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曾經由汀州管轄,但是建縣比汀州建州更早,今屬於三明市管轄的縣是
寧化古稱黃連峒,唐乾封二年(667年)設鎮,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為縣。
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建汀州 。
Ⅱ 寧化的地名來歷
寧化古稱黃連峒,唐乾封二年(667年)設鎮,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為黃連縣,天寶元年(742年)取「寧靖歸化」之意更名為寧化縣。
唐乾封二年(667年)以黃連峒置黃連鎮,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為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名寧化縣,歷屬建州、汀州府(臨汀郡)、汀漳道。
Ⅲ 寧化縣志的寧化縣志概述
寧化,古稱黃連峒,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唐乾封二年(667年)置鎮。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縣。天寶元年(742年)更為今名。歷屬福建省汀州、臨汀郡、汀州府、永安、龍岩、三明專區(地區),現為三明市轄縣。面積2368平方公里,人口30餘萬人,有12個民族,漢族佔99.4%,其次是畲族。全縣現設2鎮14鄉,共207個行政村和12個居民委員會。縣治翠江鎮。
寧化位於武夷山東麓,福建西隅,與江西省石城、廣昌等縣相鄰,邊界長達百餘公里。在地史近期,全境屬於閩贛台地大面積抬升區的相對下陷地帶,地勢由西向東遞降,並形成由北到南五條地帶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佔全境總面積的96%。海拔千米以上山峰25座,主要分布在邊境上的武夷山主脈和兩條斜貫縣境的支脈上,縣城海拔320米。
境內溪河縱橫分注四方,流入閩、贛、韓三江,素有「寧化飲的自家水」之諺。主要河道東溪、西溪會合於縣城東郊,稱翠江。本縣屬中亞熱帶山地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8.1℃,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春季長達四個月,無霜期214~248天,年均降水量1700~1800毫米,年均日照1757小時,為發展農、林、牧各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地質結構復雜,侵入岩較發育,地層出露約三分之二,地下礦藏豐富,有鎢、石灰石、錫、煤、鐵、稀土、大理石等28種,鎢礦儲量、質量聞名中外,石灰石儲量超過4億噸,稀土、錫儲量在省內也處優勢地位。
全縣「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莊」,山地270萬畝,有林地佔80%以上,森林覆蓋率63%,現有林木蓄積量765萬立方米。植物品種共214科1853種(葯用植物1005種),列為國家保護的珍貴植物15種,寧化唇柱苣苔為國內首家發現,霍山石斛、重唇石斛和蜈蚣蘭為省內新發現。杉木大材早在隋末便運銷長江下游各地,馳名省內外和東南亞。獼猴桃產量居全省第二位。林副產品土紙、香菇、紅菇也享有盛譽。野生動物品種有105科291種,屬國家保護的珍貴野生動物有16種,其中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雲豹、黑麂、蘇門羚、金錢豹等5種。有耕地44萬畝,佔全省耕地的2.3%,佔三明市耕地的17.4%,居全市首位。盛產大米、烤煙、油菜籽、蓮子、辣椒干、薏米、魔芋等,牛角椒馳名國內外,遠銷東南亞各地。寧化是國家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大米以產量多、質量好著稱,「河龍米」有「貢米」之譽。
寧化是客家搖籃。自東漢開始,已有中原漢人入境定居。唐朝末年,黃巢農民起義軍南下,當時由中原遷居到鄱陽湖附近等地的客戶,為避戰亂,又向贛、閩、粵三省的結合部遷移,並大多數進入寧化,而且主要聚居在石碧(古稱石壁)。後來他們以寧化為據點,向外從事拓殖。特別是由於宋室南遷,戰爭不斷,盜寇四起,災禍頻仍,且兼石碧幅員有限,聚居過密等原因,他們或全家族或一部分陸續遷往長汀、上杭、廣東嘉應州(現梅州市)一帶,甚至僑居到世界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居住海外的總人口就達五千萬以上。台灣學者陳運棟在《客家人》一書中說「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曾經在石壁村住過」(台灣聯亞出版社1980年版第8~9頁)。1912年英國教士艮貝爾氏在《客家源流與遷移》一書中也說:「嶺東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稱其祖先多來自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者。」黃遵楷所撰的《先兄公度事實述略》則說:「嘉應一屬,所自來者,皆出於汀州之寧化石壁,征諸各姓,如出一轍。」客家先民進入寧化定居繁衍的最盛期,正是客家民系形成時期(即唐末至北宋),自寧化遷播各地的客家被稱為正宗客家。因此,石碧被稱為「客家搖籃」、「客家的第二祖地」以及「客家祖地」。
