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客家文化資料.!(資料來源一定註明出處.!否則不採納)
客家簡介
「客家」是漢族民系中重要的一支名稱。這支稱為「客家」的民系,是南遷漢人,在唐末至明中葉聚集於閩、粵、贛連結地區,經過與當地畲瑤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別於漢族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它以漢人為主體,同時包合經融合有「客化」的畲瑤等少數民族,但是這支民系不是純漢族血統,其文化也不是純中原漢文化,所以作為一個群體,其成員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徵的不同民族的成員。因此,「客家」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但並非種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客家民系遷徙與形成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士,客家人在歷史上曾經歷五次遷移運動,其中第一期是孕育期,第二、三期是形成期,第四、五期是向海內外播散期。客家人遷徙運動背景,是中國歷史上因王權變更、農民起義或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引發的北方漢民南移運動。
第一次大遷徙——西晉末年,於永康元年引發了「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斗爭,大大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各自據地為王,相互爭戰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盪局面。西晉王朝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他們廢農田,牧牛羊,虜漢人做奴隸。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遂形成以衣冠土族,官宦大戶為主體的南遷潮流。他們由中原經河南南陽,進入襄樊,沿漢水入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一帶;朝東則由九江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其前鋒已抵達今之梅州大埔,並於東晉義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營」為基礎設置了義招縣。這時,偏安江南的東晉王朝,為安置中原移民,專門設立了僑州、郡、縣、予以各種優待。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
第二次大遷徙——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他們互相攻略、縱兵殘民,加之中原災荒連年,官府敲榨盤剝,民不聊生,許多城鄉煙火斷絕,一片蕭條。不久,爆發了先後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弛騁中原,輾轉大江南北十數省。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遷漢民分布的地域。戰亂所及,唯有贛南、閩西南和廣東東北「比較堪稱樂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閩西、廣東東北的三角地帶定居。根據客家族譜記載,這時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洞者也不少。這就是中原漢人歷史上第二次大舉遷徙。這次南遷,延續到唐後的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
客家文化,各地發展雖不盡平衡,在各個歷史期其文化中心也不斷推移。但作為一個整體,則彼此存在互相吸引、影響和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
有宋一代,客家文化中心有二
一是福建路的汀州。汀州,是客家移民早期進入的重要基地。傳說寧化石壁鄉為客家人的祖居地,並非空穴來風。因此,客家文化在汀州生根開花,是情理中事。故有"風聲習氣,頗類中州"之譽。其出眾人物有:寧化鄭文寶,寧化張達觀、張良裔父子,長汀楊方諸人。鄭文寶,長於詩。其詩頗受同時人的文壇大家晏殊、歐陽修、司馬光的青睞。楊方,以理學著稱,曾從學朱熹,對客家地區理學的興起,其功闕偉。
一是廣南東路以韶州為中心的粵北地區。因韶州地處嶺南北交通要沖,故此地客家文化得地理之便與氣候之先。曲江余靖,即是其中佼佼者,余靖,宋代名臣,官至兵部尚書,崇祀於廣州八賢堂。其史學、詩、古文詞,均為時人所重。曾信校《史記》、《漢書》,別為刊誤四十五卷,是尤精史學的明證。
韶州為宋代客家人藏龍卧虎之地,是有歷史根源的。早在唐代,曲江就出過名震中原的張九齡。張九齡,唐朝名相,文學冠一時,著有《曲江集》,事跡具《舊唐書》卷九九本傳。其詩勁煉質朴,洗盡六朝鉛華。《唐音癸簽》稱道:"首創清淡之派"。對其後的王維、孟浩然詩派頗有影響。時人張說則贊譽"後來詞人稱首也。"可以說,張九齡以其卓越才學與高尚人品,使中原人對嶺南文化刮目相看。
元代,客家學子,多不應試仕官。所以,這一時期文士不顯、文風轉衰。記載也多闕如。但也並非全無傑出人物。龍南人鍾柔,融貫諸史,著述多部,從學者數萬人,一時文風稱盛,即是一例。
明初,承元之弊,客家著名文士尚不多見。成化、弘治年間,始漸露鋒芒。嘉靖以後,人才輩出。明末清初,而登高峰。這一時期,客家文化中心有三:
一是福建汀州府。尤以文史成就為著。有寧化李世熊、黎士宏,上杭劉坊諸人。李世熊,主要著作有《寒支初集》、《寒支二集》。史稱其:六經諸子百家,無不貫通;為文沈深削該、奧博離奇。撰修《寧化縣志》,被譽為天下名志,對客家地區方誌學作出了特殊貢獻。黎士宏,世熊弟子,人稱"以詩文章名天下"。劉坊,著有《天朝閣集》。自視甚高,聲言"自有文章以來,一劉鰲石而已"。人評其文"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
一是贛南地區。明末清初間,"三魏"和"易堂九子"的古文最富盛名。"三魏",為江西寧都魏際瑞、魏禧、魏禮三兄弟。"易堂九子",以魏氏三兄弟為核心,加上李騰蛟、丘維屏、彭任、曾燦、彭士望、林時益。他們的古文成就,集中反映在魏際瑞的《魏伯子文集》、魏禧的《魏叔子文集》、魏禮的《魏季子文集》和易堂九子的《易堂九子文鈔》中。魏氏兩代六人,被譽為文壇"三魏"和"小三魏",傳為千古佳話。顯然,倘沒有當時贛南文風興盛的背景,是絕不可能出現這一奇特文化現象的。
理學,則有信豐俞溥,龍南月華,南康劉昭文、王事聖諸人。月華、曾從王守仁之學,為學者所宗。劉昭文則學於湛若水之門。可見,贛南理學王、湛兩派均有傳人。
一是惠州府。明代客家理學中心。一時人才濟濟,理學發展至頂峰。代表人物有楊傳芳、葉時、葉春芳、葉天佑、葉春及、葉萼、楊起元諸人。楊傳芳,師事湛甘泉,深得其中奧妙。葉時,曾從南海龐嵩學,崇奉王陽良知之學。葉春芳,受學湛甘泉,"甘泉稱其學問純正"。葉春及,理學崇陳獻章。葉萼,曾從薛侃學,為惠州一郡師。楊起元,崇心性之學,其學的顯著特點,是將佛學引入理學,使佛儒合一。
惠州客家地區理學,與整個廣東地區理學同步發展。"明興,白沙氏起,以濂名之學為宗,於是東粵理學大昌。"換言之,明正統以後,陳獻章"白沙之學"的興起,標志著廣東地區理學進入繁榮階段。其後,出理客家、福老、廣府民系的理學大師各據一方各領風騷和互相滲透互相輝映的生機勃勃的局面。"當是時,甘泉、陽明二家弟子,各執其師之說,互有異同,自弼唐為之會通,面浙、廣二宗,皆於弼唐悅面誠服,於時鄉士大夫翕然和之。若何古林則講學訶林,薛中離則於金山,黃泰泉於白雲,鍾叔輝於寶潭,楊肖齋(傳芳)、葉允中(時)於歸善,葉同齋(春及)於羅浮,王青夢於粵秀。而其在廣州者,遇朔望必偕至關天,就正於弼唐。"就是說,這一時期惠州地區的理學,楊傳芳、葉時、葉春及諸人獨樹一幟。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客家人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故具有極為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名節思想。這以明清嬗變之際和汀州和贛南的氣節派文人最具代表性。他們大多具有反清復明、"義不帝秦"的思想和行為。其佼佼者有李世熊、劉訪、魏際瑞、魏禧、魏禮諸人.為人則"不食周粟"、退隱山林,為文則憤世嫉俗、慷慨激越、煙彪可元。他們的道德文章,光 輝千古。在客家文化發展史上,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清代以降,廣東嘉應州及潮州府屬大埔等地(即今梅州市轄區),在客家地區日益占據重要地位。在清一代,這一地區的科甲在客家地區居首位。康熙三十年登進士的李象元,為本朝州屬登第者始。自乾隆特別是西風東漸之後,梅州地區人文日益昌盛。清代梅州文化,以詩文最為發達。代表人物有揚仲興、王利亨、宋湘、溫訓、黃釗、李黼平、吳蘭修、范留淑、葉璧華、胡曦、黃遵憲、溫仲和等人。其中最著者為來湘與黃遵憲。來湘是乾隆以後,嶺南詩人最富盛名者。代表作為《紅杏山房詩鈔》。史稱"粵詩自黎簡、馮敏昌後,推(宋)湘為巨擘",或說"後起無如宋芷灣(湘)"。黃遵憲是清末"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代表作為(人境廬詩草》。他所創作的通俗易懂的"新體詩",對"五四"時斯的新詩運動起了先驅作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女詩人范留淑、葉擘華的出現。客家婦女素以聰慧賢良勤勞著稱於世,她們在客家社會中起著特殊重的作用。但由於受封建禮教的長期束縛,在文化上並未有所建樹,形成婦女地位在經濟活動與文化教育兩者間的極大反差。清末,隨著風氣日開、女權日高,這種畸形局面才不斷改變。范留淑的《化碧集》、葉璧華的《古香閣集》,可謂晚清詩歌的璀璨明珠;他們二人則可譽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女詩人的先行者。
清代,梅州地區在客家人文地位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非偶然。早在明代,已露端倪。李士淳的出現即屬此例。李士淳,作文雄健奔放,為時人所重,其著述收入《李二何先生文集》。又,據光緒《嘉應州志·從談》卷三二載:
"《談海》雲:聞之族老,明季及國初,潮屬有數縣文風未盛,多有不能如額者,學使者往往以此邑之有餘補波邑之不足,程鄉一邑常取過三四十名,謂之通榜。"
可見,早在明清之際,梅縣(程鄉)文風之盛已居粵東前列。
與此同時,惠州文化也日益發達。惠州府與廣州府相鄰,並瀕臨大海。隨著客家火勢力不斷由山區向平原向海外伸展,故當地日居重要地位。寧化伊秉緩在惠州知府任上,曾創建豐湖書院,並度聘請嘉應宋湘主講豐湖書院。一時,豐湖書院成了培育客家人才的重要搖籃。
有清一代,客家地區文化得到普遍發展,故各地都產生了一批著名人土。其中,最有影響的為南康謝啟昆、台灣丘逢甲諸人。他們在中國文壇上,均佔有重要地位。謝啟昆,於史學、文學、方誌學等方面均有所建樹,尤以方誌學成績斐然。他主修的《廣西通志》,體例新穎,內容博洽,為一代模式。丘逢甲,台灣著名愛國詩人,代表作為(嶺雲海日樓詩鈔》。梁啟超譽之為"詩界革命巨子"。其詩的"英氣",甚至在黃遵憲之上。
總之,客家地區,從宋代以來可謂"江山代有人才出"。客家人在歷史上各個文化領域,均作出傑出的貢獻。其著名者:史學有餘靖;理學有楊方、楊昱、楊傳芳、葉春芳、葉春及、葉萼、楊起元;詩有鄭文寶、伊秉綬、宋湘、湖曦、黃遵憲、丘逢甲;古文有劉坊、魏際瑞、魏禧、魏禮;方誌學有李世熊、謝啟昆;客家學有黃釗、溫仲和;女詩人則有范留淑、葉璧華。不勝枚舉。
你好台灣網 http://www.nihaotw.com
【發表評論】 【關閉窗口】
㈡ 很多書上說中國的客家人是血統最純正的漢人!有誰知道客家話的分布范圍
