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關於歷史人物研究報告怎麼寫

關於歷史人物研究報告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9-21 10:09:34

A. 劉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據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所載,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最早的一支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出自今河南魯山。

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於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後裔士會,形成於春秋初期。

劉累生於夏朝後期,曾經跟著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為御龍氏。

劉累在為孔甲養龍時住在今河南偃師縣南。後來,由於飼養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著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人口分布:

劉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東北、渤海灣、四川東南,每平方公里的劉姓人口達到14人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25人以上。劉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示:密度最高的(14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14.7%,劉姓人口大約2718萬;10.5—14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10.5%,劉姓人口大約1143萬;3.5—10.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5.3%。劉姓人口大約2273萬;不足3.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9.5%,劉姓人口大約322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劉姓

B. 如何寫一篇歷史研究報告呢格式是什麼或者舉一個範文比如龍門石窟的研究報告,又將怎麼擬題呢

如果是範例,要有研究課題的,研究哪段歷史,疑問點要列出來,然後就是舉證,要史料記載
和最近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來做推斷,最後給出你認為的結果。
如果是科研性質的最好要圖文並茂,挑重點和關鍵圖片和珍貴史料上

研究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研究報告」、「關於××××的研究報告」、「××××研究」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龍門石窟的範文比較難找,但基本結構和主題是一樣的,也能為你提供一個參考

http://wenku..com/link?url=0SLJK6pgILOcTCjHq-xU5_OMqtAOMS59J-lTS

C. 歷史人物調查報告(800字以內)

岳飛:那暗黑皇權的祭祀品

南宋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民族英雄岳飛的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如岳飛這般的冤獄竟能夠穿透時光的帷幕,至今仍留慟傷。但同樣的,岳飛冤獄也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南宋立國那令人困惑的晦澀進程,構成了我們文化上的長久的疑霧,至今仍然是眾說紛紜。
岳飛的冤獄令得整個民族為之傷慟,不僅是因為岳飛其人是中國軍事史上不世出的天才將領,不僅是因為岳飛的忠誠與冤獄構成了強烈的反差。最重要的是,岳飛冤獄是在南宋的軍事力量佔到優勢的前提之下而發生的,南宋朝廷在中原面臨著行將收復的優勢之下,卻突然自動摧毀自己的國防力量,解除軍事武裝,興起奇冤大獄,其怪異的思維耐人思量。
南宋的軍事優勢,不唯是我們後人的認知,甚至連當時的宋高宗趙構也看得明明白白。早在金兀術提傾國之兵,做困獸相搏,卻徒然透露出其軍事上的頹勢之時,趙構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然而宋高宗趙構卻終於選擇了屈膝投降,放棄了自己的軍事優勢甚至主動解除武裝,枉殺千古名將岳飛,留下來了憾事令得多少人氣淤於胸。
從此趙構在歷史上以其一個單調的陰灰色剪影而定格,再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然而,趙構的選擇所帶來的疑惑卻仍然未能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民間傳統為君權諱,將岳飛冤獄歸罪於權奸秦檜,但這樣的徒然替宋高宗趙構開脫,卻是缺乏歷史依據的,事實上,殺害如岳飛這般的高級軍事將領,若然是沒有趙構的旨意,是萬萬不可能的。
然而岳飛終究被害,從此南宋喪失了收復中原的最後機會。對此,史家將其歸罪為趙構膽小畏敵,歸罪於趙構唯恐岳飛真的迎回宋欽宗,威脅到趙構的地位。
前一個解釋,分明是對南宋的歷史缺乏了解,要知道北宋國滅之時的趙構剛剛十九歲,卻於國家危破之際,重整河山,再造社稷,這決非是一個缺乏膽量與勇氣的人能夠做得到的。
而後一個解釋卻只能說明部分問題,如果趙構真的害怕迎回的宋欽宗會威脅到他的地位的話,那麼,於他而言只需要解除了岳飛的兵權就能夠收到效果了,未必非要將岳飛殺害不可。
但是岳飛終於被在解除兵權之後,構陷枉殺,如此這樣背離民意的齷齪勾當,那必然是有其內在症因的。
最讓我們不解的是:在趙宋皇廷死亡名單上,最早有意要鏟除的人不是岳飛,而是三大將之一的張俊。然而奇怪的是,當張俊對解除其兵權的使節發出死亡的威脅之時,其人非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加官晉爵,並「帶領岳飛」去鏟除同為三大將之一的韓世忠,只是因為岳飛反對這一無益的自戕行為,才使得他自己淪為了險惡政爭的犧牲品。
——由是我們困惑不已,那趙宋朝廷究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怪異標准選擇犧牲品,促成那無法消彌的濃烈殺意的契因又是什麼?
事實上,追循趙構的南宋復國史,我們會意外的發現,烽火連天的中原血戰,不過是副戰場而已,南宋朝廷所面對的主戰場並不在疆場之上,而在於皇家權力的激烈搏殺之中。
析讀於南宋的復國歷史,讓我們驚訝的發現禍在蕭牆之內,南宋最大的敵人,是冷酷而邪惡的皇家權力自己,而非攻城掠地的敵對國家。
正如人們所猜測的那樣,南宋帝國最可怕的敵人不是金兵,不是金兀術,而是這個政權最急欲解救的被金人所俘虜的宋欽宗。
更可怕的是,宋欽宗甚至從未曾有機會走出他的俘虜營,他只是一個陰郁而執著的存在,就舉重若輕的擊碎了南宋軍民十年之久的准備與付出。
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諦聽岳飛發出這撕心裂肺的哀傷,我們就會知道皇家權力的陰惡與冷酷。
要知道,民族英雄岳飛以洗涮國恥為已任,要直搗黃龍,迎回被敵國俘虜的徽欽二帝,但事實上,唯其這兩個皇帝才是滿胸忠義的岳飛的最大敵人。一旦陷入這個險惡的陷阱之中,縱如岳飛這般偉大的人物,也只能任由暗黑的皇家權力輾壓成塵,除了那千古的英名,與世代的哀傷,除此我們再也無話可說。
宋欽宗是如何以他的陰郁存在,擊跨稱雄天下的南宋軍事力量的,他又是如何於不動聲色之中,將偉大的民族英雄岳飛輾壓成塵的,而那風雨飄搖的南宋帝國,又是如何於這陰暗的皇權博弈之中屈辱殘存的,所有的這一切,正是我們需要重新認知的歷史。
認識歷史,就意味著認識我們自己。
認識歷史,就意味著認識我們民族之中那生生不息的與黑暗皇家權力相抗衡的內在精神力量。
由此開始。
塵煙未散,蹄聲再起。
那迷一樣的南宋復國史。
是為序。
霧滿攔江
年月日。

