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長豐縣歷史有多少年

長豐縣歷史有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9-25 02:11:37

1. 長豐鎮的歷史沿革

1958年建長豐公社,1982年改鄉,1985年設長豐鎮。1997年,面積78.6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長豐、西郝村、東郝村、黃庄、阜各庄、崇村、王莊、邵庄、袁庄、北庄、長南豐庄、長豐東庄、楊屯、北張村、寇家村、金元村、柳村、胡家屯、高屯、蔡村、南張村、田口、鎖井、孫庄24個行政村。
長豐:據史籍載:建村於東周。唐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置利豐市,同年更名長豐市,以有長豐渠而得名。宋熙寧元年廢市為鎮稱長豐。該村系我市較大集市。
西郝村:建村於明朝中期。由東郝村移出一部分人在此建付,故名西郝村。
東郝村:建村於明初。以姓氏命名為郝村,後遷出一部分人在村西另建村莊,故改名為東郝村。
黃庄:明永樂初,由宣化府遷入姓黃的在此定居,故名黃庄。
阜各庄:建村於明朝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市遷來黃、陳二家,在一個人土圪垯上(如土山)建村,故名阜各庄。
崇村:建村於明初。由山西洪洞市遷來王、李兩家,各立一個小村,後因兩村相處很好合為一村,取名為崇村。
王莊:建村於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洪洞市遷入王氏兄弟二人在此居住,定名王莊。
邵庄:建村於明初以姓氏命名為邵庄。
袁庄:據碑文記載:建村於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有袁道剛者在此建庄,故名袁庄。
北庄:建村於明初。因位於長豐東北邊,故名北庄。
長豐南庄:建於明初。因位於長豐南面,故明南庄。1981年12月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長豐南庄。
長豐東庄:建村於明初。因位於長豐的東面,故名東庄。1981年12月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長豐東庄。
楊屯:明初建村。以姓氏命名為楊屯。該村分3個大隊。
北張村:建村於宋朝。因張姓建村,故名張村,明代中期遷出一部分人在該村南面又建一村,村名為南張村,故此村改名為北張村。
寇家村:建村於明初。以姓氏命名為寇家村。
金元村:建村於清朝中期。由沈陽遷來旗人在此用皇繩跑馬占圈定居,故名金元村。
柳村:建村於明朝。因姓泖的建村,故名柳村。
胡家村:建村於明朝。以姓氏命名為胡家村。
高屯:明永樂初,右高氏在此建村,故名高屯。
蔡村:建於宋初。因蔡姓先居於此,故名蔡村。建村初以大街為主,後因姓氏增多,村漸向南發展,有寇、邢、王氏小街後因「巷」與「杭」字音相似,故有寇杭等稱。該村分4個大隊。
南張:建村於明朝中期。當時有顧、劉等姓由張村遷居村南建村,故名南張村。
田口:建村於清朝乾隆年間。當時只有8戶人家,原住金元村,被旗人逼迫至此,該村挖一井,水很甜,故名甜口村,後改為田口。
鎖井:建村於宋初。原名黃龍港。據《任丘市志》稱「黃龍港在市東鎖井村,因黃龍見井上而名」。
孫庄:該村建於清朝中期,當時因孫氏首居其村,故名為孫庄。

