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有關重慶的地名歷史是什麼意思

有關重慶的地名歷史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9-19 19:51:48

㈠ 重慶地名所包含的歷史是什麼

「重慶」地名的來歷: 宋代時,先後屬西川路、峽西路(也叫峽路,治奉節)、夔州路(治奉節)管轄,短暫屬西川路和峽西路,兩宋大部分時間屬於夔州路管轄。 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㈡ 重慶名字的來歷是什麼

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迄今已有800餘年。

重慶,簡稱「渝」。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 既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2)有關重慶的地名歷史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重慶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

2010年6月18日,中國第三個副省級新區、中西部第一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

2017年3月31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

㈢ 重慶地名的來歷

根據歷史的記載由來如下:

1.重慶市名來歷

宋孝宗於淳熙十六年(西元1189年)2月禪位於宋光宗,光宗為孝宗第三子,封恭王,其封邑就是恭州;按宋代制度,由宗藩入承大統者,其原封邑即稱為「潛邸」,例於即位大典中升為府,故同年8月就升「恭州」為「重慶府」。對於「重慶」名稱的由來,現有三種解釋:一是因帝王「潛藩」(指皇帝在未繼位前的封地)而名。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為「一慶」,後又由恭州承嗣皇帝大位,這是「二慶」,故美其名曰「重慶」。二是因祖(母)父(親)二人均臨光宗登基慶典而名。宋光宗即位時,其祖母—憲聖慈烈皇後尚在,稱「壽聖皇太後」,其父親孝宗稱「太上皇」,二位均臨視了光宗的登基慶典,故曰「重慶」。於是,「恭州」即被命曰「重慶府」 。三是合取比鄰兩地的地名為名。另據明代《蜀中廣記·郡縣古今通釋·重慶府》載:「重慶者,以其介紹、順二慶之間也」,即因重慶之南為「紹慶府(治今彭水)」,之北為「順慶府(治今南充市)」,「恭州」介乎其間,故曰「重慶」。

2.重慶簡稱的由來

重慶簡稱「巴」或「渝」。重慶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記載的歷史文化名城。隨著歷史的變遷,名稱多次更改。南宋以前的行政區劃,雖多次變動,但國、郡、州、縣皆以「巴」命名,稱「巴國」「巴郡」「巴州」「巴縣」。據史書記載,巴國是以外來的東方巴部族集群為主,融合和征服長江、烏江和嘉陵江流域的土著部族構成的巴族人所建,故而以「巴」命地名。另一說法是因嘉陵江三折入長江的形狀,像古篆體字的「巴」字之故。「巴縣」命名始於北周明帝武成三年(公元561年),距今至少在1400多年。

北周閔帝元年改「巴州」為「楚州」。隋文帝時(公元581年)將「楚州」改為「渝州」。名因其嘉陵江上游有一大支流「渠江」時稱「渝水」,而且習慣以「渝水」稱呼「嘉陵江」,於是重慶便簡稱「渝」。

㈣ 重慶的地名的由來

重慶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遠在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就出現了人類的生息繁衍活動;到新石器時代,已有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別居住著夷、 濮、苴、奴、賓、共、(rang)、(dan)等八個民族。正是這些最早的重慶居民,創造了重慶最古老的歷史文明。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盟,統稱「巴」。相傳夏禹王分華夏為九州,梁州所屬就有\"巴\"。在甲骨文中,也有關於\"巴方\"的記載。郭沫若先生對此有詩贊曰:「巴蜀由來古,殷周已見傳」。從「巴」到「重慶」,名稱屢經歷史的變遷。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國,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魏晉南北朝時期,先後更名荊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就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因渝人趙諗叛誅事,朝廷慮「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趙接踵於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內禪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重慶得名迄今已八百餘年。重慶自秦以來,歷代王朝都在此設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機構。辛亥革命後,1921年設重慶商埠督辦;1929年設市;1935年5月5日,國民黨政府頒令,將重慶升格為直轄市。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西遷重慶,於1937年11月定重慶為「戰時首都」,1940年再定重慶為「涪都」。連同遠古巴國的建都、元末明玉珍的大夏國建都,重慶在歷史上就有三次成為國都。