D. 王姓的歷史名人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1、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

E. 寫一份關於歷史人物的歷史調查報告,如項羽

為什麼人們喜歡項羽呢,我從我自身的角度來解析一下他們對項羽的理解。
在研究《漢書》和《史記》之前,本人一直以為項羽是一個豪氣雲干、為國為民又不乏兒女情長的蓋世英雄的角色。因為出於少年人對於英雄精神的崇拜和盲從,所以我喜歡上了這個垓下之戰英雄氣短,卻戰無不勝的戰勝形象。但當前兩年鄙人有幸拜讀《漢書》和《史記》後,對秦漢年間的歷史了解才推翻以前我對英雄主義的盲目認知與崇拜。項羽?何許人也?下相人也,本名項籍,字羽,或許古代人一直認為讀別人的字是對別人的尊敬,那麼項羽這個詞語出現的程度也遠比項籍出現的多。甚至於劉邦這個小氣的人在項羽死後要降漢的楚人稱其為項籍,不能以「羽」稱之。這是項羽的名字來歷以及流芳百世的原因,在這里且說明一下。
接下來我們論述一下,項羽的性格真如歷史上說的那般英明神武,英雄氣節嗎?讓我們翻開《史記》尋覓那藏在文字中的歷史真相。項羽是怎麼興起的呢?項梁攻陳,攻下了,並殺掉了秦朝丞相李斯的兒子,因此自以為是,放鬆戒備。這時候有一個登場了,他的名字想必悉知《項羽本紀》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叫做宋義,這個人很有些個小聰明,而且他當即作出了一個正確大膽的猜想,他猜想,夜黑風高,秦軍新敗,是否那個名為章邯的人會連夜進攻呢?這時候章邯雖大敗陳勝,打擊了農民起義軍的先頭軍的存在,但是這個人的名頭還不算響亮,軍事才華也沒得到肯定,是故沒有人可以想到他會做一些新奇的軍事行動。而夜晚襲營這個決策又需要很高的魄力的,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夜晚這個時候,是人體力最低的時候,而且身體的五感全部都大大降低,如果一旦對方有所防備,或者料敵先機設下埋伏的話..那麼不光是生命軍力受到威脅,連帶著士氣也定是一蹶不振。
說到這,我們就要說說這個章邯了,章邯是誰?秦末的名將。為什麼說是名將?那是因為當時的秦軍的主要有生力量在兩個地方,而這兩個地方都離都城很遠,正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當時的秦二世慌了,馬上命令章邯統領奴隸軍與起義軍開戰。奴隸軍,看到這個詞,我們難免會想到商末的時候商朝的結局。怎麼個結局?那就是商朝軍力不夠,派遣奴隸軍作為先鋒對抗周武王。可是奴隸們卻臨陣倒戈,讓商朝的軍力打亂,也因此覆滅了一個朝代的存在。所以說,奴隸軍用的好了,就是一支有生力量,卻效果不大,用得不好,那麼就是一支對著自己的長刀。總體上來說,運用奴隸軍作戰就猶如飲鴆止渴,不一定能達到好的效果,卻一定是個隱藏的定時炸彈。但是章邯這個人很厲害,不但靈活的運用了奴隸軍穿插在戰場上,更硬是用這個本就無大殺傷力的軍團爆發出驚天的威力,一出山就把陳勝滅了個體無完膚,門下之將無一人可當其銳。然後轉戰趙地,田單,陳餘,張耳,項梁,一個都成為他戰功的續寫人。甚至有人付出了情感,或者生命的代價。就連對陣韓信這個不可一世的戰術家的時候,在暗度陳倉,攻其不備的情況下仍是苦守了許久方才身亡。這樣一個戰術家在不被重視的情況下,有多可怕?宋義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項梁沒有採用,那麼項梁就成了這么一個戰術家的旗下亡魂。
寫到這里,我們就要提一下一個人,什麼人?項梁聽從范增而立的楚懷王的孫子....實則一個放羊娃。而且還是一個不甘於人下,極具野心的放羊娃。這個人的立與不立,在歷史學的角度存在著極大的爭議,王立群先生在寫《項羽》的時候就提到這個楚懷王的孫子,立得不應該。在這個觀點上我還是比較同意他老先生的,此處暫且不提,我們往下面說,我們說到楚懷王的孫子是一個不甘於人下,極具野心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項梁一死,作為傀儡的楚王心立馬作出政治決策,打壓項氏集團,推崇劉邦,提拔有點個小聰明的宋義。項羽作為項梁政治上的繼承人,他要求與劉邦一起入關,入關是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的楚國的集團提出了一個高明的戰略,那就是兵分兩路,一路救趙,一路入關攻秦。
