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遵義籍的歷史名人有哪些(請舉三個)
尹珍(公元79~162),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毋斂人(今正安縣境內)。貴州最早見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問中原文化的著名學者、文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有關這位名人的事跡,尹道真(尹珍)《華陽國志》、《後漢書》等史書均有記載,就連《中國人名大辭典》、《辭海》等權威性辭典也有專條介紹。
漢三賢——盛覽
抗蒙名將——楊文
⑵ 遵義縣歷史名人
梁宗魯
梁宗魯,字誠一,婁里瓮生台人(現遵義市桐梓縣獅溪鎮境)道光辛巳(1821)舉人,延至道光己酉(1849)截至知縣,忿不赴任,終老84歲。鄉間稱「誠一先生」。咸豐己未(1859)應知縣江炳琳唆請招降鼻孔山農軍梁三同等,「與之盟誓,絕不加害,誠一亦與賊盟乃出,江宦解省百餘人盡殲。」惜哉「誠一」之譽。梁著有《淡淡歌》、《恬退齋詩文集》、《臘梅詩鈔》二卷。民國《縣志》載10首評曰「大抵撫時感事,自抒胸臆,真朴處取法少陵,可稱詩史」。《耆舊詩》收入30首。《詩集成》於《談談歌》302首中選錄165首,《詩鈔》30首,加檔案館雜錄,共載238首。《詩選》選評《樂捐》等5首。
望 雲
望雨雲翻白,望晴雲堆墨;
似此豈無心,不妨用反測;
為問雲中君,胡為空作色。
這是一首借詠物,寓諷刺的古體詩。引農諺反其意而用之,直刺其「當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以痛斥江炳琳殺降冒功,「樂捐」中飽等丑惡行徑。其《談談歌》白話入詩可取,可有的似直成「勸世文」了。
⑶ 遵義近代的:名人波羅海的名人羅湘維是名人嗎
摘要 遵義歷史名人楊兆麟 貴州唯一探花
⑷ 遵義市史上出過什麼名人
尹珍尹珍(公元79~162),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毋斂(今正安縣)人,今正安縣新州鎮的古毋斂壩,是尹珍居家、講學、墓葬之地。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99 年),尹珍20歲時,跋涉千里,到京師洛陽,拜著名儒學大師、經學家許慎為師,研習五經文字。學成,於公元 107 年回故里。手建草堂三楹,開館教學,西南地區自此始有學校教育。尹珍從地方事教育,聲譽漸著,後漢朝廷向地方選舉孝廉,地方官以其精通經學,選入文學科目,向朝廷舉薦。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 年)學者應奉任武陵郡太守,「興學校,舉側陋,移風易俗」。尹珍就近前往拜應奉為師,學習圖緯,通三才,師生並顯一時。《後漢書??西南夷列隊傳》載:「桓帝時,郡人尹珍,自以生於荒裔,不知禮義,乃從汝南許慎、應奉受經書圖緯,學成,還鄉里教授,於是南域始有學焉。珍官至荊州刺史。」尹珍功成名就,但年老體弱,遂辭官還鄉,將原學館改名「務本堂」,矢志育人。公元 162 年病逝,葬於務本堂後。尹珍是貴州文化教育的鼻祖,「凡屬牂牁舊縣,無地不稱先師。」也是著名書法家。尤精隸書。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引錄南北朝時期宋朝王愔所著《文字志》,所列秦漢以來著名書法家120人中,便有尹珍其名。尹珍在桑梓辦學授徒,盡心竭力,死而後已,其偉業受後世敬仰。明代貴陽三個書院設尹珍專祠,清代遵義府學教授莫與儔創立漢三賢祠中,專設尹珍祠,貴陽扶風山王陽明祠內附設尹道真祠,印江、銅仁等縣之書院中均設尹公祠。四川境現為重慶市的南川縣、綦江縣均建尹子祠。公元 880 年唐人崔礽在今綏陽縣旺草場立尹珍講堂碑。境內新州鎮的尹珍「務本堂」及「漢儒尹公道真先生之神位」碑,遺跡尚存。清代遵義知府趙遵律《尹珍考》,正安知州於鍾岳《尹道真先生務本堂碑記》對尹珍的身世籍貫作詳細考證。民國 32 年(公元1943年)出版的《貴州名賢傳??尹珍傳》載:民國期間,經中央政府批准,將正安縣劃出一部分另置新縣,命名「道真縣」以志紀念
⑸ 請問:遵義有哪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跡
佳答案
紅軍長征事跡: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在中革軍委博古等領導人實行軍事冒險主義、軍事保守主義的戰略指導下,屢戰失利,蘇區日益縮小,形勢日趨嚴重。
1934年10月10日夜間,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悄然從瑞金出發,率領紅一、三、五、八、九軍團連同後方機關共8.6萬餘人進行戰略轉移,向湘西進發,開始了悲壯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激勵著一個有12億人口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
從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江西渡過於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國工農紅軍從江西到陝北,歷時兩年整,行程上萬里,其間經過無數次激烈的戰斗。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路上行軍一共368天,餘下來的100天大多都在戰斗中渡過。據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統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此外還打敗或躲過追擊的中央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
長征一開始就遇到了最殘酷的一仗自1930年冬到1933年夏,蔣介石在江西連續發動四次對中央蘇區的"圍剿",均告失敗。他接受了過去的教訓,改弦更張,放棄了長驅直入的作戰方式,調整部署,採取"穩扎狠打,步步為營,修碉築路,逐步推進"
⑹ 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古代有什麼奇事或名人
歷史名人
明御史申佑其人其事
田佑恭
田景賢
鄒 慶
申 ?
