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歷史名人
河南歷史名人
黃帝-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軍事家,中華民族的共同的祖先
倉頡-黃帝的史官,傳說中的文字創立者,有「倉頡造字」之說
杜康-夏朝第五代國王
商湯-商朝開國帝王
姜子牙-周朝宰相,助周武王滅商,河南許昌人
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經》,道教創始人,河南鹿邑人;
莊子-原名莊周,道家集大成者,著有《莊子》,河南民權人;
墨子-名翟,墨家創始人,河南魯山人;墨子《呂氏春秋�6�1當染》認為他是魯國人,也有的說他原為宋國人.具體我也不得而知
商鞅-秦國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陽人;
范蠡-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世稱陶朱公,河南南陽人;
吳起-戰國著名軍事家,河南濮陽人;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河南鄭州人;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河南洛陽人;
李斯-秦國丞相,是秦朝統一六國的關鍵人物,河南上蔡人;
韓非-戰國時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河南鄭州人;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河南省濮陽市人;
陳勝-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登封人;
吳廣-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張良-西漢初年政治家、軍事家,河南郟縣人;
陳平-劉邦主要謀士之一,河南原陽人;
張釋之-西漢時執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過秦論》,河南洛陽人;
程顥-世稱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學家,河南嵩縣人。
張衡-東漢時期科學家,地動儀,河南南陽人;
馮異-東漢將軍,河南寶豐人;
張仲景-東漢名醫,被尊為醫聖,著有《傷寒雜病論》,河南鄧州人;
徐庶-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徐庶 籍貫 [豫州]潁川郡 [今河南許昌一帶]
司馬懿-三國著名軍事家,河南溫縣人;司馬懿 籍貫 [司州]河內溫縣 [今河南溫縣]
荀彧-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荀攸-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鄧艾-三國魏國大將,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人;
蔡邕-東漢末年著名詩人、學者,河南杞縣人;
蔡文姬-三國時代著名詩人、音樂家,河南杞縣人;
謝安-東晉政治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謝玄-東晉軍事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范縝-南朝傑出的無神論者,河南泌陽人;
范曄-南朝著名史學家,河南省淅川人;
謝靈運-南朝宋著名詩人,河南太康人;
翟讓-隋末瓦崗寨義軍頭領,河南滑縣人;
長孫無忌-唐代太宗朝宰相,長孫皇後之兄,河南洛陽人;
姚崇-唐代三朝為相,幫助唐神宗開創了開元盛世,河南陝縣人;
張巡-唐代名將,安史之亂時期血戰睢陽(今商丘),河南鄧州人;
楊貴妃-河南靈寶人;
褚遂良-唐代著名書法家,河南禹州人;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孟州人;
玄奘大師-唐代著名僧人,河南偃師人;
劉禹錫-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洛陽人;
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沁陽人,後遷居滎陽;
岑參-唐代著名詩人,河南南陽人;
元稹-唐代著名文學家,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河南洛陽人;
石守信-宋代大將,河南開封人;
戚繼光-明代抗倭名將,河南衛輝人;
史可法-抗清名將,河南開封人;
花木蘭 是河南虞城人,屬商丘.
楊靖宇,杜甫,岳飛和劉秀
白居易出生在新鄭辛店鎮
⑵ 河南歷史名人有哪些
1、婦好 ,好姓,婦為尊稱,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
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征戰沙場。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成為武丁時一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將領。
2、燧人氏,(前?------前4354年)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風姓,名允婼。華夏族。燧人氏鑽木取火,成為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位列三皇之一,尊稱「燧皇」。燧人氏為有巢氏之子。
3、吳廣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
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與義軍將領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
4、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 人。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先輩在韓國首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借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後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5、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
晁錯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納粟受爵,增加農業生產,振興經濟;在抵禦匈奴侵邊問題上,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建議募民充實邊塞,積極備御匈奴攻掠。
政治上,進言削藩,剝奪諸侯王的政治特權以鞏固中央集權,損害了諸侯利益,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景帝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於東市。