這一戰略的提出與兵書上的「圍魏救趙」有極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而且於當時的情況也適合,結果當然也是成功的。項羽想與劉邦入關,這一想法的提出是項羽人生中少有的政治行為之一,他想藉此奪權,擁兵自重。但是楚王的臣下卻也不是蠢人,他們提出了一個安撫秦朝,派遣長者去安撫秦朝的百姓為由而搪塞了項羽。而是派遣了項羽去了救趙的戰場,不僅如此,甚至還奪取了項羽的兵權,讓宋義作為這個戰略的最高長官,而項羽卻是次之。這里我們再次提到了宋義這個人,前面我們說宋義一個美妙的思想見證了失敗,這里我們再次談起宋義,也再次談起他奇妙的思想和低下的行軍作戰的原則。當達到趙國戰場的時候,張耳被圍攻,而陳餘對解救之事有心無力。
這時候項羽提出他的觀點「直接參加戰場,救趙而擊秦。」但是宋義這個人有點奇怪,他做出的決定卻是「等待張耳部隊消耗秦軍的力量,乘其蔽,再行作戰。」這個戰術有點類似與一個戰術,名為「以逸待勞」,而對於這個戰術觀點,後世的學者也因此大展拳腳,辯個你死我活。我們在此也不進行討論,而更多的是傾向於歷史,歷史告訴我的是,宋義的戰術沒有用,而項羽的積極作戰的方式卻取得了全面的成功。無論宋義的戰術是個如何,高明與否,但這個人的品格卻很值得玩味。
宋義派遣自己的兒子去齊地請求支援,當天下著大雨,兵士們又冷又餓,飢寒交迫,而這個時候宋義在做什麼呢?看過史書,原來宋義這個最高指揮官正在正大光明的假公濟私!大設酒宴,為自己的兒子千里送行。好傢伙,真是個冷血無情的指揮官,無數用來行軍作戰的兵士不給予補給,卻中飽私囊給予自己酒囊飯袋兒子大魚大肉。數萬士兵中登時怨言無數,層出不窮。而敏銳的項羽察覺到這一點,並做出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又為數不多的政治手段。借見宋義之時,將宋義斬於帳前。本就對宋義頗有微詞的士兵們見項羽作出這種事情,個個頓時變得鬥志昂揚。也就是說,項羽這次政治行動,不但給自己爭取到戰爭的主動性,而且讓士兵的士氣從項梁的失敗中開始回升。那麼接下來,就是一場變態到逆天的戰鬥了——「巨鹿之戰」!
如果說項羽的另外兩大戰役的勝利「彭城之戰」和「滎陽會戰」是面對劉邦這個戰術上的白痴而勝之不武的話,那麼這一仗卻是和同時秦末時期偉大的戰術家的一次正面對決,完全沒有任何水分。韓信對陣章邯,也只是雙方軍力在相等位面的情況下勝利,而這一次戰役,卻是以個三萬打四十萬以少勝多的驚天大戰!
無論後世對項羽的評價是說如何的剛愎自用,如何的殘暴無道,甚至於如何的政治白痴,如何的愚鈍晚知,但對於項羽戰術的評價,卻只能用嘆為觀止而形容。這已經不是一場戰斗,而是一副近乎藝術的血腥畫面!楚國的軍士在戰場中絢麗的舞蹈,一道道血痕變成世界上最為優美,高貴的生命結束的句點,軌跡著死亡的印記。殺王離,敗章邯!殺二十萬,坑二十萬,用血腥與暴力書寫對秦王朝最終的宣判。這一戰不僅是推翻了後世學者對戰爭的理解,更是震撼了當時所有坐山觀虎鬥起義軍!直至項羽抵達關中,諸侯個個見他伏地而行,此戰威懾之大,入人心之深,直讓人感慨不已。而後世提及項羽的時候,卻也總與巨鹿之戰難分難離。而我們信仰項羽,推崇備至,也估計著與巨鹿有著莫大的關聯。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巨大的勝利的後面隱藏不住的是百姓的戰亂之苦和軍士的血流成河....正如一位先人觀阿房宮而長歌當哭所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我們往往只注重了戰爭的絢麗的色彩與功勛的偉大,卻忽視了生命的低吟與哭泣。

