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5000年歷史朝代順序是什麼樣的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這是大致的朝代的順序,當然也有一起存在的,北朝里有北魏,前秦,北周等,南朝有宋齊梁陳等。與宋同時期的版有遼朝,金國,西夏等,上下五千年是按時間順序來講解的,有時間可以看看!我的回答權完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謝!
② 中國五千年歷史怎麼算的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時.不過五千年文明之說早已有之,以當時的學術水平自然不能考證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說五千年了為什麼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
最近,夏商周斷代工程己經取得突破性成就。學者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確定夏代始年約為公元前2070年。黃帝事夏一千年左右。這樣算來,從黃帶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一般講文明史,是以城、青銅和文字為標志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陽發現了一座屬於黃帝時代的古城遺址-平糧台古城遺址,在這里發現了標志文明的青銅和文字。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計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發現了黃帝時代的骨刻文字,學者認為這才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科學家還發現山東大波口文化中晚期?quot;陶文"與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脈相承的跡象,估計 "陶文"距今約五千年。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的一座古城遺址中又發現了一種與甲骨文差別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個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餘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勻,筆劃纖細。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學者們還發現了河圖和洛書。河圖刻有一到十個自然數排列圖形,洛書刻有一到九個自然數排列圖形。這些圖形是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龜甲上,人稱 "河洛文化"。有人稱這是中華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壇。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證實中國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③ 中國的5000年歷史朝代順序是什麼樣的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有這么一首朝代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這是大致的朝代的順序,當然也有一起存在的,北朝里有北魏,前秦,北周等,南朝有宋齊梁陳等。與宋同時期的有遼朝,金國,西夏等,上下五千年是按時間順序來講解的,有時間可以看看!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④ 中華五千年,朝代順序是什麼
一、奴隸社會
炎黃:公元前2697年-約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農炎帝 軒轅黃帝(炎黃齊名)
堯唐:約前2357年-約前2262年平陽 (今山西臨汾) 唐帝堯
舜虞:約前2262年-約前2029年蒲阪 (今山西永濟) 虞帝舜
夏朝:約前2029年-約前1981年 約前1933年-約前1559年斟鄩陽城(今河南洛陽) (今河南登封)夏王禹 夏王啟 夏王少康
有窮:約前1981年-約前1973年鉏(今河南滑縣) 有窮王夷羿
寒朝:約前1973年-約前1933年寒水(今山東濰坊)寒王寒浞
商(殷)朝:約前1559年-約前1046年約前1559年-約前1300年(商) 約前1300年-約前1046年(商(殷))亳 殷(今河南商丘)(今河南安陽)商王湯 商(殷)王盤庚
周朝:約前1046年-前256年
西周:約前1046年-前771年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 西周武王姬發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戰國: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會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陽(今陝西咸陽)秦始皇嬴政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今江蘇徐州)西楚霸王項羽
漢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漢)
西漢:前202年-公元8年長安(今陝西西安)西漢高祖劉邦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長安(今陝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玄漢:公元23年-公元25年長安(今陝西西安)玄漢更始帝劉玄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陽(今河南洛陽)東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曹魏:220年-265年洛陽(今河南洛陽)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
蜀漢: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蜀漢昭烈帝劉備
孫吳:222年-280年建業(今江蘇南京)吳大帝孫權
晉朝:265年-420年
西晉:265年-316年洛陽(今河南洛陽)西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蘇南京)東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304年-420年
——十六國末期:420年-439年
南北朝:386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劉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蘇南京)劉宋武帝劉裕
南齊: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蘇南京)南齊高帝蕭道成
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蘇南京)梁武帝蕭衍
南陳: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蘇南京)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386年-589年
北魏中後期:420年-557年平城 洛陽(今河南洛陽)(今山西大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孝文帝元宏
東魏:534年-550年鄴城(今河北鄴鎮)東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532年-556年長安(今陝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550年-577年鄴城(今河北鄴鎮)北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年-581年長安(今陝西西安)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581年-618年長安(今陝西西安)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長安(今陝西西安)唐高祖李淵 唐中宗李顯
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武周武後武則天
五代:907年-960年
——後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開封)後梁太祖朱溫
