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宿遷這個市名的由來是什麼宿遷一共有幾個縣
江蘇省人稱蘇大強,江蘇13太保個個都是威震一方的人物,在這次抗擊疫情援助湖北的對口支援中,13太保盡顯風流。
B. 江蘇宿遷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宿遷有以下好玩的景點:
項王故里
項王故里位於宿遷市宿城區黃河南路246號。位置優越。景點門口豎立著高大的項羽騎烏騅馬像,在市裡有著這般上規模的景點也算不乏人氣。導游穿著舊時楚國服飾,讓人眼前一亮。
三台山森林公園
四周很空曠,在裡面跑馬都行。有水有廟,景色不錯,適合度假散心。主打是一片紫色花海,遠看是很美!
洪澤湖濕地
洪澤湖濕地方圓數萬公頃,生物多樣性豐富,是鶴類、天鵝等許多珍稀瀕危鳥類的棲息地,濕地植被群叢多樣。
駱馬湖濕地
去駱馬湖看日落還蠻有意境的!到這邊來您可以坐一下這里的游輪,在船上體驗一下湖光美景。船艙設計的很舒適,一圈基本上可以把兩岸的景色都看一遍。還可以跑到船頂,體會一把在高處俯瞰全湖的快感。
乾隆行宮
乾隆行宮是京杭大運河全線保存較為完好的一處皇家宮殿。那6棵樹,很有意思。
C. 宿遷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它的歷史悠久嗎
宿遷相比較於江蘇的其他城市來說,在經濟發展上還是較為落後。但也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楚漢相爭中有名的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在這個地方出生的。流傳了數千年的霸王別姬也是始於這個地方,這也是宿遷悠久的歷史。著名的京杭大運河從宿遷城內而過,這是宿遷城市中一道非常亮麗的景觀。當年隋煬帝下令修建的京杭大運河,到如今仍然在造福著兩岸的百姓。在宿遷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千年前的景觀,欣賞歷史上最長的運河。
這又是一座充滿情調的城市,各類圖書館和咖啡廳坐落其中,約上幾個小夥伴在其中暢談人生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出行景點。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政府的支持,宿遷已經成為一座有潛力的新城市了。
D. 宿遷有哪些古跡
王廟行宮
行宮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該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23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佔地36畝,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198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一年六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王廟行宮建築群,布局嚴整,規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整體呈長方形,內外宮牆。中軸線上建築物主次清晰,錯落有致。自南向北,整個建築群分為六大部分。最南端為古戲樓,古戲樓向北,為青磚鋪設的寬闊廣場。廣場北側是山門,山門的正上方,青磚鑲嵌著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七個鎦金大字"敕建安瀾龍王廟"和一方"乾隆御筆"印。
在第一道院落的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碑亭正中聳立著一塊5米高的御碑,碑帽的正面鐫刻"聖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聖旨全文,主要內容記敘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廟的原由和修廟的經過。碑身的背面和碑帽的兩面分別鐫刻有乾隆22年、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處所題寫的御筆詩文。整個御碑亭的設計,造型大方,凝重端莊,充分顯示了皇家建築的特點、風格以及獨有的藝術魅力。
