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的翻譯
翻譯如下文所示:
孟門,就是龍門的入口。實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稱作「孟門津」。傳說中龍門是大禹所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夾很長的一段,兩邊都是懸崖,高處的巨石好像靠在懸崖上就要掉下來似的。
古人曾說:「水不是石匠的鑿子,卻能夠進入石頭中。」果然不錯!龍門水流交匯沖擊,白色的水汽像雲一樣飄在空中,在遠處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霧氣纏繞,往雲霧的深處望去真有一種撼人心魄的感覺。
河水激起萬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憤怒的贔(古時一種動物),波浪像崇山峻嶺,激流交疊,直奔下游而去。我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龍門的時候,四匹馬拉的車也絕對追不上。
原文:
魏晉酈道元
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阨,兼孟門津之名矣 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沖,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鼓若山騰,浚波頹疊,迄於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作品介紹: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
《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⑵ 水經注中有兩段文字,請看看是叫啥名字
○江水二
△又東出江關,入南郡界。
江水自關,東逕弱關、捍關。捍關,廩君浮夷水所置也。弱關在建平、秭歸
界。昔巴、楚數相攻伐,藉險置關,以相防捍,秦兼天下,置立南郡,自巫下皆
其域也。
△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
江水又東,烏飛水注之。水出天門郡溇中縣界,北流逕建平郡沙渠縣南,又
北流逕巫縣南,西北歷山道三百七十里,注於江,謂之烏飛口。江水又東逕巫縣
故城南,縣故楚之巫郡也。奏省郡,立縣以隸南郡。吳孫休分為建平郡,治巫城。
城緣山為墉,周十二里一百一十步,東西北三面皆帶傍深谷,南臨大江,故夔國
也。江水又東,巫溪水注之。溪水導源梁州晉昌郡之宣漢縣東,又南逕建平郡泰
昌縣南,又逕北井縣西,東轉歷其縣北,水南有鹽井,井在縣北,故縣名北井,
建平一郡之所資也。鹽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鹽水之稱矣。溪水又南,屈逕巫縣
東。縣之東北三百步,有聖泉,謂之孔子泉。其水飛清石穴,潔並高泉,下注溪
水。溪水又南入於大江。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郭仲產雲;按《地理志》,巫山
在縣西南,而今縣東有巫山,將郡、縣居治無恆故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
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
十丈。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笥,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
故謂之新崩灘。其頹岩所餘,比之諸嶺,尚為竦桀。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
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
辨其優劣耳。神孟塗所處。《山海經》曰:夏後啟之臣孟塗,是司神於巴。巴人
訟於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純雲:丹山在
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
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台。精魂為草,實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姬。旦
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
朝雲焉。其間首尾一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自三峽七百里中,兩
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
襄陵,沿氵斥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
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檉柏,懸泉