李英才
蔡宇光
申紹伯
龔來發
申尚賢
明御史申佑其人其事
生也忠孝 死亦綱常--明御史申佑其人其事
申佑,字天錫,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1455),世居務川火炭丫(今大坪鎮龍潭村)。龍潭村申姓佔98%以上,皆以申佑後裔為榮。當地至今仍流傳著許多關於申佑的故事,如「天池塘」、「來雁塘」的傳說。
據說申佑幼時即「有至性、穎異不群」,與同窗鄒慶、田太、苟祿在江邊回龍寺讀書時,老師見四人聰明好學,遂於四人名字中都加一「天」字(即申天佑、鄒天慶、田天太、苟天祿),寄予願望,四人利用課余時間挖得池塘一口,因四人名中都有「天」字,故名「天池塘」。「來雁塘」則是說江邊回龍寺一帶古時蒼松翠柏,鬱郁蔥蔥,風景優美,常有大雁棲息於上。明正統年間,江邊兩岩申佑、鄒慶、鄒?(鄒慶之子)先後中舉。時人以雁為瑞兆,附會此塘曰「來雁塘」。而筆者在龍潭寨聽到的最多、最為當地人津津樂樂道的則是申佑的三烈事跡。
其一:事親之難能可貴,申佑童年時,一天隨父親上山耕作,忽然從樹林中竄出一隻老虎,申佑父親驚惶失措、躲避不及,被老虎攔腰一口咬住,申佑雖年僅七、八歲,然而目睹父親被咬去,救父心切,竟忘了危險,手執一根木棍,毫無懼色地跑上去猛打老虎,老虎竟然震懾於申佑的稚子之威,丟下叨在口中的美食,就這樣申佑救回了父親。
其二:事師之難,申佑16歲時(即正統五年1441)考中舉人並入國子監學習,當時有祭酒李時勉因談論時事觸怒英宗皇帝,英宗下旨將李時勉下獄並帶枷示眾於國子監門口。申佑挺身而出,倡儀國子監六館學生齊聚皇宮門外,同石大用等人槌鼓請願,願意以身代替師難,英宗皇帝或許是迫於壓力,也或許是受到申佑等人精神的感動,最後開釋了李時勉。
其三:事君之難,正統十年,申佑20歲考中進士,授四川道監察御史。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瓦剌軍四路南犯,宦官王振調集五十多萬人,蠱惑英宗親征。申祜以御史身份隨駕出征,兵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內)以瓦剌軍包圍,幾次突圍,申佑都隨侍帝駕旁,為英宗擋敵開路,戰斗中,申佑捨生忘死,以致身上的鮮血都濺到英宗衣服上,然終不能脫困。最後,英宗不得不下令在群臣中選與自己相貌相似的大臣,代乘帝輿突圍。因申佑貌似宗宗,所以由他乘上英宗的帝駕,吸引瓦剌軍,掩護英宗突圍。最後,申佑死於瓦剌軍的重重追殺,時年僅24歲。而英宗雖然保全了性命,卻終被瓦剌所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古人說:父生之,師教之,君治之,天下之三本,申佑在君、親、師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都表現出了一貫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忠孝本色。龍潭文化人申學倫老師在這樣侃侃而談說到申佑時,言辭間充滿著自豪。是的,申佑不僅是龍潭人的驕傲,也不僅是申姓人的驕傲,他更是務川縣所有仡佬兒女的驕傲,他的精神,並不僅僅是封建禮教的忠孝倫理,更是中國傳統美德成仁取義、視死如歸、盡忠報國的體現。
英宗被俘,成王朱祁鈺即位,是為代宗,年號景泰。景泰元年,朝廷下五道敕命:一、申佑死難、特贈進階文林郎,職如故;二、申佑之父申俊(已死),特贈進階文林郎,四川道監察御史;三、申佑嫡母張氏曾孺人;四、申佑生母李氏贈孺人;五、申佑妻李氏特封孺人。景泰三年,特賜申佑子申鏈恩生(見嘉靖《思南府志?敕誥篇》)。
