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粵語有多久的歷史
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Ⅱ 廣東話多少年歷史了呢
自上古時期,居於嶺南地區的多個原始部族被居於中原地區的華夏族人泛稱為南蠻。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後,華夏族人來到嶺南地區,南蠻族人則逃往山區或更南方的地區,當時的華夏族語言開始傳入嶺南地區。秦朝滅亡後,南海郡尉趙佗兼並桂林郡和象郡稱王,建立了短暫的南越國。在漢朝的鼎盛時期,華夏族融合當時周邊多個民族演變成漢族。這一時期是粵語出現雛形的時期。就是說有兩千三百年,且南越國使用。
魏晉南北朝時期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再次處於長年內戰,北方更首次淪陷到外族手中,大批中原人逃至嶺南地區,嶺南地區漢族人口大量增加,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峰期。當時中原傳入的漢語與以前形成的古粵語混合,拉近了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差別。這一時期是粵語的成長時期。
唐宋時期
在唐朝鼎盛時期,嶺南地區的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與漢族長期接觸的原住民已被漢化。而在漢族分布較少的山區,原始部族則繼續保持自己的語言文化。這一階段粵語仍受中原漢語影響,成為一種既能對應中古漢語發音但有獨立詞彙文法的語言。唐朝滅亡後,燕雲十六州淪陷達四百年之久,宋朝時期,北方更再次淪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嶺南地區,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後一次拉近粵語和中原漢語差別的時期。唐宋時期可被視為粵語的定型時期,因此現代粵語仍能對應宋朝《廣韻》的發音,但難以對應元朝或以後的中原漢語發音。
元明清初時期
在元朝,蒙古人遷都至位於燕雲十六州內的大都(前稱燕京,後改稱北京),並以當地話作為官方語言,當時的中原漢語與中古漢語和粵語的差別在此後不停變大:當時的中原漢語已急劇地向北京官話方向發展,北京官話的入聲迅速消失(即是-p/-t/-k韻尾脫落,如「入日北」三字在中古漢語和現代粵語都帶有不同入聲韻尾),又出現了不屬於「平上去入」傳統四聲的輕聲聲調;已經定型的粵語則不受元朝影響而獨立發展。 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原的官話韻尾進一步消失(現代官話僅存-n/-ng韻尾,-m尾與-n尾合並)。又有連接i/u韻母的g/k/h聲母被完全顎音化成j/q/x聲母(如「吉其兮」三字在中古漢語和現代粵語均帶有g/k/h聲母,在現代官話則被完全顎音化成j/q/x聲母);粵語則平穩而緩慢地變成現代粵語,最明顯的是不再分辨z/c/s聲母和j/q/x聲母,又按粵語韻母長短把陰入聲派入上下兩種陰入聲(如「色錫」兩個陰入聲字分別帶有短和長的韻母,前者被派入尖銳的上陰入聲,後者被派入近似陽入聲般低沉的下陰入聲)。
清朝中末時期
由於清朝閉關自守,僅留下廣州作為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的口岸,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後掌握的漢語是粵語而非官話,不少京官為了與外國人經商議事也常常接觸粵語,使得粵語首次逆向傳播到中原。在這一時期又有大量的粵人遷移到美洲、澳洲和東南亞等各地,粵語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
近代
中華民國成立時,雖然有用北方白話取代文言文正式書寫的趨勢,但粵語的實際使用沒有多大限制,一度還有把粵語定為全國普通話的提議(PS:一票之差輸給北京話了,你知道的,孫中山他們都說的粵語,所以能得到那麼多票。)。但建國之後,在全民推廣北方語言作為普通話的運動中,粵語受到普通話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致在中國大陸粵語分布區的許多年輕的一代不懂得一些專門名詞的粵語讀法。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不少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士開始產生一種母語危機感,不但粵語,中國各地的方言都受到普通話很大的影響。意識到這種情況,為了保護中華語言及文化的多樣性,在政府的支持下,有關學者已經開始了對方言的保護性研究工作。
現狀及發展趨勢
