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初中歷史如何組織教學

初中歷史如何組織教學

發布時間:2022-09-23 16:49:51

1. 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歷史教學方法。1.講述法。此方法有利於學生了解歷史的過程和內容,適於向學生傳授新知識,也適於復習鞏固舊知識。可分為敘述、描述和概述三種具體方法。運用敘述時史實要確鑿。教師所述史實,應來自可靠的史料,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表象。敘述要具體生動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使學生如親臨其境,感受歷史真實場面。描述法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自然的領悟有關的歷史結論。對於教材中較為次要、但又必須講到的部分用概述的方式,以便勾勒出歷史的全貌和線索。2.講解法。講解歷史上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法令條約和科技文化等內容。講解的具體方法主要有釋義說明、舉例論證、分析綜合、比較、對比。3.談話法。是師生雙方以談話或問答的形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地思考、理解、掌握知識,還可培養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4.討論法。討論中促進學生參與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積極進取的態度等等。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最後通過具體史實向學生闡明正確觀點。

2. 如何做好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

在教學活動中,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換句話說就是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得盡其所用,教學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沒有教完內容,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講得很多,講得天花亂墜,講得很辛苦,也是無效學習。
歷史學科內容多(既有中國歷史,也有世界歷史)、跨度大、任務重、時間緊的特點,那麼在有限的課堂四十五分鍾的時間內,到底如何有效地實現歷史課堂高效高果呢?這一直是我們這些歷史教師不停地琢磨、探討的。
一、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五分鍾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准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因為我們不能由於自己預設得不充分、目標掌握得不明確,對於課堂即時生成調控不力而浪費時間。
在備課的階段我們教師就必須多下功夫,熟練把握教情和學情,注意教學中的取捨,努力減少無效勞動,做到「四個到位」:精心備課到位,准確講解到位,能力訓練到位,學法指導到位。確保上課不打無准備之仗。
將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要有機的結合。特別是課前備課,一般是每人每周備一節課,或者兩人備一節,所以在初備過程中,教師除系統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則,學生該背的內容你也要會背誦;典型題例自己先要做,相關的知識要充分學習了解。上課中,經師生碰撞,你再把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課後更要備「課後課」, 發現問題,就要想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問題?有沒有必然的規律,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分析一下,記下來,不管是什麼情況,就像拍照片一樣。積累多了之後,再來集中總結。這樣通過課堂反思與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一節完整的課才算備好,也才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這種備課方法,我覺得它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很強。事實上有很多老師已經在這么做了。我們一般都要教幾個班級,同一節課要講幾遍,你會發現這幾個班級你講得並不會完全一樣的,兩三遍後基本這個課是最精華的,在別的班發現的問題在這個班幾乎都及時糾正過來。特別是我們將備課這一日常教學工作通過准備、實踐、再加上反思解決就上升到了教學研究的高度,順便也實現了教研與備課、上課的有效統一。
二、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抓學生主體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該擺正位置,只起引導的作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是老師教了什麼,關鍵是學生掌握了什麼。一個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給他,過了沒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給他,如此反復,他始終依賴於你,……但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時候就教會他怎樣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學會了取水這一技能,也就不會依賴於你了。因此,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發現式的學習方法。
怎麼引導學生呢?課堂上我們不能不講,也不能一講到底,那太累了。所以從自己所教年級學生實際出發,根據教材內容、特點、知識結構,編寫各具特色的導學案還是比較實用的。編導學案要注意:
講授新課,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
復習課,必須注重知識的整體、系統性及運用能力。