瀑布,飛潄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
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
聲淚沾裳。江水又東逕石門灘。灘北岸有山,山上合下開,洞達東西,緣江步路
所由。劉備為陸遜所破,走逕此門,追進甚急,備乃燒鎧斷道,孫桓為遜前驅,
奮不顧命,斬上夔道,截其要徑,備逾山越險,僅及得免,忿恚而嘆曰:吾昔
至京,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於此。遂發憤而薨矣。
△又東過秭歸縣之南。
縣故歸鄉。《地理志》曰:歸子國也。《樂緯》曰:昔歸典葉聲律。宋忠曰:
歸即夔。歸鄉蓋夔鄉矣。古楚之嫡嗣有熊摯者,以廢疾不立,而居於夔,為楚附
庸。後王命為夔子。《春秋·僖公二十六年》,楚以其不祀滅之者也。袁山松曰:
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喻令自寬全。鄉人冀其見從,因名曰秭歸,即
《離騷》所謂女媭嬋媛以詈余也。縣城東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
南臨大江。古老相傳,謂之劉備城,蓋備征吳所築也。縣東北數十里,有屈原舊
田宅。雖畦堰縻漫,猶保屈田之稱也。縣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為屋
基,名其地曰樂平里。宅之東北六十里,有女媭廟,搗衣石猶存。故《宜都記》
曰:秭歸蓋楚子熊繹之始國,而屈原之鄉里也。原田宅於今具存,指謂此也。江
水又東逕一城北,基城憑嶺作固,二百一十步,夾溪臨谷,據山枕江,北對丹陽
城,城據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東北兩面,悉臨絕澗,西帶亭下溪,南枕
大江,險峭壁立,信天固也。楚子熊繹始封丹陽之所都也。《地理志》以為吳之
丹陽,論者雲:尋吳楚悠隔,繿縷荊山,無容遠在吳境,是為非也。又楚之先
王陵墓在其間,蓋為徵矣。江水又東南逕夔城南。城跨據川阜,周回一里百一十
八步,西北皆枕深谷,東帶鄉溪,南側大江。城內西北角有金城,東北角有圓土
獄,西南角有石井口,徑五尺。熊摯始治巫城後復移此,蓋夔徙也。《春秋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楚令尹子玉滅夔者也。服虔曰:在巫山之陽,秭歸歸鄉矣。
江水又東逕歸鄉縣故城北。袁山松曰:父老傳言,原既流放,忽然暫歸,鄉人喜
悅,因名曰歸鄉。抑其山秀水清,故出儁異,地險流疾,故其性亦隘。《詩》
雲:惟岳降神,生甫及申,信與!余謂山松此言,可謂因事而立證。恐非名縣之
本旨矣。縣城南面重嶺,北背大江。東帶鄉口溪,溪源出縣東南數百里,西北入
縣。逕狗峽西,峽崖龕中石,隱起有狗形,形狀具足,故以狗名峽。鄉口溪又西
北逕縣下入江,謂之鄉口也。江水又東逕信陵縣,南臨大江,東傍深溪,溪源北
發梁州上庸縣界,南流逕縣下,而注於大江也。又東過夷陵縣南。
江水自建平至東界峽,盛弘之謂之空泠峽。峽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
也。其間遠望,勢交嶺表,有五六峰,參差互出。上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
對,俗傳兩郡督郵爭界於此,宜都督郵,厥勢小東傾,議者以為不如也。江水歷
峽東,逕宜昌縣之插灶下,江之左岸,絕崖壁立數百丈,飛鳥所不能棲。有一火
燼,插在崖間,望見可長數尺。父老傳言,昔洪水之時,人薄舟崖側,以餘燼插
之岩側,至今猶存,故先後相承謂之插灶也。江水又東逕流頭灘,其水並峻激奔
暴。魚鱉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灘頭白勃堅相持,倏忽淪沒別無期。
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餘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江水又東逕宜昌縣北,
分夷道佷山所立也。縣治江之南岸,北枕大江,與夷陵對界《宜都記》曰:渡
流頭灘十里,便得宜昌縣也。江水又東逕狼尾灘百歷人灘。袁山松曰:二灘相去
二里。人灘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沒冬出,其石嶔崟,數十步中,悉作人面
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須發皆具,因名曰人灘也。江水又東逕黃牛山,下有
灘,名曰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
成就分明,既人跡所絕,莫能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紆回,雖途逕信宿,猶
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言水路紆
深,回望如一矣。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
峽口一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千