目前廣東省大概1億人口當中, 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使用地區廣泛。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應用,而且支持著香港文化及南粵文化為中心的粵語文化,這使得粵語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的語言之一。目前粵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加拿大第三大語言,美國第三大語言。此外,粵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漢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外擁有較為完善文字系統的漢語,而且可以完全使用漢字(粵語字)表達。 廣州話口音是約定俗成的粵語的標准音,大多粵語字典以廣州音為准。廣州以粵劇、粵曲等傳統藝術長期保持廣州話的標准地位,至1970年代末以後,香港粵語流行曲、粵語電視劇及粵語電影強勢影響廣東地區,繼而輻射影響中國內地的非粵語省市。民間的香港口音跟廣州口音並無明顯分別,只是在語感上有少許差異,因兩地在不同社會體制下沿用不同的習慣語匯,用詞有所不同,以及兩地教學改革所導致。針對近年來香港年輕人懶音增多的現象,香港的一些大學教授發起了粵語正音運動,以何文匯主張的讀音取代現時通用的讀音,此主張受到廣東及香港的粵語學者反對。有些粵語方言和廣州話較為接近,如廣東西部的肇慶和茂名市的高州(舊稱茂名縣)、信宜和廣西東南部的某些粵語;而廣東台山、廣西玉林一帶的口音和廣州話差異就非常明顯。
Ⅲ 廣東歷史的簡介是什麼
廣東,《呂氏春秋》中稱「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越與粵通,簡稱粵,泛指嶺南一帶地方。廣東先民很早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息、勞動、繁衍。在歷史長河中,廣州、廣東等地名次第出現,逐漸演化成廣東省及其轄境。
Ⅳ 歷史上的廣東
地理環境:廣東處於珠江三角洲面臨大海,交通發達;毗鄰港、澳、台及東南亞地區,接受新信息較快。
歷史背景:在清朝閉關鎖國政策下,只允許廣州一地對外開放;廣東首先受到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的沖擊;由於接觸西方文化,一批先進的廣東人眼界打開,他們積極投入到救國救民道路中來。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嶺南在秦朝之前已經存在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嶺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1921年5月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
(4)廣東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翻來近代史,無論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三元里抗英事件,還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起義,抑或是康梁的維新運動,更或是孫中山主導的辛亥革命,廣東爆發了多少起義,進行了多少斗爭很難說清。
幾乎每一次起義或斗爭都波及全國,影響深遠,有的甚至是革命性的。這在其他省份是比較少見的。歷史上的廣東一直是對外貿易的最前沿,即便是閉關鎖國期間,與外一直有密切的往來。
正因於此,廣東得風氣之先,最容易,也最先受到外來思潮的影響。有人說,在古代廣東一直是重型犯人的流放地,各色人等雜糅集聚,而這些人恰恰是最具革命精神的。
廣東地偏南端,遠離政治中心,中央管理弱化,這無形中給革命思潮成長提供了條件。廣東鄰近租界港澳,地理位置大大降低了革命失敗的風險。
Ⅳ 廣東調樓歷史距今大概多少年
開平碉樓分布在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
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這一類建築群規模宏大、品類繁多,造型別致,分布在開平市的鄉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來,開平因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07年,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北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為多層建築,高於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堅固厚實,窗比民居開口小,外設鐵板門窗。碉樓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可居高臨下還擊進村之敵。
Ⅵ 廣東的歷史有有多長。。
南越王墓博物館景區先秦至秦漢
在秦朝以前,廣東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稱為百越地,並不為化外之地。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建立的楚庭,成為廣東地區的中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後建郡,廣東屬南海郡。漢初趙佗據嶺南三郡稱南越國,建都番禺,即今廣州。廣東成為南越國政權的中心地帶。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復置南海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被收入交州。交州刺史治為廣信(今封開縣),是謂「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後將廣信以東劃為廣東,廣東得名由此而來。