導學案的使用,使學生對課文有了由面到線到點的認識。在編寫導學案時,為了地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總體印象,最好運用提綱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解決,這種形式看似簡單,但都是考試的考點,必須准確無誤地掌握。讓學生利用導學案自主學習。(15分鍾左右)學生在自己整理知識點時,往往丟掉一二個,或先後錯位,針對這種情況,在編寫導學案時,學生容易「丟」「錯」的地方變成「填空」,讓學生填寫,達到強化記憶,反復記憶的效果。學生在書上找到並劃出知識點時就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對一部分好學生來說,相當於復習一遍。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積極參與,認真閱讀教材,分析課文,尋找答案,並深入的思索和探討問題。【這里有一點要強調一下:學生總說對課文、書本不熟,沒時間看書,我們也試了一下,每堂課預鈴與正式上課鈴之間大約有2-3分鍾,如果利用上,也是很好的時間段,讓課代表領著學生讀課文,至少能讀一大段,組織好的話,都能讀上近三分之二,時間長了,課文多多少少也熟悉多了】然後鞏固記憶(5分鍾),現在學生的時間實際上非常緊張。課下看歷史的時間非常少,只能向45分鍾要成績。而且,不讓學生記憶也是不行的。歷史知識點繁雜,如果單靠閱讀教材,不但費時,而且記憶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進行提煉記憶。沒有識記基礎的思維,就象空中樓閣。所以,這5分鍾是不能舍棄的。俗話說「好腦袋不如爛筆頭」, 對已經明確的答案要及時進行鞏固,在鞏固的基礎上進行反饋。對於開卷考試來說,僅掌握基礎知識是不夠的,必須上升到理解運用的層次。就是說,不僅要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怎麼用?這一部分應該是整節課的精華,就需要教師幫助解決。例如有些問題的政治性、專業性、理論性太強,該講就要講,打造高效課堂並不避諱講,講得合時、合適,講的過程中要啟發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而言其重點難點和關鍵,教師要精講點撥,講清講透;特別是當學生的學習基礎普遍較差的情況下,我們教師則應放低起點,怎麼講學生也不懂的問題乾脆就不講,否則不僅沒有教學效果,反而給學生的自信心造成更大的壓抑。我們必須正視學生的基礎-----這一教學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15分鍾)最後鞏固練習(10分鍾左右)設計一些練習題,附在導學案的後面,當堂檢測、查看教學效果,在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同時,也知道自己的教學缺陷,及時補充和修正。練習分為兩部分:一是基礎知識運用。這是要求全部學生都掌握的最基礎的知識。二是強化訓練,將與本課內容有關的基礎題進行篩選後得出。要針對本節課復習重點,以求達到即時鞏固的目的。要注意梯度,要循序漸進。 練習題要根據學生的學情精心設計精選習題,選題的原則一:少而精,有明確的練習目標,針對學生易錯點有的放矢。原則二:難易適中,做到不選難題、偏題、怪題等,所選題的難易度能夠培養學生的雙基。總之,教學活動離不開習題,只有靈活、正確地運用習題,才能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於試題中的共性問題要認真全班講解,個性問題單獨解決,絕不積壓學生學習中的問題。
目前對復習課來說採用學案導學精講精練的復習模式效果還是較好的,而對於新授課來說則應注重基礎、注重規范、注重技能。總之,復習課要體現考點考綱,體現知識主脈,體現規律方法,體現能力的培養,新授課的教學則應體現基礎技能、體現規范與反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三、借鑒別人的東西,是最快的途徑。
應該堅持聽校內外其他教師的公開課或常規課,同學年的教師互相聽課。各級學科帶頭人、備課組長課堂要隨時開放。要充分利用博客和網路這個研討平台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博客發表教學設計、論文、反思、教學方法,開闊自己的教學思維,學習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搞好教學課堂的實效。
四、加強課堂上的管理
①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排除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干擾因素。
因為糟糕的紀律之下難以完成教學任務,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總聽到很多老師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越來越難教」, 迫使教師總是在課堂上說:「不要講話」『「要注意聽講」等。有時我們老師講課就跟唱催眠曲一樣,下午上課經常睡著一片。因此如果學生有溜號、睡覺等現象,要及時糾正。其實想要控制學生也很簡單,將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上去。關注每個學生,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所以我們上課時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緊跟老師。比如講試卷的時候,念完題目後可以問:「這道題該選什麼啊?」讓大家就一起回答。象這種情況讓學生跟著喊一喊,有助於他們集中注意力,也有助於加強對題目正確答案的印象。如果總是悶著頭聽,就很容易走神。不能讓他們埋著頭聽課。要讓學生的眼睛看著黑板、看著老師,耳朵注意聽,手要在書上做記號、口要大聲朗讀、記憶。就像打麻將。麻將是我國國粹,也是利用「五到」的典型。首先,眼到,所謂「看著手裡的,盯著鍋里的」,兩隻眼睛肯定不閑著;手到,洗牌、砌牌、摸牌、吃碰杠胡,樣樣都要動手,有的人連摸牌都不用眼睛看,只用拇指在上面一摸,就知道什麼牌了,這也是一種本事;口到,打麻將就圖個熱鬧,一邊打一邊埋怨手氣差、侃侃家常自然是免不了的,尤其是逢年過節親戚朋友見面,有什麼事情就都在牌桌子上就說了,玩麻將反而成了一種形式;有人開口就有人聽,耳到自然不在話下。最後,心到,打牌自然要算牌,什麼是生張什麼是熟張那是一定要計算清楚的,不然自己聽了牌胡不了,還光給人家點炮就損失慘重了。有了這「五到」,你看有幾個人打麻將不專心致志的?不僅專心致志,而且精力旺盛,越打越精神,熬個通宵都不成問題。人感到精神勞累,往往不是由於工作時間長,而是由於想的事情太多、精力分散所致,真正跟打麻將一樣集中精力做某一件事情,很難感到勞累。這就是「五到」的神奇效果,雖然用打麻將來跟聽課做對比有些不倫不類,但它們的原理是相通的:其實就是把你的全身感官都調動起來,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去。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我們要想要成績,你就得想辦法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願意學習。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要有「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思想。什麼方法只要有效就行,學生能學到東西就行。
②千方百計要讓成績差的同學考出好成績,盡量不讓他們拉後腿。最好是能穩定住他們的情緒,想辦法不讓他們在考試中落隊。其實所謂的補差,首先是「治懶」,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拖拉等,針對以上情況,分別要施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略簡單的問題請差生回答,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自信心;課堂作業堂堂清,我們要嚴格監督,不能讓他們有拖拉的機會:例如學生的課堂練習必須檢查或者抽查,發現完成情況不好的、交白卷的都要給予處罰。這種處罰既不能傷害他們的積極性,還要讓他們挺難受,挺累的,讓他們感到還不如寫題了,下回就不想再受這種折磨了,當然,如果我們做不過來還可以請班主任配合,但是千萬不要打和罵,別跟他們對著干,要講法和藝術。其次他們的分數低,往往是在知識、技能掌握上存在缺陷,或者是記憶不牢,或者是理解不透,或者是應用不熟練。想提高成績還是讓他們回歸課本,課本是法寶,讓他們抓住書本框架,背熟目錄和小標題。因為背熟目錄才能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系,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奠定基礎。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是學好本學科的先決條件,絕對沒有什麼捷經可走,這些東西記不好,就學不好歷史。再難的題目也無非是基礎東西的綜合或變式。