F. 關於史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作文思路:首先介紹了史姓的歷史淵源,接著敘述史姓人口歷代的遷徙情況,最後詳細介紹了當今史姓在全國人口的分布情況。

史姓出自周代太史佚之後,亦以官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西周初年有太史(古代負責記錄太子言行和重要史事、管理中典籍的史官)史佚,為人嚴正,與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四聖。由於他終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氏。

春秋時期,列國史官之後,亦多以官名為姓,形成史氏。東漢時,又有史姓入居四川,漢至魏晉南北朝時,形成了史姓歷史上六大郡望,其四為史丹之後,西晉永嘉之亂時,史丹後人史苞避亂至河西建康(今甘肅高台縣),後發展成建康望族;

史丹重孫崇,東漢封溧陽縣(今屬江蘇)侯,遂舉家從陝西長安縣徙溧陽,後發展成宣城望族;史丹後人史節為唐禮部侍郎,遷高密(今屬山東,後發展成高密望族;史丹孫史王廣,居長安,後發展成為京兆望族。另有陳留郡,系東漢京兆尹,陳留考城(今屬河南)人史敞一族所在。

根據2006年《中國姓氏·三百大姓(中)》,當代史姓的人口已達到250多萬,排在全國第八十五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1%。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史姓人口由23萬激增到250多萬,增長了11倍,史姓人口的增加速度比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要低。

