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歷史上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
世界格局包括世界經濟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快於世界政治格局變化。南北經濟力量博奕是促進當今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重要因素。所謂南,系指南方國家,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獲得獨立與主權的發展中國家。所謂北,系指北方國家,即發達國家,集中在被稱之為「富國俱樂部」的經合組織(OECD)之中。南北關系,體現為南北政治、經濟、科技和安全、軍事等各方面的相互合作與斗爭,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南北經濟實力對比逐漸發生的變化。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發表的數據表明,20世紀80年代,南方國家的GDP增速已高於北方國家,但人均GDP增速則低於北方國家。然而步入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不僅在經濟總量上縮小了同發達國家的差距,而且在人口基數增加的前提下,人均GDP也縮小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鴻溝。在21世紀頭10年,發展中國家的GDP和人均GDP增速以及拉動經濟增長的私人消費、固定資產投資和對外貿易「三大要素」的增速都繼續保持高於發達國家的勢頭。變是永恆的,世界唯一的不變就是變。人們不應再以靜止的觀點看待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比發達國家以更快速度增長,南北差距就會趨於縮小,世界經濟格局就會發生改變,這是必然的結果。
⑵ 如何看待東西方文化關系的歷史演變和未來的發展
世界文化豐富多樣.在全球化過程中,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進,呈現出多元和諧的發展局面.
面對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我們應該平等對待.我們要抱溝通的態度.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主張平等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要抱揚棄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我們自己的文化體現民族性,突出時代性.互相尊重,兼容並包.
同時,文化差異是正常的文化現象現象,是由各國家、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等因素引起的社會習慣、價值取向等的不同.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取其精華去其糙粕.
我們應當具有開放的胸懷,消除差異,保持自身精神家園,正確對待不同文化.~
⑶ 如何看待世界各地歷史發展的不同軌跡
可以跟生物演化一樣,不同地域就會有分化,雖然都是從一個主枝出來。
⑷ 如何認識世界歷史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社會形態發展的統一性與多樣性,根源於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相統一的過程社會形態更替的歷史必然性,主要是指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過程和規律是客觀的,其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確定不移的。社會形態更替歸根結底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其中,生產力的發展具有最終的決定意義。所以,只要把全部社會關系歸結於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就有可看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做自然歷史過程,就能夠發現各國社會現象中的重復性和常規性,即規律性。就是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性,從根本上規定了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
1.社會歷史可依據生產關系分為: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及共產主義社會。這五種社會形態的更替,表現了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
2.即使在同一種社會形態中,不同的國家也會顯現不同的特點,有的國家經歷了形態的依次更替而有的國家則跨越式地前進;有的國家社會形態性質不夠典型,甚至多種形態特徵交叉滲透。
3.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
⑸ 世界歷史的不同認識
遠在古代,歷史學家就已經把記述歷史的范圍擴大到他們當時已知的世界。由於世界歷史在當時還遠沒有像後代那樣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即使是視野擴及全部已知世界的歷史學家,一般也不會對所寫歷史標名為世界歷史,也不會完全意識到是在寫作當時已知世界的歷史。但是,他們畢竟把已知的地理范圍視為一個世界,並且把發生在這個范圍內的歷史記錄了下來。在這個意義上,他們為這個已知地理范圍所寫的歷史,就是他們各自所處時代的世界歷史。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希臘語:ΗΡΟΔΟΤΟΣ)所著《歷史》 9卷,主題在於記述希波戰爭中希臘人的勝利,但其涉及的范圍,包括地中海地區、多瑙河外、兩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帶,這大體上就是希臘人當時所知道的世界。因此可以說,希羅多德的《歷史》,就是當時希臘人已知世界的歷史。
比希羅多德晚出的中國古代歷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史記》,全書的主體是漢天子統治之下的中國。但其所記史事的地理范圍,卻擴及公元前 2世紀中國人所知道的世界。司馬遷沿用中國古代的習慣說法,籠統地稱這個已知的世界為「天下」。這個「天下」東起朝鮮,西迄大夏、安息,幾乎是亞歐大陸的一半。對於為這樣一個廣闊的地理范圍記載史事的史書,把它視為一部當時中國人已知世界的歷史,看來並不為過。