客家人的流遷,把中原文化帶進寧化,從根本上改變黃連峒的舊貌,使之逐漸興盛起來。寧化名人輩出,自唐至清考中舉人152名、進士50名、狀元1名。民國時期大學畢業的有90餘人,出國留學的有10人。解放後1000餘人考上大學,8人正在外國留學,獲高級技術職稱的有65人,獲碩士以上學位的有7人。宋至清140餘位寧化人著書立說300餘部,其中鄭文寶的《江表志》、羅登標的《易學闡微》、雷鋐的《讀書偶記》等著作被收入《四庫全書》。唐代伍正己為汀州的第一位進士。宋代鄭文寶,登太平興國進士,潛力詩、史,擅長篆書,其篆刻《嶧山石刻》被譽為後學楷模。明代張顯宗,洪武間中狀元,治學嚴謹。明末清初李世熊著述豐富,志節高尚,其《物感》被譽為我國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所纂的《寧化縣志》被譽為天下名志。清代畫家黃慎,為「揚州八怪」之一,享有「詩書畫三絕」稱譽。理學家雷鋐主張窮理致知,躬行實踐,被贊為「天下第一流人物」。書法家伊秉綬其隸書別開生面,名重於時,與鄧石如共稱「南伊北鄧」。他們都是我國的一代名流,建樹卓越,享有盛譽。
寧化人民富有斗爭精神。宋紹定二年(1229年),鹽商晏頭陀揭竿起義,隊伍達數萬之眾,席捲泰寧、將樂、清流、長汀以及江西省石城諸縣,斗爭持續四年之久。之後,還發生過元至正年間曹坊曹柳順為首的農民起義、明末清初的黃通農民起義和民國初年的西鄉農民暴動等。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寧化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起點縣之一。民國17年(1928年)在長汀省立第七中學讀書的徐赤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次年被派回寧化開展革命工作,建立農會和黨團組織。民國19年初,毛澤東、朱德分別率領紅四軍經過寧化,前往江西廣昌,他們在寧化宣傳革命道理,播下革命火種,毛澤東當時還寫下《如夢令·元旦》一詞,展望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6月,由徐赤生為首的寧化共產黨地下組織領導曹坊、淮土、禾口、城關、李七坑五鄉農民舉行武裝暴動。暴動勝利後,於6月27日成立寧化縣革命委員會。7月1日召開黨員代表會,成立中共寧化特區委。民國20年成立中共寧化中心縣委(轄寧化、清流、明溪三縣),之後在寧化境內相繼成立寧化、澎湃、泉上三縣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以及區、鄉黨組織和人民政權。民國23年5月中共閩贛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由建寧遷到寧化安遠,而後又遷到寧化縣城。同年10月工農紅軍出發長征,國民黨重占寧化,寧化蘇維埃黨政機關人員和地方武裝轉為游擊活動,堅持斗爭到民國24年5月遭敵人圍困而全部損失。在蘇區時期,寧化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武裝斗爭和經濟建設,不但為革命事業貢獻了巨大的物力和財力,而且在擴大紅軍運動中,淮土、禾口還雙獲「我們模範區」的光榮稱號。全縣參加工農紅軍的共有13777人,革命烈士3000餘人,他們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貢獻出寶貴的生命。抗日戰爭時期,寧化人民為抗日救國捐獻大量金錢財物,有4900餘名青年應征入伍。
解放戰爭時期,寧化人民為爭取早日解放,作了不懈努力。民國37年3月,中共閩浙贛區委(省委),派共產黨員到寧化開展革命活動,翌年在禾口、淮土地區組建游擊隊。寧化在人民解放軍大軍壓境的形勢下,經過多方面進步力量的努力,於1949年10月實現和平解放。
寧化自建鎮至解放長達一千餘年,在歷史長河中,由於封建制度的束縛,一直處於單一的自然農業經濟狀態。所以民國《寧化縣志》嘆息寧化人「囿於舊聞,鮮克變通」。到民國38年(1949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僅2045萬元,人均150元,農業總產值佔98.57%。
