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oral有沒有「報告」的意思
沒有報告的意思。oral
presentation
口頭報告;口頭陳述;口頭演講
oral:adj.
口頭的,口述的
n.
口試
adj.[葯][解剖]口頭的,口述的spoken,
verbal,
word-of-mouth
oral
english
英語口語
oral
language
口語;口頭語言
oral
hygiene
口腔衛生
oral
mucosa
口腔黏膜
oral
history
口述歷史;口述歷史的筆錄或是錄音帶
oral
interpretation
口譯
oral
medicine
口腔醫學;口服葯
oral
ulcer
口腔或咽喉潰瘍
oral
examination
口試
oral
exam
口試
n.口試
viva
voce
② 《酷刑下的江姐》這短文主要內容是什麼
20世紀40年代,隨著重慶地下黨遭到破壞,革命斗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酷。重慶地下黨負責人彭詠梧的「單身」身份開始引起敵人的懷疑。為此,被人稱為「江小妹」的年輕姑娘江竹筠受命與彭詠梧假扮夫妻作為掩護,以便開展地下工作。江竹筠雖然在感情上難以接受這個任務,但為了彭詠梧的安全、為了革命事業,她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
③ 口述歷史調查報告和勾股定理證明小論文
最早對勾股定理進行證明的,是三國時期吳國的數學家趙爽。趙爽創制了一幅「勾股圓方圖」,用形數結合得到方法,給出了勾股定理的詳細證明。在這幅「勾股圓方圖」中,以弦為邊長玫秸叫蜛BDE是由4個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再加上中間的那個小正方形組成的。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為ab/2;中間懂得小正方形邊長為b-a,則面積為(b-a)2。於是便可得如下的式子: 4×(ab/2)+(b-a)2=c2 化簡後便可得: a2+b2=c2 亦即: c=(a2+b2)(1/2) http://www.mmit.stc.sh.cn/telecenter/CnHisScience/ggdl.htm 稍後一點的劉徽在證明勾股定理時也是用以形證數的方法,劉徽用了「出入相補法」即剪貼證明法,他把勾股為邊的正方形上的某些區域剪下來(出),移到以弦為邊的正方形的空白區域內(入),結果剛好填滿,完全用圖解法就解決了問題。 再給出兩種 1。做直角三角形的高,然後用相似三角形比例做出。 2。把直角三角形內接於圓。然後擴張做出一矩形。最後用一下托勒密定理。
④ 如何才能找到有關日本侵略中國那段歷史的資料
就是高一課本以經很好了吧~
日本侵佔台灣50年、侵佔大連地區40年、侵佔全東北14年期間,實行妄圖滅我種族、滅我文化的奴化教育、皇民化教育,比軍事佔領、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更陰險、更毒辣,而日本不僅右翼勢力千方百計掩蓋侵略罪行,即使廣大民眾也誤以為日本幫助中國發展教育,為了中國培養了人才 ,促進了中國教育近代化和經濟發展。
為了揭露日本侵華教育罪行,回擊日本右翼勢力,教育廣大愛好和平的人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使中日友好建立在對歷史正確反思的基礎上,為改革開放下的教育提供歷史鑒鏡,我們以拳拳愛國之心,自費舉辦日本侵華教育展網站。
歷史記憶 >> 殖民教育
台 灣
關於中國抗日戰爭口述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作者:徐國利,2006年1月10日,149)
[圖文]台灣地區殖民教育 (齊會芳,2001年3月4日,8466)
「關東州」
[圖文]「關東州」殖民教育 (齊會芳,2002年3月4日,3350)
「滿 鐵」
[圖文]「滿鐵」附屬地殖民教育 (齊會芳,2002年3月4日,3013)
「滿洲國」
東北淪陷區奴化教育「新學制」 (孟國祥,2006年1月10日,118)
東北淪陷區非學校系統奴化教育機構 (孟國祥,2006年1月10日,119)
[圖文]偽滿洲國殖民教育 (齊會芳,2002年3月4日,3802)
關內淪陷區
殖民奴化教育體制 (作者:孟國祥,2006年1月10日,105)
[圖文]關內淪陷區殖民教育 (齊會芳,2002年1月4日,3395)
青島租借地
歷史記憶 >> 學術研究
學術著作
[圖文]研究成果 (本站管理員,2004年3月4日,3180)
更多>>>
課題顧問
《見證日本侵華殖民教育》編委會 (課題組,2004年1月4日,3519)
更多>>>