所謂客家人,是指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在東晉戰亂時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後來的幾次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歷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的南遷,有著時延1500年的記載。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約4500萬人。其中國內4000萬人,國外有500萬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廣,較集中的是東南亞一帶,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國際知名作家韓素音均是客家人。國內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共有17個省、185個市縣,其中客家人佔95%以上的純客縣50個,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是贛南、閩南和粵東北部。廣東的客家人有2000多萬,佔全省總人數近30%,其中純客縣15個。在南洋各國及世界各地,凡有華人的地方,也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因為頑強地保留古代中原文化傳統,因此,除語言上由於歷史和環境的原因有所變異以外,其餘生產和生活習慣,多數仍保留著濃厚的中原遺風。
初到山區,他們先搭起茅寮、木屋棲身。然後改建成土屋。用北方原始時代遺傳下來的方法,製造生土坯磚築土牆,或者用夯土板築的方法築土牆。二者都是就地取生土築牆。後者用生土加配料有兩大類:一類是用一般黏土板築。有的在用棒錘舂牆時上長的竹枝、木條或碎瓦礫、石塊、火磚,以增強牆體的剛韌度;另一類是用三合土(黃泥、石灰、沙)板築牆時,有的也添進碎石塊、片石。有的在三合土中摻加桐油、糯米飯、紅塘、雞蛋清等粘性物,使土牆更加堅固。這是客家人創造鄉土建築史上光輝的一頁,是建築科學上值得驕傲的技術革新。
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又來到地狹人稠不足以以供的山區,於是人們不得不向外開拓。客家人走出山區,走向世界,在發展促進經濟的同時也把各地文化的精華帶回家鄉。這一交流和吸收的結果便是客家盡管居住山區,卻文風昌盛,以致產生了有別於其他民系的得天獨厚的文化氛圍。客家民居建築,和龍緊密相連——既保留了中原傳統文化的高雅形式,又夾雜著巫術文化中嚴格講究風水、「龍勢」和座向的民風,同時又要結合山區的特點,所以在建築上出現了客家人特有的民居風格。綜合起來有如下幾種主要屋式:「圍龍屋」、「四點金」、「走馬樓」、「五鳳樓」、「縱列式多杠樓屋」、「圓樓」等。其中以圍龍屋為最多,並最具「客」味。
㈢ 客家人的遷移歷史
客家人,又稱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歷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因為身在異鄉,對於故鄉河洛(以洛陽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區的眷戀,自稱「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勛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還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
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
第三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逃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古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從蒲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游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據統計,現在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總人口達5000萬以上,占漢族人口的5%。在國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東亞的日本、朝鮮,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歐洲的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和奧地利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1000萬之眾。
客家人遷徙的原因多種多樣。早期則主要是源於災害的脅迫。諸如殘酷的戰爭、水、旱、蟲等特大自然災害的打擊及瘟疫的流行。中國歷史上每次大規模的戰亂,幾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遷徙。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就有過客家先民的大遷徙。試想,在漫長的歲月里,「五胡十六國」,戰火不斷,哀鴻遍野,不逃離能活命嗎?據說我們陳氏先祖就是在那個時期離開豫西故土輾轉來到江西最後定居贛縣的。「月是故鄉明」啊,開始,先民們也許只想暫時客住一段時間,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於是建造房舍,開墾田地,畜養豬牛,長久地居住下去。由暫時的客住到長久的家居。就這樣,也就永遠的「客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特殊方式的遷徙。據說秦始皇為了建造阿房宮,驅趕數萬「木客」往贛南興國伐木,沒累死的後來就留在了當地,這大概便是贛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遷徙的過程肯定是艱險的。扶老攜幼,跋山涉水,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安家過日子。客家先民披荊斬棘,排除險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他們終於挺過來了,形成今天這樣一支有著數千萬人丁的興旺發達的民系群體。
遷徙的最後一道程序是建房造屋安下家來。一位客屬長者說:「安家最重要的是定屋場的位置。怎麼定呢?要看風水。這個風水,不是地理先生講迷信的那個風水。主要是采陽光,看風向,近水源,傍硬山,擇高地。而坐北朝南、向陽背風、柴近水便、視野開闊則是理想的選擇。」
人們常常贊嘆客家人的勤勞、勇敢、堅毅和機智。客家作為一個民系群體,由於先民數代屢次長途的遷徙,它自然比其他群體更多樣更深層次地體驗了社會實際和生產實際,它也就必然受到了更多的錘煉和滋養,積累了更多的處理與自然界關系及社會人際關系的經驗。因此,客家群體中出現過大批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企業家……
㈣ 古代客家人受困戶籍制度 無法參加科舉考試嗎客家進士不少啊!
<<陳寅恪傳>>有略述客家人如何爭取參加科舉考試的艱辛過程,節取其中一段文字:
客家人要求入籍,要求享有平等的科舉考試的權利,其實也是出自同樣的原因。然而,由於當時科舉實行配額的方法,上面沒有因客家人的入籍而增加相應的名額,而一旦客家人加入考試隊伍又勢必減少當代土著考取的機率,於是原住戶就想法設法地阻止客家人參加考試。客家人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為了得到相應的科考機會,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常常結隊到府、司、院告狀。有一殘本的義寧客家的《譚姓宗譜》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非常感人,同時也非常真切地再現了當年客家人為了讓子孫們得到平等的科考機會所進行的執著斗爭和努力。
說是,當時有一條義寧州通往南昌和京城的必經之路,在地處縣境東南的茅竹山。當地土著怕客家人去告狀就在茅竹山的險要處設下了關卡,許多上告的客家人都給擋了回來。在許多客家考生又一次商量對策的時候,大家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一位叫譚承緒的考生把身上塗滿豬血躺進棺材裝死,而後大傢伙披麻帶孝地扮成出殯的隊伍,邊放鞭炮,邊撒紙錢,邊哭哭啼啼的往前趕。就這樣,他們騙過關卡,而後脫掉喪服直奔京城,設法入金鑾殿告狀。當皇帝出於試探真假的目的要求穿上燒紅的鐵靴子說話的時候,譚承緒毫不猶豫地上前就穿,客家人積蓄多年的委屈在那一刻化作了鋼鐵一般的意志。而這樣的義無反顧也讓皇帝知道了科考不公在義寧的實有其事,於是當即傳旨:「對懷遠人一視同仁,准予考試,另行追加錄取名額。」
故事的真實與否可能還有待推敲,但其中涵蘊的實質內容卻毫無問題,那就是,義甯客家人為了爭取考試的機會和權利經過了長期的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對於後世子孫的仕進而言,這絕對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歡天喜地的客家人為終於贏得了平等的科舉權利而興奮不已,進而積極採取措施鼓勵子弟發奮讀書求取功名。據有關記載:義寧州的客家人取得科舉考試的資格後,都慷慨解囊,捐獻鉅資在州城創辦了梯雲書院,專供「懷遠都」子弟入學。另外撥專款設立對讀書子弟的獎勵,凡「懷遠都」子弟中秀才者賞錢1吊,中文舉給4吊,武舉2吊,文進士10吊,武進士5吊。再有上進者臨時酌議。文武舉赴京會試,每人給盤纏2吊。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2036_25089.html
㈤ 客家人是怎麼樣的人
第一、質朴無華的風格
大本營地區簡單、小規模的農業耕作,使客家人的現實生活只能停留在比較簡單的、粗放的、低下的狀態。「山多田少,樹藝無方。土地所出,不給食用。走上川,越重洋,離了井,背父母,以蘄補救。未及成童,既為遊子,比比皆是」(民國《大埔縣志》)。這是很多客家人所經歷的共同生活。尚「簡」崇「拙」,貶「奢」抑「侈」,長期以來不僅成為客家人固執的生活態度,而且發展成為他們持久、強勁的人生理念和審美時尚。如「歲時燕享不廢,亦鮮兢於汰奢。少長服飾尚新,未嘗流乎侈潛」、「質直好儉,不務浮靡」、「民性質直,氣習勁毅」;再如「冠婚喪祭尚儉,居服飲食器用不求華侈」、「民善治生有勤儉風,士知務學無浮靡習」;又如「齊民居不求華,服不求侈,飲食不求異,器用不求奇。」在客家地區,從日常的飲食起居,到年節歲時,大到民居建築,小到衣著物用,無不流露出這種崇拙尚簡的風骨。客家人尚簡崇拙的審美意識,在客家婦女身上得到了典型的體現。「日暮女郎來打水,長裙赤腳鬢堆鴉」、「早出勤勞暮始還,任它風日冒雲鬢。過客莫嫌容貌丑,須知妾不尚紅顏。」在客家地區流傳的詩句中體現出客家婦女這種審美觀念。
第二、務實避虛的精神
客家人很喜歡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們認為,說空話無補於事,做實事必有收獲。「隨分耕鋤收地利,他時飽暖謝蒼天」、「百般武藝,不值鋤頭落地」,這是客家地區流傳的歌謠,反映了客家人求真務實的精神。「士恥虛務實,鮮以標榜為事」,即便是大本營地區的傳統士大夫和文人學士,也崇尚這種求真務實的為人處世態度。這種根植於農耕文明基礎上的務實精神,不僅體現在客家人的現實生活中,而且還牢固地植根於客家人的深層意識之內。
第三、反本追遠的氣質
客家人有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這種由反本追祖而產生的濃厚的歷史意識,使客家地區的各種文化事象,無不帶有古風和古意。有人把神州赤縣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作了比較,並生動地描述:比起吳越文化的新潮、中原文化的沉勇、荊湘文化的神秘來,客家文化執著的是一種民族歷史的深沉和凝重。它沒有吳越的靈秀,沒有中原的雄渾,也沒有荊楚的浪漫,但卻熔鑄了民族文化的歷史縱深感,凝煉了民族歷史遺產的博大氣派和精深氣質。
浸染「鄉土情結」的客家文化
「鄉土情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特徵之一,更是客家傳統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徵。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在農業社會里,人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對自己的鄉土有無限的眷戀之情。不少客家人,遠離鄉土數十載,盡管兒時生活是那麼貧困,但對故土的思念又是那麼甜蜜。鄉土情結,灌注在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滲透在客家文化之中。
遷徙,背井離鄉,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念念不忘的是故鄉的土地和親人。客家人一次又一次的輾轉遷徙是被迫的,被迫離開家鄉、失去家鄉故土的人,怎能不更懂得家鄉故土的可愛呢?怎能不更珍惜鄉土情誼呢?