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
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
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
見矣。其疊崿秀峰,奇構異形,固難以辭敘。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
表。仰矚府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既自欣
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於千古矣!江水歷禹斷江南。峽北有七谷村,
兩山間有水清深,潭而不流。又耆舊傳言,昔是大江,及禹治水,此江小不足瀉
水,禹更開今峽口,水勢並沖,此江遂絕,於今謂之斷江也。江水出峽,東南流,
逕故城洲。洲附北岸,洲頭曰郭洲,長二里,廣一里。上有步闡故城,方圓稱洲,
周回略滿。故城洲上,城周一里,吳西陵督步{陟馬}所築也。孫皓鳳凰元年,陟
息闡復為西陵督,據此城降晉,晉遣太傳羊祜接援未至為陸抗所陷也。江水又東
逕故城北,所謂陸抗城也。城即山為墉,四面天險。江南岸有山孤秀,從江中仰
望,壁立峻絕。袁山松為郡,嘗登之矚望焉。故其《記》雲:今自山南上至其嶺,
嶺容十許人,四面望諸山,略盡其勢,俯臨大江,如縈帶焉,視舟如鳧雁矣。北
對夷陵縣之故城。城南臨大江,秦令白起伐楚,三戰而燒夷陵者也。應劭曰:夷
山在西北,蓋因山以名縣也。王莽改曰居利。吳黃武元年,更名西陵也。後復曰
夷陵。縣北三十里,有石穴,名曰馬穿。嘗有白馬出穴食,人逐之入穴,潛行出
漢中,漢中人失馬,亦嘗出此穴,相去數千里。袁山松言江北多連山,登之望江
南諸山,數十百重,莫識其名,高者千仞,多奇形異勢,自非煙褰雨霽,不辨見
此遠山矣。余嘗往返十許過,正可再見遠峰耳。江水又東逕白鹿岩。沿江有峻壁
百餘丈,援所不能游。有一白鹿,陵峭登崖,乘岩而上,故世名此岩為白鹿雲。
江水東歷荊門、虎牙之間。荊門在南,上合下開,暗徹山南,有門像,虎牙在北,
石壁色紅,間有白文類牙形,並以物像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勢急峻,故
郭景純《江賦》曰:虎牙桀堅以屹崒,荊門闕竦而磐礴,圓淵九回以懸騰,湓流
雷呴而電激者也。漢建武十一年,公孫述遣其大司徒任滿、翼江王田戎,將兵數
萬,據險,為浮橋橫江,以絕水路,營壘跨山,以塞陸道。光武遣吳漢、岑彭將
六萬人擊荊門,漢等率舟師攻之,直沖浮橋,因風縱火,遂斬滿等矣。
△又東南過夷道縣北,夷水從從佷山縣南,東北注之。
夷道縣,漢武帝伐西南夷,路由此出,故曰夷道矣。王莽更名江南。桓溫父
名彝,改曰西道,魏武分南郡置臨江郡。劉備改曰宜都。郡治在縣東四百步。故
城,吳丞相陸遜所築也。為二江之會也。北有湖裡淵,淵上橘柚蔽野,桑麻暗日,
西望佷山諸嶺,重峰疊秀,青翠相臨,時有丹霞白雲,游曳其上。城東北有望
堂,地特峻,下臨清江,游矚之名處也。縣北有女觀山,厥處高顯,回眺極目。
古老傳言,昔有思婦,夫官於蜀,屢愆秋期。登此山絕望,憂感而死,山木枯悴,
鞠為童枯。鄉人哀之,因名此山為女觀焉,葬之山頂,今孤墳尚存矣。
△又東過枝江縣南,沮水從北來注之。
江水又東,逕上明城北。晉太元中,苻堅之寇荊州也,刺史桓沖徙渡江南,
使劉波築之,移州治此城。其地夷敞,北據大江。江汜枝分,東入大江,縣治洲
上,故以枝江為稱。《地理志》曰:江沱出西南,東入江是也。其民古羅徒。羅
故居宜城西山,楚文王又徙之於長沙,今羅縣是矣。縣西三里有津鄉,津鄉,里
名也。《春秋·庄公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御之,大敗於津。應劭曰:南郡
江陵有津鄉,今則無聞矣。郭仲產雲:尋楚御巴人,枝江是其塗便。此津鄉殆即
其地也。盛弘之曰:縣舊治沮中,後移出百里洲,西去郡一百六十里,縣左右有
數十洲,盤布江中,其百里洲最為大也。中有桑田甘果,映江依洲。自縣西至上
明,東及江津,其中有九十九洲。楚諺雲:洲不百,故不出王者。桓玄有問鼎之
志,乃增一洲,以充百數。僭號數旬,宗滅身屠。及基傾敗,洲亦消毀。今上在
西,忽有一洲自生,沙流回薄,成不淹時,其後未幾,龍飛江漢矣。縣東二里,
有縣人劉凝之故宅。凝之字志安。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萊、嚴子陵之為
人,立屋江湖,非力不食。妻梁州刺史郭銓女,亦能安貧。宋元嘉中,夫妻隱於
衡山,終焉不返矣。縣東北十里,土台北岸有迤洲,長十餘里,義熙初,烈武王
斬桓謙處。縣東南二十里,富城洲上,有道士范儕精廬。自言巴東人,少游荊土,
而多盤桓縣界。惡衣粗食,蕭散自得,言來事多驗,而辭不可詳。人心欲見,歡
然而對,貌言尋求,終弗遇也。雖逕跨諸洲,而舟人未嘗見其濟涉也。後東游廣
陵,卒於彼土。儕在洲無定止處,宿憩一小庵而已。弟子慕之於其昔游,共立精
舍,以存共人。縣有陳留王子香廟。頌子香於漢和帝之時,出為荊州刺史有惠政,
天子徵之,道卒,枝江亭中。常有三白虎,出入人間,送喪逾境。百姓追美甘
棠,以永元十六年,立廟設祠,刻石銘德,號曰枝江白虎王君。其子孫至今,猶
謂之為白虎王。江水又東會沮口,楚昭所謂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又南過江陵縣南。
縣江有洲,號曰枚回洲,江水自此兩分而為南、北江也。北江有故鄉洲。元
