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秋節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中秋節。有關專家說,中秋節始於宋代,在我國已有1000多年歷史,又稱「團圓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㈡ 中秋節的來歷至今多少年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 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 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 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 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 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 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 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 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 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 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 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 後,全家人圍桌 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 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 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 月,中 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 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 近了。
㈢ 中秋節在我們國家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2500年的歷史了,,,,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
㈣ 請問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在中國有多少年歷史
1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 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 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 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 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 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 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 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 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 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 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 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 後,全家人圍桌 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 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 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 月,中 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 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 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㈤ 中秋節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中秋賞月,最盛是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族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天,東京的所有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扎綢彩的牌樓,出售新啟封的好酒。鋪子堆滿新鮮佳果,夜市之熱鬧,一年之中少見。顯官和豪門,都在自己的樓台亭榭中賞月,琴瑟鏗鏘,至曉不絕。一般市民則爭先佔住酒樓,以先睹月色為快,並且安排家宴,團圓子女。「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冰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燦如繁星」(見《武林舊事》)。而「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常娥,圓如浩月。」(見《新編醉翁談錄》)
明清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西湖游覽志余·熙朝樂事》雲:「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635282684 回答時間 2007-12-21 09:39
刪除
其他答案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這一天,在外親屬都要回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這是一年中僅次於過年的重要「節刻」。節前,鹽城民間都有比較充分的准備。通常人家除從食品店選購各種餡心的月餅外, 還購買雞、鵝、鴨等家禽宰殺, 同時還買些藕、梨、菱等。此日,早上多吃圓子或餅, 中午吃雄雞或雄鴨,晚上吃月餅、糯米餅(西區俗稱「粘燒餅」) 或藕餅。舊時, 晚上各家都要「敬月光」, 由小兒取果物於盤,置方桌子室外,點燃香燭,燃放鞭炮,家人相聚拜月。貧困人家吃普通米餅,富裕人家大擺宴席, 吃團圓酒。現時, 城鄉 「敬月」之俗已不多見, 民間其它習俗尚存。一些機關和群眾團體經常於此節舉行港澳台、僑胞的茶話會、聯歡會, 工商企業舉辦金秋供貨會、洽談會,知識分子,特別是文化藝術界的名人雅士亦常借賞月之機,聚會、吟詩、寫字作畫等。
中秋節的來歷, 鹽城民間傳說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古代帝王習慣在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陽,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這就是後來所說的「祭日祭月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古時把農歷每季的三個月分別稱為孟、仲、季。農歷八月十五剛好在秋季的正中, 所以,人們除稱八月十五為 「中秋」 外, 還稱「仲秋」。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達官文士也跟著效仿,此俗逐漸傳入鹽城民間。於是在鹽城每逢中秋就有了祭月、拜月、賞月的風俗。據說,此俗與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宮之說有關。相傳有一年,八月十五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他在道人羅公遠陪奉下沿著神奇的拐杖開辟的道路,飛向月宮,走到美麗的宮城門前,頓時覺得有股寒氣逼人,香氣撲鼻,定神一看,門前一棵碩大的桂花樹下,一隻白兔正在搗葯,門頭上鑲著寫有「廣寒清虛之府」六個大字的巨幅匾額。他們進了廣寒宮,到處是奇葩瑤草,一派瓊樓玉宇氣派。在雕梁玉柱、富麗堂皇的大廳里,身穿潔白透明的輕羅玉紗的幾百名仙女翩翩起舞,舞姿十分優美,樂曲悠揚悅耳。夢醒後,唐明皇趕緊命手下的人記下月宮里的曲調, 經過整理,便成了後來流傳民間的《霓裳羽衣曲》
㈥ 中秋節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6] 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里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梁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㈦ 中秋節的歷史有多久了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直至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則始於宋朝。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
因此,中秋賞月的歷史大慨2300多年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葯,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像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系,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漢族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之一。
㈧ 關於中秋節的歷史
01
關於中秋的起源,有諸多說法,但出於先秦時期,則沒有太大爭議。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漢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早在周朝,天子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而中國的傳統歷法和上古時期的月亮崇拜有關。古人將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月。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稱「中秋」。而中秋節也從古代天子祭月,逐步發展到民間,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期。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指出,中秋節並非出自古代的月亮崇拜,而是民間慶祝豐收的節日。「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在農業社會,每年到了秋季,就是大豐收的日子。人們為了慶賀五穀豐登,表達愉悅的心情,並期待來年的好收成,就在八月十五的月圓之夜,舉行各種活動。這些習俗流傳下來,就成了中秋節。
此外,《禮記·月令》上也記載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這不僅是「中秋」一詞的最早記載,也能看出在周代,官府都會在八月十五這天,向老人們施粥,以增強他們的體質,防止衰老的福利政策。
02
到了魏晉時期,文人騷客興起了中秋賞月的活動。比如《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唐代詩人歐陽詹在《玩月》詩序中說:「月可玩。玩月,古也。謝賦、鮑詩、眺之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可見當時在八月十五這天,就有文人集聚在一起,欣賞皎潔的明月,吟詠詩詞歌賦,像謝靈運、鮑照、謝眺等詩人都已開始喜歡賞月,留下了許多玩月詩。不過當時尚未有中秋節之名,八月十五也並非法定節日。
中秋節一詞的出現,是唐代時期。《舊唐書·太宗本紀》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記載。而且唐代賞月風俗日益普及,中唐詩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說:「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其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一句,就將唐代賞月風俗表露出來。
唐代文人賞月,開始與思念故鄉聯系起來。比如膾炙人口的李白的《夜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月夜憶舍弟》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等等
03
到了宋太宗年間,朝廷正式將農歷八月十五定為全民性的中秋節,放假一天,全國歡慶。加上北宋經濟發達,國人開始有了夜生活,因此每年中秋汴梁城裡都格外熱鬧。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就描繪了當時中秋節的歡樂場景:「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里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而南宋臨安城的中秋夜,也不亞於北宋的東京,據吳自牧的《夢梁錄》的記載:「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
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同樣熱鬧非凡,田汝成的《西湖游覽志余》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而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則記載了北京城裡,在中秋節里的「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
可見,中秋節從宋代開始,就成為漢民族重要的節日,人們都會在八月十五的晚上,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可以說,中秋節具備了類似西方狂歡節部分特點。
04
到了當代社會,2006年5月20日,中秋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中秋節則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盡管如今的中秋節,帶有迷信色彩的祭月活動已經消失,也很少有人會出來賞月。但中秋節的娛樂功能並未消失,廣大民眾仍會在三天的假期里,外出遊玩,品嘗月餅,並舉辦各種富有各地特色的民俗活動。
當然,中秋節最核心的價值乃在於團圓。很多地方的民俗中,全家老少都會在中秋節這天團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交流感情。而在我們廈門的風俗中,在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歡聚一堂,舉行博餅游戲,歡度佳節,一派美滿團圓,其樂融融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