自宋朝至今1000年,史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占史姓總人口的37%,其次分布於山西、江蘇、

遼寧、雲南、陝西,這五省又集中了28%。山東為當代史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史姓總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以華北、華東為中心的兩個史姓居住區。

G. 王姓的歷史名人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王姓的歷史名人的研究報告可以寫源出姬姓。周武王滅商,定都鎬,史稱西周。傳二十一世於周靈王,國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陽,已是東洲時代,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和王子僑,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

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至第八代孫王錯拜魏國將軍,這支王姓重新顯貴。

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涉遷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體。


王姓的研究發展

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屬於以王族身份為氏。《通志·氏族略》言舜因姚地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舜帝本為姚姓,因居媯汭而得媯姓。舜帝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即以媯為姓。這支王姓的最早的來源是姚姓。

部分姚姓族人經過多次的改姓:從姚姓改為媯姓,再改為陳氏,再改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沒有改回,便繼續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為王姓。《通志氏族略》說,王姓出於北海、陳留者,則曰舜之後也。

《新唐書·宰相世系》言,舜後胡公媯滿封陳,至敬仲仕齊,又改為田氏。《姓氏考略》載北海、陳留之王,皆舜帝之後。其先,齊諸田為秦所滅,齊人號為王家,考為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為王姓。

H. 關於王姓的歷史名人研究報告怎麼寫

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1、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王姓大約有5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7.7%,為宋朝第1大姓。王姓第1大省是山東,約佔全國王姓總人口的14.7%,佔山東總人口的12.7%。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布於江西、陝西、浙江,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國形成了陝晉冀豫魯、贛浙以及四川三大塊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2、元朝時期(公元1271年─1368年),為元朝第1大姓。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袁義達按照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有關姓氏頻率研究方法,從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獻,採集統計樣本,根據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貫或居住地、工作地區、文獻表明的地點進行統計,從而推算出當時全國姓氏的期望分布頻率。

3、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王姓大約有62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7%,仍為第1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王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緩慢得多,600年中王姓人口總增加率僅僅為5%,凈增加了30萬。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13.7%)、江蘇(13.1%)、山東(13.1%),這三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40%。

4、截至2018年底,王姓的人口已達到1.015億人。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布於四川、安徽、江蘇、遼寧、黑龍江、山西、湖北、陝西、浙江、甘肅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東居住了王姓總人口的10.5%,為王姓第一大省。

5、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分水嶺,東部為高密度的王姓地區。西部為低密度的王姓區。王姓分布很廣,但很不均衡。