三國至隋唐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分交州合浦以北地段,即今廣東地區,置為廣州。晉及南北朝因之。隋文帝在位時廢南海郡,置廣州總管府。仁壽元年(601年)因避太子楊廣之諱而改為番州。大業三年(607年)復置南海郡,屬番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廣州,初為總管府,後改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置嶺南道。乾元元年(758年),罷嶺南道采訪使,改設嶺南節度使,僅轄今廣東地區。咸通三年(862年)嶺南分東、西二道,今廣東屬嶺南東道。
五代及宋元
唐末諸藩崛起,南漢國在嶺南立國,廢嶺南道。而廣東成為南漢政權的中心地區,直轄於南漢朝廷。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平南漢廢其建制,復置嶺南道。宋至道三年(997年)設廣南東路,為今日廣東省名之出處。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屬江西行中書省,並設立了廣東道宣慰使。
明清到近代
明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改廣東道為廣東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七月廣東行省為廣東承宣布政使司,通稱廣東省。清為廣東省,受兩廣總督管轄。1911年11月9日,廣東省宣布獨立,成立軍政府,成為中華民國轄地。1916年7月6日改為文人政府。其後多次成為孫中山先生反北洋政府運動的大本營。1926年11月10日省政府改稱省國民政府。陳濟棠主政期間(1929年-1936年),廣東經濟、文化、交通和城市建設有顯著發展。 1938年10月21日至1945年8月15日,部份地區(包括廣州、佛山、中山、江門、東莞、寶安、惠州等地)淪入日軍手中。1950年6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珠海萬山群島,全省解放。
廣東解放後,省政府初年沿用國民政府的制度,但改省國民政府為省人民政府。1968年2月21日,改稱廣東省革命委員會。1979年復為省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廣東行政區域有所調整,包括將懷集由廣西劃入廣東,將欽州、防城港、北海由廣東劃入廣西(1965年6月),將海南獨立建省(1988年)等。
Ⅶ 廣東省歷史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副省級城市2個),119個縣級行政區(6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通行粵語、客家語和閩語,而且粵、客兩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廣東 。廣東也是中國人口最多及思想、文化最開放的省份,居粵的外國人士達百萬。廣東省在秦以前,作為中華民族先民的南越族人民已從事農業活動 ,是中國歷史上商品性農業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出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省份之一。至1987年,廣東省工業產值已佔全省工農業總值的79.6%,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食品、機械、化工、紡織縫紉業成為廣東省支柱工業部門。自1989年起,廣東國內生產總值在中國30個省市中,連續占居第一位。廣東省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 ,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8,並超越香港和台灣,成為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經濟綜合競爭力、金融實力最強省份,並已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 、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Ⅷ 廣州歷史多少年
嬴政滅亡六國統一華夏後,繼續開拓疆土,其中在南方繼續對百越進軍,佔領嶺南後,在今廣州地區及其周圍廣大地區設南海郡,當時南海郡郡治任囂城在今廣州,並大量遷移中原地區民眾到今廣州地區南海郡,來加強對新征服的土地的統治,其後今廣州地區基本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路治司治省治等的所在地,廣州的歷史有兩千多年。劉徹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國,把其地區劃分為九郡,後縮為七郡,廣州仍稱南海郡,歸屬交趾部後稱交州, 南海郡行政范圍縮小,交州治所曾移至今廣西梧州,廣州城曾一度較前衰落。東漢末年,廣州屬於吳國,公元216年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公元226年並將交州改為廣州,公元970年,宋軍平南漢後,廢興王府仍稱廣州,以後一直沿用廣州,廣州為廣南東路路治,簡稱廣東。
Ⅸ 廣東歷史的簡介
1、鎮海樓(廣州博物館)