興之末,桓玄西奔,毛佑之與參軍費恬射玄於此洲。玄子升,年六歲,輒拔去之。
王韶之雲:玄之初奔也。經日不得食,左右進粗粥,咽不能下。升抱玄胸撫之,
玄悲不自勝。至此,益州督護馮遷斬玄於此洲,斬升於江陵矣。下有龍洲,注東
有寵洲,二洲之間,世擅多魚矣。漁者投罟歷網,往往洲絕,有潛客泳而視之,
見水下有兩石牛,嘗為罾害矣。故漁者莫不擊浪浮舟,鼓枻而去矣。其下謂之邴
里洲,洲有高沙湖,湖東北有小水通江,名曰曾口。江水又東逕燕尾洲北,合靈
溪水,水無泉源,上承散水,合成大溪,南流注江。江、溪之會有靈溪戍,背阿
面江,西帶靈溪,故戍得其名矣。江水東得馬牧口,江水斷洲通會。江水又東逕
江陵縣故城南,《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蓋即荊山之稱而制州名矣。故楚也。
子革曰:我先君僻處荊山以供王事。遂遷紀郢,今城,楚船官地也,《春秋》之
渚宮矣。秦昭襄王二十九年,使白起拔鄢郢,以漢南地而置南郡焉。《周書》曰:
南,國名也。南氏有二臣,力鈞勢敵,競進爭權,君弗能制。南氏用分為二南國
也。按韓嬰敘《詩》雲:其地在南郡、南陽之間。《呂氏春秋》所謂禹自塗山巡
省南土者也。是郡取名焉。後漢景帝以為臨江王榮國。王坐侵廟垣地為宮,被征,
升車,出北門而軸折。父老竊流涕曰:吾王不還矣!自後北門不開,蓋由榮非理
終也。漢景帝二年,改為江陵縣。王莽更名郡曰南順,縣曰江陸。舊城,關羽所
築。羽北圍曹仁,呂蒙襲而據之。羽曰:此城吾所築,不可攻也。乃引而退。杜
元凱之攻江陵也,城上人以瓠系狗頸示之,元凱病癭故也。及城陷,殺城中老小,
血流沾足。論者以此薄之。江陵城地東南傾,故緣以金堤,自靈溪始。桓溫令陳
遵造。遵善於於方功,使人打鼓,遠聽之,知地勢高下,依傍創築,略無差矣。
城西有棲霞樓,俯臨通隍,吐納江流。城南有馬牧城,西側馬徑。此洲始自枚回,
下迄於此。長七十餘里,洲上有奉城,故江津長所治,舊主度州郡貢於洛陽,因
謂之奉城。亦曰江津戍也。戍南對馬頭岸。昔陸抗屯此,與羊佑相對,大宏信義,
談者以為華元、子反復見於今矣。北對大岸,謂之江津口,故洲亦以名焉。江大
自此始也。《家語》曰:江水至江津,非方舟避風,不可涉也。故郭景純雲:濟
江津以起漲,言其深廣也。江水又東逕郢城南,子囊遺言所築城也。《地理志》
曰:楚別邑,故郢矣。王莽以為郢亭。城中有趙台卿冢,岐平生自所營也。冢圖
賓主之容,用存情好,敘其宿尚矣。江水又東得豫章口,
⑶ 求巫山巫峽文章原文第一段繁體字
《巫山巫峽》文章原文第一段繁體字:
拓展資料:
《巫山巫峽》文章原文第一段譯文
長江繼續向東流,經過巫峽。巫峽是杜宇王時派人鑿開用來通江水的。郭仲產說:「按照《漢書·地理志》,巫山在巫山縣城西南,可是現在巫山在巫山縣城的東邊,這大概是郡縣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緣故吧!」長江經過巫峽,往東流去,經過新崩灘。這山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過一次,晉太元二年又崩塌過一次。
崩塌的時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幾十丈高的浪頭。現在灘上的石頭,有些圓的象簞,有些方的象笥,象這樣一類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滾落下來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洶涌,所以叫它做新崩灘。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個山嶺,還算是高聳突出的。
新崩灘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峽所沒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爭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並列;它遮護統領周圍的各個山峰,高與雲平,還要到霄漢去衡量它們的高低啊!神入孟凃就居住在這大巫山上。《山海經》記載:「夏朝君主啟的臣子孟凃,這人在巴地主管神靈之事。
巴地的人到孟凃那裡訴訟,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來了,被抓的人請求饒命,孟凃赦免了他,讓他居住在這丹山的西邊。」郭景純給《山海經》作注說:「丹山在丹陽,屬巴地。」丹山西就是巫山。天帝的女兒也住在那裡。宋玉所說:「天帝最小的女兒名叫瑤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山的南面。靈魂變成草,這就是靈芝。」
記載「神女離別楚懷王時自敘:『巫山神女,住在巫山險要的地方,早上變為朝雲,晚上變為雨霧,早早晚晚,都在陽台山的下面。』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說。因此楚懷王為神女立廟,叫做朝雲。』這一段從頭到尾全長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峽,是根據巫山而得名的。
《水經注》
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水經注 網路
⑷ 急急急急
還是希望自己翻譯,中國的古代文學是要學習的!!!!!
