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楊文廣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 楊文廣在歷史上有沒有其人
1、楊文廣在歷史上真有其人。
2、楊文廣(999-1074),字仲容,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楊延昭之子、楊業之孫。歷任定州路副都總管、步軍都虞侯。
3、小說里他是楊延昭的孫子,但歷史上不是。
4、《宋史·楊文廣傳》:文廣字仲容。以班行討賊張海有功,授殿直。范仲淹宣撫陝西,與語奇之,置麾下。從狄青南征,知德順軍,為廣西鈐轄,知宜、邕二州,累遷左藏庫使、帶御器械。治平中,議宿衛將,英宗曰:「文廣,名將後,且有功。」乃擢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遷興州防禦使。秦鳳副都總管韓琦使築篳篥城,
5、文廣聲言城噴珠,率眾急趣篳篥,比暮至其所,部分已定。遲明,敵騎大至,知不可犯而去,遺書曰:「當白國主,以數萬精騎逐汝。」文廣遣將襲之,斬獲甚眾。或問其故,文廣曰:「先人有奪人之氣。此必爭之地,彼若知而據之,則未可圖也。詔書褒諭,賜襲衣、帶、馬。知涇州、鎮戎軍,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都虞候。遼人爭代州地界,文廣獻陣圖並取幽燕策,未報而卒,贈同州觀察使。
『貳』 楊家將楊宗保多少歲死的
時年24歲。
評書、戲劇中的楊宗保,關於他犧牲時的年齡,不下五個版本。有二十多歲的,見張智堯版《楊門女將》,有三十多的,見重慶版《楊家小將》,有四十歲的,見張振寰版《一門英烈穆桂英》,有五十歲的,見於京劇《楊門女將》等大多數版本,有六十歲的,見於《楊家府歷代通俗演義》。
在《楊家將演義》中,楊宗保少年時即隨父出征,在攻打穆柯寨時,為穆桂英所擒,後與穆桂英結親,夫妻同破天門陣。楊延昭死後,他少年受命,兵征西夏,中計受困於陷金山(一說其中箭身死,時年24歲),引得十二寡婦西征。
相關信息
在不少小說和戲劇中,楊業的兒子延昭是楊六郎,楊六郎的兒子是楊宗保,楊宗保的妻子是穆桂英,他們的兒子才是楊文廣,楊文廣是楊六郎的孫子。
可是,據歷史學家研究,楊宗保只是個「烏有先生」,他是說書人,小說家,戲劇家杜撰出來的人物,在歷史上並無其人,而楊文廣卻是《宋史》中有名的人物,他是楊延昭的兒子而不是他的孫子。
在正史中,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兒子,沒有楊宗保;在小說中則說楊文廣是楊宗保的弟弟或兒子。這么看來,在《宋史》中,只記著楊延昭的兒子是楊文廣,在《隆平集》中說延昭的兒子傳永,德政,文廣,但傳永,德政是沒有什麼功績可記的。
而小說家卻無中生有地杜撰一個武藝高強的楊宗保。常征在《楊家將史事考》里推斷說:「倘有楊宗保其人,便可能是楊文廣的別名」。
『叄』 楊文廣怎麼死
楊文廣是病死的。
楊文廣是北宋並州太原人士,為北宋一朝名將,是楊業的孫子,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也屬楊家將一系之人。
咸平二年,楊文廣在一個武將世家出生,祖父楊業是北宋著名的抗遼將領,其父楊延昭更是遼國的死敵,讓遼軍聞風喪膽,為大宋立下赫赫戰功。出生在這樣一個武將家庭,楊文廣自幼受到家庭熏陶,騎射功夫了得,軍事謀略也十分擅長。後來憑借父輩余蔭入朝為官,從此進入朝堂。
宋仁宗慶歷三年,陝西農民起義爆發。由張海率領飢民起義軍發展迅速,轉戰陝西南部、河南西部和湖北西北部等地,影響極大。朝廷派軍鎮壓,楊文廣也在此次派軍之中,推測可能是禁軍一類的小官。班師回朝之後,因為在鎮壓起義中立下戰功,憑軍功升任殿直。