又名望海樓,俗稱五層樓。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園)小蟠龍岡上,為廣州城市標志之一。現是專門收藏、展覽關於廣州歷史文物和史料的場所。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候朱亮祖擴建廣州城,將宋三城(子城、東、西兩城)合並,並開拓北城800餘丈,城牆橫跨越秀山,在上面建一座五層高樓以壯觀瞻。建築有雄鎮海疆之意,故名鎮海樓。
廣州城的歷史上,除了鎮海樓,沒有哪座建築能夠在漫長的6個世紀中都穩居「城標」的寶座。廣州博物館館藏的《十三行油畫》,畫面描繪了清代廣州十三行商船雲集的繁榮景象,商館右後方不遠處的一座紅色五層高樓格外顯眼,這就是鎮海樓。藏品中還有一張外國明信片,圖片的主體就是清代的鎮海樓。
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鎮海樓就是外國人眼中「廣州」的象徵,進一步引申,也就是「中國」的象徵。自明代起,漂洋過海的外國商船,一過獅子洋,經虎門北上,沿途可見蓮花塔、琶洲塔、赤崗塔。駛近廣州城外,望到高聳在越秀山上的鎮海樓,便知到了廣州。
600多年間,鎮海樓由於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清初尚可喜兵抵廣州城下,300守城將士堅守鎮海樓十個晝夜,不眠不休,最後彈盡糧絕,無一生還。如今鎮海樓的旁邊仍存放有一批大炮,是明清時期廣州城防大炮。
1883年,正逢中法交戰之時,兵部尚書彭玉麟奉命到廣東督師抗法,以五層樓為海陸兩軍指揮部。1885年,朝廷議和之聲甚囂塵上之際,彭玉麟上書朝廷,力爭抵抗。但清政府最終選擇了妥協,郁悶中的彭玉麟舉目廣州城,撰下了一副廣東最有名的對聯:「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候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對於這副對聯,有評論解讀說,聯中「故侯」指朱亮祖,鎮海樓是他建的,如今人亡樓存,可證歷史滄桑。「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則是有感而發,當年彭玉麟因中法戰爭率兵至廣東辦理防務。他是主戰派,反對和議,但最終只得「淚灑英雄」了。此聯先詠樓,後寫人,意境磅礴,不失為一幅佳聯。
據《鎮海樓名聯話舊》一文作者陳叔垣先生說,少時他曾隨其父登鎮海樓,親見三樓懸掛木雕對聯,下款署為「宮保雪琴彭玉麟」(宮保是官銜,雪琴是彭的字)等字,五樓則懸掛兩廣總督瑞麟書寫的「鎮海樓」三字。
就是說,這副對聯當時懸掛在三樓,是彭玉麟本人書寫的。彭的手跡後來遺失,改由葉恭綽、沈演公、吳子夏等書法家「補書」。現在這副對聯懸掛於五樓,且用兩種字體,由兩位書法家書寫。
清光緒年間,廣東幾個陳姓族人,倡議在廣州籌建一座全省性的陳氏合族祠堂,各地陳氏熱烈響應,紛紛慷慨捐資。
1892年,京城傳來喜報:一名陳姓子弟被欽點探花郎。這對在建的祠堂而言,可謂錦上添花。族人驚詫四起,喜不自禁:建祠的功效竟然如此靈驗!於是更大規模的籌資活動開始。
1894年,宏偉而精緻的陳氏祠堂宣告竣工。這座祠堂,就是聞名至今的陳家祠;而那名高中探花的陳姓子弟,叫陳伯陶,東莞市中堂鎮鳳涌人,他也是修建陳家祠的幾個倡議者之一。
陳伯陶五歲就讀,六歲師從廣東歷史上有名的大學者陳澧。他少年勤學,生性聰慧,十歲便能背誦五經。某日,父親的兩位朋友方文炳(東莞報功祠四君子之一)與方應錫來訪,夜飲,見伯陶夜讀,就出上聯為「半夜讀書燈火細」的對聯叫伯陶應對。伯陶應聲說「三更飲酒月輪高」。聽後,方文炳對方應錫說「此佳婿也」。方應錫即與陳家訂立婚姻,把次女許配給陳伯陶。
21歲,陳伯陶中了秀才,25歲時獲鄉試第一名。老師陳澧更以對聯贈送給陳伯陶,勉勵他「文章高似羅浮頂,科第連登會狀元」。可惜,此話並未「一語成讖」,光緒十八年陳伯陶復出應試,在殿試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狀元。然而在試卷中,他將「宣撫司」寫成了「宣慰司」,因此被壓在第十名之外。所幸得到咸豐朝狀元、戶部尚書翁同和為他據理力爭,謂此積學之士,故改列第三名,成為了東莞歷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在這之後,38歲的探花郎陳伯陶,歷任雲南、貴州、山東鄉試副考官,文淵閣校理,武英殿纂修,國史館總纂,憲政編查館一等諮議等職。雖沒高官厚爵,而對於生性不善逢迎的陳伯陶而言,也稱得上青雲直立。即便在甲午戰敗、戊戌變法等事件沖擊下,陳伯陶也是不為所動、坐懷不亂。
庚子亂起,八國聯軍攻陷京師,光緒和慈禧倉惶出逃。陳伯陶仍不為時勢所動,早在1898年,他便親自見證了李鴻章代表中國與英方簽署《拓展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及香港地區235個島嶼99年的恥辱之事。兩宮返京後,陳伯陶入職南書房,後被派往日本考察學務,歸國後出任江寧提學使。陳伯陶重視國學,曾四處奔走,游說勸諭國內外華人華資辦學以振興中華。
1906年,陳伯陶協助當時的兩江總督端方,在六朝古都南京創辦國內首個培養僑生的學堂,目的是培養華僑學生的國文及國語等,並由陳伯陶命名―――暨南學堂,也就是今天廣州暨南大學的前身。陳伯陶更以提學使身份,兼任暨南學堂監督,親自製定辦學章程和經費預算。他與中國教育的深厚淵源,由此可見一斑。
鳳凰網—清代兵部尚書青睞鎮海樓?
人民網—中國廟立著「黑臉番鬼」?
網路—趙眜
網路—南越文王墓
網路—陳伯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