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的為人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的為人富有魅力、富於韜略。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准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1)歷史上真正的劉備是個什麼人擴展閱讀:
劉備雖有皇家的血脈,但卻經歷了家道中落、幼年喪父的人生悲劇,兒時為生活所迫便隨母「販履織席為業」,始嘗人生的艱辛。這段為生活所迫的人生逆境磨礪了劉備的心志,也鑄就了他與人為善的品格。
劉備母親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盡管窮,也要送劉備讀書。在劉備十五歲時,他與公孫瓚、劉德然師從著名學者九江太守盧植,少年劉備在為人處事及社會見識方面的不同凡響,令他的同宗劉德然的父親大為贊賞。
當時劉德然的父親每次給兒子學習費用時都要給劉備一份,倆人待遇相同,以至於德然之母少不了有些怨言,德然之父卻說「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看來這位蜀漢先主在少年時代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氣質便有過人之處。
盧植是一位文武雙全很有學問的儒學學者,劉備投在他的門下自然長了不少見識。師從盧植讀完書後,劉備有過一段失業的時光,他的家鄉河北涿郡是一個四通八達、流動人口很多的地方,在這段時光里,青年劉備喜歡交遊。
由於劉備得到過著名學者盧植的親傳親授,獲得了不少知識包括對當時天下形勢的把握,加之他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平易近人的精神氣質,使得他的人緣極佳,許多青年人常圍繞在他的周圍。
這些青年人當中有怒誅地方惡霸而逃亡在外的關羽,有為人豪爽、以屠宰為業而頗有資財的張飛,有為人幽默滑稽、善於辯論、性格耿直的簡雍。
2. 三國時期真實的劉備是一個怎樣的人
劉備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雖然出身草根家庭。但是,他很會包裝自己。說自己身上流著的是皇室的血脈,具體可追溯到中山王劉勝兒子的那一代。
要知道中山王劉勝有一百二十個兒子,即使劉備是濫竽充數之輩,恐怕也沒有人能查的清。真假我們暫且不論,因為這並不影響他是英雄的事實。
劉備打著自己是皇室後代子弟的旗幟,以恢復漢室為名,開始召集英雄好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這期間,他的麾下聚集了關羽,張飛兩個英雄好漢,並且三人還結拜了兄弟。可以說那時候的劉備,大小也是一個人物了。
但是,他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而是到處去投靠人家。
劉備還投靠過曹操,兩人青梅煮酒的時候,曹操問劉備,你說如今的天下,誰才算得上英雄呢?
這個意外是關羽造成的,劉備拿下荊州去打益州的時候,是讓關羽鎮守荊州的。
就在劉備攻打漢中的時候,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結果這一戰關羽失敗,並且敗走麥城被呂蒙殺了。
關羽一死,荊州也就落入到了孫權的手裡。
劉備氣不過,調轉士兵來攻打孫權,想重新奪回荊州。劉備這次發動的戰爭,也就是歷史上的夷陵之戰。
可惜的是,這一戰劉備不但失敗了,還把老命給丟在了逃跑的路上白帝城。
劉備臨死前把國事託付給了諸葛亮,劉禪成為了蜀國的接班人。
這就是草根出身的劉備的大致一生,不過,他這一生也值了,畢竟自己也是當過皇帝的人,這一點他要比曹操混的強。
3.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是什麼樣的
漢昭烈帝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准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晉書·王彌傳》稱之為烈祖 ,葬惠陵。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 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三國演義》中,曹操的殘忍、陰險、全用權術和狡詐,和劉備的為人正直、重德尚義的形象都被典型化了,形成了鮮的對比。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到「雪弟恨」興兵伐吳、為義而死,劉備用自己的一生實踐著不朽的信念:「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誡,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
初識徐庶,劉備得到"的盧"馬一匹,伊籍對他說「此馬不可騎,乘則傷主」。徐庶對他說:「的盧」雖然是千里馬,卻只妨主」,如「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將此馬賜之,待妨過了此人,然後乘之,自然無事」。