⑶ 史姓的來源介紹
史氏在宋版《百家姓》中 排名 63位,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關於其起源則有源於媯姓、源於姬姓、源於外夷、源於突厥族等多種說法。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史姓的來源介紹,希望你喜歡。
史姓簡介
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就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史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約三百零七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9%左右。今日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東為多,兩省史氏約佔全國史氏人口的37%以上。
史姓源出
源流一
源於媯姓,出自黃 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氏倉頡,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 傳說 ,倉頡為河南南樂人,另一說為馮翊人(今陝西大荔),黃帝時期為史官,人稱“史皇氏”。相傳在上古時候,黃帝屬下有一位史官,名叫倉頡,史稱“史皇”。倉頡頭上長著四隻眼睛,模樣怪異,舉止不同於常人。但是他善於觀察事物,天生就能寫會畫,因而深受人民愛戴。在史籍《路史》中記載,他能夠“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後來,史皇創立了象形文字,結束了遠古時期結繩記事、刻痕為史的漫長 歷史 ,將人類帶入文明。據說,在倉頡創制出文字的當夜, 鬼神 都為之哭泣。在他逝世後,人們把他葬在昌意城(今河南南樂)。倉頡的後裔子孫們為了紀念先祖為人類做出的卓越貢獻,便取他在世時擔任的“史官”官職稱謂作為姓氏,稱史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史氏族人大多尊奉史皇倉頡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周朝太史官尹佚,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尹佚是見於史籍最早的史氏人物,古代文獻多把他推為史氏始祖。西周初年,尹佚出任太史一職,為人嚴正,後人把他作為史官的楷模,並將史佚、姜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西周四聖”。據史籍《新唐書》、《元和姓纂》等書的記載,史氏源於於西周太史尹佚。相傳尹佚為人正直,忠於職守,與姜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當時“四聖”。他曾經受命觀察天文、制訂歷法並且記錄周王的言行和 天下 大事,極受周王的賞識。尹佚終身為周朝太史,歷史上又稱他為史佚,後人贊揚尹佚是史官的楷模,據說他的子孫世襲史官一職。在姓氏制度發生變化,逐漸成為單純個人或家庭代稱的時代,史佚的子孫後便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史氏。
源流三
源於外夷,出自隋、唐時期“昭武九姓”之史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唐朝時期,有一西域康國支系(今祁連昭武城)史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為“昭武九姓”諸小國之一。史國在唐朝時期遭受大食國人(古阿拉伯帝國)的逼迫,有不少族人遷居中原以尋求唐王朝的保護,唐王朝當時將其安置於水草肥美的蒲昌海之地(今新疆羅布泊),其族人中有按漢俗以故國名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時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族阿史那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北魏末期,突厥民族的阿史那部族還比較弱小,在隋王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有部分族人依附於太原王李淵。後突厥民族阿史那部族逐漸強大起來,這部分族人回歸阿史那部的頡利可汗,與唐王朝對抗。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令大李靖與阿史那部戰於定襄(今山西定襄),徹底擊破突厥阿史那部,並千里追蹤俘頡利可汗,“戮阿史那部,兵刃盡卷。”阿史那部十餘萬人被卷裹內遷,安置於唐王朝指定的五各州府。
源流五
源於官位,出自遼國時期官吏史館學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遼國時期,設置有史館學士這一官職,於遼景宗耶律·賢在保寧八年(公元976年)所設,歸屬於南面朝官國史院,地位在兼修國史之下,主要職責是編纂契丹民族的國史,即內史,多為耶律氏族人中有學識之人擔當。在史館學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
源流六
源於蒙古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實哷氏,亦稱什勒氏,世居烏葉爾拜柴(今黑龍江左岸俄羅斯境內)。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ire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史氏。
⑵.蒙古族蘇穆察氏,世居鄂爾多斯(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muc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史氏。
源流七
源於滿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石佳氏,亦稱實嘉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赤盞部,滿語為Sigiya Hala,世居葉赫烏蘇河(今吉林梨樹),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史氏、石氏。
⑵.滿族石富察氏,滿語為Sifuca Hala,世居倭濟(今黑龍江寧安),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史氏、石氏。
⑶.滿族石穆魯氏,亦稱石莫勒氏,滿語為Simulu Hala,世居渾春(今吉林琿春),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史氏、石氏、穆氏、魯氏、蕭氏等。
⑷.滿族松吉氏,滿語為Sunggi Hala,世居汪秦(今吉林汪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史氏。