羅馬時代的希臘人波利比奧斯(希臘語:Πολ??ιο?)著有《歷史》40卷,現存前 5卷及一些殘篇,記述的中心是正在擴張中的羅馬。但中心之外,所記范圍還包括公元前212~前146年期間地中海的周邊世界。波利比奧斯在《歷史》的第 1卷第3節中說,他以第140屆奧林匹克大會(公元前220~前216)為全書敘述的起點,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行動是分散的」,而在此以後「義大利、阿非利加同希臘、亞細亞的局勢聯結了起來」,由此「歷史就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波里比奧斯對當時羅馬周圍世界由分散而聯系為一的歷史認識,十分可貴。 隨著生產和交往的發展,人們所能知道的世界的范圍日益擴大。但是歷史學家筆下的世界,卻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局限。
四世紀基督教神學家聖·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天主教譯為「聖思定」、「聖奧斯定」)關於歷史的終極是「上帝之國」在人間實現的思想,支配著中古時代的西歐史學。基督教史學的世界,等於基督教傳播所及的世界。這個世界以歐洲為主體,外於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聖地巴勒斯坦以外,均是應受天譴的異教土壤,理應排斥在沐受神恩的這個世界之外。
因此,中古歐洲的所謂世界歷史,實際上是起自上帝創世,以希伯來為序幕,以歐洲為主體的基督教世界的歷史。
12世紀德意志巴伐利亞州弗賴辛縣的主教奧托(約1114~1158)所作《年代記》是這一類歷史著作的代表。以此為代表的世界史觀,在歐洲一直沿續到17、18世紀。如法國人J.B.博敘埃(1627~1704)所著的《世界歷史通義》以及A.A.卡爾梅特(1672~1757)所著的《教俗世界史》均屬此類。
中古時代與基督教世界並立的是伊斯蘭世界。伊斯蘭歷史學家在編纂[ zuǎn]他們當時已知的世界歷史時,和同一時代基督教歷史學家一樣,往往也受宗教意識的支配。如塔巴里(838~923)所著《歷代先知與帝王年代記》,伊本·赫勒敦(Ibn Khaln1332~1405)所著《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爾人史》,都以當時最淵博的「世界史」著作見稱,其內容則是以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諸國為主體。伊斯蘭歷史學家心目中的世界,實際是伊斯蘭教傳播所及的世界。其周圍地區,不過是這個世界的化外而已。
中國自司馬遷之後,從班固的《漢書》開始,所修的正史都屬中國的斷代史。但是歷代史家大都繼承了司馬遷的傳統,在撰寫該國史的同時,還記敘了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他們著述的范圍固然詳於該國,薄於「蠻夷」。但畢竟包括了同時代已知的世界。而且與中古西方基督教史學不同,中國史學著作所記述的是以人為主體的活動,人在一定社會環境里的個體和群體的活動,可以稱作以人為本的歷史。它們所記敘的世界或天下,是個體或群體的人從事活動的世界或「天下」。這種把當時已知世界歷史視為人的活動過程而非神意展現過程的思想,是中國古代史學的優良傳統。
在15、16世紀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空前擴展之前,歷史學家們所寫的已知世界的歷史,無論是古代的還是中古時代的,無論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局限。
首先是地理知識上的局限。當時歷史學家所知道的世界遠非16世紀以後人們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圍,或者是亞洲東部和中部,或者是亞歐大陸及其附近的北非等等。總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因此,他們沒有也不可能寫出世界范圍內的世界歷史。
其次是民族或宗教意識上的局限。歷史學家把屬於本民族的或屬於同一宗教地區的歷史作為歷史的主體或中心,忽視或蔑視甚至敵視所知的異族或異教地區的歷史。於是或以羅馬為中心,或以漢帝國為中心,或以基督教世界為中心,或以伊斯蘭教世界為中心,如是等等。就中古西歐史學和阿拉伯史學而言,所受宗教意識的局限尤為明顯。 具有近代意義的世界歷史著述開始於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和稍後的啟蒙運動時期。這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的發生和迅速發展以及由此出現的在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上一系列歷史性的重大轉折相聯系的。
15、16世紀以後海上交通的空前開闊,東西方之間和各大陸之間閉塞狀態的打破,大大豐富了人們的地理知識,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大為開闊。對中世紀教會和神學思想的批判以及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又逐步把人們從宗教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這些都為西方近代資產階級歷史學家克服前人的某些局限,把世界歷史著述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創造了條件。
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人文主義歷史學家A.薩貝利科(1436~1506)著《恩奈阿德》,記述了古代到16世紀的世界歷史。這是具有近代意義的世界史著述的開端,特點是一反歐洲中世紀史學的神本思想,開始把世界歷史理解為一個世俗的、以人為本的演變過程。到了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著《風教通義》(或譯《論各民族的風格與精神》),不僅進一步突破基督教神學對史學的束縛,而且突破自古以來傳統史學以局部世界為全部世界的局限,試圖勾劃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歷史圖景。從縱的方面說,伏爾泰廢洪水創世之說,從他當時認為最遠古的中國講起。從橫的方面說,他跨出歐洲的狹隘范圍,把歐、亞、非、美幾個大洲的國家和民族都寫入歷史。他嘲諷西方的傳統史學,說「歷史號為世界史」,而實際是在我們西方造作的。在這些方面,伏爾泰確實為後來世界史的編著開辟了道路。繼此之後,德意志受啟蒙運動理性主義思潮影響的格丁根學派歷史學家,也致力於世界歷史的著述,如J.C.加特勒爾(1727~1799)的《世界歷史要覽》以及 A.L.von施勒策爾(1735~1809)的《世界歷史概略》等等。19世紀中葉,德國興起了由 L.von蘭克首倡的客觀主義批判史學。蘭克晚年編著、身後由其弟子據遺稿補足的《世界歷史》7卷,是一部以拉丁、日耳曼六大民族為主體的世界史。這部世界史反映了西方殖民大國在近代世界日益上升的支配地位,由此形成西方史學中的「西歐中心論」,借蘭克批判史學的權威而廣泛擴散影響。把各國歷史匯編為世界史的作法,開始於18世紀中葉。1736~1765年,英國J.坎普貝爾等人輯集了一部《自遠古迄今的世界歷史》,全書多達38卷。德國格丁根學派曾譯出30卷,終因其體例駁雜而中止全譯。此後,新的大型匯編相繼出現。其中最著名的有英國的劍橋三史,即《劍橋古代史》、《劍橋中古史》和《劍橋近代史》以及法國的《人類文明進化史》等。參與這類新型匯編的歷史學家,既有近代發現和搜集的大量文物遺跡和文獻為依據,又重視和運用近代實證科學的方法。由他們的著作輯集起來的大型匯編,在學術界有很大影響。但也存在著缺陷:第一,在總的傾向上,仍然以歐洲尤其是西歐為世界歷史的中心,把歐洲以外的地區視同陪襯;第二,沒有把世界歷史作為一個由分散發展為整體的過程,分區分國的編列體系在專題專章的記述中依然可見;第三,忽視物質生產是歷史發展的基礎,因而也就難以從最根本方面探索和闡明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的規律和趨向。
