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廈門有多少年歷史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
宋屬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
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順治十二年(1655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屬於福建省,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起屬於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永春州、大田縣)自泉州移駐廈門。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4月28日,思明縣政府正式成立,隸屬福建軍政府,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轄今泉州、莆田、廈門、大田縣,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翌年1月「閩變」失敗後,廈門特別市政府和興泉省隨之撤銷,廈門恢復思明縣建制,與同安縣均屬福建省政府直轄。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轄今泉州、莆田、廈門),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抗日戰爭勝利,國民政府恢復廈門市政府建制,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
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福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
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05月經國務院批准,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
『貳』 廈門歷史發展史的重要事件
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
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
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叄』 廈門的歷史簡介
歷史簡介:廈門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先秦時期,廈門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不久裁撤,並入南安縣,直到600多年後才再次設縣建制:閩國933年龍啟元年時升為同安縣,再次設縣,屬泉州,州駐地在晉江縣 。
唐朝,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唐光啟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為刺史,至947年,南唐滅閩國,同安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
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安為其治地,閩國開平元年(909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大同場為其轄地。 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漳州)。
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以陳洪進為節度使,同安縣屬平海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納土於宋,同安縣始隨平海軍納人宋土。同年,宋復平海軍為泉州。宋屬平海軍、泉州。
廈門是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廈門也是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擁有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鼓浪嶼。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贊美廈門為「東方夏威夷」。
廈門市位於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廈門市由廈門本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等組成。
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390多平方公里。其中廈門島面積約為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嶼),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嶼,全島海岸線約為234公里。
廈門地形以濱海平原、台地和丘陵為主。廈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勢地貌構成類型多樣,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灘塗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於同安與安溪交界處的雲頂山海拔1175.2米,為全市最高的山峰。
從西北往東南,依次分布著高丘、低丘、階地、海積平原和灘塗,南面是廈門島和鼓浪嶼。雲頂山為廈門市最高峰,雲頂岩為廈門島最高峰,日光岩為鼓浪嶼最高峰。
廈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9月份。
『肆』 廈門發展歷史