I. 有關歷史人物的論文怎麼寫

歷史論文的寫作和其他論文的寫作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特定的一些要求,今天和你討論的就是歷史論文寫作的有關問題。
一、歷史論文的寫法及要求
最重要的是確定主題,根據主題列出寫作提綱,根據歷史論文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使用所掌握材料,有計劃的依次成文。
文章以提綱為構架卻不為提綱所割裂,它應是史事完整、氣勢貫聯,渾然一體的一個整體。
寫好歷史論文要注意以下問題:
(1)力求寓理論於敘述之中,做到史觀與史料的有機聯系與內在統一。要既防止空洞理論而缺少史實,流於社會學公式,又要防止堆砌史料,無理論分析。更要力避史論、史料兩張皮,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引出規律性、找出事物的內部聯系。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佔有材料,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
(2)歷史邏輯與語言邏輯的統一,歷史論文的語言應服務於、服從於歷史的真實性。要在保證史實正確、准確的前提下,講求語法修辭。歷史發展有其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客觀的歷史規律反映在人們的頭腦里,用歷史論文或著作表達出來,這就是歷史邏輯;體現這個歷史邏輯的實踐,是通過運用詞、句、文章的語言文字手段來完成的。但,「史實真、道理正」占第一位,「文章好」居第二位,要重視 歷史論文的語言、文辭方面的質量,但不能因詞害義,本末倒置。在內容真實豐富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語言文筆的風采。這樣,才能成功地達到言以聲其心之所得。
(3)文章要通暢、質朴、簡潔,在史學文章里,為了能「真實、凝練、生動」地表達人、事,也可以適當地「文白兼用」或所謂「半文半白」。事實上,一點兒「文言」詞與片語沒有是不可能的。
(4)准確地使用引文,歷史論文中出現「引文」是必然的,它使立論可靠,有利於提高文章質量,反映作者知識,認識的深度、廣度。但也存在著一個引什麼、怎麼引的問題。首先,經典作家的教導和革命領導人的重要言論可以引用。再次,現行的法定的歷史教科書內容可以引用。因為它是依據最可靠的資料,參考最新研究成果,採用最為公認的論點,使用最規范簡潔的文字寫成的。對一些非歷史作品,指歷史小說,X X 演義、X X史話之類,它們以歷史為素材,為原料,可能有文藝價值及教育意義,但非歷史,我們不能隨便引用。
(5)歷史論文的層次與條理,在一般歷史論文中,要注意段落劃分,引文形式,注釋種類這三點。四、五千字以上的較長歷史論文,依史事種類或歷史情節的發展,可分為幾個大段,加上小標題,使全文結構嚴整,每題內涵明確。歷史論文引文的使用應力求簡短、貼切、有份量;恰當地嵌合在整個行文之中,但切忌截頭去尾,斷章取義。
二、歷史論文的範文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一 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里,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並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著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於是文化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在「文化熱」中,又出現貶政治史的現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政治史的研究是淺層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進入到歷史的深層,才是中心。隨後,中國近代社會史也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它的研究方興未艾。但是,也出現與「文化熱」中類似的說法,貶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張用社會史取代歷史的。這些說法是否確切,是值得推敲的。我雖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但並不認為文化是歷史的中心。在同白壽彝教授的一次談話中,曾經談到什麼是歷史的中心的問題。白先生認為:歷史主要是寫政治,政治是歷史的脊樑,經濟雖是基礎,但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不能作為歷史的中心。話雖不多,卻很精闢。
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前幾年曾發表《文明的沖突》一文,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應。這篇文章認為未來國際沖突不是經濟的、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伊斯蘭文化的沖突。顯然,這是把文化作為社會的中心,是起決定作用的。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社會中,文化無疑有其應有的作用,但它不居於中心地位,不起決定作用。就現實國際社會而言,首要的是經濟、政治利益,美國向他國推銷其價值觀、文化,也是為了實現其經濟、政治利益。海灣戰爭,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謂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撰成《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個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詳盡論證的解答」。盡管他在書中仍然力圖說明根本因素是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但也不能不承認「海灣戰爭是冷戰後文明間發生的第一次資源戰爭」。他說:「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並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海珊,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這里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爭奪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都說到了實質所在。同是伊斯蘭文化的國家,為了石油、戰略地位等經濟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間可以打起仗來,也可以支持、參與美國組織的對伊拉克的戰爭。這正說明,海灣戰爭的根本因素不是由於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兩種「文明間」的戰爭,而是經濟、政治利益的沖突。
貶抑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個緣由,是有些研究者認為以往中國近代史寫的政治史,是階級斗爭史,有的人甚至指責為「階級斗爭為綱」。恩格斯在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寧也說:「階級關系——這是一種根本的和主要的東西,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3]。如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那就離不開階級分析和階級斗爭學說。至於將階級斗爭等同於「以階級斗爭為綱」,那是對不同性質問題的混淆。
對於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還因為以往史學界著重於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多,再做研究起點較高,向前推進難度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這些大事件也不是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還有不少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有些問題也有待深入。即如孫中山,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一批有關的資料,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運用研究;關於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評論,研究者的見解也頗有分歧;何況迄今尚未有一部學術價值高的、有份量的傳記。
重大事件自是中國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內容,但不等於中國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內容,中國近代政治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不應當忽視。中國近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領域,無疑是有意義的。但不宜揚此抑彼,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外交等都同樣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價值。
二 注重微觀研究,也要重視綜合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細化,具體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體的、微觀的研究很有必要,這是綜合研究的基礎,但是過分細化就會流於「碎化」。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不短,人、事繁多,對全部細節或微小問題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細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擇取的題目有沒有研究價值,而有研究價值的題目也不應只是就事論事,敘事清楚,還要將它置於大背景中來考察,以小見大,說明問題。
在具體的微觀研究的基礎上,要注意開展綜合的研究。長期以來,中國近代史分門別類的研究,專題的研究,已經做了不少,有條件做綜合的研究。