解放後,寧化進行全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近四十年來,歷經曲折的發展過程。在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七年中,1956年比1949年工農業總產值增長78%,年均遞增8.6%,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8.1倍,農業總產值增長59%。1956年的農、輕、重比例為85∶11∶4。在1957年至1966年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中,1960年工農業總產值比1956年增長10%,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214%。但因「大躍進」急於求成,忽視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現工業大上、農業大落、經濟結構嚴重失調的局面,農業總產值下降26%,糧食總產下降37%。1960年後,通過整風整社、國民經濟調整,人民公社實行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國民經濟於1964年恢復到1956年水平,1965年開始發展,工農業總產值比1956年增長22%,其中工業增長81%,農業增長11%。1965年冬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1966年「社教」還未結束,又開始「文化大革命」,國民經濟開始發展的勢頭又受挫折。1966年工農業總產值比上年下降7%,農、輕、重比例為77∶11∶12。1967年起,「造反派」停產造反,黨政機關癱瘓。兩年中,工農業總產值下降2%。1968年冬,寧化縣革命委員會成立,逐步恢復黨、政領導及職能部門的作用。1970年後大力開展水利建設,推廣農業新技術和水稻新品種,糧食生產取得大幅度的增產,同時工業也擴大了生產領域。總計1966~1976年的十年中,國民經濟雖然遭受很大損失,但仍然取得進展,工農業總產值1976年比1965年增長101%,年均遞增6.5%,農、輕、重比例為68∶8∶24。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糾正「左」傾錯誤,撥亂反正,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國民經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8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3億元。1978年後的九年,年均遞增9.5%,為寧化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時期,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2.3倍,農業總產值增長77%,農、輕、重比例為53∶17∶30。1987年社會總產值達27662萬元,比1950年增長10.8倍,年均遞增6.9%;工農業總產值比1950年增長9.47倍,年均遞增6.6%;國民(國內)生產總值16001萬元,比1950年增長7.65倍,年均遞增6%。第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1950年為86.2∶12。1987年為54∶25∶21。1987年國民收入達14312萬元,比1950年增長7.46倍,年均遞增5.9%,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2億余元,比1952年增長30倍,農副產品收購總額0.5億余元,比1953年增長52倍,財政收入0.14億元,比1950年增42倍。
寧化是農業縣,直至解放時,生產水平都很低,1949年,全縣糧食總產量4.5萬噸,畝產只80公斤,畝均農業產值39元。解放後,實行土地改革,大大解放農業生產力,突破數百年徘徊不前的局面,1957年糧食總產達7.68萬噸,比1949年增長70%。1970年後,改革耕作制度,擴大復種面積,引進水稻良種,糧食生產又有重大突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農業經濟體制和農業經濟結構,農業生產得到全面發展,至1987年農業總產值達1.2億元,糧食總產達19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5倍和3.2倍,平均畝產430公斤,畝均農業產值278元,糧食商品率佔1/3強。同時改變糧食生產的單一結構,農業種植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1949年為77.3%,1957年為75.6%,1980年為64.8%,1987年為57.6%。在種植業中,經濟作物產值在農業種植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2%上升到1987年的19%。在農業內部的各業中,副業發展最快,產值由1949年的107萬元,提高到1987年的2033.7萬元,增長19倍,由占農業產值的6.9%上升到16.6%,其次是牧業和林業。經濟作物中傳統的油菜籽生產基本穩定,每年約種植4萬畝,畝產增加1倍左右;大豆生產由田埂豆替代秋大豆;傳統的辣椒生產由於價值規律的影響而趨於下降。80年代後,烤煙、蓮子和柑桔生產有了開拓性的大發展。