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歷史上的四次大統一都在什麼時期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存在500年
商朝 前1600-1100 湯亳 殷 存在500年
周朝 前1100-256 武王 鎬 存在844年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存在15年
漢朝 前202-公元220 劉邦 長安 存在422年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存在37年
唐朝 618-907 李世民 長安 存在 289年
宋朝 960-1279 趙匡胤 開封 存在319年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存在97年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 存在276年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存在267年 回答者: facmain | 四級 | 2011-4-19 20:00
秦(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朝的建立結束了春秋戰國的混亂,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
然後是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劉邦在楚漢相爭中最後勝出,建立大漢帝國。
晉朝(公元265-420年的建立結束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分裂,統一全國。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統一全國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
宋朝(公元1127-1279年)的統一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狀態,實現統一。
其餘朝代的更替基本都是在一個比較統一的情況下,又一個政權取代另一個政權
『貳』 歷史上分分合合的事
在中國歷史中有句老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次分合的過程中,群雄逐鹿的動盪戰亂,國家朝代的興亡更替,將平民百姓捲入到一場鮮血與生命的大博彩中。這分分合合的宿命,到底其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呢?是天命氣數的輪回?還是英雄人物野心的消長?亦或是國家社會的演化?在這幾千年的漫長歲月里,每一次的分分合合到底將中國引導到什麼方向?未來又會如何?
本文將就以上這些問題,拋磚引玉,與讀者共同探討一下。全文將按照時間順序回顧中國歷史上數次的分裂與大一統,焦點在於每一次達成統一的一方是如何脫穎而出又是如何維持穩定統一的。
人類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最根本的是依靠兩個特點:1.製造工具;2.人與人的合作。在隨後漫長的人類內部競爭中,決定最終勝利者的往往也與以上兩點一脈相承。誰的工具更有效,哪個組織能夠在更大規模上達成有效合作。