⑸.滿族松顏氏,滿語為Sungyan Hala,世居尼亞滿(今遼寧新賓尼亞滿山),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史氏。
源流八
源於土族,出自元末明初土族史卜氏部落,屬於帝王以部落名稱賜姓為氏。
源流九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白族、土家族、瑤族、傣族、回 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史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西周時期,宮廷設置有掌管記事、文書、典籍、祭祀等職責的官吏,通稱為史官,也稱作史臣。王宮之下所設置的六官之斯府內(天、地、春、夏、秋、冬),亦皆設有史官。春官之屬下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等。史官多分左、右二史。在典籍《禮記·王簿》中記載:“王,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亦設有史官。到稀罕時期稱作太史令,到東漢時期,太史令除了相關的記事、文書、典籍管理職能,海負責掌管天文、歷法,屬太常寺管轄,不過左、右換置,在史籍《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在整個春秋、戰國直到西漢初期,各諸侯國的史官後裔子孫多為世襲,亦多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一
源於官位,出自十六國時期後趙政權史學祭酒,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史學祭酒,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政權石勒所設置的官位,專門聘請學識淵博之士擔任,職責是教授王族子弟有關的史學知識。後趙政權,為羯族人石勒所建,立都於襄國(今河北邢台),後遷鄴(今河北臨漳)。後趙國強盛時,疆域包括有今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及江蘇、安徽、甘肅、遼寧的一部分,最強大的時候曾統一了中國大部,僅有淮南的東晉、河西的前涼,遼東的慕容燕等地方小政權。惜乎後趙政權殘暴不仁,以殺伐占天下,自己也內亂不止,因而僅存在了三十二年,卻歷了七主。在史學祭酒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
部分始祖
倉頡、史佚(尹佚)。黃帝玄孫帝嚳高陽氏之子棄。尹佚:周成王史官,史家稱為史官典範,後人以其職為姓史。突厥族阿史那部。
史姓遷徙分布
史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約三百零七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9%左右。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就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西漢時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陝西長安縣西北)。史丹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高淳縣固城鎮)。史丹裔孫東漢史苞的後代,於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遷至河西 健康 (今甘肅高台縣)。史丹後代又有一支遷至高密(今屬山東),還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陝西西安)。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東漢時,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屬四川)。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皆有史氏;唐五代時,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還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後,史氏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新加坡等國家。
史姓姓氏 文化
郡望
溧陽郡:始建於楚、漢之際,西漢朝時期定為郡,後或為郡,或為縣,其時轄地包括今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丹陽市、宜興市、安徽省郎溪、廣德、浙江興等一帶地區。宋朝時期轄地曾一度擴展至整個太湖及無錫地區。由於地處山區,歷年戰禍動亂,該地區均為人們避難之地。今僅為常州市下屬縣級市,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風景區。
高密郡:西漢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改膠西郡置高密國,治所在高密(今山東高密),當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東漢時期改郡為縣,隸屬北海郡。西晉復置國,南朝宋改為郡,移治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南北朝後宋改為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當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一帶。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三國 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 初二 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 初三 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桂陽郡:亦稱南平郡,治所在彬縣,即今湖南彬州,轄今湘南粵北。桂陽歷史悠久。桂陽上龍泉村有距今一萬八千多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遺址,與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年代相符,被譽為“龍泉文化”。公元前二十六世紀,祖神作耒於郴,教民耕種,桂陽之嘉禾(今嘉禾縣)被視為禾倉堡,桂陽留下“神田占歲”的歷史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桂陽屬荊州楚地,《史記》記載:“游騰為公仲畫策曰:請中封以桂陽為小令尹,則有楚。”可見桂陽與楚國的開成與興旺同齡。至秦統一六國,施行郡縣制,全國設三十六郡,桂陽為郴縣地,屬長沙郡。秦末漢初,漢高祖劉邦(己亥,公元前202年)分湖南地一國四郡始置桂陽郡,轄長沙郡南部及粵北地區,先後領郴、臨武、便(永興)、耒(耒陽)、南平(藍山)、桂陽(連州)、陽山、含匡、曲江、湞陽、陰山等十一縣。至宋建隆四年(癸亥,公元963年)郴州桂陽郡設桂陽郡 軍事 (郴州軍)廢去郡的建制,桂陽郡史長達一千一百六十五年。南北朝時期,桂陽郡曾一度改為桂陽國,唐朝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朝廷設桂陽監於平陽縣城,直屬朝廷管轄,專事冶煉。宋朝紹興三年(癸丑,公元1133年),桂陽監升為桂陽軍,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桂陽軍升為桂陽路,設總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桂陽路改為桂陽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桂陽府改為桂陽州。清朝雍正十年(壬子,公元1732年)桂陽州升為桂陽直隸州,隸衡永郴桂道。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桂陽直隸州改為桂陽縣至今。
