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選拔人才用哪些制度
察 舉 制
察舉也就是選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漢代察舉的標准,大致不出四條,史稱「四科取士」,《後漢書�6�1百官志》注引應劭《漢官儀》說:
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約起於西漢,下迄東漢未改。不過有時單舉其中的一二科,或全舉四科,均有詔令臨時規定。察舉的標准雖僅有四科,但察舉的具體科目卻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賢良方正、文學(通常指經學)以及明經、明法、尤異、治劇、兵法、陰陽災異等臨時規定的特殊科目。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實授官職。上述察舉諸科,實際上分為歲舉和特舉,歲舉是常制,特舉由詔令臨時規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的制度。漢代選官以「鄉舉里選」為依據,體現的是尊重鄉里輿論對士人德才評判的權威性。但是,輿論評價一旦與仕途沉浮相聯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權勢、有影響的人物或社會集團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審時度勢,提出了「惟才是舉」的用人原則,這既是對處於亂世求賢的需要,也是對漢代「選舉失實」的刻意糾正。
征 辟
徵辟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徵聘與公府、州郡辟除兩種方式。皇帝徵聘是採取特徵與聘召的方式,選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學兼優的人士,或備顧問,或委任政事。徵聘之方,由來已久,如秦孝公公開下令求賢即屬徵聘性質。秦始皇時叔孫通以文學征,王次仲以變倉頡舊文為隸書征,亦皆屬徵召性質。到了漢代,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賢詔,也是繼承了這一方式。以後自西漢武帝以至東漢,相沿成例。對於德高望重的老年學者,且特予優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車以蒲裹輪,駕駟迎申公」,可謂開了漢代安車蒲輪以迎賢士的先例。皇帝徵聘,為漢代最尊榮的仕途,被征者來去自由,朝廷雖可督促,如堅不應命,亦不能強制;且於既征之後,地位也不同於一般臣僚,大都待以賓禮。
辟除是高級官員任用屬吏的一種制度。漢代辟除官吏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三公府辟除,試用之後,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薦舉與察舉,可出補朝廷官或外長州郡,故公府掾屬官位雖低,卻易於顯達。一種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資歷、功勞,或試用之後,以有才能被薦舉或被察舉,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長吏。
公府與州郡既有自行選官之權,而被辟除的屬吏又不為朝廷命官,故去留亦可以自便。如不應辟,也不能加以強迫;否則,要受到輿論的非議。尤其是州郡辟召是當時比較自由的仕宦途徑,而且既辟除之後,主官即當加以重用;否則,氣節志行之士就要辭去。另一方面,公卿牧守既可自行辟除,他們為了發展個人勢力,皆爭相以此籠絡士人;而士人為了做官,也不得不依託權門。這樣便發展成為一種私恩的結合。西漢時被辟除者猶為國家官吏,到東漢則實際上成了主官的私屬。於是朝廷集權力量遭到分割,地方割據勢力得到發展,東漢末年四分五裂的局面,與用人之權轉移到私人手中有很大關系。
九 品 中 正 制
在漢末軍閥混戰的沖擊之下,鄉里組織遭到破壞,「鄉舉里選」的傳統做法難以為繼。在此情況下,三國時的曹魏御史大夫陳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選有聲望的人擔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負責察訪本地士人,按其才德聲望評定九個等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後根據士人的品級,向吏部舉薦。吏部依據中正的報告,按品級授官。起初,這一制度是致力於解決朝廷選官和鄉里清議的統一問題,是對漢代選官傳統的延續,也是對曹操用人政策的繼承。但到魏晉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個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壟斷,他們在評定品級時,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劃分,已經背離了「不計門第」的原則。此後的三百年間,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護士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
科 舉 制
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制度,只是按照門第高低分配權力,不能滿足數量眾多的出身低微的地主的要求,而門第高的士族腐敗,因而加劇了當時的政治腐敗和地方割據分裂的傾向,說明士族制度已經腐朽。同時封建經濟有所發展,尤其是均田制實行後,中小地主勢力增長,非常渴望進入統治階層。隋唐時期實現了國家的統一,為革新政治、鞏固統治、加強中央集權,在選官上實行了科舉制。