如果把夏朝的建立看作中國第一次的大一統,這次統一的實質相當於血脈傳承替代禪讓制度。從此以後,競爭中國主導權的基本單位成為了一個個的家族。那麼為什麼父傳子這種權力世襲制度會在之後的幾千年裡頑強地生存下來呢?除去人類對保存自己基因的生存本能以外,血脈傳承作為一種制度,其優點在於清晰、明確、幾乎很少出現爭議。而且,基於血緣的家族,其成員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合作的建立也更容易。所謂上陣父子兵嘛。至於禪讓制度,與其說是基於個體能力選拔領導者,不如說是基於上一任領導者喜好隨機抽取接班人。畢竟幾千年前沒有智力測驗,而直到今天也沒有人可以清晰地說明什麼樣的領導者是有能力的。
在確立了血脈的地位後,中國社會就成為了一個個家族競爭的舞台。誰能占據更肥沃的土地,誰擁有更多的生產者(奴隸),誰就能擁有更多更強壯的士兵。但是不同家族之間的關系如何安排呢?夏朝沒有給出答案,於是他們就被周王朝幹掉了。隨後的周王朝之所以能夠穩定存在幾百年,是因為周公制定的「禮」的體系給各個家族的關系做了一個理性的安排。王、諸侯、大夫清晰分級,每一級別的家族所能擁有的資源設置明確上限,同時在外敵入侵時,周王朝統合各個家族的武裝力量進行聯合防禦,正是由於這項托拉斯協議的存在,使得炎黃子孫能夠保有東亞大陸平原地區的肥沃耕地,外敵也許可以偶爾侵入,滅亡西周,但他們無法持久佔領,而不得不在諸侯的軍隊趕來時退卻。周王朝的制度安排使得中原地區成長為東亞的核心,也使炎黃子孫在文化經濟等諸多方面超越了周邊的少數民族。
那麼周王朝又為什麼會衰敗,而讓中國迎來分裂的春秋戰國時代呢?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防禦協議的安排:周的核心家族在中原內部的安全地帶,而把異性家族安置在邊緣地區,阻擋外族的入侵。然而,不承擔風險的家族自然也無法收獲最大的收益。當其他家族興旺發達的時候,周王朝的核心家族卻逐漸衰敗了。但所有諸侯國仍然接納家族聯盟的制度安排,只不過老大輪流做而已,看誰的拳頭大嘛。
直到秦始皇出現,又一次制度變革的契機出現了。秦的統一至少證明一個問題:家族之間靠聯盟已經無法抵禦強大的外敵入侵了。當外敵夠強大夠機智的時候,家族聯盟只有被各個擊破的份。從軍事角度講,中央集權絕對比聯軍的多頭指揮更有效率。秦王朝的建立,實質是終結了各個家族分享權力的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獨大,中央集權,全天下其他姓氏都是給秦王族打工交稅的。理論上講,這種中央集權消除了各個家族的流血紛爭,以統一換和平,就像張藝謀的「英雄」裡面所幻想的一樣。可惜,秦始皇當年可沒打和平這張宣傳牌。秦王族的超然地位唯一的依靠就是秦軍的暴力,而民眾在統一後得到的也不是和平,而是徭役以及酷刑。結果就很明顯,當秦軍的機動力戰鬥力被此起彼伏的反抗消磨到極點的時候,圍繞著秦家族的中央帝國也就垮掉了。
秦亡後,項羽對中國的發展沒有什麼安排,只是依靠思維慣性短暫恢復戰國的格局。可很快劉邦就證明了,目光局限在地區的家族(西楚霸王),不管戰鬥力多麼強,也耗不過統合天下的家族。於是,盡管劉邦屢戰屢敗,但最終還是很流氓地磨來了項羽的失敗。
隨後的漢王朝在建立初期通過休生養息政策讓民眾真正得到了統一換來的和平以及繁榮,可以說文景之治就是之後幾千年中國人心中統一的理想情景。漢王朝統一的實質就是一點:大家從此都是一個皇帝的子民,不能輕易彼此開戰了。皇帝及其衍生的中央政府作為一切爭端的最終仲裁者,比起諸侯國混亂地打打殺殺要高效得多。這最根本的特點經過儒家學說的包裝就變成了皇家所擁有的天命血脈以及君臣有別的綱常忠義。
然而,不同家族對於中央政府權力的爭奪仍然在繼續。首先,皇族內部在漢初仍然延續了分封制度,皇帝之下存在著相對獨立的王國。其次,異姓家族雖然無法封王,但還是可以參與中央政府的管理,特別是在與皇室聯姻之後。理想狀態下,這些親王和外戚將會對皇帝充滿了基於親情的擁護和保衛,而且其權力也會受到皇權的壓制。但是歷史從來不是那麼理想的。於是漢朝就有了七王之亂和無數外戚奪權的故事。