——後唐:923年-936年洛陽(今河南洛陽)後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南開封)後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開封)後漢高祖劉知遠(暠)
——後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開封)後周太祖郭威
十國:907年-979年
遼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1127年-1279年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高宗趙構
西夏:1038-1227年興慶(中興)(今寧夏銀川)西夏景宗李元昊
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大蒙古國:1206年-1271年曲雕阿蘭(今蒙古國肯特省)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
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元(蒙古)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年-1644年應天(今江蘇南京) 京師(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後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遼寧沈陽) 後金(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大順:1644年-1644年京師 (今北京市) 闖王李自成
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師(今遼寧沈陽)(今北京市)清(後金)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中華帝國:1915年-1916年北平 (今北京市)洪憲帝袁世凱
偽滿洲:1932年-1945年新京 (今吉林長春)康德帝愛新覺羅·溥儀
朝代: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相傳的整個統治時代 。朝代是界定某一個政權時期的名詞,「朝代名稱」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炎黃→唐→虞→夏→有窮→寒→夏→商(殷)→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楚→漢【西漢】→新→漢【玄漢、東漢、蜀漢(曹魏、孫吳)】→三國【魏(蜀漢、東吳)、蜀漢(魏朝、東吳)、東吳(蜀漢、魏朝)】→晉【西晉(東吳)、東晉(北魏)】→南北朝【南朝【劉宋(北魏)、南齊(北魏)、梁(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陳(北齊、北周、隋)】、北朝【北魏(劉宋、南齊、梁)、東魏(西魏、梁)、西魏(東魏、梁、北齊)、北齊(西魏、梁、北周)、北周(北齊、陳)】】→隋(陳)→唐→武周→唐→五代【後梁(遼)、後唐(遼)、後晉(遼)、後漢(遼)、後周(遼)】→宋【北宋、(遼、西夏、金)、南宋(西夏、金、大蒙古國、元)】→元(南宋)→明(後金、清)→清(明、大順)
⑤ 請問有沒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以記住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重大事件的本人特別喜歡歷史
這個真不好記,5000年的沉澱要真有簡單的方法記住,那還要歷史書做什麼,我雖然沒有簡單的方法,但是我有個小建議,你按照朝代的先後順序,比如夏朝,然後先記住它存在了多長時間,在位幾位君主,每位君主的在位年限,所在位的施政綱領,然後你把他們分類記錄在硬卡片上,自己沒事揣幾張,坐公交或者什麼的時候可以摸出來看看,
⑥ 誰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上所有朝代的順口溜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有必要解釋一下唐堯虞舜裡面的「唐」和「虞」是什麼意思。
堯舜皆位列五帝,那唐和虞又是何意?堯是古唐國人,十三歲被封在一個名叫陶的地方,十五歲改封唐地。後來堯從父親帝嚳那裡繼承帝位,因為兒子丹朱不肖,傳位於舜,並開創了「禪讓制」的先河。
其他的好像也沒什麼可解釋的😂。問的應該是這個,小學課本上面有,我到現在還記得,通俗易懂好記,作為一個理工科直男,中小學時代的歷史知識也只有來源於課本了😂。
⑦ 華夏5000年歷史,經歷了許多朝代,有哪些關於中國朝代的口訣
1、第一種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2、第二種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嬴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3、第三種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7)中國5000年歷史怎麼背擴展閱讀:
朝代由來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
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
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⑧ 中國上下五千年是怎麼算的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演算法:
五千年是一個約數,時間劃分大概是從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後2000多年至今。
整個歷史的大致時間線如下:
約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社會,無文字記錄,僅存創世傳說。
約公元前3000-前2100年:原始社會時期。三皇五帝活躍時期。
約公元前2100-前221年:封建社會時代。家天下制度確立,王位世襲,夏商周朝代更替。
公元前221-1911年:帝國時代。秦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首創皇帝制度,中國進入綿延2000年的帝國時代,直到滿清覆滅,徹底結束了皇權制度,清朝末期,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備受屈辱,民族自信深受打擊。
公元1911年至今:近現代。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後,中共得政,經歷70年發展中國成為世界強國,民族自信心日益恢復。
這里有一篇歷史歌謠可以方便記憶中國歷史: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自此完。
「五千年」的說法最早出現於清末。晚清著名詩人黃遵憲《逐客篇》:「軒頊五千年,到今國極弱。」「軒頊」是軒轅和顓頊的合稱。晚清人從上古三皇五代開始算,到當時,認為是五千年。
其實如果從商算一般認為是三千五百年強,從夏算一般認為是四千年強,都到不了那個年份的。 清末曾經出現過一個黃帝紀元,在1903年提出,是反對帝王年號,也反對康有為提出的孔子紀年而提出的。提出的人叫劉師培,認為當年是黃帝4614年。
同年另有《江蘇》雜志也提出黃帝紀元,但是推算的1903年為黃帝4394年。無論如何,按照當時的推算,中華文明從黃帝起,將近五千年。
⑨ 中國5000年歷史表
中國歷史紀年簡表
夏 約公元前2070——約公元前1600
商 約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東周 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 公元前770——前476
——戰國 公元前475——前221
秦 公元前221——前206
漢 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漢 公元前202—公元8
——東漢 公元25——220
三國 公元220——280
——魏 公元220——265
——蜀 公元221——263
——吳 公元222——280
晉 公元265——420
——西晉 公元265——316
——東晉 公元317——420
十六國 公元304——439
南北朝 公元386——589
——北朝 公元386——581
——南朝 公元420——589
隋 公元581——618
唐 公元618——907
五代十國 公元907——979
宋 公元960——1276
——北宋 公元960——1127
——南宋 公元1127——1276
遼 公元916——1125
西夏 公元1038——1227
金 公元1115——1234
元 公元1271——1368
明 公元1368——1644
清 公元1644——1911
中華民國 公元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1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