水經注三峽
水經注三峽
原文: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在三峽的七百里中,兩岸山連著山,幾乎沒有半點空隙。層層疊疊的山岩峰巒,遮蔽了天空,擋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兩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斷絕了。有時皇帝有詔命必須火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動身,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騎上賓士的駿馬,駕著長風飛翔,也沒有如此迅速。春冬季節,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倒映著兩岸山色。極為陡峭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姿態奇特的柏樹,大小瀑布,在那裡飛射沖刷,江水清澈,樹木繁盛,群山峻峭,綠草豐茂,確實很有趣味。每逢雨後初晴或霜天清晨,樹林山澗冷落而蕭索,常有猿猴在高處長聲鳴叫,聲音連續不斷,異常凄厲。回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作者
酈道元(約466—527),生活於南北朝北魏時期,出生在河北省涿縣一個官宦世家,少年時代就喜愛游覽。後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歷,每到一地除參觀名勝古跡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的生產生活,地域的變遷等。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缺乏准確記載,但由於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於是親自給《水經》作注。
為了寫《水經注》,他閱讀有關書籍達400多種,查閱了所有地圖,研究了大量文物資料,還親自到實地考察,核實書上的記載。《水經》原來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條,1萬多字,經過酈道元注釋以後,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條,共30多萬字,比原著增加20倍。書中記述了各條河流的發源與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狀況,以及火山、溫泉、水利工程等。這部書文字優美生動,也可以說是一部文學著作。由於《水經注》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對它進行研究,形成一門「酈學」。
酈道元,字善長,初襲爵永寧侯,例降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法清刻,自太傅掾引為書侍御史。彪為僕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東府長史。刺史於勁,順皇後父也。西討關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為政嚴酷,吏人畏之,奸盜逃於他境。後試守魯陽郡,道元表立黌序,崇勸學教。詔曰:「魯陽本以蠻人,不立大學。今可聽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蠻人指闕訟其刻峻,請前刺史寇祖禮。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還京,二人並坐免官。
後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懷朔、薄骨律、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御夷諸鎮並改為州,其郡、縣、戍名,令准古城邑。詔道元持節兼黃門侍郎,馳驛與大都督李崇籌宜置立,裁減去留。會諸鎮叛,不果而還。
孝昌初,梁遣將攻揚州,刺史元法僧又於彭城反叛。詔道元持節,兼侍中、攝行台尚書,節度諸軍,依僕射李平故事。梁軍至渦陽,敗退。道元追討,多有斬獲。
後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嚴猛之稱,權豪始頗憚之。而不能有所糾正,聲望更損。司州牧、汝南王悅嬖近左右丘念,常與卧起。及選州官,多由於念。念常匿悅第,時還其家,道元密訪知,收念付獄。悅啟靈太後,請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盡其命,因以劾悅。
時雍州刺史蕭寶反狀稍露,侍中、城陽王徽素忌道元,因諷朝廷,遣為關右大使。寶慮道元圖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圍道元於陰盤驛亭。亭在岡上,常食岡下之井。既被圍,穿井十餘丈不得水。水盡力屈,賊遂逾牆而入。道元與其弟道(闕)二子俱被害。道元目叱賊,厲聲而死。寶猶遣斂其父子,殯於長安城東。事平,喪還,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
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然兄弟不能篤睦,又多嫌忌,時論薄之
翻譯
長江繼續向東流,經過巫峽。巫峽是杜宇王時派人鑿開用來通江水的。郭仲產說:「按照《漢書·地理志》,巫山在巫山縣城西南,可是現在巫山在巫山縣城的東邊,這大概是郡縣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緣故吧!」長江經過巫峽,往東流去,經過新崩灘。這山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過一次,晉太元二年又崩塌過一次。崩塌的時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幾十丈高的浪頭。現在灘上的石頭,有些圓的象簞,有些方的象笥,象這樣一類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滾落下來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洶涌,所以叫它做新崩灘。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個山嶺,還算是高聳突出的。新崩灘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峽所沒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爭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並列;它遮護統領周圍的各個山峰,高與雲平,還要到霄漢去衡量它們的高低啊!神入孟凃就居住在這大巫山上。《山海經》記載:「夏朝君主啟的臣子孟凃,這人在巴地主管神靈之事。巴地的人到孟凃那裡訴訟,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來了,被抓的人請求饒命,孟凃赦免了他,讓他居住在這丹山的西邊。」郭景純給《山海經》作注說:「丹山在丹陽,屬巴地。」丹山西就是巫山。天帝的女兒也住在那裡。宋玉所說:「天帝最小的女兒名叫瑤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山的南面。靈魂變成草,這就是靈芝。」記載「神女離別楚懷王時自敘:『巫山神女,住在巫山險要的地方,早上變為朝雲,晚上變為雨霧,早早晚晚,都在陽台山的下面。』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說。因此楚懷王為神女立廟,叫做朝雲。』這一段從頭到尾全長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峽,是根據巫山而得名的。