當漢朝終結於曹、孫、劉之手的時候,沒有人再相信皇室得到的上天眷顧了。皇室通過儒家思想戴上的特殊光環消失殆盡,隨後的魏、晉、南北朝充斥著各大家族此起彼伏的爭權與篡位,第一家族無法穩定的保持其超然的仲裁地位,自然也無法維持大一統帝國的長期存在。
到底如何長期維持第一家族的實力呢?這個嚴重的問題終於在隋唐時代得到了改善,解決方案就是:科舉制度。皇帝作為第一家族,在其廣闊的直轄土地上,不再單純依靠其他有實力的大家族來維持統治,而是通過面向所有人的科舉來解決中央政府的人才問題。這下子皇帝身邊的自己人終於不再只有那些宦官了,也不用到處三顧茅廬赤腳迎客了。天下有實力有智慧的人們會紛紛自動地通過科舉考試,成為皇權的維護者。
隋唐再一次達成穩定的大一統,其實質就是基於科舉制度的皇帝官員分權格局代替了純粹基於血緣的世族政治。自此以後幾千年間,中國歷朝歷代國家內部的權力分配機制幾乎從來沒有跳出科舉的框架,變化的只有皇權與官員階層之間的比例而已,直到清末廢除皇帝。
雖然科舉制度解決了皇帝對政治人才的需求問題,但仍然有另一個顯著的不穩定因素威脅著大一統帝國的延續。那就是軍權與政權的關系。任何一個政權,其最根本的權力基礎在於國家暴力,對內維持治安,對外抵禦入侵。而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精兵強將與烏合之眾的差距越來越明顯,軍事指揮的專業程度也越來越高。這就對皇帝管理自己的軍事力量提出了挑戰。一方面皇帝本身可能不懂軍事,需要尋找代理人;另一方面即使皇帝本身是將軍,他也不可能一個人把大一統帝國的治安與邊防照顧得面面俱到。所以雖然政務在科舉制度下集中到皇帝與中央政府,但軍務卻仍然與分封制大同小異。將在外,君令到底受不受?這要看皇帝手中的軍事力量了。而當地方軍事實力由於安全問題(邊患或是暴動)而膨脹,中央實力衰弱喪失威懾力的時候,大一統的唐朝就被它自己的節度使們打散了。
隨後的五代十國時期,以往大家族之間的政治競爭被將軍們的流血政變所代替。一個又一個的政權此起彼伏,紛紛由於內部的軍權挑戰而崩潰。直到宋朝的建立,漢族才又重新獲得了一個穩定的相對大一統的政權。
宋朝的制度進步,其中相當關鍵的一個特點就是政權對軍權的嚴格控制。宋朝皇帝對於軍政大權集於一身的地方軍閥帶有天然的敏感,因為他們開國皇帝就是這么起家的。但軍隊還是需要將官的。怎麼管理將官呢?宋朝提供的答案是1)文職官員的監督管理;2)完善的武舉制度;3)強大的皇帝直屬禁軍。對於不服軍令的將軍,文官負責撤換之,而武舉選拔的人才負責替代之,維持這一秩序的就是皇帝手中的軍事力量。應該說,這種制度安排已經是相當嚴密了,直到今天,國家對將軍(不是軍隊或士兵)的控制最核心的也就是靠這三條。
然而,這種制度安排自然也有它的問題。第一,它選不出也留不住軍事天才。當皇帝需要以將軍的可替代性來保證自己對軍隊的控制時,沒有哪個皇帝願意看到一個不可替代的軍事天才。按照這個邏輯,岳飛的罪名的確是莫須有,因為宋朝皇帝不需要岳飛的存在。第二,這個制度重內輕外,帝國核心的禁軍強於/多於應對邊防的外圍部隊,但卻不會得到實戰的檢驗。萬一哪一天皇帝心血來潮御駕親征,或是不幸被人家打上門堵在家裡的話,呵呵,問題就大了。
相比起來,宋朝北方的競爭對手們則對政權軍權有著不同的安排。游牧民族的生活決定了其全民皆兵的特點,一方面賦予他們較高的攻擊力,另一方面也決定了其社會結構中政權與軍權天然地合而為一。歷史上,由於游牧經濟的不穩定性,北方民族通常生活在一個個分散的部族中,偶爾會在某個天賦超人的軍政天才推動下形成部族聯盟,但卻較難維持長期穩定的中央集權結構。但在宋王朝時期,兩個因素給少數民族政權帶來了便利。1)隨著中原漢族文化的輻射以及民族的遷徙,北方地區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出現了一定程度混合,增加了社會的穩定程度。2)就像唐王朝曾經採用少數民族雇傭兵一樣,北方政權可以採用漢族僱傭政務官/經理人。事實證明,後者的搭配比前者效果好得多。這些接納了漢族政務官或者漢族政治經濟策略的少數民族政權,實際上近似於採取民族開放政策的唐朝,區別只是這些少數民族皇帝還有本族的職業化軍隊可以依靠。