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專業,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各自屬於不同的學科門類。在歷史學中,又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種專門史之分。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又有專攻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別。這種分工過於狹窄,過於專門,不利於歷史學科的發展,不利於人才培養,不利於出精品,也難以做綜合的研究。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曉經、史、子、文學、佛學等,對他們的研究不能僅限於一個方面,應當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國近代史、思想史學著作中,主要是寫他的經世思想,尤注重於《海國圖志》及其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的經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國圖志》,無疑要著重論析。然而魏源博學多聞,年輕時究心陽明心學,好讀史書,後隨父至京師,從胡承珙問漢儒家法,問宋學於姚學shuǎng@①,學《公羊》於劉逢祿,晚年又修禪禮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國圖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學古本》、《庸易通義》、《說文擬雅》、《小學古經》、《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義》、《孫子集注》、《董子春秋發微》、《詩古微》、《書古微》、《聖武紀》、《元史新編》、《古微堂內外集》等,涉及經、史、子、佛學、詩文,僅經學又及今古文、漢宋學。要對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談論某些方面,需要綜合的研究。這關乎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問題,應「通識」的要求。一個學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問題,力求改變過於專門、相互割裂的狀態。
三 現實與歷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國由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現象和歷史不能割斷。歷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無疑會引發研究者去思考歷史。但是,現實和歷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是無須贅述的常識,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卻時常被混淆。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等,於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歷史,闡釋歷史,認為近代中國一百多年裡,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投資建廠、開礦築路、掠取原料農業品……,是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應當歡迎他們進來,不應該反抗,當年如果不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現在可能就現代化了。
出現這種說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點,就是將歷史與現實混淆起來,將現實中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外國入侵混為一談。近代史上的所謂「開放」,外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設廠等等,與現在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不能混為一談,必須歷史地去看待它。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許多特權,把持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操縱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而現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其歷史背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中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是獨立自主的,不允許外國附加任何條件,外國人在中國從事經商投資等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相比,其社會性質根本不同,不能以現在的情況和觀念硬往歷史上套,將歷史與現實同等看待。
又如我們現在說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國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安定團結,於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闡釋歷史,認定中國古代社會為什麼發展緩慢,不能走向現代化,就是因為農民戰爭破壞了穩定,破壞了經濟;近代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是革命的結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國現代化。歷史上為什麼會發生農民起義、革命,它們是否只是破壞,這些問題不用多說,如果不存偏見,並不難公正地回答。拿現實去規范歷史,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歷史人物,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研究歷史需要用歷史觀點來觀察問題,「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
四 要重視歷史教育
歷史教育包括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學校以外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幹部的教育,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歷史學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質上發揮作用,就不能局限於專門學術研究方面。歷史研究對於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發展歷史科學當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重視歷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學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兩手問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現在的問題是提高方面比較硬,史學工作者注重撰寫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而這與評職稱、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關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視,認為是小兒科,不算學問,評職稱也不算數,這種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影響了史學工作者對普及的重視,削弱了歷史教育。
在知識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較好,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和影視片,實際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歷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夠。從學科要求上說,歷史工作者對歷史普及、歷史教育也要重視,學問不能只停留在專家圈子裡。我們的歷史著作不用說一般青少年不看,就連幹部也沒有多少接觸。因為這些書籍、論文太專門,難懂,人們讀不下去,引不起興趣。一個學科、一門學問如果離開群眾,離開社會,恐怕是很難生存的。
事實上,廣大群眾和幹部並不是不喜歡歷史,不需要歷史,而是缺少適合他們喜歡的讀物或影視片。史學工作者忽視的歷史普及工作,影視工作者都很重視。他們編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有正劇,有「戲說」,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但是,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存在著隨意編造歷史的嚴重問題,不僅給觀眾以歪曲了的歷史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給予觀眾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危害很大,應當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青年中歷史知識薄弱。據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對14~28歲1065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歷史試題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計算,平均分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題是「誰在1860年燒毀中國的圓明園」,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聯軍,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國聯軍。而在中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學大綱存在著明顯的科學性問題,如不寫太平天國,卻將太平軍打洋槍隊歸之於反侵略斗爭;近代化的開端有洋務運動,但沒有民族資本企業,等等。歷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誤導,其後果堪憂,史學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歷史普及和教育的工作。

閱讀全文

與關於歷史人物研究報告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