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保護傳統村落的文化意義
1、鄉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透過傳統村落可認識傳統文化,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2、中國文化來源於傳統村落,在經濟發達的今天,這種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就尤其珍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最根本源泉。
3、保護傳統村落對於展現中華民族多樣的歷史文化成就具有重要作用,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有重要作用。
4、保護傳統村落能夠傳承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5、有利於培養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實現文化強國。
(1)鄉村的歷史文化如何體現擴展閱讀:
傳統村落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沃土。近年來,中國加大了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
2012年印發的《關於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強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同年公布了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經過四次全國性調查認定,4153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已經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根據會上發布的《首批51個國保省保單位集中成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程評估報告(徵求意見稿)》,項目評估課題組對首批傳統村落整體保護項目中的47個傳統村落進行了10次實地調研。
重點對工程實施進展、工程質量把控、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遺產「活化」途徑、改善當地民生、促進地方文化經濟發展的作用等各方面情況進行摸底調查評估。
其中,47個傳統村落工程完成率達84%,國家文物局下撥的經費使用率平均值為79%,文物保存質量、文物安全明顯改善,傳統村落風貌得到更好保護。
文物部門在文物修繕、活化利用、產業發展、社會參與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創新。有一半的村落人均收入高於所在縣平均水平,70%村落的旅遊收入實現近40%的增長。
Ⅱ 歷史文化依託型:古村古鎮鄉村旅遊發展模式(二)
古村古鎮的商業化趨勢:現代 旅遊 經濟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古村古鎮 旅遊 業的發展必然少不了商業部門的參與,而商業化趨勢和過度商業化等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學者和相關部門的關注。
(一)商業化發展中的問題
1.空間形態延續
古村古鎮商業 旅遊 開發中,必須要尊重 歷史 的空間形態和文化氛圍,避免古鎮機理的破壞。如太湖流域的水多古鎮群為例,多數以水而興,傳統的條形商業街或者十字水街是 歷史 街區的主要形態。因此,雖然以道路橋梁為主體的現代交通體系建立以後,以小型內河船隻為基礎的交通運輸系統逐漸淡出 歷史 舞台,但是古村古鎮商業的開發依然要延續古村鎮古建築形態的協調性。商業街保持條形或十字形,杜絕不一致的商業形態開發。
2.規模控制
對於具有 旅遊 性質的古村古鎮,商業規模的控制非常重要,超過限度,不僅會導致商業項目的經營失敗,也會讓古村鎮文化內涵丟失。古村古鎮自身的常住人口較少,消費能力較弱,新開發的項目目標客群基本瞄準 旅遊 者,而 旅遊 者在最點逗留的時間和活動的范圍的有限性,造成消費能力的有限。因此,商業區規劃時,要根據 旅遊 景區資源的性質,科學核定商業化比例,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控制好數量和位置。同時,商業化行為不可喧賓奪主,文化類資源景區、生態 旅遊 景區、紅色 旅遊 景區以及景區核心范圍等都要盡量減少商業活動的存在,並且景區內店鋪的設計與裝修風格必須符合景區的風格,利於傳播當地文化。
3.原住居民安置
居民是 歷史 文化重要的承載體,但是在景區商業化開發中,經營者和居民必定遭遇利益、產權等各種問題,古村鎮原住居民的安置成為一個直接影響景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居民完全自由經營往往出現無序競爭,不利於管理,但是公司統一經營又容易失去古村古鎮的傳統特色。烏鎮採取的「騰籠換鳥」的安置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雖然在統一規范化的管理引導下,是否會逐漸失去民間傳統這點上依然存在一定爭論,但是統一買斷形成的清斷產權,確實有助於其競爭力的提升,而居民具有一定的經營自主權,也定程度上保留了傳統特色。
(二)古村古鎮商業模式 探索
利用天然的資源進行簡單的改造,同時收取參觀資源費用,這種簡單的門票經濟模式是目前國內觀光型景點的主流模式。但是,單一的門票經濟對於公司經營來說,並不符合資本回收原理,在資源品質一般的情況下更難以實現盈利,因此催生了各種新型商業模式的產生。
1.綜合收益商業模式
綜合收益商業模式,擺脫了單一的門票經濟,強調餐飲、購物和住宿等多種收益形式,形成資本的有效循環,部分景區提出的吃、住、行、游、購、娛等"一站式」開發,就是這種綜合收益商業模式的體現。如烏鎮的收益模式中,門票收益只佔到總收益的三分之酒店收入佔到三分之ー,還有其他各項經營內容形成 旅遊 收入的剩餘部分,是典型的綜合收益商業模式。
2.產業聯動商業模式