㈤ 新設立的中央直轄市「重慶」是著名的山城, 「重慶」的含義是

「重慶」的意思是「雙重喜慶」。

重慶地名由來:

夏商時期,三峽地區是全國主要岩鹽產區,由於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巫山地區催生了早期的巴國文明。
先秦時期,諸侯國巴國先後在枳(今重慶市涪陵區)、江州(今重慶渝中區)、墊江(今重慶市合川區)建都。
周莊王八年(公元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於那處(今湖北荊門縣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時斷時續,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周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張儀帶兵滅巴之後,屯兵江州,築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後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為益州刺史部所管轄。三國時期,蜀漢李嚴在江州築大城。魏晉南北朝時期,巴郡先後是荊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個轄區。
隋文帝(隋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唐代延續渝州之稱,為劍南道轄地。
在宋代時(北朝),重慶屬夔州路管轄,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
南宋時孝宗(趙昚shèn )即位後封其三子趙惇(dūn)為恭王。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趙惇繼皇位,升恭州為府,趙惇先被封為恭王,繼而繼承帝位,其自認為真是「雙重喜慶」,遂在同年八月決定將恭州升為重慶府,自此後始有「重慶」一稱,「重慶」此名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元朝為重慶路,明清朝時仍為重慶府。
1929年設重慶市,1937年11月,國府移駐重慶定為陪都;1940年9月,定重慶為永久性陪都
1949年11月30日,成立西南大區,統管雲貴川地區,西南大區駐地重慶市,中央政府定重慶市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7月,西南大區撤銷,重慶降格為四川省轄市;
1997年3月,經過全國人大八屆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設立重慶為中央直轄市。

備註: 因嘉陵江古稱渝江,故重慶簡稱為渝。重慶還有「山城」、「霧都」、「渝都」、「橋都」、「西南火爐」的別稱。

㈥ 重慶地名的來歷

「重慶」地名的來歷:

宋代時,先後屬西川路、峽西路(也叫峽路,治奉節)、夔州路(治奉節)管轄,短暫屬西川路和峽西路,兩宋大部分時間屬於夔州路管轄。

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1949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重慶,隨後成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為西南大區代管的中央直轄市,駐地亦設在重慶。


(6)有關重慶的地名歷史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重慶的起源:

在距今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在今重慶巫山縣已經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人類——巫山人。在距今2萬年至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銅梁文化」(今銅梁區)。

夏商時期為百濮地,《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三峽地區是中國主要岩鹽產區,由於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時期巫山地區催生了巴國文明。

戰國時期,巴國從漢水流域南遷至長江上游後,先後在枳(今涪陵區)、江州(今渝中區)、墊江(今合川區)建都。周莊王八年(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於那處(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時斷時續,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國滅巴國後,屯兵江州,築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為36郡,巴郡為其一。

㈦ 關於重慶的所有地名的由來

1.朝天門位於重慶城東北長江、嘉陵江交匯處,襟帶兩江,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 ,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門上原書四個大字:「古渝雄關」。因此門隨東逝長江,面朝天子帝都南京,於此迎御差,接聖旨,故名「朝天門」。 2.解放碑位於民權路、民族路和鄒容路交匯處,它是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它還是全國唯一的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為了動員民眾抗日救國,於1941年12月31日在重慶市中區都郵街廣場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築,名為"精神保壘"(意指堅決抗戰的精神)。保壘為四方形炮樓式木結構建築,共5層,通高7丈7尺(象徵"七·七"抗戰),為防日機轟炸,外表塗成黑色。 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市決定在原"精神保壘"的舊址上,建立"抗戰勝利紀功碑",以紀念抗戰勝利。 "抗戰勝利紀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動工,1947年8月竣工。全部採用鋼筋水泥建造,十分堅固。碑高27.5米,為八角形柱體盔頂鋼筋混凝土結構。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對"抗戰勝利紀功碑"進行改建,由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題字,將"抗戰勝利紀功碑"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 3觀音橋.清朝康熙末年,在江北區境中部,現觀音橋一帶,修有一座廟宇,名觀音廟。廟附近又修兩座石板橋,根據觀音廟的「觀音」兩字,及石板橋的「橋」字,故得名觀音橋。

閱讀全文

與有關重慶的地名歷史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