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郭仲產雲:「按地理志,巫山在縣西南,而今縣東有巫山,將郡縣居治無恆故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笥,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其頹岩所余,比之諸嶺,尚為竦桀。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神孟凃所處。《山海經》曰:「夏後啟之臣孟凃,是司神於巴,巴人訟於孟凃之所,其衣有血者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純雲:「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寔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為為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雲焉。」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在整個三峽七百里地當中,江兩岸一個山峰連著一個山峰,一點空缺的地方也沒有。層層疊疊的高山險峰,擋住了天空,遮蔽了太陽;除非在正午或半夜,否則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都被阻絕了。偶或皇帝有命令須急速傳達,有時候早上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就到了江陵,這中間一千二百里路,即使騎著快馬,駕著長風,和行船比起來也不算快。春冬雨季,這一帶有潔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著的清流,倒映著的影子;極高的山頂上長滿了形狀奇特的柏樹,從山崖上流下來的泉水和瀑布從那兒飛速沖刷而下;水清,樹榮,山高,草茂,的確富有吸引人、使人感到愉快的特色。每到秋天雨後剛晴或者下霜天的早晨,山林中氣候寒冷,山溝里氣氛清泠;常常有山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呼叫,叫聲象—種悠長的歌曲非常凄涼特別,空曠的山谷傳送著猿啼的回聲,悲哀宛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⑸ 新牛郎織女的瑤姬身份
瑤姬巫山神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巫山女神,也稱巫山之女,傳說為天帝之女。 一說為王母娘娘之女,本名瑤姬,在消滅十二惡龍之後又幫助大禹治水,而又更憐惜百姓而化作神女峰守護大地。 二說為炎帝(赤帝)之女,本名瑤姬(也寫作姚姬),未嫁而死,葬於巫山(在今重慶市、湖北省邊境,東北一西南走向,高1000餘米)之陽,因而為神。
歷史記載: 瑤姬炎帝女。亦作「姚姬」 《文選·宋玉<高唐賦>序》 :
「妾巫山之女也」。注引《襄侶音舊傳》 :「赤帝(炎帝)女姚姬(一作「瑤姬」),未行而卒,葬於巫山之陽,故曰巫山神女。楚懷王游於高唐,晝寢,夢見與神遇,自稱是巫山神女,王因幸之。遂為置觀於巫山之南,號為朝雲。」《太平御覽》卷二九九引《襄陽耆舊記》 :「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寔為莖之,媚而服焉,則與期,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姬」此與古神話述帝女死屍化為草契。
《山海經·中次七經》 :「又東二百里,曰姑瑤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屍,化為瑤草,其葉胥成,其華黃,其實如菟丘,服之媚於人。
瑤姬與牛郎織女沒有關系!!!!
⑹ 瑤姬與玉帝是什麼關系
瑤姬(共通姚姬)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登場的女神。因歷史的變遷,固然有多種關於瑤姬的神話傳說。
歷史傳說
傳說之一
《山海經·中次七經》中記載瑤姬是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的第二十三個女兒。之後下凡收伏神蛟化做山峰,故稱其為「巫山神女」。
傳說之二
《山海經》中記載瑤姬是炎帝的第三個女兒。剛到出嫁的年齡就去世了,她的靈魂則飛到姑瑤山上化做了一顆靈芝仙草·瑤草。
傳說之三
《獅駝國》中記載瑤姬為婉華仙子。
傳說之四
《寶蓮燈》中記載瑤姬是玉皇大帝的妹妹,是掌管天庭欲界的女神。二郎神與三聖母的母親,因與人間書生楊氏通婚而遭到天界的抓捕,玉帝把瑤姬鎮壓在桃山下後,楊戩劈開桃山但還是未能救出母親,之後玉帝派出九個太陽將其曬化。
傳說之五
《瑤姬傳奇》中記載仙女瑤姬幫助凡間男子禹治理洪水而相戀的神話故事。
⑺ 酈道元的《江水》的完整翻譯
長江繼續向東流,經過巫峽。巫峽是杜宇王時派人鑿開用來通江水的。郭仲產說:「按照《漢書·地理志》,巫山在巫山縣城西南,可是現在巫山在巫山縣城的東邊,這大概是郡縣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緣故吧!」長江經過巫峽,往東流去,經過新崩灘。這山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過一次,晉太元二年又崩塌過一次。崩塌的時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幾十丈高的浪頭。現在灘上的石頭,有些圓的象簞,有些方的象笥,象這樣一類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滾落下來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洶涌,所以叫它做新崩灘。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個山嶺,還算是高聳突出的。新崩灘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峽所沒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爭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並列;它遮護統領周圍的各個山峰,高與雲平,還要到霄漢去衡量它們的高低啊!神入孟凃就居住在這大巫山上。《山海經》記載:「夏朝君主啟的臣子孟凃,這人在巴地主管神靈之事。