在御碑亭的兩旁,建有鍾、鼓二樓。乾隆皇帝下榻此廟時,撞鍾擊鼓,兩廂奏樂,以最高禮儀恭迎皇帝的駕臨。
御碑亭的北側是龍王廟行宮的主要建築龍王殿。龍王殿,雕梁畫棟,斗拱飛檐,結構嚴謹,裝飾華麗,金碧輝煌,氣韻無窮。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龍王廟,均在這里朝政議事,敬神祭祖。
龍王廟行宮的最後一進院落,是乾隆皇帝的寢宮。也稱禹王殿,禹王殿屬於宮式大作,屋面飾黃色琉璃筒瓦和龍吻,大殿分上下兩層,佔地面積360平方米,殿高20多米,是龍王廟行宮內最高的殿宇。乾隆六下江南,五次臨幸於此都是夜宿於這殿宇樓上,人們稱為"正宮"。與正宮相呼應的是東宮和西宮,這是隨同南下的皇妃們居宿的地方。東西宮門前植有柏、柿、桐、椿、槐、楊六樹,取意"百世同春""百世懷楊",象徵大清江山和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興旺不衰。
龍王廟行宮這一珍貴的古建築群,在"文革"中一度遭到破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八十年代初,經過幾百年風雨剝蝕以及戰亂和人為破壞的"敕建安瀾龍王廟",仍然以它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高超的古代建築技巧,引起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共投資1000萬元分別對龍王殿、御碑亭、鍾、鼓樓等建築物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恢復了"敕建安瀾龍王廟"的歷史原貌。
宿遷特產宿遷宿曉紅葡萄:俗名小黑葡萄。為我國古老優良釀造葡萄品種。小黑葡萄的栽培,最早見於1901年的《宿遷縣志》上,當時洋北半壁店 (今船行) 一帶多處連片棚架栽培。
宿遷鐵球山楂:又名麻球,產於黃河故道沿線、馬陵山麓的支口、蔡集、皂河鄉一帶,1570年前後 (明代) 即有栽培。果實圓,色紅,味酸甜。
宿遷水晶山楂糕:呈玫瑰色 ,晶瑩透亮,放在報紙上能透過糕體看清文字,酷似一枚紅色的水晶。口感細膩,酸甜適口。放於手上,似有彈性。有開胃消食,活血化淤,對心血管系統的疾病也有一定療效。相傳2000年宿遷人民為懷念西楚霸王項羽而創制,初名「霸王糕」。
「黃狗」豬頭肉:由民間名師黃德 (諢名叫黃小狗) 始創,人稱「黃狗」豬頭肉,已有200多年歷史。其肉色澤紅潤,香味濃郁,肥肉酥爛,精肉鮮香,味純而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品嘗此肉,大為贊賞。又有「乾隆老湯」之雅稱。
宿遷黃花菜:花大肉厚,粗壯整齊,長短均勻,色澤淡黃,干而光澤,緊實柔軟,久煮不爛,微帶脆感。有大菜、大鳥嘴、大黃殼等優良品種。
宿遷五香大頭菜:因放有小茴香、花椒、丁香、八角、桂皮等5種香料,故稱。明代末年開始生產。
駱馬湖銀魚:銀魚形體纖細,明瑩如銀,無鱗軟骨,肉嫩味美,具色、香、味於一體,實屬魚中極品。冷凍保鮮銀魚遠銷各省市。「金梅牌「「太湖牌「冷凍保鮮銀魚獲江蘇省優質產品稱號。並遠銷日本、東南亞各國
埠子車輪餅 埠子:埠子車輪餅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較為欣賞的一種食品,既香又甜,既脆又酥,工藝復雜,口味獨特,是饋送親友的理想佳品,被列為江蘇省「老字型大小」食品,享譽省內外。 有葷餡、素餡、豆沙餡之分,滋陰壯陽,質優價廉。
E. 宿遷有什麼特產和美麗的傳說呢
馬陵山牌紅葡萄酒。甜白葡萄酒。金梅牌干白葡萄酒。水晶山楂糕。銀魚。大頭菜。黃花菜。俗話說:到了宿遷不吃糕,等於白來跑一遭。糕,寓意高升,好運。傳說,有不少年青的後生,在高考,中考以及古代的會考前,專門到宿遷吃一回水晶糕,有人真的考中狀元。並有許多後生考上重點高中與名牌大學。
F. 宿遷到底是在安徽還是江蘇這個地名的由來是什麼
宿遷是江蘇的一個城市,位於徐州、連雲港、淮安三個城市之間。之所以弄不清宿遷市在江蘇還是安徽,或許是將它和安徽的宿州搞混了。因為這兩個城市的名字有點像,一個在將江蘇,一個在安徽,地理位置也不遠,不熟悉的人是很有可能弄錯的。
雖然很多人對宿遷不熟悉,甚至連宿遷屬於哪個省份都說不明白,但其實宿遷並不是那麼寂寂無名的。宿遷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因此宿遷還有“楚漢文化之魂”的別稱。除此之外,宿遷還有遠近聞名的酒文化,在白酒中說得上名的洋河、雙溝都產自宿遷。所以,宿遷還有中國白酒之都的稱號。