慶歷四年,參知政事范仲淹任陝西、河東路宣撫使,與楊文廣交集,因為欣賞楊文廣的軍事才,因此將楊文廣納入麾下。不過在慶歷五年,范仲淹罷相,而宋朝和西夏也成功議和,楊文廣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宋仁宗皇佑四年,樞密副使狄青以荊湖南北路宣撫使、提舉廣南東、西路經制賊盜事的身份征討盤據邕州的蠻族首領儂智高的叛亂。在選將之時,狄青看中楊文廣,將楊文廣調任廣西鈐轄,其後累遷左藏庫使、帶御器械。雖然現今查詢歷史資料,並沒有找到楊文廣參戰的痕跡,但是既然陞官了,那麼說明他還是立了功的。
宋英宗繼位之後,朝廷評議各地將領,英宗言楊文廣既是名將之後,又於國有功,因此將楊文廣提為成州團練使,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後升任興州防禦使、秦鳳路副都總管。
宋神宗熙寧元年,陝西經略使韓琦奏請修建城堡,朝廷准奏,於是韓琦便派當時是秦鳳路副都總管的楊文廣地方修築篳篥城。修建城堡聽起來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實際上卻十分艱難。
這座城堡是用來抵禦西夏軍隊入侵的,自然會遭到西夏軍隊的阻止。所以在修建城堡之時,經常會遇到西夏人來偷襲,並且將正在修建的城堡毀掉。為了成功修築城堡,楊文廣採用聲東擊西的策略。他一邊揚言會在某地修建城堡,一邊迅速前往篳篥,全面部署防務。等西夏軍隊到了他說的地方時,撲了個空,而宋軍的城堡在這期間總算有了養子。因為修築城堡有功,楊文廣升任涇州知州、鎮戎軍知軍,同時還獲得了宋神宗的稱贊。
熙寧三年,楊文廣改任鄜州權知州,又任定州路副都總管,升侍衛步軍都虞候。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兜兜轉轉,楊文廣來到了他祖輩效命的地方。越到了一個王朝的末年,整個王朝的國力、軍力、經濟實力都會成倍的下降。所以在宋朝中前期還能抵抗北方草原民族,到了末期基本上被草原民族打秋風似的,入宋朝國境如入無人之地。
慶歷二年之時,宋軍屢屢被西夏軍隊打敗,因此使得遼國也開始蠢蠢欲動,想要將宋朝國土咬一口下來。最開始還沒有那麼明顯和猖狂,可等到熙寧七年的時候,已經是獅子大開口,張嘴就要宋朝國土。
宋仁宗急忙派人前去表示願意增加歲幣,才勉強壓下了遼國的野心。朝廷的服軟,無疑是對武將最大的打擊。對外族的低頭,更是軍隊所有戰士的恥辱。楊文廣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揚大宋郭威,呈上奪取幽燕地區的策略。不過還沒有等到批復,楊文廣就在當年,也就是熙寧七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歲。楊文廣死後,朝廷追贈為同州觀察使。
(3)歷史上楊文廣活了多少歲擴展閱讀:
楊文廣民間傳說
《收螟精》
相會北宋時,楊文廣領兵到南蠻收妖。據說在甲子港收了鱷魚精,在鎮前收了水龜精,後來接到報告:說大南山螟精四齣食水稻。於是,楊文廣領兵來到大南山清剿。
螟精聽說楊文廣兵到,情知不妙,慌忙向大山溝里逃竄。可她這時肚裡有孕,要生孩子了肚子痛得厲害。聽著後面的追殺聲,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她看見路邊的大樹下有個貨郎在歇腳乘涼,心生一計,搖身一變,變成一個後生孕婦,跑到貨郎面前求救:「請兄台想法救我母子兩條生命,再生之恩,日後自當報答!」
貨郎見這婦女苦苦哀求,起了憐憫之心。後面喊聲緊逼,來不及問明情由,便叫孕婦藏進貨郎擔里,自己坐在一旁閉目養神。官兵追到貨郎擔前,問道:「可曾看見螟精經過?」貨郎答非所問:「是不是一個女子?」
官兵道:「在哪兒?快說,她是螟精。」貨郎聽說是螟精,但又不大相信,於是吞吞吐吐,不肯說出。官兵急了,翻開貨郎擔進行搜查。可這會兒螟精已經分娩完畢,官兵一搜,她便舍下螟卵,拚命逃跑,逃到大南山峰時,正好碰上楊元帥,被活活生擒了。