隋文帝廢除維護門閥貴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於開皇七年(587年)設「志行修謹」、「清平干濟」兩科。隋煬帝時始置進士科,因為是分科取士,所以名為「科舉」。王朝開始用公開考試的方法來甄別人才高下,從而量才錄用,這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為以後歷代所沿用。
唐代科舉有常舉和制舉兩類。常舉每年舉行,於進士科外,復置秀才、明經、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種。學館的生徒可以直接報考,不在學的自行向州、縣報考,合格後再由州縣送中央參加考試,應試者以進士、明經兩科為最多。考試的內容,進士著重於詩賦和時務策,明經則著重於儒家經典的記誦。主持考試的,開元二十四年(736)以前一直是吏部考工員外郎;以後歸禮部掌管,也有臨時由皇帝委派中書舍人等清要官主持的。武則天當政時,還親自主持考試。考試及格者稱為「及第」。錄取數進士科約為應試者的1-2%,明經科為1-2/10。因為考生投送履歷表,叫做「投狀」,所以進士第一名稱「狀頭」或「狀元」。武則天還增設武舉,由兵部主持。
制舉由皇帝臨時立定名目,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文辭清麗科、博學通藝科、武足安邊科、軍謀越眾科、才高未達沉跡下僚科等百十餘種。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參加考試。考中以後,原是官吏的立即升遷;原來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給予官職。但制舉出身當時並不被視為正途,而看成是「雜色」。
隋唐時期創立的科舉制度有積極意義:剝奪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權,削弱了地方豪強士族的勢力,使封建官吏的選拔和任用權收歸中央,有利於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選官方面的腐敗,改變了自秦漢以來以薦舉為主的官吏選拔制度,是歷史的一大進步。通過科舉考試,向整個地主階級開放仕途,有利於籠絡人才,緩和了矛盾,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科舉制度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推動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發展。
科舉產生出一大批善於治國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眾多有傑出貢獻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學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顏真卿、柳公權、白居易,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司馬光、朱熹、包拯、寇準,明代的張居正、湯顯祖、海瑞、徐光啟,清代的紀曉嵐、劉墉、鄭板橋、林則徐、翁同龠、張、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狀元、進士和舉人之中,都是中華民族的英才。
科舉制度植根於我國的具體土壤,即有賴於我國多民族國家中主體民族在人口、發展水平與文化認同上的巨大優勢和封建生產力方式不斷向周邊地區拓展的歷史現狀。它的存在既依賴於專制王朝,又促進國家的統一與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共同發展的歷史。以科舉為「正途」而又以儒家學說為科舉考試內容的做法,把政權的世俗性與意識形態的灌輸自然地融合為一體,是我國傳統政治的一大創造。它客觀上使中華文化統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來,這有利於傳統中央集權國家的發展。如果以科舉制度奠定基礎的隋唐為界劃分我國歷史的前後期,也可以看出,後期中央集權國家的凝聚力與穩定程度要大於前期,這與官僚銓選制度由「察舉徵辟」到科舉考試的演變也密切相關。
科舉制度為以後歷代王朝所沿用,但到了明清時期,專重「四書」「五經」,以八股文取士,禁錮了士人的思想,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的發展和社
『貳』 進士與我國歷史上哪一人才選拔制度有關
科舉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唐朝時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主要,後來詩賦成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元、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袁可立)戊子舉於鄉,己丑成進士。"
『叄』 進士題名牌和中國古代什麼制度有關
科舉制度,隋朝時候開創了科舉制,從此後,通過考試選拔人才就成為了一種最公平的方式。
『肆』 科舉制度對我國歷史的推進至關重要,科舉制度經歷了哪些時期
科舉制度是我國古代選拔人才的一項重要制度,通過科舉制選拔人才較為公平公正,這個制度在我國古代時期為國家選拔了大批國家棟梁。現在給大家講述一下科舉制的發展歷程以及科舉制度經歷過的朝代。
隋朝時隋文帝為了國家選拔人才採取了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後隋煬帝繼位,到了這個時期,隋煬帝有設置了進士科,將參加考試的人按照成績排名才選拔人才,進士科的出現標志著我國的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到了清朝末年,科舉制度被廢除。