課題成員
課題組成員名單 (課題組,2002年10月4日,5325)
更多>>>
課題介紹
[圖文]日本侵華殖民地教育研究述論 (齊紅深,2000年3月6日,2449)
更多>>>
學術交流
[圖文]學術交流活動 (李偉,2004年3月10日,2731)
更多>>>
國際會議
[圖文]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站編輯部,2003年12月29日,6529)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呂達講話 (呂達,2002年9月18日,2392)
[圖文]《日本侵華教育史》主編齊紅深的發言 (齊紅深,2002年2月16日,2385)
日本侵華殖民教育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廖識之,2004年3月4日,3648)
更多>>>
最新動態
我國揭露日本奴化教育的著作首次在日本出版 (魏書,2004年7月26日,2179)
最新消息 (本站記者,2004年4月2日,2561)
[圖文]最新動態 (本站記者,2003年12月30日,2574)
更多>>>
專家鑒定
[圖文]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專家組鑒定意見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專家組,2001年11月4日,2470)
更多>>>
研究成果
體驗者講述的歷史 (齊紅深,2005年4月6日,813)
口述歷史研究報告 (遼寧省教育史志編纂委員會 齊紅深,2004年2月14日,3600)
日本歷史的信仰邏輯 (本站記者,2006年4月12日,2)
麻生外相美化日本殖民教育引起的思考和討論 (作者: 齊紅深,2006年4月12日,3)
遼北文史書館第四輯在鐵嶺推行奴化教育的回顧 (桂維林,2006年4月12日,3)
更多>>>
口述歷史研究
「口述歷史」(Oral History) 的社會意義 (作者:鍾寶賢 來源:《當代史學》,2005年11月17日,149)
⑤ 口述歷史 松潘古城
潘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平面跨崇山,依山順勢略呈三角形,東部崇山之下河谷部份為長方形,外城毗鄰內城南面的河谷下壩,有城門與內城相通,平面為長方形。城牆總長6.2公里,用本地燒制的青磚砌成牆身,內土石而成,高12.5米,厚12餘米,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漿粕連勾縫,堅固如銅牆鐵壁。各城門僅以大塊規則的長方條石券拱而成。松潘古城規模宏偉,氣勢非凡,其城牆的長度、高度、厚度、浮雕石刻的精美在民族地區是首屈一指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朝時,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派使者前往長安求婚。使者路過松州,被州官扣押,松贊干布大怒,親率大兵二十萬人入侵,唐都督韓咸戰敗,唐太宗命吏部尚書統軍抵達松州,經川主寺一役,唐軍大勝。松贊干布返藏後又遣使臣送黃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曉以大義,將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干布,傳為千古佳話。
進入松潘縣城,方圓十里的城門、城牆高大古老,保存完好。
據《松潘縣志》記載,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平羌將軍丁玉在平定威、茂士官董貼里叛亂軍,揮師北進,進駐松州之後,上書皇帝朱元璋,建議在松州設置軍衛。
松州設衛時,丁玉調寧州衛高顯來權負責築城事宜,在西緣山麓,東傍江岸以上築牆,歷時五年,築成一段城牆。古牆磚長50厘米、寬25厘米、厚12.5厘米,所用灰漿系用糯米、石灰、桐油熬制而成,每塊青磚重達30公斤,砌成十多米高,6200多米長的城牆,工程艱巨。在松潘的「窯溝」、「窯壩」山上,遺留有為築城燒制青磚而造的古窖遺跡。
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年),松潘發生民變。高踞西山之巔的變民,可觀察到城中的布防情況。民變平定後,負責松潘兵備的御史冠琛,將西部城牆由山麓築到山巔。嘉靖五年(1526年)松潘總兵又增修外城一千餘米,歷時60年,才使松潘城制初具規模。
松潘古城有門七道:東曰「覲陽」、南叫「延熏」、西號「威遠」、北作「鎮羌」,西南山麓者稱「小西門」,外城兩門,東西向稱「臨江」、南北向稱「阜清」。各城門以大塊平行六面之條石拱圈,使頂部呈半圓形,門基大石上鏤有各種雕圖案,別具匠心,耐人尋味。臨江門旁石壁上,鐫刻著崇禎十六年(1643年)關於減免苛賦的布告。