建康郡:十六國時期前涼國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高台西南。南北朝時期北朝魏廢黜。唐朝武則天執政時期,王孝傑曾於今高台東南置建康軍,後其地歸入吐蕃。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於晉朝,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從原丹陽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轄十一縣。轄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陽、池州、石台、太平、涇縣、寧國、廣德等地。隋、唐兩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時或廢州存郡則為宣城郡,或廢郡存州則為宣州。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並入河南省開封縣。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堂號
高密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桂陽堂:以望立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溧陽堂:以望立堂。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書,大學士督師揚州抗清。當揚州城危的時候,史可法給老母個妻子寫了遺書,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命副將史德威做他的兒子。並且交待說:“我逝世後,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邊。”城破以後,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殺他。德威哭著不肯殺,結果被清兵俘虜。被俘後,清人勸他投降,他堅決不屈,壯烈殉國。
懷溧堂:江蘇溧陽是史氏起源處,因以為堂。
史姓家族名人
史恭:漢宣帝舅公,涼洲刺史,撫養、輔佐宣帝有功,贈杜陵侯。史崇高祖。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將。明朝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
史震林:(生卒年待考),字岵岡;江蘇金壇人。著名清朝文學家。著有《西青散記》、《華陽散稿》等。
史思明:寧夷州(今遼寧)突厥人, 安史之亂的主要發動者之一 。居營州柳城,初名崒干, 其貌不揚,懂六蕃語。姿癯露,鳶肩傴背,廒目側鼻,寡須發,躁健譎狡史 。突厥族,寧夷州人,唐玄宗李隆基賜名思明。著名唐朝叛將,“安史之亂”禍首之一。
史冬鵬:中國男子110米欄項目的運動員。
史玉柱:企業家
史達祖:(生卒年待考),字邦卿,號梅溪;汴京人(今河南開封),居杭州。著名南宋詞人。
⑷ 河南省在歷史上出過哪些名人請舉例說明。
1、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禕(yī),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先潁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⑸ 中國姓氏都可以追溯到歷史名人,那麼非歷史名人就沒有後代嗎,他們姓什麼
有。只是有些不可考了。而且姓氏的來源大多都是以所在部落、國家、城市的名稱為來源,還有君主賜姓和王族敗落後以「王」作為姓等等各種來源。我推測你說的擁護五帝的人民,在那個時候可能沒有姓和氏。中國姓氏可以追溯到可考的有記載的歷史名人,但並不一定是這個姓氏的始祖。更有可能原來的一些小姓依附於大姓,改變了姓氏,所以現在流傳下來的大多有一個「名人」祖先。
毫無疑問五帝時代的人民是有後代的。西周分封的時候就對一些上古的後代分封。
以上是並沒有什麼史料支持的個人觀點。如有錯誤敬請諒解。
⑹ 我國的古代科學家.文化名人的資料
僧一行
僧一行,本名張遂,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出生於魏州昌樂(今河南濮陽市南樂縣)。青年時期出家當了和尚,一行是他的法名。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刻苦好學,掌握了淵博的學問。他曾經到長安城內藏書很多的元都觀借書閱覽。稍後他為了學習數學知識,又徒步跋涉幾千里,尋訪知名的人去請教。這種學習精神,使一行青年時期就以精通天文、歷法而相當出名。
開元五年(公元717年),一行從所隱居的荊州當陽山佛寺來到京都長安,充當唐玄宗的顧問。一行在長安生活了十年,於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逝世。在這十年中,一行主要致力於天文研究和歷法改革,並且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唐玄宗命令一行主持修訂新歷法。 在修歷問題上,一行繼承了我國天文學上的優良傳統,主張在實測日月五星運行情況的基礎上編制新歷。為此,他和機械專家梁令瓚一起,依靠一批工匠,共同創制了黃道游儀、水運渾天儀等大型天文觀測儀器和演示儀器,為修訂新歷准備了物質技術條件。
黃道游儀是用來觀測日、月、星辰的位置和運行情況的天文儀器,是渾儀的一種。 水運渾天儀(渾象)是用水力驅動的能模仿天體運動的儀器,類似於現代的天球儀。這種水運渾天儀很有規律地演示出日、月、星象的運轉,比張衡的水運渾象更加精巧、復雜。 另外水運渾天儀上還設有兩個木人,用齒輪帶動,一個每刻(古代把一晝夜分做一百刻)自動擊鼓,一個每辰(合現在兩小時)自動撞鍾。可以說它是現代鍾表的祖先,比公元1370年西方出現的威克鍾要早六個世紀,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的聰明才智。