中國學者直到鴉片戰爭前後才把視野擴大到整個世界。鴉片戰爭前夕,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主持譯刊《四洲志》,內容包括五大洲30多個國家的地理和歷史。後來魏源在《四洲志》稿本的基礎上,廣泛搜集有關的史志和中外著述,寫成《海國圖志》50卷,於1842年出版,1847年增為60卷,1852年又擴充到 100卷。這部書比較系統地介紹了世界許多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以及船械製造等,是當時東方國家中最為詳備的列國志式的世界史地巨著。與魏源同時代的徐繼畲所著《瀛環志略》,對各國的史地沿革,社會演變,也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不過,兩書的作者都沒有擺脫中國傳統的史學觀念。魏源以為「萬里一朔,莫如中華」;徐繼畲認為「坤輿大地,以中國為主」,而萬方對中國則仰之如辰極。這一傳統史觀到19世紀後期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歷史家的筆下開始發生變化。這兩派歷史家都從外國歷史尋求變法或革命的借鑒,因之所寫外國歷史多偏重於各國之治亂興衰,目的在於說明變法和革命是國家強弱存亡之關鍵。但他們還沒有能夠用變革的思想編寫綜合性的世界歷史,據以編寫某些外國歷史的藍本又多半是直接間接地出於西方學者之手。但在西方近代史學的影響下,他們已開始對中國中心論的傳統史觀提出異議,力斥「中華外夷」乃千年之謬論。
20世紀初期,「歐洲中心論」在西方史學中的統治地位開始動搖。對資本主義前景暗淡的憂慮促使一些西方史學家對前一個世紀的歷史信念提出疑問,因而開始以新的眼光對待歐洲歷史以外的歷史和西方文明以外的文明。另一方面,隨著西方史學向專門化的發展,對各國、各地區、各時代、各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日益深入縝密的研究,也必然要提出在此基礎上對人類歷史進行綜合考察的問題。形態學派歷史學家適應這一發展,從歷史的綜合比較研究中得出他們不同於蘭克的世界歷史的觀點。O.施本格勒(1880~1936)和A.J.湯因比(1889~1975) 把世界歷史看作是多種文明的生長和衰滅的歷史,而非單一文明發生和擴散的歷史,這在一定意義上是對「歐洲中心論」的突破和否定。20世紀40年代,G.巴勒克拉夫在他的文集《變動世界中的歷史》里提出西方史學必須放棄「西歐中心論」,並須重新定向。他後來主編的《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和集中由許多歷史家執筆的文字說明,也都體現出同一傾向。與此同時,對分國編列式的世界史體系,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L.S.斯塔夫里阿諾斯近年出版的《全球歷史》,就試圖打破分國、分地區的編列方法,更多地注重不同時代世界各地區的共同形勢以及各文明之間的相互關系。但是,近代西方史學的缺陷並沒有因此得到根本克服。唯心史觀,基於民族偏見或文化偏見而形成的關於東方歷史即將消逝或必然長期停滯的宿命觀點,仍然阻礙著世界歷史這一學科的發展。
蘇聯科學院於20世紀50~60年代出版了多卷本《世界通史》,這部通史具有和西方同類編著相區別的明顯特色。它以社會經濟形態作為劃分歷史階段的標准,重視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重視被壓迫、被侵略民族的歷史,並且力求在物質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探討歷史發展的規律。蘇聯學者的這一著作,深化了人們對世界歷史的認識,為世界歷史這一學科的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這部巨著也存在著缺點:它沒有完全從「歐洲中心論」的陳舊觀念中擺脫出來,仍然以歐洲歷史的分期決定世界歷史的分期。在這個分期的框架之下,它多少是按社會經濟形態依次發展的模式分述各民族、各國家和各地區的歷史,以此突出客觀歷史規律的統一。關於歷史如何發展為世界歷史的問題,在全書中不佔主導地位,因而沒有得到作為一個學科主題應當得到的全面和高度的重視。
在中國,辛亥革命之後的三、四十年間,世界歷史研究的進展很慢。40年代初周谷城開始把世界歷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和研究,於1949年出版了《世界通史》三冊。這部書首先在中國打破用國別史編列為世界史的舊框架,反對以歐洲為中心,從全局來考察世界歷史。周谷城認為寫世界歷史應該諸區並立,重視各個地區的相互交往、相互滲透、相互競爭,但又不排斥某一時期以某一區域為重點。對於中國世界史學科的發展,這些觀點不僅足資參考,而且因其蘊蓄甚廣,也富於啟發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的世界史研究有了很大的進步,40年來出版了許多國別史、地區史、斷代史、人物傳記及各種專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編輯出版的《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等刊物,成為中國世界史學者發表研究成果、開展學術討論的重要園地。1962年周一良、吳於廑主編的《世界通史》出版,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綜合性的世界歷史著作。這部書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出發,以時間的延續為經,以地區的分布為緯,比較系統地敘述了整個世界從人類的起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體現了中國學者當時對世界史的認識和研究水平。近些年來,還陸續出過幾部世界史,各有改進。如何運用正確的理論和方法對世界歷史的發展進行全局的而非割裂的、唯物主義的而非唯心主義的考察,是中國當代歷史學家面臨的方在開端的任務。
⑹ 如何看待世界各地歷史發展的不同軌跡的論文
1,地理氣候各不同
亞歐大陸東西長,美洲大陸南北長,亞歐大陸東西氣候差別小,美洲大陸南北氣候差別大,亞歐大陸建立農業文明能完成交流,而美洲不同。
2,站風口的人不同
咱是產生了秦始皇漢武帝劉邦朱元璋,歐洲從羅馬帝國垮掉以後,拿破崙希特勒都未完成對歐洲的統一。
3,傳統與制度不同
好的制度壓制人類的惡行,壞的制度給善行以惡果。
⑺ 如何看待世界近代史歷史分期的爭論
1.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目前史學界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說,即以尼德蘭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主要依據很簡單,尼德蘭革命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但由於尼德蘭革命的影響很小,所以很多人不以為然.