看下廈門島的歷史沿革跟島內的發展你就懂了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廈門島設嘉禾里,隸屬泉州南安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寇,移泉州永寧衛中、左二所於廈門島,兵額1204名,兵船20艘。廈門故稱中左所。
其餘不多述,總之清代以前的廈門島一直都屬於泉州府轄區。
泉州與廈門一府雙中心時期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泉州人鄭成功在中左所置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官,分理軍政各事。三月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台灣荷蘭殖民者派何斌來思明州請求通商,鄭成功以荷蘭當局每年輸餉5000兩、箭坯10萬枝、硫磺千擔為條件許之。之後鄭經又於康熙二年(1663年)將州改制為縣,設縣署,有知縣等職。是為「思明縣」之名首次出現。康熙十九年二月,泉州人萬正色帶領清軍大舉進攻金廈,鄭經逃往台灣,廈門被清兵佔領。由此,結束了30年之久的鄭氏政權,廈門歸屬清政府統治,並取消思明縣,恢復廈門稱謂,仍歸同安縣管轄,復稱嘉禾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師東征台灣,同月攻佔澎湖,鄭克塽降。收復台灣後,在台改承天府為台灣府,屬福建省;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另行建省,才與福建分治。
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移府廈門的首任提督,(康熙元年清廷批准福建專設水師提督,駐海澄,首任提督為施琅)
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又奏准開放海禁,並在廈門設立海關(清泉州府有海關關所十所,分布於泉州沿海各縣)。自此清政府把廈門作為與台灣聯系的樞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廷設立台灣廈門兵備道,統一管理廈門與台灣軍政要務。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廈門設閩海關,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皆由海關辦理,由此開放廈門與台灣鹿耳門為規定的負責運送士兵,軍資與貿易的唯一單口港,但商民經常無視這一指定航線,"其貪時之迅速者,俱從各處直走外洋,不由廈門出入」,後大勢所趨又開放石獅蚶江等港與台灣對渡(八月,施琅在泉州人萬正色題請未准後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媽祖。康熙恩准敕封媽祖為天後,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改駐廈門(稱為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派泉州籍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12人,華僑舵工,水手31人,前來中國朝貢,於7月25日抵達泉州灣的日湖港(今蚶江的石湖港)。
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台廈兵備道,而將原設泉州的興泉兵備道衙門移駐廈門。朝廷命令解除「南洋禁航令」,但仍禁止華僑出入國。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屬於監察區級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備銜,稱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共管轄二府一州。其職能為管理海口,稽查商役、洋船、驛務,監發兵餉、監造戰船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晉江蚶江港(今石獅)與台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泉州附屬各港口航行於台灣的船舶均要到蚶江關口掛驗,方准出海。清乾隆五十七年又准許蚶江與台灣八里岔對渡。蚶江港興盛時期,每日有300餘艘船舶進出港口。嘉慶十年(1805年)蚶江海防通判鄭鍷建造蚶江海防官署。 《台灣史》(台北版)載:道光四年(1824年)台灣又開放海豐與蚶江通航。稱為「泉州總口」的蚶江,成為大陸與台灣通商貿易的中心碼頭。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蚶江海防官署(屬正五品衙門),下設海關、厘金(稅務)、營盤、海陸訊,統管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台貿易達110年之久。
廈門獨立出泉州府時期
直至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成為閩南對外中心。這段特殊時期不屬於泉州府管轄范圍,在這之前廈門島都是屬於泉州府的一部分。
動盪的民國時期廈門島正式獨立出泉州。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後時局穩定,廈門設立特區,泉廈分治成為定局。
自廈門島建制開始直至清代之前都一直屬於泉州管轄范圍,泉州府的廈門島自清代開始發展,成為泉州以外的另一個中心其實是泉州人一手推出的,明末鄭成功開始,到清初的施琅都是主導廈門島地位的直接推手,奠定了廈門的地位。近代廈門剛獨立出"泉州府「的發展也是一樣,1933年初廈門市政籌備處成立,並改為思明市政籌備處,由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處長,許友超在《思明市政籌備處匯刊》說:「思明為閩南要埠,政務煩劇,治理實難。......」申請設市。1933年12月1日廈門市政府成立,廈門獨立設市始於此,泉州晉江人許友超成為廈門歷史上的首任市長。新中國建國後廈門首任市長是泉州永春人梁靈光。從官方到民間泉州對廈門的推動可謂"名正言順「,清末民國時期最初廈門島獨立出泉州的近現代發展中,泉州民間對廈門的推動:如最早開發了大半個廈門島的泉州人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等他們開發了大半個鼓浪嶼的別墅,開發了廈門最早的商業區中山路一帶的商住樓,廈門最初的水電、馬路、電話通訊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他們有關,清末至民國鼓浪嶼上的富商別墅最多數的是泉州人在住,(即使是廈門本土最著名的陳嘉庚在捐建廈門教育方面也沒少得到他女婿泉州人李光前的大力幫助,特別是在1934年陳嘉庚的企業破產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到了現在自不用再說了,看看廈門十大富豪大多是哪裡的就知道了,大多是泉州人;廈門其實就是靠泉州府的人自己推動發展起來的,這股力量貫穿了整個廈門島的發展史。
