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當山的歷史由來是什麼
武當山是道教第一名山,從周代開始,就有道士在此居住修煉,如周代的尹喜,漢代的陰長生,唐代的呂洞賓,五代的陳摶等,唐代貞觀年間,均州太守姚簡在靈應峰修建了武當山上的第一座道觀,名叫五龍祠,之後隨著道教的興盛,武當山的神仙宮殿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明朝永樂年間。永樂皇帝為了奪取政權,聲稱真武大帝曾顯聖幫助自己,並動用軍夫30萬在武當山建造了一個龐大的道教建築群,基本上確立了武當山的建築體系,朱棣還封武當山為「太岳太和山」,使其地位在五嶽之上。經過嘉靖年間的再度擴建,武當山最終形成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廟堂、七十二岩廟、十二亭和三十九橋的龐大建築院落。
Ⅱ 武當山歷史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
武當山歷史地位的變遷:"武當"之名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宋代,道經始將傳說中的真武神與武當山聯系起來,將武當山附會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飛升處。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當縣。
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唐太宗詔武當節度使姚簡到武當山祈雨而應。敕建「五龍祠」。
唐乾寧年間(896~897年),武當山列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師張留孫向世祖忽必烈奏報武當山後,忽必烈大信其道。
武當山
元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當福地」。
明永樂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張信、駙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禮部尚書金純等率20餘萬軍民,工匠大修武當山。
Ⅲ 誰能可以告訴我關於武當山的歷史和來歷還有相關傳說
歷史和來歷: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武當縣。
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
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唐太宗詔武當節度使姚簡到武當山祈雨而應。敕建「五龍祠」。乾寧年間(896—897年),武當山列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自唐代後,武當山就得到歷代封建皇帝的重視,封號武當,使其地位崇高、名聲顯赫。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師張留孫向世祖忽必烈奏報武當山後,忽必烈大信其道。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當福地」。
明代永樂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張信、駙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禮部尚書金純等率20餘萬軍民,工匠大修武當山。永樂十五年(1417年)封為「大岳」,高於五嶽之上。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歷時12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大小宮觀33處落成。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封為「治世玄岳」,把武當山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標名於世,被列為道教第一名山。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陸傑提督重修武當山宮觀。
1956年,湖北省將全山古建築群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金殿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02月22日,紫霄宮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國務院把武當山太和宮、紫霄宮列為全國重點宗教活動場所。
1988年01月,「治世玄岳」石牌坊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12月15日,南岩宮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12月17日,「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1年07月,玉虛宮遺址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05月,啟動武當山玉虛宮修繕工程。
2012年,武當山啟動武當大興600年20餘項大型系列活動。
2012年07月25日,五龍宮景區正式投入開發建設。
2012年08月01日,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遇真宮頂升工程正式啟動。
2012年09月27日,武當山玉虛宮修繕落成。
傳說:
武當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流派,是「以武當山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視內丹修煉,擅長雷法及符籙禳,強調忠孝倫理、三教融合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道教派別。
據《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記,玄武是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在武當山修煉42年,功成道滿,升天成神,被玉皇大帝封為「玄天上帝」等,鎮守北方,因此,武當山被道教尊為玄天真武上帝的修煉聖地。
(3)武當山有多久的歷史擴展閱讀:
武當道教淵源:
武當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流派,它的教理、教義與中國道教的教理、教義同出一轍。武當道教是「以武當山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視內丹修煉,擅長雷法及符籙禳 ,武當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 要流派,它的教理、教義與中國道教的教理、教義同出一轍。
武當道教是「以武當山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視內丹修煉,擅長雷法及符籙禳 ,強調忠孝倫理、三教融合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道教派別。
武當道教,指以湖北武當山為傳播中心的道教。武當山以敬奉「真武大帝」而得名,是真武大帝修煉得道之地。
早在唐貞觀年間,均州太守姚簡就在山中起建五龍祠,自後,歷代對武當山殿字都進行了修建。明代,崇奉真武,尋訪張三豐,大力營建武當宮觀,武當道教鼎盛。