古城牆門堡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二年松州衛和潘州衛合並為松潘衛時。門洞厚十五丈,造工堅實,經數百年風雨而不蝕不壞。登上城牆可飽覽周圍的雄壯景色。
松潘城內,小橋流水,景觀獨特,一條湍急而清澈的河流從松潘古城的東端穿過環城路向西流,在經過中央大街後,轉往南流,從南城門左側流出松潘古城,使得整個松潘古城頓時活潑生動起來。尤其河兩岸的人家,依著河岸在河面上架起古意盎然的竹樓,欣賞遠山近水,非常寫意。
松潘是一處重要的歷史紀念地。清咸豐年間,稅賦沉重,由此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藏、羌人民反清大起義。起義歷時六年,領導這次起義的領袖是松潘羌族女英雄額能作。起義軍曾攻下九關六堡,佔領松潘古城(今松潘縣城)兩年,多次擊敗清軍圍攻,消滅清軍數千人。
松潘還是重要的革命歷史紀念地。中共中央在長征途中召開過5次重要會議,其中有兩次(沙窩會議、毛兒蓋會議)在松潘境內召開。為紀念紅軍長征的偉大壯舉,弘揚長征精神,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確定在松潘川主寺鎮修建紅軍長征紀念碑園。紅軍長征紀念主碑已高高聳立在川主寺鎮元寶山頂,背靠雪山、森林,面向草地,主碑高41.3米,頂端的紅軍戰士銅像14.8米,銅像一手握鮮花,一手拿槍,雙臂高舉成「V」字形,象徵長征的偉大勝利。碑體用450塊銅合金貼面,呈三角形,象徵著紅軍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北上抗日,無堅不摧的雄奇勝利。碑座由漢白玉環線貼面,碑座周圍鋪墊綠色草坪,寓意為「雪山草地樹豐碑」。園內建立起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現代藝術群雕,通過刻畫藝術形象,展示紅軍長征的艱苦歷程。群雕長72米,寬8米,最高點12.5米,用1160立方米、1440塊紅色花崗岩精雕細刻組合而成,寓光榮的革命歷史和現代藝術的魅力於一體,規模雄偉,氣勢磅礴,撼人心魄。
⑥ 口述史的格式是怎樣的
通過傳統的筆錄、錄音、錄影等現代技術手段,記錄歷史事件當事人或者目擊者的回憶而保存的口述憑證。口述史並不是象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樣,就是一人說,一人記。而是一種將記錄、發掘和認識歷史相結合的史學形式。即通過調查訪問,用錄音設備收集當事人或知情者的口頭資料,然後與文字檔案核實,整理成文字稿。
口述史料與其他歷史文獻不一樣的是,前期准備工作較長,劃定歷史時期,確定課題。選擇口述人很講究,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就某一階段、某一課題尋找親歷者,對能找到的、有表達願望的,進行口述調查記錄。
其中對距現實遠一些的時期,由於相關人群已不多,那麼不管是重要不重要的人物,旁觀者還是親歷者,統統都做口述記錄。而對距現實比較近、相關人較多的情況,就要對人群進行篩選,選擇有代表性的進行口述記錄。
另一種方法是,歷史事件發生在某一地區,見證人也集中在該地區,可以通過當地媒體或發布廣告來徵集口述人。在口述采訪中往往會不斷發現新的人選確定為口述對象。這種人選的記憶往往更中性,其價值更大。
(6)口述歷史報告怎麼寫擴展閱讀
口述文獻的使用涉及被采訪人、采訪人、出資人三方利益。歐洲范圍內採用《知識產權法》保護各方利益。口述采錄前,省文獻館授權采錄者與口述者簽署一份合同,請口述者放棄其對口述材料的擁有權。同時采錄者與省文獻館也要簽署一份合同,放棄對采錄來的口述史料的著作權。
在文獻館保存的供查詢的目錄中,口述史或者是按題材、或者是按時間段編排目錄,每個文件中前面要有簡短的說明,即采訪人和受訪人的基本信息和問題清單,也有的把幾小時的錄音切割成幾段,每段前起個名字,以便於查詢和視聽。
⑦ 歷史事件采訪稿怎麼寫
你沒說清楚,采訪的具體對象是什麼,本人剛好是歷史專業,做過3年校園記者,一年編輯,但是你提供的信息太簡單了,讓人無從下手。
這樣啊,我理解的意思是你要采訪這個事件當時的當事人,從另一個角度去揭開這個事件的真相還是怎麼的么?我曾經跟著一個老師做副刊的「讀城」,一般我們回顧那種城市有意義的歷史事件的時候,前期是要做很多史料考證的工作的。會找很多官方非官方的有關這個事件的史料和書籍,比如當時一些人對這個事件的回憶啊,尤其是親身經歷過這個事件的人的回憶錄。再把這些史料錄入整合,找出其中讀者可能會感興趣的點,然後分版塊。采訪部分就是去找這些事件經歷人的後人,聯系然後就那些容易引起人興趣的點進行提問,一些有疑問或者爭議的部分進行考察確認,再把此部分內容整合進先前的史料中去,好好思量各部分的小標題,那種有噱頭的。比如我那個老師有次寫一個武派的傳人,算是歷史人物,標題就是XXX的武功,吹出來的?不過你寫的是西安事變,可能要嚴謹些。