英宗回京後於景泰七年(1456)再次登基,對「土木之變」中死難之臣均予追封、賜譜號,但唯獨缺申佑名,對此,後世頗多不平,嘉靖年間御史簫重望在其奏疏中言及此時說:「……所以坐享太平,獲晏安全盛之業,伊誰之力也哉 奈何天順改元登極,竟忘代駕之功,通紀不掛一字,謚與蔭典不及一言,而土木堡忠臣廟渺焉無聞,公道淹沒,後之人臣,亦何樂於以忠自見者。反不若景帝即位,尚憫孤忠之死難,深憐塞草之凄愴,寵錫以敕命,連蔭二子……」,禮部尚書程敏政在其奏本議稿中亦有言:「……君子骨棄鱗介之鄉,名落封簡之牘,致有血濺帝衣,而不獲頤脂黿鼎……,國祀無聞,鄉祀無聞,里中不嘗一豆,襲蔭忘其裔……」,崇禎史部文選司郎中楊廷昭在《忠孝申御史公實跡序》中說:「……何同難之十六君俱已開國成家,告圭廟食,燔柴之夜,獨不分公一 羹乎!」那麼「於殉難十六人中獨缺其名」的原因是什麼呢?(據《明史英宗前記》所記載:死於土木之役的大臣有「英國公張輔,泰寧候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塤,候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鄺野,學士曹鼐、張蓋,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啟」等十六人。)簫重望說是:「申公無親識之在朝,亦無子第之在職,英宗當國步艱難之際,倥傯喪亂之秋,申佑遠在天末……」,楊廷昭認為「近水有月,僻壤無天,非浪說也」。此二人都認為申佑出生偏遠之鄉,一無親朋好友二無後人子弟在朝為官,無人為其死難呼鳴,英宗又值國步難艱之際,倥傯喪亂之秋,故而在謚萌祀典死難之臣時忘了申佑。
這種說法雖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個人認為:申佑死難於王事,前景泰帝於戰事當年即有敕命,可見當時的官方對申佑死難之事是確鑿無疑的,並非與申佑遠在偏僻之鄉而有厚薄;而與申佑一同長大、一同讀書的好友鄒慶此時任雲南姚安軍民知府,說無親朋故識在朝為官恐怕也不成立;況且申佑作業一名御史死於王事而無褒恤,眾御史大臣以及都察院,怎會不為其鳴爭?那麼,是申佑官職太低嗎?明朝的分道監察御史與副都御史的官職基本相同,而副都御史鄧啟在土木之役戰死大臣名單中赫然有名,由此可見也不是申佑官職太低的緣故。這種種疑點說明英宗褒恤土木之役死難之臣時,獨缺申佑是有其它原因的。
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威嚴有加,尊榮無比,然而土木之役,英宗皇帝竟被異族所俘,是極有損皇帝身份的,這一段歷史,肯定是英宗的難言之隱,然而″土木之變″又是大事,史書不得不記,而這件大事件中的一個細節,卻是英宗記憶深處最不願回憶的,那就是申佑代駕死難之事。「命群中選有與聯貌相結合,妨不代聯乘輿,庶脫聯難,眾推申侍御,君貌若相似,即命以身代躬乘鑾遠馭……」(簫重望上奏疏),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申佑代乘帝輿突圍的主意是英宗自己想出來的,這種″狸貓換太子″的下下之策,反映出了當時英宗皇帝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心態,這種用犧牲別人生命換取自己性命的作法,是任何人都不恥的,這也就成了英宗以後最難堪的回憶,最不願別人提及的一段往事。而後來竟有人為英宗開脫道:″謂北征之役,張輔、王佐亦同於靖難,無匡救之功;侍駕之臣朱勇、薛綬未必非精忠,乏安全之策,且喜寧與振亦於軍中,不宜濫恤″,也就是說,死難的臣子,雖然忠心耿耿,但最終都沒能匡救英宗皇帝,況且又有太監喜寧降敵,王振伏誅,所以褒恤不宜濫施,然而事實卻是英宗天順改元登基之後,對王振並無怨恨之心,反而為王振立廟祭祀,可見這種開脫是何其蒼白無力。英宗之所以隻字不提申佑代駕死難之事,其實是怕自己在土木堡中貪生怕死的情形大白於天下。英宗不僅自己全然忘了申佑血濺帝衣、代駕之功,而且壓制下級對申佑功績的評敘,土木堡忠臣廟即是一例,這種祀祠忠臣的廟宇,一般都是經禮部審查議定,皇帝下旨修建的,何況土木之役還是英宗親歷之戰,然而就是在這座最有紀念意義的忠臣廟內,卻「獨不見申侍御忠孝名臣牌位」(簫重望上奏疏),史官也不敢妄自記錄,以致「通紀不掛一字」、「史俱缺文」。這都與英宗皇帝有極大關系,或者說,這些都是在英宗的直接授意下這樣做的。
