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河南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文明史有3500年,歷史有5000年
㈡ 河南的歷史有多長
地質歷史從地球形成的時候就有了!人文歷史嗎!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應該就是這地方!考古以半坡文明為最早吧!
㈢ 河南是哪幾朝古都
河南是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魏,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後期)的古都。
1、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
2、開封: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後期)七個王朝在此建都。
3、安陽:殷商晚期都城
4、鄭州:殷商中期都城
(3)河南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河南洛陽是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的古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
1、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今偃師二里頭)為都。根據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二里頭年代范圍約為公元前1735-公元前1540年。
2、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商湯之後的數代帝王均以此為都,前後累計200餘年。
3、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後,為控制東方地區,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成周。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曾遷殷頑民於成周,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當時洛陽稱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國等,亦稱周南。
4、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自此,有23個國王都居洛陽,前後歷經500餘年之久。
5、漢王元年(前206年),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居洛陽。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後遷長安,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轄洛陽、河南、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東)及鞏、滎陽、新鄭、中牟、開封等22縣。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屬司隸。
6、漢光武建武元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改洛陽為雒陽。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為河南尹。漢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萬零八百二十七。
7、黃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設司隸校尉部。
8、泰始元年(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東晉時稱故都洛陽為中京,一直沿用到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
9、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陽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都洛共計330餘年。北周平齊之後,升洛陽為東京,設置六府官,號東京六府。
10、隋開皇元年(581年),在洛陽置東京尚書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廢行台,以洛州刺史領總監。十四年,於金墉城別置總監。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城以西18里處,新建洛陽城。
11、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陽為都,稱東都。
12、後梁、後唐、後晉均曾都洛陽,後漢、後周以洛陽為陪都。這一時期洛陽仍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13、以上計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朝以洛為都,洛陽成為中國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此外,新莽末年更始帝、隋末王世充、唐中葉安祿山都曾在洛陽立國。
㈣ 河南省的歷史有哪些
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至遲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這里就產生了農業、畜牧業和制陶等手工業;到了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中晚期,中原進入了石、銅器並用時代,產生了私有制和階級的萌芽。夏朝時期,夏朝在中原地區建立。商朝時期,先後定都於亳、西亳、囂、相、邢、殷和朝歌等地。西周,周成王營建都城成周洛邑。東周,定都洛邑(今洛陽)。春秋戰國時期,宋國、陳國、衛國、管國、鄭國、許國、應國、蔡國、魏國、韓國等諸侯國都城在河南境內。東漢,劉秀定都洛陽。東漢末期,遷都許昌。曹魏,曹操定都洛陽,末期遷都許昌。西晉,司馬炎定都洛陽。北魏統一後,孝文帝遷都洛陽。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均定都安陽。隋朝,以洛陽為東都,在河南設立河南郡、滎陽郡、陳留郡、梁郡等郡。唐朝,以洛陽為東都,期間數度遷都洛陽,在河南境內設立都畿道和河南道。武周,武則天定都洛陽,改洛陽為神都。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定都於開封、洛陽。北宋定都開封,以開封府(今開封)為東京、以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以應天府(今商丘)為南京。南宋,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繼承了宋朝皇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金朝貞祐二年(1214年),遷都開封,末期遷都商丘。宋、金劃淮河而治之後,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區屬南宋。元朝,在河南境內設置河南江北行省,開封為省會。明朝,河南省下轄8個府和1個直隸州。清朝,基本沿襲了明朝區劃。中華民國時期,洛陽曾是吳佩孚的基地。1926年(民國十五年),馮玉祥參加北伐戰爭,進駐河南。1928年(民國十七年),張國燾、徐向前等在大別山區開辟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信陽新縣是根據地的首府。1930年(民國十九年)5月,河南省會駐地從開封市移駐商丘市。同年10月6日,河南省會駐地由商丘市遷駐開封市。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一二八事變後,中華民國遷都洛陽。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彭雪楓等無產階級革命家開辟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商丘永城為根據地的首府。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河南全境解放。1949年8月,黃河以北地區成立平原省,省會駐新鄉市,河南省保留黃河以南地區。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其行政區域大部分並入河南省。1954年10月,河南省會駐地從開封市遷駐鄭州市。