寫歷史的稿子,史料和書籍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憑有據才行,引用的東西也要明確標明出處,采訪的內容登稿要徵得當事人的同意,否則很可能會有投訴的,可以的話最好分成上下兩部分,如果上部引起一定的反響的話,可以會有意外的收獲,比如一些你沒找到的當事人打電話給你,提供的東西能完善你的稿子。
⑧ 口述歷史調查報告和勾股定理證明小論文
最早對勾股定理進行證明的,是三國時期吳國的數學家趙爽。趙爽創制了一幅「勾股圓方圖」,用形數結合得到方法,給出了勾股定理的詳細證明。在這幅「勾股圓方圖」中,以弦為邊長玫秸叫蜛BDE是由4個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再加上中間的那個小正方形組成的。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為ab/2;中間懂得小正方形邊長為b-a,則面積為(b-a)2。於是便可得如下的式子:
4×(ab/2)+(b-a)2=c2
化簡後便可得:
a2+b2=c2
亦即:
c=(a2+b2)(1/2)
http://www.mmit.stc.sh.cn/telecenter/CnHisScience/ggdl.htm
稍後一點的劉徽在證明勾股定理時也是用以形證數的方法,劉徽用了「出入相補法」即剪貼證明法,他把勾股為邊的正方形上的某些區域剪下來(出),移到以弦為邊的正方形的空白區域內(入),結果剛好填滿,完全用圖解法就解決了問題。
再給出兩種
1。做直角三角形的高,然後用相似三角形比例做出。
2。把直角三角形內接於圓。然後擴張做出一矩形。最後用一下托勒密定理。
⑨ 澎湃新聞︱做口述歷史,人人都可以嗎
澎湃新聞︱做口述歷史,人人都可以嗎
2015 年1月31日上午,6名高中生在上海市靜安區王家沙花苑的一間紅磚老洋房裡接受關於口述歷史的培訓。這是公益組織「創益家」的一次歷史主題活動,這些高中 生將在寒假走向敬老院,為80-90歲的老人寫下他們的個人歷史,並用文字、圖片、照片製作老人們的「記憶盒子」,「給未來留下記憶」。
口述歷史是什麼?誰都能做口述歷史嗎?該怎麼做口述?史學工作者顧訓中在培訓中分享了他這些年來致力於從事「文革」親歷者口述歷史工作的經驗。
什麼是口述歷史?
口述歷史是指口頭的、有聲音的歷史,它是對人們的特殊回憶和生活經歷的一種記錄。「口述歷史興起的條件是技術的發展,錄音機和攝像機的出現使得歷史記錄的音 視頻信息呈現成為可能。其價值在於留下當事人的記憶,補充傳統文字記載和器物歷史的不足,關鍵人物的口述甚至可能改變和修正文字記載的錯誤之處。更重要的 是,它讓普通人登上了歷史的舞台,讓歷史恢復為普通人的歷史。」顧訓中說。
口述史學研究者楊祥銀曾在《與歷史對話——口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介紹,口述史學這一術語正式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據美國口述歷史協會記 載:「1948年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阿蘭•內文斯開始記錄美國生活中顯要人物的回憶,從那時起口述史學作為當代歷史文獻研究的新手段而創立起來。」
而 中國的史學界早在1950年代便以採用社會調查和口述歷史方法搜集資料,大力推動「新四史」——家史、廠史、社史、村史。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協都有文史資 料刊物,以及相關管理部門。近年來現代口述歷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參與者不但有史學工作者,也有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等方面的學者。一些高校和專業研 究部門先後成立了口述歷史的專門研究機構,相關著作陸續出版,例如中國社科院在2003年就推出了《口述歷史》叢刊,2004年下半年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 成立,而國內第一本口述史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學術集刊《口述史研究》也於2014年10月出版了第一輯,此後將於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
近年來的口述歷史相關著作
選什麼題材做口述?