③眼看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必須讓學生記筆記,讓學生動起來。我們所說的筆記一般分為三種:即課文中劃符號,課文旁寫評或注,還有課堂筆記。學生在聽講的同時,需用紅筆或彩色筆在課本上勾畫各種符號。學會在課本上作符號寫批註,既可以使學生聽講時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記憶,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學習,突出要點,把書由「厚」變「薄」;還有利於今後復習,翻開課本,重點難點和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從而引起對舊知識的回憶,增強了學習效果。
可是很多學生也讀了這么多年的書,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筆記。我們經常發現有很多同學,筆記記得非常認真,還拿一個非常好看的本子記,你翻開他們的筆記本,有時比我們老師的講義還規范。但他們的成績卻不見得好。原因很簡單,課堂上認真聽課才是核心,筆記只是輔助手段。筆記應該記得比較簡略,自己能看懂就行了,一邊聽講一邊埋頭記筆記,老師講的東西全記在紙上,腦子里卻是一片空白,這樣本末倒置,學習效率怎麼可能提高呢?所以記筆記應該只記重點要點,要爭取在心裡把它弄明白,老師一邊講,要一邊動腦筋想想為什麼。如果是我們老師要求記的,最好給學生時間。這里我說一下:我個人認為筆記還是抄錄在書里比較好,方便和課本知識緊密聯系。這樣在考試中方便查找和分析,與基本知識點相對應更准確,進而不失分。
五、無論怎樣高效,最直接的檢驗結果還是體現在試卷上。要答出一份滿意試卷,培養答題技巧非常重要,讓學生掌握各類題型的特點和解題方法,訓練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狠抓審題能力的培養、答題技巧與規范性訓練。
選擇題重在正確率,選擇題在考查歷史基礎知識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覆蓋面廣,能比較全面地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記憶能力和幾乎所有層次的思維能力,所佔分值比重大。從近年的試卷看,選擇題的難度值低,避免這部分的失分將有助於提高整體成績。解題時,須要求學生讀懂題意,抓住題乾和題中的關鍵字。其後,運用正確的方法解題,如運用直選法、排除法、比較法、分析法進行選擇極為有效。
材料解析題重在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題要遵循幾個步驟:先看設問,再根據設問有針對性地讀懂讀通材料,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最後按設問要求結合教材分析解答問題。解題時,讀懂發問很重要,比如「根據材料」,就說明答案基本上在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 則要求先找出材料與教材的契合點,然後依託已知材料知識和藉助課本知識進行解題,答案基本在書上。此外,還應要求學生注意看分答題,堅持問什麼答什麼,語言簡潔准確,不必像問答題一樣展開回答。
列舉題重在仔細,答案要准確、完整。適當運用目錄、大事年表或歸納的資料。
這里還要注意應努力避免「兩不」問題
所謂的「兩不」,就是學生尤其是好學生易犯的錯誤:「會而不對,對而不全」。
有的學生基礎都不錯,拿到一道題目並非束手無策,而是在正確的思路上,或考慮不周、推理不嚴,或書寫不準確,最後答案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錯誤的,這叫「會而不對」;有的學生解題思路大致正確,但丟三落四,不把話寫完整,這叫「對而不全」。例如寫錯別字、不寫單位名稱等丟分現象。因此,會而不對,令人惋惜,對而不全,得分不高. 我們培養高分的好學生,更要培養好考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腦子能夠快起來,說得實際一點就是做題的速度能夠快起來。但這種心理造成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為一味的想做得快一些,結果慌里慌張,前面的題還沒有思考清楚就去看下一道,做得越快錯得越多,不會做的題目還是不會做,連原本會做的也做錯了。古語有雲「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快腦不等於著急,要想快,首先要「慢」。細節決定成敗,學習「由不會到學會」是一個過程,再由「學會到做對」又是一個過程。後一個過程的完成需要付出更為細致艱辛的勞動,考試的成敗就看這些細節,要想把看似簡單的問題完成得完美,關鍵不是考試時的仔細、認真,而是要求學生平時對自己存在問題的較真,對平時練習中的失誤,要小題大做,不僅要分析失誤的原因,還要讓他們將這些失誤記錄在錯題本上,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並再三反思,保證下次不再出錯,不能讓他們用「粗心」二字一帶而過。書寫要規范,答案要准確精煉,要努力做到「會又對、對又全、全又美」,這也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好學生在考試中「會而對」。
六、養成復習錯題和典型例題的習慣(這種方法最好在好學生中提倡)
錯題是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我們常說要貫徹「三個本」的概念:就是課本、筆記本和錯題本。其中筆記本和課本用來理清知識的思路,可以合在一起,錯題本用來理清解題思路的。因此我們應該提倡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用一個錯題本來整理錯題。每次考前要把自己以前的錯題拿出來再認真的看一遍,理清解題思路。中考中的題目基本都是新出的,但是它的絕大部分題型不可能是新的,大多數知識點也是練習過的基礎知識,只要我們復習好了錯題和典型例題,大部分題目都可以不用花什麼時間去思考就知道怎麼做了,節約大量的時間來檢查。整理錯題,是對所學知識的一次總結,在總結中前進,沒有總結,只能停滯不前。整理出有價值的錯題好題,總結出學習經驗,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高效課堂是在我們教師的不斷探索、實踐與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們的歷史老師成為高效課堂的實踐者,新做法的嘗試者,因為機遇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
最後我再特別說一下初三的復習,怎麼做效果更好一點。
初三歷史復習課教學應該有規劃、系統地進行,復習課的質量必須全面提高。既要注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更應注意歷史知識的整體、系統把握,注意學生能力的訓練。但不論歷史中考怎麼考,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日常教學要有思想、靈魂,復習指導要有方法、策略。