儀器製成後,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一行發起和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天文測量活動。測量內容包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正午時分八尺之竿(表)的日影長、北極高度(天球北極的仰角)以及晝夜的長短等等。為了測量北極仰角,一行設計了一種叫「覆矩」的測量工具,還根據觀測數據繪制了《覆矩圖》二十四幅。 同時,根據測量數據,一行還計算出:北極高度差一度,南北兩地相隔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合現代的長度是一五一·○七公里。這個數據實質上就是地球子午線(就是經線)上一度的長,雖然不十分精確,卻是世界上大規模測量子午線的開端。在國外,最早實測子午線的是阿拉伯天文學家阿爾·花剌子模等人在公元814年進行的,晚於我國九十年。
在大規模實地觀測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一行於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開始制訂新歷,到開元十五年,完成初稿,取名大衍歷。可惜就在這一年,一行與世長辭了。他的遺著經張說、陳玄景等人整理編次,共五十二卷。
大衍歷最突出的貢獻是比較正確地掌握了太陽在黃道上視運行速度變化的規律。古代天文學家一直認為太陽運動速度是均勻的,他們把黃道等分做三六五·二五度,認為太陽每天勻速地走過一度。一行通過測算提出:太陽在冬至運行速度最快,以後逐漸慢下來,到夏至最慢,夏至以後的情況和夏至前的情況相反。一行的認識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根據一行等人的測算,從冬至到春分,太陽運行三六五·二五度的四分之一,大約九一·三一度,交了六個節氣,共用了八八·八九日。從春分到夏至,太陽也走過九一·三一度,共需九三·三七日。秋分前後的情況和春分前後相同。這就用具體數據表明,每二氣之間黃道上的度數相同,而時間間隔是不等的。一行進一步創造了不等間距的二次內插法公式,不僅對天文計算有重要意義,而且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上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大衍歷是一行在全面研究總結古代歷法的基礎上編制出來的。它把過去沒有統一格式的我國歷法歸納成七部分:第一,計算節氣和朔望的平均時間(步中朔術);第二,計算七十二候(五日算一候,用鳥獸草木的變化來描述氣候的變化)(步發斂術);第三,計算太陽的運行(步日躔術)(躔音纏,chán);第四,計算月亮的運行(步月離術);第五,計算時刻(步軌漏術);第六,日食和月食的計算(步交會術);第七,計算五大行星的運行(步五星術)。這種編寫方法,內容系統,結構合理,邏輯嚴密,因此在明朝末年以前一直沿用。可見大衍歷在我國歷法上的重要地位。 盡管大衍歷是當時最優越的歷法,但是,頒行不久便遭到守舊派的反對。後來分別用麟德歷、從印度傳入的九執歷和大衍歷來計算,結果是大衍歷十有七八是准確的,麟德歷十有三四准確,九執歷十次僅有一二次准確。在事實面前,大衍歷才得以繼續使用。
總之,一行在天文、歷法、儀器製造和數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功績,是一位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卓有建樹的著名天文學家。
關於張遂(一行)
1)人物:
一行(683~727),中國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本名張遂,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縣)人。生於唐高宗永淳二年,卒於玄宗開元十五年。
張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張公謹。張氏家族在武則天時代已經衰微。張遂自幼刻苦學習歷象和陰陽五行之學。青年時代即以學識淵博聞名於長安。為避開武則天的拉攏,剃度為僧,取名一行。先後在嵩山、天台山學習佛教經典和天文數學。曾翻譯過多種印度佛經,後成為佛教一派--密宗的領袖。
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退位後,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絕。直到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專人去接,他才回到長安。
開元九年,據李淳風的《麟德歷》幾次預報日食不準,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編新歷。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編制《大衍歷》,他在製造天文儀器、觀測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測量方面也頗多貢獻。
製造儀器和觀測
一行主張在實測的基礎上編訂歷法。為此,首先需要有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他於開元九年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設計黃道游儀,並製成木模。一行決定用銅鐵鑄造,於開元十一年完成。這架儀器的黃道不是固定的,可以在赤道上移位,以符合歲差現象(當時認為歲差是黃道沿赤道西退,實則相反)。
後來,一行和梁令瓚等又設計製造水運渾象。這個以水力推動而運轉的渾象,附有報時裝置,可以自動報時,稱為水運渾天或開元水運渾天俯視圖。一行等以新制的黃道游儀觀測日月五星的運動,測量一些恆星的赤道坐標和對黃道的相對位置,發現這些恆星的位置同漢代所測結果有很大變動。
主持天文大地測量
從開元十二年起,一行主持大規模的全國天文大地測量,其中以南宮說等人在河南所作的一組觀測最有成就。他們在今河南省四個地方測量了當地的北極高度,夏至日影長度,又測量了四地間的距離。經一行歸算,得出了北極高度差一度,南北兩地相距351里80步(唐代尺度)的結論。這實際上就是求出了地球子午線一度之長。
制定《大衍歷》
從開元十三年起,一行開始編歷。經過兩年時間,寫成草稿,定名為《大衍歷》。一行不幸去世時年僅四十五歲。《大衍歷》後經張說和歷官陳玄景等人整理成書。從開元十七年起,根據《大衍歷》編算成的每年的歷書頒行全國。經過檢驗,《大衍歷》比唐代已有的其他歷法都更精密。開元二十一年傳入日本,行用近百年。
僧中科學家一行
對於胎藏界和金剛界兩種密法都有繼承,而重點弘傳胎藏界密法,又在天文歷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密宗傳人,是僧中科學家一行。
一行(673-727),俗姓張,名遂,巨鹿(今屬河北)人(此按《宋高僧傳》,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謂魏州,即今河北省大名縣東的昌樂人)。他自小讀書很多,到二十歲左右,已經博覽經史,尤其精通陰陽五行之學。他曾寫成闡釋揚雄《太玄》的專著,名聲不小。當時的武三思有意與他結交,但他顧忌其名聲不好,便逃走了,正好遇上普寂禪師,就從普寂出家。有一位叫盧鴻的隱士,得知一行的才學,驚異地對普寂說,此子「非君所能教導也,當縱其游學」(《一行傳》,《宋高僧傳》卷五)。普寂同意一行外出尋訪名師高僧,於是他遍訪當時的名宿,並曾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向一位老僧學歷法。據《舊唐書》,唐玄宗於開元五年(717)派一行的族叔到湖北去請一行人京,向他請教安國撫民之道,據《佛祖統紀》卷二十九載,一行進京則在開元三年(715)。