2. 合肥有多長時間的歷史了

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在此匯合而得名(一說因古時廬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三國舊地、包拯故里」聞名於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現在大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
歷史沿革
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東漢劉秀升合肥為侯國,三國時為揚州治所,三國時魏將張遼大敗孫權十萬大軍的逍遙津戰役,即發生在這里。明清時為廬州府治,故又別稱為「廬州」。自東漢末以來,合肥數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軍事重鎮。清咸豐年間,合肥曾為安徽省省會,1945年國民政府安徽省省會遷入合肥,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同年2月合肥建市。1952年,新中國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城址變遷
合肥城址屢有變遷。《太平寰宇記》記載:漢代合肥縣城「在今縣(城)北」。東漢末年,戰亂不息,合肥成為廢墟。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揚州刺史劉馥單騎赴任,重建合肥城。魏青龍元年(公元233年),魏將滿寵在舊城西雞鳴山麓另築「合肥新城」,以與舊城相犄角。西晉統一後,廢三國時所築新城,遷回舊址。 合肥舊城,地勢低窪,南北朝時梁將韋睿因此堰水攻破合肥。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大將軍尉遲敬德在舊城東南高地重築土城,史稱唐城。唐貞元年間(公元785—804年),「刺史路應求以古城皆土築,特加甓焉」。由此,合肥始有磚砌城垣。 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淮西帥郭振屯駐合肥,為防禦金兵侵襲合肥,築斗梁城。斗梁城「橫截舊城之半」,地跨金斗河北,使金斗河橫貫城中,基本形成今合肥古城的初貌。 元朝末年,合肥古城多塌毀。僉事馬世德提請宣讓王及高昌公,發公私錢十萬貫,將城作了整修。 至明弘治年間,合肥古城因年久失修,多處廢缺,由廬州知府馬金度主持修葺。據嘉慶《合肥縣志》載,此間合肥古城,周圍長4706丈(26里);正西和西南面城牆皆緣岡地,高2.4丈;東、南、北三面城牆列平地,高2.8丈至3丈不等;底寬近4.8丈。城垛4578座,望台28座。城東壕深1.9丈,寬42丈;城西壕深2.5丈,寬29.5丈;城南壕深2.3丈,寬30丈;城北壕深0.8丈,寬35丈。河水環城通流。全城計七門二水關(後為七門三關)。東二門,左曰威武門,五楹,高二層;右曰時雍門,三楹,月城頂有石台。西二門,左曰西平門,五楹;右曰水西門(明正德七年,廬州知府徐鈺塞西水關,導水為北濠,又塞水西門,使之為旱西門,另建水西門),三楹,月城頂皆石台。南二門,左曰南薰門,三楹;右曰德勝門,三楹,月城頂皆石台。北一門,曰拱辰門,三楹,月城頂有石台。 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清政府「徵用皖屬三十四州縣的人力、物力,耗白銀十一萬四千兩」,重修廬州府城。此次重修,城牆全部用大青磚砌成,重開威武、時雍、南薰、德勝、西平、水西、拱辰七門,並增設許多譙樓,「樓櫓高聳」,十里之外,就能看到高大的城樓。
朝代 時間 名稱 轄縣/地 所屬國 所屬郡/縣 性質
先秦時期 前221 合淝縣 無 諸侯國 壽春邑九江郡 二級行政區治所
秦 前221至前206 合淝縣 無 秦 壽春邑九江郡 二級行政區治所
漢 前203至220年 合淝縣 無 淮南國 九江郡 三級行政區治所
三國時期 220至265年 合淝縣 無 魏 揚州 一級行政區揚州州治