二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英國革命雖比尼德蘭革命晚一個多世紀,算不上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都有廣泛的影響,因此可以把它作為世界近代史開始的標志.
三是「1500說」.越來越多的人支持這一種觀點.他們認為,在16世紀,即新航路開碃飢百渴知韭版血保摩辟前後,人類歷史發生了重要轉折.在這之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新航路開辟以後,世界各民族才真正融合在一起.也正是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資本主義在歐洲才真正發展起來.因此在16世紀前後,人類開始了近代的歷史.
2.世界近代史的中期分期應以1760年代為宜,其經濟上的原因在於工業革命的開始及規模巨大的洲際貿易的發展;政治方面則表現為資產階級革命高潮的來臨;在國際關系領域,歐洲得以確立其在世界上的優勢地位,而東方諸國則走向衰落.以1760年代為界標,世界近代史的前後兩個時期表現出迥然不同的特徵。
政黨不同是無稽之談
⑻ 現在世界你認為應該怎樣看待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創造的文明
人類社會,是一個文明不斷發展進步的社會,也是一個多種文明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的社會。但是,如何認識和對待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卻始終是困擾人類自身的大課題。21世紀的到來,把這一課題更加緊迫地擺到了我們面前。國際社會越來越強烈地呼喚著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順應這一潮流,我們有必要在建立國際政治和經濟兩個新秩序之外,進一步把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的要求,明確地提到國際社會的面前。
一、人類世界面臨的一個大課題
人類社會,是一個由不同類型文明所構成的共同體。在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在創造著自己的文明。由於地域、歷史、傳統的不同,以及種種現實因素的影響,不同區域、不同時期、不同傳統的人類社會共同體,總是在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以及相應的語言、哲學、科學、文學藝術、倫理、宗教、公共機構、國家、政治、法律、技術等文化體系方面,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獨特性。往更高層次發展,還進而構成一些不同的文明類型。百花齊放,百花盛開,整個人類文明表現出了鮮明的多樣性。
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列舉了21種文明類型,從現存的西歐文明、遠東文明、基督教文明上溯到古代,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雖然他的分類和闡釋不能說完全科學,但卻毋庸置疑地肯定了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存在。亨廷頓提出文明沖突論,其觀點有很多偏頗,但其理論的基礎,卻是以不同類型文明的存在為前提的。他認為:「村落、地域、族群、民族性、宗教團體,在不同層次的文化特殊性上,都有其獨特之處。」「盡管文化的界域很少像國界那般鮮明,但是文化的區別卻是實實在在的。」
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多樣性是世界文明的一個基本特質。從古到今的人類社會,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一個大一統的文明類型。相反,每種文明都在頑強地表現著自己的多樣性。在多樣性中存在,在多樣性中發展,在多樣性中前進。
多樣性的文明又不是相互隔絕的。各種文明之間,自誕生以來,就以生活交往、經濟活動為紐帶,進行著不同形式的聯系和交流。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文明水平的提高,社會聯系的緊密,這種交流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層次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從而也越來越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早在150多年前,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時就指出:「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
到今天,人類文明的相互關系就更加密切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交通和通訊方式的巨大改進、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推進,整個世界已經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一個小小的「地球村」的概念,就足以把人類相互關系的現狀和未來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種全球化的趨勢,既打破著傳統的經濟上的壁壘,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著精神、文化上的壁壘。各個國家在經濟、政治、科技、文化、教育、軍事以及社會生活方面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的相互交往,無不或多或少地與「文明」二字聯系在一起。科技、文化、教育本身就屬於「文化」、「文明」之列,自不待說,就是經濟、政治、軍事,其實也離不開「文明」,毋寧說,它們所有一切內涵的背後和深層,都是某種類型的文明作為底蘊。文明,滲透在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也滲透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群體的交往、交流之中。
文明的多樣性,當然也就意味著差異。既有內容的差異,也有形式的差異,還會有發展水平的差異。正是有種種差異,才會有交流,才會有相互借鑒和相互學習。與此同時,這種差異,在一定條件下也難免不發生摩擦和沖突。