科舉制度從隋朝時期一直到清朝末年,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它的發展歷程可謂是非常的豐富,它有過鼎盛時期,也經歷了衰敗直至廢除。
『伍』 請問秀才、舉人、進士、狀元是怎樣選拔的
秀才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舉人才,即為察舉。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諸州每年各舉薦秀才一名,意為優秀人才。
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5)進士與我國歷史上什麼人才選拔制度有關擴展閱讀:
一、歷史背景
秦朝以前,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諸侯、卿、士。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漢朝。提拔民間人才。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舉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員負責。
但是,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准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材,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二、科舉發展
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創立完善科舉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
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
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陸』 中國從古至今選拔人才的制度
科舉制度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徵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干三百多年。《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准。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里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准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里「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雲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咨」,陳堯咨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貢士】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舉人】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陞官發財。
【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阿Q正傳》中稱趙少爺「茂才公」,表示諷刺。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范圍,要模擬聖賢的口氣,傳達聖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揮。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訓儉示康》:「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校】夏代學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的場所。
【庠xiang】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序】周代學校的名稱。《孟子·滕文公》:「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
【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稷下學宮】戰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於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匯集於此,他們興學論戰、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師都曾來此講學,是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園地。
【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張衡傳》:「因入京師,觀太學。」《送東陽馬生序》:「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
【國子監jian】參見「太學」條。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為「太學」。