一行在京城,一方面參加譯經,一方面就是從事他的天文方面的科研工作。《佛祖統紀》說一行「傳密教於金剛、無畏」,向這兩位傳播不同密法的大士學習密法。《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三講到善無畏時,也記一行等人曾參預善無畏的譯事。一行參預譯《大日經》是在開元十二年(724),次年寫成《大日經疏》,此《疏》,是一行請善無畏闡釋《大日經》義,由一行記錄並發揮而成的,所以說這部《疏》體現出善無畏和一行的兩人思想。據《宋高僧傳》,一行又向金剛智學習《陀羅昆尼印》。金剛智又為一行設壇灌頂,一行還要求金剛智翻譯金剛界一系的密法,於是在開元十一年(723)金剛智組織翻譯《瑜伽念誦法》、《七俱胝陀羅尼》,一行為筆受。一行又拜不空為師,不空在其《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中說到,「開元七年,至於西京,一行禪師求我灌頂」。所以,一行的密法兼承胎藏界和金剛界兩種,而能融為一體。本來胎藏界之理和金剛界之智也是合而不二的,兩者的融合才構成完整的整體。
玄宗請一行進京的主要目的是要他重新制訂歷法。因為自太初(漢武帝年號)到麟德元年(664)之間,歷史上先後有過二十五種歷法,但都不精確,玄宗就因為麟德歷所標的日蝕總是不準,就詔一行定新歷法。一行花了七年的時間,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做了許多實測,又製作儀器,以嚴謹的科學精神,終於寫成《大衍歷》。又為《大衍歷》編制而製造了非常精密的黃道儀。黃道儀仿天的形狀而製成圓球形,銅鑄,上面標有星宿、赤道及周天的度數,由水力推動其旋轉,一日一夜,天轉一周。又在天外別置二輪,上面鑄有日月,也能轉動。以木櫃為地,放在木櫃子中,天球的一半在櫃外,一半在櫃中,又做兩個木人,分別在木人前置鍾鼓,每到一刻就自動擊鼓,每至一辰則自動撞鍾。這裡面使用了齒輪系統。當時都稱這一製作為奇妙神功,玄宗下令將它放在武成殿上讓百官參觀。但後來因為生銹,轉不動了,就收藏在集賢院。
一行於開元十五年(727)十月去世,玄宗親自撰塔銘,謚一行「大慧禪師」號。
一行的著作,以《大日經疏》為其密教思想的代表作,《大衍歷》為其歷法方面的代表作,這本書是在一行死後的第二年由玄宗詔令編成而正式使用的,稱《開元大衍歷》,五十二卷。
一行的《大日經疏》把《大日經》中一些隱含的意義都解釋出來了,其中對一些教義的闡述,結合了佛教各宗如華嚴、天台、凈土、唯識及儒家的觀點,更主要的是該《疏》系統地組織密宗的理論和儀軌,因此對於密宗來講,本《疏》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行認為《大日經》中的第一品《入真言門住心品》是全經之綱,統論全經大意。此品中三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意,尤為至要。各種功德,皆從心生,所以說菩提心為因。這個心如同虛空。「虛空等心者,即是凈菩提」(《大日經疏》卷十九)。所謂大悲為根,根有「執持」的含義,如同樹根,執持莖、葉、花、果,使它們不至於傾倒。悲也兼明大慈,應是大慈悲。發起悲願迴向眾生,拔除眾生一切苦厄。這種大悲心,是從菩提心而生的,「從此凈菩提心,而生大悲心也」(同上)。所謂方便究竟,「謂萬行圓極,無可復增,應物之權,究盡能事。」(《大日經疏》卷一)是指入真言門的方便法門。一行說這種方便最基本的有三方面,即身密門、語密門、心密門。三密都有其深刻的意義,比如語密門所念的真言,都是「如來妙極之語」。又比如身密門所結身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十指是十波羅密滿足義」(《大日經疏》卷二)。總此三句,是菩薩得菩提心之後,因一切眾生皆有可覺之性而不能自悟,而起大悲心,為眾生說方便法,加以救護,使眾生得至究竟地。
對於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一行加以詳盡的詮解。這一曼荼羅,以胎藏為喻,則指修行者最初發菩提心時,猶如父母合因緣,種子之識初入胎中,後來漸漸生長,待出生後,具足種種根體。大悲心也由種子漸漸生起,具足萬行。又如嬰兒,出生後學習各種技藝,而能施行事業。從凈心中生起萬行,發起種種方便,濟度眾生,也是如此。這叫「胞胎胎藏」。以蓮花為喻,蓮花的種子藏在硬殼中,但在種子中卻含藏有蓮的枝、葉、花、條的特性。初發的菩提心種子也是如此。種子初生花苞時,蓮台和果實等藏於蓮葉內,如同出世間心藏在蘊中。蓮葉包藏之下,蓮花不受風雨吹打,而能日夜生長,猶如大悲胎藏,一旦成就,而能在日光中顯照開敷。這層意義叫「蓮花胎藏」。
這種胎藏,也稱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義雲『含藏』。正翻為『室』,謂諸蘊於此中生,於此中滅,即是諸蘊窠窟,故以為名。」(《大日經疏》卷二)一行又以分別義、因緣義和真實義來分析阿賴耶識。
胎藏曼荼羅的圖位,從內到外分三重,中心為第一重,表示佛的菩提自證之德。第二重表示大悲,第三重表示方便。第三重如同各國之君,第二重如同朝廷百官,第一重中,內侍圍護垂拱之君,此君為大日如來。
這三重曼荼羅,第一重的中央八葉院,八葉蓮花圍繞花中的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為大曼荼羅王。八葉分別居四佛四菩薩,正東南西北四方之佛,分別表示佛的四智,四菩薩則表示佛的四行。中央院周圍,「上方是佛身眾德庄嚴,下方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華部,左方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也」(《大日經疏》卷五)。上方即東方的遍知院,下方即西方的持明院,右方即東方的金剛手院,左方即西方的觀音院。第二重包括金剛手院南部的除蓋障院,觀音院北面的地藏院,持明院西面的虛空藏院,遍知院東面的釋迦院。第三重,釋迦院東面為文殊院,虛空藏院之西為蘇悉地院,除蓋障院之南為外金剛部院。
就每一個具體的人而言,一行認為,也都是胎藏曼荼羅,其結構是,「頭為內胎,心以上為第一院,臍以上為第二院,臍以下為第三院」(《大日經疏》卷十四)。人的身體,含有三重曼荼羅,從這個意義上講,眾生都有佛性,「眾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曼荼羅也,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是華台之藏」(《大日經疏》卷十二)。在此一行提出了「即心是道」的觀點,但這還只是顯教中大乘教的一般看法,一行更講即身是佛這個密宗特有的觀點,「此悉地之人,不舍此身,不舍此識,而能秘密其身」(《大日經疏》卷十五)。但是,「若即心是道者,何故眾生輪回生死,不得成佛?」(《大日經疏》卷一)一行認為,那是因為眾生不能「如實知」,不知道自心實相就是菩提,有佛無佛,常自嚴凈,這叫「無明」,叫「無知膜翳」。如果能如實知,就能做到初發心便成正覺,這也是如來藏思想。但雖然其他大乘教中也講如來藏思想,在一行看來,其成佛的可能性往往是不確定的,「經無數阿僧祗劫,或有成佛,或不成佛者」(同上)。即使成佛,也歷時很長。而這真言門,只要按其中的法則修行,就能速證庄嚴境界,甚至「即同大日如來,亦可致也」(同上)。