然公道自在,天理難泯。英宗後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間,先有禮部尚書程敏政奏議草稿「後以他事,不果具奏」,後有「肖重望以一事入奏,敖宗慶以三烈稱奇,楊廷昭謂義重綱常、田西麓言榮及鄉國」,眾起而為申佑死難之事呼籲,題請特祠。此時又正值嘉靖皇帝大禮議,編寫《明倫大典》,推崇禮制,於是終得朝廷賜謚「忠節」,並於嘉靖十年(1531)由巡按御史郭弘化令思南府、務川縣分別立祠以祀之,祠名「申忠節公祠」,申佑忠魂終有所依矣。務川″申忠節公祠″座落於縣城菠蘿山簏,又名「申佑祠」,今存。祠廣20米,寬21米,四周封火山牆,有正殿、兩廂、牌樓等建築,康熙、道光年間相繼修葺。據傳,過去每屆縣官到務川上任後都要到申佑祠拜祭,每次維修,也都要抬高原建築,以昭著申佑的忠孝精神,由此可見申佑對後世的影響。
申佑對務川文化教育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務川雖為黔古邑,然而地處偏遠,明嘉靖前縣內無學,往往山行五六日到思南府就學,這使得許多俊秀之才埋沒於山區。然而至申佑登進士一舉成名,天下皆知,始有郡人田秋為務川、印江請建學宮。查嘉靖《思南府志》,思南府治二縣四司,建儒學立文廟者僅本府及務川縣。試想,若沒有被師承王陽明、官至雲南參政的李渭譽為″南畿文學宗″的申佑,若沒有申佑的千秋完節,焉有務川縣的儒學。務川教育至此大盛,修建書院,蔚然成風,先後建有敷文書院、淳化書院、修文書院、羅峰書院、培元書院等。教育的興起,為務川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據《務川縣志》載,明、清兩朝,務川共出進士、舉人83人,蔚為壯觀。而後世的仁人志士、芸芸學子亦同樣秉承了申佑成仁取義,正氣浩然,鐵骨錚錚,生死置之度外的忠臣氣節。光緒二十年(1895)康有為、梁啟超發起603名舉人簽名的「公車上書」,務川赴京會試舉人徐致和、聶樹楷、申允熙、申德渠慨然簽名,義無反顧地參加這一愛國義舉;王濟輝,務川三坑人,先任吉林臨江縣知事,大義凜然回拒日本人繪制其轄地地圖,後任桓縣知事,誓師討伐袁世凱。文化是繼承的,精神是傳承的,申佑的忠烈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仡佬人,他們為了國家為中華民族的強大,捨生忘死,奮斗不息。
謹以申佑祠對聯一幅為本文作結。
視死如歸,七尺浮軀損土木
欲生有甚,千秋正氣壯山河
參考資料:
1、龍潭後寨道光十三年(1833)申氏族譜
2、嘉靖《思南府志》
3、《務川縣志》
4、《明史》
田佑恭
田佑恭 (1075~1154年),字子禮,宋思州務川縣人。自幼有膽識。未受任時正遇靖州(今湖南靖縣)土酋叛亂,其父奉令征討。父當行,但因病不能去。田佑恭曰:「諺有之『養子防老』,願代父而往,死無悔矣。」亂平,元符二年(1099年)授田佑恭團練使。政和間,宋徽宗召田佑恭入朝,厚賜田佑恭,拜為番部長,統領思州疆土。宋政和二年(1112年)黃陽洞酋首冉萬花聚眾叛亂犯黔州,田佑恭奉命征討,很快剿平,俘獲首領,威名顯著,朝廷擢升田佑恭成忠郎,充思州邊西巡檢。政和五年統義兵策應瀘南,解梅嶺堡之圍,智擒卜漏,平2州8縣及諸屯30餘城,拓地2000餘里。朝廷授忠義郎轉武翼郎。此後,田佑恭多次奉令出征平亂並抗擊金人入侵。身經百戰,屢建奇功,頗得朝廷信任。曾三次被召入京,朝廷賜以金帶、銀器、鞍馬等物,並擢陞官職。政和七年以功轉武翼大夫,加榮州刺史;宣和元年(1119年)授瀘州兵馬鈐轄,加忠州團練使,再加貴州(今廣西貴縣)防禦史,充成都府路兵馬都監,令利州(今四川廣元)駐扎;紹興元年(1131年)授夔州路兵馬鈐轄,遷中亮大夫;同年,復置思州,知思州軍州事兼務川縣事,因保蜀有功,加華州觀察使;三年,遷通侍大夫;十一年以累大功,遷奉寧軍承宣使,加邊郡承宣使,仍領思州事。