反映鄉土情調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在客家傳統文化中,反映鄉土情調的莫過於客家山歌。俗語雲,「客家山歌特出名」、「客家山歌鬆口(地名,諧「從口」)出。」這種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民歌使人頓生思鄉懷鄉之情,在中國民歌中獨樹一幟。客家山歌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學百花園中一朵色彩艷麗的奇葩,也是東方詩歌大園里出類拔萃的妙詩。客家山歌是客家地區民間文學的瑰寶。它直接從人民群眾中產生,盡情抒寫客家人的生產與生活、歡樂與憂愁,情深景真,質朴優美,為人民群眾所喜愛。千百年來,客家山歌廣泛而持久地在客家人聚居地流傳,魅力常在,青春永葆,表現出強大的藝術生命力。除了客家山歌外,還有廣東漢劇、採茶戲、花朝戲、提線木偶戲和山歌劇等地方戲劇。這些地方戲劇,除漢劇外,都用客家方言演唱,曲調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客家傳統文化中,流傳最廣,淺顯易懂,客味特濃的是民間諺語。尤其是那些懷鄉思親的諺語,更讓人銘刻在心。如:「命長不怕家鄉遠」、「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只要人情好,食蕃薯湯也甘甜」……具有鄉土氣息的民間雕刻、繪畫、民間工藝品和風味小吃,都浸染著濃濃的鄉土情誼。
客家人!你無論從中原遷徙到東南陰霾不開的蠻荒之地,還是從故土遷徙到異邦的荊天棘地,你總是那麼昂揚奮發,那麼堅忍不拔,你的心中寫著「成功」兩個大字,你的心中找不到「失敗」兩字的影子。客家人,你究竟為什麼這樣猶如鋼鐵般堅強?這是因為你的心裡懷著一塊采自中原地層深處的傳統文化的黑煤塊——燃燒著人文理想的沖天烈焰——照亮了所有客家兒女前行的路。這沖天烈焰散發出來的熱力,使神州大地溫暖如春,使五洲四海溫暖如春。是的,客家人是春天的使者,客家人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能開僻出嶄新的春天來。
客家文化是古老漢族文化老樹上綻出的新枝,在這鬱郁蔥蔥的新枝上,已經掛滿了色彩斑斕的果實。
附錄:客家土樓民居——一曲自然而舒展的交響曲
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一座座奇特的土樓星羅棋布,它是居住在那裡的客家人所創造的一種用土夯築的巨型的民居建築,它無意炫耀自己的風采,但世界卻為之而驚嘆!一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顧問贊嘆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近年來,前往考察客家土樓的國內外專家遊客絡繹不絕,他們稱贊客家土樓是「中國古建築的奇葩」、「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財富」。日本一位教授在閩西客家地區考察土樓民居,他飽覽一座座結構厚實的、高峻雄偉的圓形和四方形土樓居,贊嘆:「如同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一曲自然而舒展的交響曲」。
客家土樓建築形式內涵——揭示客家精神與客家人獨特的心理特徵。她是「中國南方山中的傳奇」,她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珍貴的「活化石」,她是世界民居建築中絕無僅有的瑰寶。
㈥ 客家人這個稱謂最早出於何時文獻
客家民系與客家文化的形成,經歷了個個較長的歷史時期。在其成型的過程中,由於大規模的流動遷徒和環境的險惡,迫使他們摒棄了懦弱保守的性格和意志薄弱的成員,並以堅忍卓絕的精神和鬥志開拓著自我的生存環境,從而造就了別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但是,客家文化的前身其實是中原文化,客家民系就產生於中原,客家人就是中原移民。遍布於今日粵、桂、台、閩、贛及海外的客家人,先天就帶有中原文化的印痕,雖然歷時久遠,但他們代代相習,不斷傳遞們,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客家文化是演變、遞嬗了的中原文化,由於它較多地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原生形態,所以,從文化淵源上,它和中原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又是研究中原文化的資料來源和活化石。
沒有中原地區移民的流動和南下就沒有客家民系,這是客家文化形成的前提。然而,遷徙的原因主要是兵燹戰亂、國破家亡,這就使得遷徙帶有被迫的性質和悲愴的色彩;也正因為如此,這種流動也使他們更加看重舊有的文化基礎和觀念形態。中原文化中牢固的本土意識和人文精神時時振動著這些移民的靈魂,使得他們在觀念上和漢文化精神始終難以分離。另一方面,完全改變了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條件又迫使他們改變著舊有的文化(至少是局部地改變),必須建立一些適應新環境、新形勢的新文化而對過去有所揚棄。這樣,客家文化必然具有兩重性:一是有意識地對舊有文化予以保留;二是被動性地對舊文化進行改革,這成為客家文化的格調,也成為客家文化的特質。不管是對舊有文化予以保留還是進行改革,也都無法脫離中原文化這個母體來源。
一
所謂「客家」,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客」,指外來移民;二是「家」,指由中原南下,舉家遷徙或落地成家的那些豪門望族。
從歷史上看,客家先民多為中原地區、尤其是豫州的居民。其遷徙最早始於西晉末、東晉初。《晉書·地理志》豫州條雲:「永嘉之際,豫州淪於石氏。元帝渡江,於春谷縣僑立襄陽郡及繁昌縣。成帝又僑立豫州於江淮之間,居蕪湖;時淮南入北,乃分丹陽,僑立淮南郡,居於湖口。又以當陽縣流人渡江,僑立為縣,並淮南、廬江、安豐,並屬豫州。」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北方少數民族大舉南下,最後一舉滅掉西晉,中原震動,豪門大族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在這場大變動中受沖擊最為嚴重的是京畿豫州一帶的士族豪門。隨著東晉政權在南方的建立,他們紛紛遷移南下,而東晉政權為了延攬和照顧這些士族,開始在南方設立這些外來移民的居住僑郡,並以北方地名來命名這些僑郡,以照顧他們的意識和心理。據《晉書·地理志》記載,所設僑郡中規模最大的是「豫州」。由此可見從河南地區來的移民人數最多,勢力最大;為了最大限度地照顧這些貴族的利益,東晉又設立了「給客制度」,它直接演化成為「客家」這一稱謂,並為客家民系的組織制度和社會結構輸入了更大的活力。《南齊書·州郡志》雲:「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當時,北方大姓幾乎全部南移,由於受到東晉政權的保護,這些遷移的北方人並未衰微,反而日漸興盛,這就為後來的屢屢南移提供了一定的動力源。
從整個客家人的遷徙路線來看,按照歷史的劃分階段,大體上可以分為五次:第一次是東晉初期的「中原望族,相率南奔」。他們來自中原,大多落在江淮一帶,至皖贛者為多。這次南迂,由於有著東晉政府的種種照顧政策,很快趨向於穩定,並一直保持了五個世紀。唐末社會動盪不安,黃巢農民起義軍的兵鋒縱橫南北,這些名門望族受到極大的威脅,客家先民第一次逃難後的落居地正當黃巢起義軍展轉往復的要沖,在這種情況下,遂開始第二次遷移,即由皖豫鄂贛等第一時期落居地,再遷至皖南及贛東南、閩西南和粵東北地區。第二次遷移後穩定了三百年。後來,金、蒙古相繼佔領北方,並日益南侵,客家先民不得本又一次遷移,這第三次遷移乃是一部分由第二時期舊居,分遷至廣東東部和北部。經過五百餘年之後,客象人又開始了第四次遷移,時在明末清初之際,滿清人南下入主中原,受禍烈最為嚴重的部分客家人,從第二或第三次遷移舊居,分遷至粵中部和濱海地區及川桂湘台等地,一小部遷至貴州南邊及雲南。客家的最後一次遷移是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部分客家人又遷至粵南及海南島,有的流寓海外。至此,經過五次遷移,客家人的居住范圍已基本穩定,表現出現今所呈現的客家分布態勢。
由於中原傳統文化的熏陶和不斷顛沛流離十使得客家人最重家世譜牒,這數次遷移的始因和路線都十分詳盡地記述在他們的譜牒中,不管如何遷移,他們始終都對自我的起源地難以割捨忘懷,常常「述本源流」。在現今所能覓到的客家人族譜中,總是對先世的故居極盡緬懷之情,而他們的祖籍大多在中原地區,其中以河南較多。
客家的概念和群體是歷史上中原部分居民經過不斷遷徙和流動形成的,是歷史所造就的一種文化人文現象。然而,從中原人到客家人畢竟還有一個契合點和轉折點。由於客家的概念主要是居住地點的變更,那麼,這個轉折點也體現在其遷移過程中的中轉環節。考察客家人的遷移,可以發現,福建寧化石壁鄉是客家遷徙的中轉環節,是中原移民轉化為客家人的里程碑。從大量族譜和方誌記載來看,寧化石壁鄉在客家遷徙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客家人稱道和記銘之所在。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乃至世界各地幾乎都經過了寧化及其石壁。寧化西北有武夷山脈作為屏障,自外入閩又有一條較為平坦的狹長地帶作為通道,而中原移民在這里集結、休養整息之後形成了較為整體化的移民集團再向閩粵等地整股流寓,從而開始了真正的客家人時期。因此,凡流寓這里,並在這里認定共同族系的中原移民就轉化為客家人及其後裔,它成為客家人的界定尺度和標准,而在歷史實際上也確乎如此。