241年 合淝縣 無 魏 揚州淮南郡 三級行政區治所
兩晉時期 265—420年 合淝縣 無 西晉 揚州九江郡 三級行政區治所

289年 合淝縣 無 淮南國 九江郡 三級行政區治所

300年8月 合淝縣 無 西晉 淮南郡 三級行政區治所

321年至330年 合淝縣 無 西晉 司州橋郡 一級行政區郡治

330年 合淝郡 陳郡 東晉 無 二級行政區治所

345年 合淝縣 汝陰 後趙 揚州淮南郡 三級行政區治所

350年 合淝縣 汝陰 東晉 豫州汝陰郡 二級行政區治所
南北朝 420年至479年 合淝縣 汝陰縣 宋 南豫州州治 一級行政區郡治

422年 汝陰縣 無 宋 南汝陰郡治 一級行政區郡治

500年 汝陰縣 無 齊 豫州北陳郡治 一級行政區豫州州治

500年 汝陰縣 無 北魏 南汝陰郡 一級行政區郡治

526年11月 汝陰縣 無 梁 豫州汝陰郡治 一級行政區豫州州治

547年7月 合州 汝陰縣 梁 合州南頓郡 一級行政區合州州治

559年 合州 無 北齊 合州南頓郡 一級行政區合州州治

559年 合州 無 陳 合州南頓郡 一級行政區合州州治
隋朝 583年 廬州 合淝縣 隋 廬州郡 一級行政區廬州州治

607年4月 合淝縣 無 隋 廬江郡 二級行政區治所
唐朝 620年 合淝縣 無 唐 廬州淮南道 一級行政區廬州州治

742年 合淝縣 無 唐 廬江郡淮南道 二級行政區

757年 廬州 合淝縣 唐 廬州淮南節鎮 二級行政區

902年3月 廬州 合淝縣 吳國 淮南節鎮 一級行政區節鎮首府
五代十國 902年3月 廬州 合淝縣 吳國 廬州節鎮 一級行政區節鎮首府

958年3月 廬州 合淝縣 後周 保信軍節度 一級行政區節度首府
兩宋時期 宋初 廬州 合淝縣 北宋 廬州淮南道 二級行政區

997年 廬州 合肥等縣 北宋 淮南路 二級行政區

1276年 廬州 合肥等縣 南宋 淮南西路 一級行政區淮南首府
元朝 1278年 廬州路 合肥等縣 元 江淮省淮西道 二級行政區總管府

1366年 廬州府 合肥等縣 元 江南行省 一級行政區江南省會
明朝 1368年8月 廬州府 合肥等縣 明 中書省 一級行政區中書省會

1403年 廬州府 合肥等縣 明 廬州府隸六部 一級行政區

1644年 廬州府 合肥等縣 南明 江北四鎮 一級行政區
清朝 1645年8月 廬州府 合肥等縣 清 江南省 二級行政區

1667年8月 廬州府 合肥等縣 清 安徽省 二級行政區

1853年4月 廬州府 合肥等縣 清 安徽省 一級行政區安徽省會
民國時期 1912年 合肥縣 巢縣等 民國 安徽省 二級建制

1914年6月2日 合肥縣 巢縣等 民國 安徽省安慶道 三級建制

1928年8月 合肥縣 巢縣等 民國 安徽省 二級建制
新中國 1949年1月21日 合肥 長豐縣等 中國 江淮區直轄市 一級行政區直轄市

1949年2月1日 合肥市 長豐縣等 中國 直屬江淮行署 一級行政區總署

1949年10月 合肥市 長豐縣等 中國 皖北行政署 一級行政區總署

1950年2月 合肥市 長豐縣等 中國 華東軍政委會 一級行政區

1951年10月 合肥市 長豐縣等 中國 皖南皖北合署 一級行政區

1952年1月2日 合肥市 長豐縣等 中國 皖南皖北總署 一級行政區總署

1952年8月25日 合肥市 長豐縣等 中國 安徽省政府 一級行政安徽省省會

3. 長豐縣在哪

在安徽

4. 合肥長豐縣有哪些特色美食

長豐縣隸屬安徽省合肥市,橫貫縣境中南部的江淮分水嶺,將全縣分為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南水入江,北水歸淮。自古以來就是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享「貢鵝之鄉、草莓之都」之美譽。

長豐特產美食,主要是長豐草莓、下塘燒餅、吳山貢鵝、朱巷紅燒仔豬肉、庄墓圓子、下塘龍蝦、陶樓桃子(與葡萄)等。

長豐草莓:長豐縣素有「中國草莓之鄉」的美譽,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注冊為地理標志商標。長豐有著南北氣候的適宜性,悠久的種植歷史。當地的草莓,果實平整,裡面有光澤。果實體大多汁,甜酸適中。且口感柔韌。

5. 長豐縣的歷史沿革

商代屬虎方;西周屬淮夷,春秋初期屬夷虎,後為吳楚交爭地,戰國時期屬楚;秦代分屬九江郡之壽春、曲陽。
兩漢時期,初屬淮南國,後屬揚州刺史部,由九江郡之成德、曲陽、合肥分領。
三國時期,為魏淮南郡成德縣,部分屬西曲陽、合肥;西晉時沿魏制;東晉時由淮南郡、梁郡、廬江郡分領。
南北朝時期,初屬南朝宋、齊、梁的豫州梁郡、陳留郡、安州定遠郡;後屬北朝齊的揚州淮南郡、合州汝陰郡、西楚州鍾離郡。隋朝變化不大。
唐朝,屬淮南道,由壽州之安豐、廬州之合肥、濠州之定遠分領。
五代十國時期,初屬吳(楊),繼屬南唐之壽州、廬州、濠州。
宋朝,屬淮南西路,分屬壽春、定遠、合肥和慎縣(梁縣)。
元、明、清三朝,初屬安豐路之壽春、定遠,廬州路之合肥、梁縣,後屬鳳陽府之壽州、定遠,廬州府之合肥。
民國時期,分屬壽縣、定遠縣、合肥縣。其間民國31年,共產黨在縣境建壽東南辦事處,32年改稱壽縣抗日民主政府,38年初在縣境建壽合縣人民政府,當年6月並入壽縣。
建國後,分屬安徽省(1952年前為皖北行署)之壽縣、定遠縣、肥東縣、肥西縣。
1964年9月12日,省人民委員會上報國務院,以淮南鐵路水家湖車站為中心,建置長豐縣。1964年10月31日,國務院148次會議決定,析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邊境地區設縣,因縣境大部分地區屬清朝壽州長豐鄉,故定名長豐縣。1965年3月11日,省人民委員會轉發國務院決定,由合肥市負責籌建,同年5月底籌建工作結束,6月1日長豐縣人民委員會正式辦公,治所水湖鎮。隸屬合肥市管轄。