【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嶽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
【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諭等。
【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明代的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過國子監祭酒。
【博士】古為官名,現為學位名稱。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三國志·呂蒙傳》:「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送東陽馬生序》:「有司業、博士為之師。」
【司業】學官名。為國子監或太學副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副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
【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並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學使即學政的別稱。《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區的學政。
【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後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後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
【助教】學官名。是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
【監生】國子監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後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生資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則是一個吝嗇鬼的典型。
【諸生】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送東陽馬生序》「今諸生學於太學」,則是指在國子監學習的各類監生。
『柒』 我國古代選拔人才的制度都有哪些
1、世卿世祿制
根據《史記》記載,我國最早的人才選拔制度應為西周時期的世卿世祿制,具有很大的缺陷性,因為該制度本質上是為世族階級服務的,這就導致寒門子弟根本難以通過該制度翻身。
之後,隨著西周宗主地位的衰弱,世卿世祿制度也開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薦舉制以及軍功制。
2、薦舉制
《左傳 昭公十七年》中記載了這樣的一段話:「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大致意思是說教育開始逐漸地普及,這也是薦舉制產生的主要原因。當時的統治者為了加強國家的實力,便不再如昔日世卿世祿制一樣只提拔貴族子弟,而是不管出身貴賤,依照能力來安排官職。
於是許多人便或毛遂自薦或被他人推舉,步入到了仕途之中,比如說諸位很熟悉的荊軻,他便是被人推舉給太子丹的。《史記》有文可證:「田光急見荊軻,言舉薦之事,荊軻應之。」
3、軍功制
與薦舉制同處一個時期的還有軍功制,這種制度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統治者為了激勵百姓從軍,也為了能選拔軍事人才,提高本國軍事實力所設置的一種選拔制度。戰國時不少士兵便是通過軍功制一躍成為將軍,甚至名垂千古,最為著名的便是長平之戰坑殺了四十萬人的白起。
客觀來講,這兩種制度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極難挑出毛病,它們皆是符合時代背景的產物,為日後中國人才選拔制度開拓了一個新方向。
4、察舉制
待到秦漢建立後,便在薦舉制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形成了察舉制度。《文獻通考 卷二十八 選舉考一》記載:「孝武元光元年冬,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察舉制跟薦舉制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更加專業化官方化,是需要地方向中央推舉人才,並且人才還要接受考核,沒有薦舉制那樣隨意。因為察舉制的考核很注重品行,所以也有人稱其為「舉孝廉」,漢光武帝劉秀的叔父劉良便曾是舉孝廉出身。
值得一提的是,察舉制雖然為士人為官提供了途徑,但卻依舊被貴族階級所掌控。許多察舉出身之輩,並不是真的品行高尚才華橫溢,而是買通了考察官,或是背後有官僚階級的支持。對於這種情形,甚至有史學家稱「一場作秀的察舉」,足以見制度背後的腐敗。
5、科舉制
之後,便是古代實行時間最長,也是最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科舉制。科舉始建於隋朝,後來唐朝對其加工完善,歷朝歷代進行一些改動,繼續沿用下去,一直到1905年時,這項制度才被廢除。科舉對中國社會歷史進程起到了強有力的推進作用,故有學者認為「科舉即是古代的高考。」
唐朝時,科舉考試流程則為鄉試---省試---吏部復試,主要分為常科以及制舉兩類。北宋時,科舉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將考試程序進行了改革,把吏部復試改為了殿試。