1987年烤煙種植面積達4萬余畝,總產達3989噸,成為經濟作物的「龍頭」,寧化成為全省的烤煙基地縣之一;蓮子種植面積349畝,總產138噸;柑桔種植面積13650畝,產量1490噸;茶葉種植面積2.4萬畝,總產量363噸。與此同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迅速發展,1980年企業數為447個,從業人員8743人,總收入1476萬元;1987年企業數增加到7060個,從業人員22185人,總收入7716萬元,比1980年增加4倍多。鄉鎮工業突破種種束縛,創辦一批初具規模的工廠,1987年鄉、村工業企業數3951個,總產值4555萬元,比1979年增加16.6倍和10.6倍。隨著實行統分結合的家庭聯產責任制和農業多種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不斷提高。1949年農民人均年收入27元,1987年達413元。農業經濟的變革,大大解放了生產力,出現勞力過剩的新矛盾,雖然從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勞力逐漸增多,但勞動力的出路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農村改革仍須繼續深化。
寧化很早就有手工業。據考古發現,在商周時期,已有相當水平的制陶業和建材業,采礦、冶煉、造紙、紡織也都發展較早。但是,在漫長的舊社會,其發展十分緩慢,直到民國17年,寧化才有第一台動力機械,至1949年也僅有一家工廠,全縣工業總產值僅58萬元。解放後,人民政府首先著手電筒力和交通建設,工業逐步發展起來。特別是1978年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突破工業「三就地」的束縛,向多渠道多方位的方向發展。至1987年,全縣已擁有礦冶、電力、機械、建材、森 林、化學、造紙、印刷、食品、紡織、電子等工業企業161個,固定資產原值7252萬元,職工6000餘名,工業總產值1.1億元,其中重工業佔63%,全民所有制企業佔33.8%。松香、松節油、雲母電容器等產品獲得部優、省優稱號,鎢酸質量達國際標准,有些商品已打入國際市場。總之,寧化雖已建立一些基礎工業,但還很薄弱,尤其是能源工業。解放後,寧化的交通、郵電等事業也有較大發展。解放前,只有一條寧化至連城的公路,寧化境內的通車里程僅37公里,1987年通車里程達774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2.7公里,基本實現鄉鄉、村村通公路。郵路及投遞線路總長達2012公里,各自形成網路。
解放前,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很低,1949年學齡兒童入學率僅17.7%,青壯年文盲達半數以上。解放後,教育迅速普及,1987年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85%,基本實現無文盲縣。1987年有小學455所、中學11所,在校學生50891人,每千人在校中學生從解放前的2人增加到49.3人。文化、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城鄉建立的文娛活動場所可一次性容納兩萬人以上,影院座位1.5萬個,收錄電器紛紛進入家庭。全縣設有醫療保健機構87個、病床842張,醫療技術、設備不斷更新,瘧疾、天花、霍亂等傳染病已經消滅,新法接生率保持在95%以上,人均壽命由民國36年的33歲延長到1984年的66.11歲,198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56‰。
寧化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特別是唐朝末年以後,中原漢人大批遷入,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使寧化興盛一時。但終因長期封建經濟和地處山區的環境影響,寧化在文化和經濟等方面發展緩慢,直至解放時,仍然十分落後貧困。解放後,寧化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短短的數十年間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歷史上的數千年,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要實現現代化,要發達和富裕起來,任務仍十分艱巨、繁重,需要不懈的努力。寧化黨、政領導,寧化人民已經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氣,正以務實創新、開拓前進的精神,充分發揮耕地居三明市首位的優勢,有效利用「有色金屬聚寶盆」和豐富的山林資源,努力克服交通劣勢,充分利用溝通閩贛兩省邊緣縣的有利條件,揚長避短,興利除弊,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道上,走向繁榮昌盛,走向現代化的明天!