於是,這就提出了一個如何認識和對待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問題,實際上,也就是處理各種文明相互關系的問題。
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各種文明之間的關系曾經處於非常復雜的狀態。很多文明都能夠友好相處,平等交流,互相學習,自然交融。但也有一些,由於相互之間的差異,曾經對於國家、民族間的矛盾沖突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的甚至打著文明的旗號進行對外擴張和侵略。
當今世界,文明的交流和發展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各種文明的相互關系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和特點。從主流的一面看,由於各國文化交流的擴大,交通和通訊工具的改進,信息傳輸的增大和快捷,各國文化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出現了加速融合的趨勢。世界文明的精華,不斷擴展到全球的各個角落,為整個人類所共享。但從另一面看,世界不同文明的關系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健康乃至很危險的傾向。某些發達國家,抱有根深蒂固的「西方文明優越論」,企圖把少數國家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矛盾歸結為優秀文明與落後文明的沖突,以此證明新霸權主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就有了更加重要和緊迫的意義。
二、關鍵是如何認識和對待世界文明的多樣性
文明的多樣性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正確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關鍵是如何認識和對待這種多樣性。
首先,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應該有一個科學的價值評價。世界文明的多樣性不僅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且是促進世界文明進步發展的一個積極和重要的因素。
關於人類起源是多源還是一源,尚難定論,但人類文明的發展卻無可置疑地是多線條的。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這種發展並不排斥其他文明的發展,也不必然地以其他文明的衰亡為前提。相反,各種文明的發展可以是並行不悖的。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又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結果,不管主觀上的意願如何,每一種類型的文明都會從其他文明中吸取養分,同時,也會給其他文明以不同程度的影響。
比如,東方民族的許多重要發明,如阿拉伯數字、指南針、火 葯和紙等,曾經給西方文明以決定性的影響。伊斯蘭文明與西方長達數世紀的交流,給中世紀歐洲在數學、科學、醫葯和農業方面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到近現代,迅速崛起的西方文明給東方國家以很大影響,而東方文明也仍然以不同方式給西方以一定影響。例如,中醫中葯這一純粹中國的東西,如今已受到西方許多人們的歡迎。人類文明,正是在這種多樣性的交流、融匯中不斷前進的。不同類型的文明,既有其獨到的特徵和表現形式,又有許多人類共同的東西。經過長期的交流,這類共同的成份越來越多,它們就構成人類文明的共同和基本的財富。如從哲學上看,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錫克教和道教等,都對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處理社會關系的准則、婚姻家庭的規范、生活的目標和意義等,提出了許多共同的觀點,從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價值。
因此,世界文明的總體內容和價值,既是由各種文明中的共同價值組成的,又是由不同文明色彩紛呈的多樣性予以豐富、融匯、促進和發展的。人類文明是普遍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普遍性寓於多樣性之中,多樣性也離不開普遍性。在多樣性中形成和融匯普遍性,這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多樣性首先是一個積極的因素。
第二,要正確認識文明差異與國際沖突的關系。
不同類型的文明之間有差異,在一定條件下當然會發生摩擦和沖突,由此,也就可能構成近年來人們常說的「文明的沖突」。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提出的「文明沖突論」認為,在冷戰結束後的世界新形勢下,國際沖突的根本原因將不再是意識形態或經濟因素。人類的最大分歧和沖突的主導因素將是文化方面的差異。文明的沖突將主宰全球政治。
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提示了國際政治沖突中的文化因素和冷戰後國際政治沖突的新特點,這對於我們全面分析國際關系中的復雜現象是有益的。但是亨廷頓並沒有能揭示冷戰後國際沖突的真實根源,進而,他也沒有能正確闡明世界各種文明之間的相互關系。
文明類型之間沖突的深刻性、廣泛性和持久性是不能低估的。歷史上,人類各個部族、民族、國家、地區之間曾經發生過無數的戰爭和暴力沖突。如果從其社會歷史根源來分析,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文化沖突的因素在內。但是,縱觀世界歷史,嚴格來說,所謂文化或文明的沖突,只是造成某些戰爭或暴力沖突的背景之一,而這些戰爭或暴力沖突的最直接、最主要、最根本原因,還在於利益,在於經濟利益或某種程度上國家、民族利益的矛盾,在於某些社會勢力追求財富、土地、權力,擴張自身利益的貪欲。
比如,歷史上發生的許多宗教戰爭,形式上是不同宗教或教派之間的沖突,文化沖突的色彩很濃,但究其實質,仍離不開物質利益。
近現代西方列強對亞非拉廣大地區的殖民侵略,往往打著傳播文明的旗號,但實際上誰都不難發現它們掠奪財富、搶占市場、剝削和奴役殖民地人民的真實目的。否則,為什麼要殺戮那麼多土著居民?為什麼要將千百萬黑人變為奴隸?為什麼要向中國輸出鴉片,甚至將人類文明的瑰寶圓明園付之一炬?這些強盜般的行徑與「傳播」文明有何共同之處?