並在此之後成為北宋的定製。除此之外,為了防止考官舞弊,考試後一律將卷子密封,把考生的名字所遮掩住,並且不允許在卷子上留有特殊印記,有些類似於如今的高考閱卷。
而且為了得到更多人才,北宋也對科舉進行了擴招,根據《宋史》記載,宋太祖在位期間便錄用了近萬人的科舉取士,遠比唐朝要多。這跟宋朝重文輕武的制度是有所關聯的,正因此,才有學者發出:「宋朝是讀書人最幸福的一個朝代」這樣的感慨。
元朝時,科舉經常停考,並且並無太多新意,在此就不多做敘述。明朝時科舉有了新的變化,它開始跟學校制度結合起來,想要參加鄉試,就比如成為各級行政單位的生員亦或是國子監的監生。
並且,明朝的科舉考試的流程也進行了一些小修改,將省試換為了會試,在鄉試之前還加入了一個縣府院試。清朝時則是沿襲明代,幾乎沒有任何改動,只是使學校制度跟科舉制度完全融合在一起,並把縣府院詩改為了童試。
科舉制度相比較之前的幾個選拔制度,其優點不言而喻。它幫助了更多寒門子弟進入仕途,讓士人看到了一條光明大道,也給國家帶來了太多人才,著名的愛國詩人文天祥以及一代文豪蘇軾便是科舉進士出身,還都是二十歲考上進士的學霸人物。
不過科舉的局限性也很明顯,它還是做不到如當今高考一樣絕對的公平,不少地方的考試依舊有舞弊現象,甚至就連最重要的殿試,也完全是看皇帝心情而定。並且科舉太過死板,尤以清朝的八股文最束縛士人思想,這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才的損失。
(7)進士與我國歷史上什麼人才選拔制度有關擴展閱讀
隋唐科舉的積極意義:
隋唐時期創立的科舉制度有積極意義:剝奪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權,削弱了地方豪強士族的勢力,使封建官吏的選拔和任用權收歸中央,有利於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選官方面的腐敗,改變了自秦漢以來以薦舉為主的官吏選拔制度,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通過科舉考試,向整個地主階級開放仕途,有利於籠絡人才,緩和了矛盾,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科舉制度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推動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發展。
『捌』 中國古代人才選拔制度
1、世卿世祿制
根據《史記》記載,我國最早的人才選拔制度應為西周時期的世卿世祿制,具有很大的缺陷性,因為該制度本質上是為世族階級服務的,這就導致寒門子弟根本難以通過該制度翻身。
之後,隨著西周宗主地位的衰弱,世卿世祿制度也開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薦舉制以及軍功制。
2、薦舉制
《左傳 昭公十七年》中記載了這樣的一段話:「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大致意思是說教育開始逐漸地普及,這也是薦舉制產生的主要原因。當時的統治者為了加強國家的實力,便不再如昔日世卿世祿制一樣只提拔貴族子弟,而是不管出身貴賤,依照能力來安排官職。
於是許多人便或毛遂自薦或被他人推舉,步入到了仕途之中,比如說諸位很熟悉的荊軻,他便是被人推舉給太子丹的。《史記》有文可證:「田光急見荊軻,言舉薦之事,荊軻應之。」
3、軍功制
與薦舉制同處一個時期的還有軍功制,這種制度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統治者為了激勵百姓從軍,也為了能選拔軍事人才,提高本國軍事實力所設置的一種選拔制度。戰國時不少士兵便是通過軍功制一躍成為將軍,甚至名垂千古,最為著名的便是長平之戰坑殺了四十萬人的白起。
客觀來講,這兩種制度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極難挑出毛病,它們皆是符合時代背景的產物,為日後中國人才選拔制度開拓了一個新方向。
4、察舉制
待到秦漢建立後,便在薦舉制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形成了察舉制度。《文獻通考 卷二十八 選舉考一》記載:「孝武元光元年冬,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察舉制跟薦舉制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更加專業化官方化,是需要地方向中央推舉人才,並且人才還要接受考核,沒有薦舉制那樣隨意。因為察舉制的考核很注重品行,所以也有人稱其為「舉孝廉」,漢光武帝劉秀的叔父劉良便曾是舉孝廉出身。
值得一提的是,察舉制雖然為士人為官提供了途徑,但卻依舊被貴族階級所掌控。許多察舉出身之輩,並不是真的品行高尚才華橫溢,而是買通了考察官,或是背後有官僚階級的支持。對於這種情形,甚至有史學家稱「一場作秀的察舉」,足以見制度背後的腐敗。
5、科舉制
之後,便是古代實行時間最長,也是最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科舉制。科舉始建於隋朝,後來唐朝對其加工完善,歷朝歷代進行一些改動,繼續沿用下去,一直到1905年時,這項制度才被廢除。科舉對中國社會歷史進程起到了強有力的推進作用,故有學者認為「科舉即是古代的高考。」
唐朝時,科舉考試流程則為鄉試---省試---吏部復試,主要分為常科以及制舉兩類。北宋時,科舉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將考試程序進行了改革,把吏部復試改為了殿試。
並在此之後成為北宋的定製。除此之外,為了防止考官舞弊,考試後一律將卷子密封,把考生的名字所遮掩住,並且不允許在卷子上留有特殊印記,有些類似於如今的高考閱卷。