Ⅳ 古代寧化叫什麼
福建省寧化縣。寧化古稱黃連峒,唐乾封二年(667年)設鎮,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為縣(黃連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黃連縣為寧化縣。
寧化是舉世聞名的客家祖地。客家民系是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經過大約從東晉到南宋的900左右年的時間而孕育成熟的。位於寧化西部的石壁村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自東漢開始,已有中原漢人入境定居。唐朝末年,當時由中原遷居到鄱陽湖附近等地的客家先民,為避戰亂,又向贛、閩、粵三省的結合部遷移,並大多數進入寧化,且主要聚居在石壁。
唐乾封二年(667年)以黃連峒置黃連鎮,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為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名寧化縣,歷屬建州、汀州府(臨汀郡)、汀漳道。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境內分設寧化、彭湃、泉上蘇區縣。1949年10月21日和平解放,歷屬永安專區、龍岩專區、三明專區(地區)、三明市。1950年3月成立寧化縣人民政府。1959年2月至1961年6月曾與清流縣並為清寧縣。1961年又分為清流、寧化兩縣,1968年11月成立寧化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恢復寧化縣人民政府,現屬三明市管轄。
Ⅳ 福建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建縣歷史近1100年嗎
福建省,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福建省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下轄9個省轄市,12個縣級市,44個縣,29個市轄區。其中,就德化縣來說,人口超30萬,為中國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另外兩大瓷都分別為江西景德鎮和湖南醴陵。在歷史上,德化縣於五代十國時期建縣,距今已有接近1100年的歷史了。
四
最後,後晉開運二年、閩天德三年(945年),德化縣隸屬閩國東都(今福州)。宋朝時期,德化縣屬泉州。元朝這一歷史階段,改為泉州路,德化縣屬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泉州路為泉州府,德化縣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後,德化縣屬福建省泉州府。到了1914年,德化縣屬廈門道。1928年,德化縣直屬於福建省。1971年,德化縣屬晉江地區。1985年,德化縣屬泉州市。截至2018年底,德化縣總面積達223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34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Ⅵ 寧化縣的經濟
寧化系山區農業縣,歷來以農業資源豐富著稱,蘇區時期享有「烏克蘭」之稱。農業種植以水稻為主,所產大米質地優良,尤其是河龍米(簡稱「河米」)品質特佳,歷史上享有「貢米」之譽。農業經濟歷來是寧化國民經濟的主體。據1949年統計,農業人口為全縣總人口的94.55%,農業總產值(含林牧副漁)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8.57%。直至1987年,農業人口仍占總人口的89.56%,農業總產值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2.63%。解放前長期受封建制度的束縛,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產品結構單調,單位產量甚低。至1949年,全縣糧食總產44818噸,畝產73.5公斤。解放後,通過生產關系的變革與經營體制的改革,大力開展農業基本建設,推廣應用和發展農業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但由於「左」傾錯誤影響,發展中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誤,1950~1957年發展是直線形的。1958~1969年,歷經1959、1960兩年大落之後,有所恢復,但仍徘徊不前,直至1969年農業總產值略超1957年,但糧食總產仍未達到1957年水平。1970~1978年,抓「以糧為綱」而忽視全面發展,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但農業整體經濟發展很不平衡。1979年後,經過農業體制改革,農業經濟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迄1987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12234萬元,比1949年增長5倍多,年均遞增4.9%。糧食總產量190226噸,比1949年增長3倍多,年均遞增3.9%。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所佔比重由1949年的79%下降為57%。種植業總產值中,經濟作物產值所佔比重由1949年的32%上升為54%。