客家人的稱謂形成於唐宋,《舊唐書·食貨志》、《太平寰宇記》、《元封九域志》、《輿地紀勝》等書中都曾」提到「客」、「客人」、「客家人」、「客族」。記述客家人經過寧化石壁的一些重要譜牒文獻,如梅縣《丘氏族譜》、嘉應《劉氏族譜》、興寧《廖氏族譜》、平遠《姚氏族譜》等,記其經寧化也是在唐宋這兩次遷徙時期,無論是在概念上還是在實體上,客家民系在這個時期已經形成,並由此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客家文化。
二
客家文化是在遷移過程中,根據環境的變化需要而成型的文化,它秉承著中原文化的主核,而延伸著新環境新條件下的文化需求,從而既創造一些新文化內容,同時也恪守著中原文化傳統。由於客家人在流動中始終是集團式或家族式的遷移,有著相對封閉和單一的生存空間,又由於這些客家先民本身就是中原地區具有較高文化知識的名門望族,所以,由他們所保存下來的一些中原文化,也相對較為原型和純正。
恪守禮教,重倫理、倡道德,是中原文化的一大特點。客家先民本身就是中原地帶的高知識階層,自然極為重視這個傳統文化中的基本內容,所以特別重禮教、倡文風,古樸求真,發憤求學,勇於進取。台灣學者陳運棟先生對此總括為:「客家雖自中原南遷,然其重道德、重義氣、重禮節、重理智、性剛強,仍具古風。保存漢族血統,最為純粹。語言風俗習慣,猶是中原遺風。其守禮節、重道義、好學問、講倫理,均表現中原民族氣質……客家,就其語言與精神表現,均具中原古風」。著名學者羅香林在其《客家源流考》中指出,這種「客家精神」乃是「中原精神」的最好體現和發揚。客家人集中的嘉應地區《嘉應州志》卷八禮俗引《大清一統志》雲:「民俗質實尚勤儉,重本薄末,地狹民瘠,尚氣輕生。君子質木,小人悍蔽,俗稱謹願。」又引王志雲:「溫飽之家益敦儉素,輸賦奉公,不事鞭撲。士喜讀書,多舌耕,雖困窮至老,不肯輟業。」王象之《輿地紀勝》載:「方漸知梅州,嘗渭:『梅人無植產,恃以為生者讀書一事耳』,可見州士之讀書,自宋已然。」這種情況與中原古風如出一轍。
重禮教、喜讀書是一種文化習慣,它的實質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尤其是對傳統學術的繼承和發揚。儒家學說是中原文化精神的最高體現,而客家人也把儒學奉為經典。在客家人的較大聚居點,幾乎都修建有學宮和奉祀孔於的場所,歲時祭拜。對於傳統學術,客家也不乏儒學鴻師。據有關史書所記,客家人為碩儒者,在宋有長汀楊方、寧化張良裔,俱人史書儒林。明代理學大盛,客家人研究理學而有成就者更多,著名的如惠陽葉春芳、葉天佑,信豐俞溥,龍南月華,南康劉昭文,興寧張天賦,長汀揚昱等數十人,俱名重一時。清代及近代,客家的經師及學問家、文學家、詩人、書畫名筆更層出不窮,形成了有著自身特徵的學術流別。
客家人恪守禮教,自有一套與之相符的倫理道德。環境的變遷和條件的困難使他們更為重視家庭,關系和家族團體,中原文化的人文精神時時深化著家群觀念。作為社會最基本單位的家庭是他們精神和生活上的直接寄託和依靠,對家庭的依賴成為他們的生存意識而滲入心理。在這種心理意識上所形成的一系列品格——忠於家庭、孝順父母、悌友兄弟、和睦毗鄰也成為客家人倡導的倫理規范。
客家人最講「木本水源」,他們對於自己祖先的經歷如數家珍,永不忘懷,並由此而尊奉家族制度。客家人尊奉並大力提倡數世同堂,早在唐、宋時,這種情況就十分明顯;《資治通鑒·唐紀》記客家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皆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問其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上善之,賜以縑帛。」《宋史·孝義傳》記客家人陳兢「長幼七百餘婦,不畜卜妾,上下姻睦,人無間言,每食必群坐廣堂,未成人者別為一席……鄉里率化,爭訟稀少」。這種家族群體在客家人的生活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對內謀求經濟的自給自足,養老撫幼,教育子弟,祭祀祖先;對外則防禦外侮,以集體的力量保護家族的安全。在客家的大家族中,分工細致合理,行業完備,若一行失敗,則可由它行彌補,不致空缺。大家庭內由家長主持,如家長健在,雖子孫滿堂也不分家。人數增多則營造房舍,逐漸形成「圍壟房屋」,這一被日本藝術大學茂木計一郎教授所稱頌的「自天而降的黑色飛蝶」顯示了客家人居住文化的基本特色,被稱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這種具有居住功能和安全功能的房建群,也反映了客家人的濃重家族觀念及其親和力。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至今仍然如此。正月祭祖,供品須擺至十五天才撤去。守歲之夜,全家聚集在祖先靈位前,老人給兒孫講述祖先功績,教諭後輩,通霄達旦。《中華舊禮俗》引客家人節日歌雲:「正月是新年,燒香奉祖先」。祭祖活動既有隆重庄嚴的儀式,也有熱鬧歡快的祥和氣氛。節日期聞如初二回娘家、臘八和祭灶等,仍明顯體現著中原文化的風彩。
幾次遷徙也使客家人處於大型或小型的流動狀態。在遷移時,不管多麼艱難險惡,他們往往把祖先的骸骨出土背著出走,到新住處時,再按禮重新安葬,在遇到危難時,如兄弟被迫分離,則必分抄族譜,牢記宗系,以備將來「敬宗睦族」;它無一不是由血緣關系紐帶長期締結成路中原人文的延續。
客家人的婚禮和喪禮也充分體現了中原文化的特徵。人種的蕃延和個體的死亡是人類社會中永遠出現和重復的事實,是無論任何民族或部族都不可避免的,而由於生產方式、經濟來源、生態環境、人文心理的不同,婚喪禮儀也千差萬別。在這兩則永恆主題上抽象出來的禮儀,也顯示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質子對於客家人來說上無論怎樣顛沛梳離,對以保證自身蕃延的婚禮和人生歸宿的喪禮,都依然遵奉祖先的垂訓,體現著「中原人」的行為習尚。台灣學者鄧迅之先生稱:「客家人的祖先來自中原,而且歷代都保存中原的傳統文化,所以他們的婚姻禮俗深受古時風尚氣習的影響;也就是說,客家人的婚姻觀念,仍以傳統的『傳宗按代』為目的」。從歷史上的情況來看,客家的婚姻禮儀,基本上都按照著中原古禮中的婚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徽、請期、親迎六禮來進行。在西方文明傳入中國之前,基本上遵循著舊式婚禮和舊式程序。隨著社會的發展,即使當中原地區的婚禮隨時代變化也簡單化和自由化之後,客家的婚禮仍然據中原古禮進行。在這方面,由於生存的內向性,他們所體現的中原文化傳統甚至比中原地區還要明顯,客家人的喪禮也和中原古札難分軒輊,從人彌留之際到成服、守靈、入葬和服喪,都保留著中原文化的傳統習慣。這種庄嚴肅穆的哀禮加上客家人的細心和恰到,往往把親屬的悲哀宣洩得淋漓盡致,客家人既恪守風習又十分懂得使用感情。
以上我們林林總總所述的一些客家文化現象,顯露出明顯中原文化特徵。但這並不是因客家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所致,而是客家文化本身就是中原文化的一種推進形式,上述只是與中原古文化相比,在推進過程中依然恪守和保留的東西。由於諸多原因,客家文化對傳統的保留甚至比中原地區的保留更正統、更純執。不過文化本身畢竟是隨著生存環境而產生、發展和變化的,客家人畢竟已遷出中原而定居在與中原風物有很大差異的生活空間,必然對自身原有文化、特別是物質文化進行改造和更新。例如飲食文化,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土質生態物產的改變,要想保留中原的傳統膳食結構已不可能。其它諸如居住、營生、新的神祗崇拜、衣服被飾等等,也與中原同類文化發生了重大差異甚至大相徑庭,這是文化發展中的必然情況和正常現象。
三
語言是顯示一種類型文化特點的重要方面。客家浯言是維系客家群體的意識憑籍和精神力量,幾乎成為是否客家人的界定。而客家由於源於中原,故客家語言又是中原古音的直接展現。
從民族源流而論,客家就是漢族,而且就是居住在中原的漢族大姓,由於漫長的封閉狀態,他們的漢族血統似乎更為純正。語言是居住共同體內交流思想感情、生產生活的第一文化要素,這些清高孤傲的貴族後裔,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徵。所以在客家語言中保留著許多漢語古音,尤以唐宋之際為最多。陳灃《東塾集》稱:「嘉應之話,多隋唐以前古音。」章太炎《新方言·嶺外三州語》:「廣東惠、嘉應二州,潮之大埔豐順,其民自東晉末逾嶺,宅於海擯,言語敦古,與土著不相能……余嘗問其邦人,雅訓舊音,往往而在。」
語言的傳布不外有兩個途徑,一是自小學語的生活語言;,一是授書課讀的書面語言,客家人的祖先有較高文化水準,接受的書面語言更多。這在古代被稱為「雅言」。所謂雅言,是相對摒除了「俚語」的那些文明語。在現今所能得知的客家語言中,仍保留著大量的這些古代雅言,它們往往可以在古語中找到一致的對照。如客家語中,稱我為吾,你為若,他為其,他的為厥,太陽為日,姐為姊,沒有為無,吃為食,喝酒為飲酒,稀飯為粥,漂亮為艷,骯臟為垢膩或穢,胖為肥,散亂為闌珊,好了為好矣,這些都是古代的雅言,是古代正規的文學用語。我們只要稍稍涉獵一下古代漢語,便會發現古漢語傳承至今的各方語系中,它的最佳保存者便是客家語言。諸如此類的用語在客家話中比比皆是。實際上,在真實的文化生活中,客家應用雅言所達到的口語化程度和古代相差無幾。其實,在古代中原地區,也恐怕只是知識分子在寫作時才用,這些雅言詞彙。而有著較高知識水平的客家先民,在遷徙過程中面對南方陌生的語言環境,為了准確一致地名物狀義,往往把中原雅言有意識地推廣到、固定到生活口語之中,並成為一種傳統。它無形中使中原古語—脈相繼地沿續下來,成為客家語言的重要內容。
客家話也是中原古音的最佳保留者。這種保留的程度比現今的中原音系更正統、更規范。例如《詩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部分出自中原。既然是詩歌,尾字總要韻,但用現今時普通語音來說,卻不盡然。《詩·齊風·南山》:「葛履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盪,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其中的雙、庸、從應該葉韻。但由於中國語音至唐一大變,開始分韻,所以現今中原乃至大半中國,已很少保留隋唐以前古音,而在客家話中,卻對中原古音多有保留,如以客家話誦讀上詩,卻可以琅琅上口,韻切分明。