3. 初中歷史怎麼教

長期以來,初中歷史教學受課時設制的限制,教師只注重研究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那麼多的內容灌輸下去,只注重研究如何改進教法,而不注重研究學法指導,以至於學生長期以來養成了依賴的思想,老師講什麼,我們就記什麼、學什麼。這樣,老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辛苦。在深化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狀況依然存在。這種狀況帶來的結果,即便是有時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終究無法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無法培養高素質的、具有個性化的、創新精神的新世紀人才。 「教,是為了不教。」這應成為歷史教學改革所追求的目標。因此,本文想從初中歷史學法指導這一角度來談談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平時備課中在備教法時也要備學法。 因為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內容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而學生怎麼去掌握?怎麼去靈活運用?這不是教法所能解決的,而必須是學法所要解決的。何況學生具有多樣個性,思維方式又具有淺顯性,一個班的學生又與另一個班的學生不同,這是我們老師在備課中必須注意到的。如果我們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那還要研究學法,研究怎麼去進行學法指導。就歷史學科而言,它是一門極富有思維性的學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或者不了解歷史學科特點的人所說的「是純粹記憶性的學科」。因此在備課中,對教學中的歷史概念、歷史事件等內容,不僅要備「是什麼?」,而且要備「為什麼?」,更要備怎麼讓學生去理解它,遇到同樣問題時學生是否就能迎刃而解。即要充分考慮到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二、平時教學中對歷史學科學法指導要有針對性。 備課之後,就要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但由於歷史學科課時設制較少,而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又相對較多,因此要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就不可能每一個問題都有時間開展學法指導,因為畢竟在學法指導時,要消耗一定的時間。歷史學科的學法指導,應包括如:怎麼去閱讀教材和資料,從中搜集有效信息;怎麼去區分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內因和外因;怎麼去把握歷史事件前因後果;怎麼去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怎麼去比較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等等。這些學習方法,在一節課上都去指導,整節課的教學任務就很難完成。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可就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來進行某一種學習方法的指導,既可以突出重點和難點,又可以教會學生某種學習的方法。長此以往下去,學生一定會在課堂教學中逐漸學會歷史學科的學習方法,歷史學科的能力將會大幅度地提高。古人雲:「授人以魚,莫如授之以漁。」就是這個道理。 三、充分利用輔導課或評講試卷時,重點進行學法指導。 上述這些時間,是進行學法指導的最佳時間。千萬不要把它用來補教學進度或用來對對答案。如:在輔導課上,可就下堂課要講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去看,教他們怎麼去看書,怎麼去發現問題,怎麼去解決問題,試著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或者試著讓學生去「教」學生,你來做一回學生。這是體現主體性教學、傳授學習方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方法。評講試卷時,進行學法指導尤其重要,僅告訴學生答案,最多是起到讓學生記憶的效果,一旦題目稍作一點變化,學生不會做的,仍然不會做。因此這時就要讓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讓他們知道:所有這些答案均是有出處的,可以從教材中找到或從所學的知識中分析得到。長期這樣進行下去,學生就會掌握一定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學生歷史學科的能力就會有所提高。教師也就用不作整天為課務重、課時緊煩惱,真正能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總之,學法指導,不論在哪一門學科教學中,都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每一位教師都要從實際教學出發,注重學法的指導。

4. 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讓其自我總結教學提綱

眾所周知閱讀教科書是獲取歷史知識、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途徑,亦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會學生閱讀教科書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而指導學生整理、編寫提綱,可以使學生既掌握基礎知識,又提高學習能力。因其在整理和自編提綱時,必須先仔細閱讀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就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確的知識結構,知識點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識結構的枝幹上,從而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有了整體框架,有利於學生學習和記憶。

二、結合課本內容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歷史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一直具有具有重要作用,由於一部分學生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歷史只需死記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論的思考和理解,以至於他們缺乏學習歷史的動力。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十分注意利用歷史學科內容豐富、縱貫古今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從歷史知識本身提出各種具有較強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他們求知的慾望,發展他們的思維。

三、讓學生理清歷史發展線索,學會抓住學習重點

歷史發展的線索就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中學歷史教材的特點是范圍廣、頭緒雜、內容多,牽扯到的年代、地點、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導學生在這紛繁復雜的歷史知識中理清發展線索,提示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十分重要的。並且在理清線索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尤其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確定重點,這樣就比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點。

四、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效率

歷史教學的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所以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歷史教學中,採用以下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並且能取得效果良好:第一,重復記憶法。讓學生把知識點分開學習,當時看一遍,一周後再復習一遍,一個月後再重復一次,記得就會比較牢固。第二,重點記憶法。在每一課的教學中挑出重點,讓學生重點記憶。這也發揮了教師的重要性。第三,引導學生記憶綱要。如美國獨立戰爭經過的六件大事等。

5. 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初中歷史是初中必修的一門課程,對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對國家以往歷史發展過程了解等等有著重大意義。然而,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不少老師為了提高更加有效的 教學 方法 花費了很多心思。那麼我對此寫了以下策略。

高效課堂 ,不僅是素質 教育 對課堂教學的根本要求,同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致力於追求的目標之一。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基本上還停留在「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效率明顯較低。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無疑就成為了廣大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共同探討的重大課題。

引入 故事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不可否認, 課前預習 是提高課堂長效機制的關鍵環節之一。那麼,為了進一步提升課前預習的效果,教師首先就應該採取科學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預習當中,才能夠達到良好的預習效果。

例:在相關秦朝歷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即可以為學生講述與秦朝歷史相關的小故事,如「焚書坑儒」、「指鹿為馬」等。當然,故事的講述並不一定是口述,教師也可以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影視劇作品入手,讓學生感受秦朝歷史,如《尋秦記》、《大秦帝國》等。在故事講述完成之後,教師即可以提出對應問題:「故事中(影視劇中)所反映的秦朝歷史是否真實?我們的教材上是如何介紹秦朝歷史的?」帶著這樣的疑問,讓學生在此對課文進行閱讀。顯然,這樣的過程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同時也能夠產生更好的預習效果,最終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增加互動、優化討論,活躍課堂氛圍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與基礎。那麼,要想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就應該適時引導課堂討論,在確保討論方向性的基礎上來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當然,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應對學生討論過程中的行為與反應進行科學有效的監控、管理,促使學生的討論內容始終都緊緊圍繞著相應的主題,從而實現開展討論活動的預期目標[1]。

