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象棋起源於什麼時候對於它的歷史,你了解多少
1.國際象棋於公元8世紀從波斯傳入歐洲,10世紀時,棋盤上誕生了最初的皇後棋子,它取代了波斯象棋中的「維齊爾」棋子。但當時,皇後的走法只能斜走一格,其威力與現代國際象棋的皇後有著天壤之別。又經過5個世紀,大約是在卡斯蒂利亞王國伊莎貝拉一世王後執政期間,國際象棋棋盤上誕生了擁有現代走法的「威力無比"皇後棋子。而誕生地巴倫西亞也正是在那個時期並入了卡斯蒂利亞王國並迎來了經濟和文化的繁盛。現代國際象棋皇後棋子的誕生也開啟了國際象棋現代規則的演變。
㈡ 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距今多長時間
國際象棋的起源至今說法不一,有關起源的傳說有各種版本,比較可靠的說法認為它是由古代印度發明的,它的原型是一種叫做「恰圖蘭卡」的棋,其中有4種棋子:步兵、騎步、戰車和大象,正好反映了古代印度軍隊的組成兵種。「恰圖蘭卡」的進一步發展是「沙特蘭茲」,在棋子和規則上有大規模的改進,開始在中亞各民族廣為流傳。然後這種游戲通過貿易、戰爭和宗教等多種渠道,由東方向西方傳播,其傳播的大致路線是:印度——波斯(今伊朗)——中亞——阿拉伯國家——歐洲。在11世紀末,它已遍及歐洲各國。而國際象棋——「Chess」這個名字也是由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組成的復合詞,意為「將死對方的王」。
㈢ 國際象棋義大利開局有多少年歷史
國際象棋義大利開局是在18世紀形成的,有200多年的歷史了。
㈣ 國際象棋起源
國際象棋以其特有的棋風、棋規、棋路,使得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國際象棋;下面是有國際象棋的起源,歡迎參閱。
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中國、古印度、錫蘭(現斯里蘭卡)、波斯(在現伊朗及周邊)、阿拉伯半島地區等等。
以梵語“恰圖蘭加”命名的“四方棋”在 6世紀時由古印度傳入波斯,由於語音上的訛誤,古波斯人把“恰圖蘭加”讀為“恰特蘭格”(chatrang)。
不久,古波斯國被阿拉伯人征服,因阿拉伯語的字母中沒有這一詞的第一個字母,也沒有它的最後一個字母,於是“恰特蘭格” 就被阿拉伯人改稱為“沙特蘭茲” (shatranj),以後這種 “沙特蘭茲” 在中亞和阿拉伯地區廣泛流傳。
10世紀前後,阿拉伯國家已經出現了許多聞名一時的棋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及哈里發何魯納·拉施德的宮廷詩人里有一位著名棋手。據史料記載,公元 819年,在巴格達還舉行過正式的比賽。
國際象棋大約在10世紀以後,經中亞和阿拉伯地區傳到歐洲各國。首先是義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法國。11世紀末,已經遍及歐洲各國。在當時的文獻中,將國際象棋列為騎士教育的 “七藝” 之一。“七藝”是騎術、游泳、射箭、擊劍、狩獵、賦詩和下棋。法國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也談及這一點。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今日的樣式和棋制。現存最早的國際象棋譜,出版於1497年。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和現在一樣,但是可以被吃掉。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皇後的名稱、 性別和威力曾經有過多次改變。在沙特拉茲時期,皇後這只棋子表示“大臣”或“將軍”。後來法國人把皇後這一棋子的外形變了一下,成了現在這樣的女性形象。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中國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
“象”只許斜進2格,類似今日中國象棋里的象,但無“塞象眼” 的限制,如果中間格有棋子,“象”也可以越過。象的這種允許越子的走法在歐洲一直延續到15世紀。
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即使是第1次走動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
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在東漢明帝時(公元 1世紀下半葉),中國與印度開始有正式交往,隋唐時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中國象棋與國際象棋著法類似,淵源相近,在過去的發展歷史中互有影響。直到今天,這兩種象棋的車和馬走法相同(只是國際象棋的馬不受蹩腿的限制),基本規則也類似。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國出土文物中有一幅北宋的飾有“琴棋書畫”圖案的織錦,其中的“棋”是一個8×8 格的黑白相間的棋盤,和現代國際象棋盤完全一樣。在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國際象棋里的皇後性別一樣。
眾多專家學者在起源邏輯上有幾點似乎已經達到共識:
第一,國際象棋是人造物。本質上是模型。
第二,國際象棋是人類思想、意識的物化。本質上是模擬。
第三,現代國際象棋是古代棋不斷演變的結果。
第四,演變的影響來自各個方面(包括各種棋相互之間的影響)。
第五,演變的模式是漸變和突變。
第六,演變和連續性共存。
第七,起源的研究應從國際象棋結構三要素——棋盤、棋子、棋規——入手。
第八,對於國際象棋的起源、演變和定型來說,棋盤、棋子、棋規擔當不同的角色。
第九,棋盤、棋子、棋規這三者未必是同時出現的。
第十,沒有“最初的發明者”。對此可以這樣來解釋:在現實世界中,時間是不可逆的。因此,時間可以創造歷史,時間也可以消滅歷史。
㈤ 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哪個更早
象棋早點
演化象棋
1、士(仕)可橫向只走,每次一步格,變道後走吃另一組士線,橫一不能吃子,不能出宮。