劉備聞言變色說:「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已妨人之事,備不敢聞教。」徐庶說:"向聞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試耳","吾自潁上來此,聞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可見使君之仁德及人也."這真是"凡人立身行事,務使每一行為堪為歷史楷模。」
4. 歷史上的劉備是怎樣的人
劉備是怎樣的人,這個可以參考陳壽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最後對劉備的評價:
原文: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
翻譯:先主(劉備)的氣度恢宏果毅、性情寬厚,知人善任,禮賢下士,頗有漢高祖劉邦的風度,屬於真正的英雄器度和人物。至於他把整個國家和輔佐太子的大事全權託付諸葛亮,而不存半點疑心,君和臣實在都為正直無私至極的人,可以說是從古至今的最佳楷模。劉備在機權謀略方面比不上魏武帝曹操,所以他所佔據的疆域版圖也較狹小(相比曹魏)。但是他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始終不甘居於曹操之下,還因為他清醒地認識到以曹操的氣量肯定無法容忍自己,(所以他的抗爭)並非專是為了爭奪名利,也是為了自己避免受到(曹操的)迫害啊。
以上陳壽的表述,感覺已經把劉備為人,在方方面面都總結到位了。
5. 劉備在歷史中算是什麼人物
劉備(161-223)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劉備(161-223)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6. 歷史上真正的劉備是什麼樣子的人
簡單來說,是真正的英雄豪傑,和小說里完全就不是一個人。
小說里關張做過的很多看上去比較魯莽的事其實都是劉備自己做的,你自己想想,劉備如果不是一個豪氣沖天的人,是怎麼當上關張這樣「萬人敵」的帶頭大哥的。羅貫中把劉備黑的不像樣子,完全成了偽君子。舉個例子來說,劉備年輕的時候打過的敗仗很多,如果關張不在劉備都會親自斷後,掩護小弟撤退。我靠到了小說里,就變成劉備賣小弟在後面死扛,自己先跑路了,這黑的都不像人。
我給你粗略說下歷史上真實的劉備的幾個特點。
第一,這人是真豪傑。真正的英雄豪傑,交友不問身份尊卑,只求意氣相投。如果你接觸過社會,你就會明白這種大丈夫是多麼令人嚮往。漢末名士許汜和劉備談話,劉備不會因為他身份高貴就對他青眼相加,反而會因為他志向粗鄙而當面譏諷。劉備早年任平原相時,當地豪強派刺客來刺殺劉備,那名刺客與劉備相談甚歡,因為意氣相投而被引為上賓。原本出身卑微的刺客深受感動,第二天留下字條坦露事情悄悄離去。劉備在當時官雖不大,但也是個縣長,現在全中國1500多個縣,你可以跑跑看,看看有哪位縣老爺有他這份沖天豪情。
第二,劉備品德高尚,是真正說到做到的仁主。漢末長年戰亂,人口銳減,曹操早年起兵時有感於百姓多艱,寫下《蒿里行》抒發感慨。事實上呢?整個漢末軍閥裡面,動不動就殺掠屠城,屠殺最厲害的就是曹操。劉備的品行高尚,仁義無雙,在那個人命賤如狗的時代顯得格格不入,因為與同時代的其他軍閥反差過於劇烈而被載入史冊,成為中國歷史上公認的仁主。劉備出身卑微,早期事業不順,屢戰屢敗卻又總能屢仆屢起,這背後凝聚的是人心。
赤壁之戰前曹軍南下,百姓為了多了躲避屠殺跟隨劉備逃難。劉備即使無法按正常速度行軍,也不願意拋棄百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這份高貴的道德情操感天動地,古今多少舔著臉把老百姓掛載嘴上的所謂「仁主」,有幾個是真正說到做到?呵呵,鱉黨長征的時候記得把蘇區的老百姓帶走了嗎?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有幾人能與之相比!古今中外多少豪傑志士心馳神往,恨不能追隨先主效死。
第三,劉備有一份非常堅定的政治理想,並且以此凝聚了一大批同樣理想的仁人志士。劉備以祖先劉秀匡扶漢室的事業激勵自己,出身非常卑微,但是匡扶漢室之志不折不撓。劉備轉戰南北數十年,屢戰屢敗,劉備集團卻始終顛撲不破,誓死追隨左右,劉備集團反而越挫越強,麾下武將皆為當世豪傑,帳前文臣盡為四海英雄。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劉備集團的奮斗史詩儼然就是一部熱血少年漫畫。在他的感召下劉備集團三代人始終為了這一目標前仆後繼,生命不息,奮斗不已。姜維繼承老師的遺志九伐中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直到成都投降仍然不肯屈服,一計殺三士,匡扶漢室之志至死方休。雖然劉備的事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他的事跡卻像是在中國古代充滿了成王敗寇的冰冷歷史當中劃過的一顆閃耀流星,這顆罕見的流星又因為此後數百年五胡亂華,漢人被當做兩腳羊屠宰的凄涼亂世而顯得格外璀璨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