例:在「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即可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設置如下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比如五代十國時期為什麼頻繁出現政權更替的現象?針對這樣的問題,學生通常都會很快得出答案:「這種政權更替頻繁的現象是唐末藩鎮割據的延續j結果。」此時,教師既可提出延伸性問題:「五代十國之後,趙匡胤(北宋政權建立者)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來加強了中央集權,這對五代十國的政權頻繁更替現象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這樣的做法對北宋帶來了怎樣的局面?

通過小組討論,加之教師適當的引導,學生必然會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認識,從而得出答案:「杯酒釋兵權的做法是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從而實現對地方財政、軍事的控制。而其根本目的則在於削弱地方權力,有效避免藩鎮割據局面的再次出現。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有效避免了藩鎮割據局面的再次出現,但卻給宋朝埋下了積貧積弱的伏筆,導致出現了實力較強的宋朝卻屢戰屢敗的現象。」

顯然,通過對這些議題的討論,必然將引導學生充分神話與挖掘歷史的內在聯系,不僅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同時也充分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

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現代教學手段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徹底打破了傳統格局,改變了「言傳身教」的傳統靜態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以圖文並茂的特徵來實現了對「形」、「聲」、「色」的有機結合,以掛圖、實物模板等形式來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給學生帶來了更加逼真的直觀感受,在這種生動的教學情景下,學生身臨其境,充分刺激著學生的感官[2]。

例:在「開國大典」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即可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播放相關於開國大典的視頻錄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昂首走過天安門的那一瞬間、在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剎那,學生的自豪感勢必將在心中油然而生。基於這種自豪感,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必然將更加投入。這不但實現了教學目標,同時也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結束語:要想構建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首先就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其次,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探索、思考與質疑的機會。顯而易見,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教學環境下,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淺談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實施方法

一、預習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新課程創造性提出新的學生觀,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歷史新課程教學中,學生由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自主的學習者,學習新知前,預習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效預習不是簡單地瀏覽書本,應該要求學生帶著目的、問題,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找到答案,找出教材的難點和重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用筆劃或記入預習學案。同時,教師應該加大對預習檢查的力度,重視對學生的評價。

二、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備好課才能上好課。一般來說,教師在課前的准備主要是備教材、備學情、備教法、備學法。但要真正做到高效,應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現在普遍採用的.一種提高教學水平的備課方式,通過集體備課可以取長補短,形成最佳的課堂教學方案。備課組每次備課前先確定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廣泛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共同規劃以解決最迫切的問題。

三、上課是高效課堂的根本

新課程在強調學生「主體」意識發揮的同時,對教師「主導」作用的要求更高了。就歷史課而言,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為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找准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提出有思維價值的問題;淡化「教」突出「學」,把教學過程變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消除師生間的距離感,使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個性與才能。

四、遷移是高效課堂的精髓

學生學習掌握知識、技能是通過廣泛的遷移,使已經獲得的 經驗 不斷概括化、系統化而轉化為能力。歷史教材中有許多內容相似和聯系密切的歷史史實。教師在教學新的章節時,要善於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充分利用舊知學習新知,就能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在一個歷史事件中學到的 學習方法 ,如果在新的情境中不能加以運用,那麼這些知識或方法並沒有被學生真正掌握。因此,教師必須樹立這樣一種意識,凡是應該讓學生掌握的知識或方法,不能僅僅滿足於教學過程,而是應該千方百計地設計各種練習讓學生練習,使學生能及時地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實現學習的遷移。

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相關 文章 :

★ 語文老師教學計劃參考文本【5篇】

★ 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最新10篇

★ 初中教師的個人工作計劃範文

★ 2020初中老師新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 2020年學校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精選範文5篇

★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 初三教師第一次動員會校長講話稿

★ 2021初中教師工作計劃

★ 物理教師期末教學總結【10篇】

★ 有哪些高效的歷史教學方法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6. 如何做好初中歷史教學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拓和探索優質、高效的教學理念,同時,也要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積極強化歷史教學的實踐性、有效性。
一、根據具體教學形勢,提高教學有效性
作為教師,在平常的歷史課堂教學中不免有些枯燥而乏味的教學,如何使歷史課堂教學具有高效性,就要求教師對課程進行有效的改革或創新,主動地轉化教學角色,由從前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倡導者、課堂教學設計的承載者、課程改革的創新者,而理念轉化之後,教師的文化底蘊是否博厚,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二、培養和營造學習歷史課程的興趣和氛圍
正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所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所以要學好課程,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導師。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要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點。眾所周知,興趣是需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的,就像學習心理學一樣,需要引導,需要誘發興趣的產生。如何為之呢,這就要使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長此以往,也就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興趣。如果對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增加了,學習狀態就會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主動性就提高了,那麼學習的效率就進一步提高了。
三、總結課堂教學經驗,分類教學層次,提高教學水平
明確歷史教學中層次之間的關系,就不會導致過多的無效、重復勞動。比如,某種題材的歷史,初一這樣教,初二還這樣教,到了初三我們依舊這樣教,甚至不同類型的歷史之間,教與學也採用一樣的方法和方式,沒有難易差異、先後差異,那樣學生對歷史知識也就無法很好地循序漸進去掌握,最終導致很多學生到了初三歷史基礎還很不牢固,缺乏基礎而又系統的類型題材識別能力。
總之,我們要對教材進行深刻的分析,明確在教學中的各個層次,並採取相應策略來塑造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更好地使課堂教學真正科學化、高效率化。

