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世紀中國經歷了的三次歷史性的巨變分別是指什麼
分別是指: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
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3、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1)歷史巨變有什麼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新時期
1979年,在中共中央指導下,全國農村逐步開始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即「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經濟特區。
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基本上處於嘗試階段,主要來源是外國政府貸款。引進外資,提供免稅優惠期,合作辦廠,學習吸收國外企業資本管理營銷方法。
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加速了對外貿易發展,提高了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1982年農村改革開始如火如荼地進行,承包生產責任制在農村得到普遍推廣,農業生產大幅提高,農民收入大幅增加,困擾中國多年的糧食問題得到大幅度解決。
1984年10月1日,首都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閱兵儀式和群眾遊行,鄧小平檢閱受閱部隊並發表講話[37]。
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長江、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座談會紀要》,決定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廈漳泉三角地區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1985年,中國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
⑵ 中國三次歷史巨變是什麼
(1)三次巨變: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三位偉人: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2)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大大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實業救國」、「民主共和」成為當時社會的思潮;這個時期作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已得到史學家的確認。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革和國家政權性質、架構和功能性的轉換。「一五」計劃建設的提前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③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並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展開經濟、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觀念文化的變革,給一度徘徊的社會主義實踐注入了新的生機,被激活的生產力向國人、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現代化的巨大發展潛力。
⑶ 20世紀中國歷史的三次巨變是什麼,請簡單的介紹一下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變: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1、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兩個月內既有鄂、湘、陝、贛、晉、黔、粟、浙、桂、皖、粵、閩、川等省先後宣布獨立。清政府迅速解體。孫中山先生於12月回國,經十七省代表會議推舉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被推翻了。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9月21日,中國共產黨聯合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少數民族代表,在北平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組成了以周恩來為總理的國務院(當時叫政務院)。
會議還確定了國旗,規定了國歌,決定把北平改名為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3、改革開放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民經濟進入調整時期。到1983年初,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比較系統地提出和闡明了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確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是全面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獻。政治體制的改革與經濟體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1979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對廣東、福建兩省的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優惠措施,並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作為吸收外資、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的窗口。
1984年4月,又進一步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為經濟開放區。隨後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
(3)歷史巨變有什麼擴展閱讀
1、辛亥革命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在亞洲的歷史上也是一次偉大的轉折。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辛亥革命在亞洲打響了民主的第一槍。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意義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9月29日,會議通過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政協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
9月30日下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產生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其他56人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3、改革開放的意義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⑷ 中國的三次歷史性巨變
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這是孫中山領導的.他首先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
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完成的.經過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並且從新民主主義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取得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就.這是中國從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勝利,也是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義的大勝利.
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這是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開始的新的革命.在建國以來革命和建設成就的基礎上,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社會主義在中國顯示的蓬勃生機和活力,為全世界所矚目.
百年巨變得出的結論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節選自江澤民《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⑸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歷史的三大巨變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歷史的三大巨變是: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建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5)歷史巨變有什麼擴展閱讀
但是,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歸根到底還是沒有能夠鞏固和發展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這個相實很快就被北洋軍閥的首領袁世凱所竊取,初生雪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在中國只存在了幾個月即告天折。
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資產階級共和國蛻變成了封建軍閥的專制統治,中國不僅沒有開通自由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而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了。
⑹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巨變是啥子
如果是封建社會:
一 秦始皇統一天下 統一文字 統一貨幣 統一度量衡 確立了封建制度 重點是制度的統一
二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從此儒家思想成為了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重點是思想的統一
三 隋文帝設立科舉制度 解決了國家人才問題 重點是從根本上無限期的延長了封建社會的存在
如果是近現代的話:
這里應該指近代史,就是我黨鼓吹的真理。
三次巨變: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
⑺ 中國二十世紀經歷了哪三次歷史性巨變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變: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1、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2、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
3、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從沿海向內地發展,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7)歷史巨變有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的執政黨。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⑻ 二十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指什麼
三次歷史巨變是指1、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專制)2、1949年新中國成立(改變了社會性質)3、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
⑼ 中國近代史出現過哪些歷史性巨變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的大門被迫打開,外患接踵而至,主權和領土不斷遭到破壞。中國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第二次:新中國成立。
第三次:十一屆三中全會。(思想上)確立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指導思想;(政治上)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把經濟建設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組織路線)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改革開放)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