武當還是歷代仙真高道的隱修勝地,如呂洞賓、陳摶、張守清、張三豐等。在武當傳衍過的宗派有;上清茅山派,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茅山清貞觀道士孫元政來居武當,傳授上清經法,開武當五龍之派脈,清微道,元初道士張道貴等師清微宗師黃舜申,得清微上法,開武當清微派。
明初,全真龍門道士邱玄清入武當,得受三豐先生之道,傳內家拳技、重視內丹修煉,世稱武當道。
在武當傳行的正一,全真諸派,雖名有經法相傳,但均奉真武大帝,從而構成具有特色的武當道教。白雲觀所藏《諸真宗派總簿》中列有與武當道教有關系的道派有:真武玄武派(《全真須知》作真武派)、榔梅派(即孫碧雲所傳武當派)和三豐先生所傳三豐諸派。
今在武當傳行的有龍門派、武當玄武派、正一清微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當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當道教
Ⅳ 湖北武當山歷史
湖北武當山的歷史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十堰市南,武當山最早的寺觀為唐代所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宮後,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馬,浩浩盪盪開進武當山,共建造7宮,2觀,36庵和72崖廟等建築群。 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縱橫400多公里。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第一山」三個大字。作為旅遊勝地,武當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當山上有宏偉的古建築。據說,在建築的規模上,超過了五嶽。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即興建五龍祠,宣揚道教。以後道教逐漸增多,武當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當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據說,武當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當之」而名。元朝末年,武當山上的古建築大部分毀於兵亂。目前山上的宮觀多為明代所建。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萬軍民工匠,在武當山大興士木,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建成了凈樂宮、迎恩宮、玉虛宮、紫霄宮、南岩宮、玉龍宮、遇真宮、太和宮、復真觀、元和觀等33處大建築群。此外,還建了39座橋染,12座台,鋪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個武當山成為一座「真武道場」。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點,布局巧妙,座宮觀都建築在峰、巒、坡、岩、澗之間,建築精美,各具特點又互相聯系,整個建築群體疏密相宜,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現存的主要建築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宮等。坐落在武當山主峰一天峰柱上的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殿內棟梁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能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不滅。其實山風吹不進是因為殿壁及殿門的各個鑄件,非常嚴密、精確。金殿內有「真武」銅像,重達10噸。殿外是白玉石欄桿台,台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金城。城牆由巨大的長方形條石依山勢壘砌而成。這座金殿建在武當山群峰中最雄奇險峻的天柱峰上,具有「天上瑤台金闕「的效果。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武當山的主要宮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築之一。共有殿宇、樓閣、廊廡860間,規模宏偉,氣派非凡。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元成帝封為「武當福地」;明世宗復封為「玄岳」位居五嶽之上,唐貞觀年間,始建五龍祠,首開官建廟宇之先河,宋時改祠為面,殿宇日益增多,明永樂皇帝為倡武當道教,建武當山宮觀,設使三十餘萬軍民工匠,按照道經中,「玄天上帝」真修仙的故事,用十餘年的時間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一百四十化里的建築線上,建成了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等三十三處古建築群,建築面積達一百六十餘萬平主人方米,史稱:「補秦皇漢武之遺,歷朝罕見,張金闕琳宮之勝,亦環宇所無。」到目前為止,武當山已擁有世界文化遺產,4A級旅遊區,國家級文明風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宗教活動開放場所和中國武術之鄉國家森林公園等多項桂冠。武當武術,是中國最古老,最有影響的武術流派之一,與少林武術相映成輝,武術界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武當山,人類共同的瑰寶
Ⅳ 五當山有多少年歷史了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武當山被皇帝敕封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嶽」諸山之上。武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圍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等勝景環繞,風光旖旎,氣勢宏偉,被世人贊為「萬山來朝」。 文章來自中國節能減排網
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在武當山興建了大批建築,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武當山建築群終於形成了我們今天見到的,以八宮兩觀為主體的龐大規模。
現在武當山古建築群主要包括太和宮、南岩宮、紫霄宮、遇真宮四座宮殿,玉虛宮、五龍宮兩座宮殿遺址,以及各類庵堂祠廟等共200餘處。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佔地總面積達100餘萬平方米,規模極其龐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遺產包括:太和宮、紫霄宮、南岩宮、復真觀、「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宮位於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南側,包括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太和宮主要由紫禁城、古銅殿、金殿等建築組成。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組建築在懸崖峭壁上城牆,環繞於主峰天柱峰的峰頂。古銅殿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於主峰前的小蓮峰上,殿體全部由銅鑄構件拼裝而成,是中國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金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於天柱峰頂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