巴地的人到孟凃那裡訴訟,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來了,被抓的人請求饒命,孟凃赦免了他,讓他居住在這丹山的西邊。」郭景純給《山海經》作注說:「丹山在丹陽,屬巴地。」丹山西就是巫山。天帝的女兒也住在那裡。宋玉所說:「天帝最小的女兒名叫瑤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山的南面。靈魂變成草,這就是靈芝。」記載「神女離別楚懷王時自敘:『巫山神女,住在巫山險要的地方,早上變為朝雲,晚上變為雨霧,早早晚晚,都在陽台山的下面。』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說。因此楚懷王為神女立廟,叫做朝雲。』這一段從頭到尾全長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峽,是根據巫山而得名的。 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郭仲產雲:「按地理志,巫山在縣西南,而今縣東有巫山,將郡縣居治無恆故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笥,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其頹岩所余,比之諸嶺,尚為竦桀。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神孟凃所處。《山海經》曰:「夏後啟之臣孟凃,是司神於巴,巴人訟於孟凃之所,其衣有血者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純雲:「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寔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為為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雲焉。」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在整個三峽七百里地當中,江兩岸一個山峰連著一個山峰,一點空缺的地方也沒有。層層疊疊的高山險峰,擋住了天空,遮蔽了太陽;除非在正午或半夜,否則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都被阻絕了。偶或皇帝有命令須急速傳達,有時候早上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就到了江陵,這中間一千二百里路,即使騎著快馬,駕著長風,和行船比起來也不算快。春冬雨季,這一帶有潔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著的清流,倒映著的影子;極高的山頂上長滿了形狀奇特的柏樹,從山崖上流下來的泉水和瀑布從那兒飛速沖刷而下;水清,樹榮,山高,草茂,的確富有吸引人、使人感到愉快的特色。每到秋天雨後剛晴或者下霜天的早晨,山林中氣候寒冷,山溝里氣氛清泠;常常有山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呼叫,叫聲象—種悠長的歌曲非常凄涼特別,空曠的山谷傳送著猿啼的回聲,悲哀宛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⑻ 《水經注》中巫山神女一節的翻譯,「巫山,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翻譯:巫山赤帝的女兒住在這里,就是宋玉所說的天帝的小女兒,名叫瑤姬,她還沒有出嫁就死了,葬在巫山的南面,精魂化成草,結成靈芝。這就是所謂居於高唐險阻處的巫山神女,早上她是飄盪的雲,向晚她是游移的雨,每天早晚,都在陽台下面。次日一早,楚王起來一看,果然像神女所說的一樣,於是就為她修建廟宇,稱為朝雲。山峽從起點到終點長一百六十里,稱為巫峽,大概就是因山而得名的。
《水經注·卷三十四》原文: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寔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雲焉。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8)丹山西即巫山者也是什麼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水經注·卷三十四》中主要寫的是關於巫山赤帝的女兒的傳說,對於巫山景色作者是通過博覽目擊者的記敘,經過他的精心選擇、細致加工,採用了文學藝術手法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述了江水的雄偉壯麗。
此外《水經注》還記敘了兩岸的山陵城邑、風土人情、珍物異事。凡北魏以上的掌故、舊聞都可以得到考證。單以兵要地理資料一項而言,全注記載的從古以來的大小戰役不下300次,許多戰例都生動地說明了熟諳地理,利用地形,爭奪橋梁、險道、倉儲的重要性。
⑼ 水經注巫山巫峽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原文:
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郭仲產雲:「按地理志,巫山在縣西南,而今縣東有巫山,將郡縣居治無恆故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笥,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其頹岩所余,比之諸嶺,尚為竦桀。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神孟凃所處。《山海經》曰:「夏後啟之臣孟凃,是司神於巴,巴人訟於孟凃之所,其衣有血者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純雲:「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寔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為為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雲焉。」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長江繼續向東流,經過巫峽。巫峽是杜宇王時派人鑿開用來通江水的。郭仲產說:「按照《漢書·地理志》,巫山在巫山縣城西南,可是現在巫山在巫山縣城的東邊,這大概是郡縣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緣故吧!」長江經過巫峽,往東流去,經過新崩灘。這山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過一次,晉太元二年又崩塌過一次。崩塌的時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幾十丈高的浪頭。現在灘上的石頭,有些圓的象簞,有些方的象笥,象這樣一類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滾落下來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洶涌,所以叫它做新崩灘。