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七月初九,田佑恭因老告終,享年80。南宋進廷贈正任保康軍承宣使。其子田汝端襲爵位,以後行兩郊大禮,贈開封儀同三司、少師、思國公。黔州通判郎中於觀撰銘旌表。殮葬於務川歸義鄉西山之原,遠祖田克昌墓之側。後人感其安邊威德,於思州、珍州立祠鑄鼎,呼其祠為「少師祠」。
田景賢
田景賢(1236~1297年),田佑恭七世孫,字德孚,宋思州務川縣人。生於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自幼勤奮好學,演文習武,善與人交。16歲時,其父去世,襲父職,兼南平軍沿邊各洞宣撫使。在胞叔田應庚(宋守御使)、田應已(忠勝軍副都統)扶助下,維護社會安定,使地處四周動亂的思州,民安物阜。寶佑五年(1257年),宋朝廷嘉許。咸淳年間,又於隘頭上衙(含沿河縣客田鄉)設立巡檢司,以族人田宗恕為巡檢,加強了對元兵的防範。
德佑年間,京都臨安守衛空虛,形勢危急,謝太後下詔各地「勤王」。田景賢與播州知州楊邦憲,各率兵遠程赴臨安「勤王」。軍行至真州(今江蘇征儀縣),適遇元兵,田景賢、楊邦憲協助真州知州苗再成、守將趙孟錦與元兵大戰於老鸛嘴(俗稱黃天盪),首戰告捷。是年四月,朝廷加委田景賢為團練使,率兵入衛京都。九月又擢升為福州觀察使,仍鎮守京都。是時丞相陳宜中當國。十二月,陳宜中派屬官柳兵到元軍求降,田景賢遂率師還鄉。
景炎二年(1277年)春,元兵攻下重慶,緊迫思州,田景賢於是致表請降。元廷於思州置新軍萬戶府,以田景賢為總管。次年春,奉召朝參,授田景賢思州軍民安撫使,進爵榮祿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此時元兵已進駐鎮遠,他不顧個人進退,上書忽必烈,要求元兵進駐思州,不得騷擾百姓,元廷「從之」。是年,他將思州治所由今務川縣城遷至德江龍泉坪小谷庄。不久火夢其城,又遷徙都坪清江城(今岑鞏)。原思州領務川、安夷、思邛、邛水4縣。宋末元初,思州領地比原屬地擴大一倍。大德元年(1297年),田景賢病卒,享年62歲,安葬於龍崗之南(今岑鞏縣)。
鄒 慶
鄒慶(1408~1481年),字佑之、天慶,號止庵,務川縣江邊人。鄒慶幼時,在家鄉回寺讀私塾。同窗中、申佑、田太、苟祿、鄒慶4人最得老師賞識。老師見他們四人學習刻苦,才思敏捷,特在他們四人的姓名中加一「天」字,名曰:「申天?、田天太、苟天祿、鄒天慶」。他們四人每天在完成功課之後,利用休息時間,在學校對面挖成2畝多大的泥塘,又從河裡捉魚到塘里喂養。魚塘是四個天字輩的學生修成,人們稱之為「天池塘」。
明正統五年(1440年),鄒慶去雲南昆明鄉試(當時貴州未設考場),中庚申舉人。景泰元(1450年),授雲南省北勝州知州,為官清廉,勤於政事,愛護百姓。天順三年(1459年),升授雲南姚安軍民知府。成化二年(1466年),奉旨回鄉養老。姚安百姓依依不捨,送他銅獅1對,重20公斤;銅花瓶1對,重10公斤,以示官民之情。
明理學家、西南大儒李渭評價說:「鄒公慶,父子才美,與侍御公(指申?)埒名。鄒公為滇州郡,卓有吏治,聲稱前哲,發祥遐域,振采宇內」。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朝廷贈鄒慶中憲大夫。次年在家鄉病故,享年73歲,葬於江邊楊柳池。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思南知府洪價采士論,舉入鄉賢祠。
申 ?