比起宋朝,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制度安排是不是更加具有效率呢?這要看他們對漢族開放程度以及本族的戰鬥力高低了。相比起宋朝這個漢族政權,其實反倒是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為多民族國家提供了一套穩定的解決方案。從此以後,在中原大地上競爭的主體就不再只是漢族內部的大家族了,而是上升到了民族這一層次。
有人說宋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倒退。筆者對此有謹慎的保留意見。當制度安排已經能夠維持大一統政權的穩定與經濟效率時,歷史就不再憐憫任何一個偏安一方的地方政權了。長江保不住南宋;大漠護不了北元。如果把北宋也考慮在內,元代替宋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在戰爭中,農耕政權已經很難靠武裝農民人海戰術來抵擋擁有精銳騎射常備軍的游牧政權了。
當然,作為一個政權,元確實很不成熟。其實大部分蒙古人恐怕對於治理國家沒什麼興趣,遍及歐亞大陸的征服史大概也就算是一次大范圍的遠程的長期的搶劫而已。元朝對於內部的權力分配、人才選拔以及軍權的管理都是相對混沌的。從制度演化的角度講,元朝用自己的短命證明了一點:暴力維持的民族歧視體系是不穩定的。壓迫的鏈條總會有脆弱的一環或是腐朽的一天。當朱元璋的騎兵可以和蒙古騎兵正面沖突的時候,元朝也就自然地被明朝取代了。
在元朝之後的明清兩朝,都是穩定的大一統政權。兩者的交替只是軍隊戰力此消彼長外加一系列偶然因素影響造成的。兩者都採用了中央集權的制度安排,繼承了漢、唐、宋的經驗。可以這樣講,漢朝開始,皇帝的存在可以防止各大家族隨意開戰,隋唐開始,皇帝的存在可以將社會權力導向有能力的人才,宋朝開始,皇帝的存在意味著國土完整與社會安定的唯一責任者。而明清對皇帝制度的貢獻就在於:如果哪個皇帝做不到以上三點,特別是第三點時,他這個皇帝也就做不下去了。
的確,當西方人開始插手東亞大陸事務而無人能阻擋的時候,清王朝和皇帝制度也就隨之壽終正寢了。東亞大陸穩定統一的格局被100多年的分裂與內戰所代替。為什麼經過多年完善的皇帝集權制度又突然不穩定了呢?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武器的發展重新定義了軍人。當火器進入戰場時,冷兵器部隊和平民就沒多大區別了。所以清朝皇帝實質上等於被突如其來地解除了武裝,數次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運動使得清王朝的衰弱直接暴露在國人面前。沒有軍事實力的皇帝,不就是一塊待人宰割的肥肉么。
同時,西方文化進入東方也給社會的穩定性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人人都知道穩定的大一統政權可以給民眾帶來和平、繁榮與安全,但如何重建一個沒有皇帝的大一統政權呢?孫中山的答案是共和,先生自己沒來及做;蔣介石的答案是軍事獨裁,可惜只做到了軍閥聯盟一家獨大的程度;毛澤東的答案是共產主義,到1949年,他做到了農民軍進城的程度。
今天的中國,算不算一個統一、穩定的政權?是不是給民眾帶來了和平繁榮與安全?各位讀者自有心證。
如果對這整篇文章做一個總結的話,可以這么說:中國歷史上每一次由分到合的過程都是民眾追求和平、繁榮與安全的過程。而每一次由合到分的過程都是在舊有制度無法保持穩定時,新的制度探索相互開始進行競爭,直到產生又一個可以維持大一統政權穩定存在的制度為止。