200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23.69億元,增長6.3%。實施國家立項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省商品糧基地、煙基工程、土地整理、老區扶建等農業基本建設項目441個,總投入2億元,比增33.3%,完成7.8萬畝農田改造、9座水庫除險加固、10.8萬畝水土流失治理、27個村人飲工程建設,11個村通過省市「家園清潔行動」驗收,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收購煙葉35.4萬擔,煙農售煙收入近3億元,比上年增收7000萬元;林竹、食用菌、茶葉、畜牧等特色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新增農業加工企業11家,新注冊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11個。發展農村戶用沼氣1500口,投資7884.6萬元完成水利「六千」工程項目35個,「年萬里」農村路網建設順利推進。 寧化物產資源豐饒,木材、陶瓷、土紙等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在解放前,寧化工業長期停留在以「小五匠」為特徵的手工業狀態,發展緩慢。民國《寧化縣志》載:「寧化無實業(工業),非寧人皆坐以待斃也,囿於舊聞,鮮克通變。利蘊於土而不知取,貨棄於地而不知收,因陋就簡,苟安旦夕。」至民國17年(1928年),才購進寧化第一台木炭內燃機帶動的碾米機,但因維修不善,一年後報廢。迄1949年,除一家私營碾米廠(全年產值18.6萬元)外,其餘均為陶瓷、鐵、竹、木、棕以及造紙等手工業,從業者約2000餘人,其中近一半是農民。
解放後,隨著電力和交通事業的發展,工業從小到大,從少到多,逐步增加門類。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通過對私營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至1957年全縣小型工業企業發展到75個,工業總產值60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5%。1958年號召「全民大辦工業」,全縣工業企業猛增至133個,產值達1378萬元。由於忽視辦工業的客觀條件,盲目發展,出現國民經濟比例失調。1960年起一些企業被迫陸續下馬,至1962年僅剩71個企業,產值443萬元。經過調整,1965年工業產值增至876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20%。「文化大革命」期間,工業生產由前16年的平均遞增18%降為10.1%。尤其是1967、1968兩年,經濟管理體系癱瘓,一些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被視為「管、卡、壓」被廢除,停產鬧「革命」,產值連年下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工業經過「調整、改革、整頓、提高」,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指導思想上擺脫自然經濟以及「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用人、就地銷售)方針的束縛,增強商品經濟和經濟效益觀念;在管理上進行改革,1984年起,政府主管部門轉變職能,逐步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逐步將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實行承包責任制;在經營上擴大視野,跨出本縣,走向全國,走上國際,特別是電子工業、化學工業有突破性發展;在所有制方面,在國營企業主渠道的指導下,大力發展集體企業、個體企業及聯營、合營企業,形成多渠道、多方位的競爭機制。據1985年工業普查統計,工業安裝設備擁有值3452.3萬元(其中進口設備649萬元),行業25個,生產門類72個。1987年工業企業發展到161個,職工人數6792人,固定資產原值7253萬元,工業總產值1101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7.37%,9年間工業產值平均每年遞增14%。
