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茌平縣屬於哪個市
茌平縣也叫茌平區,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
茌平區,位於山東省西部,聊城市東部,總面積100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茌平區下轄3街道,10鎮、1鄉。區政府駐振興街道中心街5226號。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茌平區常住人口為517641人。
茌平區,因區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茌平;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較平緩,地面傾斜方向基本隨河流流向自西南向東北微傾。秦置茌平縣。2019年,撤銷茌平縣,設立茌平區。
『貳』 茌平縣樂平鎮小馬村的歷史人物
茌平,公元前221年置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位於山東省西部,為聊城市所轄縣。茌平東鄰德州齊河縣,西靠東昌府區、臨清市,南接東阿縣,北連高唐縣,總面積1003.37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轄1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全縣總人口54.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萬人。茌平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為中國圓鈴大棗之鄉,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雙擁模範縣。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五千年文明起源」的重大課題,將黃河下游起源的重點放在了茌平縣。茌平在山東西部率先跨入百強縣,也是聊城唯一的百強縣。《人民日報》發布2014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成果,以及2014年度中國科學發展百強縣名單中,茌平縣位列第75位,在全國百強縣中又一次實現跨越趕超。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逃亡齊國,齊桓公熱情接納,使居博陵(今茌平縣肖庄鄉),為其築「晉台」,並與聯姻。戰國時期,淳於髡、魯仲連與孟子、荀子同列。此後,又有盛唐宰相馬周,北宋九經狀元孫奭,宋代醫學大家成無已,明朝狀元、禮部尚書朱之蕃,清朝翰林、康熙帝師王曰高,皆為茌平先賢。
晉文公:春秋戰國時期國君。
王曰高:清進士,工科右給事中,著有《槐軒集》10冊。
朱之蕃:明萬曆年狀元,書法家、畫家,著有《君子林圖卷》,收藏於故宮博物館。
孟秋:明進士,刑部主事,歷尚寶少卿。
馬定國:翰林學士,生卒年不詳,著有《石鼓辨》、《春秋傳》、《六經考》、《大戴禮辨》等。
耿端義:1188年進士,金著名官員。
魯仲連賈鉉:1173年中進士,拜參知政事,修《遼史》。
成無己:宋著名醫學家。
孫奭:北宋經學家、教育家。
張鎬:唐名臣,曾做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馬周:初為常何家臣,後得太宗賞識,拜至吏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
石勒:羯族,330年建後趙,位十五年卒,謚明皇帝,廟號高祖。
甘羅:戰國秦左丞相甘茂之孫,曾以言激張唐相燕,又說的趙五成,被秦國拜為上卿。
淳於髡:戰國時期齊國學者。
孟嘗君:戰國時齊國人,門下曾有食客三千。
魯仲連:戰國時齊人,善於謀劃。常周遊各國,為人排難解紛不受酬報
具體是哪個鎮、村的基本上不太清楚,希望對您有用,謝謝
『叄』 山東有沒有荏平縣
沒有「荏平」,沒有「茬平」,也沒有「花平」,只有「茌平」。
茌平縣地處魯西平原,現屬山東省聊城市,系山東省改革開放試點縣,新科全國百強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茌平秦時置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而得名,是戰國時期高士魯仲連、唐初名相馬周、宋代醫學家成無己、清代畫家董立元等歷史名人的誕生地。境內有著名的尚庄大汶口文化遺址、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孔子回轅處、魯仲連祠等名勝古跡,展示了古老璀璨的文明史。
茌平人淳樸熱情,歡迎各位有空來做客!