螟精雖然死了,但產在貨郎擔稻草堆里的螟卵,孵化成蟲,從此,這種螟蟲專食水稻,不食其他作物。
『肆』 楊文廣怎麼死
楊文廣病逝。享年75歲。他死後,朝廷追贈為同州觀察使。
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楊文廣改任鄜州(今陝西富縣)權知州——代理知州。以後又自西北邊防移向河北邊防,任定州路(治所在今河北定縣)副都總管。
升侍衛步軍都虞候——又回到了當年他的祖父和父親效命的地方。熙寧七年(1074年)三月,沉寂了大約三十年遼宋邊境又其爭端。
早在宋仁宗趙禎慶歷二年(1042年),遼興宗耶律宗真見宋朝屢為西夏所敗,乘機要挾,要求宋朝割讓晉陽及瓦橋關以南十縣之地——這個晉陽並不是今山西太原市所在地。
仁宗趙禎急命大臣富弼前往交涉,又增加「歲幣」二十萬(銀十萬,絹十萬),終於再得到三十年的「和平」歲月。如今,遼朝遣使到宋朝,爭河東地界。
定州路副都總管楊文廣獻陣圖及奪取幽燕地區的策略,朝廷還沒有來得及審批和回復,當年的十一月,楊文廣病逝。享年75歲。他死後,朝廷追贈為同州觀察使。
(4)歷史上楊文廣活了多少歲擴展閱讀:
傳說中的楊文廣是個少年英雄,史書上寫的卻都是他晚年的事,更像是個烈士暮年、壯志難酬的老者。他雖然是將門之子,但仕途並不平坦,沒有多少出人頭地的機會。
晉升非常緩慢,年近五十了還是個很不起眼的下級軍官。宋史記錄楊文廣的第一件事是「以班行討賊張海有功,授殿直」,這大約是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的事。
「班行」相當於現今的排級幹部,是宋軍中最低職位,包括「三班借職」和「三班供職」兩級,軍官向上晉升的順序依次是「三班借職」、「三班供職」、「右班殿直」和「左班殿直」。
楊文廣由班行晉升為殿直,類似於現今由排級提到了副連職。1014年楊延昭病逝,次年,宋朝頒布了新的恩蔭制度,防禦使一級的武將,子可授予右班殿直(正九品)。
其他的則可授予三班奉職或借職(從九品)。楊文廣並非長子,所以初任官階在「殿直」之下,這與當時的政策相符。楊文廣從「班行」(1014年)晉升為「殿直」(1043年),整整用了29年的時間。
宋朝有規定,接受恩蔭的子女必須年滿15。如果1014年楊延昭去世時他剛好15歲的話,1043年升任殿直時至少應該是44歲。從十幾歲的青澀少年到四十多歲的中年長者。
楊文廣在排長的位置上一干將近30年,這在古今中外都算是罕見。以44歲的年紀還只是個排長,很多人可能並不理解,但在宋朝卻不算太過稀奇。
宋朝官員冗多是不爭之事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恩蔭過濫。1015年宋神宗生日那天,宋朝頒布了新的恩蔭條例,恩蔭的名目更加繁多,恩蔭之濫也自此開始。
正所謂「恩逮於百官者惟恐其不足」。據統計,當時每年恩蔭補官者多達500人,是科舉取士的數倍,這些人多為紈絝子弟,有的百無一用,只能由國家出錢養著。
以楊文廣的職位「班行」為例,宋真宗天禧年間就有4000多人,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達到6500多人,到神宗末年人數已經超過了一萬。
如此眾多的「班行」,要想從中脫穎而出,可以想見競爭有多麼激烈,低級武臣升遷非常困難,僧多粥少,有的人只能老死於「班行」之中。
楊家將祖孫三代都捐軀在抗遼一線。楊業在邊關屢立戰功,號稱「無敵」,最後慷慨戰死以身殉國。楊延昭自小隨父出征,在澶淵之役請飭諸軍扼遼歸路。
襲取幽、易等州,威名猶存。楊文廣晚年鎮守定州盡心竭力,面對強敵滋事,大膽獻策議取幽燕。楊家將雖然並非宋代最有影響的戰將,到了楊文廣這一代也已是日薄西山。
『伍』 歷史上的楊宗保活到幾歲的...