宿遷位於蘇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溫度宜人,除了駱馬湖、洪澤湖兩大淡水湖,還有諸如黃河、大運河等眾多河流流經其中,是有名的水鄉城市。閑暇之餘,可以到宿遷走一走,看一看。
G. 宿遷的歷史沿革
宿遷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古稱下相、宿豫、鍾吾,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北倚駱馬湖,南臨洪澤湖。宿遷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 。
泗洪天崗湖發現的長臂猿化石,距今1000多萬年,是亞洲迄今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之一。故黃河
在泗洪淮河岸邊,5萬年前便有先人臨水而居,稱為「下草灣人文化遺址「。相傳夏、商、周三代,古族徐夷在此生息。
公元前113年,泗水國在此建都,傳五代六王,歷時132年。秦代置下相縣,東晉設宿豫縣,唐代宗寶應元年改稱宿遷至今。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宿遷,贊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宿遷,原名宿豫,位於江蘇北部淮水之陽。
春秋時為鍾吾國,後宿國遷都於此。秦置下相等縣。西漢時廢凌縣設下相。
歷經東漢、西晉,至東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改下相縣為宿豫縣。
南北朝、隋朝仍為宿豫縣。宿豫曾為北魏宿預郡治所,梁東徐州治所,東魏東楚州治所並改名宿豫,陳安州治所,北周泗州治所,隋下邳郡治所。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隋下邳郡為泗州,仍以宿豫為州府。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宿豫縣城被沂蒙山水沖圯(亦有黃河水沖圮之說),泗州遂移治於臨淮縣,宿豫縣移治於下相城故址。
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豫縣為宿遷縣。境內先後設懷文縣、潼陽縣、桃源縣和臨淮郡。其後至宋、元、明、清時期各州屢有廢替。
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時期,運河以東為宿豫縣,運河西一度屬泗宿縣,今曉店以北到今徐州新沂市新安鎮為宿北縣。
1945年9月~1946年7月曾設宿遷,屬泗宿縣。
1946年6月,宿遷縣(包括運東和運西)同宿北縣新沂河以南地區,合為宿遷縣,屬淮陰專區。
1970年屬淮陰地區。
1983年屬淮陰市。
1987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宿遷縣,設立縣級宿遷市。
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宿遷,轄沭陽、泗陽、泗洪、宿豫四縣和宿城區。市政府所在地為宿城區。
2004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宿豫縣設立宿豫區。
H. 江蘇宿遷有什麼名勝古跡
乾隆行宮
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宿遷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
敕封顯佑伯行宮
行宮現存門樓二樓帶有戲台,頂部木雕百鳥朝鳳,兼有戲台和出入通道兩種功能,在中國建築史上較為少見,故被視為宿遷境內重要的古建遺存之一。
項王故里
國家4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人文風景旅遊區。項王故里坐落於宿遷宿城區的項里居委會,古黃河與大運河之間,徐淮路東側。是為了紀念蓋世英雄項羽於唐宋時修建。
雪楓公園
雪楓公園建成於2007年9月,佔地320畝,分為紀念瞻仰、水景游覽、勵志教育和配套服務等四大功能區,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宿北大戰紀念館
宿北大戰紀念館地處宿遷城區幸福路中心廣場北端,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是宿遷公園、陵園合一的新景區,園內有七處烈土紀念碑、紀念塔、雕像和革命文物陳列館,並有各種新式建築。
宿遷耶穌堂