『肆』 你知道茌平下轄哪些鄉鎮嗎
截至2019年,茌平縣轄10個鎮、1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分別如下:
10個鎮:博平鎮、韓屯鎮、馮官屯鎮、樂平鋪鎮、杜郎口鎮、菜屯鎮、胡屯鎮、肖家莊鎮、賈寨鎮、洪官屯鎮。
1個鄉:楊官屯鄉。
3個街道辦事處:振興街道辦事處、信發街道辦事處、溫陳街道辦事處。
茌平縣位於魯西平原,聊城市東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置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而得名。地理坐標為東經115°54′~116°24′、北緯36°22′~36°45′。東臨齊河縣,南連東阿縣,西靠東昌府區、臨清市,北與高唐縣接壤。
(4)茌平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45年9月,茌平縣城解放,全縣設7個區。
1947年6月劃為12個區。
1949年10月將12個區合為6個區。
1956年3月6日,博平縣並入茌平縣,茌平縣第六區劃歸高唐縣,全縣劃為9個區。
1961年7月原東阿縣5個公社回歸,茌平縣轄11個公社。
1962年12月恢復區制,將原來11個人民公社劃為11個區。
1971年2月撤區並社,將11個區劃為19個人民公社。
1981年11月26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
1982年7月,三十里鋪公社改為樂平鋪公社。
1984年7月,將全縣19個人民公社改劃為22個鄉鎮。
1996年10月,撤銷杜郎口鄉,設立杜郎口鎮,行政區域和政府機關駐地未變。
2001年2月,全縣16個鄉、6個鎮調整為8個鄉6個鎮。
2002年1月,恢復楊官屯鄉,鄉政府駐楊前村。
2002年6月,撤銷韓屯鄉,設立韓屯鎮,行政區域、政府駐地、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不變。
2011年8月5日,撤銷肖庄鄉設立肖庄鎮。
2012年9月27日,茌平縣撤賈寨鄉設立賈寨鎮,撤洪官屯鄉設立洪官屯鎮。
『伍』 山東省茌平縣過去式平原省嗎
山東省茌平縣,以前曾屬於平原省。
平原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省級行政區名,現已撤銷,面積大約為50000平方千米,其范圍大致是春秋時期諸侯國衛國的舊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平原省,省會新鄉市,由中央直接領導。轄新鄉、安陽、湖西、菏澤、聊城、濮陽等6專區,新鄉市、安陽市2地級市,共56縣、1礦區、5鎮。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將新鄉專區、安陽專區、濮陽專區,新鄉市(地級)、安陽市(地級)劃歸河南省;菏澤專區、聊城專區、湖西專區劃歸山東省。
PS:茌平縣:茌平縣一般指茌平區。茌平區位於山東省西部,為聊城市市轄區,茌平於公元前221年置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2019年8月,茌平縣撤縣設區,成立聊城市茌平區。
『陸』 茌平地名來歷
茌平秦時置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而得名,是戰國時期高士魯仲連、唐初名相馬周、宋代醫學家成無己、清代畫家董立元等歷史名人的誕生地。
『柒』 中國茌平簡介
茌平縣地處魯西平原,總面積1117平方公里,轄6鎮8鄉2個街道辦事處,810個行政村,56萬人口,現屬山東省聊城市,系山東省改革開放試點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茌平秦時置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而得名,是戰國時期高士魯仲連、唐初名相馬周、宋代醫學家成無己、清代畫家董立元等歷史名人的誕生地。境內有著名的尚庄大汶口文化遺址、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孔子回轅處、魯仲連祠等名勝古跡,展示了古老璀璨的文明史。
茌平縣資源充裕,物產豐富。縣域屬暖溫帶大陸季風區半乾旱氣候帶,氣候適宜,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全縣沃野平疇,總耕地108萬畝。淡水資源充足,水利條件便利。全縣有價值的生物資源多達700多種,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蔬菜、林果、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出口基地,名優特產聞名遐邇,特別是圓鈴大棗為歷代貢品,以其獨特的醫療保健效果暢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已開發出棗汁、棗泥、棗醬、棗飲品等20多種系列產品。另外,魯西黃牛、南蓮池十孔藕 、黃花菜、香椿菜,以及剪紙、草編 、柳編 、條編等工藝品也久負盛名。 同心協力建設鋁城棗鄉,與時俱進實現跨越發展。茌平的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以高於17%的速度增長,特別是工業更是以年均35%的速度超常規發展,我們將以打造東方鋁城、開發魯西棗鄉為重點,力爭5年內跨入全省經濟強縣行列。
『捌』 茌平哪有好玩的一個人出差