2、象(相)可橫向只走,每次兩步格,變道後走吃田字格另兩個對角,橫二不能吃子,不能越棋。
3、兵(卒)到達對方底線,可同時一對一升變為已被吃掉的車、馬或炮,升變不算走棋,也可不變,但過後該底兵不能升變
㈥ 國際象棋的來源和故事。
國際象棋是世界上一個古老的棋種。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古印度、中國、阿拉伯國家等。
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際象棋起源於古印度,至今見諸於文獻最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年在《亞洲研究》上發表《印度象棋》一文,認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
20世紀70年代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指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游戲——六博與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系。
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游戲。」1972年南斯拉夫歷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徵》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
(6)國際象棋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在所有棋盤游戲中,國際象棋是一種把戰略戰術和純技術融為一體的理想游戲。和西洋雙陸相比,勝負決定於骰子一擲,誠然是不由自己作主;和國際跳棋相比,棋子的規模化控制了技術上的勝負。和國際象棋在思想性上、科學性上和深度上可以相比的只有中國圍棋、中國象棋。
國際象棋的基本規定:國際象棋由黑白兩棋組成,執白先行,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殺。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稱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包括墊將、避將、消將)。
如果無法應將,王即被將死,攻擊方取勝。除"將殺"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棋"。
國際象棋幾乎就是融藝術、科學、知識和靈感為一爐的一種游戲。分析對局時是一種邏輯的實驗使用,而在攻王的戰斗中和戰略問題的運籌的時候,就需要有一種創造性的靈感。
不過,國際象棋不是像縱橫字謎那樣單純是一種文字智力的測試。國際象棋的競爭使雙方投入一場不流血的戰斗,是雙方思想和意志的一場激烈尖銳的戰斗以及體力上的堅韌不拔的較量。
㈦ 國際象棋的歷史是什麼
國際象棋(International Chess),又稱歐洲象棋或西洋棋(港澳台地區多採用此說法),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戰略棋盤游戲。國際象棋的棋盤由64個黑白相間的格子組成。黑白棋子各16個,多用木或塑膠製成,也有用石塊製作;較為精美的石頭、玻璃(水晶)或金屬制棋子常用作裝飾擺設。國際象棋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游戲之一,數以億計的人們以各種方式下國際象棋。
在所有棋盤游戲中,國際象棋是一種把戰略戰術和純技術融為一體的理想游戲。和西洋雙陸相比,勝負決定於骰子一擲,誠然是不由自己作主;和國際跳棋相比,棋子的規模化控制了技術上的勝負。和國際象棋在思想性上、科學性上和深度上可以相比的只有中國圍棋、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 ,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 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斗象棋而舞鄭女。"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 象棋的形制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游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斗的一種游戲。在這種棋制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只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幸取勝的成分。
㈧ 國際象棋是誰先發明的,哪個國家的
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古印度、中國、阿拉伯國家等。
國際象棋(Chess),又稱西洋棋,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棋類游戲。
棋盤為正方形,由64個黑白(深色與淺色)相間的格子組成;棋子分黑白(深色與淺色)兩方共32枚,每方各16枚。
雖然漢語稱之為西洋棋或國際象棋,但是實際上它起源於亞洲,後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成為國際通行棋種,也是一項智力競技運動,曾一度被列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8)國際象棋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國際象棋的發展史: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與現代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
皇後的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
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