至於成佛的一般程序,分為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五個過程。信,指「深信如來秘藏,決定不疑;信佛有如是方便,若依行者,必成菩提。」(《大日經疏》卷十五)入地,即指入十地中的第一歡喜地。五通指到第四地後得五通境界。二乘指到第八地得聲聞乘和緣覺境。成佛是指從第九地而行菩薩道,到第十地而成佛。成佛之後,「世世受此悉地之果,終不可盡。」(同上)一悟而成永恆。
這種曼荼羅的安立次第,為地、水、火、風、空五者,「先從空中而起風,風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大日經疏》卷十四)。這是世界成立的五大要素,以種子字來表示,即「阿字門為地,□字門為水,啰字門為火,訶字門為風,佉字門為空」,五者缺一不可,「隨闕一緣,終不增長」(《大日經疏》卷一)。這五緣代表色的部分,從本質上講,萬法唯心,這種心,又叫法界,「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即是一切種智,即是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之體」(《大日經疏》卷七)。這五緣和心緣,構成密宗的六大緣起論。
一行作為科學家,在中國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佛教高僧,一行傳承胎藏和金剛兩大部密法,在密宗史上的作用,不只系統組織密教的教義教規,也把兩大部融合起來。集科學家與高僧於一身這個特殊身份本身,也說明佛法和科學技術在一定條件下的相融性。
2)佛學用語
【一行】 [出涅盤經] 一行者。如來所行之行也。行以進趣為義。能行此行。則能趣向佛果。雖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經明五行之後。乃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謂能於一心中行於五行。具足而無缺也。(五行者。聖行。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也。)
⑺ "史"姓的發源地
史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五。
尋根溯源
1、據《路史》所載,倉頡為黃帝時史官,其後人便以官為氏。
2、據《通志•氏族略》所載,西周初年有太史(古代負責記錄太子言行和重要史事、管理中典籍的史官)史佚,其後人有以官為氏者。
3、隋唐時,西域康國支庶有史國,為「昭武諸國」之一,史國有入居中原者,遂以國名為氏。
4、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唐代有突厥族阿史那氏,改姓史。
5、少數民族史姓。土族史卜氏,漢姓為史。另滿、蒙、白等族均有史姓。
得姓始祖
倉頡。相傳倉頡是黃帝時的史官,人稱史皇氏。他生有四隻眼,善於觀察,見人們用結繩記事相當繁瑣,便發明了文字,在其創制出文字的當夜,鬼神都為之哭泣。因倉頡造字有功,其後代便以其官職為氏,稱史姓,倉頡自然成為史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傳說倉頡為陝西陳倉人,一說河南人,故此二地可能為史姓最早發祥地。東周列國時,各國均有史官,以官為氏者眾多。如晉有太史史墨、史蘇,衛有史朝,秦有史顆均屬此種情況。西漢時,史姓有外戚發展成名門望族,從魯國史恭的妹妹史良娣(漢武帝衛太子妃妾)開始,直至史恭之子史高,史高次子史丹,世代為當朝要官。另此期,南方廣西、廣東已有史姓。東漢時,又有史姓入居四川,漢至魏晉南北朝時,形成了史姓歷史上六大郡望,其四為史丹之後,西晉永嘉之亂時,史丹後人史苞避亂至河西建康(今甘肅高台縣),後發展成建康望族;史丹重孫崇,東漢封溧陽縣(今屬江蘇)侯,遂舉家從陝西長安縣徙溧陽,後發展成宣城望族;史丹後人史節為唐禮部侍郎,遷高密(今屬山東,後發展成高密望族;史丹孫史王廣,居長安,後發展成為京兆望族。另有陳留郡,系東漢京兆尹,陳留考城(今屬河南)人史敞一族所在;河南郡,系東漢河南人史晨一族所在。隋唐時期,有西域史國人入居中原,以史為氏。又有突厥阿史那氏改姓史。這兩股新鮮血液的注入,壯大了史姓家族,加速了史姓繁衍。宋元時,北方戰事頻繁,史姓攜家大舉南遷,明代史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分遷於河南、山東、陝西、安徽、湖北各地。清代以後,史姓有遷往海外、僑居新加坡等國家者。今日史姓尤以湖南、山東多此姓,兩省史姓約佔全國漢族史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九。
郡望堂號
史姓郡望主要有六個:
1、建康郡,治所在今甘肅高台西南;
2、宣城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3、高密郡,西漢治所在高密(今山東高密縣西南),西晉移治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市東);
4、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
5、陳留郡,治所在今河南開封東南陳留城;
6、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堂號:
「懷溧」、「忠烈」、「忠定」、「金朝」等。
宗族特徵
1、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是一面指引前行的明鏡,史姓族人多以此銘為鑒。
2、史姓族人多功成名就,千古流芳。如漢有名臣史丹,宋有詞人史達祖,明有民族英雄史可法,清有文學家史震林等,舉不勝舉。
3、史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如明代孫士壁編史姓字行為:「纘述多俊奇,丕澤承嘉順,京昌眾深衍,後代存興賢。」又史良書新續《史氏宗譜》,內載浙江餘姚史姓後嗣輩份派語二十字:「道翁叔字景,甫叟可均國,世貴端良彥,德及忠厚嗣。」
名人精粹
史籀:周宣王時書法家,據傳籀文(即大篆)為其所創,曾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唯物主義思想。史墨:春秋時晉國大夫,長於天文,熟悉各諸侯國內政。其認為「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史晨:春秋時魯相,曾為祀孔而以隸書作碑,立於孔廟,史稱「史晨碑」。此碑所書端正謹嚴,為後世書法研習之宗。史魚酋:又名史魚,春秋時衛國大夫。其一貫正直,臨終時還不忘勸衛靈公進賢去佞,時謂「屍諫」。其秉筆直書,堪稱史家楷模。史丹:魯人,漢代都尉侍中,時元帝想廢立太子,丹竭力勸諫,後太子即位,封關內侯。史萬歲:杜陵(今陝西西安)人,隋代名將。勇武有謀,善騎射,屢立戰功,敵聞名而喪膽。史大柰:唐代樓煩(今屬山西)人,系突厥族。隋時任金紫光祿大夫,李淵起兵時,率眾歸從,戰功赫赫,貞觀初,遷右武衛大將軍,封竇國公。史思明:寧夷州突厥族人,唐代叛將。初隨安祿山叛亂,後在范陽稱大燕皇帝。其子史朝義於公元七六一年殺父奪位,後兵敗自縊。史弘肇:河南鄭州人,五代後周名將,以武功顯名。史彌遠:明州鄞(今浙江鄞縣)人,南宋歷任太師、右丞相,位重權極。其侄史嵩之繼右丞相一職,亦專斷朝政。史達祖:汴(今河南開封)人,南宋詞人,其詞以詠物見長,今存其作《梅溪詞》。史天澤:永清(今屬河北)人,元代名將。官任將相五十年,上不疑,下無怨,可與郭子儀、曹彬相比。史孟麟:江蘇宜興人,明朝理學家。其主張以理學為「國本」,以名節相砥礪,同時授學於東林書院,名望極高。史際:江蘇溧陽人,明代嘉靖年間進士,官至春坊,後棄官回鄉,置義庄義塾,修明倫堂,招募勇士,抗擊倭寇,鄉人多敬重。史可法:河南祥符(今開封)人,明末抗清義士。清軍南下,其堅守揚州,被清軍俘獲,英勇就義。有《史忠正公集》遺世。史震林:江蘇金壇人,清乾隆進士,著名文學家,官淮安教諭。著《西青散記》、《華陽散稿》等。史翁:清代詩畫家。時稱其詩、書、畫為「三絕」,同時,善左筆書。