戰後幾十年蘇美之間的對抗,意識形態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意識形態的背後還是利益的爭奪。美國積極推行遏制政策或「超越遏制」的政策,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維護自己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持續多年的阿以沖突,固然是具有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民族之間的沖突,但其爭奪的焦點之一,仍然是中東的土地、河流,各自國家的領土范圍,特別是耶路撒冷的歸屬問題。
其實,人類歷史上的各種暴力沖突,並不僅僅發生在不同文明類型的民族和國家之間,實際上還大量發生在相同文明類型的國家之間。幾百年來,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頻繁發生,但在某種程度上它們都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歐洲君主們互相聯姻,在外交文書上常以兄弟相稱,但在戰場上的廝殺卻絲毫也不遜色。所以,亨廷頓也承認,以往的王侯相爭、民族國家相爭、與意識形態相爭衍發的沖突,「大抵是西方文化的內部沖突。冷戰如此,兩次世界大戰如此,較早的17、18乃至19世紀的戰爭皆如此。」
所以,文明的沖突並不是各種暴力沖突的根本和直接的原因,也不是不同文明相互關系的唯一方面。用「文明的沖突」來概括文明類型之間的全部關系並總結各種沖突的模式,是不全面的。
那麼,在冷戰結束以後,文明的沖突是否將取代政治沖突、經濟沖突而成為國際政治的新的主要模式呢?這要作具體分析。應該承認,亨廷頓指出了今後世界沖突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因素。這種不同文明類型價值觀之間的摩擦會在深層次上制約著不同國家、民族、地區間的政治、經濟、外交關系,由發達國家代表的西方文明將會依仗其經濟優勢不斷侵蝕各種非西方文明。這種沖突構成國際政治中一種內在的應力結構,也構成非西方文明面臨的一種現實的威脅。但是,文明的沖突一般均表現在不同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摩擦和碰撞中,它帶有一種潛移默化的特點。如果說在世界政治事務中發生什麼外部形式的沖突,那麼,可以斷言,其主要的原因仍然是基於現實的利益。亨廷頓所劃的文化斷層線內的各種沖突,可能具有更多的文化背景和「文明沖突」的色彩,這種背景和色彩將會使這些地區的沖突更加復雜、更難以解決。但歸根結底,它們仍然不可能超越政治經濟的現實利益而真的成為純粹「文明的沖突」。只要現實的利益問題得以解決,一切文明或文化問題的霧紗都會消退。
第三,既要看到各種文明之間差異、矛盾、沖突的一面,更要看到統一、共存的一面,積極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
在某些情況下發生的「文明的沖突」、或利益沖突背後潛藏的文化因素,雖然是客觀存在,但都只是各種文明類型相互關系中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其全部方面。所以,我們既要看到各種文明之間差異、矛盾、沖突的一面,又要看到它們統一、共存的一面。總的來說,多樣性的文明對世界文明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只要正確處理,它們並非不能和睦共存。如果只講一面,不講另一面,是不恰當的,也是不符合事實的。
由此,我們對待文明多樣性的根本出發點,應該是促進各種文明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吸收,做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而不是有意無意地擴大各類文明之間的矛盾、沖突,甚至排斥、壓制某一些文明的發展。
正確認識和對待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就要積極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強調多樣性,要求尊重這種多樣性,決不意味著世界上的各種文明都要把自己封閉起來。每種文明都要不斷地與其他文明進行信息、能量、資源的流通和交換,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否則,就會自生自滅,走上衰退、消亡的道路。
所以,對外開放已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共同趨勢。每一種文明客觀上都在加強與其他文明的交流,都在向其他文明學習,同時,也在不斷拋棄自身落後於時代的東西。在這種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同文明的碰撞和沖突。西方文明對東方文明的影響和侵蝕也必然會加大。對此,我們應該有充分和清醒的認識。注意區分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對策。對確實先進的文明,要大膽接受,對魚龍混雜而來的糟粕,則要堅決抵制。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
第四,全面客觀地看待東西方文明的差異和長短優劣。
當代西方文明,實力雄厚,影響巨大,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認真研究學習和借鑒其科學技術、管理方法、市場經濟的規則和方法等等文明的精華,是我們當前突出的任務。
但另一方面,也應該注意,在世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西方文明並不是一種最健康、最完善、最積極、最有效的文明類型。相反,東方文明固然有其弱點,但在強調集體主義、互助互愛、情感、家庭、秩序等方面的價值、觀念,卻不斷證明其不僅對於經濟的現代化,而且對於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特別是創造良好的生活質量、保持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平衡、維護社會各個層面的穩定等,都具有不可比擬的積極作用,而這些正是崇尚極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西方文明所缺乏的。所以,東方國家和民族應該有充分的自信力,相信自己的文明不會被西方同化,而只會在兼收並蓄、熔東西方文明精華於一爐之後,煥發出更大的光采,對現代化建設起更大的促進作用。
三、時代呼喚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
放眼21世紀的人類社會,在全球性經濟和政治聯系不斷加強的同時,各種文明的關系也愈益突出和深入。如何處理各種文明類型的相互關系,已經成了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
世界豐富多彩的文明之間,既有交流、合作的必要,又有發生矛盾、沖突的可能。兩者怎麼統一?關鍵是建立制度、程序和規范,也就是說,要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
所以,我們在繼續倡導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和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同時,應該進一步提出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的要求。
首先,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是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需要。
當代世界的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地越出國界,形成國際化的生產和經營,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越來越多地與外部資源的利用和國際市場的開發聯系在一起;而其國家利益和安全,也遇到了更大的風險和挑戰。經濟全球化,似乎是純粹的經濟問題,但其實,它也是一個文明問題。
世界范圍的市場經濟怎麼運行?各國的經濟貿易按什麼規則往來?股票、證券、匯率、投資市場怎樣健康發展?等等,都涉及到各種價值理念、制度體系、運行規則問題。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大量規則,既是根據經濟活動的需要建立的,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結晶。它反映了人類對於世界范圍內經濟活動規律性的認識所達到的水準。這些規則的確立,事實上也是不同文明磨合的結果。而它的付諸實施,仍將會觸及到不同文明對於同一個事物、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認識、不同觀念問題。在每一樁買賣、每一次談判、每一個協議的背後,我們都會發現不同文明的影響和作用。為了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了使這樣的全球化更加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和處於貧困狀態中的人民,為了使各國之間的經濟交往更加規范有序,我們就不能不加快國際文明新秩序的建設。
第二,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是國際政治關系健康發展的需要。
目前全世界有60億人口,1萬個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或部落,200個左右依據不同的政治理念而建立的國家政權,數百個為不同利益而結合的國際組織,5000多種語言,5000多種宗教信仰。如此眾多、不同形式的人類共同體,怎樣才能和平共處於一個星球上?