茌平縣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的教場鋪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各類文化遺址60餘處。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五千年文明起源」的重大課題,將黃河下游探源的重點放在茌平縣。
淳於先生碑
舊縣志載,淳於髡墓位於茌平鎮(現振興街道)小劉庄, 是茌平八景之一,名為"髡林夕照"。淳於髡墓始於何時,無考。康熙55年知縣陳吳琰親題《淳於先生碑》,重修其墓並植以松柏。
明代石橋
明代石橋位於茌平縣韓屯鄉王橋村西南,橫跨在東西流向的徒駭河上。此石橋為明代萬曆
茌山
年間所建(公元1573-1620年),距今已有370多年歷史,石橋與河北趙州橋建築風格極為相似。由於年久失修,該橋於2008年7月被大水沖毀。
古琉璃井
古琉璃井位於博平鄧橋村,人稱"八角琉璃井"。一般井的井壁是用磚砌成的,而琉璃井的井壁卻燒煉成一個整體,井壁如同唐三彩般光亮耀眼。
張家樓革命烈士紀念碑
張家樓抗日遺址位於聊城市茌平縣廣平鄉張家樓村。該村現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檯子高遺址
檯子高遺址,又名牡丘遺址。1970年秋,對遺址進行了部分試掘,整個遺址保護完好,文化層厚7米,發現的石器有斧、簇、矛,陶器有鼎、鬶、陶、罐、盆等共100多件。陶器飾紋多見繩紋、藍紋、方格紋以及附加堆紋。1977年12月,被列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仲連祠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馮官屯鎮望魯店東村。
博平鼓樓
博平古樓始建於宋代,乾隆年間重修。樓身由四根紅色合抱大木柱擎起,上下兩層,斗拱飛檐,成為博平的標志性建築。文革時被毀,後重修。
重丘
重丘即今山東茌平縣廣平鄉駐地。春秋魯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諸侯會盟於重丘。康熙五十六年茌平知縣陳吳琰,書"重丘"碑立於該地,於碑右端說明"春秋會盟地。
太平橋遺址
為紀念太平軍與清軍作戰的英勇事跡,後人在太平軍"出降"的寨口處修了一座橋,名"太平橋"。並在橋西立"太平橋碑"一座。此橋經馮官屯鎮政府維修。
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
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位於樂平鎮教場鋪村西北50米處,相傳戰國時期孟嘗君練兵於此,故名教場鋪。1992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玖』 山東省歷史最悠久的縣城是哪一個,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在我們國家的過去的歷史中,有一個可以出現很多名人的省份,那就是山東省,這個省份由於地處太行山東面,因此叫做山東,又叫“魯”,濟南是省會。這里主要發展的是儒家思想,其思想的主要領導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的墨子,軍事家吳起都出生在山東,這里有2個副省級市(濟南,青島)15個地級市。以及不僅時間久遠,其中一個縣,叫做莒,這個名字,一般人很容易讀錯。看看你中招了嗎?
最後,元朝這一歷史階段,茌平縣屬東昌路總管府。明清時期,茌平縣屬東昌府。“東昌”一詞起於封號,現在,泛指山東魯西的東昌府聊城市。到了1914年,茌平縣屬東臨道。1925年,茌平縣屬東昌道。1928年,茌平縣直屬於山東省。1967年3月,茌平縣屬聊城地區。1997年8月,撤銷聊城地區,設立地級聊城市,茌平縣屬之至今。
『拾』 茌平縣的建制沿革
夏、商屬兗州,周屬齊國。
秦行郡縣制,置茌平縣,屬東郡,治茌平(今韓集鄉高垣牆村)。
漢屬兗州部東郡。
公元9年改茌平縣為功崇縣,25年改功崇縣為茌平縣,屬兗州部濟北國。
三國時為魏地,屬冀州部平原郡。
晉、南北朝治鼓城(今樂平鋪鎮土城村),屬濟州部平原國。
後魏屬濟州部平原郡,北齊並入聊城縣。
隋初復置茌平縣,治興利鎮(今杜郎口鎮杜郎口村),屬貝州清河郡;隋末並入聊城縣。
621年聊城縣復置茌平縣,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627年並入聊城縣。
1130年復置茌平縣,治今城,屬山東西路博州。
元屬東昌路總管府,明、清屬東昌府。
1914年屬東臨道,1925年屬東昌道,1928年改屬山東省政府,1937年屬山東省第六專員公署。
1940年1月,建立茌平縣抗日民主政府,先後屬魯西第四專員公署,冀魯豫行署第一、六專署。
1949年8月屬平原省聊城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改屬山東省聊城專區專員公署。
1958年1月屬聊城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9年9月屬聊城專員公署。
1967年3月屬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屬聊城地區行政公署。
1997年8月屬聊城市。
2010年7月2日,廣平鄉、韓集鄉劃歸東昌府區管轄。
2010年7月7日,撤溫陳鄉設立溫陳街道辦事處;撤胡屯鄉設立胡屯鎮。
2011年8月24日,撤銷肖家莊鄉設立肖家莊鎮。
2012年9月,撤賈寨鄉設立賈寨鎮,撤洪官屯鄉設立洪官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