『伍』 廈門有幾千年的歷史
廈門沒有幾千年的歷史。倒是同安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前(幼1700多年歷史),管轄地除現廈門全境外,還有漳州的角美和大小金門。
同安區是廈門市的六區之一,別稱「銀城」,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不久廢。唐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縣地立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復置。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屬泉州府。1958年析同安縣劃歸廈門市,1970年06月劃同安縣歸晉江專區,1973年06月復析同安縣歸廈門市。實施縣治,因縣城呈束腰銀錠狀故稱「銀城」。歷史上曾管轄過金門、廈門兩島及集美、龍海部分地區,解放後行政區域曾幾度變更,1973年劃歸廈門市管轄,曾是廈門經濟特區的唯一轄縣,地處廈、漳、泉金三角(閩南金三角)開放區的中心地帶,是我國沿海較早的開放縣之一。 舊稱「同安縣」,1997年5月撤縣設區。2003年09月,廈門市區劃調整,原同安區一分為二,拆為同安區和翔安區。調整後,仍為廈門市最大行政區。 同安區是廈門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里,連接翔安區和集美 區,距離廈門島大約40分鍾車程。環東海域位於同安區,翔安區交界處,是廈門市政府新規劃的北部市級中心。
『陸』 廈門的歷史!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國民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
『柒』 廈門歷史是什麼
1、廈門的由來
廈門以前是一座孤島,古時交通不便,所以到唐朝以前廈門一直是一座無名島嶼。唐朝開元至天寶年間,大陸陳、薛兩大姓氏漢人先後渡海入島。陳氏族人住南邊,薛氏住北邊。1100年前,廈門的先民們給廈門島取名「新城」。公元1279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嘉禾嶼設置軍事機構。嘉禾嶼地處九龍江入海口「海門島」的下方,是漳、泉兩地門戶,民間按地理方位稱此為「下門」。明.萬曆年間也稱廈門為「夏門」過,後來雅化成「廈門」。
2、思明區的名字怎麼來的根據民間傳統的說法,是「先有思明,後有廈門」,廈門原稱「嘉禾里」,後建「廈門城」。明末清初(1650年),鄭成功為了抗清復明,駐軍廈門時,把廈門改為思明州(蘊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國初年,建制設「思明縣」;新中國成立後,廈門市劃分行政區域時,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把本區命名為思明區。
3、先秦時期,廈門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不久裁撤,並入南安縣,直到600多年後才再次設縣建制:閩國龍啟元年(933年)時升為同安縣,再次設縣,屬泉州,州駐地在晉江縣。
4、清朝年間,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在鼓浪嶼訓練水師,收復台灣,因此在皓月園這里屹立著一座鄭成功的雕像。此外,在鼓浪嶼的日光岩,可以見到一個石砌的寨門,那是鄭成功當年建造的屯兵營寨。寨門右邊有塊上端平坦的巨石,刻著「閩海雄風」四個大字,那是鄭成功操練水師的水操台遺址。
5、鼓浪嶼走出了中國近代的一代文學巨匠林語堂先生,在鼓浪嶼,仍能有其少年及青年時代生活過的故居以及結婚的教堂。協和禮拜堂,鼓浪嶼歷史上的第一座教堂,百年前這是文學大師林語堂與廖翠鳳舉辦西式婚禮的地方,也是鼓浪嶼有史以來第一次管風琴表演(1878年)的地方。
『捌』 廈門的歷史有多久
廈門 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位處漳廈平原和 泉州 平原的中心,北面與泉州地區南安市、安溪縣為鄰,西面與 漳州市 長泰縣、龍海市相接,東臨 金門縣 ,處於發源於閩西、橫貫 龍岩 、漳平、華安、長泰、 龍海 等地的九龍江口。 廈門市 行政建制始於宋朝,稱「嘉禾里」,屬泉州府 同安縣 ;1912年從同安縣劃出設立思明縣,1933年設立市的建制,1940年又相繼設置了城廂(現 大同 )、馬巷及灌口三鎮,至此,初步形成了市域城鎮體系的基本格局,即一市三鎮(廈門市、城廂鎮、馬巷鎮、灌口鎮)的布局格局。此形態直至建國前基本沒有變動。建國初期,廢除保甲制,建立鄉鎮政府,1951年市域內除廈門市區外,另設有同安城關及馬巷兩鎮。1953年,集美鄉由同安劃歸廈門市管轄,並設集美鎮。1956年,結合區劃調整,又恢復灌口鎮建制,至此, 基本形 成了一市四鎮的市域城鎮格局。 1958年後,全市開始建立 人民公社 ,撤銷鄉鎮建制,城關、馬巷、灌口、集美等鎮都先後為公社所替代,但有些居委會還是保留了下來。這種建制一直持續到1980年,其間雖然行政區劃上多有變動,但建制沒有變化。 1978年成立杏林區,1980年,同安縣城關鎮復名,1984年恢復馬巷鎮建制,同時城關鎮更名大同鎮。1987年又成立集美區,1991年,市域內所有鄉都改為鎮建制,1996年同安撤縣改區。 2003年,全市行政區劃大調整,撤銷杏林、 鼓浪嶼 、開元區,增設海滄、翔安區,至此,全市下轄思明、湖裡、海滄、集美、同安、翔安等六個行政區,17個 建制鎮 ,市域行政面積為1565平方公里,廈門本島面積為133.25平方公里。
『玖』 廈門市有多少年的歷史
自古以來,廈門就是我國東南沿海的海防要地,原屬同安縣。元、明時期為防倭寇侵擾,在此設立防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島上築城,名為廈門城,意取「大廈之門」,以顯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清代設廈門廳,1933年設廈門市。
『拾』 廈門大學有多少年的歷史
