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的大禹治水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史記》中並沒有細致描述鯀治水的方略,我們無從了解這個治水失敗的例子究竟是怎樣的。但從禹的表現中,我們至少可以判斷,鯀被殺的原因絕不僅僅是治水,而是一場政治謀殺。因為在吸取了父親血的教訓後,禹變得異常謹慎。《史記》說他陸行乘車,水行乘船。作為一個讀史書的後輩,我們不得不贊嘆司馬老先生的智慧,他總在一鱗半爪的文字中,向我們交待歷史的真實。所謂乘車,肯定不是禹自己駕車,所謂乘船,也不會是禹自己駕船。這說明,禹在父親鯀被殺後,開始注意自身的保衛工作,他出行時,身邊總是有相當數量的軍隊。
禹雖然有忠於自己的武裝,但實力還不足以和舜抗衡,他還需要盟友。禹的第一個盟友是四岳,這四個老頭是父親鯀的世交,自始至終都戰在禹的一邊。禹的另外兩位盟友分別是棄和契,我們還能記得,帝嚳的這兩位王子在堯當政的時候,頭上被強加上了雜種的光環,因為他們的父親分別被說成是一個大腳印和一個黑鳥下的蛋。禹、棄和契因為同病相憐人身經歷,自然能夠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
禹的統一戰線工作,不斷的壯大了自己的實力,但這還不能動搖舜的根本,因為舜是神。接下來,禹要做的就是破除迷信,徹底打破對舜神一般的個人崇拜。禹的做法很務實,他堅決杜絕他人對自己的神話,並不斷用科學教育百姓。在《史記》中,大多數帝王都會有一些有別於常人的記述,唯獨禹是個例外。禹從來沒有這樣那樣的特異功能,他所做的是克勤克儉,以身作則,並善於團結不同勢力,誠信待人。那是一種偉大的人格,只有具備這樣偉大的人格,才能團結更多的人,共同去實現同一個目標——治理洪水。
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工作,禹面目焦黑,雙腿因長期站在泥中,腿上的毛都脫落了。在禹不懈的努力下,滔天的洪水終於被馴服。禹治水的意義並非只限於此,在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統一的中華民族正是形成在禹治水成功以後,而在治水過程中,禹身先垂範,表現出來的各種優良品格實際上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大禹治水的過程中,根據河流山川的走勢,因地制宜的劃分了天下的行政區域,並在各個區域建立了效忠中央的地方政權(其實是自己),基本確立了後世的區域版圖。作為一個講求誠信的實幹家,禹的努力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獲得了廣大人民的擁戴。說了這么多,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隨著治水的逐漸成功,效忠於大禹的土地和民眾不斷增加,終於有一天,禹和舜之間的勢力天平傾斜了——傾斜到了禹的一方~
Ⅱ 歷史上的大禹王是個怎樣的人
禹(生卒年不詳),姒姓,夏後氏,名文命[1],上古時期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帝禹、神禹。[2]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後代,[3]鯀的兒子,母為有莘氏之女修己。
相傳,禹治理洪水有功[4],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5],國號為夏,分封丹朱(堯的兒子)於唐國,分封商均(舜的兒子)於虞國。
作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後人稱為夏禹,成為上古時代傳說時代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賢聖帝王。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九州[6]、奠定夏朝,後人尊稱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7]
Ⅲ 大禹的歷史地位
貢獻
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治水是與治國養民結合進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時,還指導人們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每治理一個地方,都主動團結氏族部落酋長,完善政權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史書記載,洪水退去後,一塊塊平原露出水面,他帶領人們在田間修起條條溝渠,引水灌溉,種植粟、黍、豆、麻等農作物,還讓人們在地勢低窪的地方種植水稻。不僅治理水患獲得巨大的成功,而且農業生產也取得了進步。孔子曾頌揚禹治水的功德說:我簡直找不到他的一點缺點,他的宮室簡陋卻沒有想到改善,而是盡全力賓士水土,開溝洫,發展農耕,鼓勵人民從事勞動。(參《論語•泰伯篇》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極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長開慶功大會,賜給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豐功偉績。當舜年老時,眾人一致推舉禹為部落聯盟的首領。
大禹
禹接位後,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為中心的領導集團。禹在這個集團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權性質。他讓治水時專司刑罰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規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聽號令者,就要以刑罰來懲辦。禹還有組織的對不聽教化多次叛亂的苗族進行征伐,打敗了苗軍,打死了三苗酋長,勢力范圍達到江淮流域。之後,「四方歸之,闢土以王」(太平御覽卷823引《隨巢子》)。舜死後,禹守孝三年,仍按傳統的禪讓制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史記•夏本紀》)禹於是再即天子位。
分九州
禹為了鞏固夏王朝,把全國分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進行管理,他還「南省方,濟於江」(《淮南子•精神訓》),到南方巡視,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約請諸侯相會。禹為紀念這次盛會,把各方諸侯部落酋長們送來的青銅鑄成九個鼎,象徵統一天下九州,成為夏王朝之象徵。
威嚴
禹在鞏固夏王朝統治過程中,還特別重視恩威並濟,加強教化。傳說西部有個部族叫有扈氏,好戰而不願服夏。禹採取一邊用兵征服,一邊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終於臣服於夏。東南地區古稱「九夷」,即九個較大的部落。禹為加強對其統治,幾次出巡該地區,傳播中原文化和禮教,受到當地百姓尊敬和禮遇。他沿途向當地人詢問習俗,鼓勵農耕,告其農時,播種五穀,教育部族酋長們講禮儀,知法度,不以強凌弱,和睦相處。同時又宣布,若有不聽教化者,要以兵征討,決不客氣。當時,古越部落酋長防風氏,總想獨霸一方,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不聽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會上當眾命令將他處死,並暴屍三天。各地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禹的神聖,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沒有參加朝見禹王的氏族部落聽說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
由於禹是活動在崇山一帶的夏部落的首領,故被稱為夏後氏,他所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就被稱為夏。夏王朝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原始社會的結束、階級社會的開始,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Ⅳ 大禹大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禹是一個非常務實能乾的人,憑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專注認真的態度,踏實苦乾的工作治水成功。他也是一個與人民同甘共苦,舍己為公,無私奉獻的人。面對滔滔而來的洪水,他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順勢利導。所以也是一個聰明勤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