㈤ 河南有多少年歷史了
河南省
河南,古稱中原、豫州、中州,簡稱「豫」,因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截至2014年底,河南共下轄17個地級市,1個省直管縣級市,省會鄭州。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在河南已經發現7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5000年前的大河文化遺址。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葯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誕生了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等古都,為中國古都數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區。河南有老子、莊子、墨子、白居易、岳飛等歷史名人。河南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第一農業大省、新興工業大省和勞動力輸出大省。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總人口10662萬人,常住人口9436萬人。
㈥ 河南歷史是什麼
河南,史稱中原,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元以前中國歷史的核心區域之一。
洛陽(十五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以及鄭州(夏商鄭管韓五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河南在國務院頒布的109個歷史文化名城中占據了8個,居全國第一。夏代在偃師二里頭(今河南洛陽偃師)建都,後遷都陽城(今河南鄭州洛陽登封)。
後遷都陽翟(今河南許昌禹州),商代在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建都,後來遷到「殷」(安陽),以後許多朝代在洛陽建都。每當中國內亂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爭之地,「中國」的名稱就來源於中心位於中原地帶的國家。
在遠古新石器時代早期,在中國黃河中游流域的中原地區河南就有再不同歷史時期多種形式的文化發源和發展,現考古發掘出的有裴李崗文化,和賈湖文化。
(6)河南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河南的歷史文化遺留
河南文物古跡眾多,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測景台,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
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近些年來,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
㈦ 河南歷史有那麼朝代
夏朝的首都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和商丘。商朝首都殷。還有大名鼎鼎的兩漢首都洛陽,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洛陽是華夏第一王都,十三朝古都。
如果樓主提問的是河南曾經被哪個朝代所囊括,五千年之下,都在其中,河南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自原始社會一直到西晉,一直穩穩的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晉時期屬於前秦版圖,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北魏孝文帝將首都遷到洛陽。這一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建都於今安陽(即鄴城)。隋唐時期以洛陽為東都也就是陪都,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與後周均建都開封,後唐定都洛陽。宋元時期的開封市全國第一大都市,你不會曉得那時候的開封府要比今天的紐約上海迪拜舊金山還要富饒。金滅北宋之後,趙構在商丘登基,金朝先後在此設南京,轄三府十六州,豫北屬於河北西路,1214年,在金朝受到蒙古帝國頻繁入侵後,遷都到開封,稱南京,後期又遷都到商丘。元朝實行的行省制,河南屬於河南江北行省,開封是治所。
南宋元明清這幾朝,河南開始衰弱。直到新中國現在才剛剛開始有所復甦與發展,作為外向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省份,目前,河南的對外開放正處於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
㈧ 河南地區歷史上誕生過多少國家你怎麼看呢
河南歷史悠久,是我們國家文化的發源地,在歷史上,很多的成就都出自河南,就像四大發明,商業源頭,名人輩出等等,河南還是我們國家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的省份。
3、西晉
西晉一統三國,建立大一統的晉王朝,定都洛陽,開國皇帝是晉武帝司馬炎。
4、隋
隋朝開國皇帝是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即位後,宣布遷都洛陽。隋煬帝以洛陽為中心開槽的大運河成為全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線。對隋唐兩朝和以後的的中國南北經濟發展和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唐
唐朝是唐高祖李淵所建立,定都長安。唐太宗在洛陽處理朝政長達兩年,657年唐高宗正式遷都洛陽。隨後的唐中宗、唐睿宗都是在洛陽稱帝。武則天駕崩後,唐中宗在706年,宣布遷都長安。唐玄宗在位30多年,其中在洛陽處理朝政長達10年之久。唐朝末年,昭宗再度遷都洛陽為時三年。唐朝定都洛陽沒有任何爭議。
6、武周
武則天代唐建周,成為歷史上正統承認的第一個女皇帝,她在洛陽稱帝,改洛陽為神都。政治上,武則天開創殿試和科舉,後來的狄仁傑、姚崇、宋璟等名相都是武則天所選拔的人才。軍事上,武則天在位時期收復安西四鎮。
7、北宋
北宋開國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的建立結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亂以來,天下200多年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北宋經濟高度發達,文化燦爛,百姓生活富庶,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嚮往的時期。
北宋定都開封167年,東京開封更是一座名滿世界的城市。號稱“東京富麗天下無有”,一副《清明上河圖》讓世界位置傾倒和羨慕。
中國歷史上超過一半的大一統王朝定都中原地區的河南,為河南的歷史留下了濃厚的一筆,讓世界為之驚嘆。正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
㈨ 河南的悠久歷史有多少年
河南歷史
(一)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1、南召猿人 :發現於河南南陽南召縣的古猿人化石,證明在大約五六十萬年以前,河南就有人類居住。
2、許昌人 :距今約1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於2007年在河南許昌被發現。它的發現,通過與其它遺址配合,為中國人不是起源於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3、賈湖遺址: 距今約9000年左右,位於河南舞陽,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類似文字的契刻符號等幾項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轟動世界,被認為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個門檻」。