客家語言的研究,是一個非常專門化、難度很大的課題。從總體來講,無論是從音韻學方面或訓詁學方面,方言學家都認為客家方言與中原古語,尤其是中州河南的古漢語最為相近,它保存著許多古中州音韻語匯,有濃厚的古中州風俗色彩。其實,這些說法只是泛指,客家方言中的中州古語,並非單一時代空間內的古音語匯,而涉乎自先秦至唐宋的中原古音韻語匯,它與客家先民南遷的不同時代、不同出發點及所經歷的站點密切相關,之所以能保存著這些古音,則主要由於客家人的「寧賣祖宗田,毋忘祖宗言」的文化心理,也由於客家人「多居山地」,處於封閉的生活環境。而這種語言的形成,則是客家人向客家群體歸屬的基本條件。客家方言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不是孤立的,而是深深植根於客家民系的總體文化之中,昭示著自己祖先、來源的一面明鏡。
客家文化與中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從客家部類文化中梳理追溯,總可以找出中原文明的某些原型或是影子。但是,從客觀的文化形成而論,客家文化畢竟是不同於中原文化的另一類文化形式,它也不能描述成派生出來的中原亞層文化。客家文化就是客家實體文化,它是在中華民族大文化背景,社會歷史變化中的產物,是局部文化運動嬗變的結果。
㈦ 客家人的歷史
陸川客家人佔全縣人口80萬的70%,約56萬人,屬粵語地佬話的平樂馬坡、沙坡、米場等鎮均插花有客家人。有雙語人,也有由客家話變地佬話的。因此,陸川是基本客家縣。陸川縣地處廣西東南端,北為玉林、西連博白,東界北流,南接廣東廉江、化州,總面積1551平方公里,六山一水三分田,耕地40萬畝,平均每人5分田。縣城離南寧300公里。漢屬合浦,南朝宋齊置陸川郡,梁陳降為縣,唐代(公元621年)復置陸川縣至今不變。曾一分為四(溫水、龍豪、龍化、南河),宋代(972年)四合為一。因有九洲江、米馬河、沙湖河、榕江、低陽河、清湖河等六水,故名陸川(「六」「陸」諧音)。
陸川客家人多數是明中葉從福建上杭等縣西遷的,也有清代從廣東梅州遷來的。500餘年的艱苦創業,繁衍為幾十萬人的客家鄉土,與博白、合浦和廣東廉江、化州的客家連成200多萬人的客家聚居區。該地講的客家話自稱「新民話」,人謂「嘜介話」「涯話」(即客家話)。《陸川縣志》中新民話記有17個聲母,66個韻母,6個聲調。
陸川縣適宜種植水稻,水田土壤以瀦育性水稻土壤最多,達24萬多畝,佔全縣水稻面積三分之二,分布在較平坦的垌田或村莊、圩鎮附近排灌較好的地方。其次是潛育性水稻土,少量的鹽漬性水稻土,在平樂、山羅的石灰岩地區。旱地土壤以磚紅壤最多,7萬多畝,占旱地97.2%。山地多磚紅壤性紅壤,占非耕地93 .5%。地乳屬華南丘陵區,雲開大山山脈分東西兩線向南延伸,海拔500米以上的山有19座,構成兩百里米糧川。該縣在北回歸線以南,年平均氣溫21. 7℃,近亞熱帶海洋氣候,7月份27℃一28℃,1月份12℃一1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942. 7毫米,1981年最多達3037毫米。雨天年平均169 . 4天,年均無霜期359.1天。400多年來,無破壞性地震,小地震明朝7次,清朝17次,民國7次。洪澇是主要自然災害。相對來說,是客家人安居樂業的一方福地。
在近代史上,陸川人積極投身革命,反對清王朝和國民黨的統治,作出重大犧牲和貢獻。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中,清朝陸鶯賴九和博白文地黃文金率領2000多客家人奔赴金田起義;19世紀末,陸川大批客家人投奔李立亭領導的起義軍,攻佔縣城,隨即揮師圍攻玉林州而敗,付出了慘重代價。1945年桂東南起義,清湖的三水、塘寨過國民黨軍警掃盪,犧牲多人。解放戰爭時期,陸川人民武裝由小到大,建立600人的邊縱一支二團,配合解放大軍,消滅白崇禧部第三兵團,俘獲兵團司令張淦,其第7軍、48軍、126軍被殲。
陸川人傑地靈,客家人才代代有。在清朝有大官員龐石洲(兩廣鹽運使,廣東按察使、布政使、從二品)、李廷璋(湖南按察使、布政使、從二品),尚有進士江璣、阮調元、李慶雲、呂佩瑀、呂竣堃、范介寅、武進士肖輝書等人。民國時期,出了軍長林虎、省主席呂煥炎、省主席兼集團軍總司令廖磊等著名戰將和政治風雲人物。在當代,副省級領導幹部有林克武、羅培元、劉毅生、丘文懿等。
陸川華僑及港澳同胞眾多,華僑有824戶,7625人,僑眷1358戶,17673人,歸僑279戶,653人。陸川華僑、華人分布在17個國家和地區,美國48戶380人,加拿大380人,英國12戶105人,德國11戶121人,法國19戶122人,比利時6戶73人,日本14戶112人,馬來西亞291戶2634人,新加坡121戶1278人,泰國20戶238人,印尼83戶776人,澳大利亞24戶195人,阿根廷13戶80人,菲律賓7戶77人,緬甸37戶277人,越南54戶584人,寮國16戶147人。華僑、華人愛國懷鄉,講客家情誼。從事科研、辦實業和從事文教衛生的華僑、華人,比較著名的有在印尼的李偉昌、呂星益,在加拿大的林炳成、呂一祈、姚勝華、呂貽南、呂貽佳,在美國的呂萍美、吳彭斌、黃夢昌,在印尼的李春林、劉道生、劉建文、劉振標、梁子化、梁香懷等。居住港澳的陸川客家人共594戶5447人。他們當中回家鄉頻繁、關心家鄉建設的有陳鎮祺、戴中、劉家賓、黃平、黎俊修、陶壽林、陶錦昌、呂一嵐、黃經和、溫昭琥等。戴中、戴保清兩父子是南寧市政協委員,支持南寧市教育事業,戴中先生87歲高齡仍在香港慕光英文書院從事教育工作不息,戴保清先生樂意任廣西客家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以加強海外聯誼。陳鎮祺、戴中曾贈日產豐田車一輛給陸川縣僑聯,何廷輝先生曾投資200萬港元辦陸輝制衣廠、絲花廠。李偉昌、劉家賓、陳鎮祺、陳華烈等先生投資90萬元建鈦白粉廠。羅昌先生將政府補退的房屋款48620元捐給馬坡中學辦學。1987年——1989年後,台胞回陸川觀光探親269人次,辦定居手續6人,捐資辦公益事業5萬元。老教授呂春祺先生說:「我是窮教授,能回來看看就算好了。」
陸川客家人敬老尊賢,烏石沙井村林藹芬,侍奉婆婆林志清由64歲到98歲,30多年如一日,有病即送醫院,同住一年,喂葯喂飯,端大小便,使半身癱瘓的老婆婆的病逐漸好轉,能行走。一家四代同堂,和睦相處。老壽星肖公(文成之父)、林公(保忠之祖)均103歲仙逝,客家人豁達勤勞,故能長壽。
陸川客家重鄉情,和睦相處,以溫文恭謙讓、仁義禮智信為傳統美德。現在,多數不信神鬼,只崇宗敬祖,祈求平安。習慣春節拜年,初一不殺牲,還有食素的習慣,互相拜年道喜,互祝「恭喜發財」,「身強力建」,「萬事如意」,舞獅、唱採茶、賽球、拔河等。初二探親、迎客,元宵吃湯圓,清明祭掃親人墳墓,重陽拜老祖宗、祭祠;端午包粽子; 七月十四供祖先,村村有「社公」。寺廟甚少。婚嫁之禮已改革從新,婚姻自由自主,尊重選擇和比較。為財而婚,索要重禮的依然不少。客家妹子貞操觀念強,極少賣春之婦。客家人重陽宅,講陽光通風即「旺氣」,座北朝南,順地球磁場,這是求生態環境好。現在陸川客家民居多鋼筋水泥式結構;或騎樓式磚石結構,貧困戶仍是土木結構。許多鄉村小宅院住所舒適,生氣盎然,家電已普遍進入平常家庭。行走幾乎家家戶戶靠自行車,大客車、貨車、中巴、摩托車已普遍使用,千車百騎,車輛滾滾,將陸川客家引入21世紀。
飲食,客家歷來以稻米為主糧,紅茹、芋頭、黃粟、包粟、豆角、南瓜為副食物。大多數人吃撈水飯,用竹織的飯撈將飯撈起,成在缽頭或木桶里,粥留作午飯,剩下的喂豬。肉菜,幾百年來以扣肉、白斬雞、甜酸魚、姜活鴨、紅燒鵝、燒豬腳……為美味佳餚。蒸軟滑肥嫩香甜的扣肉,不用大嚼,骨碌下喉入肚,口鼻余香一嘴油,是陸川名菜;土雞嫩滑,香體特異,加園茜蒜汁蔥白好醬油,更可口可樂。烏有白斬鵝也是客家風味;吃泡水蕹菜,洗凈菜後不用切,用手扭斷,投入滾水鍋里,撈起涼後,搓去水份,拌上油鹽,有辣椒醬油更好,叫「沼水蕹菜」,青綠嫩脆。還有黃欖魚、擦菜、欖角等,都是客家人自小就喜愛的家味,不管他長大走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還是念念不忘家鄉美味的陸川舊八景,唯「溫泉浴日」尚存,古七景已湮沒消失。新旅遊點有謝魯山莊,即呂春琯「樹人書屋」,1920年始建,亭台樓閣隱於花果園中,曲徑通幽,景色秀麗,現為「度假村」,幾棟「金屋藏嬌」,聞名遐爾。山羅田龍的龍岩風景區,大小岩洞12處。有三面石山環抱的龍珠湖,面積20多公頃,波光粼粼,游魚可數目。明代徐霞客曾游此記道:「石山森森、自北而南,如列旗整隊,別成一界矣!」大坑寨四面石山如城牆高築,僅一缺口形成東門,方圓10多公頃,住幾十戶人家,水清景秀,果樹成蔭,雞鳴狗吠,又是一處「桃花源」。現在陸川新八景為:溫泉浴日、龍岩風光、謝魯山莊、仙山牧羊、石嶂瑞雪、陸城夜市、盤龍碧波、茶花山泉。陸川客家山歌,生動有趣,雅俗共賞,唱情唱愛,諷世警民,訴苦道難,曰仁曰義,不失為客家傳統優秀文化。訴苦歌中道:「難啊難,難過麻籃擔水上高山;麻籃擔得幾多水,肚飢餓得幾多餐?」「脈米落鑊三缸水,洗碗無燥肚又飢。」客家山歌大量為情歌,如放牛仔風情歌:「高山嶺頂蜂趕蜂,水底車葉趕車筒;盲眼了哥趕草蜢,十八姑娘趕老公。」「稔子打花花對花,阿妹生來乳叉叉。」「阿哥無妻著擔水,阿妹無夫著撈柴;竹篙落塘無篾扎,大家都系散頭排。」
有500多年歷史文化的陸川客家人,願做廣西450萬客家兄弟姐妹的親朋好友,在發展經濟,共同富裕,奔向21世紀的新時代,高歌猛進,自我完善,自強不息。
參考資料: 陸川縣志
回答者: 121.31.127.* 2010-4-11 13:44
檢舉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分支族群,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從西晉永嘉之亂開始,中原漢族居民大舉南遷,抵達粵贛閩三地交界處,與當地土著居民雜處,互通婚姻,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華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為梅州、贛州、汀州、惠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傳說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為「客家祖地」。