7. 初中歷史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其一,設置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探索的過程,也是學生提高歷史認識的過程。這些研究性學習問題從哪裡生成呢?第一,教材。如教材的導讀框、課文、插圖、小資料、地圖、名人名言等;第二,課外的歷史材料。如音像、實物、口述史、文字資料等;第三,社會生活。如日常生活、社會熱點、時事政治等。提出問題之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然後再引導學生用心思考、踴躍發言。問題的解決,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對具體歷史現象的認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用具體的歷史事實來印證歷史結論,甚至修正歷史結論,從而樹立起科學的歷史觀。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和理解「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其二,注重歷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學過程的邏輯性。

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學習歷史不僅僅能夠使人明智,還能夠提高人們對歷史和現實的決定力。歷史教育應當突出它的思想性,而不應僅僅是講講故事或說說笑話而已。我們歷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啟迪民智,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讓下一代成為能夠獨立思考、有批判精神的人。為更好的實現以上目標,歷史教學過程要注重教學環節的邏輯性,即從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過渡要自然,讓學生把握各個歷史事件內在的邏輯關系,掌握歷史發展的脈絡。在此前提下,我們再盡可能地讓學生明白歷史的多樣性及其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其三,注重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樣的教學方法。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首先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前提條件。其次,運用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向學生展示歷史原始錄像、經典的歷史圖片、電影剪輯或其他文字資料,構成視聽沖擊,讓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走近歷史情境,進行情感體驗。隨著多媒體技術、通訊網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將在教育中廣泛地得到運用。這即所謂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再次,根據每一課的實際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講述法、講解法、談話法、直觀教具演示法、綱要圖示法、講讀法和發現教學法等。

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1.讓學生認識到歷史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忘箭去就等於背叛」,歷史教學是向學生展現一幅幅生動形象的歷史畫卷,在這些歷史畫卷中有數以萬計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及人類歷史長河中的無數優秀的成果、精華。如果教師能把精彩的歷史故事、活鮮的歷史人物引入課堂,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不僅是為了考試,也是為了增長知識,拓寬視野,提高自身的歷史素養。學習歷史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精神,塑造學生人格,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歷史課變得有血有肉、充滿魅力。

2.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領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教師唱獨角戲,對牛彈琴,整個課堂氣氛既沉悶又壓抑,學生失去學習的生機和活力。現代教育課堂要求教師導,學生演,師生互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如在講《戰略大決戰》這一課時,我設置疑問,復習導入:蔣介石為什麼要發動內戰?人民解放軍運用什麼戰術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為什麼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的開始?學生通過回憶,復習,解決以上問題。接下來我承上啟下地講授:隨著決戰時機成熟,解放軍進入戰略大決戰階段,然後由學生自主學習回答問題。第一步:先讓學生在書上做標記,A.東北——遼沈戰役——「關門打狗」——解放東北全境;B.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淮海戰役——「中間突破」——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C北平、天津、張家口等地——平津戰役——「瓮中捉鱉」——華北全境基本解放。然後小組討論;三大戰役為什麼選擇以東北為突破口,遼沈戰役為什麼要先打錦州,陳毅的話說明了什麼?為什麼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最後採用同桌一小組—師生合作探究的形式解決,由我歸納三大戰役的歷史意義。整節課下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討論熱烈,甚至爭得面紅耳赤,學生那種活潑的天性、好奇的心理、大膽的質疑都得到了發展,教學效果顯著。

3.採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圖文結合,生情並茂,如臨其境,它以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人,耳聞其聲,從而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如在講授《明清反侵略斗爭》這一課時,把「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台灣」、「雅克薩之戰」的故事情節通過影視資料展現出來,讓學生看到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對侵略者無比憎恨。又如在講授《新航路的開辟》時充分利用地圖,並設計成動畫,在屏幕上展現了三條不同顏色的航海路線,這樣學生在顏色的變化中、地圖的運動中輕松地掌握了這三位航海家遠航的起止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巧用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科目涉及不同歷史人物,不同歷史事件。在歷史課教學中,採用師生互講故事法可以使學生對歷史課充滿興趣,從而加深學生記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講《國家產生和社會變革》這一課時,我就講了「退避三舍」、「問鼎中原」的故事,使學生明白了晉文公和楚庄公為什麼會先後成為春秋五鼎中的中原霸主;在講述商鞅變法時為了取信於民,在城門「懸目賞金」和「處罰太子師傅」的故事,從而增強對商鞅變法對秦國的影響的認識。有時讓學生講析自己熟悉、喜歡的歷史人物,如在講到《明清時期文化》時讓學生自己講述喜歡《三國演義》中哪一人物、《水滸傳》中的好漢,描繪一下《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的性格,如何看待《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信,長久保持學習興趣

信心的力量是驚人的,充滿自信的人,永遠擊不倒,他們是人生的勝利者,自信可以克服困難。因此,在平時的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經常使用一些肯定性的、激勵性的語言贊美學生,使其形成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莎士比亞說:「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陽光,沒有陽關,我們就不能生活。」由此可見,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在與學生交往中,適當贊美學生,會產生一種和諧、溫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激勵代替批評,以贊美激發學生潛在的動力,自覺地克服缺點,彌補不足,這比責怪、埋怨有效得多。