⑻ 南樂縣有什麼名人
●古代: 倉頡,史皇氏,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今南樂吳村人; 張公瑾,字弘慎,魏州繁水(南樂縣舊址古稱)人。貞觀元年,拜代州都督。後助李靖伐突厥,擒頡利,屢有戰功,封鄒國公。不久,在襄州都督任上,張公瑾病死,時年僅三十九。唐太宗不避辰日而哭之(古禮及當時風俗,辰日不能哭泣),謚曰襄。貞觀十三年,改封郯國公; 李義琰,唐魏州昌樂(今南樂縣)人,鱗德中為白水令,有能名,拜司刑員外郎,上元中累遷門下三品,反對武則天干政。雖位及宰相,不營私第,致仕歸農; 張大素,(約公元六六七年前後在世)字不詳,魏州繁水(南樂縣舊址古稱)人。生卒年均不祥,約唐高宗乾封末年前後在世。龍朔中,(公元六六二年左右)歷東台舍人,兼修國史。卒於懷州長史。大素著有後魏書一百卷,隋書三十卷,及文集十五卷,《舊唐志》作十卷,此從《新唐志》並傳於世; 一行</b>,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本名張遂,魏州昌樂(今南樂)人; ●近現代: 鐵瑛(1916.11~2009.2),原名任鴻讓,縣西百尺村人,曾任浙江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兼省軍區第一政委,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鐵竹偉,女,傳記文學作家,1948年生, 河南南樂人。漢族 。中共黨員。原浙江省委第一書記鐵瑛之女。中國傳記文學學會理事。1971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郭獻瑞(1913~),名珍,字獻瑞,縣東夏庄村人,曾任北京市副市長,郭獻瑞擅長書法,行書道勁雋秀,為世人稱道; 韓克華(1919~2003),原名韓世朝,字惠卿,梁村鄉張庄人,曾當選為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代表,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委、國家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旅遊協會會長等職; 常頌,(1920-1959年),河南南樂人,原名宋延正,抗日戰爭最艱苦階段改名常頌。農民家庭出身。抗日戰爭爆發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書記處書記兼監委書記等職; 白潛,河南南樂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南樂縣委書記,冀魯豫八地委、九地委書記。建國後,歷任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部長,哄中央西南局組織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財貿部副部長,東北局財貿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共遼寧省委書記處書記、省委書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端木夢錫(1900.11~2000.8),名九齡,縣城南後街人,中國著名國畫家。歷任成都南虹藝專、武漢第十五中學美術教師。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武漢分校教授,江漢大學名譽教授。作品有《紅梅》、《蜀葵》、《唐梅吐艷》 等; 張國梁 193 6年出生於河南省南樂縣,供職武漢大學。系著名畫家端木夢錫傳人。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委員、中國書畫院院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北分會會員、湖北省暨高校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美術部長、中原書畫研究院、詩聯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世界科教文衛專家成員。 張同鑄 1959年出生於河南省南樂縣。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高級客卿書畫師、高級榮譽顧問。中原書畫院高級客座教授。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倉頡書畫院院長。南樂文聯主席。張先生自幼酷愛書畫,擅長梅、竹、牡丹、山水。長期從事書法、美術創作與研究。拜在我國著名國畫家、世紀老人端木夢錫先生門下,得國畫家張國梁先生親授。入室學畫二十餘載,得其真傳。主張師古而不泥古,外出造化。其藝術簡歷及作品,已編入《中國當代書畫家大全》、《中國藝術收藏年鑒》、《中華人物大典》、《中國現代人才庫》等辭書。 端木慶順,是世紀老人,我國著名國畫家端木夢錫之孫、繼承人。1964年出生於河南南樂。現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文人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濮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濮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倉頡書畫院常務院長,端木夢錫書畫藝術研究會顧問。被授予「中華書畫藝術家」、「當代中華文人書畫藝術家」等榮譽稱號。其作品被錄入多部書畫集和《中國當代文人書畫精品大典》; 李瑞英,籍貫河南省南樂縣楊村鄉後煙里村。中國廣電播音主持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央電視台業務指導執行主席、新聞中心播音部副主任、主持人大賽評委會主席。《新聞聯播》播音員、元首出訪隨團記者; 趙莉莎,女,1953年12月生,漢族,河南南樂人,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經濟師,1972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海南省政協副主席; 王治平,男,漢族,1953年2月生,河南南樂人,197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5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法學理論專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天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經濟師。2008.01任天津市副市長。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