北方漢人南遷歷史記載很多,但客家先民由中原大批南遷始於何時,學術界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始於秦,也有人認為始於漢或三國、或東晉、或唐、或五代、或南宋等,因而形成客家大遷移有「二次說」、「三次說」、「五次說」、「六次說」、「九次說」等,莫衷一是。一般認為中原漢人大規模爆發式的遷移有五次,其遷移模式和路線總的來看是從北到南、自東到西,從平原到丘陵、山區,沿著河流到核心地區,由國內走向國外,散居世界各地。並不是每次遷徙都是客家的遷徙,而是有嚴格區分的,一般認為五代以前的遷徙是閩粵先民(包括潮閩、廣粵、客家)的遷徙,五代至南宋時期的南遷,才是真正含義的客家人的遷徙。
A.兩晉南北朝
主要受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的影響,北方漢民大量南遷。其遷移遠者自今日山西長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靈寶等地,沿潁、汝、淮諸水流域,向南行動,到達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北岸。
B.唐末五代
主要由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及藩鎮割據等戰爭影響,南遷者遠者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壽縣、阜陽等地渡江入贛,更徙至閩南;近者則從贛北或贛中遷至贛南或閩西,或粵北、粵東邊界。
C.南宋元朝
受金人南下,蒙古人入主中原及元末農民起義的影響。宋末客家人參加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失敗後,為躲避元朝的追捕誅連,形成空前的大遷徙,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形成「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特點,使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區居民的特徵。元末明初的戰亂,又觸動了客家人的遷移。遷出地多為福建,遷入地則集中在循衍各地(今梅州,清朝曾設為嘉應州)。主要原因是循衍位於嶺南東部北上的最佳通道上,有較多的低窪丘陵地區可供開墾,加上在抗元過程中一度變為廢墟,即響應「文陸號召從軍勤王,崖山之覆,州人士死者十盡八九,井邑皆空」。故客家人從他邑遷來重新組合。由於大量客家人在元末明初遷入循衍一帶,從而使梅州成為客家腹地,成為客家的聚居中心,擁有「客都」的地位。
D.明末清初
遷徙原因一方面是內部人口的膨脹,另一方面是滿州貴族入主中原的影響。由於山多田少,人口與耕地矛盾的越來越激烈,不斷有人往外遷徙,如明嘉靖年間從程鄉、長樂遷海豐、歸善、新安等沿海地區,從汀州遷至福州等地。清初康熙年間從嘉應、韶州各屬遷至以廣州為核心的增城、花縣、新安、東莞、鶴山等地。「復界」遷至今天的寶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廣填四川」遷往四川、廣西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舉兵勤王失敗後,為避株連,多隱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隨鄭成功遷到台灣。
這一期的遷徙路線是:主要由閩粵嶺山地域,分遷至廣東中部及沿海地區,及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和台灣等地,還有小部分回遷至江西贛南及贛中贛北西部羅霄山脈兩側,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E.同治年間
由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而引起的部分客家人的遷徙。
廣東西路事件後當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資助下向南遷入高、雷、欽、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聞最多,遠者渡海至海南島崖縣及定安等地。
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統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參加起義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屠殺,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換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門、汕頭、廈門和海口一帶,象契約華工一樣,被迫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南北美洲等地從事苦役勞動。這一時期主要由廣東中部、東部遷至西部、南部及海南與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客家的遷徙不是有組織、有領導的,而是無組織的非常煥散的遷移。
㈧ 客家人是那裡來的祖籍是哪裡
客家源流始於秦征嶺南融百越時期。
基本介紹:
客家人,又稱客家民系,是中國廣東、福建、江西等地的漢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客家源流始於秦征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由於戰亂等原因,他們逐步往江南、再往閩、粵、贛邊,最遲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然後又往南方各省乃至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遷徙,並最終成為漢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異的重要民系族群。
據有關學者估計,全世界約有八千萬客家人。其中約五千萬人分布在中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9個省(市、自治區)的 180多個縣(市),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佔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約600萬人分布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約1500萬人分布在除中國外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起源於幾百年前客家人的下南洋運動),客家語也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惠州、梅州、贛州、龍岩、河源、韶關、賀州、玉林、防城港、沙巴州、新竹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城市,梅州、惠州、贛州、汀州被譽為「客家四州」。
㈨ 客家人在中國的地位如何。
不以地域命名的客家人-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
客家人稱呼廣府人為本地人,客家人就是與本地人相對的外地人之意,只是相信沒人會喜歡稱為外地人、外省人,而使用客家人這個較能接受的稱呼。
另外客家的英文是Hakka,在客家話發音「客」與「夏」同音,故亦蘊含著夏家人之意的學說,在古代中原人多自稱夏人、夏家、夏族,周天子分封的諸侯為諸夏。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苗族人將農歷新年稱為客家年,苗族人、彝族人、土家族人等把漢族人都稱為客家人,彝族人曾把紅軍稱為客家軍,因為那是一支漢人為主的軍隊,今天一個其他地方的漢族人去到他們那裡作客,他們都會稱呼你為客家人。
客家人不以地域命名的特點,這正反映其主體才是真正的南下移民,真正的外來人口,因為來自四面八方互不相識的移民根本不可能都集中只去一個省份,一定會分散在南方數省,這是常識。
客家人分布在南方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台灣、海南等省份,但他們的語言卻能相通,證明他們本來是一個區域的人而分散出去的外地人,近代客家人也已經漂洋過海遍布世界各地,甚至有些已經回去陜西河南。
據宋代王存《元豐九域志》統計,宋代在廣東境內戶口數中,主戶佔61%,客戶佔39%,直到今天廣東客家人也的確佔了廣東約四成的比例。
而認為福建人八姓入閩說基本屬於杜撰的古代移民史權威,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的《中國移民史》和西南大學藍勇教授的大學本科教材《中國地理歷史學》都清晰可見在宋代今天的客家地區州份戶籍人口都是出現大幅激增,這明顯是外來移民造成的情況。
汀州、贛州、梅州、惠州、河源、韶關等客家人聚居的各處縣城也是建在平原上的,還有古書院、古城牆遺址和駐軍遺址。
客家人的意思亦是客籍人,外地人之意,與本地人相對,客籍,原指客居異鄉,到了現在專指客家人。
《戰國策·楚策四》「汗明見春申君......春申君曰:'善'召門吏為汗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見。」