申?(1425~1449年),字天錫,務川縣火炭埡人。申?天資聰穎,有膽識。少時隨父至田間,一隻猛虎突然從林中竄出來,向其父撲去,欲銜走,申?機智勇敢,持棒猛擊其虎,虎被擊痛而放口驚逃,其父倖免一死。申?勤奮好學,前往思南府城參加童試,補郡弟子員。明正統五年(1442年),申?去喜馬拉雅山昆明參加鄉試,中庚申舉人。遂進京入太學肄業。在就讀期間,祭酒李時勉,因諫政事遭奸臣王振讒言陷害入獄,帶枷示眾於國子監門。申?義憤填膺,倡議六館諸生,上疏以拯師難。六館諸生雖同性老師愛冤,但畏懼王振勢大,怕遭株連,惟申?與石大用槌鼓稱冤,伏闕不起,願以身代師死。明英宗深受感動,特赦李時勉,讓其官還在職。申?拯救師難的義舉,蜚聲於京師。正統九年,申?參加京試中甲子科進士,官拜四川道監察御史,時年19歲。在任期間,剛正不阿,膽識才略為群僚敬佩。申?學識淵博,重視培養人才,每次出巡州府,都要召集當地諸生,講授經史,答疑解惑,提高地方人才素質。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刺軍大舉入侵,邊關吃緊,告急文書紛紛來到北京,朝廷一片慌亂。英宗在權宦王振挾持下「御駕親征」。申?以名御史身份,奉詔從征。明軍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被瓦刺軍圍擊,潰亡過半,走投無路。在這危急關頭,申?從大局出發,為保皇上安全,穿龍衣,乘輿出征誘敵。瓦刺軍認為是英宗出逃,緊追不舍,申?遇害殉難,年僅24歲,史稱「土木堡之變」。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表彰忠烈,為申?殉國褒顯,謚忠節敕曰:「人孰無死,惟死於國事者為至榮也。特追贈其為文林郎。」並下敕命五道,推恩及其父、母、妻、子。明嘉靖十年(1531年),貴州巡按使郭弘化令思南府及務川縣立祠祭祀。
申?一生的事跡,在《明史》、嘉靖《思南府志》、道光《思南府續志》均有記載,近代出版的《中國名人大辭典》列有專條。
李英才
李英才,字育之(1605~1649年),務川縣涪洋辰溪人。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自幼聰穎,勤奮好學。少年時,負笈遠游四川求學。年弱冠,考中文生,食廩餼。李英才3個胞弟,由其親自教育,均補弟子員,時人稱:「一門四秀才」。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英才39歲,赴貴陽參加壬午科鄉試,中舉人,名列二十七。時值明末,朝政腐敗,社會動盪,遂隱居不仕,立志培育子女成才。於是辦起家學,進行庭教。他有5個兒子,長子李士火昌 ,康熙八年(1669年)中己酉科十三名舉人,官四川馬湖府知府,嘉定(今樂山)州鹽法府鹽茶使;次子李火昆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歲出貢,未仕,三子李士火介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戍科舉人,未仕;四子李士火奎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庚午十三名舉人,官清浪衛(今地已並入鎮遠)和思州(今岑鞏)儒學教授;五子李士火員 ,雍正元年(1723年)中癸卯科十三名舉人,官麻哈州(今麻江)學正,安順府教授。五子皆中科舉,人們譽為「一門五子登科」。
清順治元年(1644年),孫可望占據貴陽,聞李英才賢能,派使束帛加璧來家禮聘出山,共謀軍事。李英才覺可望等系烏合之眾,相互傾軋,難成大業,遂婉謝絕。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叛清,十二月佔領貴陽,遣使來鄉聘為幕僚。李英才科頭跣足,佯作狂人,厲聲拒之。自甘清寒,樂守田園。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李英才病故,享年90歲。
蔡宇光
蔡宇光(1802~1884年),號榮軒,務川縣城人。生於嘉慶七年(1802年)冬月初十,自幼勤奮,矢志向學。道光初年考取弟子員,食廩餼。後去北方,被聘為漕運總督朱澍之家庭教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參加順天府(今北京)丙午科鄉試,中「北闈」第二十八名舉人。後回務川老家,勤修學業,手不釋卷,博覽群書,亦常研醫學。咸豐年間,蔡宇光隻身北上會試,屢試不中,滯留京城。
同治三年(1864年),吏部揀發甘肅省以知縣候用。剛入省,奉命任兩當縣知縣,有政聲,升調平涼府知府。不久,遇固原兵變,平涼遭劫,蔡宇光險些喪命。省巡憫其苦衷,改委會寧縣知縣。蔡宇光辦事公道,人稱「蔡青天」。