一些朋友對於台灣問題的分裂現狀耿耿於懷。個人的一點淺見:台灣能不能拿回來,這也許可以通過討論武器裝備等軍事問題來解決。可台灣能不能留得住,這大概就需要大家做更多的思考了。諸位覺得那個包容台灣的中國是一個什麼樣子?諸位的所作所為對於實現那個理想中的中國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叄』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分裂,各持續多久啊
主要有兩次,一次是春秋戰國公元前771到公元前220
,漢朝以來漢人尚武風氣漸失,到南北朝,十六司馬爭權,中央漢族爭權逐漸喪失凝聚力,胡,羌,鮮卑
等北方少數民族乘機大舉入侵中原,我個人拙見,其根源在於曹操開的壞頭吧,挾天子的事情從他開始,
司馬氏內部紛紛效仿,屢試不爽,導致漢族爭權一直忙於應付內部的爭權奪利,有點能力的就想著挾天子
加九錫。
要說影響嘛,西晉被劉漢消滅,中原的皇族和百姓大量南遷,和江南本地大姓豪族結合形成一種新的混合
體,自然是豐富了江南的文化,促進了經濟發展,加強了江南在政治上正統地位,可是這個東晉政權並沒
有因為這次死裡逃生而自此發奮,卧薪嘗膽,從而光復中原。整體上,這是個比較消極懦弱的政權,只在開始幾年讓人看到點同甘共苦的氣息,甚至實行過禁酒令等等,然後就慢慢習慣了偏安一隅了。其間,桓溫北伐,冉魏崛起,淝水之戰,劉裕北伐都是漢人一舉收復中原的好機會,由於東晉內部君臣猜忌,或者由於東晉政權的不思進取而最終沒有成功,東晉以後,南方證券再想以正統的身份回到中原就不可能了,南北象是平等的兩個國家其中南方政權更迭更加頻繁。北方在北魏,經過幾任皇帝的勵精圖治,特別一代明主孝文帝的銳意改革,使北方的文化經濟都得到很大發展,漸漸立於不敗之地了。南方政權大多隻求能儀仗長江天險守住半壁江山。但是在整體懦弱的政權卻涌現出不少北伐名將,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朝的陳慶之,已經成功的扶植起了北魏的傀儡政權,並一舉攻下洛陽。梁武帝聽信元顥的讒言,放緩了增援陳慶之的步伐導致後援不足的南梁7000精兵和爾朱榮的大軍死磕,最終寡不敵眾,陳慶之也是僥幸逃脫。梁武帝可謂是南朝里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了,可惜晚年迷戀佛教,盲目揚善,法紀偏廢,而且忌諱忠言,對東西兩魏過分依賴軟實力,只想分化招降坐享其成。最終被東魏候景的一小隻反叛軍隊滅國殺身,雖然候景後被陳武帝陳覇天消滅,但是這是南朝國運的分水嶺,此前,北魏分裂,南梁是雙方爭取的對象,本國多年未經戰爭,國力應該是三國里最強的,可是卻被候景之亂攪得一團糟,東西魏都趁亂打劫,特別是西魏,一舉攻下江陵,擄走皇帝蕭繹,奪取大片土地,從此南朝頹勢,雖然後來又有南朝最英明的陳武帝出現,可惜出現的太晚,如果陳武帝早出100年,可能就是南朝統一中國了吧。
北方嘛,孝文帝不用說了,北魏的皇帝個個都還過得去,只是後來的漢化改革有點矯枉過正,失去了北方鮮卑民族固有的尚武風氣,輕視北方防務,重蹈了當年漢人中原政權的覆轍,導致鎮將叛亂此起彼伏,皇權偏廢。西魏的宇文泰是個真正的人才,他的改革簡明實用,注重實效,而且採取政策都是擊中要害,比如廢佛興儒等,使西魏在險惡的環境下反而得以生存並逐漸壯大,最終孕育了空前強大的隋乃至唐。一次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肆』 中國歷史上國共的分,合基本過程
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1927分裂,1927到1937國共十年對峙1937年國共第二次合作。
『伍』 中國歷史主要有有4大分分合合.都是哪四個王朝
2樓的正確..