聯合國和其他類型的國際組織,從某種角度搭起了世界政治體系的框架,而無數的憲章、條約、協議、聲明、公告等等,編織起了國際政治關系的經緯。所有這些,同樣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是與當代世界的現實相適應的一種政治文明。世界需要和平、安全與穩定。而這一切,不能僅靠武力來獲得和維持。更多的,它需要人類文明的提升和應用。制定更加詳盡、嚴格的文明規則,大力促進國際文明新秩序的建設,才能夠使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相互之間的利益契合關系,才能對相互之間的文明抱有更加友善的態度,才能使用文明的手段而不是戰爭、掠奪等非文明的手段解決相互之間的矛盾沖突。
第三,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是科技革命發展趨勢的需要。
科學技術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科技領域的革命性變革,不僅會通過改變社會的生產方式而影響人們的價值體系,而且也會通過改變社會的生活方式而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從更廣闊的領域來看,它還深刻地影響到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格局。僅從100多年來電話、電影、電視的發明和發展,就可以看到科學技術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將會給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帶來多麼巨大的變化。
利用科學技術的成就,人們可以共享人類文明的成果,加深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不僅推動社會的發展,也促進人類精神的升華。當然,作為某種程度上的雙刃劍,科學技術也會被某些勢力用來誤導人們的精神生活,甚至從事邪惡的活動。因而,如何在科技領域按照文明的要求,制定更加科學的規則,引導和建立國際文明的新秩序,也成為一個迫切的要求。國際間的科技合作如何開展?知識產權如何保護?科技成果如何交流?哪些領域可以探索,哪些領域,如克隆人類、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應該加以限制和禁止?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規則,建立起必要的秩序。
第四,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是世界文化發展與交流的需要。
當代世界,不同國家的文化正在通過先進的傳播手段廣泛交流、滲透。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極大地縮短了人類交往的時間和空間距離,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們在瞬時間進行信息的交流和思想的溝通成為可能。無處不在的電視、廣播信號,傳輸著大量的信息,發布著這一部分人或那一部分人的見解,甚至使謠言像瘟疫般流行都輕而易舉。在世界貿易總量中,已經有相當比例的份額是文化類的產品,從而使文化消費占據了人類生活的一大部分時間和空間。
自然,在這種文化的流轉中,具有強大實力的美國占據著極大的優勢。如今,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已不再是地里的農作物,也不再是工廠里製造的產品,而是批量生產的流行文化——電影、電視節目、音樂、書籍和電腦軟體。世界各地的娛樂界充斥著美國製造的產品。1996年美國軟體和娛樂產品在國際上的銷售額高達602億美元。自1991年以來,美國知識產權的出口額上升了近94%。這還不包括大量的盜版。《讀者文摘》以19種語言發行,它的48種國際版本的發行量為2800萬份。《大都會》月刊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婦女雜志,共有36個外國版本。1997年美國電影在國外取得的票房收入達到58.5億美元。一部《泰坦尼克號》在美國本土凈賺6億美元,而在海外則達12億美元。據報道,加拿大影院上映的影片有96%是外國影片,主要是美國影片。報攤上出售的雜志和書籍分別有4/5和3/5來自國外,主要是美國。1987年,美國在歐洲聯盟電影市場的總體佔有率為56%,1996年達到70%。
面對著如此規模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市場,或者還包括明裡暗裡的文化滲透,如果不趕緊建立國際文明的新秩序,怎能處理由此產生的種種矛盾沖突?怎能保證文化交流規范有序地進行?怎能限制文化霸權主義的擴張?