總之,在歷史教學課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師生產生情感共鳴,融為一體。

8. 新教改下如何進行初中歷史教學

一、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某一位教育家曾說:要想學生學好你的科目,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尊重學生,師生平等。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曾幾何時,我一臉嚴肅的在課堂中對待我的學生,得到的也是學生滿臉的漠然。難道是我的學生對我的提問真的不懂嗎?終於,有一天,我的學生在課外告訴我,老師,你太嚴肅了,本來想好的答案都不敢說了,我們怕。我反思,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對待學生的根本態度是什麼?而我們課堂中的沉悶或歡笑正能反映出我們對待學生和學習的態度。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能否成功首先取決於師生關系。新課程倡導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怎樣對待學生,這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關鍵。平等則是師生之間開展有效對話的前提。當走進教室的剎那,老師就面帶微笑,把自己定位於「學生」以學生的身份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親切的語言。讓學生感到老師和藹可親,學生感到師生之間沒有了隔閡和身份的懸殊;突然發覺,當我微笑的走進課堂的時候,學生給予我的微笑更好,也更燦爛。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其人格,承認學生是一個獨立的人。當我微笑的解答時,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更像一個學生學習的同伴;也不再是知識的強加和灌輸,而是親切的詢問,共同探討;更不再是冷漠與古板,而是溫情和尊重。在我微笑的親切話語中,學生感受到的是鼓勵和肯定,是老師對自己的尊重,課堂亦不再是學生痛苦煎熬的煉獄。教師要尊重學生。教師與學生始終保持感情的交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剛升入中學的學生,對歷史知識往往限於表面認識上,再加上他在小學養成的踴躍發言的習慣,極可能在回答問題時鬧出笑話。遇到這種情況老師應溫和地指出他的錯誤,同時適度表揚他敢於回答問題的勇氣,這會使回答問題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又不對自己失去信心,而且還可以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對自己樹立信心吧,一天幾縷微笑,課堂乏味就會遠離。當教師用自己的教學素養和教育技能,把平等的師生關系貫穿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為師生之間開展有效的交往對話,積極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的時候,那教學就成功了。
二、師生平等,教學互動,共同參與,創建和諧課堂。
「寓教於樂」的平台,是師生成為一個共同體。「歷史教育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深奧和晦澀,並沒有太多的教條與死板,從本質上講,它應該是一種師生共同探索、追求真理的心路歷程,是一種激情與智慧碰撞、知識與能力交融,體驗感悟的過程」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課堂成為師生互動的動態場景,讓知識在對話交往中不斷生成,實現知識與信息在師生、生生之間有效的交流互動,教學互動,就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能動性:教師的主動性在於啟發和引導,學生的主動性在於積極思考和質疑,主動的學習。如果我們以一種簡單機械的模式講課,以冷漠庸俗的理念與學生交流或者根本不與學生交流,就會消解學生的思想、情感、精神。他們的內心感受說不出來,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顧慮重重、心情緊張以至出現抵觸與厭煩情緒,個性得不到重視,創造力得不到發展。學生能不能產生疑問,能不能在課堂上「動」起來,關鍵在教師的激發和引導。
1、要想使課堂真正地「動」起來,教師應具較高的素質,要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充足的專業知識儲備和高超的駕馭課堂的能力。為此,我們必須多學習,學習當代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2、教師要時刻想著學生,在課堂上,教師自己講是極容易的事,但要讓學生「動」起來是不容易的。那麼,如何能讓學生「動」起來呢?第一、要讓學生「敢動」,也就是在教學上要創設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克服教師專制,體現教學民主,教師要以真正平等的身份,真正民主的心態與學生交流,而不是以惟我獨尊,高高在上的教學獨載者的身份出現,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敢動」。第二、要讓學生想「動」。教師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准確的把握而設疑,激疑,在看似乎平淡無奇的地方巧設問題,之後進行鼓勵性啟發、引導。第三、要讓學生能「動」。要更多地發動學生,給每個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只要學生有動的意願,哪怕僅僅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也應給予其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要發動更多的學生,克服「雙邊交流」,提倡「多邊合作」,一般說來,討論法和談話能給學生以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學生能較為充分地動起來,第四、要讓學生善「動」。在學生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如果學生在一個部驟不能繼續回答下去的時候,要適當地鋪設台階,使其順利完成作答;要適時地點評,給以鼓勵和肯定性的評價。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使學生充滿信心,會逐步地樂於發言,善於發言。
3、教師要有深厚的民主意識,善於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積極創建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師生的交往對話中,學生主動向老師發問質疑;學生的質疑特別是超出教材的問題,對老師來說是一種促動和挑戰。課堂上師生互動沒有規定性和確定性,這不僅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充分預設,更重要的是促使教師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專業理論,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進一步鑽研教育理論,不斷提高教育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講,講師已不再是單純的「教」,在「教」的同時「被教」,學生「被教」的同時也在「教」。這樣在師生的交往互動中,教學不再是教與學的簡單疊加,「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為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
學生真正的動起來了,不同的心聲就出來了。由於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就同一個問題,學生會產生不同的觀點和態度,在師生的交往對話中,並不意味著消除這種差異,求得共同的一致意見,而是要理解和珍視這種差異。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這要求教師不斷鑽研,提升教育技能和教育水平,達到「善教」;同時,要求學生發揮主體性,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全身心地參與課堂,達到「善學」。教師的「善教」和學生的「善學」結合起來,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互動。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能力。
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學習效率更快的提高。發現學習,研究學習,探究學習是新課改所強調的三種學習方法。教師要貼近生活,加強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能力。「歷史教學的關鍵不僅僅讓學生記住多少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學會認識歷史的方法,養成正確的歷史思維習慣,從而為學生人格、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學習潛力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新課程在課程目標中特別增加了「過程與方法」,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注重歷史學習方法的教學,這是以前大綱中所沒有的,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1、 結合現實進行研究性的歷史學習。
歷史研究性學習,教學內容不僅僅是提供一篇現成的教材讓學生去理解和記憶,而是呈現一個需要學習、探究的歷史問題,或者提供一些史料,但材料不直接解決問題,而是作為解決問題的某些依據。現行歷史課堂教學應在保持快速高效地掌握歷史系統知識的同時,突出問題在教學中的作用,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按照問題探究模式的運行程序,即「創設問題情景---提供歷史材料---探求問題解決方法---得出歷史結論---運用新知識解決新情境問題」,開展教學活動,積極引導學生發出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講到鴉片戰爭這段歷史時,我以「青少年如何預防毒品」為主題讓學生寫一篇小論文,有的學生從毒品對社會的危害對毒品展開論述,有的從毒品對青少年的學生危害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評論,有的對毒品傳入我國的歷史作了回顧;再如:鄭和下西洋、戊戍變法這些問題雖然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難以得到圓滿的解決,但它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無疑會對其探究歷史的精神和歷史創造意識的塑造產生積極的影響。
2、加強課內活動,加強學科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各社會現實的聯系,使學生的學習處在一種現實的氛圍當中,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得到鞏固和提高。
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創設各種活潑、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善於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著往事新課程目標中所提到的一個重要學習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不僅幫助學生學會了一種學習歷史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學生的思路,打開了思維,使學生逐漸會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思考問題,從而有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