楊宗保是虛構人物。楊廣文是楊延昭之子。這兩人並非同一人。
正史記載,楊文廣實為楊延昭之子。曾鞏《隆平集》雲:「詔錄其子傳永、德征、文廣有差。(告訴記載的人,楊延昭的兒子傳永、德征、文廣有差事公務在身)楊家三代抗遼, 只錄有楊業之子楊延昭 (本名延朗)、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其餘人等皆不見於史傳,而楊延昭有子名宗保也於史無證,有待考證。
楊宗保,《楊家將傳》、《楊家府演義》等小說中的虛構人物,《楊家將傳》中柴郡主在天門陣戰役時沙場產子得到楊文廣,楊文廣為楊宗保之弟,而《楊家府演義》中穆桂英產子得到楊文廣,楊文廣為楊宗保之子。
(5)歷史上楊文廣活了多少歲擴展閱讀
民間傳說楊延昭有子名宗保,楊宗保故事出現於明萬曆二十一年 (1593) 唐氏世德堂刊印的《南北兩宋志傳》,而《宋史》則成書於元代,因此,許多人認為民間故事與戲曲劇目所傳楊宗保, 就是歷史上的楊文廣。硬在文廣與延昭之間造成一個宗保來,乃文人之杜撰,不可信。
參考資料
網路-楊文廣
網路-楊宗保
『陸』 歷史上的楊文廣,受范仲淹、狄青器重,不是楊宗保之子嗎
楊文廣大約出生在999年,也就是北宋宋真宗咸平二年。楊文廣的祖父是楊業,父親是楊延昭,沒錯所謂的楊宗保實際上是小說杜撰出來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個人。在楊延昭死後,朝廷曾經降旨,「詔錄其子傳永、德征、文廣有差」。有些人因此推斷楊文廣是楊延昭的第三子,不過也有可能是第二子,因為楊文廣的字是仲容。
在此過程中,楊文廣採用聲東擊西的辦法,成功修建堡壘,且大破西夏軍隊,朝廷聞訊後「詔書褒諭,賜襲衣、帶、馬」。之後,楊文廣又擔任知涇州、鎮戎軍的職務。西北戰事平靜後,北方又出現隱患,契丹挑起代州邊界矛盾。於是,楊文廣調任定州路副都總管,同時被任命為步軍都虞候。
當時北宋的禁軍分為三部分,殿前司、馬軍司以及步軍司,步軍都虞候是步軍的高級將領,楊業、楊延昭都沒有做過這個職務。楊文廣雖然沒有得到許多機會,但他依然憑借自己的能力,在官職上超越了自己的祖父、父親。楊文廣向朝廷「獻陣圖並取幽燕策」,朝廷還沒有回復,他就病死在任上了,終年75歲。
『柒』 楊家將穆桂英到底是怎麼死的
關於楊家將穆桂英的說法有很多種,但是正史裡面沒有提及最後穆桂英的結局。不過,在小說裡面穆桂英的結局就是相當的悲慘。是由51歲的她帶著12個寡婦在和西夏軍對戰的時候,被西夏軍射殺而亡。最後西夏軍割掉她們的頭顱,將屍身丟到虎跳峽的山崖下,可以說身首異處,死得相當悲慘。但從楊家將當時的情況來看,穆桂英大概率不會是這樣的結局。
三是小說中經常有誇大的情節出現,為了讓讀者有感受,就會誇大其中的事跡。而在穆桂英的結局上,明顯小說也是有這樣的安排,為了襯托出楊家將的忠厚,安排出了這樣一場戲。而且小說之後也被修改了多次,早已經和正史有了較大的脫離。所以,穆桂英大概率是因為生老病死等人之常情的原因離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