤其是越戰後,改革開放開始後進入80年代,簡直是中美的蜜月期,跟同盟國關系似的,各種互動。出於國內政治需要雖然中下層和中小學教科書還在整體打倒美帝,但是高層卻看的非常清楚,積極主動和美國合作,這是中國大國智慧的體現,這里鄧小平是蜜月期最大的推手,也是他最偉大的之處,主動帶領大家向全球最發達的文明學習,耽誤了50-70年代的黃金發展期後,終於有了最近40年多的高速發展,當然在蜜月期美國也有獲利,不過中國獲利顯然更大


4. 但2010前後,美國重返亞太,又開始了所謂的仇恨,與之前不同,這是大國地位的沖突,跟以前的意識形態不一樣,也不單純的資源問題,是一個山頭不能有兩支老虎,一條街上沒有兩個老大,一個村莊沒有兩個惡霸的問題,一個全球化的今天地球不可能有兩個超級大國來主導世界的問題

縱觀美國發展史,從20世紀初崛起之後的所作所為,在這20世紀的100年裡頭,不管是前期的英國、德國、還是中後期的前蘇聯、和後期的日本,或者現在中國,只要你是世界老二,我就要打壓你,因為只有世界老二才能威脅老大的地位!

這不是中國所能決定的,也不美國自己能決定的,這是所有有生命力事物的本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競爭,換誰誰一樣!就算不感謝美帝,也千萬別怪美帝,畢竟別人曾經幫助你那麼多,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像曾經的美帝那麼美好,美帝自身也回不到曾經了,現在只有讓自己強大才是重要的

閱讀全文

與美國歷史上與中國關系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