利用 旅遊 平台資源開發相關的產業,從而獲得比較多的收益,如 旅遊 地產、 旅遊 農業,以及 旅遊 創意產業等。其中, 旅遊 和地產同時開發,通過地產的收益來彌補 旅遊 的投資的 旅遊 地產模式在國內運作已經比較成熟。 旅遊 和地產的結合互動,使 旅遊 地產具有集資源稀缺性、客源多樣性和區位交通便利性三大優勢於一身的獨有特徵,成為其獨特賣點。目前,國內 旅遊 地產開發主要以住宿和第二居所的休閑度假類型為主,多建設於大中型城市遠郊或是直接遠離城市的景區。
3.資源整合商業模式
這種模式就是由政府或是單個投資商控制資源,做好基礎設施,然後對各種項目進行招商,聯合許多小投資商一起參與經營。如湖南鳳凰古鎮,地方政府將管轄范圍內的 旅遊 景點開發出來後,實行經營權的轉讓的方式,吸引投資商介入 旅遊 開發。由投資商根據自身優勢,結合市場需要對外融資,繼續古鎮 旅遊 開發進程,政府只在行業宏觀層面上對投資商進行管理。
4.混合商業模式
混合商業模式是指採用多種投資、多種經營方式、多類主題經營的模式,從前期的資金募集到退出採用多種運作模式如平遙古城發展中,政府資金不足,無力承擔古城內大量街巷民居的維修以及 旅遊 產業發展的龐大資金,採取經營權轉讓和產權拍賣兩種方法,讓 社會 資本參與 旅遊 產業發展。平遙政府對古城內20多處古建築產權和100多處古建築經營權進行了公開拍賣,引進 社會 資本進行古城商業經營,建成了特色購物、特色餐飲特色住宿、特色 娛樂 等6條 旅遊 產業街,吸收 旅遊 相關從業人員達到4萬多人,發揮了區域的 旅遊 經濟帶動效應。
Ⅲ 農村社區文化的功能表現在哪些方面
這位知友,農村社區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物質方面,即該社區內的文化活動、場所、設施;精神方面,即通過社區文化活動培養起來的社區居民對社區認同感、歸屬感、新的信仰、價值觀、人生觀、審美情趣、人生樂趣和生活方式等;制度方面,即為保障社區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規章、發布的一系列政策所構成的規范結構
(1)社區是一個社會實體。就是說,它不僅包括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這些人所構成的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不僅包括人們的經濟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生活;不僅包括經濟關系,而且包括血緣、地緣等其他社會關系;不僅包括一定的地域,而且包括人們賴以進行社會活動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總之,它包括了社會有機體的最基本內容,是宏觀社會的縮影。
(2)社區具有多重功能。與目標和功能單一化的社會組織不同,社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就我國城鄉基層社區的情況而言,一是具有經濟功能,主要表現為社區性機構大都發揮著組織、開展、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等等作用。二是具有政治功能,主要表現為基層社區大都發揮著貫徹執行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建立和發展各類政治組織,推進基層民主和法制建設等等作用。三是具有文化功能,主要表現為基層社區擔負著發展教育事業,組織開展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組織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等功能。四是具有社會管理和社會整合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基層社區擔負著維護本社區的治安、秩序、調解民間糾紛、辦理本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以及管理流動人口和計劃生育等項職能。社區功能的多重性是由社區內容的多樣性和社區居民的多方面需求所決定的,也是社區作為社會實體的一種反映。
(3)社區是人們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場所。由於社區是最基本的社會共同體,是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生活基地,所以,人們的基本生活活動大都是在本社區范圍內進行的。在本社區范圍內,人們從事著生產勞動、商業經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等各種職業活動,並以此獲取經濟收入,作為本人及其家屬的生活來源。在本社區范圍內,人們大都以家庭為單位消費各種生活資料,解決吃、穿、住、用等日常生活需要。在本社區范圍內,人們通過長期共同生活建立了多種人際關系,並且藉助這些人際關系互通有無、交流感情、共同解決生活困難和思想難題。另外,絕大多數居民作為某一社區的正式成員,在本社區范圍內享有參與社區管理、選舉人民代表、選舉社區幹部等項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說,社區還是人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場所。社區作為人們生活的基本場所決定了它必須具備相應的活動設施。