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西洋棋里的皇後性別一樣。
19世紀中期,國際象棋開始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1924年曾被列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同年成立了「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國際棋聯)」。
國際棋聯主辦或委託成員國協會舉辦的重大世界性比賽有:
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賽、世界國際象棋團體錦標賽、男女個人世界冠軍賽、大學生世界團體賽、少年世界冠軍賽,以及各大洲的國際象棋團體賽。
至於各種杯賽、邀請賽、大師賽、特級大師賽、等級分賽等更是不可勝數。中國在1956年將國際象棋列入正式體育比賽項目。
㈨ 國際象棋起源於什麼時候
國際象棋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中國、印度、錫蘭、波斯、阿拉伯國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數棋史學家認為國際象棋最早出現在印度。18世紀時,W.瓊斯指出:古印度是國際象棋誕生的搖籃。大約公元2~4世紀時,印度有一種叫作「恰圖蘭加」(chaturanga)的棋戲,內有車、馬、象、兵 4種棋子,象徵著印度古代的軍制。在當時流傳的印度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中, 有"四軍將士已安排"的詩句。「四軍」就是指軍隊分為車、象、馬、兵 4個兵種。但作為今日國際象棋前身的這種「四方棋」,當時是由擲骰子的方法來進行的。游戲的目的也不是將死對方的王,而是吃掉對方全部棋子。 以梵語「恰圖蘭加」命名的「四方棋」在 6世紀時由印度傳入波斯,由於語音上的訛誤,古波斯人把「恰圖蘭加」誤讀為「恰特蘭格」(chatrang)。不久,古波斯國被阿拉伯人佔領,因阿拉伯語的字母中沒有這一詞的第一個字母,也沒有它的最後一個字母,於是「恰特蘭格」 就被阿拉伯人改稱為「沙特蘭茲」 (shatranj),以後這種 「沙特蘭茲」 在中亞和阿拉伯國家廣泛流傳。10世紀前後,阿拉伯國家已經出現了許多聞名一時的棋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及哈里發何魯納·拉施德的宮廷詩人里有一位著名棋手。公元 819年,在巴格達還舉行過幾個棋手的比賽。
國際象棋大約在10世紀以後,經中亞和阿拉伯傳到歐洲的各個地區,先傳到義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法國。11世紀末葉,遍及歐洲各國。在當時的文獻中,將國際象棋列為騎士教育的 「七藝」 之一。「七藝」是騎術、游泳、射箭、擊劍、狩獵、賦詩和下棋。法國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也談及這一點。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今日的樣式和棋制。現存最早的國際象棋譜,出版在1497年。
國際象棋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和現在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皇後的名稱、 性別和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 在沙特拉茲時期, 皇後這只棋子表示「律師」、「大臣」或「將軍」。後來法國人把皇後一字的形式稍稍變了一下,成了現在這樣的女性。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中國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象」只許斜進2格,類似今日中國象棋里的象,但無「塞象眼」 的限制,如果中間格有棋子,「象」也可以越過。象的這種允許越子的走法在歐洲一直延續到15世紀,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後漢明帝時(公元 1世紀下半葉),中國與印度開始正式交往,隋唐之後,文化交流更形頻繁。中國的象棋與國際象棋著法類似,淵源相近,在過去的發展歷史中可能互有影響。直到今天,這兩種象棋的車和馬走法相同(只是國際象棋的馬不受蹩腿的限制),基本規則也類似。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國文物中有一幅北宋以前的飾有「琴棋書畫」圖案的織錦,表示棋的是一個8×8 格的黑白格相間的棋盤,和現代國際象棋盤完全一樣;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國際象棋里的皇後性別一樣。
㈩ 國際象棋的來歷
國際象棋是世界上一個古老的棋種。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古印度、中國、阿拉伯國家等。
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際象棋起源於古印度,至今見諸於文獻最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年在《亞洲研究》上發表《印度象棋》一文,認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
20世紀70年代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指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游戲——六博與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系。
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游戲。」1972年南斯拉夫歷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徵》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