而且為了得到更多人才,北宋也對科舉進行了擴招,根據《宋史》記載,宋太祖在位期間便錄用了近萬人的科舉取士,遠比唐朝要多。這跟宋朝重文輕武的制度是有所關聯的,正因此,才有學者發出:「宋朝是讀書人最幸福的一個朝代」這樣的感慨。
元朝時,科舉經常停考,並且並無太多新意,在此就不多做敘述。明朝時科舉有了新的變化,它開始跟學校制度結合起來,想要參加鄉試,就比如成為各級行政單位的生員亦或是國子監的監生。
並且,明朝的科舉考試的流程也進行了一些小修改,將省試換為了會試,在鄉試之前還加入了一個縣府院試。清朝時則是沿襲明代,幾乎沒有任何改動,只是使學校制度跟科舉制度完全融合在一起,並把縣府院詩改為了童試。
科舉制度相比較之前的幾個選拔制度,其優點不言而喻。它幫助了更多寒門子弟進入仕途,讓士人看到了一條光明大道,也給國家帶來了太多人才,著名的愛國詩人文天祥以及一代文豪蘇軾便是科舉進士出身,還都是二十歲考上進士的學霸人物。
不過科舉的局限性也很明顯,它還是做不到如當今高考一樣絕對的公平,不少地方的考試依舊有舞弊現象,甚至就連最重要的殿試,也完全是看皇帝心情而定。並且科舉太過死板,尤以清朝的八股文最束縛士人思想,這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才的損失。
(8)進士與我國歷史上什麼人才選拔制度有關擴展閱讀
隋唐科舉的積極意義:
隋唐時期創立的科舉制度有積極意義:剝奪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權,削弱了地方豪強士族的勢力,使封建官吏的選拔和任用權收歸中央,有利於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選官方面的腐敗,改變了自秦漢以來以薦舉為主的官吏選拔制度,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通過科舉考試,向整個地主階級開放仕途,有利於籠絡人才,緩和了矛盾,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科舉制度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推動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發展。
『玖』 中國古代人才選拔制度都有哪些,它們又有什麼利弊
考試一直是從古至今非常受人矚目的事情,因為不管是古代的考試,還是如今的高考,都被人們認為成是提升身份的途徑。古代的人才選拔制度有很多,如最早的世襲制、春秋時期薦舉制和軍功制、秦漢時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唐朝的鄉試省試殿試等等,一直到了今天的高考制度。
雖然高考仍然有人有爭議,但我認為已經是一個比較完善的考試制度了,解決了古代寒門子弟無法出頭的問題。但高考也一定還會有所改善的,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改革的空間也是仍然很大的。
『拾』 中國古代都有哪些選拔官員的制度
1、世卿世祿制
「卿」:是古代的高級官吏,「祿」是古代官員的俸祿,世卿世祿制即指的是西周初期的周王室和各個諸侯國的卿大夫等官吏可以父死傳子,世襲此職,世代享有該職俸祿。
世卿世祿制是一種古代早期的官員更替制度,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華後,立郡縣,廢分封制後,這種制度基本被廢除。
2、察舉制度
是流行於漢代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秦朝建立後,商周時期的官員世襲制徹底廢除,但是秦朝還未建立系統的人才選拔制度便被漢朝取代。漢代時,建立了察舉制,察舉,即由諸侯王、公卿、郡守等推薦人才給朝廷,作為官員的來源。
察舉對象既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官吏。這種制度基本保證了朝廷對行政官員的需求。察舉制度在西漢時比較嚴格,到東漢後期,由於政治腐敗,權貴舞弊,察舉制度失去效用。
3、九品中正制
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選拔人才官員的制度,最早由曹魏政權所創。曹操為了加強政府對人才的選拔控制力,採取了下派官員到各處評定選拔人才的方法。後來曹丕為拉攏士族,將這種辦法定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
這種制度的具體操作辦法是政府在各州郡派駐名為中正的官員,中正依據家世、道德、才能三個角度評議各州郡中的人物,具體分為九品,分別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中正把這評議的結果上報朝廷,朝廷根據結果來對這些人才委以官職。
4、科舉制
自隋朝到清朝1300多年間實行的一種選官制度,科舉制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一種選拔人才制度。隋文帝建立隋朝後,鑒於以上的種種選拔制度都有弊端,同時,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把選官的權力收回中央手中,首開科舉制,可惜的是科舉制還沒建立完善機制,隋朝就滅亡了。
5、察舉徵辟制
所謂察舉,就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轄區內進行考察,發現統治階級需要的人才,以「孝廉」「茂才異等」「賢良方正」等名目,推薦給中央政府,經過一定的考核,任以相應的官職;所謂徵辟,是由皇帝或地方長官直接進行徵聘。
察舉和徵辟,對於原先實行的世祿世卿制來講,是一大進步。但是這一制度又帶有舉士和舉官不分,選舉和考課不分,選舉與教育分離,沒有選官的專職官員,先選後考等特點。給各級官吏在察舉和徵辟中徇私舞弊留下很多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