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個山嶺,還算是高聳突出的。新崩灘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峽所沒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爭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並列;它遮護統領周圍的各個山峰,高與雲平,還要到霄漢去衡量它們的高低啊!神入孟凃就居住在這大巫山上。《山海經》記載:「夏朝君主啟的臣子孟凃,這人在巴地主管神靈之事。巴地的人到孟凃那裡訴訟,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來了,被抓的人請求饒命,孟凃赦免了他,讓他居住在這丹山的西邊。」郭景純給《山海經》作注說:「丹山在丹陽,屬巴地。」丹山西就是巫山。天帝的女兒也住在那裡。宋玉所說:「天帝最小的女兒名叫瑤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山的南面。靈魂變成草,這就是靈芝。」記載「神女離別楚懷王時自敘:『巫山神女,住在巫山險要的地方,早上變為朝雲,晚上變為雨霧,早早晚晚,都在陽台山的下面。』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說。因此楚懷王為神女立廟,叫做朝雲。』這一段從頭到尾全長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峽,是根據巫山而得名的。
在整個三峽七百里地當中,江兩岸一個山峰連著一個山峰,一點空缺的地方也沒有。層層疊疊的高山險峰,擋住了天空,遮蔽了太陽;除非在正午或半夜,否則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都被阻絕了。偶或皇帝有命令須急速傳達,有時候早上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就到了江陵,這中間一千二百里路,即使騎著快馬,駕著長風,和行船比起來也不算快。春冬雨季,這一帶有潔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著的清流,倒映著的影子;極高的山頂上長滿了形狀奇特的柏樹,從山崖上流下來的泉水和瀑布從那兒飛速沖刷而下;水清,樹榮,山高,草茂,的確富有吸引人、使人感到愉快的特色。每到秋天雨後剛晴或者下霜天的早晨,山林中氣候寒冷,山溝里氣氛清泠;常常有山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呼叫,叫聲象—種悠長的歌曲非常凄涼特別,空曠的山谷傳送著猿啼的回聲,悲哀宛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⑽ 巫山神女酈道元文言文翻譯
《巫山神女》翻譯:
江水繼續東流,穿過巫峽,巫峽是杜宇所鑿,以疏通江水。郭仲產說:按《地理志》,巫山在巫縣縣城西南,但現在縣城東卻有巫山,或許這是郡縣治所地址常有遷移變動的緣故吧。
江水穿過山峽東流,經過新崩灘。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此處山崩,晉太元二年(367)再次山崩。山崩那天江水倒流一百多里,水涌高達數十丈。現在灘上有很多巨石,圓的如飯籮,方的如房屋,都是從山崖上塌下的,致使急流奔騰怒吼,所以叫新崩灘。
崩塌後留下的石峰,與許多別的山嶺相比起來,顯得還是相當高峻的。下流十多里有大巫山,這座山的高峻不但是三峽所沒有的,而且可以與岷山和峨眉山一爭上下,與衡山和九嶷山互比高低,周圍相連的群山,都是高入青雲,只有攀登到天上,才分辨得出它們的高下。
大巫山是司法之神孟塗的居處。《山海經》說:夏啟的臣子孟塗,在巴做了司法之神,巴人到孟塗的住所來告狀,他只把衣服上有血跡的人抓住,決不濫殺無辜,而有好生之德。他住在山上,在丹山西面。郭景純說:丹山在丹陽,屬巴郡。
丹山西就是巫山。此外,赤帝的女兒也住在這里,就是宋玉所說的天帝的小女兒,名叫瑤姬,她還沒有出嫁就死了,葬在巫山的南面,精魂化成草,結成靈芝。這就是所謂居於高唐險阻處的巫山神女,早上她是飄盪的雲,向晚她是游移的雨,每天早晚,都在陽台下面。
次日一早,楚王起來一看,果然像神女所說的一樣,於是就為她修建廟宇,稱為朝雲。山峽從起點到終點長一百六十里,稱為巫峽,大概就是因山而得名的。
《巫山神女》原文:
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郭仲產雲:按《地理志》,巫山在縣西南,而今縣東有巫山,將郡、縣居治無恆故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
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屋,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其頹岩所余,比之諸嶺,尚為竦桀。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
神孟塗所處。《山海經》曰:夏後啟之臣孟塗,是司神於巴,巴人訟於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純雲:丹山在丹陽,屬巴。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寔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雲焉。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此文出自北朝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江水》《巫山神女》
寫作背景:
《水經注》中山川景物的描寫,還被作為文學作品受到後人高度評價。書中的缺點也有:他因為是北朝人,所以南方水系的記錄有些簡單,其中還有些差錯。
當然,如此宏富的巨作,受到當時時代和條件的限制,難免存在不少錯誤。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即已明確指出其黃河河源問題上的「紕繆」。
另外由於他不可能到邊遠地區和南方進行實地調查,這方面錯誤也較多些。有些地方的引書也不盡可信等等,但這些並不損害全書價值。
作者簡介:
酈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出身於官宦世家,他也先後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陽擔任過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並且多次出任地方官。
自幼好學,博覽群書,並且愛好游覽,足跡遍及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江蘇、內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並且閱讀了大量地理著作,積累了豐富的地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