第五,建立世界文明新秩序,還是正確處理所謂「先進文明」與「落後文明」關系,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需要。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的一些人持有一種片面和盲目的「西方文化優越論」,並常常以此作為借口貶低、干涉、壓制甚至侵略非西方國家。這種「西方文化優越論」,實際上是西方推行霸權主義的「理論根據」之一。
人類文明的發展確實有差異。不僅有內容、形式的差異,而且就歷史的某一個橫截面而言,也會有發展水平和程度的差異。但這種差異不能成為評價各文明類型對人類文明所作貢獻的唯一標准,更不能成為某一所謂「先進」文明壓制甚至消滅所謂「落後」文明的理由。
為什麼?因為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往往有某種文明居於比較領先的地位,但隨著歷史條件的變異,這種地位往往會由新的其他類型的文明所取代,由此而造成新的歷史橫截面中新的文明格局。這種變動是延續不斷的,所以歷史上先後出現的各種文明類型,很少有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當古埃及文明已相當發達時,希臘與羅馬文明還處於很低的層次。而希臘文明,在古代顯然比中歐北歐的文明更為優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歐與北歐文明又超過了希臘文明。
當一種文明處於衰退狀態時,我們不能否認其歷史上對世界文明所作的貢獻;當一種文明比較先進時,也沒有理由妄自尊大,擺出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古代巴比侖文明,雖然後來衰落了,但它的文明成就,如創造楔形文字、編制漢謨拉比法典、測出圓周率為3,確定太陰歷法並設置閏月等,誰能否認其對人類的貢獻?當中國文明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並曾長期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時,今日的「美國文明」當時還沒有誕生,誰又能借這種差異而否認美利堅民族生存、發展的權利?即使在同一時代,無論較為先進的文明類型,還是相對落後的文明體系,都可以對世界文明作出自己的貢獻,都有自己值得珍視的精華。
所以,後進的文明要向先進的文明學習,並拋棄自己的糟粕,但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而先進的文明則要幫助落後的文明,但沒有理由以「文明霸主」自居,鄙視其他文明的國家和民族。為了解決對待文明類型的種種偏見,推動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世界需要和平、安全與穩定。世界也需要走向更高程度的文明。所以,我們在努力建立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的同時,應該及時和響亮地提出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的要求。
⑼ 世界各地歷史發展的不同軌跡
世界歷史年表 約300、400萬年前:人類在地球上出現。 約200、300 - 1萬年前:人類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流行,已使用火,晚期大量使用骨、角器。狩獵和采 集業發展,血緣家族及母系氏族公社產生。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今中國元謀一帶,已能製造和使用石器。 約70 - 2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中國華北地區。 18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 約公元前3 - 前1萬年:原始宗教出現。 約公元前1.2萬 - 前4000年:人類中石器時代。發明並使用弓箭,細石器廣泛應用,狩獵業發展。 約公元前8000 - 前2000年:人類先後進入新石器時代。磨光加工的石器流行,出現了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母系氏族公社繁榮。
公元前6000年:小亞細亞地區出現亞麻和羊毛織物。 約公元前6000 - 前1000年:古代兩河流域、小亞細亞、希臘、羅馬、印度和波斯等地原始宗教和古代宗 教盛行。 約公元前5000年:亞洲西南部和中亞地區開始用冷鍛法加工天然銅。古埃及已使用等臂天平秤,為已知最 早的衡器。 約公元前5000 - 前4000年:古埃及出現以太陽和月亮為規律的日歷。 約公元前5000 - 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原始居民生活在長江下游地區。 公元前4000 - 前3000年:古埃及、西南亞、南歐、中歐和中國等地先後開始用礦石煉銅。 前3760年:古代猶太人日歷的首年。 公元前3500 - 前3100年:古代兩河流域烏魯克時期。出現陶輪制陶和塔廟建築,創造了楔形文字。古埃 及國家(諾姆)形成。出現了象形文字。 公元前3500 - 前3000年:古代兩河流域居民開始使用輪式運輸工具。古代埃及人已在農業中使用犁、耙 和施肥。 前3372年:古代南美瑪雅年表中最早的日期 前3100年:古代埃及上埃及統治者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初步形成統一國家。埃及早王朝時期開始。 公元前3000年:古代兩河流域蘇美爾地區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約公元前3000年:古代埃及出現有槳和帆的船。古埃及人已使用銅鏡。古印度人發明了印章文字。 公元前3000 - 前2300年:愛琴海地區克里特文明出現。 前2686年 - 前2181年:埃及古王國時期。國家統一完成,大規模興建金字塔。 前27世紀:古代兩河流域蘇美爾時代的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形成。 前26世紀:古埃及著名的獅身人面像落成。 前2500年:古代蘇美爾醫學發現礦泉水有癒合特性,古代蘇美爾人已使用燃油燈,學會烤制麵包和釀制啤 酒。歐洲出現編織機。 約公元前2500 - 前1500年:西亞古亞述時期 前25世紀 - 前23世紀: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人發明在陶片上刻劃地圖。 前2378年 - 前2371年:古代蘇美爾拉格什國王烏魯卡基那在位,進行世界最早的改革。 前2371年 - 前2154年:古代兩河流域阿卡德王國時期。國王薩爾貢統一兩河流域南部。 約公元前2300 - 前1750年:古印度哈拉帕文化時期。 前23世紀:中國堯命羲、和觀測天象,制定歷法,以366日為一年,置閏月以正四時。 前2181年 - 前2040年:古埃及第一中間期。 約前年 - 前2096年:古代兩河流域烏爾第三王朝創立者烏爾納姆在位,頒布《烏爾納姆法典》。 約前21世紀:中國禹治水成功 約前21 - 前17世紀:中國二里頭文化存在 前21 - 前16世紀:中國夏朝 前2040年 - 前1786年:古埃及中王國時期。青銅器廣泛應用,開發法雍湖地區,修建卡爾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