光緒元年(1875年),甘肅省舉行恩科鄉試,調蔡宇光任監考。臘月事畢,調任金縣知縣。光緒二年,恩科會試,調京充任慈禧太後對讀官。任務完畢,同僚皆曰:「公可望美缺也。」蔡宇光曰:「窮通命也,只求兩袖清風,何損宦海。」蔡宇光在甘肅先後任官達12年,依然兩袖清風。
光緒三年(1877年),年已75歲,告老還鄉,職掌務川敷文書院(後改名羅峰書院)山長,任職5年。後閑居在家,義務給鄉民診治病情,從事民間醫葯,人們稱他「儒生義醫」。
蔡宇光於光緒十年(1884年)九月二十五日病卒於家,享年82歲。
申紹伯
申紹伯(?~1883年),字南屏,號南園,務川縣城人,清道光舉人。申紹伯幼時,家境貧寒,父母多病無力,長期依附二叔申允厚生活,以至讀書費用。申紹伯考中秀才後,叔父病魔纏身,不幸死去。家庭生活重擔由申紹伯承擔。申紹伯苦心經營,家境逐年好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赴省城鄉試,中己酉科舉人。因家中無人理料,毅然回家贍養雙親,教養子侄。
申紹伯學識淵博,深感務川歷史悠久,置縣很早,惜無人編修縣志記載縣情,他積極搜集地方史料,祖孫二人(孫申伯符)編輯《南園紀事》(手抄本)三卷,約7萬余字。他在《紀事》中說:「按務邑文事武功砰訇彪炳者頗不乏人,只以縣志千餘年失修,遂致縣籍有證可稽之名人,亦為他縣竊有,後世轉載相傳,亦竟無人揭證其非者……故余今照古著更訂,並附錄各著於後,希望後這編縣志者,有所借鑒焉」。《南園紀事》內容較豐富,涉及天文、地理、營建、食貨、職官、學校、武備、人物、藝文等諸方面,是反映務川縣情的珍貴資料。
龔來發
龔來發(1862-1995年),務川茅天人,仡佬族,於1862年3月出生在務川石江坪安家坨。半歲時,因家貧,父親無力養活他,被送給茅天大幫嶺向老二做兒子,剛滿10歲,向老二夫妻先後去世,龔來發生活無著,跑到山坡上以野果、野菜度日,過了4年「野人」生活。他習慣於赤足在山間行走。白天在外找尋食,夜間在山洞或樹下睡覺。全身長著黑毛,人們稱他為「小野人」。他14歲那年,大幫嶺向禮全缺勞力,就上山找龔來發,要他來家幹活,龔來發就到了向禮全家,從此結束了「野人」生活。龔來發在向家幹活勤勞,為人忠厚。向禮全先後生了3個男孩,年年收成也好,向禮全從內心喜歡龔來發。當向禮全年過六旬時,已是兒孫滿堂,家境較好。臨終時,給子孫留下遺言:「龔來發到我家後,我家人財兩發,他就是大家的老人,不管他活到什麼時候,都要好好贍養他。」龔來發在向家過了7代人,代代對他孝敬。村裡人家,老小都稱他「老祖 」。
龔來發一生務農,未婚。他不喝酒,不服葯,愛吸土煙,他的竹煙桿已陪伴他100多年了。吃的是粗茶淡飯,過去吃苞谷飯,晚年吃大米、苞谷混合飯。他性情開朗,愛說愛笑,尤其喜歡唱山歌。他所在的村子,三面群山環繞,森林茂密,村裡人家房前屋後都栽有大片竹林。
中國老齡委員會和93全愛老行動組委會,在1993年老人節舉辦的「中國百歲壽星排座次」的活動中,他以131歲的高齡,榮獲「中國長壽之王」的稱號,頒發了證書和「金座椅」獎杯。從此全國各報社、刊物、廣播電視台記者,紛紛前往茅天專門采訪報道。
河北省肅寧縣頤春茶廠,聘請龔來發為名譽廠長,每月贈給200元終身養老金;務川縣國營酒廠聘請為名譽廠長,每月給他200元終身養老金。他激動地說:「我一生經歷了幾個朝代,都沒有現在好,我感謝共產黨的大恩大德!」
龔來發因患肝炎病,於1995年3月12日下午1時在家中去世,享年133歲。
申尚賢
申尚賢(1909~1996年),筆名壽生,務川縣城人。6歲啟蒙讀私塾,16歲赴貴陽考入一中就讀,民國18年(1929年)去北平,考入匯文中學高中部學習。幾次考北大,國文成績優異,因數學不達標而落選。北大文學院教授為他惋惜,特收他為旁聽生。「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申尚賢積極參加北大隊伍示威遊行。除在北大聽幾節課外,成天泡在圖書館里專心讀書。1933年下半年,申尚賢開始文學創作,他的文章用筆名壽生在《獨立評論》、《國聞周報》、北大《歌謠周刊》等報刊上發表。在《獨立評論》上發表的論文、小說、詩歌等多篇,為當時的名流學者叫好。
何光渝認為壽生的這些小說,已經毫不遜色於四川的沙汀、李?人、周文,湖南的沈從文、黎錦明等人同時期的同類小說。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北平淪陷,申尚賢回到家鄉,在家鄉積極宣傳抗日救國和傳播新思想、新文化以及提倡體育活動等等。1940年任務川中學老師,1942年,任務川臨參會議員。由於他揭露時弊,縣黨部、縣政府對他懷疑,他避居農村。1944年秋,務川中學增設高中部,又受聘任教。1947年受貴陽清華中學之聘,前往任教。解放前夕回到務川仍居住農村。務川解放後,參加革命工作,先在學校任教,1951年任縣人民政府任文教科副科長,後任民政科、農業科科長。1956~1966年連續被選為副縣長。1981~1987年被選為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期間,1981~1987年任貴州省政協第四、第五屆委員。