宿遷耶穌堂始建於1925年。教堂為西方傳統建築形式,磚木結構,平面呈十字方形,分上下兩層,面南,東西長20.67米,南北深19.37米,建築面積近400平方米
I. 宿遷的歷史發展
宿遷是悠久的,早在5萬年前的下草灣人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點燃了人類文明的曙光;關於宿遷在歷史上有文字
記載以來的滄桑變革,本報「民生話題」欄目也曾刊登過有關這方面的文章,但都不太具體詳細,近日,記者從宿城
區博物館搜集到《宿遷的歷史沿革》一文,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宿遷,這塊土地相傳上古時候為少昊氏的領地。《禹貢》記載為當時九州之一的徐州之地。
宿遷歷史悠久,文化層堆積深厚。舊石器時期因年代久遠,有待進一步考證。最早發現的文化遺存為新石器時代,距
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在駱馬湖以東地區隨處可見層疊的文化層,上層為普遍存在的60厘米厚的漢文化層,下為
一米厚的西周文化層。其中著名的有屬於龍山文化體系的黃泥灘遺址(關廟)、井兒頭遺址、黃營遺址(來龍)。商
周時期有尖墩遺址(來龍)、青墩遺址(曉店),這些遺址表明,我們的祖先很早的時候就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
到了春秋時期,這里產生了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鍾吾和猶國。北有鍾吾,都城在今宿遷城北30公里的司吾山腳下,猶
國在南,都城在今宿城區鄭樓附近。而後到戰國,這里的屬地不斷變更,先後屬過魯、宋、楚、秦等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實行郡縣制,這里為下相縣,屬臨淮郡。下相古城遺址在今市經濟開發區古城居委會。漢朝承
襲秦朝的郡縣制,又在原鍾吾國的土地上置司吾縣。至兩漢時,這里已具有高度的文化,徐州(彭城)地區的漢文化
向這兒輻射,我們能從侍嶺的漢城遺址、洪武墩的漢墓群以及曉店的清涼院遺址看出當時商業發達、城市繁華、人口
集中。
西晉太康無年(公元305年),設立宿豫縣、宿豫郡,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宿豫這個名稱。
北魏時屬徐州,東魏時屬東楚州,梁時改屬泗州郡,宿豫為當時的州治所在地。
隋時,宿豫屬泗州下邳郡。公元762年,為避唐代宗李豫諱,將宿豫改為宿遷,屬河南道徐州彭城郡。
五代時與唐朝的隸屬關系相同。宋時屬河東路淮陰軍邳州郡。北宋時,宿遷縣境包括今新沂、泗陽、睢寧和淮陰縣的
漁溝鎮,為歷史最大。
南宋時,宿遷為金、宋對峙之地,連年戰爭,城垣毀壞,1193年,黃河水患,宿遷縣城遷到今城南項王故里處。
元、明、清時期宿遷屬淮安府。1576年,黃河決口,今項王故里附近的宿遷縣城地勢低窪,受洪水威脅遷至城北馬陵
山附近,築土城,即今馬陵公園南首。
清初,宿遷又改屬徐州。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成立,廢除州府制,宿遷先直屬江蘇省政府,後隸屬淮陰專署。
在人民革命斗爭中,成立的泗宿縣、宿遷縣歸華中軍區六分區領導,屬淮海區。
解放後,泗宿縣並入宿遷縣,隸屬淮陰專區,歸仁地區劃歸泗洪縣,洋河地區劃歸泗陽縣,原宿遷北部沂河以北劃歸
宿北縣(今新沂市),宿遷縣的規模比以前縮小。
1987年12月,宿遷撤縣建市(縣級市)。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宿遷市,轄四縣一區(即泗陽縣、泗洪縣、
J. 誰能說出宿遷有哪些歷史傳奇人物
宿遷歷史上名人輩出,燦若繁星。政治家、軍事家有項羽、魯肅、劉世勛、魏勝、楊泗洪、朱瑞等,科學家有改進紡織工藝的盧廷蘭,地理學家陶懋立,中科院院士胡寧、陳禺頁,著名中醫張漢、蜚聲中外的蛇醫季德勝、名醫蔡克元,植物學家吳印禪,蠶種專家段佑雲,著名骨科教授陸裕朴等,清代有著名桃源詩人房震亨、女詩人倪瑞璇、劇作家劉清韻、著名山水畫家徐子容、蘆雁畫傳人薛懷等藝術家。近代和當代有中國近代軍樂創始人李映庚、著名的地理學家張相文、哲學家史學家葉蠖生、進步詩人謝侖仙、女詩人史憶芳、水墨梅花畫家張德亭、畫家張開元、攝影大師吳印咸、畫家蘇葆楨、著名作家白夜、朱西寧、劇作家宋項如、京劇表演藝術家宋長榮等。「淮北劉胡蘭」喻尊霞、女英雄王華、「人民的好醫生」李月華、「少年英雄」韓余娟等都誕生於這一方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