建校91年 ,中國五大母校之一,是愛國華僑陳嘉庚創建,歷來是福建乃至南方的歷史悠久的名校
1919年8月,陳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國教
廈門大學
育界名流蔡元培、黃炎培、汪精衛、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復、黃琬、葉淵、鄧萃英等10人為籌備員。1919年10月召開私立廈門大學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擬訂《廈門大學組織大綱》,會議推舉鄧萃英為廈門大學首任校長、鄭貞文為教務長、何公敢為總務長
。19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借集美學校舉行開校式,初創時為私立,設有師范(包括文、理科)、商學兩部。1921年7月4日,林文慶接受陳嘉庚先生邀請繼任廈門大學校長, 在林文慶校長掌校期間,陸續增設工學、新聞、法學、醫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到民國19年(1930)擴充為文、理、法、商、教育5個學院、21個系。民國25年合並為文、理、商3個學院、9個系。學生由開始時的136人發展到300多人。
1937年
廈門大學創辦人陳嘉庚先生
7月1日,經陳嘉庚函請,南京國民政府同意將私立廈門大學改為國立。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薩本棟博士任廈門大學校長。1937年9月4日,由於日軍侵犯廈門,學校遷鼓浪嶼;11月間,學校定出遷汀計劃;12月24日,開始遷移;於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達。5月間,廈門大學校舍被被日寇炸毀。在閩西長汀期間,師生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教學,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到抗日戰爭勝利時,廈門大學設置文、理、法、商4個學院、15個系,學生從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1945年9月19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為國立廈門大學校長。1946年6月1日,廈門大學校本部開始遷回廈門,長汀各界在體育場舉行歡送大會,贈送大匾額一塊,上刻「南方之強」四個大字。遷回廈門以後,陸續增設海洋系、國際貿易系和法律系的司法組,學生增至1600多人。1949年1月31日,前校長薩本棟在美國逝世,按其遺囑將骨灰安葬在廈門大學校內[5] 。
1949年10月17日,廈門解放,廈門市軍管會於10月20日委派軍代表吳強、肖楓接管廈門大學,組建新的廈大黨支部。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經濟學家王亞南教授為廈門大學校長。1951年,原省立福建農學院並入廈大,改成廈門大學農學院,原私立福建大學的政治、法律、經濟三系並入廈大。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大調整,廈門大學成為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原來的航空系、海洋系、土木系、電機系、機械繫、法律系、企管系分別調整到南京航空學院、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工學院、華東水利學院、華東政法學院和上海財經學院。1954年教育系調整到福建師范學院。1958年新建福州大學時,廈門大學又將數學、物理、化學三個系部分專業教師、學生以及有關圖書、儀器、設備等調撥到福州大學。1958年7月,廈門大學下放歸福建省管理。1963年9月,經中央批准,廈門大學改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文化大革命」期間,廈門大學下放給福建省革命委員會領導,大批幹部、教師被下放農村,有一部分充任中學教師,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1966~1970年,廈門大學停止招生5年。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時有9個系,除保留1966年的8個系外,福建師范學院教育系遷回廈大開辦。1972年,廈門大學水產相關系調出成為廈門水產學院,1979年調往上海,後發展為上海海洋大學。
1981年12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86年9月12日,舉辦試辦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大會。1995年7月,廈門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 」建設行列。1996年,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1997年4月,廈門大學「211工程」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審定立項建設[6-8] 。2001年2月,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一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2001年4月6日,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奠基興建。2004年,廈門大學被列入國家「 985工程 」二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2004年7月,廈門大學被增列為中管高校。2005年底,廈門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評估[9] 。2012年,學校成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分校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佔地900畝,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4] 。
.