⑺ 貴州歷史上都有什麼名人
張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興義府,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何 應 欽: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
楊龍友:明代著名詩人、書畫家。
姚茫父:清末民初著名畫家、詩人、學者。
周漁璜:清代著名才子、詩人。
林青:原名李遠方,又名李肅如,貴州畢節(今七星關區)人。中G貴州省d下黨的重要創始人,中共貴州省工委第一任書記。革命先烈。
丁道衡:字仲良,貴州平遠(今織金縣)牛場鎮人,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張道藩:(1897年7月12日~1968年6月12日)字衛之,本籍貴州六盤水盤縣人(城關鎮),美術教育者。曾於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4日擔任tw立 法院 長。
安健:(1877~1929年)字舜卿,彝族,去世後被南京政府追贈為國 民 革 命 軍陸軍上將。貴州六枝特區上官人,出生在一個彝族土司家庭,是傑出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後人,清末附生(秀才)。少年時就學安順府,後游學省城貴陽。受民主革命思想影響,光緒31年(1905年)拋棄科舉仕途,東渡日本留學,同年在東京首批加入中 國同 盟會。
丁寶楨:字稚璜,清貴州平遠(今織金縣)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清代中興名臣之一。著有《十五弗齋文存》、《丁文誠公奏稿》等。
李端棻:晚清著名維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詩人。1898年,因力主變法,被授予禮部尚書之職。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撤職查辦。1901年返回貴陽。在貴陽以開啟民智為己任。主持經世學堂的教學工作。
李世傑:字漢三,號雲岩。生於貴州黔西縣隱者壩(今城關鎮黎明村)。清朝一品重臣。
謝六逸:當代外國文學研究奠基人、新 文 化運動代表人物之。
蹇先艾:當代中國鄉土文學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作家。
張諫:明赤水衛(今七星關區)人,貴州第一個進士。張諫於正統四年(1439)己未科取進士,歷官順天府(今北京)尹、太僕卿,為皇家股肱重臣。
陳恆安: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文史學家。
宋吟可:當代中國著名畫家。
蕭嫻: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
周起渭:字漁璜,號桐野(1663年~1714年),貴陽青岩騎龍人。清初著名學者、詩人。24歲鄉試第一,31歲進士及第。歷任翰林院檢討、編修、侍講學士。後任浙江正考官、直隸學政和詹事府詹事等職。
謝三秀:字君采,明萬曆、天啟年間著名詩人。曾三任掌故,精於詩作,詩名遠播,有「天末異士」之譽。
趙以炯:清咸豐十七年(1857年)生,為雲貴兩省自興科舉以來「以狀元及第而奪魁天下」的第一人。
熊蘊竹:畢節縣(今七星關區)人。中共早期革命女傑。
樂森璕:(1899年~1989年),字季純,祖籍貴州黃平縣。民國7年(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民國9年(1920年)升入該校本科地質系,民國13年(1924年)畢業,獲理科學士學位。民國23年(1934年)考取公費留學德國。193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在中國地質勘探、礦產資源開發方面貢獻卓越。
周素園:貴州畢節縣(今七星關區)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革命家、社會活動家和學者。前清貢生。貴州籍辛亥革命元勛。貴州第一份日報《黔報》創辦者。大漢貴州軍政府行政總理。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八路軍高級參議。
黃齊生:(1897年~1946年),貴州安順人。他畢生和陶行知、黃炎培等探索中國教育改革之路。曾兩次到延安,得到毛 澤 東、周 恩 來的親切會見,兩位中 共領袖對黃齊生為抗日救國所做貢獻倍加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