上 世紀末,英國BBC電台和英國國家圖書館聲音檔案館曾聯合主辦英國歷史上最大型的口述歷史項目——「世紀之談:BBC千年口述歷史項目」 (http://sounds.bl.uk/accents-and-dialects/millenium-memory-bank),選擇不同地區、 階層、職業、性別的人來回憶在過去這個世紀里的經歷和感受,表達對21世紀的憧憬。
「世紀之談:BBC千年口述歷史項目」
美國斯坦福大學口述歷史中心曾對從伊拉克、阿富汗前線返回的學生士兵進行口述訪談,並邀請這些士兵在紀念活動上朗讀本人在戰時與家人的往來郵件,凸顯聲音在 歷史書寫中的作用(http://news.stanford.e/news/2012/november/veterans-day- events-110812.html)。
在中國,全國政協和地方 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辦的文史整理工作曾大量搜集偽滿統治時期的口述資料,編成《偽滿統治下的長春》、《偽滿統治時期的長春大學》等。此前這段歷史的主要 資料來自官方,文獻資料、報刊雜志中充滿了混淆是非的言論,而口述則建構了另一種視角的歷史。
可見,口述歷史的選題往往忠於時代的要求,也暗示了歷史焦點的轉移。比如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歷史上有不平凡的意義,女權運動、民權運動、反戰運動和反種 族隔離主義運動等重要事件都發生在這個時代,相應地隨著這一時期社會史的興起,美國的口述歷史有突破性的進展。
但口述歷史並非只適用於宏大歷史的選題,它同樣可以用於個人歷史的撰述。通過一個普通的歷史見證人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人們如何看待一些歷史事件。
怎麼做口述歷史?
口述史學的實踐已經發展出一定的模式,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訪談前——確定對象、背景研究、類型確定、提綱擬定;訪談中——取得信任、仔細傾聽、重視 互動、獨立空間、資料收集;訪談後——形成錄音記錄稿和文字整理稿、重要內容核准、交由受訪者求證、資料歸檔保存。
背 景研究是成功訪談的關鍵,除了資料准備以外,甚至還可以進行初步訪談,與受訪者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資料准備是你拉近與受訪者距離的一種方式,」顧訓中 說,「在正式訪談中,取得對方的信任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與對方不太熟悉的情況下。而事先了解受訪者(可能)經歷的事件,可能讓對方產生一種親切感,甚至 幫助對方回憶起相關內容。」楊祥銀則提示,「初步訪談最忌諱的是交流過於詳細,這種情況極有可能出現。」他曾在與一位老教授初次見面時,由於話題投機,在 沒有任何准備的情況下聊了兩個多小時。但在正式的錄音訪談中,老教授就再也不願意重復上次的談話了。
准 備訪談提綱時,可以設置令受訪者自由發揮的問題,也可以設置那些只需得到明確答復(是、不是、具體數據、時間、地點)的問題。在正式的訪問中,可以「由近 及遠」,即從身邊的事情談起,「您的兒子現在做什麼工作?」、「您最近身體怎麼樣?」或者「由遠及近」,從對方可能印象深刻的過往談起。
但 事前准備是不可能盡善盡美的,最重要的還是在交流中仔細傾聽、注意互動、碰撞出火花,實際訪談的結果和預設甚至可能相反。顧訓中介紹,他曾經訪問一位70 多歲的菜場老職工,談及過去的工作時非常激動和自豪。「菜場職工的身份在那時並不窘迫,相反,因為是國營菜場,在家家戶戶食品供應並不充足的年代,他的工 作能夠帶來一些便利,有時還能幫助親戚朋友。」他給顧訓中展示了曾經獲得的勞動獎章,自豪感溢於言表。「這是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才會出現的特別現象,今天 不會重現,也很難想像了。」顧訓中說。
1979年的崇文門菜市場一角
訪 談結束只是工作的開始,口述資料的整理和編輯無疑是巨大的工程。錄音帶和文字稿本是口述歷史的兩種載體,抄本是對錄音帶的一種文字詮釋,應盡可能地保留訪 談的質量和講話者的個性。文字的版本顯然更便於研究者使用。據楊祥銀介紹,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製作了從1948年到現在所搜集到的所有訪談的索 引,點擊即可看到內容摘要。
訪談老人需注意些什麼?