秦統一了六國(齊楚燕韓趙魏)
西晉統一了三國(魏蜀吳)
隋統一了南北朝
元統一了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南亞.及至歐洲(南宋.西夏.吐蕃.南洋.俄國等)
漢朝建國之前,雖然各地紛紛起義秦的暴政.但畢竟秦已經統一的中原,所以漢朝不算分合的
唐估計更不用說了,就是從隋的手裡直接接過了.不算什麼分合啊
『陸』 中國古代歷史分期有幾個階段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會。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東周、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常識歷史篇。
『柒』 有無人統計過中國歷史平均多少年分多少年合
中國的分裂主要集中在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一共分裂了549年
第二階段:三國時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一共分裂了60年
第三階段: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一共分裂了169年
第四階段: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年--公元979年)一共分裂了72年
如果把宋朝與遼、金等國家對峙也算作分裂的話,那麼這段歷史一共持續了316年
一般一個朝代更替的時間為100到300年,平均為150年左右。
但是縱觀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話以戰亂時期為主,大約占世界歷史的65%。
一般一個朝代會有一到兩次戰爭(最少的)
『捌』 我國歷史上經歷了幾次分裂,幾次統一
春秋戰國、西漢末年、東漢末年、南北亂世、隋朝末年、五代十國6次大分裂。統一也6次,或者說一個朝代就統一一次
『玖』 中國古代史上的幾次分與合的演變
在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文化大融合,其中有兩次大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次是從遠古的部族文化經過夏商周到春秋戰國形成了百家爭鳴,到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完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統一。第二次是漢魏以來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經過魏晉隋唐時代被消化吸收,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宋明理學。前兩次儒家都在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成為兩千多年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力量。但是第三次文化沖突卻是儒家思想的節節敗退,雖然早在明清之際西方文化就逐步傳入中國,但真正沖擊中國傳統的封建
主義文化的西方近代思想是在鴉片戰爭前後。經過改良主義運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
化運動,形成了中西文化論戰。論戰的性質實際上傳統與現代化的沖突。
第一節從解釋學和文化哲學看儒學的第三次轉折--傳統與現代的沖突
如果我們從解釋學和文化哲學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化和傳統儒學的三大轉折,就會發現:從夏商周三代經過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到兩漢經學這是中華民族文化形成完整體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從遠古的部族和地域文化演變出夏商周的王朝官方文化到春秋的官學下移,私學的出現,到戰國時代儒、墨、道、名、法、陰陽、兵、農、小說家、雜家等各派學說的百家爭鳴,再經過秦漢之際黃老之學與儒學互爭統治地位,到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終於形成中國文化的思想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從文字的統一,古代經典的解釋,思想的創新,每一個學派都有其自身特點,然而儒家思想最終取得了統治地位並不是偶然的,盡管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但到了孟子時代已經前呼後擁引起各方諸侯和大夫世家的注意,到了漢代董仲舒哲學被定為官方學說,就在於儒家思想是建立在家族式的農業經濟基礎上的一種維護封建國家大一統的思想文化,其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與柔和的人性道德修養結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決不是秦始皇那樣的焚書坑儒,而是以儒家思想為主體.
『拾』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史上的分分合合
這跟制度是有關系的,古代史是家天下,利益集團主要在君主與臣子之間。
一般而言,創業之主都比較厲害,手下文臣武將都比較團結,水平也比較高,所以一個王朝一般開始的時候政治都比較清明,百姓生活比較富足。
但是經歷幾代君主之後,這些君主從小生活在富足的生活環境之中,對外面人民大眾的生活缺乏了解,樂於享受,而執政的大臣各自為派,互相爭權奪利,迎娶君主喜好,完全不顧慮最底層人民群眾的死活,當底層人民群眾生活沒有保障,生命面臨危險時,自然會揭竿而起,反對當朝執政者。
像秦朝陳勝吳廣起義,因為耽擱服役面臨死亡所以揭竿而起,漢末的黃巾軍,上層統治者樂於享受,不顧民間百姓死活,百姓揭竿而起,隋末烽煙遍地,不也是因為隋煬帝重徭役,廣征稅,窮兵黷武引起人民群眾生命缺乏保障引起的嗎?
所以,古代史上的分分合合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因為分是因為人民的需求,和也是人民的需求,當統治者危及廣大人民群眾,自然會引起分裂,當人民群眾嚮往統一和諧時,自然會時勢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