清代作家洪楝園《後南柯·甲陣》「駙馬,司農,司憲等三人,均系客籍,手握重兵,殊為未便。」
清代文學家龔自珍《秋心》詩之二「曉來客籍差誇富,無數湘南劍外民」
孫中山《地方自治實行法》「其本為土著而出外者,其家族當為之代盡義務,回家時乃能立享權利,否則於回家時以客籍相待」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土籍的本地人和數百年前從北方移來的客籍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界限,歷史上的仇怨非常深,有時發生很激烈的斗爭」
朱德《回憶我的母親》「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關,客籍人,在湖廣填四川時遷移四川儀隴縣馬鞍場」
在客家地區如在中原時一樣崇文興學蔚然成風,書院林立,許多客家縣被稱為文化之鄉、進士之鄉。
客家人的標志就是崇文重教,耕讀傳家,史載宋代江西贛南地區共有文武進士293人,宋至清代廣東梅州地區共有文武進士234人,福建龍巖地區共有文武進士274人。
文臣提筆安天下,武將馬上定乾坤,國共兩黨中的客家人將軍就有一千五百多位,單廣東梅州一地就有近三百位大學校長,眾多中國社科院院士,英國皇家學院院士等等。
今天很多客家人仍像祖先傳統一樣入朝為官從政,現在大陸、台灣、東南亞等政壇都有大量客家人。
客家話-古漢語的活化石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說「國家對詩歌吟誦的傳承和發展很重視,吟誦是中國人傳統的詩作交流方式,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方式,客家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我第一次聽到了用原汁原味的中州方言 - 客家話吟誦的詩詞,南方的客家話,保留了過去的詩風,很有欣賞價值」
《集韻》吾,牛加切,音牙。
《說文》我自稱也。
《爾雅·釋估》吾,我也。
「吾」「我」的古音是nga/ngai
也是客家話「吾」「我」的讀音:牙、涯,符合古音
古音「他」為「其」,音同姬,客家話「他」也是叫「其」,也和姬同音
古音「你」為「爾」「汝」,客家話「你」也是叫「爾」「汝」
按照隋代《切韻》和宋代《廣韻》等韻書記載的發音來分析的話的確是今天的客家話,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就指客家話是千年前的中州音韻。
邱從容《唐朝官話的研究》也利用了日本保留的唐音詞彙來分析也的確是今天的客家話,因為發出的音一模一樣。
南宋慶元年間任汀州教授的陳一新《跋贍學田碑》有雲「閩有八郡,汀鄰五嶺,然風聲氣習頗類中州」
差不多同時代的詩人劉克庄《詠漳州風物》有雲「風煙絕不類中州」
兩者對比,可見宋人眼中境土相鄰的汀,漳兩州居民的方言和文化面貌是完全不同的。
只有汀州居民語言習慣文化和中原一樣,漳州居民卻和中原有明顯差異,而在唐代建立的汀州府今天又稱為客家首府,今天的客家話中仍保留大量文言文的字眼。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謝小東表示,中國已不存在純種漢族人。
他指出「根據研究,現在的客家人是比較純粹地繼承了古代中原人的文化傳統,如他們說古語,風俗習慣也有歷史痕跡,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們現在只能以少數族群的形式存在了」
㈩ 客家話是哪裡的話啊
客家話 一個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語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語言即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又稱客 方言,客話,客家話,屬於漢語七大言之一。從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廣東、江西,湖南,台灣,四川 等7個省,海外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地。具體說,國內主要分布:福建——閩西地區的長汀縣,連城,上杭等8個縣;廣東梅州,惠州,蕉嶺等16縣市;江西南部寧都,瑞金,興國等14縣市。 此外,非純客縣,如福建南靖,平和,紹安,龍岩;廣東潮州,海豐,韶關,東莞;江西銅鼓,廣昌,永豐等不少縣市的許多地區也講客家話。此外,台灣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著客家話。依據內部的 差異,客家話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類型:以長汀話為****的閩西客家話,以梅縣話為****的粵東客家話,以 贛縣蟠龍話為****的贛南客家話。進一步,可以分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稱閩客片),粵台片,粵中片, 惠州片,粵北片,寧龍片,於桂片,銅鼓片。
客家話主要特點是:
語音上:多送氣音,古全濁聲母,不論平聲仄聲,大多變讀為送氣清音,如,「別,步,抱」多讀作 [p『],「地,大,弟」讀作[ t『-],「在,字,坐」讀作[ ts『-],「舊,舅」讀為[ k『-]。古非敷 奉聲母部分字今讀作,而客話讀重唇音,如「斧,分,放,腹」念[p-],「孵,訃」讀[p'-],「扶,肥, 飯」也念[p']。古曉匣母合口字,客家話中多讀[f]聲母或[v-],如火,花念[f-],「話黃換」念[v-]。古 是曉組聲母(如「基,欺,希」的聲母),在細音前不齶化,仍保留舌根及喉音[k k' h]的讀法;大部分 地區沒有撮口呼韻母,撮口呼韻母混入齊齒呼韻母;古鼻音韻尾和塞音韻尾各地不同程度地保留著;聲調 上,多數地區是6個聲調,少數地區有5個或7個聲調。閩西長汀話,連城,清流都沒有入聲,剩下平聲 分陰陽,去聲分陰陽,上聲自成調共5個調。粵東客話平聲入聲分陰陽,上去不分陰陽。閩西客家話的永定話,上杭話保留陰入陽入兩個聲調。
在詞彙語法方面,最明顯的是保留了不少古漢語詞語。如「禾(稻子),食(吃),索(繩子),面 (臉)」。還有一些具有本方言特色的詞,如"目珠(眼睛)目汁(眼淚)"等。在語法上,常用一些如「老, 公,子,哩,頭」等前綴、後綴;用一些特定的助詞或詞語(如「黎,咧」等)表示動作時態;通過變化 指示代詞和聲調變化區分近指和遠指等等。
一、客方言形成概況
客方言是漢民族共同語的一個分支,它以廣東的梅縣話為代表。梅縣,這個名字為後起,據溫仲和《嘉應州志》載,梅縣在南朝齊時,開始稱程鄉縣, 是時有南齊時人程旻[ m n]居嘉應州義化鄉,後人思其德,名其鄉日程鄉,名其縣為程鄉縣。到了後晉,程鄉縣原隸屬廣州義安改隸屬為南漢國時,始改恭州為梅州。宋時幾經改置, 至明清時又復稱程鄉縣,隸屬廣東潮州府。至於稱「嘉應直隸州省程鄉縣」之名,那是清朝雍正年間的事情,到嘉慶時,嘉應州升為府。直至民國,隸屬廣東省,廢嘉應州改稱梅州,後改為梅縣。 今梅州市含七縣一區,即梅縣、興寧縣、五華縣、蕉嶺縣、平均縣、大埔縣、豐順縣和梅江區,均操純客方言。梅縣話是客家話的代表。梅縣的命名,起自民國。據《梅縣市文物志》所載舊制沿革, 梅縣應當包括舊稱三十六堡,即今現屬梅城及城郊區、長沙、水車、石坑、畲江、扶大、南口、荷泗、瑤上、大坪、石扇、西陽、白宮、丙村、雁洋、城東、鬆口(松東、松南)、白渡、隆文、桃堯、松源等區。 這些區與區之間的語言,其大系當然屬梅縣音系,可是微有差別。以梅縣話為代表的客家方言究竟怎樣形成的? 當代語言大師王力先生說:「『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來的人。」據一九一二年梅縣煥文閣出版《梅縣鄉土歷史讀本》載。「客民本中原漢族,皆河南光山、固始之民。」唐末因戰亂「移徙於汀 贛之間」後轉到廣東,到了宋末,梅縣一帶舊是過客族,「遭元兵屠戮殆盡」,待元亂已定,復由灑贛之間「轉徙於梅」。清詩人黃遵憲《梅州詩傳序》雲:「此客人者,來自河、洛,由閩入粵,傳世三十,歷年七百,而守其 語言不少變」,「守其語言」屬什麼語言?清語言大師章太炎先生《客方言·序》中說:「廣東稱客籍者,以嘉應諸縣為宗」「大氏(抵)本之河南,其聲音亦與嶺北相似。」林海岩《客說》「客音為先民之逸韻」可見梅縣客家 為漢民,客話淵源,自然屬於中原先祖口語無疑,所以客家話保存了大量上古和中古語音。黃遵憲說:「余聞之陳蘭甫先生謂客人語言,證之周德清《中原音韻》無不合」(見《梅州詩傳·序》)。由於社會動亂,中原漢人 大批南遷,在經過長期流徙以後,這批被稱為「客人」的中原漢人最後定居於梅縣地區,其所操的語言慢慢對發展成為一種方言——客家話,客家話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定型下來,形成一種有別於漢民族共同語的獨立的、純潔的、 活潑的和豐富的客家方言。
二、從古代漢語看客家方言的形成
我們知道,語言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分化而分化,隨著社會的統一而統一,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梅縣客家話,是中國社會長期發展的必 然結果。客家話的客家人(客人)所操的語言。「客民本中原漢族」,既是中原漢民族,口音當然是中原音系,羅香林《客家源流考》認為「就種族遺傳說,客家民系是一種經過選擇淘汰而保留下來的強化血統」,這就說明了 「客人是中華民族是最有力的一派」(《梅縣鄉土歷史讀本》)。足見客家人是中華漢族無疑,客方言不是一種獨立的語言,而是漢語的一個支派。