口述歷史的訪談對象常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對於一般人而言,最容易接觸到的訪談對象可能就是家裡的長輩。面對他們,需要注意些什麼?
「首先要熟悉對方的背景,並表現出充分的尊重,」顧訓中說,「記者訪問政商人士,可以問題尖銳,但我們做口述歷史訪談老人,一定要表現出敬意。」
訪 談說到底是一種溝通的過程,熟悉對方的語言習慣、交流習慣才能保持對話的順暢。顧訓中還介紹了一些切入談話的小技巧:「和老人聊天,家庭是很好的談資。老 伴、子女,往往是老人願意聊的。童年、童趣也是能夠喚起溫馨回憶、讓人放鬆的話題。還有晚年生活,也是老人們關心的。」
人人都可以做口述歷史嗎?
楊祥銀這樣介紹口述史學的「大眾化」:「在研究對象上,口述史學一反過去『政治史』和『精英史』的傳統,把歷史焦點轉向普通人民群眾。」口述歷史具有很強的 操作性,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任何人也都可以是訪談對象,但它同時對操作者的史學素養提出了要求。章詒和在談著名的口述歷史學者唐德剛時曾說:「別以 為『口述歷史』就是『你說我記』,口述史的優劣與高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采訪者,取決於他的史學知識,社會積累和考證功夫。」
在 大眾性和專業性之間尋找平衡的同時,口述歷史和歷史教學已經有許多交集,這在它的發源地美國尤其明顯。美國國家社會研究理事會有一本小冊子《課堂上的口述 歷史》,提供了「怎樣從事口述歷史」的系列方法;每年有40萬名學生和2萬名教師參與美國各地區和州的口述歷史教學競賽,並有一些頗受關注和稱贊的項目, 如南金斯頓中學和布朗大學曾聯合主辦口述歷史項目——「整個世界在注視:1968年的口述歷史」和「奶奶,你在戰爭中做些什麼?」
在中國,近年來口述歷史走進課堂也是一個趨勢。以下是廣東省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匯景實驗學校的初中歷史寒假作業:
「家 族,是一個人生長的根,成長需要知道自己的起源和根系在哪,才能讓自己在漂泊中找到可依靠的地方。雖然孩子們還小,不懂得尋根問祖,但希望他們能先從身邊 的人開始找起,先學會問問祖輩,先學會跟祖輩溝通了解,知道他們的艱辛,任何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所以2015年的歷史寒假作業為《家族遷徙之尋》,內 容:1.找尋三代之內的家族成員,構建家族樹,形成家族思維概念。2.問問祖輩成長的經歷,請用400字介紹采訪過程及其內容(選擇一些有特點或時代特徵 的事例)。3.繪制家族遷徙的路線圖,參照地圖,可大范圍省市間的遷徙,也可小范圍市內的遷徙。要求:用A4紙完成,采訪內容要電腦錄入列印,家族樹和遷 徙路線可手工繪制。
因為這是一份長期的作業,以後三年會不斷延續和尋找更久遠的祖輩,所以請用透明檔案袋的形式上交,註明班級和姓名。備註:如有成長經歷不方便透露的地方,可用化名代替,請註明。」
中學生在訪問自己的外公。圖片由廣州第四十七中學匯景實驗學校歷史科組提供。
和「記憶盒子」公益活動一樣,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當文字、聲音、光影都成為記錄和表達的方式,口述歷史在走向民眾、走向中學、走向家庭的同時,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了更加豐富的表現形式。
⑩ 《最後的記憶十六位旗人婦女的口述歷史》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最後的記憶十六位旗人婦女的口述歷史》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eoV6rGiKq9qZSU3I11k3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