四、教師要做到四個轉變,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教學質量無法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新課改中課堂教學沒有完全轉位,我認為教師從以下四個方面轉位,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第一、教材研究轉位教材、學生雙研究。我們在備課過程中往往只備教材而忽視了學生,而使課堂教學失去了豐富性、靈活性。所以教師應該更多地思考學生。
第二,學生傾聽教師轉位教師傾聽學生。在同學生交流中,通過傾聽學生,教師更能辨別出那些學生具有更好的悟性和理解能力,也能發現學生理解能力上的偏差,從而判斷學生理解的深度,並決定要講的東西,從而激發學生的潛能,學會學習。
第三,全方位指導轉位適時指導。教師的指導要做到適時,謹慎有效。
第四,面向個體轉位面向全體。教師的指導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那些知識基礎差的學生,給予他們特別的關注和鼓勵,使他們有信心學習。
總之,「課程改革表面上是改善教材,實質上是改造人,改造我們自身。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積極地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新課改對『自我』的意義,並主動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課改之中,敢於承擔責任,善於解決問題,使課改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可見,課改的精髓就是要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教學理念的轉變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從而把新課程改革推進更深處,歷史課改也必定能探索出成功之路。

9. 初中歷史學科如何進行有效教學35230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歷史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動機。因此,培養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是歷史教學過程 中的重要一環,可採取的方法有:

1、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探索多種教育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一堂課要有引人入勝的導入、豐富多彩的內容、留有韻味的回味。教學時要史論結合,注重教學情景的創設,豐富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體驗,如利用精彩的故事、電影、謎語、典故……;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趣聞軼事、哲理故事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還要錘煉教學語言,做到科學性與知識性相統一,趣味性與幽默性相並存,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深奧的問題具體化,從而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加強學法指導。陶行知先生說:「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的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的寶藏。」因此學習方法得當,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並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愉快的情感,學習興趣會更加濃厚;反之則產生內疚、痛苦、厭學等消極的情感,隨即降低或失去學習興趣。因此老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指導,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進行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充分發掘課程內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內涵,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熏陶,如歷史知識的記憶方法;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歷史經驗和教訓的總結與吸取,教科書的閱讀、解題答題的方法等,都應進行科學的指導。
二、重視過程與情感和知識目標的統一
歷史新課程從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的特點出發,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一些老師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了後兩者。對歷史教學任務的理解從課堂設計和教學過程上看,有一些教師忽略對具體知識的傳授,表現為在課堂上少講或不講新知識,或是上課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樣一來,學生缺乏對歷史基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對歷史的具體感受,因而很難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甚至很難展開討論。教師這樣安排,可能是認為應當讓學生來建構新知識,或是認為講多了就會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學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識,教學的活動難以深入,使得學生和教師都處於尷尬的被動狀態。我們知道,歷史教學的任務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課程標准中表述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歷史教學的目標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整體目標的具體體現,都不應該忽視某一個方面。而且,正是由於歷史本身所包含的豐富內涵,才使得歷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發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形成歷史學習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生不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一切活動都難以展開,一切能力也都難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生成也會成為空泛之談。所以,現在要注意避免對教學目標整體把握上的失缺,要全面和正確地理解歷史教學的任務。
三、在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貫徹整體知識結構的教學方面,教師應注意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結構和發展脈絡,尤其還要對內容的深廣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規定,便於有的放矢地教學。重視學生知識結構的轉化,即將教材的基本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和學習能力。在學生的智能培養方面,要想使智能培養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應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入手,具體說:一是教師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並進行思辨的討論;二是教師講授的側重點應從歷史過程為中心轉向歷史發展的邏輯聯系為中心;三是歷史教學要聯系實際,要談古論今,發揮歷史的明理、鑒今、育人的作用。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總體看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是個普遍現象,當然學科的思想教育的陣地作用也就遠未得到充分發揮。思想教育的內容籠統地講,在中國史教學中要著重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在世界史教學中主要是審美觀、世界觀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

10. 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歷史教學

准確把握教學目的和要求教師要注意小學教材與中學教材的銜接.例如:孔子. 小學已學習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中生還要學習作為大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孔子. 教學中,在學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樣教育學生的?」基礎上, 要求學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們繼承?」, 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學說. 再次掌握孔子的學說後來被封建統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這樣循序漸進,不斷提高

閱讀全文

與初中歷史如何組織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