2008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20.73億元,實現兩年翻番,比增49.6%,增速連續6年居全市前列,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3家,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30%,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達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華僑經濟開發區完成工業產值7億元,佔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的34%,實現稅收3086萬元,佔全縣工業經濟稅收的60%,園區工業聚集效應逐步顯現。
工業園區 城南工業園 寧化縣城南工業園區是福建省政府於1999年批准成立的寧化縣華僑經濟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縣城東南部的城南鄉境內。園區總體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集工業、倉儲、居住、商業服務於一體,是城區發展規劃「一中心四組團」板塊之一。項目建設用地將在完成「五通一平」的基礎上,根據投資額度等情況,按每畝0.1~3萬元的價格出讓,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逐步把該園區建成實施招商興工戰略、加速工業發展的強磁場和新平台。園區一期工程規劃佔地1.2平方公里、總投資約1.4億元人民幣,現完成入園大橋建設、開發面積1300畝、建成工業廠房30000平方米、員工周轉房10000平方米。園區出台特惠招商政策,歡迎社會投資參與園區開發,致力發展優勢產業、特色產業、集群產業、培育和孵化高新技術產業,重點引進林竹(含林化、林葯)產業,特色食品產業,紡織、服裝、箱包相關產業,礦產品深加工產業,金屬加工、機械電子產業,以及現代綠色、高新技術產業,現已入駐企業15家。 翠江生物工業園(規劃中) 距城區2.5公里,毗連東線省級幹道,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正策劃申報國家級生態工業園。「留青山綠水,建工業新城」,園區規劃為綠色產品加工區、生物醫葯產業區、綜合利用加工區、保鮮倉儲物流區、工業化種植示範區、物流商貿生活區。 寧化現代農業園(規劃中) 位於省道沿線的城郊區帶,旨在承接和引進台灣現代農業,推動寧化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科技化推動,規劃控制面積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距城區2公里、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擴展區沿線布設、控制面積3平方公里。
Ⅶ 寧化古城的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寧化的建城史可追溯到隋開皇年間。初建時叫隋陽宮,也稱汾陽宮,是隋煬帝為巡獵避暑之便而設立的行宮,而後在此基礎上建宮城,稱汾陽宮。具體位置在今寧武縣寧化鄉寧化村南。清代《寧武府志》記載:隋汾陽宮,在縣西南六十里,世傳隋煬帝避暑處。《山西通志》稱隋汾陽宮城六里四十一步。《寧化志》稱舊城六里二百九十七步。煬帝奢靡無度好大喜功,因起官而設郡。其與大業四年(608)隋煬帝在寧武天池所建的汾陽宮(俗稱天池汾陽宮)並稱上下行宮。從唐代以後,因寧化特殊的地理位置,開始由宮城向軍事防禦性城堡發展,朝廷不時駐重兵於此。清《寧武府志》記載,寧化城,因隋汾陽宮城之舊城廓而築之。曾稱牛角城,為卧牛城(今山西忻州)的犄角之一。宋太平興國四年(979),設立寧化軍口並置寧化縣。明代又在宋城的基礎上加築城牆,周方二里余,城牆高三丈一尺,東南北設壕,西南北置門,共建城樓9座,更鋪13座,以及瓮城建築等。
古寧化城,在寧武縣城西南50公里處的汾河之濱。城順山勢走向而建,居河畔一台地緩坡之上,周長約2.5公里,依山傍水,風景獨秀。 寧化的建城史可追溯到隋開皇年間。初建時叫隋陽宮,也稱汾陽宮,記載:隋汾陽宮,在縣西南六十里,世傳隋煬帝避暑處。《山西通志》稱隋汾陽宮城六里四十一步。《寧化志》稱舊城六里二百九十七步。煬帝奢靡無度好大喜功,因起官而設郡。其與大業四年(608)隋煬帝在寧武天池所建的汾陽宮(俗稱天池汾陽宮)並稱上下行宮。從唐代以後,因寧化特殊的地理位置,開始由宮城向軍事防禦性城堡發展,朝廷不時駐重兵於此。清《寧武府志》記載,寧化城,因隋汾陽宮城之舊城廓而築之。曾稱牛角城,為卧牛城(今山西忻州)的犄角之一。宋太平興國四年(979),設立寧化軍口並置寧化縣。明代又在宋城的基礎上加築城牆,周方二里余,城牆高三丈一尺,東南北設壕,西南北置門,共建城樓9座,更鋪13座,以及瓮城建築等。 寧化古城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除隋汾陽宮城遺址外,還有宋城舊址、明清磚砌城牆、關帝廟、萬佛洞等,保存均比較完整,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武寧化古城——全國最小的宋城 古寧化城,在 寧武 縣城西南50公里處的 汾河 之濱。城順山勢走向而建,居河畔一台地緩坡之上,周長約2.5公里,依山傍水,風景獨秀。 據史料記載,寧化的建城史可追溯到 隋 開皇 年間。初建時叫「隋陽宮」,也稱「汾陽宮」,是隋煬帝為巡獵避暑之便而設立的行宮,而後在此基礎上建宮城,稱汾陽宮。