南岩宮位於武當山獨陽岩下,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現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龍虎殿等建築共21棟。
紫霄宮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規模最為宏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道教建築,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殿內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築式樣和裝飾具有明顯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門」,位於武當山鎮東4公里處,是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牌坊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鉚拼合,造型肅穆大方,裝飾華麗,雕刻有多種人物、花卉的圖案,堪稱明代石雕藝術的佳作。
此外,武當山各宮觀中還保存有各類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題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還有大量圖書經籍等,也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存。
武當山古建築群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藝術的精華。在這里還衍生出武當道教、武當道樂和武當武術等文化范疇的精髓,為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增添了新內容。
Ⅵ 湖北武當山歷史
湖北武當山的歷史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十堰市南,武當山最早的寺觀為唐代所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宮後,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馬,浩浩盪盪開進武當山,共建造7宮,2觀,36庵和72崖廟等建築群。 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縱橫400多公里。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第一山」三個大字。作為旅遊勝地,武當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當山上有宏偉的古建築。據說,在建築的規模上,超過了五嶽。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即興建五龍祠,宣揚道教。以後道教逐漸增多,武當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當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據說,武當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當之」而名。元朝末年,武當山上的古建築大部分毀於兵亂。目前山上的宮觀多為明代所建。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萬軍民工匠,在武當山大興士木,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建成了凈樂宮、迎恩宮、玉虛宮、紫霄宮、南岩宮、玉龍宮、遇真宮、太和宮、復真觀、元和觀等33處大建築群。此外,還建了39座橋染,12座台,鋪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個武當山成為一座「真武道場」。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點,布局巧妙,座宮觀都建築在峰、巒、坡、岩、澗之間,建築精美,各具特點又互相聯系,整個建築群體疏密相宜,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現存的主要建築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宮等。坐落在武當山主峰一天峰柱上的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殿內棟梁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能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不滅。其實山風吹不進是因為殿壁及殿門的各個鑄件,非常嚴密、精確。金殿內有「真武」銅像,重達10噸。殿外是白玉石欄桿台,台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金城。城牆由巨大的長方形條石依山勢壘砌而成。這座金殿建在武當山群峰中最雄奇險峻的天柱峰上,具有「天上瑤台金闕「的效果。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武當山的主要宮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築之一。共有殿宇、樓閣、廊廡860間,規模宏偉,氣派非凡。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元成帝封為「武當福地」;明世宗復封為「玄岳」位居五嶽之上,唐貞觀年間,始建五龍祠,首開官建廟宇之先河,宋時改祠為面,殿宇日益增多,明永樂皇帝為倡武當道教,建武當山宮觀,設使三十餘萬軍民工匠,按照道經中,「玄天上帝」真修仙的故事,用十餘年的時間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一百四十化里的建築線上,建成了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等三十三處古建築群,建築面積達一百六十餘萬平主人方米,史稱:「補秦皇漢武之遺,歷朝罕見,張金闕琳宮之勝,亦環宇所無。」到目前為止,武當山已擁有世界文化遺產,4A級旅遊區,國家級文明風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宗教活動開放場所和中國武術之鄉國家森林公園等多項桂冠。武當武術,是中國最古老,最有影響的武術流派之一,與少林武術相映成輝,武術界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武當山,人類共同的瑰寶
Ⅶ 武當山有多少年的歷史
幾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