(4)社區是以聚落作為自己的依託或物質載體的。聚落;作為人文地理學和社區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按最早使用的德文「Siedelung」的字義意為居住地。人類尋求比較理想的居住場所和各種活動的基地,是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從歷史上看,人類的居住地逐漸由臨時的、移動的向著固定的、永久的方向轉化。由於人類生活的群體性、社會性,逐步形成了以多幢房屋組成的居住點——聚落為主體的居住生活方式。這說明,聚落是人類活動改造環境的產物,並且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其含義和形式也不斷延伸和發展。今日「聚落」一語既是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各種社交活動的場所,又是人類進行生產勞動的場所;既包括人類居住的房屋、街道、水域、廣場,又包括與居住地有關的生產、生活設施及至生產勞動用地。我國城鄉的聚落形式有村落、集鎮、縣城和城市等等,它們都是社區的依託和物質載體。這首先表現為聚落是人口集中的地方,我國城鄉95%以上的人口都是定居於、集中於各種類型的聚落之中的。其次,表現為聚落是人們經濟活動的集中點和基地,尤其是作為經濟活動中心的城市,不僅是工業生產的集中地,而且也是巨大的消費中心;有些城市還是全國或某一行政區域的政治、文化中心。再次,表現為一個社區的構成要素大都聚集在聚落之中,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也主要是在各自居住的聚落這一地域空間內進行的。第四,聚落反映著一個社區的面貌和特徵,例如,上海市浦東新區,現代化商貿中心的面貌和特徵就表現出現代城市經濟與生活的面貌和特點。而主要分布於黃土高原地帶的土生窯洞式聚落,不僅反映了黃土高原的黃土具有適於開鑿窯洞的特點,也反映了這些農村地區的經濟狀況尚不十分發達,以及歷史傳承下來的居住習俗仍然比較盛行的特點。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各種類型的聚落來認識不同類型的社區結構及其人文景觀。
(5)社區是發展變化的。如同其他社會現象一樣,社區也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有些學者認為,在人類漫長的社會發展歷程中,社區生活形式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的變化:一是舊石器時代形成的流動性社區;二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半永久性的村舍式的社區;三是文明時代以來形成的農村社區;四是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以二、三產業為基礎的新型城市社區。①這種看法未免過於寬泛。實際上,嚴格地說來,社區是從農業的出現,人們開始定居並形成村落開始的。農村社區是人類社會最早出現的社區形式,後來,在農村社區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城市社區。數千年來,不管是農村社區還是城市社區,其內部結構、社會性質等等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社區的發展變化是社會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生產力發展是推動社區發展的最終決定性因素
Ⅳ 我要寫「鄉村文化」,可以寫些什麼內容從那些方面著手
我村有老農民山歌唱的很紅火
Ⅳ 關於歷史文化類,精煉概括文化形象口號,形容一個鄉村的文化精神
要體現出歷史馬家浜文化文化的內涵,就要有貼近時代的認識。
馬家浜者,人丁興旺。
鍾靈毓秀,人傑地靈。
靈傑薈萃,山清水秀。
能工善做,譽滿天下。
喜看前景,時代天驕。
純手打,望採納
Ⅵ 中國農村傳統村落各具特色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麼特徵
傳統村落是指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
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粹,體現著獨特鮮明的農村特色,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
作為一個擁有悠久農耕文明史的國家,中國廣袤的國土上遍布著眾多形態各異、風情各具、歷史悠久的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是在長期的農耕文明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結著歷史的記憶,反映著文明的進步。
傳統村落不僅具有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價值。
Ⅶ 農耕文化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哪四個方面
中國農耕文化源遠流長,今天仍然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特別是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農耕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幹成分,也是構建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內涵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應時:農業生產聯系最直接的是時間與節氣。
二:取宜:中國傳統農業強調因時、因地、因物制宜,把「三宜」看作是一切農業舉措必須遵守的原則。
三、守則:則,即准則、規范、秩序,它是人與自然長期互動形成的實踐原則。
四、和諧:農業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這是農業的本質。
Ⅷ 從文化生活角度,如何解讀保護中國傳統村落的必要性
①鄉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透過傳統村落可認識傳統文化,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3分)
②保護傳統村落對於展現中華民族多樣的歷史文化成就具有重要作用,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有重要作用。(3分)
③能夠傳承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3分)
④有利於培養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實現文化強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