(一)客音和古音雖不完全相同,但在客方言中保存了很多古音,從客家 話的紐韻調上可以發現古音系統的一些問題,在這里我不打算作全面的闡述,因為古音與客音的異同,古今漢語專家在專著里均有述及,我只是想從它們共同性的對應關繫上談談紐韻情況,至於調的問題,對古漢語調類說法亦 不統一,如古有二聲、三聲、四聲說,當今客話五華口語只有三聲,無去聲,梅縣地區其餘縣都為六聲說,就難以考定「古」「客」真相。我認為客方言的紐韻與古代漢語有一定的共同點和一定的對應規律的,譬如說聲母,客 方言無濁聲母[dz]、[dz] 、[dz]、[v]、[η],只有塞擦音[ts]、[ ts』 ]、和擦音[s],在三十六字母中屬精、清、心聲母,無舌上音[ts]、[ts』]、[s],因此客人說「知」為「低」(di),說,「值得」為「抵得」等等都是屬 於上古語音,即清代音學大師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提到的「古無舌頭舌上之分」「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這話的意思是說,等韻三十六字母的舌上音「知、徹、澄」在上古音里,都是讀「端、透、定」即今人發 「zh」、「ch」、「sh」的舌後音聲母的字,在上古時有一部分讀為舌尖母「d」或「t」的音,客方言正符合這個規律。錢氏又說「古無輕唇音」,認為凡「輕唇之音,古讀皆為重唇」「凡今人所謂輕唇者,漢魏以前,皆讀重唇」 (見錢氏《音韻問答》)這話的意思是說,凡後代發輕唇[f(v)]聲母的字,在上古音里都讀為重唇音 或[p]或[m],證之於客話,如說「飛」為「卑」,說「負」為「輩」,說「分」為「奔」,說「糞」為「笨」,說「斧」 為「補」,說「無」為「磨」等等,這就是客話中今天還保存下來的上古語音。章太炎先生在《國故論衡》中說:「古音有舌尖泥紐,其後支另,則舌上有娘紐,半舌半齒有日紐,於古皆泥紐也。」這話意思是說,今人讀「r」 聲母的字,證之於客話,客人說「汝(r )」為「你(n )」,讀「乳(r )」為「能(n ng)」,讀「挼(ru )」為「挪(nu )」等等,這些都說明客話沒有「日紐」,日紐在古音系統里應屬三十六字母的「泥紐」。再說客方言的韻母的保存了一部分古代韻部, 如羅 雲《客方言·自序》所說「今考客音耕清韻嬰聲諸字,與真韻因字諸字無以別也;清韻之情、貞、成、盈、呈,與真之韻秦、真、臣、仁、陳,無以別也;青韻之輕、屏、 萍、 ,與真韻之親音與清同;到臻韻這臻音與精同,就如顧(按:顧炎武)說非三百篇之正音,抑亦秦漢之古音矣。」這段話說明了客家話韻母系統與古韻部有不少相同相通之處,所謂「非三百篇之正音,抑亦秦漢之古音」是合乎事實的。 客方方韻母具有入聲韻尾[- p ]、[ - t ] 、[ - k ]和陽聲韻尾[ - m ]、[ - n]、[ -η ]特點,與《廣韻》系統相符,但韻尾[-η]在[ Z ] 、[ I ]之後變為 [ -n ]、韻尾[ k ]在[ Z ] 、[ I ] ,「痕」與「真」各別。
(二)客方言與古語詞
客方言是漢民族共同語的一個分支,因此客話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詞。著名音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對客家語言系統作一過番研究工作,撰述《嶺外三州語》附在《新方言》後,選取了六十三條客話詞語,用《說文》、《爾雅》、《方言》、《禮記》、《毛詩》、《戰國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證,說明客方言的詞源與客話所本,自志漢民族一派語言,早已如此。現舉幾條《嶺外三州語》例敘說 如次:
(1)《方言》說:「渾、 」皆訓盛,郭 曰:「們、渾、肥、滿也」,《鄒陽傳》言「壤」子,壤即 也。故今三州謂小子曰滿子。 按(筆者,下同):今客方言對最小之子(子女中最幼者)即呼「滿子」,最小這女為「滿女」。
(2)《夏宮》「繕人」註:「繕之言勁也,善也」。善、美同意。三州謂美曰勁,亦謂之產。〈廣雅〉:「凈,善也。」亦謂之產,鄭公孫僑字子美,亦為產,明美、產同訓矣。 按:「勁」字客話讀[ k no]有美麗,漂亮之意。 ,客話讀[cts Bn],稱美而白凈之意。用於指物,如說「瘦肉」為「 肉」(精肉)。
產,客話讀[csan],多指人(孩子)長得漂亮,也可指物。
(3)《說文》:「 ,白好也。」則旰切。三州謂人白好曰 。按:贊,客話讀[ts『anC],很好的意思,對事物表示贊許,常說「異女贊」、「奇女贊」(蕉嶺)。
(4)《說文》:「桄,充也」古曠切。《樂記》「號以立橫,橫以立武」《注》:「橫,充也。謂氣作充滿也。」《釋文》:「橫,古曠切。」桄、橫同字。三州謂廓大充滿為桄,轉入庚部。 按「桄、橫同字」,但今客話音讀不同;從反切來看,古音是應讀「桄」為[ckuBng],但今管話讀「橫」為[cvBN],失去中古的牙音(舌根音)。今客家話說袋子里裝東西裝得滿滿的為「桄桄鼓鼓」[ckUBN ckUBN ckUckU]。
上引章氏《嶺外三州語》,可以證明客話形成的歷史的悠久性,自詩書始,既具先民語言,然經時代的發展和先祖居地的變遷,與當今客話不完全吻合,這很符合語言發展的演變規律,所以客話的形成應該是與中華漢民共同語言並行而不悖。
(三)客方言的音變與古音——客家人的先祖居地,紀元前三世紀,曾居山東、山西,到了秦朝(紀元前249至209)被迫遷於河南、安微(見王力《漢語音韻學》「參考資料」引)等地。從客家人的先祖居地看來,多為王幾所在,中原冠冕之居,乃中華語源的正宗,客話 則為語言正宗的支派,故客方言仍保存大量古代漢語而不少變,如《詩經》第一人稱「 」字,與客話第一人稱口語「崖( 涯)」的本源書面語「我(吾)」是同源字。因為客話「崖( 涯)」的讀音紐韻歸類屬頑母[N]、 拜韻[BI],正好與《中原 音韻》陽平聲疑母[N]、來韻[BI]相吻合。但「崖」的口語為[NB],開口呼,陽平聲。「我」的客話讀音屬頑母[N],在《廣韻》系統里屬牙音疑母[N],韻部為上聲第十二歌[o],上古音屬侯部[o],因此,「我」的 讀音為[No],正合乎今天客話的讀音。但日常口語不說[No],而是說[NB],作物主代詞用,如說「我的書」[cNBkeC csU]這里的,上古音屬魚部,《廣韻》屬麻韻《中原音韻》「家、麻」合韻,汪榮寶《論歌戈虞模古讀》說:「唐宋 以上,凡歌戈韻之字,皆讀音,不讀[o]音·魏晉以下,凡魚虞模之字亦皆讀,不讀音或[ ]音也」「吾」字雖然在今天客話中不能歸韻,但事實上是「我」字口語的另一種書寫形式,如上述「吾」上古為魚部,實際讀音為[NB],「我」 在段氏古音十七部,「 」在十六部,合音最近。可見,現今客家話書面語中的「我」和「吾」在上古音里均應為[NB]。所以客話「崖( 涯)」、「我」、「吾」三字是同一音義,分別為口語、書面語和物主義代詞的三種不同書寫 形式和讀音。而客話「我(吾)[NBN]《詩·邶風》「人涉印否」發生韻尾變化的結果,即「我(吾)」(陰聲)帶上鼻音韻尾則為「印」(陽聲),失去鼻音韻尾則為「我(吾)」,這就是客家旅順保存下來的古音。又如「端」字,在古音系統 里屬端母[t],上古屬元部[an]。客方言「端」屬癲母[t],不送氣、韻部為還韻[an],合口呼。可見「端」客音與音相一致。「端」即《詩經》中的「掇」字。《詩·周南·苤莒》:「薄言掇之:,」掇「音[tuan],《廣雅》:「掇,取也。」,「取」 統言之為「拿」,「掇」[tuat]、「端」[tuan]為「陰陽對轉」,「掇」即「端」。現今梅縣地區(含七個縣)客家話凡「拿」指用「兩手捧著」義常說 「端」,如「端菜」、「端飯」、「端前來」等等,這又證明了今天客話中保存了上古的語音語義。
(四)客方言語法特點與古代漢語——這里所談客方言語法特點,只是舉隅之談,從此透視出客話的構詞特點與古漢語有相通之處,並非偶然撮合,而是繼承和發展了古代漢語,藉以說明客話早已形成。
(1)同義復詞在古代漢語里早已出現,也不乏其例,據王念孫《讀書雜志·史紀第四》 「數讓」條載:「《廣韻》曰:`數,讓`責也,數讓邊文,猶誅讓連文,古人自有復語耳。」所說「連文」「復語」是同義詞連用,即是同義復詞,古已有之。客家方言中,同義復詞 的繼承應用,也是比比皆是,如說「雨篤濕」(即「雨濕衣」),其實「篤」 就是「濕」,「濕」也是「篤」,這是客話中保存下為的上古語音與構詞特點,因「濕」是輕唇,「篤」是重唇(見上引錢氏《音韻問答》,客話讀「濕」在古音系統里則為「篤」,由此變可見古今客話演變之一斑。客話繼承了古漢語同義詞復全使用的規律, 今天還保存在口語里;又如客話有「行嫁」一詞,事實上「行」就是「嫁」,「嫁」也是「行」,是同義復詞,這在古漢語中也能得到證明。《儀禮·喪服》鄭玄註:「凡女行於大夫以上曰嫁,行於士人曰適人,」《高唐賦》:「赤帝女瑤姬,未行而亡。」這此 句子中的「行」字都是「嫁」。今天客家人說嫁出之人到男家說成是「行嫁」,正是繼承了古代漢語這種說法特點同義復合的構詞方式。
(2)動詞重疊的構詞 方式,古漢語與客話無異中《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句中「行行」是動詞的重迭。 表示事物的狀態。客話中如說「目昌昌(客音[mau ]」,「眼瞠瞠(客音[ctaN」、「眼 (客話)[cmo]」、「頭眈眈(客音[ctBm])」等等構方詞式,非常豐富。
三、結束語
梅縣客家話的形成,從上述上古和中古漢語語音系統與客話對比看來,客話保存了大量古音,可以說它的形成應該在有中華漢民語言對已開始,至於發展和定型下來的客話,那又經過了多少漫長歲月?試從梅縣地區客家人的搬遷史看,現有較早的族譜「嘉應州黃姓家 譜載」:自豫南遷,二千二百年前已到江夏。」這說明梅縣黃姓客家先祖居地在今河南省,約在東漢建安年間遷往在今湖北地方;又興寧縣「廖氏族譜」載:「五世誠希公,原籍汝南,因五湖之憂,太元九年復遷江南。」這是說廖氏客人從河南汝南縣,因五胡之憂,在 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約在公元944年)再一次遷徙到江南之地居住。兩姓族譜均未說到南下廣東,什麼時候?很難確切,至於客家人南遷的約略時間,應該是「及到晉朝(紀元後419)他們又不於於豫皖,於是徙於江西、福建多山區域。唐初,復經變亂,他們又被迫南移 ……在宋代(960—1278)他們當了兵,1279年與蒙古人(辦按:即元軍)戰於澳門之西,與宋之末主同死難者數萬人。大約在此時,他們也遷徙至廣東沿海各地,但直至明朝(1368)才算住定了(見王力)《漢語音韻學》「參考資料」引)」,後又從汕頭沿東而上至嘉應州 (今梅縣地區——梅州市)。客人由北至南的大遷徙,客居幾個省區,原屬中原先祖語言,所操客家口音,經沿途漢方言口語的影響,吸取了外來方音,到了廣東梅縣山區以後,口音逐漸定型下來,這就形成了今天的梅縣客家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