具體位置在今寧武縣寧化鄉寧化村南。清代《寧武府志》記載:「隋汾陽宮,在縣西南六十里,世傳隋煬帝避暑處。」《山西通志》稱隋汾陽宮城六里四十一步。《寧化志》稱舊城六里二百九十七步。煬帝奢靡無度好大喜功,因起官而設郡。其與大業四年(608)隋煬帝在寧武「天池」所建的「汾陽宮」(俗稱「天池汾陽宮」)並稱「上下行宮」。從唐代以後,因寧化特殊的地理位置,開始由宮城向軍事防禦性城堡發展,朝廷不時駐重兵於此。清《寧武府志》記載,「寧化城,因隋汾陽宮城之舊城廓而築之」。曾稱「牛角城」,為「卧牛城」(今山西忻州)的犄角之一。宋太平興國四年(979),設立「寧化軍口」並置寧化縣。明代又在宋城的基礎上加築城牆,周方二里余,城牆高三丈一尺,東南北設壕,西南北置門,共建城樓9座,更鋪13座,以及瓮城建築等。 寧化古城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除隋「汾陽宮城」遺址外,還有宋城」舊址、明清磚砌城牆、關帝廟、萬佛洞等,保存均比較完整,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化城最早創建據傳是在秦漢年間。隋代將城拓展到六里四十一步。宋嘉佑6年,因西夏人侵擾隘口,設立寧化軍,寧化宋城的稱謂即源於此。金大宗22年設寧化州,又升為刺史州,之後城池又改建、重建,在清代曾駐旗軍3000多名。 過吊橋,到汾河對岸,來到宋城,能見到殘破的城門、瓮城、城牆、衙門、官道、關帝廟、教場、汾陽宮遺址和明代磚窯等古跡。 與宋城隔河相望的萬佛洞,建在寧城山的半山腰。拾級而上,逐漸看清寧城山巨大峭嚴流水沖刷的痕跡,門楣上刻著「萬佛洞」三個大字,洞口兩側的石柱上刻著石聯,兩邊的大石碣上,分別刻有題詩,記載了當年開鑿的過程。 明萬曆19年,建過不少馳名建築的妙峰法師偕同一舟法師,雲游毗盧佛道場蘆芽山,途經寧城山,見到石壁峻峭,遂決定鑿洞立佛,當年開工,歷經5年完成。 清同治10年,法號廣空的禎秀法師,積資重建佛洞,歷經10年,鑿成以萬佛洞為主的佛洞群。 萬佛洞里正中的塑像是佛祖釋迦牟尼,左邊是弟子阿難。相對而立的石柱上,彩繪著盛氣凌人的站殿將,柱頂和四壁,原有密密麻麻的小佛,可惜已毀。 回到寧化,向西進入管涔山谷,大約一小時車程,就到蘆芽山了。蘆芽山海拔2754米,早在唐代就是毗盧佛道場,古代文人、僧侶都尊稱為蘆芽帝山,山頂一帶曾有眾多寺廟,因此叫「佛頂」。 山頂曾有眾多寺廟 從山腳到佛頂,先是一段台階路,隨即漸漸走進原始森林。金黃的針葉鋪成「地氈」,踩上去輕盈松軟,每走一步都是好感覺。秋天的氣候帶著涼意,正好省去大汗淋漓的狼狽。 佛頂上3座石峰並肩而立,從第一座石峰到第二座石峰,必經束身峽,往下一看才知,兩座石峰從山腳到峰尖相鄰而不相連,只有側身撐住岩壁,小心翼翼地腳踩兩根松木搭的橋,才能從黑幽幽的石縫中「絕外逢生」。 小巧玲瓏的太子殿,建在第三座石峰捨身崖的裂石上,位置十分險要,從「九桄梯」到太子殿,周圍可駐足的空間很小,腳下是令人目眩的天澗,相傳古人求雨,銅鑼從這里掉下去,次年再來時,才聽到落地之聲。 雖說得誇張,但極言其深!隔澗看,佛頂四周是小蘆芽、山卧虎坪、石猴崖、紫峰崖、鳳凰嶺和看花台等十幾座山峰,越過一片漫山的松濤,再看來時的公路,在林海之中細得像游絲…… 從蘆芽山下來,大約半個小時車程,就到了荷葉坪。荷葉坪海拔2874米,是華北最大的高山草甸,一覽無垠,還有池水盪漾,一個絕好的天然牧場,帶著濃濃的野趣。 寧化古城比較完整地保存著宋代建築風格,從殘存的城牆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歲月的痕跡。核心為隋代石料砌成,中間是宋代城磚,最外層包裹著明代的城磚。 《寧武府志》中的寧化城 寧化城:宋嘉佑六年(1061年),以河西西夏人往來隘口,乃立寧化軍,因隋汾陽宮城之舊址,廓而築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寧化巡檢司,山西都指揮使常守道帥官軍來屯,將舊城六里二百七十步、南邊關廂裁去,於城東山坡上,隨地形勢築城二里一百九十七步,未完調去。五年(1372年),延安侯唐宗勝、千戶唐成繼成其功,城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城樓六座。十一年(1378年),改巡檢為寧化守御千戶所,隸山西都司。嘉靖中,改隸寧武。至萬(歷)十四年(1586年),甃土城以磚,當改寧化所,時設掌印千戶、巡捕、城操吏目各一。中有靜樂倉,今仍為寧化巡檢司。
Ⅷ 建寧縣的歷史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置綏安縣。晉義熙元年(405)改綏城縣。唐開元十三年(725)析置今寧化縣後於乾元二年(759)又分綏城為歸化(今泰寧)、黃連二鎮,黃連即今建寧。乾符五年(878)為義寧軍,後改永寧鎮。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改為永安鎮,尋改永安場,宋建隆元年(960)升建寧縣,歷屬建州、邵武軍、邵武路、邵武府、建安道。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中央蘇區縣,1933年閩贛省蘇維埃政府駐此。1950年2月11日解放,歷屬南平專區、三明地區、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