4、裴李崗文化 :距今約8000年左右,因發現於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5、太昊伏羲陵: 距今約7000年,位於河南周口淮陽縣,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華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於春秋,擴建於唐宋,完善於明清,歷代帝王51次御祭。淮陽是伏羲定都和長眠之地,也是神農氏定都之地,被認為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是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的聖地。
6、仰韶文化 :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因發現於河南三門峽仰韶村而得名。這是同時期影響范圍最廣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發掘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端。
7、黃帝故里: 河南新鄭是國內史學家公認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定都之地。中國人從春秋起開始在新鄭軒轅丘祭拜人文始祖黃帝,一直延續至今。「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華人的廣泛認同而成為中華第一大典,在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頭文化: 距今約4000年,因發現於洛陽偃師二里頭而得名,被學界認為是夏朝的都城。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9、鄭州商城: 位於今天鄭州市區,是商朝早期比較重要的都城。這是鄭州成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陽殷墟: 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和甲骨文而轟動世界,堪稱20世紀人類10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甲骨文是一種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傳下來的文字。「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要在安陽建設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
11、白馬寺: 位於洛陽,建於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所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12、龍門石窟: 位於洛陽,是北魏遷都洛陽後開鑿的。它既是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龍門石窟產物。尤其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那「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龍門石窟也因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3、少林寺: 位於登封,是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佛教傳入中國後,少林僧人將它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創立了禪宗。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它迅速地傳向全國各地及周邊的日本、朝鮮、韓國和東南亞等地,對中國歷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少林武術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術之大成,總結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經、鐵布衫等700多種武術絕技,並對其它武術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僅從少林拳派生出的拳術就有四五十種。少林的積極入世使它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在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等朝代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少少林寺林也因承擔社會責任而成為「天下第一名剎」,少林武術也因此廣播四方並在實戰中進一步發展壯大。少林的與時俱進、開放和積極入世,使它一直保持著很強的生命力,在歷經磨難後的今天,禪宗和少林武術依然生機無限。今天的少林僧人又將互聯網、營銷學等現代文化融入少林文化,使少林迅速走向世界。少林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典範,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華文化的代名詞。
14、嵩陽書院: 位於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范仲淹、程頤、程顥、司馬光等大儒曾在這里講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就是在這里寫的。這里在洛陽附近,二程在這一帶將儒釋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創立了以後影響中國800年的理學。
15、應天書院:位於商丘(北宋時稱應天府)睢縣,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學子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說的就是應天書院。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曾求學於此,在商丘落戶,並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16、登封觀星台: 建於元代,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遺址。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在這里取得了領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學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時歷」被中國、朝鮮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今天,我們國家正以此為依託,在這里建設「中國天文博物院」,以集中展示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
17、紅旗渠: 位於河南安陽,是聞名於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跡」。為了修建這條渠,10萬人在崇山峻嶺中的懸崖峭壁上辛辛苦苦地整整幹了10年。他們沒有錢、沒有糧食、沒有技術、又不受政策支持,卻靠著頑強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頭,修建了上百座引橋,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終將生命的河水引入到了乾涸的土地。紅旗渠的總渠長超過4000公里,其土石方可以從哈爾濱到廣州修一條寬2米高3米的石牆!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