6. 長豐縣屬於合肥嗎

長豐縣屬於合肥,是合肥市的轄區之一。是農業農村部確定的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之一。

長豐縣地處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境北部。,經緯度在東經116º52´~117º26´、北緯31º55´~32º37´之間,東與定遠縣、肥東縣接壤,北與淮南市交界,西與壽縣、肥西縣毗連,南與合肥市廬陽區、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為鄰。縣城水湖鎮,南距合肥市區70公里。

長豐縣地形狹長,南北距離77公里,東西距離54公里。總面積2400平方公里。2004年6月行政區劃調整,北部楊公鎮、曹庵鎮、史院鄉、孫廟鄉、孤堆鄉、三和鄉、孔店鄉7鄉鎮劃歸淮南市管轄。2011年三十頭鎮由新站託管,區劃調整後,全縣總面積為18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1萬畝。

(6)長豐縣歷史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長豐是合肥北部門戶。縣域整體位於省會合肥市北部,初步形成雙城引領、雙軸聯動「雙城雙軸」的發展格局,是省會輻射皖北的「橋頭堡」,合淮同城化的「承接地」。

長豐歷史悠久,文蘊深厚。因地處江淮要沖,素有「淮右襟喉,江東屏蔽」之稱,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歷史上戰事紛繁,楚、吳相爭,兵戰不已。魏、吳交兵,戰禍連年。舉世聞名的淝水之戰在縣境東北的洛澗拉開帷幕。

縣境西北部曾為戰國後期楚都壽春的畿輔之地,王侯墓葬多集於此。縣境中南部兩漢時期設置的成德故城至今遺跡尚存。大量的古墓葬、古遺跡和數量眾多的出土文物,昭顯出這方土地的深沉厚重,被史家稱為「古代文化地下寶庫」。

7. 合肥有那幾個縣

截至2019年6月,合肥市轄4個縣,分別是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廬江縣。具體介紹如下:

1、長豐縣

長豐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境北部。東與定遠縣、肥東縣接壤,北與淮南市交界,西與壽縣、肥西縣毗連,南與合肥市廬陽區、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為鄰。縣城水湖鎮,南距合肥市區70公里。

2、肥東縣

肥東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東望南京,南濱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介於東經117°19′—117°52′與北緯31°34′—32°16′之間,總面積2216平方千米。

3、肥西縣

肥西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1948年建縣,因位於合肥之西而得名。 有「淮軍故里、改革首縣、花木之鄉、巢湖明珠」之美譽。

4、廬江縣

廬江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毗鄰巢湖市、無為縣、樅陽縣、桐城市、舒城縣、肥西縣,毗鄰水域包括巢湖和長江。介於東經117°01′—117°34′、北緯30°57′—31°33′之間,總面積2348平方千米。

(7)長豐縣歷史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合肥的歷史沿革:

合肥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4000餘年。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吳、越,後又屬楚。秦始設郡縣,合肥屬九江郡。西漢武帝時改淮南王國為九江郡,轄合肥等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縣為合肥侯國。

清咸豐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撫治於合肥。民國元年(1912年),廬州府廢,合肥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4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安徽省省會由立煌縣(今金寨縣)遷至合肥。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根據江淮區黨委的決定,將合肥縣分為合肥市、肥東縣和肥西縣,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合肥市為江淮解放區直轄市。4月,皖北行署駐地設合肥,合肥為皖北行署直轄市。1952年8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為省轄市和安徽省省會。

8. 長豐屬於哪個省會!屬於哪個市

長豐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 長豐縣位於合肥市北部,東與定遠縣、肥東縣接壤,縣城水湖鎮,南距合肥市區70公里,北距淮南市中心不足20公里。 長豐縣屬新建縣。1964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分別從壽縣、定遠、肥東、肥西4縣邊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長豐縣,隸屬合肥市,是全省第一個市轄縣。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清代壽州長豐鄉而得名。長豐縣屬新建縣。1964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分別從壽縣、定遠、肥東、肥西4縣邊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長豐縣,隸屬合肥市,是全省第一個市轄縣。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清代壽州長豐鄉而得名。取「長豐」為縣名,也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

閱讀全文

與長豐縣歷史有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